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资源特点

社会资源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资源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资源特点

社会资源特点范文第1篇

一、社会交换简析

社会资源存在两个基本属性特点,即有用性与稀缺性。在获取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同人的能力与获取方式也存在差异,为了公平的获取社会资源,就需要进行社会交换。社会交换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基于平等的关系,交换双方利用各种机会争取自身权益。对社会交换的理念与方式进行概括,社会交换就是甲方将自己的资源转让给乙方,换取乙方的资源,同时交换以自我利益为指导,从对方身上谋取回报。这种社会交换,能够协调社会资源,缓解社会资源稀缺性的缺陷。

二、文凭的社会交换功能

(一)文凭交换价值的基本实现

文凭可以从两个维度衡量个人受教育程度与水平,纵向维度表现接受程度的不同阶段,比如中学文凭、高中文凭、大学本科文凭等,横向维度指的是同等级的但是因学校名气等因素导致的文凭含金量的差异。文凭的使用价值并不是文凭直接能给使用者带来收益,而是与使用者的智力相结合,进行价值的创造。文凭中凝结着一般的人类劳动,劳动便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教授人们知识与能力的活动,教育也是获取文凭的重要方式。凝结着人类劳动的文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可用来社会交换,产生交换价值。

(二)文凭所交换的社会资源内容剖析

社会交换的内容是社会资源,文凭可以用于社会资源的交换,这种社会资源包括收入及职业、权利、社会地位及身份等。受教育程度及文凭的高度与职业定位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呈正相关。很多企业在招人时,都会设置专门的入职门槛,比如本科学历、相应的资历证书等。因此,文凭具有重要的筛选功能。很多声望好的职业意味着社会地位高、工资高,这些地位及报酬将成为社会交换的参照,高文凭者认为付出了更多的教育经费,同时需要相应的薪酬与文凭进行互换,从而满足自身需要。

除了换取更好的职位与更多的收入,文凭同时可以与权力进行交换,这个交换过程包括吸引、交换、竞争、分化这几个过程,因为权力对于很多群体来说,具有相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体现在可以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取利益及需要,当权力对人们产生吸引后,人们开始进行竞争与交换,利用自己的文凭、知识、技能与水平进行竞争,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就是一种交换制度,人才通过交换自己的才能与学识,获取相应的岗位。在这个社会上,潜意识里文凭与自身的社会地位相对应,无论是否有好的职位,但是高中学历与硕士学历给别人的感受明显不同,人们更加尊重高学历的人,同时,高学历也具有获取更高社会地位的机会,这是很显而易见的。

(三)文凭社会交换带来的负效应

如前文提到高文凭可以用来交换更加稀缺的社会资源,同时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更高的收入。但是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过高的重视文凭的社会交换功能,可能导致教育应试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学生将文凭作为获取有效社会资源的通行证,导致教育工作者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学生也将获取更高的学习成绩作为追求,从而忽视实践能力与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社会意识更加的注重文凭,导致文凭腐败的现象频频发生,很多文凭造假机构层出不穷,很多非理性化的教育消费现象出现,社会上进行批文、合同、职位、财政等方式,利用公共权力交换文凭,这是一种腐败行为,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社会资源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资源风险防范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资源整合的概念

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

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将企业内部彼此分离的职能,将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在战术选择的层面上,资源整合就是优化配置的决策。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目的就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所以企业缺什么就要到社会中去寻找—懂得利用社会资源,尽管社会中的人、财、物不一定属于我们,但是却可以被我们所运用。这就是整合社会资源。

二、社会资源整合使用的必要性

1、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表现在企业只是拥有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因为这些资源所带来的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退,特别是当企业处于动态环境下,如行业环境变化迅速等情形下,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革资源,提升企业资源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的资源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价值,而是需要对其加以有效的整合从而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

2、中国建筑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建筑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竞争激烈的发展格局,是我们很难依靠单一的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吸收更多有着不同行业的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多数建筑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层面的人员都非常短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资源的短缺将是企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同时,由于建筑业不同领域的特点,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打造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的中层管理团队。

3、要实现企业在这些相应的领域的发展,其品牌的竞争力同样重要,单纯依靠一个企业本身,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在多元化、多领域都能打造出一流的品牌。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资源整合,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形势,是今天建筑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而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强化管理,通过资源整合避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重复投入,进而达到打造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化的管理和工作团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施工企业生存及发展环境情况分析

1、施工企业的特点

施工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变化更多的是在业务规模扩大以后,依靠组织自身容量扩大或增加组织的层次来适应规模的变化,外延扩张的趋势较为明显,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上级的要求。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易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大幅波动,实施多元化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经营资源,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并且通过集团内部的横向战略,进一步提升各产业间的协同及资源共享。

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除了一部分是由项目特点、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直接决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由我国独特的建筑市场,独有的行政管控模式、人员素质偏低以及落后的管理方式间接造成的。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管理需要依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如果没有系统的思路,则会出现众多的问题:

(1)内部各单位同业竞争。同一大型施工企业内各二级单位间的业务竞争激烈,大大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业务范围。各二级单位之间目标市场、竞争手段、业务模式严重雷同,无法达到规模集约的效应。

(2)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业务量增长,某些管理方面的制度尚未建立,由于业务管理方式不断调整,制度往往滞后于业务、组织的调整,形成制度的空白,制度的滞后现象严重。有的职能管理制度与体系文件在执行中往往交叉重复,甚至自相矛盾,造成在日常管理中可能出现“二张皮”的现象。

(3)管理层次多造成的企业内组织成本高及信息交流不畅。由于层级控制的链长,管理幅度大,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组织成本。

(4)企业间信息知识交流不畅,信息化软件跟不上管理的实际,或者说实际与信息化脱节。施工企业的管理基点是工程项目,企业作为决策层只有对分布在各地的工程现场的实施状态如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信息及时了解和监控,才能运筹帷幄。企业内部的信息由于层级式的纵向传递而经常出现时滞和偏差,二级单位之间更是少有联系,只是各自服从公司的指令,谈不上知识交换和资源共享,缺乏应有的协同效应;企业各应用系统、各部门、各层级、各合作伙伴间存在的交叉内容,各业务功能存在着大量交叉工作,而且在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关联数据,这些关联数据往往仅被创造部门拥有,其他业务部门很难获取。由于工程项目地域的分散性,使得大型水电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监控乏力。如何使管理体系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刻不容缓。

(5)企业资源在多项目间调配有难度。项目驱动的企业同时开展多个项目,项目之间的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稀缺资源,而导致项目对资源的争夺,往往是项目间冲突的直接原因。因此,企业要首先保证资源的经济持有量,又要保证资源的投入收益最大,需要将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施工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

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要求劳动关系必须有足够的“弹性”,但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下,劳动关系的“弹性”已丧失殆尽,过去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用工时代已经过去。当前不少施工企业面临施工任务增多而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局面,仅凭自身的资源是完成不了承揽的工程任务,也满足不了施工规模扩大的要求,时下,多采取分包、转包、挂靠等形式等竞争任务和完成履约。然而因国家的法律体系越健全,法律制度越完善,企业的法律风险也就越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会更加严格,违法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

3、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漫延和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不仅对以依靠粗放管理和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制造业带来影响,而对于资金需求量大、带有粗放劳动形态的建筑施工企业也难以幸免。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提出了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新一轮建设热潮的逐渐散去,以及国家有关房地产等调控政策的推进,特别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升,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格局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我们在巨大的机遇面前,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市场的每一次宏观调控,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

在国家目前“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发展”以及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建筑业作为基础服务产业,不仅在主业板块要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企业,同时,提升在相关产业中的竞争实力,实现在其产业领域的排头兵和领军地位也同样地重要。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由单一的生产格局向多领域、多元化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发展,民用建筑企业往工业建筑、公路、地铁发展,铁路企业往民用建筑发展,钢结构产业快速增长。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时期助推了企业的发展,但与竞争力发展趋势并不符合,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现状使我们在抵御经济危机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时仍旧处于不利的地位。

4、施工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构建和谐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改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实现企业安全、稳健、科学、和谐发展。以工程建设为核心,打造“中国水电”知名品牌。完善工程建设产业链,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巩固水电建设市场,大力开拓非水电建筑市场;依托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建筑市场;整合内部资源,重组外部资源,切实把企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完成企业科学发展阶段的新任务。建成相关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企业。

中国建筑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行业中的重要企业之一,对未来和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公司这几年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连年新的记录,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在扶强不扶弱的市场生存环境中,企业的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倒退,如何才能保持公司的基业长青呢?因此,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企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收益增长,或者说离“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微利”正在成为建筑施工行业的代名词。身处有利的行业发展大环境,我们要抢抓机遇,努力跨跃低利润区,实现公司规模和效益上的双丰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新一轮的发展再添动力,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目标。

简单的业务模式和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以基本完成了量变的过程,质变才是企业发展的又一新的起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里,将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国有独资建筑施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企业转变;从建筑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已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社会资源的风险分析

1、分包商入库率低

从公司整体合格分包商库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分包商主要集中在基础处理行业,综合性项目施工单位偏少,入库率低。

2、成本控制风险

受通货膨胀影响,人工费和材料费居高不下,造成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的中标价格受市场竞争影响,并未有明显提高,发包困难。

3、法律风险

按照《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招投标法》、《建筑法》要求,主体工程不得采取分包形式施工,为我们的工程分包管理带来显著地限制和管理难度。在劳务分包和临时工的合作中,法律风险尤为突出,存在隐患较大。

4、质量安全风险

分包人施工质量关系到总包人的项目信誉和业绩。如果分包人出现质量问题,总包人摆脱不了责任,且对总包人信誉产生重大影响。

安全管理在施工中是一票否决的,能力强的施工单位还可以承担部分安全风险,对于小的分包商或个体施工人、挂靠其他单位的施工人,绝大多数的安全风险是由总包人承担的。

5、资金风险

对分包人的资金管理必须严格,严禁其施工项目未验收合格进行进度款支付。

如何规避重复纳税金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6、管理风险

分包管理与自营管理有显著地区别,分包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总包人的成本、利益和信誉。

五、社会资源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1、转变社会资源利用的思想观念

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运作方式,已经从原来自有施工队伍逐渐发展到大量利用社会资源阶段,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利用社会资源壮大企业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解放思想,要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大胆尝试利用社会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扩大企业经营领域和市场占有份额。

2、与社会资源建立合作关系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工作思路是:主动培育、利益分享、风险共担、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战略定位是:市场化、社会化、小型化、专业化。管控原则是:战略引领、指导帮助、体系覆盖、管控到位。工作的步骤是:先培育规范、再发展提升。

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务作业分包为主要业务的劳务分包商,这应当逐步成为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的主力军;二是以专业工程承包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分包商,这是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力量;三是为企业提供劳务人员为主要业务的劳务派遣机构,他们是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劳务队伍来源的有益补充。

对于有能力从事工序分包的个体经营者,协助其办理相关的资质和营业手续,成为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也可以从架子队管理模式入手,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2)采取强强联营

企业之间的联营合作,有法律依据,联营合作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诚信、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扩大经营范围,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联营体成功的关键所在,除了双方真诚合作以外,经营模式至关重要,应在双方母体公司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经营模式。

(3)劳务基地的建设

所谓建筑劳务基地,是指使用建筑劳务的施工企业与特定劳务企业或特定地区建立了长期的经营合作关系。对于使用建筑劳务的施工企业而言,这里的特定劳务企业或特定地区就是它的建筑劳务基地。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劳务基地合法运作有两种形式:其一,与有劳务资质的施工企业建立劳务分包合同关系;其二,与特定地区若干经过岗前培训的自然人中的每一个人签订劳动合同。

(4)资本金运作

利用企业富裕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利用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不但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建设的产品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

3、实现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促进社会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作业队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运作方式,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政策依据:对于劳务分包管理,原建设部于2005年8月5日出台了建市【2005】131号《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管理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文件。根据建设部文件精神,铁道部颁发了《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社【2008】51号文件。作为其他行业施工企业,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参考执行该文件。

将常规施工设备以租赁的形式承包给公司有一定管理及经济能力员工,并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由设备租赁方完成,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使用性;承租者按照约定的租金上交出租方,并承诺使用一定数量的在册员工,其他施工人员由设备租赁方自行安排,组成具备工序施工能力的作业队。出租方保证承租方的施工任务饱满,同时承租方不对外承揽工程业务。“设备委托管理”模式的施工设备由施工企业作为出租方提供,施工材料可由出租方提供,也可由承租方自行采购,采购发票提交项目部进入成本。作业队的管理相对独立,但是人工费发放必须经施工企业(出租方)造表后发放,即施工企业对人工费发放进行监管。

作业班组负责人由施工企业在册员工担任,应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工长、机班长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其人员数量应能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监督的需要。班组作业人员应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做到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作业队主要组成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和完整,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工程进度,适时调整作业班组用工数量。作业队的主要管理人员是本企业职工,主要作业人员来源于社会的劳务企业等,与本企业的经济关系是根据设备租赁合同,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其结算款项扣除设备租金等费用后以人工费的方式造表发放。

4、创新项目管控模式以促进社会资源利用

创新项目管控模式主要从以EVA为导向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着手,以较低的资源投入,赢得最高的企业利润。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本企业资源投入和使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企业发展。

管理模式创新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一级项目管控模式,逐步达到区域化经营,缩短管理链条,降低过程成本。二是研究项目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分开,深入研究作业层管理创新模式。

5、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社会资源利用

建立标准化的供方(分包商、供货商)信息资源库,为项目管理者寻找合格供方提供方便、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资源库信息一般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库内的供方一类是与公司多年合作的单位,二类是社会上信誉好,履约能力强的单位,从资源库中选择供方,可以降低利用社会资源的诸多风险。

6、加强社会资源利用的考核与激励

社会资源的利用好坏,会从项目管理的结果看出,社会资源利用的好,其成本控制会得到加强,企业利润得到提高。在以项目目标管理为主导的项目考核评价机制中,项目成本控制、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进行年度考核评价,按照基础薪酬加管理薪酬的形式给予项目管理人员年度收入考核兑现,以激励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7、加强利用社会资源过程管理

无论是专业分包还是工序分包、设备租赁,都需要加强利用社会资源的过程管理,确保社会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能,规避施工过程的法律风险、资金风险、安全和质量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建立社会资源考核评价机制,从社会资源进场后、施工前中、和完工评价多方面着手。

社会资源特点范文第3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来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一批工科性高校也开设了该类专业,如清华大学、华中科大等,据统计,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的专业点在230个以上。有人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万~5万人。中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开办的高校有400所左右,其中综合型大学或师范类院校有300多所,工科类院校有60所左右。近几年来,工科类院校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还是不多。一个现状就是绝大多数开设院校为综合型大学或者师范类院校,纯工科类院校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还是较少。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我国工科院校就开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研究还是相当少的。对它的研究和探索值得引起注意。

面对新世纪、面对新传媒技术、面对信息网络时代,我国传播学界对信息技术和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探讨日渐多起来。但综观这些论述,一个明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信息技术仅仅定位成提高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把它仅仅看成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比如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教学等,也就是主张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是比较低层次的,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的工具化、边缘化倾向,使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界不能充分认识和释放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因此,将信息技术提升到与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显然这种整合将突破学科教学的局限,而深入到学科管理、学科资源和学科教育教学环境等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目前这种研究和探索在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界是一种有益尝试。将社会资源引入到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培养中来,在国内高校专业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先例。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将它进行收集、分析、综合,并提炼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工作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的。

主要研究问题

2002年9月8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指出,要“进行教育创新……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段讲话,为当代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研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如何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优良的社会资源,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来改造新闻传播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办新闻传播专业的新型之路。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现代信息技术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现状趋向;

大开放格局下,社会资源可供选择的类型、方式及成本效益;

我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设计、试行并完善信息社会条件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自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出“四个为主”的鲜明特点,即办学主体以综合性院校为主,教学内容以新闻理论为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面向以报刊、电台等传统媒体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一批工科性高校也纷纷开设该类专业,今年,我院也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工科院校如何办新闻传播学专业,就成了当前高校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已有许多不协调的“音符”。工科院校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如果继续走综合性院校的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自己丧失特点与优势,而且在起步阶段就会落后于时代。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同时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高举“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紧紧抓住工科院校办文科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这样一个工科高教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探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格局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必将为当前高教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系统整合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计划,在工科院校突出工程与实践特色,并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顺应时代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这种系统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支撑性理论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社会资源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将信息技术系统整合到专业培养中去,形成新型教学培养模式。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在教育应用中也即如此,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与工程的思想教育、系统化教育,使培养方案优化,人才社会实用化、能力全面化。

将社会资源引入培养方案之中,使学生更接近实际、接近社会,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的人才与设备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服务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改造传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开放式社会化教育与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事实证明,只有在工科院校采用新型的培养模式,才能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现代信息与社会人才需求条件下的要求。(注: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4年10月。

3.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5.戴元光:《传媒 传播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简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7.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8.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人民网,2006年7月26日。

社会资源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救助

一、背景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城市中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传统的粗放型救助与精准性需求的矛盾日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随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一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新型社会救助。

二、特点

城市新贫困人口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现实需要体现出不同的特性,社会救助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针对当前贫困群体新特点,社会救助从传统的物质温饱型救助转向社会发展型精准救助。精准救助的含义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工介入、督导培训及第三方评估的一体化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救助平台。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工介入的救助框架上,并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确定救助对象。其次,社会组织参与的精准救助机制。由社会组织通过投标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上门调研摸清贫困家庭的现状,进行科学分类评估并分析贫困原因,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再次,社工介入,把脉救助对象问题。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贫困的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方案。从接案开始,全面地帮助救助对象。在明确规定的社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依法处理;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同时,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

针对社会救助机制不协调、体制不畅通、社工专业能力弱等问题,督导培训并提升社工专业能力。通过督导协调配置社会资源,优化社工配置,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最后,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救助公平高效。从社工救助项目的设计、调研、方案进程、实施效果、项目财务的合规性、合理性等全方位介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率、财务情况、组织管理、综合效能五大方面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救助模式。

三、问题

社会救助当前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救助机制不够长效、承接机制不够科学、转接机制不够精确、救助机制不够系统、退出机制还未确立等难题。如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目前社会转型在继续,救助对象在变化,用不变的评价救助标准评价变化的救助对象不够精确。同时,救助的资金有限,如何能用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障救助的长效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救助的精准性也不够高,救助对象需求的复杂性与现有调查方法的局限性还存在矛盾。

社会组织的不成熟以及社工的专业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承接救助工作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工志愿者和居委会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社工、社会组织不能承接的社会救助,应该由更专业的机构、企业和更专业的组织转接。社会救助是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民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还不足以完成社会救助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大民政、大救助的系统救助体系。

四、对策

社会救助的成效应体现在救助对象的有进有出,只有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才能保障救助资金的公平高效。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特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社会救助的系统科学体系。

首先,建立精准发现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建立由民政主导、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专业社工机构组成的实务督导组及居委会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对救助对象实施精准调查、科学分类。对救助对象给予全方位摸底调查、分析成因制定救助方案。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压力有必要调整静态标准,对救助对象实施动态标准。其次,建立科学承接机制和精准转介机制。优化社工配置,建立由实务督导加专业社工机构加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的制度化的科学承接机制。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专业机构参与和社工介入,都无法解决救助对象的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需要转介o专业的机构或企业或基金会等社会资源。这就需要挖掘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精准链接外部资源,整合一切社会专业资源,最大限度保障救助对象的困难解决。

救助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保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及区内外企业,需要建立以救助对象为本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理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救助长效机制。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和科学退出机制。通过完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前期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的科学评估机制,并根据救助对象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保障救助的公平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三秀,高翔.从生存维持到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功能创新的实践审思[J].中州学刊,2016(09).

社会资源特点范文第5篇

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常看到这些德育现象:老师不厌其烦地找学生谈心,道理、事实罗列了很多。学生当面听着,实际效果却甚微;学生政治答卷上洋洋洒洒,人生道理清清楚楚,自己的言行却北道而驰,判若两人;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如参加革命纪念馆等,学生一路谈笑风生,视为春游、休闲。透过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谈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有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由这段话,我们可以反思前面种种德育现象:老师找学生谈心,如果不断强化、强调自己的思想、观点,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切身体验,这种对话就是“伪”对话;如果人生道理是学生作为标答背下来、写下来,而没有内化为学生个人习惯与追求,就难免会出现言行不一;如果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一成不变,一味强调教育性,忽略学生的兴趣及对现实情境的感受,那么走过场就会成为必然。看来,德育应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否则就很难为学生的发展真正发挥作用。德育创新有很多途径,其中一种即是:设定现实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步骤

第一步即搜集、整理种种生活资源,让它们为“设定情境”服务。

生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产儿。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种种的人和事。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劳动、学习、生活都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同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密切的关联。社会资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为要为学生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选择生活资源时,应考虑:①贴近学生。这些生活资源学生能耳闻目睹,近距离去观察、感受;②角度新颖。这里的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选择新颖的角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③易于操作。学生都能迈进所设定的情境,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会有畏难情绪。比如:在自然资源中,选择“看一棵树”。在社会资源中,选择“与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聊天”。“树”与“亲近的人”即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距离很近。有没有新意呢?学生一般视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但加入观察、加入引导,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是对他们有益的体验。“易操作”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树”与“亲近的人”,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去接近、接感受,没有心理障碍和过大的难度。

第二步,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使“生活资源”演化为“设定的情境”。

生活程序有逐层递进型。“树”,到处都有。选择校园里的一棵树,大家可以方便地观察。怎样让这个生活资源变为教师设定的现实情境,从而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呢?一步步来,灵活设计活动程序,首先,自选角度,自由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在作业反馈中,可见大多数同学反映平淡,没有什么发现。少数同学独具慧眼,喜于观察。比如:他们在秋叶的飘落中感到时光的易逝,在秋叶的金黄色中感到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第二步:师生进行交流。在比较中,喜于观察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好评。老师点拨、引导,明确观察时要用心、用情,选择不同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树、对人生、对社会的联想、思考。第三:再去观察树。强调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一次,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有同学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察树,发现树呈现了不同姿态的美;有的同学观察风中、雨中、阳光中、大雾中的树,发现树有不同的“表情”,树真的有生命;有的同学写同学间对树的争议,比较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带来不同的审判眼光。第四步:拓展思考:从不断观察树,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有的说:生活中真的有很美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发现;有的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感到了绿叶对根的情谊;有的同学说:树就像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活动程序为逐层递进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学生逐渐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深沉,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习得。

活动程序可以是并列展开式。

“与亲近的人聊天”。需要同学选择一个亲近的人,自己确定话题,展开聊天,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按谈话对象的类别,将同学分成某干小组。如:和朋友聊、和家人聊、和一个特定情境中亲近的人聊,同学分成若干组。也可以按聊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这样分组的好处是:相同话题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理距离,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事实证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他们发现自己被受包裹着,自己亲近的人给予自己的帮助那么多,亲情、友情、社会、人生,都那么令人留恋,那么美好;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进一步讨论、交流,彼此沟通,彼此释放自己的热情、活动。并列展开式,形成小组间的竞赛,成果丰富多彩。活动程序为并列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一特点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丰富、广博,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观察角度会有明显的差异。并列展开式,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同学间因为有共同语言,

第三步: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装的切身体验

有的时候,生活资源与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没有界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某次德育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意味着已经搜集、整理了生活资源,具有贴近学生、角度新颖、易于操作的特点。比如:围绕庆祝祖国生日这一主题,开展巨幅集体绘画比赛活动。在同学们心里,对祖国的爱是深埋心中的。我们需要有效地激发这种感情,强化这种感情。巨幅集体绘画,意味着面向校园广泛的学生群体,设置一个现实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意味着集体参与,相互协作;意味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在这里,调动生活资源,即直接将其排列组合为所需要的现实情境。同学们身在其中,富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