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服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外汇收入
广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位于我国各大城市的前列,尤其是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又一次推动广州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广州旅游业早已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贸易方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创汇能力是反映该城市或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最直接的经济效应指标,是衡量旅游经济效应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创汇收入是指给境外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一、广州旅游服务创汇与贸易出口创汇分析
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2008年把广州评为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对2006-2015年十年的广州旅游外汇收入及广州贸易出口额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在广州贸易出口额中广州旅游创汇的所占地位作用。
(一)增长率
通过2006-2015年这十年广州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与广州贸易出口额增长率进行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2009年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增速达到近十年最高峰29.38%。上述十年间,除2008年负增长,其他年份均是正增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2015年的旅游创汇收入是十年前2006年的二倍余。
广州贸易出口额除2009年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大都保持较高增长,许多年份保持在二位数的增长率,2010年广州亚运会达到增长率最高。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广州市贸易出口额的增长是超过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增长。
(二)比重
比较2006-2015年这十年来广州旅游外汇收入所占广州贸易出口比重。
谋2可以看出,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占广州市贸易出口额比重不高,最高值都没有超过10%。但占比比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
二、广州旅游创汇与GDP增长
(一)增长贡献率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州旅游外汇收入对广州总体经济的影响,采用贡献率来衡量分析广州旅游创汇对广州GDP的拉动作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反映出经济增长中有多大比例是该产业所贡献出来的,是考察一个产业时常用指标。常用公式:Ri=xi/yi,其中Ri表示产业i的贡献率,xi表示产业i的产值增量,y表示GDP的增量。
由表3可知,2010年广州市旅游创汇对GDP的贡献率是4.85%,是这几年的最高点,主要原因就是当年的广州亚运会直接影响。从2006-2015年期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贡献率。其中,2008、2011、2013这三年旅游创汇对GDP的贡献率相对比较低,都出现了负值。广州市旅游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创汇对广州GDP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可见,广州市旅游创汇对GDP有一定的贡献率,总体呈现较为平稳的态势。
(二)散点图和回归分析
同时,为了更好的研究广州旅游创汇与GDP增长的关系,让旅游创汇效应更直观的体现出来,根据广州2006-2015年GDP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绘制了散点图(下图)
此散点图可以看出广州的GDP与旅游外汇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现假设二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设线性相关关系为Y=a+bx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Y为广州市历成的GDP,x为广州市历年的旅游外汇创汇收入,用Excel得出分析结果:
其回归结果的方程为:
Y=74.33 548x-9814.54,R2=0.832324。可以看出拟合优度R2为0.832324,属于较好,能够拟合样本数据,有83 2324的把握可以说明广州市旅游创汇收入同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值为6.301675较大,通过了T检验。从刚计算的结果表明,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元,能够使其GDP增加74.335元,其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
关键词:服务贸易;旅游贸易
一、前言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型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河南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贸易出口额逐年增加,但与其他省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必须提高我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把我省从“旅游大省”变成“旅游强省”。本文以河南省目前旅游贸易状况开始分析,从现实数据中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改进现在不足的一些途径。
二、河南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省的旅游贸易逐渐形成规模,游客从以前基本为国内附近游客逐渐转变为国内游客为主,国际游客激增的局面。基础的配套设施也得到大力完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主体的配套产业体系,下面从具体数据来说明问题: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无论从接待入境游客的人数到外汇收入和旅游的基础建设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稳步上升,从2005年的21604百万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61141百万美元,增幅达到183%,为河南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各地旅游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饭店的个数从2005年的360个增加到2012年的566个,这些数据统计中并没有包括类似于“农家乐”的家庭式旅馆,然而近5年来,这种住宿方式蔚然成风,是工薪阶层家庭出行住宿的首选方式,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各地旅游业的迅速展开离不开城市基础建设,从河南省公路里程可以看出,12年的公路长度是2005年公路长度的3倍,增长幅度达到了213%,铁路营业里程也从2005年的4100公里延伸至2012年的4900公里,为旅游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上述方面反映出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状况外,还可以从接待入境游客人数来分析。河南省2005年接待入境游总人数为6005万人次,至2012年接待入境游总人数增长至19077万人次,是2005年的317倍,呈现出强势的增长势头,2010年至2012年这三年来,每年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的旅游业在境外也逐渐崭露头角。
3、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1选取了我国东南地区包括了河南省在内的4个省份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东南四省中河南省的外汇收入最低,与湖北省数据最接近,与广东省相差悬殊,除了地区差异对旅游业的影响之外,在基础建设、旅游路线设计、景区开发、后勤服务、对外宣传上都与其他省份存在差距。如何提升河南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缩小与旅游发达省份的差距,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河南旅游服务贸易途径
由河南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得知,虽然河南旅游业贸易额增长可观,但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政府对旅游业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发展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的一些途径。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知,政府在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新兴的产业政府对其大力扶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法律措施,给予大量的经济支持等。所以,要更好更快地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发挥其引导作用,规范市场,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改善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增强宣传力度,尽可能地把旅游融入每个家庭的消费中,扩大旅游业对河南省经济的影响,整合全省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历史人文到自然风光,都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但从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的数据可以看出,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主要从交通、宾馆、餐饮及旅行社规范几方面进行。
在交通方面:近距离游客出行方式多数选择公路,自驾游趋势越来越强,应加快公路网的建设,扩大其覆盖面,方便游客从各个方向快速抵达目标景点,除此之外,D车,高铁等快速铁路也应加大运输速度,增加班次,加大旅游运输能力。而航空路线方面也不能放松,对于远方游客或海外游客来说,丰富的航班能够提高出行的效率,较好地为旅游贸易服务,是完善旅游交通的重要方面。
在住宿方面,应坚持“规范市场、合理布局、加强管理”的方针,实现住宿市场的长远发展,根据河南旅游贸易的游客层次,提供档次丰富,项目齐全,高标准化的服务。
在餐饮方面,应结合当地情况,发挥“特色食品”、“绿色食品”的优势,既形成了河南旅游食品的特色,又推动了食品行业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增加新鲜食品的需求量,还推动了特色礼品的深入推广。
在旅行社的管理上,应采取“高标准、严要求、勤检查”的原则,彻底解决“转卖游客”,“强迫购物”等不良行为。还应根据河南旅游发展的需要,完善旅行社的类型、规模、结构,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
3、大力开发旅游产品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一、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游客,增加不同的旅游内容,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消费水平。二、增加动态化的旅游产品,提高参与性与体验性,不断推出富有地方特色并集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如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中,有“斗鸡”,“金榜题名”“榜前捉婿”等节目,能够使每位游客都参与其中,极大地提高了旅游线路的可参与性及趣味性。
4、加大河南旅游业的宣传力度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针对旅游业的宣传也扑面而来,从原始的旅行社传单宣传,蔓延至电视、广播、微信等受众广大的现代方式。宣传主体也从个别旅行社的个体行为转变为各地政府的政策行为,强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河南省应有计划地组织国内外各类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我省举办的大型活动,推出多种形式的有影响、有份量的宣传报道,扩大我省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树立河南旅游品牌形象,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促使媒体主动宣传我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河南旅游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钢华,黄远水.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M]《旅游学刊》2008年第5期.
[2]陈艳欣,刘雪梅.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M]《当代经济》2009年1期.
[3]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
[4]彭柯.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RCA与TC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定量分析[J].武汉金融.2008年第四期.
[5]齐述丽,俞会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2期.
一、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一)山西省的入境旅游者人数
伴随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从2000年起,山西省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呈不断增加。并且,在2013 年山西省国内旅游接待人次达到了24746万,是 2000年的8.52 倍;入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 16.53万人次增加到了2014年的56.56 万人次;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从2000年的11.7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82.1万人次,到时2014年时达到212.6372万人次。
(二)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外汇收入
山西省的旅游总收入呈上升趋势,外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外汇收入由2000年的4991万美元增加至2010年46460万美元,经过十年的发展外汇收入增加了若干倍。在2011年时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外汇收入已达到56719万美元,到2012年时达到72024万美元2013年达到82000万美元,2015年,旅游外汇收入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83%。山西省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外汇收入明显增加。
(三)入境游的游客停留时间分析
山西入境旅游者停留时间平均时间较短,一般为1――2天,说明山西旅游市场在吸引游客的旅游时间上还有待提高,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山西应加快各景区的联动互助机制,整合各景区的旅游资源,以全省一盘棋的思维来吸引入境游客,做好大旅游产业。
二、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
尽管2000年以来,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与国内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竞争力较弱;与国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差距更大。
山西省的旅游服务贸易与其他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还比较小,虽然自身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力度比较低,旅游接待地主要还是集中在太原、晋中、大同、忻州等热点城市,属于文化观光型,产品类型过于单调,还未能充分发挥旅游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作用。
(二)国际旅游贸易服务质量低、管理差
山西省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服务质量低、管理差,景区市场秩序乱,有些景区甚至还存在着强买强卖现象;景区的环境卫生也普遍不好;景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不足,会讲外语的导游也不多,导致在面对国外旅客时无法准确的介绍景区的文化背景。
(三)山西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
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不够。即使山西在不断的发展交通、餐饮、住宿等,但也不难看出其对于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制约。如交通方面,山西的民航、铁路、公路虽有发展,但作为国际旅游者使用最为频繁的航空运输,国际线发展仍然不足;在住宿方面也没有专门接待外客的机构。可见,山西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仍然有诸多的限制。
(四)宣传力度不大,国际知名度低
山西虽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整体宣传方面力度不大,基本上是各市或各重要景点各自为战,影响力和宣传的效果都大打折扣,国外旅客对中国山西的认识严重不足,对于山西的文化底蕴概念模糊,甚至没有基本的认识。虽然“晋善晋美”的宣传在国内达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仍然不到位,山西景点的国际知名度较低。
三、促进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建议
(一)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一,规范景区市场秩序,加强旅游服务管理,坚决取缔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抵制不文明的现象,搞好景区卫生,建立绿色健康的生态文明景区;积极发展景区特色、深层次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建立规范化的特色景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其要定期进行培训并考核,在工作中能真正做到的笑脸服务;加强工作人员的外语交流能力,使国外旅客听得明白、看得舒心、玩得开心,提高旅客的满意度。第三,加快山西省旅游企业的发展,在扶持中小旅游企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山西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二)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作为推动山西国际旅游的重要方面,省政府应积极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增开国际航线;完善宾馆、饭店等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接待外宾的能力;根据入境游市场要求,提供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加强旅游安全的工作,建立紧急和重大事件的处理预案机制,完善旅游救援体系。
(三)加大宣传,提高国际知名度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将主要景点打包,整体在国内外知名电视、杂志、网站等媒体作广告宣传,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提高山西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提升山西形象,实现山西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另外,要结合山西的民俗风情、特色产品,打造能够充分展示山西特色的宣传口号,增加山西旅游景点的宣传亮点。
另外,还应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交流。通过召开博览会等形式的国际交流,能够更直接、更形象的宣传山西;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先进经验,增强我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入境游
1 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1.1贸易总量大比重高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巨大,无论在出口还是进口,贸易量总额都是很高。在此,主要以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在入境游市场为例。北京是最主要的旅游服务经济收入和旅游服务创汇基地,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大城市首位。其平衡了本国国际收支,积累建设发展资金,促进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7到2010年来北京旅游的入境人数,随着北京旅游产品供应不断的完善、世界经济稳定的发展以及经济持续增长和对外交往的增多、区域合作紧密加强,北京入境旅游人数在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了407.72万人次,在2007年,来北京旅游的入境人中主要是香港同胞,由于北京的不断对外开放,对外宣传力度的增加,外国人、台湾同胞、澳门同胞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从台湾来北京的旅游者大幅度增加,由2007年的59.89万人增加到了目前2010年的194.38万人次。
2009年北京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长途、交通与商品销售对北京外汇收入的贡献最大,分别达到27%与25%,两者的比例占到全部外汇收入的50%以上,其中住宿餐饮也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第一、第二产业都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重视,为了达到吸引入境游客的目的,不断调整旅游政策和旅游环境。
1.2 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北京通过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努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关注的焦点,城市旅游吸引力不断增高,促进了北京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也提高了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而且北京作为龙头城市,对国家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起一定的带动作用,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产品生产制造中心和销售中心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同时也是入境游和国内旅游的接待中心和客源集散转输地,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从2006年到2010年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由42.32亿美元增加到59.67亿美元,北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由182.96亿美元增加到227.89亿美元。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由510.55亿美元增加到794.67亿美元,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量的比例也由2.26%增加到了3.59%。由此说明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1.3 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扩大
随着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逐步向国际旅游市场进一步迈进,政府根据北京景区的各个功能定位,不断改善,并实施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精品战略措施,加快对历史文化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奥林匹克公园区、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街区、繁华商业街区、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市标志性建筑景观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文化、体育、科技和时尚消费等旅游产品。坚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旅游特色发展道路,进一步使现有旅游产品更加完善。
2 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北京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当中,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2.1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弱
2.1.1 国际市场品牌效应薄弱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旅游产品方面与国际化的大都市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其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出口的商品结构单一、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等。北京旅游服务贸易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产品创新不够。缺少知名的旅游品牌。北京除故宫、颐和园等著名的古迹外,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北京的旅游商品市场也相对缺乏活力,特色的、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几乎是没有的。现有的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还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而相关的旅游产品的研发能力也不强,缺乏吸引力,商品的差异性、主题性、系列性都相对较弱,与国际上相关的旅游产品还有很大的距离。
2.1.2 国际化专业人才供给缺乏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北京的旅游人力资源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长,但是与国际上的标准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北京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高才能的国际旅游人才供给缺乏。
2.2 入境游市场规模增长缓慢
金融危机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使得国内交通成本提高,成品油的价格上涨,与国外相比,我国北京的交通成本还是比较高,入境旅游的价格不断升高,由于外币贬值,外国游客来华的消费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2008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379万人次,同比下降13%,2009年1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为21.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9.6%,其中接待外国游客下降了27.5%。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别是高端商务市场规模明显缩小,而高档酒店、国际会议、会展等预订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3 国际化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市场的对完开放程度不够,相关体制与法规还未达到国际化的标准,高端科技化的旅游信息网络未形成。
[关键词]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钻石模型;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31-04
一、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稳步发展,优势明显,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浙江省接待入境旅客共77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接待外国游客51504万人次,同比增长15%;香港同胞9247万人次,同比增长813%;澳门同胞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815%;台湾同胞14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3%。其湾游客入境旅游涨幅最大,这主要得益于“大三通”政策的实行。入境主要客源国有韩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德国等。
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浙江省有组织出境旅游者1198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其中出国游累计组团人数607万人次,同比增长247%,港澳台游累计组团人数58万人次,同比增长81%。全年台湾游累计组团人数153万人次,同比下降159%。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4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78525亿元,同比增长2429%;实现旅游总收入408033亿元,同比增长2318%,详见表1。
2006―2011年,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由169012亿元增至40803亿元,增长414%,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三强。从表中可以看出,这六年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跌宕起伏,总收入虽连年增加,但是受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比增长从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低于20%,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增长率只有117%;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旅游收入开始大幅增加,2010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4000亿元。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分析
1资源要素
浙江省自然资源丰富。东西南北地势形态各异:浙东地区沿海丘陵;浙南地区以山区为主;浙西千米以上的群山耸立,其中位于龙泉市境内的黄毛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境内最高峰;浙北水系丰富形成冲积平原。在地文景观方面,省内主要名山有列于中华九大名山之首的会稽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雁荡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等名山。水域风光资源方面,有钱塘江、甬江等著名大江;更有扬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城市之肺”――西溪湿地;红色旅游之源――嘉兴南湖;亦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更有千年古运河――京杭大运河,至今仍是连接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
人文景观资源独特。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东南文化区”,其主体是吴越文化。早在距今5300年至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中国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升起。历史名城众多,例如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临海等,杭州还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的建都之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统戏剧类的宁海县平调、传统美术项目类的宁波金银彩绣;省级主要非物质文化有湖州山歌和琴书,路桥气象谚语,渔民号子,天台山佛教音乐,织里刺绣,杭州刺绣,昌化竹编,松阳端午茶,台州道情,桑生产习俗,杭派书画装裱工艺等。
2旅游从业人员
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浙江省共有导游31948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258276人次,受训人员来自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行政部门,以饭店和旅行社为主,分别占77%和17%。2010年,浙江省共组织导游考试、饭店/旅行社经理岗位职务培训考试、出境领队考试等各类考试16次,参加人数达15000余人次,222人获得国家旅游局、饭店/旅行社经理岗位职务培训证书,2540人获得导游员资格证书,67人获得中级导游员证书、62人获得高级导游员证书,1186人获得景点景区导游员上岗证。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浙江省旅游业从业人员人数众多,导游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中高级导游人数甚少,不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旅游教育机构
浙江省有旅游院校109所,在校学生53902人,其中高等院校(含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院校)43所,在校学生23071人。2010年全省旅游院校招生人数16930人,专业教师158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26人。这些院校为浙江省旅游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二)需求要素分析
浙江省旅游出口市场主要有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以及美国等,这六个国家和地区占浙江省旅游服务出口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77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42亿美元。2011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3429505万人次。国内旅游市场可分为三类:一级市场即浙江省本省居民,占浙江省全部国内旅游者的514%;二级市场包括江西、安徽、福建等省,是发展较快的几个市场;三级市场包括广东、山东、湖南等省,所占份额在2%~3%之间,这几个省是近几年浙江省国内旅游前十位的客源市场。
旅游需求各指标分析:入境旅客在浙江省平均停留27天,人均天花费2112美元;国内旅客停留天数23天,人均花费1032元人民币。旅游目的主要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探访亲友为主。
(三)相关和支持产业分析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主要指为旅游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上游产业、辅助产业,也包括与旅游业共用某些技术、共享某些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如旅游业与民用航空业)。旅游业的最大特点在于产业综合性。
2011年,浙江省共有星级饭店1046家,较2009年减少50家,高星级饭店呈增加趋势,低星级饭店呈减少趋势。旅行社共有168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67家,共接待入境旅游者达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361%。由于饭店数量减少,特别是高星级饭店呈增长趋势,在旅游旺季“住房难”的问题更加严重。
浙江省旅游交通资源配置较为优化,水陆空均可出行,服务优质。目前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温州、台州、义乌、衢州、舟山7个运输机场,2010年累计起降飞机251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8714万人次,旅客发送量1520万人次。得益于沪杭、杭京高铁、杭福动车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原本的行驶时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近1700万公里,全年运送游客7634万人次。目前杭州正在施工的火车东站将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交通枢纽,不出火车站就可实现包括磁悬浮、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大巴、城市公交、运河游船在内的任何城市交通工具的换乘。
购物娱乐方面,主要购物中心集中在杭州、宁波和温州,杭州大厦的销售业绩在全国名列前茅。浙江省主题公园主要有杭州乐园、杭州野生动物园、杭州极地海洋公园、宁波凤凰山主题公园。就目前状况而言,购物娱乐产业还是薄弱环节,上海正在建设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势必会对浙江省旅游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四)旅游企业战略、竞争对手和结构分析
浙江省目前有旅行社1682家,但只有8家旅行社进入中国旅行社百强,其余旅行社的竞争力仍有待提高。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又可以淘汰部分弱小企业,引导行业更好发展。为了吸引游客,旅行社利用浙江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性,推出了例如历史文化、影视游、舟山佛国、避暑度假、民俗风情、商务会展、农家乐等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使浙江省旅游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城集团,作为浙江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旅游公司,实现了浙江省旅游企业上市的“零突破”,成功打造了“宋城”和“千古情”的品牌。
(五)政府政策与机遇分析
旅游业要成为转型升级的先行产业,首先要明确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在2010年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为加快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落实了旅游业各项支出政策,如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产业提升、宣传推广、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发面的财政投入;加大税费优惠,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酌情减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政府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用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这些措施必将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发展不均衡
浙江省旅游外汇收入、城市接待量、国内旅游收入等指标长期倚重杭州、宁波和温州这三个城市,其中杭州各指标均在首位,尤其是旅游外汇收入。2010年,杭州旅游外汇收入90870万美元,比位居第二的宁波33703万美元多出57167万美元,这差额更是比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义乌市、绍兴市旅游外汇收入总和还要多,杭州旅游外汇收入占浙江省总旅游外汇收入的426%。这充分说明了除杭州市外,其余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不高,整体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与浙江省相邻的江苏省主要城市如苏州、南京、扬州、无锡等城市旅游发展程度大抵相同,整体效益显著。
(二)产业链不完善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群,综合性决定了完整的旅游产品需要由景区或景点、旅行社、饭店、公共交通、餐饮等一系列互补性企业来提供。但是由于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产业链建设不完善,往往存在旅游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企业缺少进行广告宣传促销的意愿,则某些环节上的企业群体均存在“搭便车”的现象,难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和统一规范约束下的规模经营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缺乏经济实力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搞促销,缺乏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旅游产品雷同
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大多都未得到深度开发,导致游客在游玩时,只感受了大自然的风光,未能体会到人文景观,对自然景观产生重复感。总体来说,旅游开发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规划意识不强,实施力度不够,策划水平不高,不少产品创意缺乏深度,对市场的把握、技术的追求和文化主题的塑造不到位。
(四)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旅游市场法规不完善,行政管理效果较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旅游企业经营效果。恶性价格竞争导致有的企业微利甚至亏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期的无序竞争再加上国有企业体制的弊端,导致浙江省旅游企业大半处于亏损状态,不良资产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旅游定点商场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和物价水平。浙江省各个旅游城市的商场都应该是开放的、规范的,宾馆取消涉外定点。浙江省旅游管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时有发生。
(五)宣传力度不够
浙江省旅游市场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杭州西湖,但同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江郎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却远不如西湖,这主要是由于衢州江郎山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产业式运作机制,管理机制不灵活,宣传大多都通过政府渠道,不够生动和形象。旅游目的地宣传主要就是为了提高知名度,突出其特色。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宣传可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吸引外资。
四、提升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一)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城市差距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整体效益的提高必须是各城市协调发展。浙江省各城市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这些资源都具有可塑性,应进一步挖掘其旅游价值。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挥城市旅游功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在省内一直名列前茅,因此要发挥杭州旅游影响力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游客在杭州旅游时,导游应不仅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还应在适当时候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刺激游客到周边城市旅游,延长旅客的旅游时间。周边城市也应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特色旅游项目。
(二)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旅游品牌
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旅游定位,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城市品牌形象植根于城市文化之中,体现城市的资源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通过品牌的推广来实现旅游城市的营销目的。近年来,空气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安、安吉因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夏天气候凉爽成为周边城市居民避暑纳凉和养老的首选。借此即可以以“森林氧吧”为城市旅游品牌推出一系列的旅游项目。另外,应积极打造杭州国际休闲旅游、宁波滨海都市旅游、绍兴古越文化旅游、浙中商贸影视旅游和舟山海岛佛国旅游等城市旅游品牌。
(三)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旅游主导产业
优化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建立健全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机制应以旅游业为主导,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四)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
随着旅游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国际旅游业不仅需要一支在理论知识、外语运用和服务技能上达到相当水平的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同时还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懂得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熟悉国际旅游和善于旅游宣传促销的管理人才,要建立和健全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机制,改革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体制,使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机制更加健全。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完善旅游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出台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职业资格与薪酬挂钩的机制。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旅游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更要行业自律。
[参考文献]
[1]敖红艳基于钻石模型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区域经济,2011(5):31-33
[2]蒋和平,王耀中基于钻石模型的桂林旅游业竞争力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8):116-119
[3]杨佳佳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