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特殊的建筑工程,又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修建,大都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段。因为施工环境差,施工材料的运输距离过长,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较之普通的建筑工程要高出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复杂多样,涉及面非常广泛。只有全面的做好水利水电的施工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质量。

1.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按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合理的工程设计、合理的工期,防止盲目抢进度、赶工期和不切合实际的现象。

1.1人员

工程管理要以人为本,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是确保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控制管理。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最关键是施工过程的参与者。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只有参与人员具有相对高的思想觉悟、专业技术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有效的把握工程的施工质量。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能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加强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教育及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劳动修养,对提高施工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岗位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同时,也培养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降低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1.2材料

水利工程的质量离不开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合格与否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的质量关。材料采购、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并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使用。妥善安排适宜的储存场所,减少损失,严格材料的进出登记制度。

1.3机械

水利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要根据施工现场施工条件,机械设备的选型应考虑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操作和维护方便。根据水利工程的工期、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但必须满足施工要求;。监理工程师对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运行状况等复核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作业,要定期维修,保证施工安全。

1.4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方法有很多种,结合工程施工条件,选择可行的施工方法,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施工条件、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法、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程序、进度计划、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施工中操作熟练方便,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5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检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工序检验控制、数据统计、分析整个工序的合理性。控制施工工序主要有施工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方法、环境、工序间的衔接。检查施工工序的效果,对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质量检验,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掌握质量动态,使工序流程质量满足要求,达到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施工中杜绝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导致对施工工序不够重视,盲目降低成本,采用低质原材料,减少施工中的各种手续和程序。

1.6施工环境

水利工程地区差异性大,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施工环境好施工管理就容易。工程技术环境: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工程管理环境: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劳动组合、施工条件、工作面等。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文明管理,建立文明施工环境,现场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工程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在施工中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调整适应的施工环境。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是工程能否可靠、经济、高效、环保、安全,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关键所在。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加强领导,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质量、安全、材料管理责任制,任务明确、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和检查。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对于参与者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保证水利工程有序实施。完善市场、用人、分配、服务、监督管理等机制,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2.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健全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整体意识。依靠组织结构,把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施工前合理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规避因工期紧张而影响质量,规划若不科学容易造成施工期滞后,而变为施工紧张赶工期,赶工期就会造成施工中偷工减料,降低水利工程的质量,影响工程的安全运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和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切实做好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

2.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到位,在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技术薄弱环节加强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健全施工质量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的每道程序每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循施工程序,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检制”,控制各个环节的的质量。收集各阶段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实时掌握各施工环节的信息,有利于的整体工程的把握与质量控制的跟踪。

2.4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掌握施工中的技术质量指标,对不利于施工技术管理的进行商讨,做到未雨绸缪,用最为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对施工中存在难度及关键部位提前做好准备。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分析和讨论,彻底解决质量问题。对于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把施工日志列入正常的质检范围管理,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2.5发挥监理作用

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监理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其独立行使自己的职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要树立监理工程师的权威,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质量达不合格,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或与相关部门会商后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

完善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机制,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运用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对于施工流程工序进行严格监控,加强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查,从技术层面充分发挥监理作用,避免施工期间的监理力度低造成施工质量出现缺陷。与工程监理建立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帮助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在确保工程进度、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等诸多方面监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使监理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独立行使监理的职能,发挥监理的最佳水平。

3.结语

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树立良好施工质量管理形象, 在施工流程中对于突况的出现,采取科学的相应措施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目标,只有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优质,高效,达到预期社会效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范文第2篇

我国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准则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国内许多学者从理论上就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赵治纲(2007)提出,新会计准则中包括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9个具体准则很有可能被上市公司用来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必须引起有关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刘泉军、张政伟(2006)认为,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持谨慎态度,在运用时有较多的条件限制,因此公允价值的适度应用不会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债务重组不会被滥用,同时新准则下,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将越来越小。沈烈和张西萍(2007)则认为,新准则体系下,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并且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企业影响并不均衡。可以看出,就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观点,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方面,由于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时间不长,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有限。徐经长、曾雪云(2010)以2007年、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收益、公允价值损失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敏感系数,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奖轻罚”现象,表明公允价值对管理层薪酬契约有明显影响,而薪酬契约是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机,因此公允价值很有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有部分学者从金融资产、债务重组等角度研究新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张涵,2008;路国光,2008;马超逸2009),但所用数据区间跨度较短,且结论不尽相同。综上,对于新准则实施以及公允价值应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考察,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作为证据。新准则实施至今,财务数据比较充足,目前是检验新准则实施后果的一个较为恰当的时机。本文将首先比较新准则实施前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其次,将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易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角度检验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加上了20多项准则及指南。从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角度分析,一方面,新准则禁止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这一传统的盈余管理重要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的盈余管理;但另一方面,新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方面赋予管理者更多选择和判断的空间(赵治纲,2007),例如,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预计净残值的改变,都采用未来适用法,不用追溯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再被限制,并且摊销方法也不仅局限于直线法。而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事项上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者进行利润操控的空间。此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公司的资产大幅减值,之后的市场也大不如前,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有比较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根据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当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并且影响当期利润。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基于公开、活跃的证券市场,比较容易取得,留给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空间很小。同时,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今后不得重新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因此管理者在初始分类时会持谨慎态度。目前为止,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数目很少,并且选择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以后也不得转为历史成本模式。因此,本文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不会对盈余管理程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反映上述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据此提出假设:假设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影响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是少偿还的债务,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实物抵偿债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变化为一部分公司提供了进行利润包装的新手段。同时在新准则下,非货币易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确定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当一些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管理者很有可能通过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的途径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当期利润,实现盈余管理目的。所以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增加了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已有研究表明,这两项收入是营业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用营业外收入作为其替代解释变量提出假设:假设3:营业外收入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在旧准则下,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新准则下,虽然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被禁止,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但存货、坏账准备等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仍可转回,上市公司仍有可能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公司管理层有可能在财务状况好的时候,多提减值,为日后盈余管理进行能量储备;在财务困境时,违背真实的情况,少提或不提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甚至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使得本期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提高,从而提升当年业绩。本文以资产减值损失作为资产减值的解释变量,提出假设:假设4: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数额越少,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越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是管理者可以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方法操控的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盈余管理相关的研究中。本文首先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角度,对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比较,检验假设1。其后进一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对假设2、3、4进行检验,最后分行业对假设1的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按盈余管理动机对假设2、3、4的检验结果进行验证。

(二)新准则实施前后盈余管理程度比较具体为:(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部分研究中,选择2003年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国泰安金融数据库。对上述样本做如下处理:剔除金融、保险业的公司,剔除模型中主要变量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获得样本公司11976家。(2)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采用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指标,计算借鉴吴联生、王亚平(2007)总结的通过非预期应计利润模型的方法进行。其中,DTACt为上述计算得出的公司第t年末操控性应计利润;dummyt为虚拟变量,若年份t≥2007(即新准则实施后),dummyt=1,否则dummyt=0;ROEt为第t年的净资产回报率,以当期盈余与期末净资产的比值表示;LEV为产权比率;SIZE为规模,以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PB为市净率;此外模型还对行业进行控制。本文对于假设1的检验,就是要考察α1是否显著为正。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体为:(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部分研究样本,是在上部分研究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剔除2007年之前的数据,以及模型二中主要变量缺失的公司,得到样本数据5942个。(2)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本部分研究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根据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因此本文选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替代解释变量“;营业外收入”一直是盈余管理的重灾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利得是“营业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选用“营业外收入”作为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替代解释变量;此外,本文以“资产减值损失”作为资产减值的替代解释变量。针对假设2、3、4,本文提出模型2。其中,FV表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数值除以期末资产总额表示;YYW表示“营业外收入”,以“营业外收入”科目数值除以期末资产总额表示;JZ表示“资产减值损失”,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数额除以期末资产总额表示。其他变量的解释同模型1。对假设2、3、4的检验,主要考察β1是否不显著,β2是否显著大于0,β3是否显著小于0。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1)提供了两个数据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新准则实施后公司的平均业绩和市净率有较大程度提升,但平均盈余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平均规模和平均产权比则较为稳定。另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平均数额远低于营业外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可见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并不多。为了控制极端值的影响,在回归时对所有变量进行1%~99%winsorise处理。

(二)回归分析表(2)是各假设的检验结果。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ummy的系数为正,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2007年之后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明显高于之前的年份,即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假设1的推论得到证实。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V的系数并不显著,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操控性应计利润不相关,即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产生显著影响,这与假设2相符。YYW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营业外收入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在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营业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结果显示,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很可能已成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途径。假设3的推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验证。JZ的系数为负,在1%的水平上显著,反映资产减值损失数额越大,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小,表明在公司需要调高利润的年度,管理者很有可能通过少提或不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当年利润,粉饰业绩,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稳健性检验已有理论研究认为,新准则的实施对不同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影响并不均衡(沈烈、张西萍,2007),本文按照行业一级代码将样本一分为12个组,利用模型1分别进行回归,检验新旧准则对不同行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表(3)反映了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针对新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各行业情况有所不同:新准则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交通仓储、信息技术、批发零售以及房地产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而农业和电力能源行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却是显著降低,其他行业则不显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在于:由于各行业涉及的业务范围、竞争环境、生产特征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新准则中各项实施细则的变动对各行业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很可能也会有所区别;新准则实施以后的年份中,一些制度法规的变动(例如税收政策、行业规范等)对各行业的影响会有所差别;针对一些政府重点发展和扶持的行业,例如农业、能源行业等,享受近年来推行实施的各项鼓励政策、引导政策以及政府较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和财政补贴,而进行盈余管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相比而言,从事这些行业的公司管理层,不会有很强烈盈余管理动机。根据公司所处的财务状况不同,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各异,相应采取的盈余管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前人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有“洗大澡”、扭亏为盈、配股和平滑盈余等(张丽,2009)。为了保证模型2结果的稳健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具有何种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管理者选择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本文根据ROE的范围将模型2的样本按照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细分为亏损公司、微利公司、配股动机公司和平滑动机公司四个组,并利用模型2分别进行回归。其中ROE<0的公司为亏损公司,ROE的范围在[0,1%)的公司为微利公司,ROE的范围在[6%,7%)的公司为具有配股动机的公司,ROE≥10%的公司为具有平滑盈余动机的公司。表(4)反映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四组样本的回归结果中,FV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对于具有这四种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操控性应计利润均不相关,假设2的结论比较稳健。其可能原因在于,目前为止,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寥寥无几,不能产生重大影响,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有较为成熟的市场为基础,易于确定,留给管理者的操控空间很小。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都不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假设3的结论对于亏损公司和具有平滑动机的公司比较稳健,说明这两类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进行盈余操控,而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很可能已成为实现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此外,资产减值损失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不十分稳健,可能的原因是,在旧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新准则中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管理者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盈余管理(张然等,2007),因此资产减值损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会相应削弱。

四、结论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范文第3篇

控制不利的问题,很多工程造价失控,各参建方主观意识淡漠和造价控制理论与方法缺失是最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造价管理体制的特点和缺陷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并改进价值工程使用方法,完善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手段。

【关键词】建设工程, 设计阶段, 造价控制, 价值工程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结合工程造价控制对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从决策阶段、项目阶段、实施阶段详细地阐述了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工程造价控制对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准备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5%,由此可知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我国已加入WTO,这就要求人们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WTO具体规则和条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驶入更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1在初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

(1)进行功能定义和评价

功能定义就是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给设计方案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下定义,

以限定功能的内容,明确功能的本质,使得各个功能之间能够相互区别。在价值

工程活动中,对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定义到哪一级,要受价值工程活动的长短和

对象的大小、结构复杂程度来确定。在对功能定义时要求简洁而准确,有利于扩大设计思路,功能定义力求抽象,避免具体,对每项功能都要下定义,深层次挖掘其所能实现的各类功能,无论大小轻重。

(2)方案创造

方案创造就是针对要求,依靠集体智慧,尽可能的提出设想。方案创造的方

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哥顿法和德尔菲法。对于一个建设项目方案创造,指的就

是为了满足不同功能需求,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方案,这里大到

可以是针对一个建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案,小到一个建筑方案下,一个细微功能

的变化。例如说,一个建筑户型的变化、层高的变化、荷载的变化、柱网的变化

都可以在方案创造中体现,从而在价值工程中进行价值评价。

(3)求功能评价系数

功能系数就是该方案的评定加权分与所有方案的加权分之比。

功能评价中需要对功能定义分别进行人为打分,而对功能进行打分时受主观因素影响,个人偏好的不同对功能打分的差异可能会很大。但是打分方式确实是一种可以将功能量化的一种手段,对最终价值评价提供便利。因此在功能打分时,应该邀请多方相关人员的参与,尤其是建设项目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在功能评价中应充分考虑项目相关者的需求和价值实现,除了重点考虑那些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应该对一些潜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予以充分考虑。

功能权重和功能系数计算时只应考虑各个方案间不同功能带来的功能分值的不同,如果几个方案某个功能相同时在计算权重系数时不考虑该功能分值。

(4)求成本系数

多方案中某个方案的成本系数(C)是指该方案的成本或造价与所有方案的总成本或造价的比值。

(5)求价值系数

按照公式V=F/分别求出各个方案的价值系数。

(6)做出方案经济性评价结论

一般情况下哪个方案的价值系数最高,它就是最佳方案。

2.2价值工程在施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

我国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应用不佳尤其是价值工程中成本计算不能

达到一定准确程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此将对目前价值工程使用提出改进方法,期望能够既适应目前造价管理体制又能够相对准确的预测成本。

价值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应用的主要步骤

价值工程可表示为:价值=功能(效用)/成本(费用),

(1)进行功能定义和评价

功能定义就是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给设计方案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下定义,

以限定功能的内容,明确功能的本质,使得各个功能之间能够相互区别。在价值

工程活动中,对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定义到哪一级,要受价值工程活动的长短和

对象的大小、结构复杂程度来确定。

在对功能定义时要求简洁而准确,有利于扩大设计思路,功能定义力求抽象,

避免具体,对每项功能都要下定义,深层次挖掘其所能实现的各类功能,无论大

小轻重。目前国内很多咨询机构在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都把项目的功能作为重

点研究对象。功能的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的调研和专业的分析基础上的。

(2)求功能评价系数

功能系数就是该方案的评定加权分与所有方案的加权分之比。功能权重和功能系数计算时只应考虑各个方案间不同功能带来的功能分值的不同,如果几个方案某个功能相同时在计算权重系数时不考虑该功能分值。

2.3造价控制的方式

1、树立高质量高标准服务理念,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无论是设计院还是咨询公司,都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真正的专业队伍,他们

拥有真正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建设单位的设计投资控制是需要通过设计院和

咨询公司来具体实施的。在一个正常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哪个咨询公司能够提

供更专业和高标准的服务才能拥有更多的客户。

2、加强复合人材培养和人才管理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设计院的只能提供设计工作,对于造价方面的一般

也是限于编制概预算。而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一个好的设计人员至少需要五到十

年才能培养出来,而能与造价结合的设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培养既懂

得设计又懂得造价的专业人员无论对于设计院还是咨询公司都是迫在眉睫的。

3、政府部门应将设计经济性审查列入工作范围

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参与工程设计监督的政府部门主要有规划管理部门、施工图审查部门和招标管理部门。规划部门负责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部门负责施工图的审查,招标管理部分负责建设项目的评标定标工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将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经济性评价列入工作范围,为我国设计经济合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为社会资源的节约创造条件。

3. 结论

在造价控制方法应用问题上,首先从价值工程的要素和原理入手分析了价值

工程应用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可行性,然后结合我国造价管理体制和我国目前

建设行业情况对价值工程应用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目前

造价管理体制和实际情况为提高价值工程应用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

实施方法。

4.参考文献

[1]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房地产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8

[2]张凌云,工程造价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尹贻林,申立银,中国内地与香港工程造价管理比较,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施工质量 加强监管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加强对勘测设计工作的管理,把好审图关。勘测设计阶段是公路施工的龙头,设计是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依据和标准,委托设计时,施工单位要组织各专业主要设计人和设计代表及时向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公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针对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死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深入地对公路施工进行现场调查,在设计阶段必须保证设计的充分性,同时注意设计数据的覆盖范围,有些可以同步进行的布线工作,最好能在设计图中体现出来,通过优化设计,促进精心设计,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从而提高设计概算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2.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投标,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进行资质预审工作。既要考虑投标方的资质资信,又要充分考虑标价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计算时,要反复进行审核,保证报价的基础工程总造价的正确无误。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在评标定标中,要把造价执业者以及造价编制依据的合法性作为评判定标价是否合法有效的依据,保证标价的科学合理。这样既避免了高价中标,又阻挠了最低价中标,有效地预防了恶性竞争,这也都是在项目质量控制需要遵照和采用的方法。

二、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大力推广典型设计,改进施工工艺,强化施工监理,才能建成优质、安全、高效、创新、廉洁的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的形成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的共同作用,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公路施工人员“质量第一”的意识。公路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低,这是最让人为之担忧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公路工程质量和进度偏低的主要因素。例如:某个施工企业,如果拥有一支高素质管理操作人才队伍,那么这个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基础,并保证了可靠的施工质量。反之一些特种工及施工管理人员由于素质差,存在诸如管理能力缺乏、思想麻木,就会导致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得不到合理的保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加强监管,在提高施工人员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的同时,可以尽量加快进度。

2.提高材料质量管理。要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素质,使那些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人担任该项工作。采购原材料要多动脑筋,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收集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有用,从源头进货,择优选购,面向市场的原则。进场材料要严格把关,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并对材料供货商进行产品质量评审、考核。

三、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预防控制,严把质量关

1.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并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质量为主、预控第一”的观念,强化质量意识。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 造价控制 管理

一 、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

现阶段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上是动态的,即以量价分离的方式控制工程造价。现行的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估算指标对工、料、机消耗都以实物量的形式确定的。工、料、机消耗是以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确定的,材料消耗是按设计数量编制的,相对于工、料、机单价而言,量的消耗基本上稳定(除允许抽换的材料和工艺设备缺项需补充定额外),而单价则是随时可变的。人工单价必须以当时国家的工资制度来确定;材料单价以其采集运输方式、运距通过计算取定;机械台班单价依据政策规定,按当时当地的燃油、电力价格、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通过计算得来。这样,可以使工、料、机单价更实际、更准确。现行的公路工程概预算及估算编制办法对公路工程造价的组成及其计算办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其间接费以定额基价计算,直接费为基数百分率计算,这样基本上排除了工、料、机单价浮动对间接费的影响。

二、目前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近年来有些公路建设中,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某些建设项目投资失控,资金缺口较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反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有效地控制造价和科学地管理造价成为了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

2.1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

2.1.1 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合理确定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建设项目程序化 ,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基本前提 ,同时还应将造价控制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 ,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从立项角度考虑 ,减少立项的盲目性,保证投资效益;从工程造价管理角度考虑,要把工程项目合理分阶段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目标,也就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控制好投资估算 ,在初步设计阶段搞好概算控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搞好施工图预算控制,在施工阶段搞好单价计量控制,在工程竣工阶段搞好竣工决算控制。各阶段工程造价,前者控制后者,后者修正前者,各阶段造价控制组成一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体系。各阶段控制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求实的原则,只有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合理确定各阶段的工程造价 ,造价控制目标才能实现,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2 以设计为重点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在我国,项目的前期阶段尚未实行监理制度,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成果的造价也因经验、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差别较大。另一方面设计思想的保守 ,只管技术不管经济,很少考虑从设计角度来降低工程造价,而技术经济人员又只管投资不管技术 ,使技术与经济脱节,因此 ,要有效地控制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实行设计阶段的监理制度

要搞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要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制 ,应该说这是一种较为客观公正的方法。通过设计监理的监督 ,使设计在技术上先进可行,在功能上适用 ,在经济上趋于合理。反过来,也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 ,提高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优化结构 ,提高水平。

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制度

这是控制设计阶段造价的另一有效途径。对于不能招标的项目,要积极推行和完善“限额设计”制度 ,实际上这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按结构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将资金错分为若干单元 ,按设计合同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既要符合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工程造价又要控制在限制的额度进行设计。通过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及造价。

2.1.3认真执行招投标法,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招标投标活动,它的本质就是竞争,竞争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制约机制,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体现这“三公”原则,就必须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为因素。为招投标活动顺利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在招投标活动中要控制好造价目标,必须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合理划分标段 ,合理确定标段有利于施工单位投入和机械化施工。二是合理确定标价,即标底编制要符合工程实际 ,充分考虑不利因素,价格要合理 ,真正起到“尺子”的作用。三是合理确定工期,根据批复的建设期限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工期,禁止盲目赶工或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压缩工期。在此基础上 ,通过公开竞标,选择报价合理、施工方案先进、工期短的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在实施阶段的进度、质量、投资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2.1.4.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这一阶段的实施,从建设单位角度讲,控制造价主要有 4 个方面的内容:

1) 业主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严格变更审批程序 ,避免或减少索赔;

2) 要选择或聘请有经验、技术水平高的驻地代表,及时发现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及时处理问题,减少由此产生的工程索赔,减低工程造价 ;

3) 业主要聘请经验丰富的驻地监理,做到关键的工序进行旁站,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指标,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 业主要聘请有经验的计量工程师,按工程量计算原则和计量支付管理办法,对已交工的工程合理进行计量,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从施工单位角度讲,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利润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在人员管理上要减少窝工现象,在机械管理上要提高使用效率,在建材选用上 ,要选责任心强的人把好材料的数量关和质量关 ,材料占工程总造价的70%左右 ,把好材料这一关非常重要,平时要注意收集信息,选择质量上有保证 ,价格合理的材料。另一方面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要编制组织机构图,明确责任。尤其是安全负责人经常对工地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向安全要效益。要有因地制宜的合理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制度 ,特别是关键的工序和隐蔽工程要有质量保证措施 ,提高工程一次合格率,尽量减少返工。要有明确的进度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使工程在实施阶段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为实现造价控制目标提供有利保证。

2.1.5认真做好工程竣工决算,为管理好工程造价提供依据

工程决算是反映一项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成本 ,反映工程造价最终控制成果,包括合同价、工程变更和工程管理等费用,按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及时认真搞好决算,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重视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