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的内容

经济发展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的内容

经济发展的内容范文第1篇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不断凸显。长期以来,企业会计的作用拘泥于财务会计,其作用主要是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而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管理。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期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充分挖掘管理潜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但由于政府的配套指引措施不完善、企业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一直流于形式,未发挥其真正的管理职能。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融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既能加快组织目标的实现,又具有经济性。

二、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研究重点为企业成本确认。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执行性管理会计,将事先计算引入到会计体系当中,实现事先计算、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相结合;二是决策性管理会计,将决策放在首位,服务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分析性管理会计,将管理快会计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结合,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最优决策。

我国对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以及实践应用,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在内的管理会计方法陆续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实施初具成效。目前,我国学者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李建红(2015)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得出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认识偏差,大量的管理会计方法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同时,信息化水平低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1]。侯佳奇(2015)主要强调了财务人员在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指出每一名财务工作者都应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主动调整工作思路,综合运用管理会计的各种技能,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2]。王满(2015)认为管理会计的当务之急是要让企业各项数据成为有用的信息,依据信息进行管理,管理会计实践应做到打造企业价值链、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编制管理会计内部报告[3]。张明明(2015)探讨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指出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应以融合的视角,建立信息系统与会计系统有机融合的大系统[4]。

我国当前对管理会计体系建立的研究仍停留于探索阶段,理论基础仍不完善,无法应用于企业实践。基于此,本文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契机,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融于管理会计,以期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实现。

三、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的监督和核算职能,旨在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运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与维护。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又被成为“内部报告会计。”

内部控制是由包括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在内的全体实施的控制活动,其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以及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等。

(二)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1.产生基础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依据报告对象不同而划分的会计的两个分支,它将会计学、管理学、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结合,产生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企业实践中,主要源于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起源于其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产生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为保护所有者的利益,防止管理层舞弊的发生,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由此,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的产生都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其产生基础相同。

2.目标具有一致性。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对企业过去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借助指标体系对经济活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即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既能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又能帮助管理层制定各项商业战略和融资计划,同时还可帮助企业实施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程序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控制三个环节,它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主要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以及企业既定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等,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管理旨在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由此,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均服务于企业管理层的管理需要,目标具有一致性。

3.与财务会计息息相关。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与监督,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记录、分析以及报告,而这恰好是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管理会计借助于财务会计提供的企业信息,向企业管理层提供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二者紧密相连,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涉及到企业会计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是要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预算控制以及财产定期清查制度等,都是在财务会计具体工作流程中,设计具体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由此,管理会计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的推广均离不开财务会计职能的发挥。

4.内容和方法上相互融合。企业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评价等,实质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价值管理,重点集中于成本控制;内部控制的方法通常包括职权分离、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二者均借助于数学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实现其基础职能。

四、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融合的必要性

(一)内部控制为企业管理会计的推行提供可靠信息

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依赖于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作为一个有效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而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依赖于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管理会计职能的实现依托于内部控制,二者融合有利于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二)管理会计能够促进内部控制各环节的顺利实施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由此使得内部控制的设计更加合理,执行更加有效。尤其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内部控制仅仅停留于制度层面,内部控制无法落地,将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相融合,借助于管理会计的方法,构建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五、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融合的措施

(一)改善控制环境,为管理会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的治理环境、组织机制、责权机制、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等,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第一步。企业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实施,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执行入手,积极调动各个组织、部门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建立组织机制,形成高效的企业治理机制,为企业管理会计实用价值的展现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降低管理会计经营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改革阵痛期,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企业必须时刻掌握市场信息,挖掘其自身以及潜在风险,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对各个业务环节所具有的现行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风险识别机制,保证内部控制的风险预见性,对未来的经济走向和市场变动做出及时的处理,使企业管理会计能够做出最优的生产经营决策,确保管理会计的及时性、准确性。

(三)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确保管理会计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具体执行的控制监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于企业管理会计系统,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与民间审计相结合,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全方位、多角度评价管理会计分析系统的职能,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突出性问题,从外部视角审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碳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66-04

达成新气候公约和应对金融危机无疑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难题,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达成对发达国家有约束力的减排协议,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最新的金融危机拯救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将新能源技术和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金融业的杠杆作用来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含义和特性(一)绿色金融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借鉴绿色经济的思想,笔者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日常的业务中,在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三种环保型金融政策。绿色信贷是指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违法者的资金链条,促使金融机构对研发生产环保设施,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支持,有效引导资金向环境友好型企业流动的信贷政策。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保险,通过强制环境风险企业购买保险,旨在革除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政府埋单、公众受害”的积弊。绿色证券是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或公司在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时设置环保门槛,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对公司上市后的经营行为加强监管,其目的是遏制“双高”行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旨在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由于绿色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一脉相承,因此,绿色金融旨在使经济发展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发展方式,旨在革除“资源-产品-废物-治理”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用绿色金融模式替代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可以预防和避免资源、环境新问题的出现。将绿色金融理念贯彻到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利用金融工具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这种方式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再造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与粗放发展方式完全不同的作用机理,因为它使金融伦理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生态中心主义”。绿色金融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投资、生产和消费向生态化转向,认为人类不再是资源、环境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资源、环境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维护和管理好资源、环境是人类的神圣使命,人类必须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转变原有的观念、做法和组织方式,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表明绿色金融是一种深生态,是对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浅生态的扬弃,它不单单强调技术进步,而且将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投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所以,绿色金融的要义在于预防和避免了“粗放一集约一新式粗放一新式集约”末端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它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绿色金融的含义与特性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其二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这也是克服金融危机关键的措施。所以,绿色金融涵盖了投资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绿色金融的特性可以发现,绿色金融的核心问题是树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这根源于绿色金融遵循的“赤道原则”,即金融机构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一套国际先进的项目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和自愿性行业基准。这一原则促使绿色金融成为了能效金融、环境金融和碳金融。生产造成了污染,这种污染适当地减少了可度量的产出,如果关于真实产出的数据在反映对其效用影响的价格水平上解释了全部生产的产出,污染将会以一个负的价格进入。由于制造污染的生产者并不负担其污染成本,一个非管制的市场将会导致过度污染,因此,应当估计这种负的外部性的货币值,并且对污染征收该数量的税,这将会使污染主体的私人与社会成本线相同,并且将导致社会最优的污染水平。这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方式。笔者一直认为,正是这种末端治理方式导致了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与此不同,绿色金融用一种强制性手段来约束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用客观的限制来获取主观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它增加了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切断严重违法企业的资金链,能有力遏制其投资冲动,对污染企业的制约更加直接、更加有效。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能使企业事前自愿减少污染,而不是事后再治理污染。这样,包括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和公众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有一个自然的风险意识,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各经济主体风险共担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这种运行机制有一个内生的激励约束,这正是经济学所寻求的一种正向激励效应和激励约束“共生”的可持续机制。

绿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推动型金融,面向的多是创业板市场,作用的对象是中小型公司和新型企业,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通过技术创新进行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清洁生产。基于此,绿色金融要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作用对象的选择机制问题。笔者认为,实施绿色金融的资金在性质上属于风险投资基金,其来源和构成应采取多元化策略,主体是以政策性信用担保和贴息形式存在的政府财政资金,以基金股本形式注入,但不要求分红;其次是以股份形式注入的要求分红的民间资本。因此,绿色金融不是一种单一利润导向的金融。这样,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可形成信贷式放大的资金可持续发展机制。由于激励约束具有对称性(指道德风险),笔者认为,应设计一个由股权单位、科技型代表和环保专家组成的遴选委员会,对作用对象进行科学的选择,以避免支持对象进行社会寻租,这样,由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共同构成一种风险共担机制。

二、绿色金融的作用机理:解决“市场失灵”,规避“政府失效”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热烈追逐,是以对环境的永久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换来的,这种片面的发展观破坏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还同时引发了生态恶化,在这种视角下,生态环境事实上已从人类生产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的一票否决的因素。这表明生态系统可以被视为社会资本,它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一样,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且可以增加收益的资源。然而,生态系统破坏成因各异,形式多样,企业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规避政府的行政监管,逃避处罚,社会的监督又缺乏有效的惩治手段,唯有金融手段多种多样,且直接切中污染企业的融资命脉。如果金融机构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政府、社会三方联起手来,就可以对环境污染取得综合治理之功效,形成较强的正向激励机制和严厉的惩罚机制。

一般而言,环境污染问题属于微观问题,但解决它须从宏观层面着眼,从整个社会层面来加以防治,而金融手段既具有宏观协调的功能,又能够从微观机制入手加以防范和治理。例如,一般公民对污染企业进行制约不仅呈弱势状态,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但是,当公民同时作为投资者通过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制约时就变成了强势一方,由于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回报率的考量之中,投资者会更加关心所投项目或企业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以规避因环境风险而带来的损失。这迫使企业的治污由被动的自发行为变成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

我们知道,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介入。但是,政府的介入一般以事后处罚为主,并且因作风、办事效率低下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导致“政府失效”。绿色金融的出现,则将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面,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和社会监督等各种力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这样,既解决了市场的失灵,又规避了政府的失效。

三、绿色金融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资本是配置市场资源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亦可以为投资带来利润。根据汇丰银行的报告,在2008年底的4万亿元人民币总刺激投资中,中国投入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改造等低碳项目的资金占到了38%,其绝对规模达到了2210亿美元,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国的两倍。环境波特假说认为,在动态条件下,环境质量提高与厂商生产率和竞争力增强的最终双赢发展是可能的。㈣具体而言,高能耗、高排放实际上是某种形式经济浪费和资源无效运用的信号,正确设计的基于经济激励导向的严格环境规制从较长时期来看可以激发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或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改进生产无效性和提高投入生产率,最终部分或全部抵消短期执行环境政策的成本,甚至为厂商带来净收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研究认为,如果各国排放权得到明确界定和严格保护,节能减排就会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这将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传统高能耗高排放发展模式提供强大动力。根据中国最优节能减排的路径可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9年才达到最高峰。通过上述的系列分析,从长期来看,国家产业政策已转向了对节能环保型产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类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因此,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保证长远盈利必须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产业的投入。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资源价格改革提速和环保标准统一提高,有大批传统产业需要改造,有大量新兴产业在成长,这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绿色金融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手段是引导和调节金融生态体系的资金分布,实现优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并以此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发展。只有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才是金融机构得以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商业银行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作为核心战略和价值导向,通过提品和服务来实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增加社会福利,并在此过程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利润来源,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能效金融、环境金融和碳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必然引发银行业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产品创新、信贷投向、同业合作等多个方面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商务模式,推动着敢于创新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路径

本轮全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不同。在低碳经济时展绿色金融,每个政府、机构、企业和每位“地球公民”,他们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因此,构建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应全民动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同时进行,采取“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和经济主体积极参与”的模式进行。

(一)建立绿色金融制度框架

在宏观层面上,首先,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为起点,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有机结合,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制定政策框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成一个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公众和各级环保部门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按照环保风险轻重,对贷款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这样,通过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之中,便于融资环节对企业从外部施加环境保护的压力。其次,通过设立环境税和中央财政划拨以及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的方式,成立一个国家级的“绿色碳汇基金”,看准一些环保类产业的市场前景和高成长性,在企业初始阶段进行大力孵化培养,培育环保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待技术成熟时及时上市,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再次,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制定碳市场的规则和制度,建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同时,积极与国际知名碳交易机构展开战略合作,完善碳交易规则,获取在全球碳市场上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定价权,帮助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以改变目前中国在国际碳交易产业链最底端的地位。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碳市场成交额的增长速度惊人,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遗憾的是,2009年6月,中国卖给欧洲买家的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为11欧元/吨左右,而同样代表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欧洲市场交易的欧盟配额2014年12月到期的期货价格高达19欧元/吨。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在未来全球碳市场中,中国同样面临着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丧失定价权的情况。最后,建立多层次的绿色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低碳型企业优先上市;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认购低碳型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形式参与低碳经济投资。

(二)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体系

低碳经济时代催生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加快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在中观层面上就需要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企业体系。其具体措施如下。(1)企业应密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实际,以绿色金融作为生产标准,将CDM内生化,植入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2)金融机构从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金融工具、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将绿色金融标准落实到客户调查、贷款营销、授信、项目评估、贷款审查、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绿色信贷”动态跟踪监测机制,明确了环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实和预警流程,实时动态地对信贷资产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和风险监控。(3)银行应积极研究并试行绿色股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质押等标准化贷款融资模式和低碳金融产品,解决中小型环保企业融资难问题。(4)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一种标的资产开发出相应的保险产品、衍生产品和结构化产品,这不仅可以平抑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且可以借助金融工具使资本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如开发出环境污染责任险、核证减排期货合同以及与世界级权威机构的水资源、可再生资源、气候变化等环保指数挂钩的低碳理财产品。据悉,中国银行为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办理了金额为298万美元的CDM项目碳交易融资业务,并落实不低于298万美元的掉期协议。这是商业银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三)践行“人人都是环保人士”的投资观、消费观

经济发展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解;未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99-01

随着时展和进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面临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需要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未来经济发展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生更多的理解,进而对其进行正确引领,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

(一)对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必然过程进行理解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甚至达到10%左右,这是过去的经济发展常态。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由于对外开放、劳动力飞速增长以及储蓄率较高的影响。而如今,受客观因素、客观经济规律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劳动参与率方面的情况和过去相比有较大的不同,种种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此外,储蓄率的缓慢回落同样导致对经济增长方面的支持减少,低利率、低工资以及资源产品价格较低的情况逐渐消失,知识储蓄率逐步下降;对外开放的外溢效应、劳动力转移效应有所削弱;我国已经逐渐步入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阶段;环境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经济增长约束力有所提高,在这些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便可被视为是必然的。

(二)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及内涵的理解

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已经逐步向复杂分工、结构合理以及高级形态的方向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增长,并且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站在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由增量扩能转变为做优增量及调整存量并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出口需求的三大需求产生变化,并且生产要素、生产能力以及经济风险等方面发展趋势出现变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机遇。针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兴技术的发展及逐渐成熟、新需求及业态的出现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增长动力等,经济建设工作发展趋势良好。

(三)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较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国家、企业以及人民均需要对新常态进行主动适应,对自身认知及行动进行调整,把握经济发展机遇。人们需要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生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进而对稳中求进的基调进行把握,对稳定增长重要任务进行正确理解。目前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就业形势仍旧较为乐观,对居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积极影响;经济结构方面的升级和调整使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而采掘业、化工以及冶金行业等存在产能过剩和生产变慢的问题,电子信息、医药等方面增长情况较好,现代物流、文化以及旅游行业等发展较好。我们需要对经济增长效益及质量方面的问题产生更多重视,需要对生产、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服务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对企业而言,不能只盲目注重产能扩大,在新常态下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创造出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此外大学生创业、普通民众的理财等方面的变化也应与新常态相符,最终对新常态下的机遇进行更好的把握,促进经济发展。

二、未来经济发展

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更好的把握,我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就业问题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等,因此人们需要对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

首先,对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使农业经济从粗放型朝着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已经成为发展研究方面的重点,通过增加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接受更多的教育并且对固有农耕观念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就工业发展方面而言,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中国制造”一类的字眼,制造业发展及扩张在过去较为迅速,但是达到一定峰值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陷入低谷,初级产品的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内容,例如某些基础零部件的制造等。针对上述问题,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变,由低级产业链底层向上过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扩大内需等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分析。国民经济的服务化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及方向之一,服务业及服务行业就业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我国经济从产品型向服务型经济的方向进行过渡;此外服务业发展信息化、科技发展的高端化、居民购物网络化以及能源结构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样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

最后,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分析。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们需要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经济发展进行正确、清醒的认识,对未来金融业的增加值有所上升、货币流速逐渐变缓、区域经济发展趋近于平衡等未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对经济发展工作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结全文,近几年我国已经将新常态定为未来经济发展主旋律,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内涵的理解,对新常态之下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掌握,人们能蚨跃济发展新常态进行更好的适应,为今后经济建设工作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多支持。上文对新常态及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4-10,14.

[2] 张俊山.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结构调整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6(7):5-13.

经济发展的内容范文第4篇

从社会的整体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线,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却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既能保证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也能够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实现全人类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沃土”,也是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区域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将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务必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价值重构等融合为一体,构建循环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

1.区域的自然生态基础。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把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差异较大,主要包括:一是南北差异;二是东西差异;三是山区与平原地区差异;四是沿海与内陆差异;五是城市与乡村差异;六是边疆与腹地差异。每种差异均包含着土壤差异、地形地质构造差异、动植物差异、气候气象差异等。

2.区域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人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特定经济基础。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越来越富饶,经济基础差的地方发展速度较慢。我们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仍然离不开经济基础,但这个基础可以进行人为地调整与约束。例如,为了促进某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可以进行适度的经济扶持,这就类似于招商引资,但这种经济扶持又不等于招商引资,最大的区别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不一定是真正的循环经济,这些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但进行循环经济建设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而落后地区,想发展循环经济却困难重重,缺钱可能导致这些地区永远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3.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从整个社会来看,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自然资源科学利用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技术;二是有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这些技术为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作用,让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相融合;三是零污染技术的研发,目前的许多科技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这些经济实体也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技术。技术基础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质量,现如今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只是在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障碍。这些障碍不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而是技术推广中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我国的许多企业存在着两类运作问题,一是引进环保的技术设备资金缺乏,就只能随意或偷偷地排放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二是迫于某种因素,虽然配备了较好的环保设备,但出于运作成本问题,只有在有关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启用这些设备。

4.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定了许许多多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宏观指导性政策,给经济实体以较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投资与再投资;二是微观性的约束性政策,凡是涉及人民大众利益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均有必要引导与约束。出于特定的目的,有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得很自私,说是自私主要是因为引资只考虑能否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较少或根本不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明明知道某些投资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也要大肆引进,在自己荣耀地去往他处后,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繁荣”局面,也留下了影响子孙万代的毒瘤。所以说,制度建设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社会文明的过程,每一名有良知的社会分子都应该以人民大众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选择自己的行为。

三、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1.深入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理论是全新的经济领域,既包含传统经济的理论内容,也包含着适应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全新内容。这个全新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重新考量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发展对人类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三是新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四是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循环经济的作用与地位。

2.出台刺激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政策与制度,这些政策与制度既能约束经济实体的运作,也能保护经济实体的运作,但是,特定的政策鼓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推动力。这些政策与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必须由政府承担,而且其内容必须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获得优惠政策经济实体的资格;二是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及执行标准。

3.强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研发,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生存;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的透支仍很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正在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形成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依赖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的技术研究。

四、小结

经济发展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解决策略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在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稳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问题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应遵循的普适性规律,通过发掘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制订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10个省份30余个地区的近百个县(市)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和经济年鉴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参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认为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战略规划中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近百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的研究分析发现:调查研究不深入、先局部、后整体,按照部门或行业自下而上分别规划和条块分割形成战略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措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较为突出,战略中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容较多,而有关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培育和软环境配套建设方面的内容较为单薄。定性描述较多、定量不够。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二)战略贯彻过程中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显著

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相当程度地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离本地区实际、缺少优势特色产业或优势经济要素支撑的问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结构的价值链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多存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所提及的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缺乏时间节点与所需资源投入的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普遍较弱。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常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结构、未能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要素禀赋、忽视对区域潜在比较优势的培育、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重短期收效轻长期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先导。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培育实践表明: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可以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代价最低、效果最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尤为关注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受到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内外的发展格局、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政府执政模式、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要素融通能力、社会环境状况、科教文卫水准、传统与习惯等多种因素。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仍可用“要素禀赋状况”来划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重新审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在重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提供各种经济福利的固有属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满足的程度,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冲击与保护、资源消耗与占用、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秩序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领域;在理论上体现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框架与布局下区域公共福利增加、市场失灵问题减轻程度。经济质量的提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做好战略制订的组织管理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层面,应涉及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机会与产业布局、项目群与项目管理措施、相关经济政策与法规、要索投入与产出、时间进程与标准、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须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区域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应该先整体后局部,而不应该在整体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体现集中指导、统一布局、分散实施的系统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工作本身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启动、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编制工作计划制订、编制费用预算、组织体系设计、编制工作展开、进程控制、编制工作收尾、编制工作总结评定十个环节,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编制工作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进行专门组织。

四、结语

总之,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订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柱甫.唐亮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J].技术与市场,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