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活动也都离不开水。但如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流域水环境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我国针对水环境污染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但是没达到预期效果,水环境污染导致的问题不断出现,没有得到有效、持续的改善。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来源,从流域综合管理上加强对水环境污染范围和程度的控制,营造良好持续的水环境。
1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现状
1.1缺乏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全局战略
水环境污染问题涉及范围很广,主要涉及有流域地形特点流域土地利用开发状况及行业类别等,必须要加强流域尺度的水环境管理。我国在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上主要是以区域污染控制为出发点,对流域全局的管理措施存在不足。而欧美一些国家主要强调的是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治理,要注重与流域内水质有关的所有问题,确保流域水生态的完整性。
1.2对污染来源的复杂性理解不够
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关注较多的是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及重金属等水质指标,严重忽视了在水质监测指标中表现不出的毒性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这些污染物通常都难以降解,能在水环境中存留较长时间,在水的迁移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
1.3对不同区域污染特点研究力度不够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同一流域不同区域的环境差异较大,针对各个流域的不同区域进行水环境特征的检测分析,同时也没有开展污染因子及干扰因素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关系的研究,如果盲目采取同样的防治措施的话,会无法准确判断流域水环境的具体情况,难以达到预定的防治效果。
2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客观程度上加剧了中国流域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人类活动加剧,污水排放增加,因此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其次,我国水资源的缺乏及不合理利用。我国水资源南北区域分布不均匀,我国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63~64%,而水资源量却不到20%,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37%,而水资源量却高达80%;随着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由原来的1000亿立方米供水量增加到5000亿立方米,但是我国的农业、工业城镇仍存在严重缺水,在全国688个城市当中约有400多个城市存在缺水问题。水资源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污染的形势,另外水资源的价格设置不合理以及节约用水意识淡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据统计,我国75%~80%的用水量为农业用水,平均用水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级的用水利用率差距较大;在工业用水方面,其重复利用率在50%以内,而发达国家的工业用水重复率在80%以上。最后,粗放型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粗放式为主,工业和农业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水平也比较落后,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难以降低,同时,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排污管道的建设也较为落后,种种因素都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程度[1]。
3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对策
3.1将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的治理策略
针对工业生产方面,要引进新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通过采取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模式来有效降低能耗和物耗,以降低排污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协同持续发展。针对农业生产方面,在流域生态特殊区域实施人口控制和粮食补给政策,同时,增大有机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面积,有效控制化学性肥料的使用;严禁土地的胡乱开发和植被的破坏,快速推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减少水土的流失[2]。
3.2对相关水环境污染物进行分类控制
在进行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危害程度等,对水环境污染物进行合理分类,例如,根据水污染物质的特征情况,可将其分为无机物、有机物以及金属物质等等;抑或根据水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分为常规污染物、优先控制污染物等等;所以应该根据污染物的不同类别进行相应地控制。
3.3对水环境实施分期保护原则
对水环境的分期保护主要采取季节性划分和年度性划分两种分法。季节性划分的目的主要是显现控制中的水期差异性,而年度性划分是为了实现目标与措施的分阶段实施。通常我国在对流域水环境采取控制措施的过程中,主要以枯水期的水文条件来当作水质安全的水文条件,来制定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而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水污染的差异性,因此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水污染的危险期还可能不在枯水期,比如辽河流域它的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是在丰水期,所以,在水污染防治实施分期保护原则时应该结合流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的范围和污染程度都在逐渐增大,因此,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以防治。在进行流域水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流域区域的水质环境,充分考虑水环境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加强实施力度。
参考文献:
[1]李胜,陈晓春.基于府际博弈的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221.
[关键词]农村 水环境 水污染 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3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19-1
0 引言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400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飞速发展,总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 30% 以上,其无规划的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排放废物和农村面源污染等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业部门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人口分布中,农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因此,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控制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1 我国农村水环境现状
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水环境基本上处于开放的状态,因此城市的污水处理也将影响到农村地区水环境。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与城市水污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关于农村水环境污染与城市水污染相比具有不可根除性和不断发展性、广泛性、可控性的特点。
2农村水污染成因分析
2.1农业生产本身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
2.2乡镇企业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并且以小型工矿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区域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且技术含量低。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落后,且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污染环境。
2.3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变化,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2.4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
人们的环境意识对环境污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人的环境意识常常指导人的环境行为。只有人们整体的环境意识的加强,并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二者充分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我们整个环境问题的根本突破口。农村环境问题也不例外。
3 农村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农村地区是城市的大后方,是基本生产资料的产地,也是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繁荣。维护农村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3.1通过立法、经济等多种手段来防治农村水环境污染
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制定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再配合法规标准、监管执法、教育培训、治理技术等多种措施,这样就完善了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控体系。
3.2改善农村执法环境,严格执法
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立法以后,假如没有严格有效的执法,立法也就是一纸空文。若想加强环境执法,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需要合理的环境执法机构设置,加大对环境执法资金的投入,加强建设环境执法队伍等。现时,我国环境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各方面都较为欠缺,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我国环境执法出现不力。
3.3制定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参与
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完善和周密参与形式以及过程,让农民自身定期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包括保护行为以及法律法规的修订添加。
3.4重视农村环保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过程,应该积极推动农村环保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制度,解决农村污染治理关键技术难题。
4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日益严重的现象,必须对症下药,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遏止这种不利局面的恶化。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不能被忽视,因此,要吸取以往城市发展中水污染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教训,充分重视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水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协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生产;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93-02
徐州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生产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生产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徐州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现就近年来徐州市农业生产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徐州市农业生产对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1.1化肥的使用状况及对水环境的污染
化肥对农作物增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农业生产已经对化肥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表现为化肥用量居高不下。根据2002―2006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期间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见表1。
由表1可知,徐州市2002年至2006年末实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化肥施用量(折纯)却逐年增加,年平均增加值为1.77万t。调查数据显示,徐州市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用量分别达到319.0、104.8、41.9、89.9 kg/hm2。徐州市施用化肥氮、磷、钾的平均比例为1.00∶0.33∶0.13,全世界施用化肥氮、磷、钾的平均比例为1.00∶0.46∶0.36。由此可见,徐州市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用量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低。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十分严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仅为10%~20%,钾肥利用率仅为35%~50%[1],未被利用的化肥养分通过径流的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方式进入水环境,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土壤养分失衡。
1.2农药的使用状况及对水环境的污染
近几年,徐州市农药用量基本稳定,略有下降,但仍然偏高。统计显示,徐州市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为34.2 kg/h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喷施的粉剂农药仅有1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液体农药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浮于空中[2]。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而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从农药种类结构看,徐州市常用的农药主要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化学农药,占总量的80%左右,其中高毒、高残留农药约占25%。生物农药仅占10%~20%。由于农药施用量大、毒性高、影响广、持续时间长,加重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使之陷入恶性循环。
1.3畜禽养殖状况及对水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徐州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根据2002―2006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徐州市牲畜养殖情况见表2。
目前,徐州市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而大多未经处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布区域也随之变化。从养殖场产生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每天随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1.4农膜的使用及对水环境的污染
农膜使用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先进技术,采用地膜覆盖作物可使农作物增产17%左右。随着大棚蔬菜的推广种植,徐州市农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90%以上使用的是不可降解地膜,地膜的回收率极低,不足30%。农膜属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而且降解之后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污染土壤生态环境,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3]。
1.5农作物秸秆对水环境的污染
徐州是农业大市,全市秸秆资源丰富,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量达500万t以上,但焚烧和废弃率高,其中水稻、小麦收获季节秸秆焚烧尤为严重。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中,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而且污染了水源和空气,同时给泄洪、交通、航运带来安全隐患。
2农业生产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2.1完善农业环保法规体系,严格执法
我国现有法规对农用化学品污染防治作了一系列规定。今后,应继续加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农业污染事故的技术咨询和仲裁,完善农业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加强对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2.2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减少农业生产污染
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农业生产污染,很大程度上是不科学、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因此,徐州市有关农业和环保科技部门有责任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把农业环境面源污染降到最小限度。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复合肥,既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又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积极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易降解、无公害农药,加强生物防治,实行综合病虫害管理计划(IPM)[4],改善农药的施用效率,提高农民对农业污染危害的认识。利用天然产物和农副产品的秸秆类纤维生产农用薄膜,部分取代农用塑料,是一种根治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针对畜禽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的特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按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
2.3优化农田投入结构,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优化农田投入结构,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是实现农业由投入依赖型增长向结构优化型增长转变、资源耗费型增长向资源节约型增长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重要措施,可以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2.4建立健全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滞后效应长,治理难度大,影响持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动态监测体系,逐步推行农业环境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业环境质量定期公告制度,对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及时的预测、预报和评价。
2.5加大宣传和投资力度
一方面,要把防治农业生产污染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氛围;另一方面,增加投资力度,要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企业家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消除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上来,以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参考文献
[1] 王美玲.蚌埠市农业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治淮,2007(9):12-13.
[2] 李辉,姚丽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宁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山东水利,2007(10):35-37.
[3] 朱国亮,梁强.农用膜引发白色污染亟须建立回收体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0(7):49.
[4] 黄雪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45-46.
关键词:环境污染;现状;治理;措施
1、环境污染危害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所谓环境污染就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1.1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群体性纠纷和事件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1.2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1)大气污染问题。201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74.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14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078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201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620.0万吨,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为204330.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2.13%。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极大的损失。
2、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差,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论是政府、企业或者个人,都没有将环境保护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大部分的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呈现沙漠化现象,洪水泛滥,自然灾害严重;二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大量的垃圾、污水、噪音和汽车废气等给城市环境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三是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严重污染土壤、大气、水源以及食品;四是滥采滥伐,自然资源遭到大规模的采伐,使汞、铅等这些危害人体的元素从地下被挖掘出来,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五是我国的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规来监管,虽然环境污染有很多标准,但是执行的力度并不够;六是大气污染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形成。人为原因如烟囱、工业排气筒、汽车、火车废气排放等,这些都是由于人们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3、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地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3.2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要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其对策措施有:(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3.3垃圾的治理对策
大量堆放固体废物,浪费土地资源,严重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对策是: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为主,提倡有条件的城市发展焚烧技术。
3.4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1)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2)强化造林治理。(3)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4)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5)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渐渐意识到,水不仅是维系生命的必要物质,更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四十多个。我国同样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水作为一种资源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有效管理问题凸显,对于用水比较集中的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工业和农业用水上,还体现在城市景观水系和消防、绿化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是浪费情况严重,水体污染、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因此,水资源需要我们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这是对当前城市水务管理提出的要求。城市水务是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目的而进行的水资源规划与建设、防治污染、污水处理回用等多种活动的总称,它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城市水务管理工作中普遍问题表现在:城市缺水问题日益加重、城市水环境日趋恶化、城市水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供排水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等问题上。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寻求在新的规划区域确定防治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到治理的老路,从规划的层次确定保护水环境要求的落实。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近年来,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人们逐渐感觉到水资源的缺乏。而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使得本来有限的水资源失去了很多使用价值。我国水资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降水酸化,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地区的降雨都偏酸性,全国降水的年平均PH值低于5.6,酸雨地区的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随之下降,而水质的酸化更加造成了地下水的总硬度增加,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也日益严重。而目前我国饮用水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1.2地表水体污染严重据统计,我国污水的年排放量达600多亿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入水域的工农业污水。随着污水排放量的加快,我国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也随之急剧恶化,各江河湖海都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污染严重,有些甚至已经不再适合作为人们的饮用水源。
1.3地下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对地下水体造成了污染。地下水体的硬度升高,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升高,而这类有毒物质的性质是不易分解和沉淀的,并且还会被生物体转化成毒性更加强烈的有机化合物,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沿海地区因为地下水水位降低,浅层地下水被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被污染,所以沿海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地下水污染现状,对有限的水资源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2. 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城市污水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尿素以及各种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2.2 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
工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各种冷却设备等都需要水资源作为原料支持,而且工业用水量极大,大约要占人类总用水量的80%左右。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的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而真正做到对生产厂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的企业却很少,很多企业污染设备已经建设完成却处于停用状态,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建设这类处理设备,工业污染对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污染状况相对严重。
2.3 农业回流水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的需要,使得农业灌溉的回流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使得人们生活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工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繁多,这些废弃物转入水体中,会使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极难控制和治理。
3. 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3.1 恢复自然生态平衡系统,还河流以清澈要恢复河流的清澈,必须防止和杜绝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它污染源进入水体。要致力于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全面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建设健全的污水处理厂、城市防洪设施、雨水调蓄设施等水资源处理办法,从而有效杜绝污水流入河道。新规划区域尤为适合新理念的实施,没有拆迁和征地问题,雨污水分流系统、污水处理回用和高标准的城市防洪设施可以达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的目标,可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合理利用雨水来丰富地下水源,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特别是建设多处雨水收集池或者利用收集起来的雨水作为绿化用水都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雨水进入景观水系也能够净化沟渠水系,在增加土壤中含水量和调节气候的基础上,减少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容量,降低雨水管理系统的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
3.2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雨、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城市雨、污水经过妥善处理后还可用作低质用水,例如可用作工业冷却、消防用水、城市洒水车或者景观水系用水等水资源再利用。这样就可以在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同时,有效的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现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必然趋势。这一发展仍然是新规划开发区域的必然方向,而且在新区域具备实施的有利条件,这也应该是新区或者是围海造陆区域的水管理的思路。
3.3 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的同时开发新水源
贯彻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水资源规划的同时进行,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污染治理进行整体的控制,应用和发展水信息学技术和方法,从而更清晰的认识水环境的运动规律,减少水环境研究和管理的费用,有效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沿海区域还能利用海水营造景观水系,利用潮涨潮落的水位差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都是有待研究的方向。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护的要求下,采取各种措施管理好现有的资源,通过净化海水等方式来开发新的资源,以缓解紧张的用水压力,实现水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水环境的切实改善。
结束语: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水资源紧缺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的坚持务实的良好作风,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己任,建立水环境管理体系和海水的综合利用体系,使沿海城市正视水资源的现状,尽量利用多种技术方法,是人们能够真正体会居住的乐趣,使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参考文献:
[1] 陈宗金;;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污染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0年02期.
[2] 杨剑;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孟小涛;;基于科学发展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