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一、引言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的生产力布局上的不同,以及在地域、资源、人文和政策上的差异,江苏又是一个典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大的差异。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江苏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况,分析各城市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各城市能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江苏各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经济总量,更要考虑经济质量和经济效能,还要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五大类26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1)经济总量指标:总人口(X01)、土地总面积(X02)、总产值GDP(X03)、地方财政总收入(X0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05)、第三产业总产值(X0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07)。

(2)经济效能指标:人均GDP(X08)、单位GDP能耗(X09)、单位GDP电耗(X10)。

(3)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3)、居民人均储蓄余额(X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5)、保费收入(X16)、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额(X17)。

(4)对外经济指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X18)、进出口总额(X19)、进出口差额(X20)。

(5)基础设施指标:人均公路里程数(X21)、人均民用汽车拥有量(X22)、人均土地面积(X23)、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X24)、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X25)、中专以上学生人数(X26)。

2.数据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江苏省13个城市2007年相关指标数据,所有数据取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1]和《2007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2]。

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是将具有相关性的多个原始指标的评价问题转换为较少的、新的综合指标的评价问题[3]的一种方法。新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或公因子,这些主成分不仅保留了原始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并且彼此不相关。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26个评价指标中选取了4个主成分,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依据。计算结果如下:

(1)提取的主成分及主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

从表1可知,根据特征根的选取原则,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新的综合评价指标,这4个主成分已反映了原始指标中93.371%的信息。

(2)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能更加明确地表示主成分与原始指标间的关系,经过对因子矩阵载荷矩阵7次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K),选取因子载荷矩阵各个主成分与原始指标载荷系数较大的指标,构成各个主成分的因子。从表可以看出(限于篇幅这里略去该表):

第一因子(F1)在X03、X04、X05、X06、X08、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4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一因子是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反映。

第二因子(F2)在X07、X26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二因子是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反映。

第三因子(F3)在X01、X02、X25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三因子是城市的总容量能力的反映。

第四因子(F4)在X09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四因子是城市的的经济效率的反映。

(3)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对每个城市的4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以对应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累加,计算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Z),结果如表2所示。

4. 综合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

为了能客观地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以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为样本进行分类。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下列分类结果:

第一类:苏州市。

第二类: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南通市。

第三类: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

三、结果评价与分析

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散点图分析,发现除了苏州市的综合得分较高外,其余城市的综合得分基本呈直线状。结合综合得分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将江苏省13个城市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级:水平最好的城市。只有苏州市1个城市。苏州市以1.3505的综合得分高居榜首,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单独成为一组,可称为“一枝独秀”。

苏州市在F1方面最为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进出口差额等九项原始指标均列各市之首;它在F3方面也很突出,它的总人口原始指标列第1位;但它在F4方面子得分偏低为-0.68350,低于平均分,原因是它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列第10位。此外,苏州市在单位GDP能耗和人均公路里程数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1位。

第二级:水平较好的城市。有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这四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在全省的平均之上。

无锡市在F1因子方面也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2位,它在生产总值、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等四项原始指标均列各市第二位,特别是它的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指标列全省之首;但它在F3因子方面得分偏低为-0.24495,低于平均分,原因是它的人均土地面积指标列全省末位。此外,它的土地总面积和单位GDP电耗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3位。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它在F2因子方面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中专以上学生人数2项原始指标列全省首位。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费收入和中专以上学生人数等四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之首;但它在F4方面子得分偏低为-0.53436,列全省倒数第三位,原因是它的人均土地面积原始指标列全省最后第2位。此外,它的单位GDP能耗和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2位。

第三级:水平较弱的城市。有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这八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在全省的平均之下。

盐城市尽管总体发展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但它在它在F4因子方面却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土地总面积、单位GDP能耗、人均公路里程数和人均土地面积等四项原始指标列全省首位。但它的人均民用汽车拥有量指标列全省末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列全省倒数第二位。

宿迁市的综合得分列全省的末位,它在总产值GDP和地方财政总收入等十一项原始指标列全省末位。但它的单位GDP电耗指标列全省第一位。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江苏省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各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特别是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间的差异更为明显的特点。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薄弱环节,制定出符合本市特点的发展战略,进而制定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苏州市作为江苏省最发达的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如大力发展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此外,应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降低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提高GDP产出效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对于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等四个城市,除加快经济发展、尽快提高经济实力。以南京为例,应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其科技教育优势,培植以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对于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等七个城市,特别是地处苏北地区的徐淮盐连等城市,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差距是全方位的,要实现全面赶超,首要的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以连云港为例,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我国海洋开发的三大特殊区域之一,其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充分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连云港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在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另外,省政府要加大省域内各城市的合作政策力度,把苏南地区的资金、技术优势与苏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例如,正在建设中的“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总之,在继续保持苏南、苏中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苏北的开发,最终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全省各城市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10.

[2] 江苏省统计局,2007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EB/OL].江苏省统计局网

jssb.gov.cn/jstj/djgb/qsndtjgb/200807/t20080717_105496.htm.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水平;适应性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离不开经济支撑,经济能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切物质所需要素。比如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覆盖比较全面。在美国,居民遇到危机情况可以拨打911呼叫求救,短时间内公民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难以达到的高度。在非洲、印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总会有小孩因为饥饿失去生命,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可见,经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使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中国的GDP总值比较可观,但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根源就在于国人的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市场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整个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更能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有差别。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高于乡村的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消费总值也高于乡村的人均消费总值,相应的,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普遍高于乡村,比如城市的环境有统一规划,有清洁人员负责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整洁。城市有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而在农村,农民的垃圾通常是自己随处扔置、无人管理,也没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同。

(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比如,人们存在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一方面虽然公民的平均工资有所增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成了房奴、车奴;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导致现在的80后和90后都要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巨大生活压力,国家却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在看病方面,很多公民表示“病不起”,一个轻微的感冒,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拿副药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更别说什么大病了。这说明我国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很早以前一则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还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等新闻报道,这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建立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根据城乡人民的收入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让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但物价也高,如果看似不断增加的工资只能勉强与不断上涨的物价持平,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就会加大,并不能过上和谐舒适的生活。根据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求物价部门根据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情况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划,防止因物价过高导致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二)构建城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生活群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财富再次统筹分配的作用,为农村居民和生活没有保障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比如,现在实施的田地补助保障措施,就是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意外情况下,尽管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又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举措,就是为农村居民看病求医承担一部分费用,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

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这种社会保障福利。比如,山区的孩子上学难,政府应该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详细了解山区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山区建设学校等,让孩子接受教育。此外,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师志愿者保障制度,鼓励城市的年轻教师去山区支教,提高山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建立全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障,比如从就业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等等,使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政府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方面财力的支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和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比如,现在最紧要的住房难和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针对住房问题,可以推出经济适用房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看病难问题,可以发放医疗卡等社会保障措施。

四、结语

社会保障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3.6.

[2]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交通,发展 , 科学规划

Abstract: the traffic is a complex comprehensive system, need to advance planning, scientific planning.

Keywords: modern traff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U47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8年6月,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拥有近600公里海岸线,市域面达到1.7万平方公里的盐城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俗话讲,要致富,先修路。更何况盐城沿海地区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因此要深入推进国家开发战略,就必须把交通事业的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推进,以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大建设。通过在交通系统实地调研,笔者觉得,改革开放30年来,盐城交通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设总量、规模、质量、运输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迈上了现代交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发展水平还严重滞后,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推进市域经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为盐城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完善规划体系,引领交通先行。

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交通建设一定要以规划为龙头、为指导。交通规划上的失误,会增加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本,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随着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对我市交通规划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首先要从完善规划做起,加强全市交通规划与国家战略规划的对接,与省交通规划的对接,为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推进交通建设打下基础。一方面,要进行战略谋划。国家战略对盐城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个200万人口规模的沿海特大城市。按照这一定位,必须要大幅提高交通建设规模,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交通的结构。要围绕打造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去谋划盐城交通的战略定位,为盐城实现更大的大开放和更快的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我们要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迅速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发挥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们要强化盐城中心城区在市域交通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范围内主要城市以及和市域内各县市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增强交通辐射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另一方面,要突破重点工程。盐城“十二五”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成三大通达工程,即“211时速通道”工程,实现从盐城2小时抵达南京、上海,1小时抵达各个县城,进入市区快速路系统后1刻钟以内抵达市区任何一点;“三有”全覆盖工程,就是实现县县有高速、有铁路、有100公里以上一级公路,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规划,找准突破的重点,明确具体的目标,咬定重大的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打造综合交通,推进沿海开发。

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最好机遇,也是我们推进盐城经济发展的一件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全市交通建设就要围绕沿海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来实施、来建设。沿海县(市)抢抓沿海发展的机遇,第一件事、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得天独厚的、人家不具备的岸线资源利用好,加快推进港口和码头建设,推进沿海集疏运体系建设。在港口建设方面,大丰港要确保建成三期工程4个泊位、升级改造4个生产性泊位。滨海港要开工建设中电投煤炭码头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10万吨散杂货码头。射阳港要确保完成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和码头一期工程,实现港口万吨级航道通航。在公路建设方面,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阜建高速、盐徐高速大丰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沿海路网结构、提升通达能力。在航道建设方面,基本完成刘大线整治工程,启动连申线东台南端整治工作,尽快实现通江达海。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动因;社会经济发展;贡献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59-03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发展决非偶然,它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建立发展既是欧洲各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应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

一、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动因分析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后期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它在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主要指德国、英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的发展历史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当时欧洲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都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顺势兴起[1]。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和人均GDP的增长两个方面。虽然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城镇化率都在50%以上,如英国城镇化率为77.1%,德国城镇化率为72.3%。欧洲这些国家不仅城镇化率水平比较高,而且人均GDP都在3 000美元以上,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在1970年时,欧洲的荷兰、瑞典、瑞士等国家人均GDP均达到了4 000美元以上,这为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迅速上升,而工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在1990年时,欧洲这些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已达到较为合理的比例,即农业比重在10%以内。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欧洲国家三大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优化调整,尤其是2008年以后农业所占比重更小,下降到3%以内。欧洲国家城镇化率的提高与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而这些改变就要求人才培养结构随之改变,最直接的影响是就业岗位的变化。就业岗位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的多样性与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偏重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传统大学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

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结构、科类结构。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经济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高等教育不能够有效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功能失衡。一方面,欧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倒逼高等教育结构随之发生变革;另一方面,高等学校领导者为了学校的生存、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更好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必须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因为高等学校必须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否则高等学校就没有了经济基础。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是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只有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大学,才能够培养适应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就业岗位变化需要的既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二)高等教育优化改革是应用技术大学建立的客观要求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共同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在回顾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时说:“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求,主要的教育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3]

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变革的动力源泉,反过来,经济结构的迅速发展又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必然会倒逼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优化。欧洲主要国家三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向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及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更多更高端服务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很显然,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大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结构变化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使高等教育必须改革。

同时,欧洲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领导者也都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特别对国家发展实体经济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欧洲各国为了壮大实体经济,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及国家竞争力,必须及时破除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与束缚,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等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机构有效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立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用技术大学就成为科学合理的现实选择和客观要求[4]。

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尤其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究其原因,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各国都及时优化调整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使应用技术大学及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各种创新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技术大学为欧洲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更为突出。例如,在20世纪金融危机对欧洲各国虚拟经济重创的情况下,德国、荷兰、瑞士、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则能坦然面对,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是以高水平技术创新为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而应用技术大学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了高层次技能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应用技术大学为这些国家经济腾飞、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应用技术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应用技术大学具有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它对欧洲国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稳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需要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体系能否培养与经济结构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密切的关系。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为国家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大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有效地提升了国家竞争力。例如,德国、芬兰、荷兰三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9%、46%、65%,有效地支撑了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专业结构上都符合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从1970―2009年,荷兰的服务业比重56.6%上升到74.1%,农业比重从5.7%下降到2%。尤其是到2009年,荷兰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占80.5%,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人口占16.7%,从事农业劳动力人口占2.8%。从荷兰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及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可以看出,其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其培养人才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与提供的就业结构具有高度的匹配性[2]。

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主要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及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它更加注重技术和职业培训,应用性研发活动是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式。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应用性研究主要是为企业、行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或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它与企业、行业联系比较紧密,并且有专门人才负责解决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使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行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行业、企业和社会公共机构的欢迎。

(二)应用技术大学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了大批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在促进欧洲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方面,最直接的效果就体现在各国家人均GDP大幅提升和国际竞争力排名的提升。

在欧洲国家人均GDP增长方面,德国、瑞士、芬兰等国家的GDP都有了快速提升。尤其是瑞士人均GDP增速惊人,人均GDP从2000年的3 500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8 000多美元。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瑞士已经连续4年获得第一,尤其是从2005年的第八名跨越到2006年的第一名。瑞士在科技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劳动力市场效率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这些方面均与应用技术大学有紧密的关系。因此,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二者共同渗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并最终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人均GDP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即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最快的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时也是欧洲国家经济稳步增长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瑞士、荷兰两个国家GDP快速增长的阶段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进入高等教育范畴,走上发展快车道阶段。因此,人均GDP增速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的国家正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迅速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2]。

(三)应用技术大学提高了国民受教育水平,提升了就业率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提高了国民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就业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使得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人工资和职位的差异性从由个人身份决定转变为由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并回归了高等教育的本性。虽然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规模不同,但都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由于就读应用技术大学的费用与普通大学相比较低,并且就业率较高,因此,很多人选择应用技术大学,这就提高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提升了全体国民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公平。

从就业率与受教育层次的关系来看,一般来说,个人受教育水平与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个人受教育水平层次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率就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同时也为个人就业机会增加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岗位有密切关系,因此,学生就业时就很容易找到与学历层次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都比较高的就业岗位。例如,1996―2010年,荷兰接受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人员的就业率从78%提高到84%。荷兰75%的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他们受教育水平匹配,应用技术大学超过80%毕业生在对口专业领域或邻近领域工作[5]。

(四)应用技术大学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学术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要求。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应用技术大学在满足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国教育立法的确认和制度保障。从国家制度层面来说,欧洲各国把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不同类型但等值”的高等学校,与普通大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例如,荷兰1986年《高等职业教育法案》确立了应用技术大学与普通大学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1995年,瑞士国家颁布了《联邦高等职业学院法》,把应用科技大学定位于高等教育机构,同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5]。

目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它与普通大学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双元”结构体系,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层次上,各国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法定地位,完善了以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成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参考文献:

[1] 王宝玺,迪尔特・欧拉.什么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圣加仑大学迪尔特・欧拉教授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5,(4):1-5.

[2]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年11月.

[3]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

[4] 杨刚要.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5):89-92.

[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R].2013年12月10日.

The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in Europe

YANG Gang-yao

(Institute of private education,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63,Chin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公路运输;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前言

区域公路运输在社会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公路运输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它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还要实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想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让两者相协调,才可以促进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让经济稳定发展。

二、区域公路运输和社会经济发现的研究现状

在展开这一研究前,必须确立区域公路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并以其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认识到两者之间也是互相推动对方发展,互相合作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相关理论,对区域公路运输发展进行分析,找到发现停滞的原因,接着根据得出的结果,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增加社会经济与区域公路运输的适应程度。

最近几年,很多地区纷纷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推出适应性指标,并进行研究,得到了很多初步的研究成果,让其他地区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调整区域公路运输机制。但目前,我国对于两者适应性的研究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收集的数据有限,无法深入研究。

三、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适应性的分析

区域交通运输指的是通过空间的移动,让人、物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而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物质服务,可以让社会活动中的生产到消费的数个阶段连在一起,让社会经济稳定进行。同时,区域公路运输和社会经济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成为发展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

根据供需平衡的原则思考问题。区域公路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仔细考虑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关系,根据当下经济的增长,从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其引导作用。

建立区域公路网络必须以经济水平为基准。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公路网络的建立,但网络的建立必须以当下的社会经济水平为出发点,根据各区域资源分布的多少、人口的密集程度以及城镇发展情况等,决定是否在这一区域修缮公路,变成公路网络的一部分。

区域公路发展水平要符合社会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区域公路运输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形式,而对于公路建设投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等,都要与社会发展水平持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让区域公路运输为社会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建立指标体系

1.建立指标体系的思路

要想建立具有可行性的系统协调发展的指标,必须根据以下三点原则,分别是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目的及可行性原则,其中,系统性原则是指要调整好每个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以及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用指标体系得出科学的理论结果;可比性原则指的是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可与各城市两者的协调发展情况作比较,和历史资料做比较;目的及可行性原则指的是让自身的发展满足社会可能提出的需要。

2.制定评价指标的标准

当制定不同地区的评价指标时,不可以只参照我国的历史数据,还要参考国外的相关资料,发现两者发展的差异,从而确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以我国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靠近东部沿海,可以用多种运输方式进行运输,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交通运输体系,各区域的交通发展水平与当前社会经济不匹配,运输机制缺失服务性,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评指标的确定。在参考这一地区的目前的数据,与历史数据和国外城市数据做对比,确定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阶段。

3.设置区域公路运输指标

协调性评价体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很多单项指标组成。它可以从两方面说明区域公路运输体系,即公路网路的建设与运输水平,以“里程”为主要规定指标,以及对公路网络的密集程度进行审查,算出可以运货的数量和载客人数,以及运转周期。在得出数据后,研究人员通常会用货运与客运的运转周期作为评定运输水平的标准,得出不同区域的运输水平,从而调整政策和方针。

五、总结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而起到引导作用区域公路运输也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符,对适应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确定所属的的发展阶段。同时,还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对公路网络建设的力度,以此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推进,让两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华. 浅析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 经营管理者,2013,2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