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训练的种类

体育训练的种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训练的种类

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典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训练;价值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19-02

古典芭蕾作为一项艺术,发展了近几百年,有着自身的完整体系及训练方法,对人在舞蹈上的训练更加科学、系统。借鉴芭蕾舞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方式来开展舞蹈体育训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教学。

一、芭蕾同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原则分析

古典芭蕾作为一个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对于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及表现能力有着很大的助益,可以帮助体育运动员迅速地实现利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塑造。芭蕾的身体技能训练可以以四字囊括分别为:开、绷、直、立。这同当前的体育舞蹈训练身体技能动作要求很相同。

开即指的是完成芭蕾动作都要从肩、胸、g、膝、踝等关节来左右均匀地由内向外的打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身体的线条并扩展身体动作范围,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芭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贵族气质,这种标准的审美要求及训练方式使得芭蕾舞者达到了非职业舞者所不能到达的身体理想职业化。相比芭蕾舞蹈,体育舞蹈的“开”注重以身体中心为基础令身体前部肌肉群放松向外放射性的展开,涉及到的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胸部等。在进行舞蹈时,要求女舞者能够充分打开胸腔、打开四肢的动作,呈现出优雅的舞姿和线条。

绷指的是每一个芭蕾舞蹈动作都能够将肢体的每一部门都保持绷直,尤其在膝、踝、趾、脊椎、颈椎等部位。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虽然不强调保持所有的动作都绷紧,但是绷紧的动作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比如在伦巴、恰恰中,所有的站立动作,都会要求脚背绝对的绷直。在所有的动作中,为了保持肌肉的紧绷,对肌肉和关节都会有一定的训练,而起到延展身体曲线的效果。一些肢体末端的绷直,还能够促进手臂的延长从而帮助舞者在视觉上起到拉伸的作用,形成一种比较高挑的错觉。

直指的是背部能够保持挺直,这同体育舞蹈中的要求还是很相同的。这种身体背部的挺直,能够有力地表现舞姿的优美,达到视觉上的美感。绷直不仅有利于保持体态的美感,还能够帮助在进行动态表演时保持重心,使根基更加稳定,帮助身体旋转和推动。

立指的是头、颈、躯干和四肢能够保持整体,使得身体能够保持能量的聚集,达到重心的提升,从而实现气宇轩昂的美感,这种对于立的要求,在体育舞蹈中同样适用。所以运动员在完成每项动作时,都需要保持立的意识,保持完美的固定伸直姿态。

除了这四个字之外,还有诸如轻、准、稳、美等字的要求。轻指的是舞者控制好动作的起跳和落地,给人以轻盈自如的感受。准则指的是保证每次动作能够达到要求,保证舞姿的路线和位置准确到位。稳就要求舞者每个动作都不拖泥带水,能够保证每一个动作动时不拖沓,静时够稳。而美就不言而喻了,任何舞蹈的初衷都是给人以美的感受,达到视觉的美感。因此就需要运动员不但要有基本功,还要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融入美的艺术表现,将美学原则贯穿到每一个舞姿当中。

二、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基本功教学训练。基本动作是舞蹈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进行体育舞蹈训练时,可先借鉴芭蕾舞蹈的基本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练好基本功,掌握体育舞蹈的精髓。

古典芭蕾的一些动作主要由跳、转、跳转结合和连接动作构成。这和体育舞蹈动作中的动作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体育舞蹈运动中,对于转和旋转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转的形式也比较多,诸如“行进转”、“轴转”、“平转”等。而体育舞蹈通常为两个人同时进行,对于两人的“内圈转”和“外圈转”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可以将芭蕾的转体训练方式应用到体育舞蹈训练中来,也可以在掌握了芭蕾转体动作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就体育舞蹈的技术标准来达到训练目标。

(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技巧训练。任何的艺术都有一定的技巧性,对于芭蕾学员的要求更加高,因此在掌握了芭蕾的技巧训练之后,再来学习体育舞蹈就更加容易了。学习芭蕾舞蹈时,重要掌握的技能为旋转技能、跳跃技能、双人舞托举技能等,还要额外的表现出比较高的艺术素质及艺术气质,以及比较好的乐感、舞蹈感、自信能力等。

一个好的芭蕾演员必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学员只有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经过很多刻苦的训练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曲线及体态动作。而在体育舞蹈中,必须要求身姿挺拔,抬头挺胸而达到体育美及艺术美。除此之外,学员还要能够完成对于速度、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要求,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

(三)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乐感训练。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了达到比较高的艺术美,学员必须能够有良好的乐感。音乐可以为舞蹈增加灵动性,达到有声有形的境界,而一个好的芭蕾舞者必须能够达到将两者相互融合。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舞蹈是,就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感知力,完美的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

当前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体育舞蹈训练时,并不注重舞蹈同音乐的结合。教师的艺术素质也比较低,自身的艺术涵养并不够,对学生音乐的培养并不完全,所以培养学生练习舞蹈时并不能够起到舞蹈同音乐结合的引导。为此教师可以引荐芭蕾舞乐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引导,补充我国舞蹈教学的疏漏。这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达到舞蹈同音乐的有效统一,还能够帮助完善我国舞蹈教学体系。

(四)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形体训练。舞者的形体训练时舞蹈训练的基础,一个完美的体态能够帮助学员在舞蹈过程中达到比较好的形态美。为此,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一定要保持身形挺拔、气宇轩昂,达到舞姿的流畅和优雅,体现出舞蹈的美感。芭蕾训练中对于高雅和绅士风度的体现比较注重,借鉴芭蕾舞蹈的形体训练来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对于学院气质的培养以及行为动作灵活优雅的提升大有益处。

(五)对于今后教学的意见。当前的体育舞蹈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并不同于以往的纯技术教学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艺术教学所占的比重,将艺术教学纳入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考中来。提升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将动作艺术表现力提升到基本的教学课程中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舞蹈训练既是一门技术课程,又是一门艺术课程,为了达到其艺术的范畴,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拥有必备的艺术素养,借鉴古典芭蕾的训练方法,为学生设计一个可以兼备形体、乐感、技巧的课程,帮助实现运动员的舞蹈修养。相信随着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未来的体育舞蹈训练会变得更加专业,不但能够培养人的形体和内心,还能够将二者升华。

参考文献:

[1]黄冬S.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意义与实际运用[J].魅力中国,2014(22).

[2]胥春华.浅析古典芭蕾训练对提高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作用[J].体育时空,2012(3).

[3]王M,曹卫东.芭蕾基础训练在高校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

[4]王涓屹,田原,施伽h.浅析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价值[J].体育时空,2014(24).

[5]陈静雅.芭蕾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1).

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营养学;体育训练;膳食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17-01

前言

作为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边缘科学,近年来,运动营养学理论知识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体育训练的之中,营养疗法也得以迅速在我国普及开来。总的来说,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取决于科学的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心理素质以及合理的饮食营养。科学合理的营养结构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并帮助运动后迅速恢复体力。

1 体育训练所需营养的分析

由于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都有相应的要求,而符合体育训练要求的合理营养食品可以有效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成绩。例如:力量型运动员通过体育训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能;健美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加肌肉的美观度;举重运动员、摔跤运动员以及足球员体育训练的目的则是为了要增强爆发力和反应能力。要想达到此类专门性体育训练的目的,就有必要合理、科学地管理体育训练中运动员的营养膳食。

1.1 体育训练中水和电解质的需求

近年来,营养学领域也比较关注于这方面的研究。由于水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占人体体重的60%。其主要作用有:①作为各种物质的载体;②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③调节体温;④独特的机械作用;⑤作为机体关节、肌肉以及脏器的剂。而电解质则是人体体液中带有正负电荷的电离子。电解质主要的身体功能有: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水平衡;维持神经、细胞的应激性。因材在体育训练中应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

1.2 体育训练中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天然的人体保护剂,参与了人体很多重要的生化反应过程。另外,它还可以抗氧化,可起到一种酶的作用。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物质,但它又不可自行合成,所以运动员必须从膳食中来获取。随着体育训练中运动量的增加,运动员对维生素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因为他们出汗较多,所以消耗的维生素也会相应增加多。科学研究表明,1L的汗水中大约含有50mg左右的维生素。另外,人体可以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获得能量,可以从食物中来获取蛋白质,但缺少相应的维生素是绝对不行的。另外,体育训练会使运动员的机体代谢增强,从而使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加。而维生素的营养不良则会导致导致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降、免疫机能减退和运动后恢复过程的延长。所以,科学、合理的维生素营养对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2 体育训练中营养指导原则

2.1 体育训练中的基本营养结构

当前,在体育训练中有些运动员听信一些媒体广告的宣传,盲目依靠进食营养补充剂来增加体能。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维持机体最佳的运动能力至少需要40种以上的营养素,所以多元化的饮食结构是合理饮食的关键。为体育训练中的运动员供给营养的最好方法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可以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谷类、面包、米饭或运动饮料。主要需要补充的成分有:①蛋白质。足量优质的蛋白质对增加肌肉力量,补充能量消耗,加速恢复疲劳具有很大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应采用谷类食物与豆类食物混合食用的补充方式。②糖类。糖类是运动员最为理想的能量来源。它们的分子结构比脂肪、蛋白质都要简单,氧化时耗氧少,易于吸收,而且产能效率较高。在进行体育训练之前和运动中都可以适量补给葡萄糖,这有利于在运动中维持血糖水平。④脂肪。脂肪的体积小,产能高,也是运动员比较理想的储能形式。对于那些中等强度的训练项目,其短时间内的能量消耗主要是来自糖类和脂肪。在耐久的训练项目中,脂肪也可以提供大约80%的能量。但是在体育训练中,运动员不宜直接饮食中摄入过多脂肪。⑤钙。不同运动项目对于钙的需求量也不尽相同。对于大运动量项目的运动员,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比赛或训练时的应考虑加大钙的摄入量。⑥钠、钾、镁。这些微量元素对于维持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和神经信息传导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由于运动员出汗量比较大,所以随汗液丢失的微量元素的量也随之增加,他们对钠、钾、镁的需求量高于常人。⑦维生素类。运动会使机体脏器中维生素类含量减少,血液中维生素类含量增加,所以应根据个体情况合理控制维生素的摄入量。

2.2 体育训练中膳食结构的指导原则

①食量应和运动量平衡,以保持适宜体质量与体质。②食物多样,营养平衡,谷类为主。③多吃水果、蔬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④注重早餐与必要的加餐。⑤每天进食牛奶或酸奶。⑥肉类食物应适量,多吃水产品。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食营养素补充品。另外,在结束体育训练后,由于血液主要分布在肢体的皮肤血管内,内脏仍处于暂时性的缺血状态。所以,结束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食,至少应休息40 min以后再进食。反之,若运动后立即进食,则会加重胃肠道的缺血状态,甚至引发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3 结束语

目前,研究运动营养学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可。体育界也逐渐认识把运动和营养相结合对于促进疲劳的恢复、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与增进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人体机能,而运动也直接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科学合理的营养结构可有效地增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与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英霞,张艳.运动营养研究内容的模糊性与薄弱区[J].考试周刊,2009.

[2] 马瑞红,卢忠瑾,马惠宁.运动营养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0.

[3] 马芳青.浅议青少年运动员体育训练中的饮食指导[H]河北中医,2010.

[4] 王娟,刘学保.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与营养补充[J].宿州学院学报,2006.

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第3篇

Abstract:In the athletic training, the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scientific styl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science's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file, uses computer auxiliary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the applied science restoration physical ability method achieves in order to provides the athlete to train the result rapidly the goal.

关键词:体能训练信息化科学化

Key words: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Informationization Scientific style

作者简介:孔祥星,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体育训练的科学化也愈来愈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体育训练的全过程中,通过应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在发展运动能力的时候,应该进行必要的技术练习,但必须注意不能过分地强调技术的细节和技术能力的发展,以防止错误的动作技术定型。1科学化训练基本的问题即是体能训练,体能是运动员取得运动佳绩的基础,加强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是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旨在从体能训练角度来解读体育训练的过程。

一、建立体能训练档案

在目前的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基本上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运动员的感觉进行,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准确的数据资料,因而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个人体能训练档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只对目前的体育训练提供了参考资料,而且对日后运动员的训练科学性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材料,使运动员的训练更加科学和有效。

“优秀的教练用一千种方法教一个队员,平庸的教练用一种方法教一千个队员”。我们广大教练员在安排训练任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每个运动员的实时机能状况,用最佳的训练方法和最有效的训练项目去实施训练。

二、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体能训练

人体机能状况的变化更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对象。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中,人的肌体系统是最难调控的系统之一。

1、计算机运用在体能训练中的意义

教练员要想制定好一次有效的体能训练课程的计划,那就必须事先充分了解受训运动员在上次训练课后的全面状况,体现在其体能方面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情况,以及反映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状况的指标,反映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指标以及上次课完成训练任务的情况等等。计算机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及时于整个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之中,为运动员的训练科学提供了技术保障。

2、计算机技术在体能训练中的运用

计算机的测控设备的广泛运用,为运动员的提供了及时的生理指标报告,同时为教练员实时监测运动员了训练效果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资料,这是以往的人工监测所无法比拟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很容易出现体能消耗,计算机的及时测控,通过实时、准确的监测,使得教练员能及时了解运动员的体能需求,做到及时给运动员补给适量的营养元素。例如在体能训练之中,应用库尔特血球技术仪用来检查运动员的血常规,就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免疫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又如尿样常规分析仪、血乳酸分析仪、脉搏测量仪等等,都为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让我们的运动员训练更加科学化、有效化、规范化。

三、提高体能恢复训练的科学性

广大运动员的体育成绩是建立在平时高负荷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较高运动负荷,也就没有较高水准动成绩,运动成绩本身也是充分体现了体能训练负荷强度。

1、体能恢复训练的意义

训练适应是体能类项目训练水平提高的规律,其过程就是机体对负荷刺激由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直至平稳承受。2在高负荷体能训练之后必然带来肌体运动机能的明显下降,也就是运动员的肌体将会产生疲劳的状态,此时如果继续坚持高负荷的训练,会使得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明显下降,其承受负荷能力的也不断下降。只有恢复的快,运动成绩才会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才能显现出来,这也是运动员体能训练是否科学的重要表现。

运动员的肌体在承受了大量负荷后,他的身体机能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水平,或者是其不能维持预订的运动强度的情况下,这就表明运动员出现了运动性的疲劳,此时要运用大负荷刺激后的“减量训练”,促使运动员的肌体恢复。

2.体能恢复训练中的营养供给

人体疲劳的恢复过程中,营养是物质基础。糖类是运动时的主要供给能源的物质,因而,适当地安排糖类膳食的摄入数量和摄入不同种类的糖是很重要的。另外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也是体能训练恢复的营养元素,注重营养摄入的科学性。体能训练后的恢复还可以运用我国古代传统的中医补益药来调节,增强广大运动员的肌体免疫能力,提高体能训练的快速恢复,以充分的热情投入到体能训练当中。

体能训练是运动员体育训练的一个基础环节,我们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在平时的训练中,及时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档案,为以后的训练提供参考;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辅助记录运动员个体的肌体生理指标,做到体能训练的信息化;使用科学的体能恢复方法,迅速地让运动员恢复体能,投入到紧张的体育训练当中去。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4]徐本力.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体育场地的不足对课内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例如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时间的安排、对于教学安全的影响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体育场地的不足对学校课余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场地 体育训练 课余训练 课外体育教学

一、学校体育场地的不足对于课内体育教学的影响

课内体育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然而学生在从事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的时候,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物质设备与物质条件作为保障,也就是要求一定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以及专门的体育训练设备和运动服装等。它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学生并不能在教室里仅仅从书本上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单靠看书、听讲是不可能学会和掌握运动技巧和技能的,更不能够达到锻炼身体、获得健康的身心的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并非类似于人们进行一般的身体锻炼那样,对体育场地能够进行因地制宜地处理,从而活动健身。在我国高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存在不足的现象,并且由于体育场地的不足会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很多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无法安排到位,致使学生对体育难以产生积极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体育场地缺乏对设置课程内容的影响

首先,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并且在不断地进行开拓和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更多的体育项目课程,使得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能够达到教学要求的体育场地设施,使得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再就是,虽然部分高校具有这种类型的体育教育场地,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太多,从而造成场地的不足,因而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影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体育场地的缺乏对于科学安排课程时间的影响

很多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一天中,个体的生理机能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每天从8时至12时以及从14时至17时是个体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均处在相对来说最佳状态的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有序的锻炼健身以及运动训练,就会取得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并且在3时至5时之间以及12时至14时之间个体的生理机能状态则位于相对的最低态,如果在这两段时间里进行体育训练和健身锻炼,就会比较容易出现疲劳状况,在“负荷量”达到一定值时,还有可能引起运动损伤。一般情况下,大家习惯地觉得进行身体锻炼应该以早晨这个时间为最佳,再次就是黄昏,因为那两个时间段的空气是最新鲜的。但是据科学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空气的污染在每天具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日出前那段时间,另一个是傍晚那段时间。尤其是在冬季,早晨与傍晚在冷高压气流的影响下通常会出现气温逆增的状况,即上层气流的温度高,然而地表气流的温度低,大气的对流几乎停止了。那什么时间的空气质量最好呢?实验结果表明,在每天的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两个相对的最佳时期。体育课通常都会被安排在室外上课,如果没有被安排在适当的时间,将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锻炼自主性和积极性,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会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促进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三)体育场地匮乏对学生安全造成的影响

安全即是指个体避免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一般情形下,不可接受风险如果出现,就可能会带来物质利益的损失或者人员的伤害。所以,规避这类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结果可称之为安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将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展开,因此有必要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保障工作的开展。

(四)体育场地缺乏影响了教学的组织形式

通常情况下,选修体育课程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定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比较能够迎合学生的主体需求动机。体育教学的内容和项目是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的,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具有比较积极和热烈的情绪以及自觉地获得理论知识和掌握运动技术的渴求,其愿意主动地进行学习、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与此同时,选修课教学通常都是由拥有专项技能的体育教师任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做到人尽其才,这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也能够通过系统地学习某个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使自己精通于该专项。这也将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和训练能力的培养。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基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的考虑,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进行全面的和综合的体育训练,实践研究表明,参加选修课学习的学生,其各项运动素质不但没有低于其他的学生,反而与专项训练相关的运动素质和水平,还能够远远地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还是由于高校的体育场地匮乏,高校只能少开设几个体育训练项目,这样有些项目没有被开设,就不能够满足广大同学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要求。有一些高校由于体育场地不足,仅仅只拥有篮球场和田径场,根本就无法设置选修的体育课,只能够设置一般的体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研究表明,自从开设选修体育课程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地提高了,其各项的运动素质和技术也都大大地提高了。

二、体育场地匮乏对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课外体育活动就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的体育活动以及其它与体育相关的一切活动的范围。其是课内体育课的重要补充,基于时间的角度考虑,课外体育活动占的时间远远大于课内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这部分时间去从事体育活动;基于灵活性的角度考虑,把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锻炼之中,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课外体育活动重在实践,只有通过参加多姿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享受体育训练带来的生活趣味。在学校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终生锻炼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体育锻炼进行怎样,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锻炼水平和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将具有非常大影响。要达到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目标,除了在体育课堂上的培养之外,还可以利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锻炼来培养其进行自练、自学和自评的素质,增强体育训练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其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按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为: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足,对体育不是很感兴趣,没有合适的体育专项,有伤病不便于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可以看出,体育场地的不足即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重要的原因。场地不足和学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再次,学校体育场地的结构类型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室内场馆不多,这必定会影响体育课程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有就是,近些年来,针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场馆也非常少,这明显地不能够迎合现代大学生的兴趣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的次数多少以及竞赛的方式,也会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如果比赛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多彩,通常都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的热忱。反之则会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场地的匮乏不仅会影响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影响其身心的健康,还能够给学校带来许多的不利因素。

三、体育场地的匮乏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影响

课余运动训练就是独立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之外的,旨在拉动学校群体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重点在于培养高校后备的体育人才,组织和训练一批具有一定的体育专长的学生代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开展广泛的课余运动训练将有利于推进高校群众体育训练的普及,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使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校园内的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高级别的体育场馆以及室内体育场馆比较少,而且配套设施比较落后,耗损严重,缺乏先进的体育设施,附属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健全。学校并没有设置标准的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训练只能用比较简陋的场地和不标准的、不先进的场地器材。然而竞技比赛是在相对标准的体育场地中以及使用标准的体育器材来进行的,由于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环境的变化,使得许多学生在竞技比赛中发挥失常,对比赛的名次和成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在以足球场地为例,许多高校并没有标准化的足球场地,部分高校的足球场地比较小,可谓是小型的足球场馆,仅仅能够举行七人制或者九人制的足球比赛。然而在正式的比赛中,通常是十一人制的比赛,学生对这种距离、空间以及人数的变动难以及时地适应。还有部分学校的足球场地被学生过度地使用,上面的草坪已经没了,而是变成了黄土,相比较而言,在正式的比赛过程,足球场地上的草坪质量非常地好,足球在草坪上的反弹的角度、高度以及球滚动的速度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运动技术和战术水平不能及时发挥出来,会严重影响比赛质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具有以下三个任务,一是肩负着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即最重要的任务;二是肩负着运动员的训练以及高校教职员工的体育活动的任务;三是肩负着面向社会公开开放,以满足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要求的任务。然而事实却是,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场地的数量和质量均无法达到以上的需求标准,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面对这种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政府和各高校应该增加对学校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支持,使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在总体数量上逐渐增加,按照体育教学发展和个体体育训练的实际要求的增加。首先应该积极改善体育场馆的各项条件,增加体育场馆的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迎合学生趣味的新兴的体育单项的场馆建设和体育训练器材的配置,比如,攀岩、太极等。

参考文献:

[1] 郭敏,刘聪,刘买如.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

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体育特长生 培养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镇化发展的深入推进,使得农村人口急剧减少,造成农村中学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为了创特色、求生存,学校的发展就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内容,就必须切合素质教育发展目标,走特长生培养的路子。结合学校的师资不足,学科配备不平衡,重文字学科而不重艺术学科的特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形势

1.教育改革带来教师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和情感的培养。现在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得学生的成长不仅考虑文化成绩一个方面,更乐于接受特长生的存在,而家长也愿意学生进行特长生的训练,认为这是一条升学之路而加以重视。

2.学校评价的全面性使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大有可为。现在的学校评价更加全面,评价的内容不仅有学生的学业水平、实验能力,还有学生各种获奖、体质发展、身体素质等各种指标;不仅有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还有学校的评价,学生、社会、家长的满意度等等。而一个学校的成功就不是只有学生的成绩一个方面或者学生的升学率一个指标,还包括家长的认同度、学生的特长等。

3.个体多元评价理论使个人成功指标不再单一。对于学生的评价,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一个好的学生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而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毕竟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更多的学生只是在某个方面有特长,这也是符合实际的情况。而只要是有特长的学生就可以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不用考虑成绩这个方面。个体评价的多元化使成功成才的标准就不只是成绩这个指标。

4.城镇化进程加快,学生流失严重,迫使农村学校转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优质的教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很大,造成农村初中学生流失严重。生源的减少、质量变差不利于学校再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了生存必须转型,走一条特色学校的发展之路。

二、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优势

1.训练场地要求少。体育特长包括的种类很多,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等。不管对于哪一类特长的训练,对场地的要求都比较低,一般的学校基本能够满足。特别是长跑类这种单一项目,农村学校更容易进行训练。

2.训练经费要求少。体育特长生训练与音乐、美术等不同,要求所需的装备相对要少得多,大部分学生家里只要愿意都能接受,对于特长生培养的阻力要小得多。

3.学生失败代价少。体育特长生有升学考试或者是晋级运动员这些路子,特长生考试对文化成绩相对要求较低,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达到自己的目标,考上满意的学校,获得满足感。如果考不上普通高中,学生还可以考要求相对较低的职业高中;如果不读书,至少还有一副好身体,不会耽误学生太多。

三、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兴趣,学校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参加各种比赛,确定特长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学校通过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和篮球、乒乓球运动会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找到有特长的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去发现学生的潜力、知道学生的实力;通过业余时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之能够达到特长生的标准,考上满意的学校。

2.培养与学生的感情,增强学生的信任,促进学生努力训练。学生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感情倾向,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认同这个老师,基本上就认同了这个项目。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和信任,那么就与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有了感情,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和信任会增强,同时会促进学生的努力训练。

3.教练花时间进行钻研学习,掌握各种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指导能力。训练科学和专业,学生才会对教练有一种信服感。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或者不专业的项目,又或者本专业的前沿,教练要多花时间来钻研学习,增强练习方法和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