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防工程新规范

消防工程新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防工程新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防工程新规范

消防工程新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1:1建筑模型 交互系统 升级方案

一、引言

1:1建筑模型由我院首创,它的设计与建造为课程形象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示范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建立了建筑实体模型,在不断的发展中实体模型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形式的1:1建筑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某些教学的需求,教师在设计实际项目时发现原有设计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对1:1建筑模型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为此,文章中笔者立足于新教改背景下,对我院的1:1建造模型升级方案进行了分析。

二、1:1建筑模型现状

(一)1:1建筑模型的由来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改造中,最理想的方法是将项目与实际施工现场结合,但是现实中存在工地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的内容进度要求,大量的学生进入现场也会给工地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困难等诸多问题。为了能将施工现场“搬进”学院,我院教师设计建造了一个能展示建筑节点构造和施工工艺的实体建筑模型―1:1建筑模型,该模型遵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展示”的原则,模型中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钢结构等类型,展示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等300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节点构造等,并同步开发了包含该模型的施工图、施工过程图片与录像、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验收规范等知识信息的多媒体查询系统。

(二)1:1建筑模型需改进之处

1:1建筑模型从建造完成至今已有上百万人次的使用,极大的推动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随着应用的深入,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1)当前,建筑行业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层出不穷,创新与发展十分迅速。我院1:1建筑模型完工使用以来已经有大量新规范的增加和旧规范的修订,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的数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期间仅工程建设国家标准一项已经颁布实施了114本规范。

(2)1:1模型中原有的一些施工工艺展示已经无法与施工现场对应,以往学生在1:1建筑模型自学碰到问题时可以使用模型内的电脑查询相关节点的工艺,这种方法提供了学生便捷的自学途径,但是也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知查找哪块内容的问题。

(3)建筑工业化、模块化已经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工业化的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1]因此,我院师生必须了解这种新模式下的建筑,通过新工艺节点的展示,学生在工作前就能在1:1建筑模型里熟悉模块化施工的特点。

(4)通过对建筑就业市场的调查和毕业生的访谈,消防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人才缺口特别多,但是苦于没有在学院内接触过此类工程,学生无法在这些就业前景良好的行业落脚,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对于消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建工分院将开设新的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届时将要面临实训场地的问题,因此,在1:1建筑模型原有的基础上配套消防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

(三)同类模型现状

我院的1:1建筑模型作为专利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至今已完成了上百所院校的建设,在建造过程中已经应用了最新的规范。但是消防工程、水电安装工程、建筑模块化施工都没涉及。已有些学院的建筑模型已增加了微信交互系统,但是展示的内容比较单一,内容不完整,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三、具体方案设计

(一)四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1:1建筑模型主体框架已经建造完成,所以改造主要围绕着细部节点进行,如2015年11月1日开始推广实施的承插式支模架来代替原有的落后的支模架形式,增加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的展示等15处。另外原有不可改造的钢筋展示,另搭设基于现行规范的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中钢筋不能全部展示,实训项目无法顺利开展的难题。

(二)虚实一体交互系统的应用

以往在1:1建筑模型的课程教学组织中由于场地的限制,有些学生无法及时直观观察到节点和听清楚教师的讲解内容,使用虚实一体交互系统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虚实一体化理念是出于人类思维形式、人机世界等范畴中虚实对立统一的考虑而形成的,它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运用计算机对实景进行仿真和模拟,是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方式并正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建工分院与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5月份进行了深度合作的洽谈,将4D微课系统与1:1建筑模型结合,虚拟仿真1:1建筑模型中各种房屋构造节点模型,配套知识图解和4D微课,以多人在线的形式,学生通过任务式的引导进行情景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趣味考核,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房屋构造的形式、基本构造做法在虚拟仿真的真实工程建设项目中,学生还可以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扮演建筑员中主要岗位角色,分工协作共同执行各个岗位工作内容,决策不同而决定项目的虚拟施工结果不同,体验真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最终能够使学生熟悉掌握施工管理业务流程、岗位工作内容及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微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在教学交互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它的许多新功能使教学交互更加方便快捷,不论是语音对讲功能,还是文字、图片的交互功能,以及微信公共平台的群发分组交互功能,都为教学交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微信是基于手机应用的,更加提高了交互的及时性。将4D微课与微信系统进行结合,学生在1:1建筑模型参观学习时,如果需要对某节点进行了解,只要用手机扫描下该节点的二维码,就能迅速了解到施工工艺流程以及配套的参考资料,充分体现了交互的及时性。

(三)建筑工业化的展示

建筑工业化施工可以通过添加微型的构件模型来展示施工节点,并将此类构件与BIM模型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工业化施工的工艺流程。

(四)消防工程的展示

消防工程可以从设计与施工上双方面进行展示,对原有1:1建筑模型中符合及不符合设计规范的进行统计添加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讲解。施工工艺上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开设孔洞铺设喷淋管道,让学生实际开展项目培养消防施工员。

(五)安装工程的展示

建设工程中设备安装工程通常包括:给水安装;排水安装;电气安装;暖通安装;通信网络系统安装;管道燃气安装;建筑智能安装(楼宇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根据顶岗实习生的反馈,前四项会经常碰到,因地制宜,1:1建筑模型可以根据这四项进行项目化改造,场地条件完全具备,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与材料就可以开展实训项目。

四、升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

四新技术上我院教师完全有能力完成升级改造,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也在近期完成并投入使用,我院与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宝业集团、金华华强市政公司、上海聿林建材有限公司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4D微课、工业化、消防工程、安装工程的升级上能给予技术支持,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还专门来我院参观1:1建筑模型,并以模型中的节点来制作4D微课教学内容。

(二)经济的效益

建筑模型中主要是节点展示,对于四新技术的展示主要是原材与必要的人工,大部分工作可以由课程组教师来完成,如应用新规范的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成本在20万元,其余细部改造的费用在10万元以内。为1:1建筑模型量身定做的4D微课交互系统报价为70万元,其余消防工程、安装工程材料的采购可控制在20万元以内,总体升级费用120万元左右,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1:1建筑模型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院的1:1建筑模型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在积极推动内涵建设、教学改革上的局限性愈来愈明细。对1:1建筑进行必须的合理的升级,使之成为更完善的实训教学平台,符合在当前我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贺灵童,陈艳.建筑工业化的现在与未来[J].工程质量,2013.

消防工程新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自动消防设施 消防安全管理 对策

通过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好率大幅度提升,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断得到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下面,笔者将针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计、施工单位鱼目混珠,造成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先天性”问题层出不穷。据笔者调研,在目前的自动消防设施设计、施工中,一些未取得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挂靠有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大量承揽消防工程,造成不认真负责施工的现象大量存在。如有的设计单位将控制系统分散设计在多处,造成消防系统不联动,多处值班不能统一管理;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形式上转手包给其他资质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的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消防设施的性能。

1.2建设单位安装使用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追求投入成本的最小化,往往只想能通过消防部门的投入使用前验收即可,至于消防设施的长期运行效果如何缺少考虑。据笔者调研,有些招商引资企业不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让无资质非专业的消防设施工程公司施工、安装;有些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压缩基建开支,或者为了个人的目的,选择质差价廉的消防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在使用很短一段时间后,整个系统就瘫痪,既造成了资源、资金的浪费,又影响了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1.3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在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方面,放任管理或者无人管理,使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只能起到一种装点门面的效果。二是值班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单位,都是依靠门卫、保安来附带监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室,人员调动频繁,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控制室大量显示“故障”也无人理会或者直接屏蔽,管线出现漏水就关掉相关阀门。三是定期维护保养流于形式。由于种种原因,检测报告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况大量存在,每月维护记录与消防设施实际运行状况明显不一致。四是职工和群众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不够重视和爱护。个别人有意或无意地对设施或设备加以破坏,妨碍其发挥正常作用。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2.1把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审核关、施工监督关、竣工验收关

2.1.1严控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消防设计关

控制消防设计关,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而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设计师的水平与能力。实行建筑设计师消防设计资格证书则是解决消防设计质量不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每个设计院应至少有一名负责消防设计的资质总工程师,实行建筑设计师消防设计资格证便于促进人员学习新规范,提高设计质量,参与消防设计的人员每年应参加国家统一的资质考试。消防设计必须由设计院进行自审,同时应进一步强化“谁设计、谁负责”,严格填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自审表》,由负责设计的总工程师写出自审意见,严格报消防部门审核,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

2.1.2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关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甚至影响到建筑物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能。因此必须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关。审核的重点:一是审核是否按规范全面合理设置相应的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有无漏设、少设、不设;二是审核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产品选型是否得当,性能是否可靠、技术是否先进;三是审核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相应的一些辅助要求是否达到,条件是否满足。

2.1.3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关

施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影响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功能的错误之处,同时,也是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一次再监督。消防监督部门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施工安装单位的资质和消防产品的质量管理;二是抓好消防工程施工监理,监理既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消防工程的质量,又可以对一些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把关。三是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施工质量,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尤其对隐蔽工程及某些施工安装标准和调试情况,实施重点监督,保证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安装调试满足设计的要求。

2.1.4抓好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是在建筑物模拟火灾状态下对自动消防设施功能的一次全面检验。在竣工验收时,消防监督部门要按照建筑自动消防设施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全面仔细的检验和评定,对存在的任何问题,必须责令其彻底改正。如果验收通不过,责令其整改并重新组织验收,直到全部通过为止。

2.2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要加强对设备和值班人员的管理

2.2.1建立管理责任制

设备投入运行后,必须昼夜连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停用、间断运行、改动和损坏。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来管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落实责任人,通过签订责任状,分清职责,落实责任,做到一级管一级,一层抓一层,级级负责、层层落实。

2.2.2建立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一档二查三薄制

一档,即是防火档案,按照重点单位管理做法,建立建筑自动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查,即实行日查、月查。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自动消防设施,由单位消防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日查、月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组织实施。三薄,即设立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薄、日巡查登记薄、月检查登记薄,每个单位每日都应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登记,也可作为值班记录。月检查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送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备查,一份送本单位领导审查。

2.3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单位的监督管理

2.3.1要提高认识,认真负责。消防监督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把着眼点放在提高防火条件上,处理好监督的“速度”与“力度”,不能一味追求速度,放宽条件,进行无责任盖章,而留下先天不足的隐患,对那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打击;也不能一味下放权力,美其名曰简化程序,特事特办,而失去监督,造成无穷后患。

2.3.2建议国家成立专门的消防技术学校,重点培养低、中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满足社会对消防管理、操作人员的需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消防安保公司要对消防安保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通过培训班、消防技术讲座等形式来建立一支懂管理、会操作的自动消防设施管理队伍,实现自动消防设施操作管理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消防工程新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较多。由于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意识不够,随意降低消防技术标准,使建筑建成时便存在大量的不易整改的刚性火灾隐患。再加上后期缺乏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业主消防素质不高,这些因素滋生了大量屡禁不止的弹性火灾隐患。

(1)消防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绝大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相对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国家高层建筑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不够、掌握不深、理解不透等现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美观、功能和经济效益,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二是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三是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恶意压价竞争,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四是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2)建筑消防设计先天不足。《高规》的出台,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规范保证,但之前一批老式的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设计上已经存在先天缺陷。受建筑性质和建筑结构的限制,业主在适应经营活动变化需要而进行改建、扩建或内部装修时,某些消防设计、设施始终达不到新规范的要求。目前“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核)大量存在,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边设计边施工,审核未通过,工程已建了一半,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导致许多单位投入使用多年但至今尚未通过消防验收。

(3)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格。从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事故来看,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消防用水不到位,施工材料堆放不符合防火要求,消防车通道不畅通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特别是当前实施的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普遍使用防火性能不达标的材料,在落实相关防火技术标准过程中又缺乏内部严格监督和质量控制,稍有不慎和疏忽,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4)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缺乏消防法规意识,忽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尤其是多产权和多单位共同使用的高层建筑物,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消防管理无人牵头,产权和使用单位不能履行自己消防职责,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根本发挥不了火灾预警、预报、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及时疏散的作用。

(5)消防产品源头把关不严。一是各部门缺少联动监管机制,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缺乏密切配合,执法联动机制不完善,有时甚至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对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行为缺乏足够的威慑力;二是流通领域审核把关不力,消防产品如其它商品一样已全面市场化,消防产品的销售和流通已全面开放,由于源头把关不严,致使大量不合格产品涌入市场,使用单位又对消防产品市场不了解,使假冒伪劣产品有了较大的市场和空间;三是市场上流通的消防电子产品, 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样式、规格、型号不断丰富,但不同厂家的产品互不兼容,给消防电子产品的维护、更换带来了很大困扰。

(6)玻璃幕墙使用值得商榷。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构件,玻璃幕墙以其自重轻、光亮、装饰艺术效果好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高层建筑之中,国内外建筑界对于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使用一直以来是有争议的。单从玻璃幕墙本身来看,它是非燃烧体,但是,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玻璃幕墙加热升温后,自身强度会大大降低,其耐火性能也会随之降低,随着火势不断加大,玻璃幕墙都会直接掉落下来,这样就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安全。

二、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各种危害

当城市高层建筑防火问题无法正常解决,用户面临的将是各种危害。高层建筑物是城市现代化改造的主要对象,火灾事故是高层建筑面临的最大威胁。从过去已经发生的火灾事故分析,火灾事故对人员安全、建筑性能、经济损失等方面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人员安全。高层建筑物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大大降低了建筑物应用阶段的安全系数。首先,施工期间出现火灾事故,对现场参与建筑作业人员的安全是极大的危害;其次,建筑使用阶段发生火灾,对居住人员、消费人员等均会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2、建筑性能。节能型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构成,新建筑概念倡导选择“轻质、高效、节能”的工程材料。高性能材料改善了建筑物的结构性能,但在抗高温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火灾发生后,节能材料会随之加剧燃烧以毁坏建筑物结构,减短了整个建筑物体的使用寿命,内外部结构出现明显的损坏现象。

3、经济损失。各种火灾事故造成的破坏作用,对工程单位及业主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特别是大型商业建筑,建筑物层数越多而产生的火灾危害更大,整栋建筑均有可能受到剧烈燃烧而发生受损问题。火灾事故造成的返工返修费用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耗资,约束了竣工后期经营收益的持续增长。

三、改善高层建筑防火性能的综合措施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未来建筑工程必将以高层建筑为主,逐渐取代低层建筑物而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同时,鉴于高层建筑防火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工程单位必须加强建筑防火相关的措施,提升高层建筑物的性能寿命、安全系数。笔者认为,解决建筑火灾问题必须添加多功能的防火设施。

1、平面方面。从总平面对高层建筑实施防火设计,方便后期安装施工取得预期的成效。平面防火要求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火灾爆炸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2]。并且为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提供条件。

2、等级方面。提高建筑物结构的耐火等级,增强了其在火灾过程中的抗受损能力,防止建筑物瞬间性损坏造成的危害。如:划分建筑耐火等级是现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中最基本的措施。它要求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墙、柱、梁、楼板、屋盖、吊顶等基本建筑构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从而起到延缓和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3、隔离方面。必要时可对建筑物内里结构进行隔离改造,通常分隔为不同的防火区域,火灾发生时可提前隔离火势。建筑物中采用耐火性较好的分隔构件将建筑物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一旦某一区域起火则会把火灾控制在这一局部区域之中。对于某些建筑物需用挡烟构件划分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

4、装修方面。装修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也可以采取与建筑防火相关的措施防范灾情。在防火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采用燃烧性能符合要求的装修材料[3]。要求室内装修材料尽量做到不燃或难燃化,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

四、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建筑物内人员由于火烧、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室内的物资财富也要尽快抢救出去,以减少火灾损失。为此要求建筑物应有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为安全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广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可及时发现高层建筑物内的灾情,启动其它设施控制火灾。

1、触发器。安装触发器是用来感应火灾的,这种装置可以根据建筑物内的温度、烟度等指标,快速地识别是否有火灾发生。如: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自动化感温、感烟等火灾探测器,具有较高准确性的探测效果。

2、报警器。确定有火灾发生之后,报警器可接收触发器送出的灾情信号,提醒消防人员尽快采取措施紧急处理[4]。报警器在自动报警系统里是最直接的告警装置,利用声、光等形式发出强烈的警报信号,减短了建筑救灾的时间。

3、监测器。借助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操作平台,对高层建筑物内外部的动态实施监测,发生火灾事故后可综合性地指导人员救灾,尽快输送其它人员逃离现场。如:监测器将监视到的情况反馈到计算机显示屏,以图像信息为主显示灾情的变化。

五 结论

综上所言,高层建筑是未来城市改造的主流建筑物,并且广泛运用于商业广场、民用居住、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起到应有的利用价值,降低建筑物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应从多个方面改善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建立自动报警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灾情,指导消防人员实施有效的措施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引擎.建筑防火工程[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4.

[2]公安部消防局,高层建筑灭火对策研究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271-273.

消防工程新规范范文第4篇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领域,一方面是室内与室外环境设计各自走向系统与专业,另一方面与之相关的行业逐渐成熟起来,所以对更加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设计实践对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设计实践中,就包括如何处理室内装饰装修与绿色设计。毫无疑问迄今为止人工环境的发展(自然包括室内环境)是以对自然环境的损耗作为代价的。怎么才能创造符合生态环境的设计系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装修);绿色设计;过度装修;生态环境;

绪论

本人则一直从事室内装饰设计相关的工作,在一家具有消防资质及装修资质的公司工作。想要弄清楚什么是绿色设计,首先要明白绿色概念的由来。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就其自然属性而言来源于植物的。植物的物质表象。"一个有用的衡量经济规模对地球生命承载能力的极限,是全球光合作用产物供给人类活动的比率。"[1]其生命之源--植物的光和作用,即:净初始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减去绿色植物本身所消耗掉的能量(如呼吸作用),其差值即被称为NPP,这个数量实质上是全世界的食物来源的大本营,是支持地球上一切形式的动物体(包括人类)生存的生物化学能量。[2]NPP实质上代表着全世界的食物来源,正因为此,绿色才成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代名词。以绿色作为定语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供实际操作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

1、绿色设计的可实施性[1]

室内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专业的发展必然依托于建筑。绿色的生态建筑在目前尚处于试验的阶段,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上已有的"生态建筑"基本上呈现两种状态:一类是从生态到建筑,一类是从技术到自然。前者利用地形特征以最小空间的可能性;以地上生出的体量;以走近自然景观的景观元素来开发建筑。或者利用景观改造以及创造居住建筑的生态学来与自然结合。后者利用高技派的进化;高效能的立面和生物气候的屋顶来营造建筑。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直接将自然要素运用于建筑本体。[6]这些散在于世界各地的探索性建筑体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便要把这些观念性建筑推而广之,普及成为社会大规模建筑的主流尚有待时日。作为过渡阶段的室内设计自然也不可能超越建筑的发展而另辟蹊径。因此设计的多元化就成为时代典型的特征。在这个时期室内设计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换,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绿色设计的概念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多种风格并存的室内空间形象。

2、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1]

作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行业的绿色设计就是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自然环境--城市摆脱污染的困扰。废弃固体、气体、水体的排放控制; 绿化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由建筑装饰业的不良设计所造成的城市视觉污染,要得到有序的控制。人工环境--建筑从封闭再次走向开放,实现生态建筑的理想。 作为室内设计专业需要解决制约瓶颈的三个问题是, 通风与温控、采光与照明、水的循环使用。实现突破必须依赖新的材料与能源。可再生资源、非传统矿产资源、第四代能量资源、太空资源。

3、过渡装修的弊端[1]

过度装修的弊端所反映的问题,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将追求美观悦目空间效果的装修愿望理解为表象豪华的社会观念;设计者缺乏空间的整体概念以二维平面设计的理念去应对复杂的四维空间设计;设计者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设计手法单调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空间氛围的创造;业主与设计者单方或双方的艺术修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准。过渡装修纯粹是材料的堆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违于绿色设计观念的。

过度装修的弊端所反映的问题,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将追求美观悦目空间效果的装修愿望理解为表象豪华的社会观念;设计者缺乏空间的整体概念以二维平面设计的理念去应对复杂的四维空间设计;设计者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设计手法单调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空间氛围的创造;业主与设计者单方或双方的艺术修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准。过渡装修纯粹是材料的堆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违于绿色设计观念的。

4、目前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2]

4.1 GB50327规范规定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氡(222Rn)、甲醛、氨、笨和挥发性有机物(TVOC)。

4.2住宅装饰装修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GB 50327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设计、施工应选用低毒性、低污染的装饰装修材料。

4.3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要求的,可按有关规定对以上两条内容全部或部分是行检测。

5、作为设计人员怎样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设计

加强对客户绿色设计概念的引导,绿色设计需要有很好的观察力,很好的理解力,很好的一种执行力来成就这一切。

材料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材料室内设计只能是无米之炊。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材料可以造就不同的空间样式;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装饰风格;材料甚至可以左右设计的流行时尚;作为绿色设计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也只有从材料寻求突破。

环保材料的概念

材料的环保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材料自身的环保性,即材料的内部构成物质不存在危害自然环境的成分,不会向外发散有害物质;第二是材料的再生性,即材料能否循环使用的性质。

加强自己专业素质及对环保材料的研究,多做一些有关环保的成功案例,对业主来说更有说服力,对自身而言也是一种勉励。

结论及建议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装修),首先是室内设计师要有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设计技能。一切以人为本,从客户利益出发,引导客户适度消费,以便节约生态环保材料。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业外人士对生态环保装饰材料的性质及运用似懂非懂,大部分是靠设计师的引导。设计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设计既能,在室内设计中应从场景的氛围及客户的经济境况入手,尽量避免应用奢华的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琢。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将艺术、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创造人工生态美。尽量适度使用原生态的装饰材料,少用或不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的材料。一切以人为本,利用一些没有辐射性、不散发有害气体、不产生主要公害的无毒材,倡导绿色设计(生态环保设计)。

此文为笔者一些浅谈,因能力有限,竟请谅解。

参考文献:

[1]郑曙 室内环境与绿色设计[D].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3

[2]杨天佑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新规范)技术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