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防工程市场需求

消防工程市场需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防工程市场需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防工程市场需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中各类建筑的高度和规模不断扩大。虽然这些建筑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如果发生火灾,就会因其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等特点而难以进行疏散和扑救,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出建筑物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以提高其抗御火灾的能力和人员疏散能力。在近年来的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很多建筑的消防设施存在诸多设计、管理和使用方面的问题,致使留下严重火灾隐患,不仅在后期整改难度大,而且已成为引发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1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旧的中介服务企业资质管理模式打破后,未及时形成新的明晰的管理体系。2000年以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一样都作为消防中介服务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其资质由公安消防部门审查批准。

2000年后公安消防部门取消了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质的审批。通行的做法是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资质和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的企业单位均可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2006年,公安部出台了《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定,把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分为巡查、单项、联动检查三部分,因大部分建筑产权单位不具备单项、联动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测仪器设备,只能委托具备消防检测中介服务资格的单位或具备相应消防设施安装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固定消防设施的维护。建设部门将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资质按其水平高低分为一、二、三级,但未对维护保养资质进行明确核定、分级和限制,造成部分由地、市级建设部门核发的三级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资质的单位,超出自身技术水平和资质范围从事部分大型公众聚集场所的固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导致这些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故障频发,完好率不高。

(2)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有待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质量较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要求很强,涵盖了防火、水、电、气、报警等多门学科,还涉及消防工程施工、消防产品应用等,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更要掌握技术标准。目前,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一些不具备专业能力的单位,在不熟悉掌握消防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就承接业务,扰乱了正常的消防中介市场,使一些原本精于业务的维保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的竞争上,而不是提高内部员工的业务素质。同时,国家对从事消防工程专业的人员没有类似建筑师、监理工程师等国家注册专业技术资格的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持证上岗要求,造成了从事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维保、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3)社会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性认识不高,自身管理维护水平低。一是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认识不到位,主观认为有消防设施并且消防设施维保单位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放任管理或者无人管理,使建筑消防设施成为摆设,不能有效发挥其防灭火功能;二是消防控制室值班流于形式,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消防安保人员均为本单位员工,只是纳入消防安保公司统一管理,普遍存在一人多岗现象,消防业务水平比较低,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各单位均不同程度存在不能定期检查、试验、维护、清洗等现象,不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单位个别员工故意破坏消防设施,有的单位员工由于经济纠纷或者其他矛盾故意破坏消防设施设备,妨碍其发挥正常作用。

(4)公安消防部门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监督环节不到位,执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重维保合同的签订率,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重视不够;二是对维保单位的从业人员未建立完整的培训机制和持证上岗制度,未按规定执行消防设施的维保从业人员必须经消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被维保单位的消防管理人员培训中没有将建筑消防设施的相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三是协同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维保市场的主动意识不强,《消防法》、《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均明确提出,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和维护应由相应资质单位承担,其维护人员应经消防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公安消防部门未能主动与建设、工商等部门协调,未能把好建筑消防设施维保资质的发证关;四是部分公安消防监督人员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业务水平不高,在平时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监督中往往仅停留于消防设施是否设置这个层面。公安派出所的专职消防民警及消防协管员对建筑消防设施运行原理、操作规程不熟悉,在平时的消防监督中往往难以发现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五是对建筑消防设施维保中存在的问题执法不到位。

2如何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

(1)加强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不断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市场。目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管理状况是建设部门发资质证书、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监督,实际情况决定了要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市场的运作,建设、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必须加强协同,齐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门应主动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在发放资质过程中明确维保单位的经消防培训合格人员的数量,要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维保单位应在制定好维保人员职责、操作规程等维保的质保体系后方可取得资质,在工商部门发的营业执照中应按施工的一、二、三级等级管理,明确维保单位的等级。

(2)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维保企业服务质量水平。目前,我国培养消防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机制还不健全,主要依靠公安部消防局及省级公安消防部门短期培训,难以使人员整体素质达到从业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增设包括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在内的消防中介组织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另外,还应当建立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即凡是从事消防中介服务的人员,都应当根据相应的专业,参加统一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持证上岗。

(3)牢固树立消防执法为民服务理念,指导和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消防监督员在消防监督工作中要加强对维保合同的指导,指导有关单位在订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时,应明确维保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内容按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维护保养的要求及《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定的要求,分日、月、季、年要求和巡查、单项、联动检查的相关规定制定格式化的表格,作为维保合同的附件,对维保合同加以规范,对每项维保内容的完成,都要由维保单位和被维保单位双方签字确认,对于消防重点单位还应要求其将记录同时送达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4 )严格执行新修订《消防法》,加大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中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平时的消防监督检查中如发现建筑消防设施方面的隐患,应根据维保合同,注意区分是维保单位还是被维保单位的责任,确定处罚对象,如是维保单位的责任又不及时改正的,要及时立案查处,对查处的案件,应当给予曝光。

(5)建立社会维保单位维保质量信誉体系,积极推动维保企业健康发展。对维保企业维保的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好坏,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作为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升级评定的参考依据。同时,联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主流媒体将维保企业从业情况向社会,通过舆论监督、引导和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推动维保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玲,张靖岩,肖泽南.建筑消防安全与性能化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培红,王增欣.建筑消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北京奥运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编委会.北京奥运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消防工程市场需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factors such as the rising prices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the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自2007年9月以来,我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等)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给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工程合同价款调整或工程造价结算带来一定影响。

云南省建设厅出台了关于妥善处理建筑材料价格异常波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意见,包括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商务标造价合理构成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为稳定建筑市场秩序,降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给建设、施工单位带来的风险,维护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云建标[2005]5号文件精神,省建设厅对有关内容再次作出具体要求,并提出材料价格调整的指导意见。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引导建筑市场主体科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防范工程价款结算纠纷。从此看出,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价格异常波动时的管理制度,又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2常规材料信息价格的不足

2.1现有的价格信息情况

由于不同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变动频率不同,福建省的材料价格信息分为:1、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如钢材、水泥、铝合金门窗及砖、砂、石子等地产材料,按月、旬,有的地市还按日;

2、价格在年度内基本稳定的材料价格信息,如安装工程、消防工程、建筑节能材料等,每年一次,但是遇到价格波动较大时及时补充。

信息价格水平的控制方面,钢材、水泥及地材等主要材料价格信息,基本接近市场实际,与市场成交价比较,钢材价格信息控制在5%以内,水泥价格信息控制在10%以内,铝合金和塑钢门窗价格信息控制在15%以内,砖、砂、石子等地产材料价格信息基本贴近当地市场实际。信息价格的媒介,厦门市每日钢材、水泥等价格信息,其他地市基本上通过纸质刊物,网络往往滞后。

2.2现有的价格信息之不足

当市场价格处于平稳时期,现有做法能够满足建筑市场计价需求,也适应建筑市场实际,但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包括灾后恢复重建时期,市场价格频繁变动,波动幅度也较大,按照现有的价格信息规则,一是无法及时将价格信息反馈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缺乏指导性做法,各方主体实施时比较困难。

3建立价格异常波动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3.1确保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需要。由于当前大部分工程项目采取固定总价合同,工程量清单单价是固定的,不允许调整,但价格异常波动期间,市场材料供应紧张,再加上资金有限,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施工现场可能采取拖延办法,减缓施工进度,甚至直接停工,有的甚至采取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的不良措施,增加了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3.2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决策的需要。价格异常波动势必对建筑市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心关注质量、安全、造价,价格异常波动对这个“金三角”关系的影响,但需要用监测数据佐证,这就必须分析价格异常波动对建材供应、施工现场生产、工程造价变动等进行系列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3.3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需要。上述提到价格异常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其影响幅度多少、影响的时间多长等,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在建工程项目,如何指导合理调整工程造价,体现实事求是、风险分担、公平合理原则,对于正在招投标的工程项目,如何引导招标人合理确定风险包干范围、如何引导投标人合理确定风险包干系数,体现公平、公正,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供政策保障。

4建立价格异常波动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思路

4.1明确管理职责。价格异常波动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应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价格监测应由省级造价管理机构负责汇总、分析与监督管理,各设区市造价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各县市造价管理机构作为设区市造价管理机构的基本监测点。各设区市建立信息价格异常波动跟踪监测预案,确保人员到位、监测资金到位。

4.2确定管理重点。异常波动跟踪监测的重点,应根据当地当时具体情况确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并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生产要素,包括人工单价、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等及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材料等,应列为常规管理重点。

4.3制定管理措施预案。各设区市造价管理机构应制定价格异常波动监测措施预案,一旦达到异常波动条件,应立即启动信息价格异常波动监测措施预案,预案的内容应包括:

(1)设定启动预案条件。价格波动幅度在某一时间段(如10日内)累计变动幅度达到一定数值(如10%)或短时间大幅度异常波动时,或者在一定时限内,价格变动影响工程造价的幅度达到较大值(如超过2%)时,或者价格变动影响市场供求严重失衡时,或者价格变动影响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时,或者价格变动影响建筑业行业发展时,当这些事件发生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2)建立报告制度。在异常波动期内,要以日报、周报的快报形式,及时报告省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监测快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单位、价格、时间点及异常波动情况分析等。监测快报形式包括书面资料和电子文档,书面材料应由经办人、负责人签字。(3)加强监测力度。增设监测点(监测点应包括供货单位和需求单位),增加监测人员,指定专人跟踪监测,及时掌握供需双方实际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做好监测日记。

4.4指导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省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及时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应当包括材料市场供应、材料生产、市场需求、运输能力、价格变动幅度、价格变动对当前工程造价的影响、价格变动对工程建设的后继影响,并且明确工程造价的具体调整办法,作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合理控制、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5结语

消防工程市场需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档 娱乐项目 设置

中图分类号:B0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设置必要性

根据某生态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的总体发展与规划方向,结合某开发区现状,我们提出兴建某大型运动娱乐项目的必要性。

1、兴建某大型高档运动娱乐项目,不仅填补吉林省某市运动旅游娱乐市场空白,也将成为某市旅游开发区旅游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兴建某大型高档运动娱乐项目符合吉林省某市开发区建设“生态城”的总体目标;

3、开发区兴建某大型高档运动娱乐项目,可实现分区规划发展目标;

二、项目区域市场分析

吉林省某市运动娱乐主要的消费渠道有市区内公园、主题游乐场、健身中心、休闲会馆、洗浴、KTV等。这些运动休闲娱乐场所的经营情况、管理情况参差不齐、未能实现特色经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而难以形成亮点,无法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进而尚未调动消费需求,难以引爆吉林省某市旅游市场。

目前吉林省某市还没有主题鲜明,业态丰富、辐射范围广的大型运动娱乐休闲场所。

三、项目SWOT分析

1、优势

(1)项目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景观优势显著。

(2)项目占地约40万平方米,按假定地块容积率0.6计算,可形成24万平方米的大规模综合娱乐项目,在区域内规模优势明显。

(3)因采石场开采使项目的山体出现部分的残桓峭壁,地势复杂多变,利于项目就势规划,更可开展如攀岩等时尚极限运动,满足寻求刺激的消费人群,且投入成本极低,仅需架设部分安全设施即可。

(4)项目周边民宅较少,拆迁量较小,动迁难度降低,可赢得宝贵开发时间,直接降低开发成本的同时减小经营风险。

(5)地块通过周边山地形成天然围合,因此非常利于采用现代化安防设施如红外线防越墙、监控摄像等。目前该地块只有一条道路通往市区,可将主要安防人员布置于主路口,因此对安防人员数量要求较少,可直接降低人工成本。

2、劣势

(1)目前只有一条道路通往市区,且路况较差,部分路段受破坏程度严重,对本项目的客流输送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修铺道路则直接增加建设成本。

(2)项目位于杨家沟,配套匮乏,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善,本项目县兴建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配套设施,建设成本必然大幅上升。

(3)项目由山体及山体间的盆地构成,施工难度大,可能导致延长投资回收期。

3、机会

(1)发展旅游娱乐项目既符合吉林省某市某区发展方向,也是该区结合自身优势重点打造的产业,区域旅游娱乐氛围日益浓厚,对本项目产生促进作用。

(2)地块通过周边山地形成天然围合,且用地规模较大,可实现打造运动旅游娱乐“城”建设构想,在后续推广宣传创造良好契机,建立优势卖点。

4、威胁

(1)由于该区大力进行旅游娱乐项目的招商引资活动,数个大型项目即将落户该区,如大型娱乐项目与五星级酒店等,此类项目一旦建成将可能分流本项目部分客源,导致本项目经营压力增大年经营风险提升。

(2)目前商业氛围差,独立支撑周边商业配套难度大,前期投入较高,项目周边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氛围没有形成,前期开发企业承担的成本压力较大。

四、项目投资估算与经济来源

1、开发成本估算

(1)土地费用

本项目土地面积40万m2,购置费2.38元/ m2,土地总购置费为95.24万元,契税为4.76万元,土地总费用约为100万元。

(2)前期开发费

此部分费用包括设计勘察监理费、行政事业性收费、场地平整等费用,按开发成本的3.57%估算,总费用约为1493万元。

2、建安工程费

本项目建项目较多,各项目建安及娱乐设施设备总费用约为31000万元。

3、基础设施费

此部分包括道路、景观、绿化、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热力工程、燃气工程等项目,按开发成本的10.62%估算,总费用约为4444.53万元

4、不可预见费

按开发成本的0.74%估算,总费用约为310 万元。

5、开发期经营成本

按开发成本的0.48%估算,为200万元

6、投资利息

考虑项目本身效益情况,不考虑资金来源,视所有资金均为借贷资金,贷款宽限期为3年,贷款年利率为7.56%,项目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建设期为3年,经计算,贷款利息为4314.44万元。

7、开发成本合计为41861.97万元

五、项目经济效益评估

1、项目收入及经营成本估算

相关项目的年经营收入、参照目前同类项目估算,年经营成本按经营收入的50%估算。

可经营对象包含运动娱乐项目、娱乐服务项目、配套设施项目与3万㎡酒店式公寓,年实现净收入81072.5万元.

2、项目效益指标

(1)项目年成本利润率

项目净利润=总收入(扣除经营税金及附加)-总开发成本

=123838.11-41861.97=81976.14万元

项目的年成本利润率=81976.14/41661.97/13=15.14%

(2)项目计算期内总净收入及年均净收入

项目计算期内总净收入=项目计算期内总收入-项目开发成本-计算期内总经营成本

=162145.00-41861.97-81072.50=39210.53万元

年均净收入=39210.53/13=3016.19万元

(3)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包括计算期)

Pt=9-1325.72/8107.25=8.84年

3、项目效益评估结论

项目的年成本利润率为15.14%,大于同类项目的平均年成本利润率12%,项目计算期内总净收入为39410.53万元,年均3031.58万元,投资回收期较短,项目收益情况能力较强。

六、社会评价

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该项目是吉林省某市某开发区整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可使该地区整体规划逐步实施完善。

(2)该项目的建成,必将极大地丰富吉林省某市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吉林省某市的城市形象,改善该区域环境状况,加快吉林省某市某开发区建设步伐,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吉林省某市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2、社会风险分析

该项目项目处理项目为吉林省某市某开发区整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该区重点建设项目,开发区政策稳定、优惠政策多,软环境优秀,项目本身有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好,项目无各项污染,招商进行顺利,项目互适性强,因此,本项目建设无社会风险。

3、社会评价结论

该项目项目符合吉林省某市某开发区总体规划,项目互适性强,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符合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要求,项目的实施将会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社会评价结论是项目具有社会可行性。

七、环境影响评价

1、本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噪音较低,符合环保规定,无噪音污染;

2、本项目只产生普通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网,经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无污染;

3、项目使用清洁能源,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无污染;

4、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动植物及植被的保护,建筑覆盖率较低,绿地覆盖率较高,项目运营过程不会对植被产生破坏;

5、本项目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袋装化,统一归集,经吉林省某市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无环保方面的制约,环境影响评价为可行。

八、结论

本项目符合吉林省市民及来游客对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需求变化,市场需求规模远超过本项目的容量。产品定位符合目标群体的需求特点,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变化的休闲品质要求,具有市场可行性。

项目投资规模适当,项目成本利润率、总净收入、年均净收入均较高,经济效果较好。项目符合吉林省某开发区规划,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社会可行性。属于无污染项目,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周边环境无任何污染,具有环境可行性。

参考文献:

消防工程市场需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质管理;重要性

一、企业资质管理概述

建筑企业资质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建筑经营活动的施工、勘察、设计和监理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资质数量等进行的综合性考察,确认其承担任务的范围之后对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因此企业资质体现了企业的施工资格以及综合素质。加强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则是指建设部门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进行市场准入行审查,从行政管制上予以监管,使建筑市场、建筑施工趋于规范化、秩序化,应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中不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以及重大安全事故,也将许多建筑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过去的建筑市场中,企业资质出卖、挂靠等现象普遍,给建筑市场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我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有明确规定: 任何建筑施工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要想承包施工任务,必须首先取得建筑业企业的资质,并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这一规定的颁布与实施,应当是对建筑企业资质以及整个建筑市场强有力的整顿,在实际的运行中,也应该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不要使其成为空谈和摆设。

二、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作用

1、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激励竞争中,要想立足于市场并且取得长远的发展,首先就是要有施工资质。资质是施工企业承接建筑项目的基础,有了资质才能谈施工、才能谈产品质量问题。如我国的建筑市场对于消防工程控制的非常严格,主要就是施工资质的管理,没有资质则无法验收,这也是建设单位考察施工企业的首选门槛。其次,在众多有施工资质的企业中,建设单位才去看这些企业的其它资质,如固定资产、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企业完成过的项目等予以综合考评。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还能让企业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2、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

目前的建筑市场中,许多施工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综合实力薄弱,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甚至有的施工单位根本没有组织机构的概念。这其中很大的客观因素,源自于我国建筑工程起步较晚,早期的施工单位业务范围以及内部构架较为单一,多数都局限在土建工程方面,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建筑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水平等极为相似,类似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力几乎是持平的状态。一些企业为了生存,采取过度降低造价、给建设单位回扣等恶性竞争的手段,在施工中则采用劣质产品、偷工减料等方式来攫取利益。这样的做法在过去的建筑市场中经常可以见到,它不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而且扰乱了既有的建筑市场秩序。而通过的资质管理,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帮助施工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可以使企业依据不同的类别设立相应的分公司或者附属公司,进而理顺母子公司关系,实现企业现有资源的合理优化,并最终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在现阶段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建筑市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建筑企业登上了舞台,并且在建筑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新兴的中小企业在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往往会借助一些非正当的人际关系来承接施工项目,这给建筑市场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随着建筑市场资质管理制度的加强与完善,建设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施工企业准入性的控制,资质相当于建筑市场的一张门票。无论施工企业规模的大小,也无论其竞争实力有多么雄厚,要想承接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必须到建设项目中心,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去充分展示企业的形象,进而通过竞标、投标的方式成功获取施工任务,而这些都是以企业的资质为基本前提的。只有资质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从事相应范围的项目竞标。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要各级资质的有关条件为依托,进而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力求符合各级资质等级的相关标准,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由于施工企业内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和外部市场需求的多重性,使得企业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现行的资质管理规定正是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应具备的资质管理要素提出了要求,同时强调企业注重外在市场行为。一旦企业在市场运作中有任何劣迹发生,将会被跟踪备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在企业资质就位、升级、动态考核时受到清出市场、重新核定资质或暂停承接任务等处罚。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水平,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同时不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在市场中取得良好的发展。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措施

1.重视工程项目竣工管理

过去的许多施工单位,对于企业资质意识淡薄,尽管做出了很多的工程业绩,但在资质申报的时候却提交不出相应的材料证明,最终耽误了企业资质的评选,这是施工单位缺乏资质管理的悲剧结果。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对竣工验收、竣工资料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由专人负责将整理好的竣工资料和竣工验收报告等原件进行归档,并且作为企业的资产长期保存,这样便如同保存了现场施工的整个过程,即便是工程项目负责人更换,也可以第一时间根据资料的记录了解到当时的实际现场情况。

2.重视对企业资质证书的管理

一些建筑企业缺乏对资质证书的管理意识,在获得证书之后便以为万事大吉,等到了项目投标使用时才发现资质证书检审时间过期,或是资质证书被企业员工私下转让给其它施工企业,这在过去的建筑企业中是真实存在的案例。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要由专人进行保管,建立完善的审批、登记、注销制度,坚持“一事一用、无审批不借证”的使用原则,防止有人从中谋利。另外,还要做好证书的变更工作,一旦有需要变更的信息,及时到管理部门进行手续变更,避免临时使用时出现问题。

3.参照标准完善企业自身的基础管理

资质体现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是国家对提高建筑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行政考验。企业应参照资质标准中对于业绩、员工素质、资信以及科技进步等项目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彼此的差距,找到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为此,企业要在内部管理上予以强化,如职员方面,企业应注支持和补助员工申报职称、参加建造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既提升了员工的职业素质,又为企业赢得了申报资质的条件,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结语:

资质是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不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从整体建筑市场来讲,更是稳定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良性竞争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杜丽渊,丁霄,陈鑫淼.现行企业资质管理的缺陷[J].施工企业管理,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