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模式;实现途径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已成全世界的共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而服务经济社会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校实际完成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此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也同样有所不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生产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站,其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上面。而高等职业教育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加强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实现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来突出和强化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服务模式定位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进行探讨。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学工业园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科学公园和科学城。是一种以加速新高技术研制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工业现代化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新兴产业开发基地。是以开发高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大都设在大学和研究所周围。其实质就是知识密集区和技术密集区。园内企业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往往给予优惠待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属科学工业园的性质。从其兴建的形式分析,该模式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企业组建型,如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组建型,如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RTP);高校组建型,如硅谷。

2、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该模式因行业、地方和企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合作方式,如“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岗位培训型”、“订单融入型”、“继续教育型”、“双师指导性”和“借船出海型”等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3、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政府为“舵手”、行业、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的综合性的“四驱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韩国、澳大利亚较为典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通过采取学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制订行业岗位标准,密切双证融通教育;学校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使该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地深化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创新了校企人才培养的模式。

4、高校服务社区的多样式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校根据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主要形式有:高校为政府或企业部门咨询,或者担任顾问,以及开展社区服务等。如:学校的体育馆、影视院、图书馆等一切设施免费或廉价对社会全面开放;向当地居民开设技术课程、扫盲等;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公共服务,以此作为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高校开展社区服务是促进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一种双赢活动。一方面,高校可以赢得其所在区域的尊重,获得相关研究和发展的有用信息,以及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相当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和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提高。[1]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第2篇

一、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约环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5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利益格局多元和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的关键阶段。要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并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即在促进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二战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这一关键发展阶段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然而从历史上看,并不是每一国家或地区都能成功实现这一跨越,20世纪仅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耳他和香港、台湾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巴西等拉美国家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因为跨越挫折,正在经历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痛苦过程。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所面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无疑是空前的。在过去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一直延续,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

有关研究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不足与对投资和出口高度依赖的矛盾。长期以来投资率和净出口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2006年最终消费率仅为49.9%,其中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6.2%。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最高、消费率最低的主要国家。若按国际通行评价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衡量,2005年以来我国的ICOR值始终在4.7-5的高位徘徊,即是说每增加1元GDP,需要增加4.7-5.0元的投资,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指标。二是产业结构中一产基础不牢、三产发展不足与对二产高度依赖的矛盾。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而服务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工农业更好发展,也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分工和技术创新,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同时限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三是投入结构中物质消耗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全世界的15%,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不仅使国内资源难以为继,即使考虑世界资源供给,也无法长期得到维持。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全国每年申请的各种专利中,发明专利只占专利总数的约1/3。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企业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8.5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程度从业人员比例已达25%,高中文化基础上受过专业或职业训练的知识型工人已成为劳动力队伍的主体。五是经济增长较快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同步提高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479万人,就业不足导致部分人群难以获得公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群众上学、看病和文化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制约因素很多,一般认为多与经济领域本身因素有关,但实际上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存在紧密联系。

我们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社会事业不但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福利性质和民生功能,也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功能。一方面,社会事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的整体运行效果。这不仅在于对社会事业的投资和消费及其劳务的价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率,同时对产业结构也具有影响作用。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事业既包括社区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身医疗等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部分,还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型事业。当社会事业供给出现短缺时,产业之间的联系就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存在有效的社会需求,就存在投资社会事业并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机会,进而促进社会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到,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推动,即对劳动者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的依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上世纪最后20年,人力资本投资对国家年增长率的每个百分点中的贡献率为50%;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正因如此,使得能够积聚起人力资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突显出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随着物质的生产越发展,从事物质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技能将越多、越复杂,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在劳动力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显然,这种紧密关联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从需求和供给角度看,国内消费迟迟难以启动、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近年来持续走低等经济挑战的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和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发展缓慢等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问题,根本上在于我国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得不到自主技术、管理创新及高素质劳动力的有力支持。有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5%,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仅占3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高达75%左右。

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远远超越了经济领域本身,不仅是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同样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换言之,仅仅依靠经济领域自身的调整和完善,难以实现长期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进一

步深刻认识和发挥社会事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将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推动解决投资消费结构失调、产业升级缓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在实践中全面加以贯彻实施。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并为社会事业发展创造物质保障基础。社会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积极因素之一,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精神动力。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无疑是当前乃至今后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社会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迅速向高科技化、服务社会化方向转变,依靠资源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等)大规模投入的外延式产业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由输出产品转向输出技术、管理,IBM、GE等众多国际知名、历史悠久的生产型企业也已转型成为专利所有者、标准制定者和管理服务提供者。这些事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方面,人力资本已替代其他生产要素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本不等同于劳动力数量,更多地需要以平均受教育时间和技能素质来衡量,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提升人力资本对当前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投资结构调整,居重至首。我国无论是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转移,或整体产业结构向服务业领域升级,都需要以大规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支撑。在这方面,爱尔兰已为我们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爱尔兰长期重视人力资本投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始终占GDP的5.5%以上,一度超过6%,高于同期英国、法国等其他欧洲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正是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力支撑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爱尔兰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其从200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仅2005年软件出口额就达297.9亿美元,是我国2007年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额的近3倍,带动了爱尔兰经济近20年的高速增长。

对于自主创新,人力资本的主导性作用更加明显。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效率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与港澳台相比同样有一定差距。据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每申请一项发明专利需要R&D人员77.8人,需要R&D经费1265.5万元,而港澳台资企业则分别只需要18人和425.4万元,究其原因,国内创新型人才不足和缺乏有效培养使用是最主要的问题。反之,一旦重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必然会引导投资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领域转移、向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倾斜。在这些方面,深圳、大连等国内城市和奇瑞等企业也已经走出了成功道路。

因此,无论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还是实现管理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都是先决条件,也是必由之路。然而,总体而言,我国的人力资本发展还较为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教育投入为例,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01%,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4%左右的年均水平。尤需关注到,我国人力资本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苗头性问题早已经出现,今年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影响表现突显,上述地区大量被迫关闭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长期忽视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缺少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对此,转变观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已刻不容缓。

(二)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之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7年为3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2008年上半年的40.8%。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来自服务业,发达国家平均达到70%。我国服务业发展无论是在需求面还是供给面上都显不足。从需求面看,由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缺位和新兴生活服务业发展不足使大量现实需求无法实现,出现了服务业功能残缺问题。从供给面看,一、二产业对生产业的需求强大,但由于供给能力不强,出现了服务业部分功能性丧失。

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加速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在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以文化为例,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文化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文化产业产值超过航天航空业及农业,1998年起占本国GDP的18%-25%,成为美国第二大产业。以体育产业为例,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美国,从1995年到2002年体育产业的产值由152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13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2.4%,已经成为美国第六大支柱产业。

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社会服务业发展更是提升发达国家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特点,到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和名牌产品的创立,这些经济活动都蕴涵着非常复杂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内涵。仍以美国为例,NBA、好莱坞、迪斯尼等文化、体育领域品牌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制造业品牌,仅NBA的比赛及相关节目就被以43种语言播放至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有调查显示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戴尔、惠普和百事可乐等传统制造业国际品牌。“软实力”实质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文化,随着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文化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世界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软实力”正在逐渐转化为“硬实力”,足见社会服务业影响力之大、之深远。

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我国社会服务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第一,我国正处于从温饱型需求向多元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时期,对文化、旅游、体育等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旺盛。以旅游为例,仅从2000年至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数和总花费就分别由

7.44亿人次和3176亿元增加到16.10亿人次和7771亿元,7年间分别增长了约116.4%和144.7%,大大超过其他多数服务业领域的增长速度。第二,相对于金融、通讯等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激烈,大型跨国公司已形成高度垄断的情况,社会服务业属于生产生活服务的范畴,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进入门槛低,符合我国国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丰富文化底蕴、人文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迅速形成比较优势,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并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我国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已高达89.5万人,创造增加值812亿元,约占当年全市GDP的10%。湖南省、深圳市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也已超过5%。这些数据和事例说明,我国正在迎来社会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投资与消费、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城乡消费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制约我国消费启动的重要因素,直接表现为居民消费预期过低,储蓄率居高不下。这里有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因素,但也要看到公共服务不足是造成我国目前居民储蓄率偏高、国内消费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随着原有依托单位、集体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和完善,造成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负担迅速增大。一方面,在教育、卫生等主要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绝对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投入却在降低,而居民的投入比例逐年提高。以教育投入为例,国家投入比例从1991年的840%下降到2005年的61.7%,而同期家庭投入比例则由4.4%迅速上升到20%,由此可见,国家投入减少部分大多转由居民个人负担。另一方面,在居民公共服务实际支出方面,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家庭消费比重都在持续增加,根据中经网提供的数据,1995年城镇家庭人均医疗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和农村家庭医疗保健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支出的比重分别是3.11%和4.94%,而到2006年迅速相应增加到7.14%和7.93%,都已高于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所占的比例;在农村甚至还高于衣着消费所占的比重。2006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49%。由此看出,正是由于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的长期消费负担过重,使得广大居民不得不压抑甚至削减其他消费需求,并增加储蓄存款以防范预期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很多研究显示,若按多年平均测算,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非食品类支出的第一、第二大消费。

因此,现阶段扩大消费应着力扩大公共服务。若不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继续通过投资刺激、单纯发展消费产业等经济手段启动消费,恐难达到预期效果。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实现基本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有效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心理,减少全社会被动储蓄和预防性储蓄行为,从而大幅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发展社会事业,使城乡居民公平及时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社会事业利益协调器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和公平公正地分享给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社会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就是要为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构筑平台和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本世纪以来,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改革的受关注程度不断上升,逐步跃升为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社会领域发展改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构建社会安全网,能够有效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减少改革面临的阻力。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需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需要协调更多的利益关系,这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少遇到的。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各个利益群体、各个阶层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能使群众广泛从经济体制改革中受益,就很难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甚至面临空前的改革阻力。而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正是实现国民收入的有效调节、促进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主要渠道,能够为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此后住房、医疗等各项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开,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安全网,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客观上减少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并为此后在企业所有制领域、价格领域和公用设施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平稳的改革环境。另一方面,深化社会事业改革,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虽然部分企业因此面临了用工成本增加的现实困难,但从长期看却推动了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加快了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又如带薪休假制度、文化体制改革等等,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也都已初见端倪。

(五)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性和动力

首先,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我国,各级政府掌握有大量的公共资源,行使着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然而,在长期以来对推动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客观形成了“重审批、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的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这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重要前提,将各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上来,确立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基本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其次,需要在行政目标定位上实现由单一追求经

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现实中,各级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将发展仅仅看作是经济发展和GDP增加,热衷于招商引资、上大型项目上,忽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行政目标定位虽在一定阶段内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但从长期看这种增长难以持续。一段时间来国内煤矿安全、食品安全事故多发,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忽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及监管缺位的问题。由此,必须建立与服务型政府定位相适应的政绩考核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行政目标尽快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变短期增长目标为长期发展目标,变单一经济指标为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从根本上促进政府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第三,需要在管理手段上实现由侧重经济要素管理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转变。目前,各级政府以行政手段和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管理方式尚未完全改变,管理经济多是通过管投资、管项目、管土地、管贷款等具体的“要素管理”来进行。这种管理手段,既不能满足建立灵敏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复杂多样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改变管理手段,还是要在“服务”上下工夫,逐步将公共服务上升为政府调节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各类垄断、行政干预。

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需要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已表明,发展社会事业不仅能够直接有效地改善民生,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新的宏观战略发展要求,必须切实提升社会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加速扭转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和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的局面,同时更要创新发展观念、主动服从和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树立投资社会事业就是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理念,切实调整投资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形成社会事业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投入不足是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急需改变。第一,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的长期公共服务需要,确保社会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稳步提高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进一步压缩用于一般投资活动和产业扩张的财政资金数量,引导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加快实行有利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效率。第二,要充分认识投资社会事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对扩大内需的激励作用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要像投资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投资建设社会事业。第三,要优先满足教育、卫生等对人力资本形成作用最大领域的投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逐步将其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加大政府投资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视程度,通过政府补贴和信贷支持等多种手段,引导和带动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主动投入人力资本。建立健全人力资本使用和配置的市场机制。在注重开发人力资本的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能。

要以需求为导向,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全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发展多样性的社会服务产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要迅速扭转社会服务产品供求不平衡状态,扩大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应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潜在需求巨大、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健身、文化娱乐、社区服务、老龄照料、旅游休闲等社会服务产业,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平开放社会事业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多元化投资,提高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质量和效率,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尤其需要强调公共服务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向弱势群体的倾斜,这既是保障所有公民基本权益的需要,同时在这些地区和人群中蕴含着巨大的需求和消费市场,对扩大公共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第3篇

以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地处湖南省岳阳市的湖南理工学院恪守“立足岳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注重科研特色培育和科研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结合,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已成为学院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发掘地方经济文化资源 培育地方高校科研特色

毋庸讳言,地方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发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科研特色与强项。

洞庭湖区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据此,学院成立了“洞庭湖旅游经济研究所”和“洞庭湖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组织力量对洞庭湖区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进行专题研究。如钟兴永教授主持的“宋元以来洞庭湖区的堤垸与堤垸经济研究”、钟华教授主持的“东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应用整治机制研究”、杨新荣教授主持的“洞庭湖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谭解文教授主持的“东洞庭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江立中教授主持的“中西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为示例”、高加成教授主持的“岳阳市软质岩石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的综合研究”、张秀娟副教授主持的“洞庭湖湿地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与应用”、朱上准副教授主持的“旅游作为岳阳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等等,一批以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各级立项资助。2005年,“洞庭湖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国家与湖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此外,针对洞庭湖区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区域的特点,学院与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攻关协议,进行了“壳聚糖基有机锡灭螺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岳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日趋兴旺的新形势下,湖南理工学院以《云梦学刊》为平台,开办《屈原研究》栏目,数十年不变,使之以全国屈学研究重要平台的地位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一批教师充分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贴近地方、贴近实际、深入调研,推出了一批地域文化精品。如余三定教授针对岳阳文艺创作繁荣特点,系统研究地方作家群的代表作品,出版了专著《文坛岳家军》,产生了巨大影响;江立中教授潜心研究岳阳传统文化,出版了专著《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戴锡琦、钟兴永等教授开展的“屈学研究”被确定为湖南省2005年重点社科规划项目。

适应地方企业科技需求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高校在人才、智力等方面得天独厚,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优势明显。校企联姻,优势互补,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构筑设备精良的研究基地,组建开拓创新的学科团队,拓宽科研项目的立项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打造具有科研竞争力的地方高校品牌。

湖南理工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高成果转化率。如学校教师研制的高科技产品“饲料生产线自动监测系统”、“CMAS移动机车自动化系统”、“微电脑金库门”等项目都实现了科技成果转让和转化。“微电脑金库门”科技成果曾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技术已转让给湖南保安工具设备厂,年产值达千万元。2003年,CMAS移动机车自动化控制系统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目前已申请3项国家专利;2005年6月,该成果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重点资助,同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一批国内企业。2005年10月,廖仲德教授与岳阳昌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环乙烯催化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工艺研究”,该项目被列为岳阳化工行业重点攻关课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学院先后与湖南景达公司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疫苗”研制、生物医药攻关联合开发,与泰格林纸集团开展了“造纸墨液处理及回收”项目开发等等,平江县化工厂联合开展“DMF食品添加防腐剂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5年,唐课文博士开发研制的“姜黄中有效成份综合提取新技术”经省级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产品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符合出口标准,达到了国际市场需求。”湖南福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合作研究开发“姜黄素系列产品”的协议,初步投入2000万元,进行规模化生产。

稳步发展校办产业提升地方高校办学实力

遵循市场规律,稳步发展校办产业,既能有效地解决教育与经济的脱节问题,又可以将学校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199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高校科技产业处统计,湖南理工学院(时为岳阳师专)校办企业岳泰集团位列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第18位。至2004年,学院校办产业收入总额连续7年位列全国高校百强。

岳泰集团是湖南理工学院以人才技术入股、发起创办的股份制集团公司,也是地方高校发挥知识、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典型。该企业于1993年以120万元起家,目前已发展到以饲料生产为主、科工贸并举,在全国各地拥有9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个由湖南理工学院带人才、带专利、带技术、带试制产品起家的企业迅速实现了技术和开发研究成果“连土带苗式”的移植,并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岳泰集团每年上缴地方财政数千万元利税,并支持回报学校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和密切,这使得我国的学术交流经验与科研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之下,作为学术交流最前沿的核心知识载体的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社会语境;科技期刊;发展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技期刊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载体,同时作为推动知识经济及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工具,科技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大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众多挑战与困难。如何面对当前局势对于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以及面对期刊内部的自身状况陷入的发展困境,作为一名期刊工作者应当在其中做出权衡考量,并通过相应的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协助推进科技期刊的高速发展。

一、当下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下,科技期刊已经一改往日置身于高高的象牙塔之中,更深层次的与市场经济接轨已经是当下的不争事实。

放眼目前的国内期刊市场,目前国内科技期刊五千余种,虽然数量已经相当庞大,但是在国际上具有知名学术影响力的刊物却寥寥无几,国内很多优秀的、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的顶尖学术文章往往都发表在国外权威科技期刊上面,国人自己对于自己国家期刊的不自信已经值得我们期刊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正。并且,我国科技期刊无论是在学术深度还是在发行数量和发行范围上,都远不及国外知名的科技期刊,并且国外的科技期刊往往都有高昂的广告收入,而我国科技期刊往往都是为一些科研项目或者相关产业免费刊登广告或者宣传内容,这方面对于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来说也是影响巨大的。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迫切地需要期刊工作者对于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以及科技发展趋势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网络化与信息化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于科技期刊同样如此,对于传统的以纸质媒体为传播途径和传播载体的科技期刊,需要打破纸质媒体的弊端与桎梏。在过去的经营方式上,由于纸张作为传播载体的限制,科技期刊在印刷和运输上面往往需要进行高额投入,传播速度低下,过刊信息的重复利用率偏低,都是科技期刊曾经面对的困境。而另一方面,在没有进行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之前,传统的期刊征稿往往通过纸质稿件的投递和审理完成,作者将稿件打印出来,再邮寄到编辑部,通过编辑的初步筛选进入审理过程中,再经过专家的三审后,再进行发表。这期间不仅仅浪费了物质资源同样也浪费了人力资源,耗时费力,对于提升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科技期刊需要学习国外知名科技期刊的运作模式,在学术上面和知识经济效益上面对于期刊的经营模式以及时刻把握国际学术研究最新课题及内容的灵敏度上进行研究学习。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唯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的经营,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实现科技期刊自身的学术价值和品牌价值。科技期刊工作者唯有更新自己的观念,开拓创新,更多地吸纳优秀稿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才是科技期刊创新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二、当下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

在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上,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把握和入手。

首先从管理模式上面对于当下的科技期刊进行优化处理。纵观当下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仍然处于分散的形式,依然沿用着计划经济的经营框架,过于分散的办刊单位让各个刊物的办刊实力和规模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办刊单位通常是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等机构,刊物对于学术内容的把握和办刊层次上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同时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经济条件及硬件条件的制约,这些刊物通常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规模,很多刊物的生存能力很弱,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学术价值,也不具备相关的学术资源整合能力,让当下大部分科技期刊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质量与刊物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一个良性的平衡时当下科技期刊的普遍生存状态。所以,科技期刊必须联合起来,从联合办刊入手,将当下一些科技期刊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约化管理,进行双方或者三方联合办刊以摆脱科技期刊的经营困境。联合办刊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整合,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专业科研学会的资金注入壮大期刊的整体实力,同时也有利于科技期刊管理上的集约化。

其次,科技期刊应当着力发展自己科研内部的专业优势,打造专业品牌,充分发掘自身学术资源的可利用价值,通过对于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内容的整体方向的把握和坚持,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稿件,提升期刊的整体竞争实力,努力发展成为具体某一领域的学术带头期刊。

再次,加强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科技期刊传播效率和传播范围受到局限性的尴尬,通过对于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于纸质期刊的电子化数字化处理,极大地提升传播速度和信息的可重复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实现期刊的印刷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的降低,节省开支,避免对于纸张的浪费。另外,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稿件的审理流程的优化是值得我们重视和采用的,通过审稿系统的建设,使稿件的接收和反馈都被电子化,不仅节省了资源也避免时间的浪费。电子稿件的使用不仅仅对于稿件的审理具有优化功能,同时对于稿件的排版以及后续的传播也是十分方便的,对于期刊出版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尝试。

最后,科技期刊应当与国际接轨,不断吸纳国外优秀期刊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学术资源,同时结合当下的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前期组建属于科技期刊独有的国际专家团队,对于刊物的经营和稿件的审理进行综合的指导和把握,通过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的介入指导,会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整体刊物质量的提升有相当大的帮助和提高,对于当下科技期刊宁缺毋滥,着力打造精品期刊的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期刊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行期刊的数字化经营策略,尝试多语言翻译相关的优秀学术文章并进行数字化操作,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的频率和效率。

三、结语

总之,处于新时期社会语境之下的科技期刊面临诸多挑战,只有不断改革经营策略,提高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对于科技期刊的要求。从内容的采集到编辑出版再到发行,我们期刊工作者需要抛开传统的思想观念,结合其他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渐整理出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于国内外期刊和学术领域研究情况的时刻把握,努力将科技期刊推向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精品期刊的打造目标。(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苏春梅,袁正明.科技期刊摆脱困境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1(S1).

[2]培.创新是科技期刊的生命[J].编辑学刊.2001(04).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第5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1 中国经济的梯度发展

1960年,J.弗里德曼提出著名的“中心一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区域经济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等级规模功能单元的综合体。大多数人口及经济活动集中于都市区,中心区不仅增长迅速,而且还能够从较不发达地区吸取动力,由此其它地区成为次要地区或区。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东部和中西部在信息、交通、能源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中部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也相对便利,土地价格相对低廉,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因城镇化而转移,根据经济人原则,转移目的地肯定是就近转移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所以,内地便具有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优势。

2 中部地区经济比较优势

中部地区发展拥有明显优势。首先中部崛起战略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其次是交通区位优势,中部地区北抵北京,南近香港,东邻上海,西靠重庆,处于“十”字形架构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与东、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优势,能够作为资源利用的土地较少,而中部地区能作为资源利用的土地较为丰富;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三是资本后发优势:中部地区有很多的产业等待开发,具有较高的资本预期收益,会吸引更多区域外资本进入。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现在提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影响的拓展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序幕,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面临高新技术对接,中西部地区主要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主要做大做强制造业,壮大产业规模。宏观层面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调结构,扩内需,要创新;微观上讲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积累已经完成,能够有资金、有能力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任务是把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产业战略升级,开展高精尖技术研发工作。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转移到了中部地区。所以我们在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有所区别。在国家的新一轮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作为中部地区,我们要给自己定准位置,把握东部地区产业战略调整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中部投资,形成产业规模,在规模形成过程中,人力的积聚、物的积聚、人才的积聚、资本的积聚逐渐形成,所以说做大产业才是中部地区的当务之急。

二、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面临的问题

1 经济结构低端化

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窘境。

2 县域财政十分困难

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虽然有财政转移支付,但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强,需要财政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3 城镇化进程缓慢

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4 环境污染

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县域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县域经济规模不足以对环境问题进行根本治理,再加上生活设施不便,导致社会精英不愿将人生发展定位在县域,这对县域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5 经济资源匮乏

经济资源中最关键的是资本和技术,这两大方面县域经济基本上都不具备,尤其是像中部这些县域。除去一些具有典型优势县域,大部分县域是一穷二白,在这样的条件下,内生型发展很难实现,必须要依靠外部力量。

三、中部县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任务

1 做好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很复杂,涉及方面很多,要抓重点。在立足优化招商环境的前提下,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理顺利益关系,关键在于部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能否达成一致。要理顺关系,一方面要靠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在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同时,减少社会管理主体和层级,避免多头管理,打消一部分人获取法外超级利益的幻想。

2 加速推进城镇化

就全国而言要完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机制,走大都市圈和中小城市协调共进的综合城镇化发展道路。没有节制地让人口涌进大城市的后果难以想象。要改变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中西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使县域成为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在发展中小城市的过程中间,鼓励农民工返乡就地创业和就业。一方面,要进行户籍改革,放开农民工入户的条件,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城市就业容量,再次,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多提供服务,少设置障碍。要形成县域较为强劲的就业吸纳力,让农民能留得住,安得下。

3 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应把做好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关键就在于党委和政府的服务、统筹和协调,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注重制度化和法治化环境建设,减少管理层级和主体,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 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中小企业

本地企业的强劲发展才能有力助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开发内线和外线两个市场,要把本地市场做起来的基础上,稳步开拓外部市场。

5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注重内生型人才的发掘和外生型人才的引进。要明确政策和待遇,诚信立木,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干劲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