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1952~2010年的59年中,我国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8.3%的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经济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1万亿元,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资基础。2010年按当年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88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已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等几个阶段。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起飞准备阶段,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条件,包括消费结构变化、中间需求变化支持国内需求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资金、劳动力在产业间活跃重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具备了支持供给持续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度及社会环境;具备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推动外贸结构变化,促进比较优势转变等等。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认为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主要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2010年的50.05%,城镇化率达到49.95%。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比较强大。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大幅度提高。第五,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消费和出口提速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1998~2010年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住行消费升级提速,融入全球化以后世界经济长期景气带动外需高速增长,资源禀赋优势带来全球产业转移,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在此期间,高速增长行业明显增加,经济增长热点显著增多,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石油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已被初步稳定,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轨恢复”的迹象。但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不仅没有解决其全球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反而由于过度依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侵蚀了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部分新兴经济体刺激过度,引发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新的问题。国际上,全球经济和贸易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危机后的全球治理格局并未体现新兴经济体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不仅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且如果全球不进行彻底有效改革,或许需要更大的一次危机来释放风险。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长期来看全球化不仅不会倒退,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便利。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这将有利于我国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加快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充分吸收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重要国际资源和技术。但近期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会抬头,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增加。
当前正处于康氏周期的低谷,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萌芽期”
为了重新获得竞争力,发达国家都重新回归再制造化,并正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酝酿新的突破。在实现技术赶超及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等方面,我国具有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可以藉此在某些技术领域迈入领先行列。另一方面,新一轮技术革命时机还不成熟,目前的一些新技术尚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实体经济恢复还没有形成。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减排责任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逐步形成,以及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发展模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对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影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转移部分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新机遇。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区的一些历史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以印度、巴西、南非和中东某些国家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既对我国构成了竞争压力,又为我国扩大外部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将增加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这既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竞争的结果。如果说21世纪全球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话,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经济格局开始的。如果全球经济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美国若要继续主导全球政治格局将越来越困难。按照历史的经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随后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核时代到来以后,世界大国间相互自杀式的战争已不太可能,取而代之以“经济战”为主,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能源资源、区域组织等领域广泛开展竞争。未来全球地缘冲突可能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增加。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从国内条件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将有可能持续加大。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内需潜力巨大,但释放内需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但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财税体制、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工业化升级和城镇化潜力的释放还面临诸多障碍。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引擎转换的重要转折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外贸增长将稳步趋缓,相应地内贸比重将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中,北美的地位将下降,周边陆上邻国和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提升。内贸结构方面,随着国内各大经济区间分工的细化和合作的加深,国内区域间的贸易将日益活跃。
居民消费结构将继续较快升级,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预计“十二五”期间以住、行改善为主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会继续较快推进,消费需求会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年均增长4.5%左右;年均新建住宅11亿平方米左右,较2003~2008年的年均水平增加4亿平方米左右。预计家庭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5%(2003~2008年为51%),2015年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139万辆左右,较2008年(1938万辆)增加1.6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不包含价格因素)。
区域发展格局日益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区域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将成为崛起最快的区域,占全国的GDP比重将由2009年的19.3%上升到2015年的22%。西部开发区将由18.3%上升至19%,东北振兴区将由8.5%上升至9%,东部沿海地区将由53.8%下降至50%,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明显提高。国内各大经济区之间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细化,区域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将迎来高速成长期。
人力资源新优势正在形成,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将逐步显现
未来几十年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状态。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预计2015~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素质劳动者群体队伍预计将不断壮大。此外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到来,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高达1.6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9%。
生态环境状况局部改善,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治理和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甚至有明显改善。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呈现增多趋势,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与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形势,将使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既独具特色和优势、又符合市场经济通行规则的经济体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弊端的深层次原因集中于体制与机制方面,涉及收入分配、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方面。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适应性;公路布局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62-02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交通运输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是经济运行质量、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缩短世界距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改良最为有效”的著名论述。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也证明对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20世纪30年代诞生的专为汽车运输提供服务的道路交通设施,公路工程的优势集中于速度快、通行能力强、运输成本低与行车舒适度高等。为更深入地分析公路交通经济内容,需重视公路经济适应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才能推动公路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公路经济适应性的概况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运输理论体系由苏联移植而来,近年来,我国在对国外运输领域研究成果积极吸纳的同时,也需从理论与实践探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情况。韩彪于1994年对各国交通发展、经济发展历史关系研究后,指出交通在对经济需求满足后,经济将拉着交通走“交替推拉关系”理论,特别是《运输经济学导论》(1995年)将该阶段研究推向了高峰,书中对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过程内交通运输的作用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系统愈加完善,但仍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影响就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问题,才能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投资效率,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公路交通运输作业充分发挥出来。
公共基础性、公益性与经营性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特点。在公路经济适应性研究中贾元华对公路经济适应性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公路经济适应性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投资、经营管理与开发等方面现代化交通设施一高速公路选取的策略、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并进行相关方案、措施制定,以此与国家、地区等经济关系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制约作用。笔者认为,交通运输系统经济适应性是经济和交通系统的一种自组织、自适应现象,实际展现在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和社会经济系统出现“协调效应”。而“经济适应性”是指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系统间具有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联系,进而调整交通运输系统本身结构适应性。
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属性、先进交通方式,公路经济适应性是指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公路和经济系统发展需求等相互作用分析,应做好适应性调整工作。作为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公路交通遵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诞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公路交通发展必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为更好分析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可从下图分析。经济系统与公路系统之间存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进行良性发展机制的建立。同时,两者还存在相互制约与阻碍作用。
二、公路经济适应性分析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可紧紧联系构成区域经济活动的各类要素,是经济布局形成的根本要素,交通方式的每一次改变、更新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扩展与区域产业格局变化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为实现交通经济一体化必须重视运输网络的合理构建。20世纪50年代,“公路产业带”在国内外出现,其为现代化交通方式对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改变的重要形式,进而对经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并促进现代交通建设和区域经济增长。为更好地分析与研究公路经济适应性,需重视其布局、交通供给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公路布局和经济布局的复合度
作为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公路交通在宏观层面分析,其建设对地区经济布局规划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于微观层面而言,企业区位选择与公路建设息息相关。除此之外,作为区域、城市连接的快速客货运通道,公路交通可紧密连接国家、地区间的城镇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分布等,并按照“效率”和“公平”等原则,在现有布局前提下,公路交通利用规划建设,可对系统化、网络化程度进行最大限度提升,并对地域分布相对均衡加以重视,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交通通畅,更要对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加以改善,实现该地区经济发展。
公路建设需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更要按照国家各个时期发展战略导向作用,对各个区域间的地理区位条件加以充分考虑,在开发区域资源与城市化进程推进等方面应重视公路交通的带动作用,确保公路交通布局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联性,以此适应地区整体性规划,并达到协调国家、区域空间发展目标,提升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布局间的复合度。
(二)交通供给和需求流动的匹配性
以交通供给和需求均衡方向研究,公路网发展布局和主要线路走向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目标相符,并满足生产要素和产品流通的发展布局状况。同时应和交通流量流向要求具备统一性,进而将路网运输最佳水平发挥出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实施高度重视,如将公路经济适应性理念引入交通供给中,实现其与需求流动间的匹配性,可有效交通运输事业经济发展水平。
(三)公路布局建设时序的合理性
作为一个长期建设过程,公路网的完善常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建设资金、资源条件等。公路网布局需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需求进行全面考虑,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需按照区域建设具体情况,合理布局公路运输网。由此可见,公路建设布局适应性应与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需具备相应的时效性。
(四)空间布局上公路交通和交通综合体系的协调性
作为交通综合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公路建设布局需与综合运输布局、区域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等相结合,以此选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各个交通网布局的合理性,如铁路网、航运网等,在和交通综合枢纽连接时,才能将各类运输方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也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层次布局公路交通网,也就是局部满足整体需求,以公路布局为前提,合理规划我国公路运输网,优化整体路网。
三、基于经济适应性的公路布局评价方法
公路建设网布局规划是指在交通需求与建设资金的制约下,对规划节点与规划线路实际走向的合理连接、布置,是整个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目前公路网布局评价应从三点分析。
一是路网的整体规模与涉及范围,其选取评价指标主要为路网密度、目标长度等;二是路网的布局特点,其选取的评价指标主要为连通度、可达性、迂回率等;三是路网等级结构,其主要是对公路系统自身等级结构状况的反映。
由现阶段公路交通实际情况研究来讲,公路网布局评价对网络本身完善度较为重视,则并不重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协调适应度,如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生产力布局等。为缓解交通压力,实现公路网合理规划,需对公路系统自身发展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更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一体化。
基于经济适应性的公路布局评价方法研究,公路网络可表示为拓扑结构图,如相关城市、县市或公路,并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据等进行充分考虑。有两点集合V与点、点间连线的集合E构成的集合对称(V,E)为图,其表示为G(V,E)。节点为V内元素,边为E内元素。如图内随意一边(i,j)都赋予相应数(i,j)w,则被叫做边的权数。
在规划公路网时,路网联通度、可达性等为网络布局、性能评价指标。路网连通度公式如下:其中,规划区域内公路总里程由L表示;
规划区域面积由A表示;
规划区域内应连通的节点数由n表示;
相邻两节点的平均直线距离由H表示;
非直线系数由ξ表示。
同时,公路网特点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相关内容描述,公式如下:
β=d/v其中,节点连接率由β表示;
交通图内点和点间的连接线数目由d表示;
交通图内点和点间的连接线点由v表示。
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
人类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是生产方式变化、变革的过程。在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即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核心因素都是人。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人的素质的提高, 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升华、和谐的结果。如果人不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能发生变 化。从第一块打制石器的诞生,到宽带技术的应用,都是人的素质提高的产物;从原始社 会到市场经济社会,都是在一定物质技术基础上人际关系、人天关系变化的结果 。人是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的本源和核心载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天关 系的和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质。
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
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发展而发展。
我国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正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为了发展而发展错误发 展观指导下的产物。一些决策者的奋斗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为了自己的"政 绩",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把发展的手段当作发展的目的。 一些城市的领导,没有把决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就业当作发展的本体 、本源和目的给予高度重视,而是就GDP抓GDP,对锦上添花的这个化那个化不计成本地大 干快上,严重偏离了发展的目的。我国目前 几个结构性经济矛盾日益尖锐,内需启动如此困难,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有相当多的主宰 一方的干部的发展观有问题,他们的工作越积极越努力,经济偏离发展的目的也就越远。
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为什么能发展?其内在的原动力何在?究其根本是人的需求,
是人的 永远也不可能满足的需求。从打磨第一块石头到制造宇宙飞船,其原动力都是人,都是人为 了征服自然、满足自己需求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人的消费结构的升级是无止境的,从而生产 力的发展才是无止境的。
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标志
判断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某一个阶段的发展程度,政治经济学不是根据生 产什么,生产多少,而是根据这个社会用什么生产方式生产。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从动因 到结果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所以,要检验社会生产方式是否获得了发展,是 正 发展还是负发展,关键要看人的素质是否提高,人际关系是否升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否和 谐。
目前人们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第一是根据GDP总量,第二是根据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比重,第 三是根据第三产业比重。其实,这些指标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 平。GDP总量或人均GDP数量,并不能反映出这些GDP是用什么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如何分 配的 。自然的恩赐、透支人的劳动寿命和对自然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都可以使GDP快速增长, 甚至一场破坏性很大的洪水,损失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却可以引起GDP的增长。
同样用工业化、企业化生产方式生产的国家,其生产方式质的差别也是相当大的。这种差别 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收入的分配方式以及收入的多寡。关键在于劳动力 是不是商品。 要想建立普遍的市场经济制度,劳动力必须普遍商品化,必须使劳动者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 系,劳动力价格必须是市场决定的。我国目前不少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里,民 工在生产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受到市场经济原则的保护,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工 资低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还不能完全与土地脱离传统的经济关系,还不能不依赖农业的收 入;他们的人身、人格得不到正常的国民待遇,更没有社会保障待遇,常常被拖欠工资、扣 发工资,等等。普遍存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地区,不管GDP总量多大,人均收入水平多高,也 不管 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多大,这个地区都不能被看成工业化中、高级阶段,而是工业化的初级 阶段、原始积累阶段。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要依据现代农业内涵设置指标体系,对现代农业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角度。其一,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实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基础的高产、高效和优质的新型产业;[8]其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最终出路是生态农业;[9]其三,从结构优化角度理解,认为推进结构优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结构效应对农业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10]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内涵既包括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出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又涵盖了农业结构效应和生态农业理念。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遵循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评价应该结合这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置考虑了现代农业能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能否优化农业结构、能否拥有高产出水平、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评价指标分为5类共18个影响因子,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民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等衡量;二是农业经济结构因子(B2),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实现的重要途径和特征,由农业产值结构和农业从业人员结构衡量;三是农业产出水平因子(B3),产出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中物质产出的重要指标,由粮食产量和农业增加值等构成;四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因子(B4),衡量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情况,由水、电、肥料和农机等投入情况构成;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子(B5),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农业受灾率和森林覆盖率等衡量。这5组分类指标既能从不同侧面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又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西部地区及西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整体测量。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赋予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评价指标组成的系统,各指标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有所差异,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西部现代农业评价指标的权重,第一步,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5类B组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相关农业部门和高校农业专家分发20份调查问卷,专家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后进行打分,再采用各专家对判断矩阵指标重要性标度的平均值,运用Mathpro软件,求出最大特征值为5.129,和判断矩阵的维数5基本相等,一致性比例CR=CI/RI=0.032/1.120=0.029<0.1,说明一致性检验通过,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B组分类指标的权重向量WB;第二步,分别对5类B组指标各自所包含的C组单项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专家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打分,再对各组指标依次进行赋值、计算和检验,得出C组分类指标相应权重WC;第三步,分别用B组指标权重乘以各自相应的C组指标权重,得出最终18个单项指标综合权重,即W=WB•WC。从权重值分布情况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B1)权重为0.386,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B5)权重为0.063,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小。(见表1)
(三)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基于《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以及西部各省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到原始样本数据。为了消除指标不同及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消除或减弱原始数据噪声干扰而呈现的不规则波动,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为了把标准化数据压缩到[0,1]区间,采用极值标准化即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X=(X''''-X''''min)/(X''''max-X''''min),式中X为数据标准化值,X''''为原始数据值,X''''min为原始数据最小值,X''''max为原始数据最大值。在数据归一化过程中,将指标区分为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负向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C4)、恩格尔系数(C5)、农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就业人员比重(C7)和农业成灾率(C18),这些指标与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负向关系,对负向指标要转化为正向指标,转化方法有取负数和取倒数等,[11]采取对负向指标取负数方法转化为正向指标,以保持评价指标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方向的一致性。
二、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情况评价
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需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不同的贡献度,以体现出现代农业各个侧面的发展情况,为了有效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论文采用线性加权函数法测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公式表示为:Sj=∑WiPij(i=1……18,j=1……12),其中Sj为第j个地区的综合得分,Wi为C层单项指标的组合权重,Pij为j地区i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值。[12]根据现代农业得分情况,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得分在[0,0.5)之间;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5,0.75]之间;第三个阶段为基本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75,1)之间;第四个阶段是完全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此时为1。[13]1.西部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评价。依据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为0.375,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西部现代农业处于第一阶段即准备实施阶段。同期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520,而且比中部地区少0.214,比东部地区少0.269,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十分落后。2.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省际间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综合得分差异较大(见表3)。内蒙古和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名列前两位,而和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最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相差0.373,最高地区的内蒙古已经处于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而最低地区的则处于初步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从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得分与西部平均水平相比来看,有7个省份得分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其余5个省份得分低于西部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地域梯度拉开。新疆和内蒙古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平均综合得分为0.54;陕西、宁夏、四川、重庆构成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第二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46;广西、青海、甘肃构成第三梯度,现代农业发展平均综合得分为0.35;云南、贵州、构成第四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23。从四个梯度得分情况看,各梯度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差异,第四梯度与第一梯度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平均综合得分相差0.31分。四个梯度除了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初步实施阶段,其余三个梯度均处于准备实施阶段。
(二)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类评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中的构成关系。[14]从表2和表4中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中,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为0.159,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了42.40%,在五组指标中居于绝对的首要位置,具体表现在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水平贡献较大;从各省份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内蒙古,为0.316,最低的是,为0.015,两者相差21.07倍,表明西部各省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此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内蒙古、陕西和青海综合得分影响最大,贡献率均超过了50%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最低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贡献率仅为7.35%。(见表4)农业经济结构方面(B2)。现代农业是拥有合理产业结构的农业,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得分为0.071,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为18.93%,处于第二重要位置;从西部各省份农业经济结构得分看,最高的是新疆0.107,最低的是内蒙古为0.030,主要因为内蒙古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较低。农业产出水平方面(B3)。农业产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体现,不仅表现为产量的增加,也表现为产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水平得分为0.062,对现代农业得分的贡献为16.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西部各省份看,四川和重庆的农业产出得分最高,主要体现在人均农业增加值和粮食产量较高,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均超过30%以上。农业产出得分最低是甘肃,为0.015,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仅为4.87%,可见,农业产出水平是影响四川综合得分较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甘肃综合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B4)。农业生产力水平主要通过农业要素拥有量和要素的投入量衡量,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发展的程度。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得分为0.055,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为14.67%,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生产力得分最高的内蒙古为0.129,是得分最低的贵州0.034的3.79倍,因而,农业生产力得分成为内蒙古现代农业得分的第二重要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B5)。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现代农业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为0.028,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的贡献为7.4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水利化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最高的广西为0.049,最低的为青海0.014,两者相差3.5倍,农业可持续发展对青海现代农业贡献仅达到4.17%。从各指标得分和贡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缺乏足够重视。
三、结论与讨论
(一)讨论
为了区分不同指标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程度的差异,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相应权重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考虑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对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给予更高得分数值,突出了西部地区农业产出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性。但不同权重赋予会导致分析结论差异性较大,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权重设置方法,比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到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或者采用回归系数法获得权重,即在评价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各项评价指标之间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然后对方程的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确定为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现代农业得分,虽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较为便利,但需要赋予指标相应权重,导致主观性偏大。可以考虑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或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采用DEA分析法,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地理空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分布在地理空间中,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15]从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地域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如果能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会更有意义。同时,仅对西部12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截面分析,如果能采用更小的市、县级作为研究基本单位,研究结果会更为细致。
(二)结论
1.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准备实施阶段。无论是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东部或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都十分落后,仅处于准备实施阶段。从西部地区各省份看,仅内蒙古和新疆是初步实现了现代农业,而其余10个省份还是处于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地域空间梯度布局。从西部地区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看,北面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上要高于南面地区,大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依次梯度递减格局。
关键词:能源;国民经济发展;协调关系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物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势必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目前来看,在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能源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这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很大。对于能源产业来说,应该积极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填补我国在能源发展上存在的空缺。因此,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能源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在经历变迁,这与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目前国民经济总产值不断提升,而且能源消费量在不断增加,农业的能源消耗量要少于现代工业,由此看出,农业发达的国家在能源消耗方面也势必会远远低于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便开始出现了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为了使能源的价格得到有效抑制,相关能源部门以及经济部门开始对能源供给的内容进行一定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能源价格的调控。目前来看,我国能源消耗以及部门结构上也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些转变的存在,使得原有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受到了影响。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能源各项比例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要注意对推动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的原材料需求情况、工业与农业需求情况以及燃料需求情况进行明确,经过对上述资源的有效整理,可以使我国能源消耗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使得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加趋于稳定。
(一)能源对工业的影响我国工业各种锅炉、窑炉在实际运转过程中,都需要有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基础燃料,这样才能有效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求;在进行钢铁冶炼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焦炭以及电力能源,才能保证生产工作顺利展开;在进行机械加工、物料传送以及气动液压机械运转过程中都需要电力能源作为支持;在进行交通运输过程中,电力能源属于基本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的供应情况势必会对我国工业的实际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注意对电力能源等基础能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能源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化工原料,利用石油原料可以加工出5000多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通过这种加工方式还可以制成蛋白,从而进一步扩宽其在我国化工行业的应用范围。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能源属于世界三大能源,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天然能源不断被应用到我国各个生产领域,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整体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已经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被视为现代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能源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离不开能源的大力支持,现阶段,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对于农业来说,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其属于种植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会涉及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饲料作物等多项内容。农业生产产量与能源的供应情况有直接关系,在进行农业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能源的帮助,例如耕种、烘干以及冷藏等操作,都需要有能源对其进行支持。同时,还可以将各种能源应用到除草剂、化肥以及农药中,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作用。
二、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
(一)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决定能源生产量以及增长关系的关键数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的进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要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的有效明确,就应该注意对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收集,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对现阶段我国能源发展情况有更加清晰具体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现阶段我国能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能源生产的弹性系数可以用能源生产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的比值进行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对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能源弹性系数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指标存在的不同。在我国的现代工业化时代,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的高低变化往往较快,这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直接关系。经过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确定,当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不低于0.8时,能源处于高消耗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且保证能源供给的平衡性,就应该注意对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通过这种方式来制造出低能耗的技术设备,使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保证其可以维持在0.5左右。
(二)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在展开电力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电力生产量的增长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关系指标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电力发展处于二次发展阶段,电力的生产量几乎与电力消耗量相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对电力生产弹性系数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对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明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更加准确。电力能源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较为理想的清洁性,并且运输更加方便,将其与煤炭以及石油等能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电力能源更加受欢迎。同时电力能源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其应用情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现阶段我国工业发达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对能源的应用量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号召节能减排,但是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依然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只有保证现阶段电力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使得电力弹性生产系数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应该将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维持在1.2左右。
三、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能源健康发展
我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对能源进行合理运用。首先,国民经济增长之后,势必会使能源市场更加广阔,并且能源的供应途径也会更加丰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开发以及利用的要求更高;其次,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也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最后,我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们对能源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在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提供广泛的动力;在另一方面,在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其利用总量进行一定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开源节流”,这样也使得地区能源供应结构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还应该注意对能源开发产业运转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调整,这样一来可以使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得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更加明确。
四、电力能源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该注意对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确定。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电力能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电力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说,开始逐渐偏向于重工业化,电力基础设施水平如果达不到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要求,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同时,现阶段我国第二、三产业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在不断提升。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对一些高能耗的产业来说,在其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能源对其进行支持,这样才能保证行业整体的稳定发展,这也使得我国工业结构重型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行业内部的用电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我国很多地区都陆续出现了供电紧张的情况,使得电力供应很难支撑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现象经常出现。其次,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交通运输以及邮电通信、能源供给都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从现阶段我国能源文献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能源的供给情况以及选用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工业部门的电力消耗量以及能源消耗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