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消费 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

旅游消费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达水平以及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旅游业发展水平越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基本性需求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就越高。反之,非基本性消费支出所占的比站就越高。因此调查分析日照市旅游消费结构,不仅可以反映日照市旅游消费水平所处的阶段,还可以反映出日照市当前游客消费的层次性特征,分析旅游者整体和不同群体的基本性需求与非基本性需求结构。

一、日照市旅游消费结构现状

近几年,日照市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却不是很突出。主要原因是日照市旅游消费结构不甚合理,旅游收入主要集中在吃、住、行等基本旅游消费上。旅游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日照市旅游业整体形象的提升,而且 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总体旅游环境层面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地区经济基础,特别是从旅游供给的角度看,只有当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必须的资金、技术等条件的支持。日照市自1989年才升格为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不具备接待大量散客旅游者的条件。

2.政府层面

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倾向上都是十分明确的,把旅游业列为日照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处理好做“裁判员”还是做“运动员”的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掌好日照市旅游业这艘大船的“舵”是政府的根本职责。

3.企业层面

日照市旅游企业因发展时间短,缺少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力和规模都无法达到目前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小型旅游企业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雷同,削价竞争严重。缺少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资金缺乏成为阻碍日照市旅游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4.旅游资源层面

日照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海滨资源和民俗资源,而在这两种资源类型中,民俗旅游消费层次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不能真正吸引度假型的游客,不仅没有门票收入,娱乐、购物等项目收入基本空白。旅行社“牧羊式”的服务和游客“到此一游”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使得日照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实际上成了游客旅游计划中的一个旅游景点,大批的游客及其所带来的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收入被白白送往周边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

三、日照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措施

1.高起点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

(1)完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实施科学的规划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科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跨区县旅游发展规划―区县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四级规划体系。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建立旅游项目库,完善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规划实施,实现旅游景区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高品位、高效益的需求。

(2)明确主攻方向,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

以打造东方太阳城、水上运动之都为核心,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内容,立足于日照海、山、古、农、节的鲜明特色,重点打造十大精品景区系列:3S旅游度假休闲景区(海滨一线)、莒国古文化旅游景区、五莲山宗教旅游景区、九仙山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景观系列、竹洞天风情系列、茶文化系列、古人类遗址景观系列、节庆系列、日照特产风味佳肴系列。

(3)加强区域性旅游合作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鲁东南苏北城市群为载体,加强日照与青岛、临沂、连云港等周边市地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合作区,共同发展跨周边省市的旅游线路。适应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区域关系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培育综合竞争优势,共同塑造和提升“水上运动之都”和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两个国际旅游品牌。整合优势资源,联袂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4)挖掘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利用文化专业队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间艺人、社会中介机构等深入发掘莒文化精髓,努力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增加旅游产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两城古人类遗址、海曲汉墓、莒国古城、日照市博物馆、莒县博物馆等建设文化旅游基地。

2.加强旅游市场化运作和整体形象策划营销

(1)改革旅游景区(点)产权制度,创新旅游经济市场化运作方式

推进景区经营企业化、景区运作市场化、景区管理属地化。对鲁南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风景区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建立巡察制度,对景区(点)内的建设项目进行定期巡察、监管。推动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大型旅游集团。发展同业合作联盟,推进利益共享的连锁经营和集约式服务。广泛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发展专、新、特、精的旅游服务。扶持和培育农民旅游、体育旅游服务组织。推进旅游饭店连锁经营、景区(点)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以及导游服务公司化。

(2)突出“东方太阳城”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

以海滨3S旅游、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为主线,注重高层次、战略性策划,精心包装“太阳文化节”、“沙滩文化节”和“民俗文化节”三大产品组合。加强旅游产品主题概念的区别设计,突出特色。围绕整体形象,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部门协同、上下互动、口径一致、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共同塑造日照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利用申办组织国际性、全国性会议、会展及文体、经贸活动宣传造势,提高日照旅游目的地在海内外的认知度。

同时,要不断强化和改善旅游软环境,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旅游细微服务活动,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促销机制,形成对外宣传的整体合力,提高宣传促销的实效。大力实施“以节促旅”,定期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渔家民俗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推介会和旅游交易会,在上海、南京、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主要客源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促销,针对不同的城市提出相应的宣传口号,如在济南主打“避暑、渔家”,在西安主打“避暑、海滨”,在郑州主打“方便、海滨、实惠”等。

加快构建全市旅游电子信息网,建立功能齐全的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立与全国各省市联网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实行网上旅游服务交易。

3.调整消费结构的六要素,努力延长旅游产业链

(1)发展壮大旅行社业

严格把好旅行社设立、导游资格审核关,日照导游队伍目前不足700人,真正从事导游职业的不足400人,按照2010年日照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的规模,日照导游缺口还有1500人。日照目前只有一家国际社,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开发需求。鼓励旅行社依法经营、走向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服务质量、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活跃旅游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既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基础条件。要围绕“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铁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备的旅游交通体系。通过组建旅游专业运输、设置旅游专线、更新新型舒适的旅游交通工具、维护正常的营运秩序等措施为旅游提供优质服务。

(3)促进旅店、餐饮业发展

合理布局宾馆、旅店。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形成高、中、低档次分明、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游客住宿接待体系。发展符合规范的景区(点)民居客栈。开发菜肴新品、精品,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环境优雅、各具特色的旅游餐饮中心区和美食街(城)。组织日照名特小吃展示、民俗茶艺、烹饪技艺表演、品评等活动,做靓日照美食品牌。

(4)发展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

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策划开发具有地方标志性文化内涵的旅游特色商品。围绕开发旅游纪念品,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建立旅游商品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促进绿色食品、农副土特产、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用品等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结合城镇化的推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形成规模的旅游商品专业村镇。规划建设日照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和若干个规范管理的旅游商品一条街。在万平口等较成熟的旅游景区或沿线规划建设旅游购物中心,延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5)繁荣文化娱乐和会展产业

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公司。大力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体育场、万平口生态广场、日照展览馆、日照博物馆等重要设施,丰富旅游文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市及各区县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和综合性演出场地建设,策划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大力发展旅游景区(点)及旅游饭店主题旅游娱乐活动。促进会展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争办全国性、国际性会展,以会展促旅游,以旅游带会展,形成会展商务旅游品牌。

(6)在培育民俗旅游特色上求突破

围绕“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日照渔家民俗风情游这一特色,将之打造成为独具日照本土特色的旅游品牌。鉴于日照市民俗旅游整体层次低的现状,今后要着力提高民俗旅游的层次和水平,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高,推动日照市民俗旅游由粗放型、速度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2]Philip Kotler等著谢彦君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白永秀郝索师萍著:《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4]日照市旅游局:《山东省日照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

[5]王德刚:《日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路》,2003年

[6]杨乃济:《日照市旅游发展战略》,中国旅游规划设计网,2000年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旅行社;课程;开发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提升,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旅游接待大国和主要客源输出国,进而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的强国。因此,旅行社急需大批高素质、具有现代服务意识与营销能力,拥有高接待水平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的建设能够指导学生加深对现代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认识,会熟练运用旅行社服务的知识,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旅行社服务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评价的能力,具备职业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从事其他服务行业做好准备。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为课程和专业的调研提供帮助,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立给予指导,也为学生今后的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并能够提高学生对企业和行业的认知,强化行动能力,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经过课程组的深入讨论和分析,确立了如下开发步骤:

首先,建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共8人,其中专业教师5人,企业专家3人。

其次,运用调查研究法,深入6-8家长春市内知名旅行社进行调研,从旅行社各岗位工作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行动能力入手,调研旅行社有哪些服务和管理工作,找出若干典型的、完整的工作任务,开发出本课程的行动领域。

第三,根据调研所获取的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法,撰写调研报告。

第五,把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运用专家研讨法,请企业专家给出意见,专业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探讨,开发学习情境、课程标准。

第六,根据课程标准,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进行探讨,拟定课程的基本内容,征求专家意见,开发课程内容、课件、评价方式。

第七,根据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并开发涵盖试题库、案例库、资料库、图片库等相关资源的课程资源库。

深入旅行社调研的主要是旅行社的几大工作岗位:外联、前台接待和计调,这几个岗位是旅行社的核心岗位,是掌控旅行社是否盈利的关键。我们通过与吉林省内知名旅行社,如吉林省海外旅游总公司、吉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长春市中国旅行社的总经理及部门经理、骨干员工的访谈和调研,对旅行社的具体业务类型、分工、部门职能、岗位任职要求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从企业中获取了更重要的信息,就是企业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到旅行社经过短期的入职培训就可以上岗,减少企业的培训时间,这对本门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因此,《旅行社运行实务》正是适应现代旅行社的实际需要,为培养基础扎实、高素质、高能力的,同时具有极强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旅行社服务及管理应用型人才而开发建设的一门课程。

《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的开发建设,是对原有的科目体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本课程将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开设年级为二年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对旅行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将使学生的从业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并且提高学生的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及职业行动能力。

同时,本课程的建设将是所有旅行社类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此外,可以使学生在旅行社服务岗位上达到上岗及能顶岗的效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培训成本,起到较大的社会效益。

旅行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三大岗位群之一,是学生专业实习和就业的三大方向之一。《旅行社运行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技能而开设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因此,通过《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的学习,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真正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现就业岗位的全覆盖。同时,为《教学顶岗实习》、《旅行社计调业务实训》等课程进行拓展能力的训练做好铺垫。

《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的建设将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重新架构行动导向课程,使本课程更具有适用性、实践性。通过企业调研,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特点和层次,以及工作任务是否具有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并围绕职业工作内容开发出学习领域,完成对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 旅游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3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谓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渗透到旅游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方面,使拥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具有魅力;旅游为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又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河南地处中原,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历史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并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将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

河南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以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书写了一部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为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河南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纵观中华文明史,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2世纪的金代这三千五百多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河南,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文物古迹。如多处古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等;中国出土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国最早的国家监狱——汤阴羑里城;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中国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寺;石窟艺术宝库——洛阳龙门石窟等等,这些都彰显出中原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以及中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第二,河南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在华人300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河南被称为华夏姓氏之根,每年从世界各地来河南寻根拜祖的华夏儿女达数百万之众,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也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河南拥有厚重的宗教文化与闻名世界的武术文化。佛教、道教、儒教的发源地在河南,儒道释的发展、传承都留下了重要的文化标记。如洛阳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之瑰宝;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道教洞天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等都是儒道释文化在中原开源广播的典型象征。闻名海外的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以功法繁多、利于实战为特点的少林拳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为特点的陈氏太极拳影响力最大,将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和武术爱好者到河南来,促进了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四,河南是中华豫剧之源头。戏曲的起源、形成和繁盛都在河南,河南号称“豫剧之乡”。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以播放河南地方戏为基本内容的综艺专题栏目《梨园春》,自从1994年10月创办以来,现已成为在省内外很有影响力的栏目。

二、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总的来看,文化与旅游的发展仍存在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旅游文化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管理体制不健全,资源整合度低。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多数景区隶属不同行政部门,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状况。旅游文化资源无法形成合力,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及优势互补,并且很多旅游文化产品在内部竞争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造成资源的浪费,致使旅游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均较弱。

第二,缺乏统一规划,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缺乏统一规划与科学论证,开发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对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只是采用复制模式简单化开发,或者是单纯地模仿和再现历史场景及历史事件的表象,却忽略了物化表征之后深藏的文化鉴赏价值、人文精神特质,缺乏引导旅游者对中华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难以适应游客不断提升的审美鉴赏力,使旅游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旅游文化产业链条短,旅游服务不到位。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效益计量上,不仅应重视直接的景区经济收益,更应看重所有旅游要素在流动中所产生的消费与购买收益。然而,河南多数景区仍单纯将增加门票收入当成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其次,在旅游服务方面也不到位,多数游客认为河南旅游景区的导游服务一般,对当地居民的印象是文化素质较差。另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较为单一,旅游产业要素不全,游客在参观时可以参与的项目少,导致游客在旅游地逗留时间较短,从而影响旅游相关联产业的发展。

第四,旅游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小。河南省尽管也在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比如,举办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信阳茶文化节等,使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有很大提高,但是和其他城市相比,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仍不是很高,也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大部分省外游客除少林寺、红旗渠了解之外,对河南省其他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产品知之甚少,他们对这两个地方的了解大多是从影视和网络宣传中获得的,充分说明河南省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河南省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受到埋没,使大量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不能得以传承。因此,河南应在深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创建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上下功夫。

三、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根据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可知,要想全面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应调整河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河南文化资源优势,抓准河南旅游特色,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为此,河南省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创新机制体制。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建设,通常涉及众多方面和众多部门,河南各地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改变旅游文化资源多头管理的状况,理顺旅游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向管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建立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统一、协调共促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第二,准确定位,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需求,要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民族背景的旅游者都能感悟到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在对旅游文化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河南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例如除了利用古都文化、姓氏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等资源,不断创新产品形式,比如,信阳可开展茶文化旅游,将信阳秀美的茶区环境、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与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相结合,发挥出信阳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以文化旅游项目的高品位性吸引广大游客。

第三,整合多种资源,提升竞争优势。河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只有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发挥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目前,河南省可以考虑将四大古都的各游览胜地连线、连片,进行整体开发,组成一条“古都游览线”;从河南的博大源远的史前文化着手,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组成一个“精品史前文化游览线”;利用河南是古代名人辈出的地区,重修名人故居,开发一条“文化名人故居游览线”等,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合理配置,实现规模化效应,提升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第四,提高产业化意识,拉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要提升游客满意度,应充分利用好文化资源,围绕游客需求将地域文化渗透到旅游业的多个环节之中,如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打造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特别是将河南的文化特色体现在宾馆餐饮及城市环境等载体中,如在宾馆的装饰、设计等方面,体现河南的文化特色,在餐饮方面,扶持那些能体现河南文化特色的传统饮食和风味小吃。另外,在徽记、商标、装饰、主题等能够彰显旅游形象特色的微观之处精心策划,使旅游者能够从各种旅游要素中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体验到河南的鲜明的文化特色。

第五,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实行河南省总体形象宣传与景区宣传相结合,政府机构宣传和旅游企业促销相结合的方法,树立和提升河南的鲜明形象和特色。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和旅游博览会,到国内外主要客源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式的旅游促销。还可通过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节庆活动、赛事,如郑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信阳茶叶节、洛阳牡丹花会、安阳的殷商文化节和国际滑翔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提升河南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河南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杨宏恩,田晓燕.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基于旅游强省的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 栗洪伟.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3] 范恪劼,范昕伟.关于文化旅游开发在河南旅游业中重要作用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基础理论;旅游六要素;旅游学科;旅游结构

[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加6(2006)04―0018―05

一、问题的提出

“行、食、住、游、购、娱”,被简称为旅游六要素,在今天的旅游业界已是个应用得非常普遍的概念,这还有必要提到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吗?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旅游六要素无疑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从逻辑上说旅游产业的理论依据是旅游学。而旅游学的基本框架又是什么呢?我们翻阅不同版本的《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基本上都是从什么是“旅游”和什么是“旅游者”讲起,然后不可回避地都要涉及到对旅游六要素这一基本内容展开论述,这说明旅游六要素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已经存在,但长期以来对旅游六要素理论属性的评价则非常含糊。也许是人们感到旅游六要素的提法太通俗之故,其实许多深奥的理论都可以借用通俗语言加以阐述。由于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不明确,引发相关的问题是,早先就有学者提出了“真正称得上旅游理论的理论没有形成”[1],就是到今天仍有人认为“旅游理论研究脉络不清”[2],“旅游研究出现泛化倾向,学术群体之间缺乏学术认同感”[3],等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旅游学理论的认识不到位或缺乏认同感?如果问题果真如此,又怎样解释我国20多年的旅游产业辉煌竟是在没有理论或理论“脉络不清”的情况下取得的呢?如果问题不是如此,旅游学的理论体系又在哪里?笔者认为,人们高度关心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与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有关,探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也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此谈谈个人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二、“六要素”提出过程回顾

为了进一步探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这里有必要先就旅游六要素发生过程及其在旅游实践发展指导作用作一简略回顾,归纳以往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三要素”提出阶段。改革开放是我国旅游产业的催生婆。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旅游热潮和仓促上马的从业人员队伍,业界急于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旅游和怎样办旅游”的问题。1980年何礼荪先生提出了“旅游三要素”,系指饭店、交通和服务[4]。可能是三要素中的“服务”一词显得比较笼统,另有专家在198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概论》中将“旅游三在素”解释为旅行社、交通、饭店[4]。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们从国外发达国家翻译过来一些旅游著述,如土井原的《旅游业入门》”[5]、M・马特勒的《国际旅游地理》[6]等。这些国外旅游著述中都无一例外地重点论及到旅游业与交通、饭店、餐饮、娱乐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没有将旅游诸要素提炼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综合性概念体系,因而这些著述在理论上的阐述还有欠缺。

第二阶段(1985―1990年):“五要素”提出阶段。1985年黄辉实著的《旅游经济学》中提出了旅游五要素的概念,即“吃、住、游、行、买”[7]。1987年,我国的《旅游学刊》、《旅游论丛》分别由内部试刊转为公开发行,在这两个刊物上,于英士[8]、谢长淮[9]、李治莹[10]、佘培等人各自发表文章,都使用了旅游“五要素”一词:“吃、住、行、游、买”,说明五要素的提法在当时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虽然流行的时期不长,但已是今天“六要素”的前身。

第三阶段(1991―现在):“六要素”提出和普遍使用阶段。1991年以孙尚清主持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标志,提出了“行、住、食、游、购、娱”六要素概念[11]。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并大量出现在旅游专业的教科书中,如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写的《旅游概论》[12]等教材都把旅游六要素摆到基础理论的位置。

通过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回顾,进一步能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概念提出的滞后性

我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六要素”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明确提出来的,反映概念的产生滞后于实践,而理论滞后实践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这里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一直对旅游活动持否定态度,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旅游六要素最初的提出是针对旅游业发展必需要具备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而言的;二是理论的产生需要经历一个在实践与认识间的反复筛选过程,过程需要时间,六要素的出台也不例外。

2.旅游实践的指导性

“六要素”提出的历史背景正是我国旅游业起步时期,对什么是旅游和怎样办好旅游等基本问题需要有一个通俗的理论来统一大家的认知。“六要素”的提出为指导人们去认识、兴办旅游业发挥了启蒙作用,为人们构架旅游产业链提供了基本范式,所以“六要素”概念一经提出便很快得到普及,它对旅游产业实践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这足以证明旅游六要素完全具有理论的指导属性。

3.体系形成的完善性

今天的“六素说”理论,是由过去的“三素说”、“五素说”发展来的,每进入一个新的“要素说”发展阶段都是以结构性地增加一两个基本要素单元为标志。在“五素说”阶段,“娱”的要素还没有提高到产业要素的地位,造成了对文化产业效益的流失和旅游者对单调夜生活的不满。在“三素说”时期,因缺失“娱”和“购”两个要素,旅游产业效益的流失更大,可见,旅游六要素理论的提出是经过了旅游业不断实践、摸索和完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4.理论术语的稳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后促进旅游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可能还会增加,例如旅游业对移动通信和数宇化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就已经越来越深,有没有必要用旅游七要素来代替旅游六要素呢?本文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今天的旅游六要素已成为代表旅游产业基本构 架的固有术语,出于应用的需要已没有必要修改。

三、旅游六要素具有理论的属性

讨论旅游六要素是不是具有其理论的属性,仅仅回顾它的发展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站在理论的层面上研究它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因为理论就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13]。

1.研究对象

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所对应的学科研究领域及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六要素作为旅游学独有的研究对象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除了旅游学之外,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

2.合成性的原理体系

旅游六要素本质上是指组成旅游产业的基本构架和产业链而言。早在旅游业出现以前,六个要素就各自独立并长期存在了,但有了六个要素不等于自然而然就有了旅游业,在合成以前的六个要素是不能称其为旅游六要素的,所以六要素和旅游六要素是两个概念。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具有以前没有的一种动力能将六要素有机聚合成为现代旅游产业,如同氢、氧两个元素化合成水的原理一样,旅行社把六个要素串起来就化合形成了全新的旅游业事物,相当于由若干基因合成为旅游产业生命的新机体一样,将旅游六要素合成为旅游产业的内在动力就是旅游六要素理论属性的所在。

3.层次性的学科体系

旅游六要素远不是旅游学研究的全部。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见图1):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驱动六要素合成与形成旅游产品的动力;三是支撑系统,由相邻学科和相关部门支撑起来的旅游学范畴。进一步解析旅游学的层次性结构体系,有利于探讨目前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常遇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觉得旅游学理论提得太多,使人感到无所适从。多见到的有“体验论”、“经历论”、“产业论”、“文化内涵论”,等等,其原因是只看到系统中的一个动力,而实际上的驱动旅游六要素合成的动力是多元的,各家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动力,以偏概全,便造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

第二是觉得旅游学没有自己的理论,“所谓的研究大多只是简单套用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搬用、介绍国外旅游研究的一些成果”,“冠以旅游××学”名称的书籍层出不穷”[1]。其原因是只停留在上述支撑系统的层面上,同样也缺少对旅游动力及其对六要素合成过程的机理研究。

上述两个问题产生的共同点,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旅游六要素具有理论的属性及其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就是认为旅游理论“没有形成”的学者,在我们看到他所提出来的“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时[1],也发现它仍然离不开“旅游六要素”这一母体。“冠以旅游××学”,正是体现了旅游学科支撑系统中各分支学科边缘性研究的特点,和需要邻近学科支撑的一面。

没有相邻学科的支撑就没有今天的旅游学。当我国旅游业由政治接待型向产业型转型时,是经济学给予了有力的支撑,不讲经济效益何来旅游产业?因此,最初一段时间把旅游学放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之后,因为旅游业是以旅游六要素为载体,提供人为人服务的产业,因此旅游业又转归到管理学的门下。可以肯定旅游学的学科地位今后还将出现新的提升和突破,但旅游学依靠相邻学科支撑走过了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的发展过程,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超越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内容。

4.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集中体现了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质

任何一种理论最终都是要付诸应用,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由要素组合的。为什么旅游六要素能用做一种表述旅游学理论的方法?因为旅游产业的行业覆盖面广,交叉部门多,必然反映在旅游学科体系对相邻学科包容量大和外延性强的特点上。所谓旅游产业的外延性是指真正直接属于旅游管理的部门并不多(如培训等),大量要依托旅游六要素外延到交通、民航和分属于各行各业的旅游景区,方能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生产力,因此,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是顺应产业需求而发生的,同时在根本上又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质。多年来专家们对旅游学科体系采用种种不同的联系图解表达,在各种联系图中,旅游六要素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质是学界专家们的共识。采用要素法表述旅游学科的主体成分基本符合旅游学的现状和实际。

四、旅游六要素的结构体系

1.结构体系

结构决定功能。由于“六要素”的本身就是对旅游主体结构的一种表述,六要素构成的变化决定着不同旅游产品性质和类型。

既然六个要素的组成是一种结构关系,就存在六要素结构的优化与协调问题。在六要素构成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缺失,或者其要素量的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整体产品结构的失衡或生产力要素的浪费,制约旅游产品体系的效益型发展。旅游六要素结构理论体系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在指导旅游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作用。

也有专家把旅游结构概括成“三体说”[14],这与“六素说”不存在矛盾。“三体说”指的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旅游介体(旅游交通和接待设施)三者间叠加与合成的部分,构成旅游学研究的核心(见图2)。“三体说”将旅游“六要素”分成了供需两个侧面,既包含了消费者需求的六要素,又包含生产者经营的六要素,所以,“六素说”与“三体说”基本是一致的。

2.结构类型

旅游六要素的构成不是简单的拼盘,是多元素有机的组合和新质量的生成。我们要促进旅游产业六要素构成之间的协调与优化发展,就需要先对六要素之间的产业链及其关联性有科学的认知,我们根据“六要素”关联的组合形式分两种类型:

(1)序位关联式

人们为什么习惯把六要素中的“行”或“食”排在六个要素的最前面?把“购”或“娱”放在后面?显然与六要素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有关,或者说与旅行社安排旅游者观光行为的顺序有关。旅游者乘车出发,先要约好吃、住的安排,中心目标是完成对旅游目的地产品的购买:“游”,其次参加娱乐,最后购物返程。旅游六要素的序位基本上是根据产业链顺序的先后排出的。

(2)主次关联式

在旅游产业结构中,六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等同。其中“游”是核心,是观光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行、食、住”,是实现“游”要素的前向关联的三个要素,“娱”和“购”是“游”的后向关联的两个要素。前向关联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就发生不了现代旅游的过程;而后向关联是提升旅游过程质量的充分条件,没有“购”和“娱”似乎也能发生旅游,但后向关联是旅游效益的关键,并在效益构成中举足轻重。因此“游”的建设问题一直成为旅游 学术讨论的重头戏,旅游学界的论文数量以围绕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建设最多,“游”成为带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诸要素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六个要素在整体结构中各司其职,其中最重要的是“行”和“游”二要素,故称“旅游”。

五、旅游六要素结构系统的主导因素和动力因素分析

旅游六要素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旅游产品为什么分为观光型、度假型、专项型等类型?这与旅游六要素内部结构中所居的主导地位相关。主导因素就是牵动旅游产品发展的内在主动力。在观光产品中,“游”是主导因素,其他五个要素是为“游”配套的。在度假产品中,“娱”换位为主导因素,这里的“娱”广义地包括休憩、休闲、游戏、健身等活动。在度假产品中“游”的主导地位没有观光产品那样突出。在专项产品中,六要素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换位成主导因素,如自行车或自驾车旅游都是因为改换了“行”的手段或方式而成为了主导因素;美食旅游以“食”为主导因素,修学旅游以“购知识”为主导因素,在漂流、探险旅游等产品中,“游”或“娱”都上升成为寻求刺激为目标,等等。

可见,我们提出的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既包含对基础结构层次的分析,也包含对动力机理的研究。由于驱动旅游六要素组合与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可变的,所形成的产品自然也是多样的。专家们从各自专业角度解释旅游的本质时便得出了众说不一的结论,这不足为怪。例如,“体验本质论”难以完全解释商务旅游和公务旅游的主要动机;“经历本质论”难以完全说明探亲访友主要目的,等等。六要素的理论属性包括了其中主导因素及其六要素结构的动力学研究。

未来旅游六要素将不断发展进化,激活动力机制与主导创新将成为旅游六要素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六、结语

旅游六要素在旅游产业和旅游学科体系中均居重要地位。除了旅游学科,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决定了它的理论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旅游六要素的提出是人们对旅游实践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指六个要素合成后的全新质量的形成,而不是对六个要素的简单罗列。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三是支撑系统。旅游六要素中主导因素的变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理性的思路去促使六要素产出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旅游六要素理论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开展对旅游结构体系和谐化的研究。随着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影响旅游的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一定会在新的实践中发展创新,这有待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J].旅游学刊,1997,(4):31―35.

[2] 刘彼秋.重视旅游理论体系构建[N].中国旅游报,2005―06―01(7).

[3] 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5,(1):21.

[4] 旅游概论编写组.旅游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101.

[5] [日]土井原;于学谦译.旅游业入门[M].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内部),1979.

[6] [美]M・马特勒;黄国英译.国际旅游地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7] 黄辉实.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1.

[8] 于英士.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思考[J].旅游论丛,1987,(1):43.

[9] 谢长淮.认识国内旅游特征制定合理发展措施[J).旅游学刊,1987,(1):73.

[0] 李治莹.注重八闽特色迅速发展福建旅游业[J].旅游学刊,1988,(2):51.

[11]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107.

[12]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