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突破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我们要认清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教育体系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包括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环节也还处于摸索之中。本文在此浅析一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和措施。
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
纵观10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历程,研究的深度、广度和西方现代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若干理论问题都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和分门别类的研究,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人云亦云,在多篇研究文献中、在同一层次上阐述同一个问题并不罕见。例如,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文章介绍其内涵和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论述的深浅程度基本一致,没有新意。
(2)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研究力度不够。单纯就一种方法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
(3)某些基本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识不清,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可见将教学模式混同为教学方法的现象。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需要健全
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2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分类依据不够科学。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包括教育对象的规模、参与程度等等。
(2)内部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我国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方法的内容显得陈旧。
3.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应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就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
4.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与县级职教中心目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这些学校一般是由城镇或农村的普通中学转制而来,而高等职业学校多是“三改一补”或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职教系。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5.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采取高考制,而且近年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困难,学生、家长、学校都把焦点集中到了升学率上。“3+X”或“3+综合”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只是附加项目。高考的方向、模式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运用。如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轨道,将会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升学率降低,这样不仅影响学校的生存,也影响学生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所职业学校都不敢放手大胆地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只能在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局部的试验,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6.学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新教学法需要应付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确实是一件相当吃力的工作。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采取的措施
1.加强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更新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新成果能够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巩固。另外,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将这些理论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结合起来,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教学理论体系。
2.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完善教学方法体系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重新分类的依据要突出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类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职业教育方法分类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
(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某个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比普通教育更为丰富多彩,更为灵活多样,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两点:
(1)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执教的基本技能技巧。参照国外的做法,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外聘的兼职教师等必须经过一年以上严格的专业训练,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经过统一的考试考核才能够上岗。
(2)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一般不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教师,都是选择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在教学中自由地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转变传统的办学形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环境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建立在整体办学形式转变的基础之上,因为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存在于同一统一体内部。职业教育应尽早建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转变“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出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为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比如,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典型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它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参考文献:
[1]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与教育.
[2]申家龙.《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初始职业化》,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
[3]邢辉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001年.
[4]吕永贵.《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2000年.
[5]邢辉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 2001年.
摘 要:教育教学创新是进行现代教育改革与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现代教学环境的主要措施,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老师应该立足于初中语文教W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控制、教学反馈统计、教学流程优化等与学生学习能力结合起来,让教学创新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帮助学生掌握听、说、写、读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创新;多媒体教学;专题教学;教学控制与优化
初中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时间段,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应该做好对教学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多采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舞台剧教学、写作教学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全面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实现学生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对应与融合,真正做到现代语文教学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统一。
一、做好对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学习与融合,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1.增强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扩展,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能力
老师应该做好对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研讨式学习,结合对语文教师实际的理解与分析,充分挖掘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创新的积极作用,实现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选择的丰富化,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能力,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设计与创新工作的落实与扩展。
2.做好现代教育形式与传统教育形式之间的融合,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在接触到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之后,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与传统教学形式之间的融合,尤其是要将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教学之间有机统一起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把控与引导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1.采取学生讲课的形式,促进课堂教学由老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
老师需要主动采用学生讲课的形式,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与对语文教学重点的把控能力。比如,老师可以将《毛遂自荐》的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故事梗概进行复述与延伸,包括当时的历史环境、人物关系、利益矛盾等,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2.利用课文中的故事开展舞台剧表演教学,增强学生对故事情境以及语言表达的理解与把握
由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量涉及故事、历史事件、任务对话等,因此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开展语文舞台剧表演教学,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兴趣性。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或者是排演一场小型的舞台剧,加深学生对故事人物关系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写作意图、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
3.开展专题性教学活动,尤其是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
由于现代语文教学对句子成分的教学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因此老师应该主动做好对句子成分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方面的细化讲解与梳理,增强学生对句子成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做好对文章题材、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系统化讲解,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保证语文创新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控制好教学创新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有效性与目的性
控制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形式,做好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对应,注重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与统一性。
语文教学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初中语文教学,因此,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中,应该将语文教学创新形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对应起来,让每一种语文教学创新都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让课堂教学形式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进而全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教学辅导性与针对性。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是提升初中语文教育质量、丰富初中语文课堂形式、增强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重要改良措施,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选择、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而原则只有一个,就是要保障学生可以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更好、更全面、更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创新教育的措施与方法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88―01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下,有关农村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是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对于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一、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 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现如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观念仍然较为落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落后性。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但是由于农村教师缺乏一定的培训,虽然更换了语文教材,然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都是按照课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的知识更新慢,有些教师使用的教材仍旧是旧教材。课堂中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2. 农村教师的素质不高。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农村的生活条件较差,工资也比较低,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所以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较为落后,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另外,在很多地区的农村,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方言来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与其它地区学生的交流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方言和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会造成一些知识传授的失误,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
3. 教学资源短缺。因为农村经济水平低下,因此教学资源短缺是当前阻碍农村教育的一个显著问题。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农村的教学资源及设施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消息也闭塞,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连基本的课桌椅都没有。而且教师资源也严重缺乏,很多教师无法忍受贫穷,纷纷到外地谋生,使得学校教师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适应时间就会相对增加,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提升。
二、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方法
1. 改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是采用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自己如何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却没有重视。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语文不光是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在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方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在初三语文舞台上,为了不让学生们输在这关键的一年,为了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成绩,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我将改进教法,勤奋工作,为同学们成才和升学提供帮助。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
我刚接触这个班,对学生的思想不太了解,总体来说本班学生思想不太活跃,不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男生大部分基础太差,字写得不好,课文读得磕磕绊绊,学习态度不端正。女生比较好,但缺少尖子生,导致班级优秀率不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中考形势,要想在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二、对语文教材的初步分析
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整合能力。教学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
三、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定位
(一)思品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能力目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词,强化对文言诗词的积累,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为中考打下良好基础。
四、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一)认真学习导学案,转变教学观念。导学案与以往教学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做到提前预习,课堂展示,限时训练,堂堂清,日日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纸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
(七)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为了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标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八)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世纪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独立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落后同学,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职高语文 课程整合 选修课 新教学模式
一、职高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从教材的内容还是形式上看,职高语文教材均与普高教材极为相似,只是每册课文篇数略少于普高教材。然而从学生情况与培养目标看,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应有本质的不同。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业水平普遍低于普通高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有许多学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受到挫折而进入职业高中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很差,许多应在小学阶段解决的问题都未能解决,如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汉字书写的笔顺等学生都未能正确掌握。所以职高语文教科书虽然在近几年已经有过几次更新,但还是不能完全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职业高中的要求。我认为职高语文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无疑应当是“应用”,这是由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决定的。让这些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的职高学生学习与普高生基本相同的教材、做类似的练习题是不合适的。当然,职高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语言交际训练、应用文写作等内容,这些都是很实用的,但问题是这些较为实用的内容只是点缀,远未上升到主角的地位。而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求基本上就是围绕教材实行全必修和全统一,强求一律,这样也不符合职高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对教材内容的更新及语文课堂的重新整合就显得极为迫切。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问题的根本解决就要注重教材内容编排的合理性,要注重语文课的合理整合,职高语文教学应该分为基础语文教学和选修课教学两部分。
从基础性和实用性出发,基础语文教学可以分成四大块:书法、口语训练、写作与阅读。可编成单一项目训练的教材,各学校可根据所开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如文秘专业可把书法与写作作为主修课,把口语训练作为辅修课;旅游专业可把口语训练、阅读作为主修课,书法作为辅修课。至于每本教材的内容也可分类编排,供不同的专业选用。如《写作》教材可分散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大类,一个大类中可再分成不同小类的单元。如应用文写作中可有书信单元、文书公文单元、产品说明书单元等。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教学时可有所侧重,旅游专业可把散文单元作为重点,文秘专业可把文书公文单元作为重点,营销专业、服装专业可把产品说明书单元作为重点。这样,有的放矢的学习要比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学与普高大同小异的教材,都做与普高基本相同的练习要好得多。
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及个性特长,体现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和多样性,使教学内容结构趋向合理的课程。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审美素养,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使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
为了解职高学生和教师对职业中学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总的调查统计情况来看,师生对选修课的要求和选择既有较多的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各自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强调客观和理性,学生则凸现感情和个性。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大多是那些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深化主课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如中华诗词欣赏与创作、古文学鉴析、演讲与口才、影视艺术鉴赏等课程。对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选修课,虽未加以排斥,但选择明显较少。比较起来,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则呈现着注重情感,讲求个性等特点。作为学习者,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选择时他们个人的意向和愿望都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与教师的选择区别是,学生对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有较高的热情,如港台文学、网络文学、科幻小说等都受到了学生们的重视。
三、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语文学科的考核形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