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空航天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概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2.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2.5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9.5+28=57.5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2.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42.5,占总学分的23.6%,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19.5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1.5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5.5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3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5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2.6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2.7学习进程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关键词:建构主义;基于问题的学习;航天工程教育;小卫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40-04
自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我们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推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所造就的庞大的优秀人才队伍。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工程师队伍虽然已经超出美国的10倍,但是工程师的整体知识水平、设计能力,尤其是优秀工程师的总体质量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1],具体表现在工程教育方面就是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相脱节,工程实践经历缺乏,工程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工程教育依然停留在科学范式而不是工程范式,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了工程科学,而忽视了诸如设计等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1-2]。工程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教育,它是一种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门教育[3]。即工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工程师,这一理念在包括像MIT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早已达成共识,MIT的毕业生,无论学士、硕士或博士,到公司就职就是担任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工程教育提高工程师教育的水平,完成这一目标有两点很重要: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工具。PBL是一种应用广泛学科教学方法,它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并且要求他们学会运用知识。让学生能够将新的信息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明白他们应该如何应用掌握知识。在建立学习的框架时,应当特别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且激活这些知识。加快新信息的处理和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是教育和学习的基本要求。PBL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学习变成一个发现的过程――讨论问题、研究背景、分析解决方法、设计方案、得出最终结果。这种主动学习方法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有趣,也使学生们对资料有了更深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的学者和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以这种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基于PBL理论的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小卫星”已经成为航天发展的热点话题,而将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的平台,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以小卫星作为载体开展航天工程教育的优势在于:(1)成本低,多数大学里的实验室都可以开展这类项目;(2)开发周期短(一年到两年),学生可以在毕业前看到项目成果;(3)体积小,重量轻,使制造和测试可以在比较狭小的大学实验室内进行;(4)复杂度适中的卫星系统,使学生在参与整个卫星系统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具体的系统或子系统经验。作为教育工具,小卫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制造甚至发射升空,即使不能发射,也应在与实际发射相似的环境中进行测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学生可以得到真实情况的反馈,虽然有时实验会失败,但失败也都是下一次实验成功的基石。“设计-制造-测试-总结-再设计”这样的系统循环设计模式,可以很容易地在机器人或计算机这类领域实施,但空间系统发展所需的巨大成本和少有的发射机会让我们不得不停止发展空间教育中的这类循环模式。而小卫星计划可以提供一个工具以实现该模式。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方法,其最初是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于20世纪60年代在医学课程教改中逐步形成并提炼出来的。在PBL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预先定义一个不完整的或劣构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让学生亲身参与问题求解的每一个步骤和知识构建的过程,从而将其先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已有知识结构得到完善的同时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
1.目标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并且要运用知识。PBL重视模型和问题的解决。它试图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程研究和开发过程。Barrows这样描述PBL的主要特点:(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学生选择怎样去学习和他们想要学习的内容。(2)学习在小团体中展开并且提倡协作学习。(3)老师是促进者、引导者或教练。(4)问题形成组织重点并刺激学习。(5)问题是拓展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工具。(6)新的信息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2.PBL工程教育案例――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几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系成立了一个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新战略计划小组,专门负责课程改革。为了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小组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对项目和学习成果进行验收,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建造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尽管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关键,但它不是课程组织的原则。新的航空航天工程课程以现实生活中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工程为背景,即构思、设计、实施和执行(CDIO),结合设计建造经验,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接下来就是从简单的项目到高度复杂的系统设计建立过程,以及从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一年,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构思并且试飞的由无线电控制浮空飞行器(LTA)。第二年,在《联立工程学》课上,学生们设计、搭建并且试飞了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在一些比较深入的课程例如《空气动力学》课上,从工厂或者政府以往项目中提出航空工业中很常见一个实际的问题,像是以洛克希德・马丁战术飞机系统为模板提供项目设计方案。高级课程完全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如:《实验项目实验室空间系统工程》、《CDIO高等课程》。在这些PBL体验中,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做实验找到解决方法,并用多学科方法设计出复杂系统。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复杂系统学习实验室”的主任提出了一个对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分类框架(见表1)。它将问题分为四个等级,给出了解决基础科学及先进工程课题的系统方法。
一级:问题集。问题集是指在大多数工程课程中发现的传统问题。它们往往具有一定的结构与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至少问题的设计者知道)。所有学生解决同样的问题,有时独自解决,有时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二级:小型实验。小型实验是指在结构化问题下的实验课。例如测量或观察某种工程现象或数据。这些问题在一或两个学期内解决,可以“重复地进行”,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团队解决与其他团队同样的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例子,如《联立工程学》课上的桁架实验室,《空气动力学》课上对在风洞中的流速计的校准,《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对空气动力减速器的各种测试。三级:大型实验。比起前几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解决,可能会耗费几周或整个学期。到了这个阶段问题明显复杂了很多,需要更多的规划和教员支持。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如是例子:《实验项目实验室》课上的风洞试验、飞行器模型项目,《空气动力学》课上的机械项目,《航空航天教育导论》课上的轻于空气的飞艇,《联立工程学》课上的电动飞行器设计等。四级:顶级CDIO实验。这个阶段在系统中整合了核心工程的顶级实验。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工程项目用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DIO)的方法来设法更接近于实际工程。在顶级实验中,工程的四个阶段都将涉及。顶级实验室的项目均为研究的重点,需要更多的资金,工程的复杂度和依赖经验的程度也很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自主卫星光学阵列项目和磁控编队飞行器。四级的项目需要学生、老师和研究员花费三个学期去完成。可以看出三级和四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由学生主导的、不受约束的、复杂的、多方面的且具有很高的主动性过程,符合之前所说的PBL标准。然而一级和二级中的项目体验过程更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关于问题构想的有用指导,使用工具进行研究发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和设计-制造经验贯穿了整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本科生阶段。使用四个等级的框架来层次化PBL体验过程确保了从高度结构化问题到无约束和复杂问题情况的合理推广。
3.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是多模式和长期性的。这些方法包括实验室期刊、技术简报、设计审查、技术报告、团队协作评估、设计作品、互评和自评。教师的角色主要是顾问和指导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反馈信息。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制造并试飞由无线电控制的浮空飞行器,设计审查作品和最后的评估工作都是由飞行器竞赛的方式进行。在《综合工程》课的飞行器设计项目中,二年级学生分析在问题集中与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推进装置有关的问题,并动手组装和试飞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与第一年的课程相似,评估手段包括问题集、设计审查以及最后的一场比赛。
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这些情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品、期刊和其他形式的自评进行评估。
二、小卫星平台与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创新结合途径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去意识形态的差别,世界人才的标准正趋于统一。根据著名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想-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模型,工程教育包括以下几大培养目标: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善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新产品或系统的能力;承担和实施复杂系统工程的能力;适应现代团队协作开发模式及其开发环境。这些目标是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而制定的,它实际上定义了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构成。
1.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的意义。小卫星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的一条新途径,这是与以往基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的“政府导向的大型项目”完全不同的。此外,NASA已经开展了很多项目为大学提供发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开发、运营卫星。超小型卫星计划是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选定十所大学并给予他们项目资金,最终的成品将搭载航天飞机发射上天。凭借多年的项目经验,一些大学已经能够制造卫星,甚至出售卫星给其他大学或国家。小卫星为大型卫星上已经实现的一些任务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现途径。一定数目的小卫星协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被称为“星座”或“编队飞行”。这种多卫星体系的优点是容错量大、重构能力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2.基于小卫星平台的航天工程教育项目。小卫星的操作训练为大学生的太空教育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体验从任务创建、卫星设计、制造、测试、发射、运行,直到结果的分析的整个太空项目周期。同时他们还能从这些项目中学到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重要技能。小卫星项目不仅对教育有益,而且有望成为太空技术发展与商业运营中的一名新成员。(1)日本卫星设计大赛。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的大学小卫星研究项目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各国。然而,在意识到了小卫星在教育和技术发展上的重要性后,日本国内开始大力推动高校小卫星设计-制造计划。第一个里程碑是“卫星设计大赛”。1992年三个学术社团共同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他们分别是JSME、JSASS与IEICE。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于1993年举办了第一届比赛。这项比赛的目的是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太空项目的机会,同时鼓励一流大学开始进行实体卫星的制造项目。评审项目分成两大类,创意类评审该项目的创意与想法,设计类评审卫星设计的可实现性。提交的项目首先会进行初步的评审,合格的项目才能入围最终的决赛。届时,将进行卫星模型的展示和评审。优秀的作品将获得“设计奖”、“创意奖”以及三大学术社团颁发的奖项。大赛每年都会收到20到30个创意独特的项目。(2)大学空间系统研讨会(USSS)以及CanSat项目。USSS始于1998年,每年11月由JUSTSAP小卫星工作组在夏威夷举办。研讨会的形式十分独特,出席会议的日本和美国的大学首先提出自己卫星项目的构想,以及各大学自身的科研实力,然后将具有相同兴趣、能力或科研实力的大学进行组队。各组展开讨论,在一天半的研讨会后,各组需要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项目设计书。这些项目要在USSS结束后的一年内实施,他们的成果将在下一年的USSS上展示。其中最成功的项目就是CanSat(罐装卫星)项目了。CanSat项目是1998年由特维格教授提出的。在最初的计划中,每所大学都要制造一个350mL饮料罐大小的微型卫星,卫星将被发射到轨道上,在下一年的USSS上进行控制操作。(3)立方体卫星。立方体卫星项目由特维格教授在1999年的USSS大会上提出。立方体卫星为重1kg,长宽高均为10cm的微型卫星。每所大学制作的立方体卫星都被放在一个名为“P-POD”的盒形载体内,它由俄罗斯的“第聂伯”火箭装载发射升空。为了减少立方体卫星和P-POD之间的机械和电气接口,P-POD释放机制设置得非常简单:当P-POD的门打开,里面的立方体卫星就被P-POD末端的弹簧弹出。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已经开始了立方体卫星项目,并大致完成了设计和EM级别的模型制造。这些大学的学生已经在立方体卫星项目中获得了微型卫星开发的基本专业知识。但他们现在需要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使用现成的廉价的部件设计可靠的空间系统,如何进行空间环境试验(如真空热或辐射试验)并获得试验结果,以及如何处理更大的风险,更多的人力资源、时间和成本。目前计划于2002年底发射第一个立方体卫星。(4)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ESMO是欧空局教育卫星计划的第四项任务,它是基于“欧洲大学生太空探索与技术倡议”计划中的“SSETI-Express”卫星。ESMO项目是为了吸引和培养下一代的月球与其他行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航天器有效载荷包括:船载液压双组元推进系统,用船从地球同步轨道通过“日地系统中的拉格朗日点L1”转移到绕月运行轨道的过程,历时3个月;表面光学成像的窄角相机和一个用于测绘全球引力场的子卫星,将在历时超过6个月的时间里执行测量任务;可供选择的载荷还包括一个生物实验和一个微波辐射计。ESMO项目是未来欧洲的科学和勘探计划的一个强大的动手教育和公共宣传工具。它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项目,训练和培养了下一代的月球任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三、建立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实验平台和培养范式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PBL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受国情、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约束,在中国工科大学中实施PBL教学存在问题案例少、实施成本高、评价方式单一和师生角色僵化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国情对PBL教学进行本地化处理,不能生搬硬套,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施PBL教学的前提条件,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作为PBL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2.根据具体航天任务设计问题。丰富的问题案例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每门专业课的设置都是基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先修课程基础为前提,但个体的差异不容忽视,教师或教师团队在进行某课程PBL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施条件进行问题案例的设计。为了保持热情,学生们可以一种竞赛的形式开始项目,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双手选择出最吸引人并且最有意义的项目。
3.提高卫星实验平台的开放性与多样性。除了教育实践空间项目对航空航天教育带来的价值之外,学生建造空间项目长期承诺创新型大学的任务是可直接有利于空间行业本身。目前,各大学中设立的大学或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及其配套的开放创新基金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范围需要扩大,让大学生能够进入一些比较前沿的和良好国际合作背景的研究型实验室,使其很早就能受到良好的学术熏陶,以促进其产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部动机和欲望。
4.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成为高效、独立的终生学习者是PBL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参加PBL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在PBL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小组讨论中无私贡献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吸取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
5.建立合理多样化的评估体系。在实施PBL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是结果。创新人才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评价学生,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体系,建立激发创新的长效机制。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成就,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
四、结论
PBL植根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强调发现和知识意义的构建,是一种先进的培育创新精神和激发创新思维活动的教学/学习方式。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教师和团队学习是PBL教学法实施的三大关键要素。本文在总结PBL理论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航天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国外几个航空航天教育典型案例吸取经验,讨论了以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工具的重要性;其次,叙述了它作为太空技术发展新成员的重要性。探讨了基于PBL理论的航天工程教育在学生群体中推行的途径,期望能促进教育工作者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由学生运作卫星项目极具挑战性,但这会给参与项目的学生和院校带来巨大回报。这些项目提供大学生关于设计、分析、测试、制造和操作空间系统方面的实践经历。有证据表明,参与空间飞行器设计项目的学生,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统计证据也显示如果相当数量的大学参与空间飞行器设计活动,进入空间领域工作的学生数量会显著增长。
参考文献:
[1]余晓,孔寒冰.能力导向的工程实践模式比较与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28-34.
【关键词】交易费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引言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形式,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突破本体间的壁垒,而展开的多元整合的创新互利合作模式。其核心是知识增值,它是通过激活创新要素,共享创新资源,优化创新主体的资源配置,将各个创新要素不断地从不协同状态走向协同,从而追求资源要素效用的最大化。
二、交易费用与协同创新的关联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思想:“我觉察到利用价格机制是有费用的。必须去发现价格是什么。”但科斯没有直接提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由威廉姆森提出的。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之所以存在,取决于3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的专用性。若以上3个因素不同时存在,交易费用就不会存在。他将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尽管协同创新中的交易存在大量的诸如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等交易成本,但协同创新的构建仍然不失为一种能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形式。首先,协同创新中的各单位进行资源要素的投入,这样形成了类似抵押的形式,使得各方得按照规定的规范工作,这样既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又提高了交易的频率。其次,协同创新中资产专用性,使各合方维持交易的连续性,避免了资产价值因过早终止而损失,防止了机会主义,进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协同创新运行中的缺失
1.政府主导发挥不足
在正常交易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和推进将有利于经济主体在交易合作中形成稳定的预期并降低交易成本,政府主导不足将不利于协同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主体在交易合作中的交易成本。当任何一方的交易成本超过资源要素的收益时交易就可能停止,当必须交易时就会以投机方式降低实际成本支出。
2.企业动力不足
各协同体是不同性质的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主的非营利性组织;而企业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它主要是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是典型的营利性组织;不同组织的性质不同,所以他们追求的目标完全不相同。经济学中的成本总是指机会成本,即把相同的资源用于其他的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这是一种主观成本,但却是决策人面临多钟方案的行动依据。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很可能认为不参与或不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要高于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以至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3.沟通不畅
协同创新能够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能够降低通过市场获取资源的交易成本。如果因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原因导致合作伙伴的选择、甄别成本的提高,那么就会从源头上削弱协同的效应。伙伴选择的风险还会增加契约制定时的沟通成本和协同过程中的监督成本,从而削弱合作的稳定性,增加合作破裂的可能。
四、以 “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1.保障机制
协同创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实现“双赢”,因此,不需要过多的行政干预,但政府更多的需要组织保障。辽宁省政府为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发展通用飞机列入了《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中。并于2012年成立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于同年批准成立了“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是以辽宁省政府为主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组建的,以航空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通用航空产业为重点,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工业空气气动研究院、沈飞、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等统一航空领域专业的科研和管理机构的深度融合。“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制造了一款立体遥感型全锂电无人机SY1,于2012年5月成功首飞;国内首架燃料电池动力无人机LN60,于2012年7月成功首飞;设计制造完成了全复合材料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RX1E有人飞机,于2013年6月成功首飞,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展示并空中表演,是航展上唯一一架新能源通用飞机。与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组建联合团队,在其指导和监督下,于2015年顺利通过适航认证,是世界上第一款通过适航认证的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打入市场后,获得了28架订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中心要是没有省政府的重视和主导是不会有如此双赢的。
2.激励机制
经济学人的假设提出,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试图要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互赢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为此,激励机制是是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合作的关键。由于协同创新各方在价值取向和获利目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此就需要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塑造双方的共同目标。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要关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还要看最终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应该在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关注合作带来的名声和声誉。“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一方面采取经济激励方式,整合人才队伍、仪器设备、科研平台、资金、信息等资源,以“当量股份制”作为投入和分配机制,建立动态、高效、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理事会对各单位投入的资源进行筛选评估确定所占当量股份比例,由科学发展咨询委员会和理事会每3年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动态调整当量股比,各协同体的收益则按照评估折算各协同体所占的当量股份比率进行分配;另一方面采取非经济方式,项目着眼于新能源通用飞机,新能源通用飞机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不仅符合我国新能源动力发展战略,也有利于使我国快速占领世界新型飞机的制高点。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锐翔(RX1E)双座电动轻型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取得适航型号设计批准证书的LSA类电动轻型飞机,开创了电动轻型飞机适航取证的国际先河,在国内和国际都享有盛誉。
3.沟通机制
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过高的交易成本和过高的回报风险,就需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为此,几方通过沟通,熟知本地资源和本产业的协同体就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获取资源的交易成本,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就利用了本地区的产业资源。沈阳在航空领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沈阳飞机设计、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是国家级重点航空研究所,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重点航空制造企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东北地区惟一的航空院校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九大地区管理局中之一的东北地区管理局。和熟知的同行业著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协同,经过沟通,都有意愿培育通航市场,构建通航产业,这样减少了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也避免了履约成本、监督成本的风险。经协同成立了“辽宁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和“辽宁锐翔通用飞机有限公司”,来做具体的产品制造和实体运营示范。
参考文献:
[1]笪凤媛.交易费用的测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朱澍清.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产教联盟动因与运行机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09):174.
[3]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下半月,2013(04):19.
关键词:机械工程;研究进展;展望
机械工程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机械系统以及产品的性能、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其主要包含机械学和机械制造科学两个领域。机械学主要是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性能、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科学,主要包含机械系统相关的机构学、动力学、传动学、强度学、摩擦学、设计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制造科学是研究制造过程和机械系统的科学,主要有产品设计、成形制造、加工设计以及制造系统运作管理等科学。
1.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研究进展
机械工程科学研究为先进制造技术提供了源源动力。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自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技术为我国航天和国防先进装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自主创新技术在航空、家电、车辆、轻工业、石化、微电子、工程机械等众多制造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主品牌也随之越来越多。
1.1.机械动力学领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了含时滞控制系统动力学、含弹性约束的振动控制系统分叉机理和控制方法、含迟滞阻尼振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发展了机车车辆一轨道系统祸合动力学模型,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车车辆轨道祸合动力学仿真系统和安全性现场测试评估体系。
1.2.摩擦学领域
摩擦学成为我国机械工程学科在国际学术界最具影响的学科之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实验室,所将研究发明的纳米固体技术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工程。清华大学在纳米摩擦学及其技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计算机硬盘基片表面超精化学机械抛光(CMP)研究中,提出了超精表面纳米粒子的行为机制,并发现了化学与机械作用均衡规律,探索出硬盘基片超精表面新型CMP技术及先进的抛光工艺,使抛光后表面波纹度和粗糙度均低于0.1nm。西南交通大学结合了高速铁路中的轮轨关系问题进行研究,首次在试验中再现了轮轨波磨现象,并从理论和试验两个层面上深入分析了轮轨波磨的形成机制。
1.3.仿生机械和生物制造领域
仿生机械和生物制造是一个创新性和挑战性并存的前沿领域。吉林大学在仿生柔性动态减阻、仿生电渗脱附理论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创建和发展了机械仿生学科,发明了一系列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农业机械和国防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骨仿生制造研究中建立了骨组织的模型,提出了骨缺损的复合结构修复方法,采用快速成型法制造了人工骨的结构框架,并在动物骨缺损修补中获得成功。
2.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
由于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到国家的核心利益,因此在未来我国将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的发展,因此,在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仪器与设备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将会成为机械领域研究的重点,此外由于我国资源与环境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机械制造领域要更重视环保与节能,在未来绿色机械也将为成为我国机械领域研发的重点领域。
2.1.机械学领域发展展望
2.1.1.机构学是机械工程学重要内容之一。机构学研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从而确保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绝对优势,同时又要注重制造与控制相交叉学科的研究,从而在理论与技术两方面同时取得进步,以开发出性能优良的新装备。
2.1.2.擦学领域也有了长足进步,其基本经验是与生物、纳米、计算机以及一些相关交叉学科的结合,从而衍生出纳米摩擦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生物摩擦学等相关学科。中国摩擦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应当在国际学术界进一步加强自身影响力,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2.1.3.研究领域中,复杂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非线性动力学以及机械系统故障监测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在大型复杂机电系统动力方面的仿真设计、微纳米系统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均面临着较大的问题。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高端技术装备绝大多数均是需要进口,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自主发展,因此我国急需在机械动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2.2.科技领域发展展望
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的总趋势将会是朝着基于环保与节能基础上的远程遥控、智能化、精确化等方面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将主要向如下几个方面发展:
2.2.1.行器或是深海潜水机械领域将取得较大进步;飞机方面将向着更大、更快、更轻、更舒适、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微小制导、超真空、超低温、等极端条件下的机械技术将会成为研究重点。
2.2.2.在未来机械制造领域将仍然是重点研究方向,未来若干年内量子通信技术、纳米技术、网络光通讯技术、商业基因计算机等技术将会成为现实边以产品的形式出现,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卫星通讯技术、基于网络的虚拟制造技术、基因计算机芯片等技术也会有较大的发展。总之未来在通信领域的机械技术将会向着智能、精细化等方向发展。
2.2.3.造技术将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永恒话题,由于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因此人们不得不转向其他的渠道来获取能源,而其他的能源,如核能、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需要有雄厚的技术资本来支撑,因此在未来人们势必在这些清洁能源领域的机械技术取得较大突破。
3.结语
目前,我国在机械领域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加强对机械相关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自主创新,确保我国在机械高新技术方面拥有一席之地,并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相关产品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学松等.曲线钢轨初始波磨形成的机理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8,44(3).
[2]黄田等.可重构PKM模块的选择原则)理论与实践.机械工程学报,2005,41(8).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管理;英语能力;公共英语教学;校企合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17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87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引领天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1~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效高企数量达到1688家,全国排第12位,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高、高新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周期短、学科带动性强等显著特点。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员工存在高知化、年轻化、国际化的特点,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也与传统企业有较大差异。鉴于企业员工英语能力在很大程度由其在入职前所接受的公共英语教育决定,许多学者针对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基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英语能力需求开展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部分高校因缺乏定量分析,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未能准确把握高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导致教改创新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天津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为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员工英语能力提供思路。
1 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英语能力需求情况
结合近年来多数企业通过网络职位需求的趋势,笔者按照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在8个领域的分布比例,抽样选取了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对其在官方网站和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主流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为数据来源,选取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职位对象,对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对应聘人员英语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在英语证书持有情况、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应用熟练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实际需求。
1.1 企业对应聘人员英语需求概述
以英语证书持有情况、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应用熟练度作为衡量标准,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需求呈现较大差异:六成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并没有明确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尤为明显。在对员工英语能力有明确要求的企业中,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企业对英语的需求占40%以上(见表1)。上述数据基本呈现出不同领域企业的发展特点:对员工英语能力要求不高的企业多数存在于员工本土化比例较高、外向型需求不强的领域,需引进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的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相对迫切。
1.2 对英语证书持有情况的需求
在对员工英语能力有要求的企业中,约45%的企业对员工持有特定英语水平证书无明确要求,其中航空航天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企业较为明显。约46%的企业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作为招聘要求,资源与环境技术企业需求比例高达90%以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类企业比例也超过75%。还有9%的企业将通过英语六级作为招聘条件(见表2)。
目前,虽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不再作为本科生毕业的前提条件,但多数高校仍将大学英语四级作为衡量毕业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判定新晋员工英语能力权威性的评估标准,多数企业仍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成绩对应聘人员进行遴选。
1.3 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
各个产业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是存在差别的:航空航天企业对员工听说读写能力存在较强需求,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英语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企业对员工读写能力要求较高,部分企业要求员工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技术文档,有较好的中、英文专业文献查询和文献综述能力;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技术服务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员工英语应用能力需求并不明显。同时,除新材料技术企业外,其他领域企业普遍对员工翻译能力的要求不高,这与多数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满足此类需求有较大关系(见表3)。
1.4 对英语熟练程度的需求
许多企业不但要求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而且对其英语应用熟练度提出了明确要求:约三分之一的企业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约四分之一的职位要求应聘者英语应用能力良好,少数职位要求应聘者精通英语(见表4)。
2 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目前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育体制尚未适应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多层次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2.1 教学目标未能反映市场需求
目前,天津多数本科院校已不再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公共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但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然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聘用员工的基本条件,相关专业学生为获得工作机会,普遍仍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标和动力,教学目标设置、企业实际需求、学生核心关切不相匹配的问题广泛存在。
2.2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需求存在差距
目前,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多数多采用“2年通识英语(必修)+1年或半年专业英语(必修/选修)”的模式,教学内容围绕基础英语知识展开,对学习效果的评测一般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进行,辅以学生平时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成绩,尚未与高新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设置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语言应用技能培养作用不大,与市场实际需求缺乏有效衔接,同时考核机制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使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技能得不到全面的评估。
2.3 高等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影响公共英语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师资相对充足,基本能够胜任通用英语教学。但由于多数高新技术专业在进入三年级教学阶段后,直接由基础英语教学跨越到专业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不熟悉专业技术,专业英语教师缺乏必要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导致专业英语授课大多采用英汉互译模式,学生无法基于实际工作需要与教师进行高频、高效的互动,对教学效果和职业英语能力造成了不良影响。
3 提升员工英语能力、服务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天津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但与高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始终存在,本科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的英语能力在入职后无法满足职位要求。为解决这一供求矛盾,需要高校在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也需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内部培训水平予以解决。
3.1 继续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天津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基于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逐步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调整与优化教学目标,使之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根据不同领域企业的实际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探索构建更加合理、实时的教学效果评估系统,实现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科学评估;尝试开展基于企业需求的分层教学实践,即:结合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对英语的需求状况,采取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英语能力培养侧重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3.2 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开展教师跨专业交流
高等院校要针对公共英语教学在二、三年级中存在的断层,着力加强师资建设,构建语言理论知识、外语教学知识、高新技术专业知识能力集成的复合型公共英语教师队伍。一方面,对于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公共英语教师方面,要鼓励其通过自学、进修、培训补充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对于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应建立与公共英语教师间的有效交流机制,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补充必备的英语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用英语组织教学的
能力。
3.3 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机制
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但合作内容多集中于基础研发、实验数据采集、设备检测与实操等方面,形式也多为学生赴企业参与在岗实习或培训。由于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多集中于行政、服务、贸易、研发设计等岗位,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内容、模式上往往难以满足企业与学生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注意汇总整理不同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及时向高等院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需求清单,双方基于良好沟通共同进行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调整等方面的尝试,以构建专门针对英语能力的新型校企合作机制,为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定向性、定制化的教学与内训活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应及时深入地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并通过构建公共英语教师跨专业交流机制等方式,有效提升教学能力,使之适应区域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高新技术企业也要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需求,主动与高等院校就学生英语能力定向化培养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结合岗位需求对员工进行定制化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英语能力,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统计公报(2014)[S].
[2] 魏静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英语人才需求特点及对策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