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技巧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能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而且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1]。但是,在产妇知识缺乏、产妇缺乏信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母乳喂养状况不甚乐观。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通认可,但传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2]。本研究中应用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所有产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无其他影响母乳喂养的器质性疾病。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8.2)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2例,剖宫产3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56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1±8.5)岁;分娩方法: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4例,大学及以上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随机分散的健康教育,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技巧。观察组给予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产后当天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母乳喂养。(2)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疼痛、胀痛的原因,有效减少疼痛的措施,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示范及指导。(3)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均衡饮食,保持乳汁冲着,并指导防治奶胀、皲裂、人工挤奶等方法。(4)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随访的重要性,详细解答产妇及家属的问题。(5)产后每周通过电话或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1次,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解决新出现的问题。1.3观察指标随访6周,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并于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掌握情况,其中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满分为150分,操作技巧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母乳喂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升高(97.8%vs90.0%),混合喂养率降低(2.2%vs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及产妇的产后恢复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哺乳时出现奶涨、疼痛、皲裂等现象,剖宫产产妇出现伤口疼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部分产妇没有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重要性等因素作用下,母乳喂养状况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仍然是产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使个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建立正确健康观念,自愿采纳践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4]。目前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5],但健康教育模式尚无统一标准。家庭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重视家属的参与,已经在产科护理中逐渐推广[6]。本研究中,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升高,混合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评分升高。结果表明,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分析原因,与常规健康教育,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注重家庭成员的参与,通过家庭成员的支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
参考文献
[1]盛夕曼,洪静芳,王维利,等.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91-195.
[2]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等.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09-4011.
[3]聂含竹,李文平,田利平,等.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51-2254.
[4]徐旭东.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6):547-550.
[5]韩明芳,王莉萍,王晓云,等.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1):3367-3368.
关键词:护理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现代的护理模式是追求身心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为宗旨,而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可增进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同时可进行身心护理,达到降低致病的危险因素的目的,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因而病人的健康教育具有深刻意义。为了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护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 语言的交流 从病人入院开始,我们可以利用巡视病房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最近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利用护理的时候简单的进行询问病情。语言交流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不能拉家常。能正确运用倾听技巧,做到耐心诚恳,表情亲切,语气适宜,尊重理解、关心同情病人。
(二) 形象化教育 病人住院期间,我们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进行针对性讲解。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针对不同病人,结合图片讲解,使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在病房大厅摆放黑板报,每月一期,宣传健康知识,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贴有健康教育标语、放置一些宣传疾病知识的宣传单等。
(三) 集体教育 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召集一些病人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也可以与患者一起就护理知识进行讨论,进行示范操作,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四)个体教育 患者也要根据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更好的让患者康复。
2 护理健康教育技巧
护理健康教育是有计划的工作,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达到患者要求。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我摸索了一些基本技巧。这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追求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护患关系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要求为了健康这一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我多年护理实践证明,良好的护患关系会使病人早日康复,身心愉悦,使医院工作更好的开展,赢得百姓的称赞。如果相反就会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有不配合行为,造成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追求有效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有它的特殊性。护理健康教育就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要合理有效沟通,要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沟通,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身体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让他们康复。没有沟通就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 做到耐心诚恳,表情亲切,语气适宜,尊重理解、关心同情病人。
(三)知识传授技巧。病人掌握医学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患者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传授。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传授知识的一些技巧,我们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对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分析、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四)健康行为的训练。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有益于患者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学习的方式包括模仿和强化训练两类。我们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常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以及康复能力训练等。
以上所述护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技巧,对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护士认真掌握,并熟练地应用于健康教育的实践之中。通过临床实践的锻炼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确保护理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
3 护理健康教育 意义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上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可见,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现代护理模式,意义重要。
(一)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病人不再是单纯接受治疗,而是主动地和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健康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认识,让他们主动学习接受健康知识。在这过程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我们应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二)健康教育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让患者满意,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病员康复快。
(三) 健康教育促进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
健康教育是联系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拓展知识做到健康教育的多样化,专业化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说,医院不仅是医治病员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因此长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医护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让病人在医院感受 家一般的温暖。
参考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缺乏教育意识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无疑会对病人的教育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2 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 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治疗手段,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护士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教育工作。
1.3 缺乏沟通技巧 病人教育主要靠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护士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就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畏难和害怕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
1.4 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教育的基础,如果护患关系紧张或相互排斥,护士就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病人对护士所教育的内容就缺乏兴趣,因此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1.5 教育时机不当 当患者还在进食、睡眠、情绪不稳定或因疾病引起疼痛而痛苦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会导致病人对其反感、排斥,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1.6 未明确职能和法律职责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如果未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将会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合一致,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1]。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健康观念明显更新,对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有强烈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健康教育是满足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改变病人及家属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与义务。
2.2 补充健康教育知识 护士只由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深入、细致地洞察病情的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病程的进展、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补充与疾病治疗、护理理论、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病人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2.3 强化沟通技巧 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应先注意积极倾听,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注意掌握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在护理过程中,要热情,面带微笑,仪表端庄,善于观察病人非语言信息,因势利导,使沟通顺畅。可采用讲座,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方法,掌握恰当地运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主动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管理规定,说明将要为病人提供教育服务的内容,并遵守承诺,取得病人信任,消除其紧张心理。住院期间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教学,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接纳并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病人出院前及时评价教育结果,征求病人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使病人满意地接受结束护患关系的现实。
2.5 善于抓住健康教育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教育目标,善于抓住时机,随时进行教育。如在给病人测血压完毕,及时告诉病人目前的血压情况,服用降压药物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随时收集病人的需要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需求,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及家属发放健康处方、健康画册、观看录像资料等[2]。这样既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6 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教育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涉及病人治疗方案、病情转归等内容时,护士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避免出现承诺性的话语或与医生的解释不协调、不吻合的现象[1]。
综上所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护士有无树立健康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护士必须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广博的相关知识,一定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还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护理程序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和训练,使护理人员能够对健康教育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能够根据病人的特点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病人真正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本文通过对60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影响护士健康教育的因素:护士素质,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沟通技巧,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并找出对策:提高护理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护士再教育,不断提高护士沟通及交流技巧,合理配备护理队伍。
资料与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入院的600例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效果评价。
方法: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由护士有计划对教育内容分阶段教育并签名,确保出院时讲解完毕。出院时对教育内容进行提问,了解患者的掌握程度,对没有完全掌握的教育内容及所讲护士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
有67%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20%的患者基本掌握,13%的患者没有掌握。
大专及本科文凭的护士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中专文凭的护士。善于学习的护士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不爱学习的护士。
讨论
通过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发现存在许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①护士素质,要想做好健康教育,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心理,传播等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中专教育难以满足,再加上很多护士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在校教育的知识已明显折旧。②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认为健康教育是医生的工作,多年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也使病人对护士缺乏信任,对护士健康宣教内容及护理指导持怀疑态度。③缺乏沟通技巧,教育方法死板,不管患者心理状态及病情,患者一入院就像执行任务一样照本宣科。④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缺乏教育时间,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对策:①提高护理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强化角色意识,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2],同时要将健康教育融入临床护士工作职责中,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考评指标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士注册法》也明确规定,护士有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从法律上确定了护士既是患者护理者又是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地位。所以要从思想上彻底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正确认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护士应履行的职责,要认识到健康教育不仅对各种治疗具有增效作用,还要认识到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②加强护士再教育:医院在不断引进护理高级人才的同时,加强继续教育,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形成良性竞争,培养职工的学习力,培养职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变患者心目中护士只会打针发药的职业定势,使护士的价值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认可,增加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③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道德建设,培养护士的责任感、同情心、爱心,从而把全社会全人类的健康看作是自己的使命来不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④不断提高护士沟通及交流技巧: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病情不同,采用集体授课与单独指导相结合、示范讲解与现身说法相结合、教育手册与宣传图片相结合等,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要针对患者现存的问题循序渐进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中存在记忆力差、文化素质较低等特点,健康教育中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且需要多次评估,不厌其烦地重复教育对一些特殊患者可请家属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学习需求。⑤合理配备护理队伍: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年资的护士在岗位分配上要有所侧重。可采用分组式管理,重点岗位在人力配置上重点保障,实行弹性排班,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护士的骨干作用。根据人员特点新老护士配对搭配,建立帮带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地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使健康教育与系统的护理行为相结合,为患者营造一个洁净、舒适、安全、和谐的氛围。为总结本单位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揭示其阻碍因素及干预对策,现将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9例,年龄21~65岁,其中手术53例,正常分娩47例,其他妇科疾病39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按照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对教育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评价分析。
2结果
2.1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情况。详见表1。
2.2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调查139例接受护理健康教育的患者,认为护士因素中知识缺乏及老化的占第一位,角色认识偏差、缺乏沟通交流技巧、教育时机不恰当、教育形式单一等因素是直接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还有患者本身的因素如记忆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等。
3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3.1护士编制不足我国卫生部规定护理人员与病床比例是0.4∶1,但90%以上医院达不到这个比例,多数临床科室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班次。故在健康教育的人力保障方面就成为一大难点。
3.2护士知识缺乏及老化我国护理队伍学历偏低,大多数护士没有系统学习过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对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教育模式陈旧,护理教科书数年不变,护理人员在学校学习的仅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却缺乏系统学习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课程,使护理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因此,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时感到无从下手,或知其一,不知其二;另外,受功能制模式影响,护士偏重于重复性、技术性操作,仅完成患者治疗性护理,未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缺乏主动为患者健康教育的意识。
3.3护士角色认识偏差由于长期受功能护理模式的制约,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局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治疗性护理影响根深蒂固,相当多的护士对健康教育缺乏感性、理性认识的内在动力,缺乏从护理发展的角度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患者的健康问题为中心”的观念将健康教育视为额外工作,且对教育者角色意识比较淡薄。
3.4护士缺乏沟通交流技巧因大多数护士没有系统学习人际沟通学,至使在年轻的护理队伍中,54%的护士对沟通技巧仅限于基本了解,30%的护士未掌握沟通技巧。相当一部分护士缺乏自信,提问、倾听、开始和结束谈话技巧不够。
3.5教育时机不恰当刚入院,尤其是急症患者和家属,还未适应新环境及角色的转变,对护士宣教内容难以记忆和接受,收效甚微;患者身心状况欠佳,如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焦虑或愤怒时,对施教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手术、特殊检查时往往紧张、恐惧、此时施教事倍功半。
3.6教育形式单一由于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只知道照本宣科,书面内容多、操作指导少;灌输多、注重反馈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虽已宣讲,但患者根本未记牢或根本未听进,致使健康教育收效不大。
3.7患者记忆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患者的记忆、理解能力呈正相关。文化水平越高,对疾病了解的欲望越强,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应较强。长期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是宣教中重要的干扰因素。
3.8经济承受能力及对护士的信任度经济条件较差者重治疗,轻教育。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希望用尽可能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护理效果,在病情稍有好转就急于出院,使健康教育知识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患者认为护士只会打针、发药,对她们所指导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有的则特别相信医生的宣传教育,从而影响护士的健康教育效果。
3.9健康信念及学习动机健康信念是指一个人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认识和看法往往受个人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的影响,同时影响患者主动学习的动机。主动学习,易于接受健康知识,而被动学习,则接受知识仅处于应付状态,其效果必然较差。
4对策
4.1提高认识促进护士观念转变。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护士认识,转变观念,才能使健康教育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