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的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ural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omestic obtained very fast development. Rural landscape i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mainly from the farmland landscape, the country culture geographic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so on four aspects of country landscape fo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landscap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分析
一般情况下,乡村景观是与城市景观相对而言的。乡村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然环境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地区。除聚落之外,乡村地区大部分的土地都被用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或者放牧,这与特定乡村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发展成的生态空间。
关于乡村背景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学者贝尔格等人为乡村景观是指占有一定地区的一组相互联系的环境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从地理学方向研究的话,主要内容有地方气候,土壤特征,特色植物以及动物等。我国学者金其铭认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开发过程和利用程度相似,功能及形态结构相似,各组成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内涵,形态以及过程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以及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人口密度较小,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跳远特征的景观区域。
二、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促进了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进展。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农田景观,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景观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四个方面。本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对乡村景观的研究相比,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乡村景观在研究初期是作为乡村地理学的一部分开始研究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为景观生态学,从此乡村景观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是从传统的乡村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以及乡村文化景观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景观,乡村生态,城乡交错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等等。同时,国内学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土地资源利用,乡村聚落,景观资源评价与模型,农村城镇化等方面。
聚落景观是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主要是以形态,位置,功能,演变,布局,规划等六个方面为主。近年来,对空间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扩散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增强。例如,我国学者汤国安在对我国陕北榆林地区的乡村聚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使用了GIS技术。鱼苗在研究辽东山区恒仁县典型乡村聚落的时候,就利用了RS和GIS技术,从不同方面研究了当地的乡村聚落。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也是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学者王云才与刘滨谊通过对乡村景观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乡村景观整体评价体系。国内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评价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人们主要适从对环境的保护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另外,当前我国对风景资源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敏感度评价以及景观阈值评价。我国学者谢花林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自然醒,环境状况,其特性,有序性,运动性以及视觉多样性等方面对乡村景观美感度进行评价。
另外,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还包括对乡村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以及对乡村土地整理等两个方面。我国学者郭文华在其《乡村与成教景观格局比较研究》这篇文章中,研究了乡村景观和郊区景观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李林峰在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乡村景观的多样性的过程中,以信丰县大塘埠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实例研究了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另外,刘黎明等在其《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对我国城市边缘地区乡村景观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特征进行了探讨,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全盘布局,城乡特色,和保留自身特色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
三、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分析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毫无疑问,这对我国的乡村景观以及农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乡村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之中,我国乡村景观中自然生态被人类活动破坏程度不断加剧,这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合理开发乡村景观的重要性,我国部分地区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完善。当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是对乡村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的研究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乡村景观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景观理论系统化,方法现代化和成果应用化,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建立乡村景观的学科基础,并在研究中把乡村景观的理论系统化,并注意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把定量化模型,数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等进行结合,中把系统化的理论运用到乡村景观区域规划以及资源管理方面。
在对部分有一些经验但是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景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对其研究领域,不断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建设,尤其是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
另外,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乡村布局,环境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对我国乡村区域的生态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乡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对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景观格局,人居环境安全等方面,这应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传统乡村景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传统的乡村景观正在被乡村城市化代替。因此,人们在研究开发乡村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景观,促进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清,魏云华,林魁. 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0期:241-241页.
[2]刘黎明.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第17期:52-55页.
[3]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年第3期:105-108页.
[4]李 雷,沈守云,廖秋林,詹 文. 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第1期:19-23页.
摘要:贵州乡村旅游作为贵州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贵州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 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关键词:乡村旅游 魅力贵州 资源与条件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潜在优势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 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址和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
二、贵州乡村旅游的性质和类型
贵州旅游市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根据资料显示,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0年。这10年,贵州开始了最初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对一些风景资源进行开发,如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等。实际上,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了最早的乡村旅游。第二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2000年。这个时期,形成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贵州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格局。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中央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方针。按照这个要求,从2001年至今,贵州省有关部门着重进行了旅游业的结构调整,针对原先主要在风景名胜区展开的观光旅游,如何拓展它的内涵与外延,使贵州旅游既依托风景区,又跳出风景区,提升贵州旅游的文化品位与科技含量。”其中,乡村旅游是贵州旅游的重中之重。
贵州乡村旅游是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发生在乡村地域内,以乡村景观为吸引物,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满足农业发展与旅游需求的一切旅游活动,将贵州的真山真水的田园风光与古朴淳厚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贵州省独特的一种蕴含着乡间野趣和民间文化的旅游形式。目前贵州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城郊型。这种类型是贵州乡村旅游区位经济模式的主要体现,是适应现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繁杂、喧嚣、污染严重等都市环境的需求,利用都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环城游憩带的重要组成,可定位为都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也是目前我国最普遍、最成熟、市场潜力最可观的一种乡村旅游类型。二是景区依托型。这是贵州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内,观光旅游可以向景区周围的乡村扩散,形成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依托大型风景区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市场,保存乡村的原生状态,吸引游客在对自然风景观光之余,对周围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派生欣赏。三是村寨型。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贵州的特色村寨乡村旅游在老、少、边、贫困山区发展较快,乡村地区的特色村寨是不同地域乡村建设的历史缩影,也是传统文化的凝固和遗迹。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秀丽山水村寨结合了传统的文化旅游活动与村寨田园风光,具有率先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胜地的优势。
三、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资源与条件
从《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来看,我们知道,贵州旅游的空间发展战略根据贵州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在全省划出12个旅游区,形成全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并制定了各区域的战略性、结构性规划。其中,乡村旅游作为贵州省旅游的重点。贵州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异质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贵州乡村旅游保持古朴的原生态,这是贵州乡村旅游的重要优势和基础条件。贵州乡村旅游保持古朴的原生态,这是贵州乡村旅游的重要优势和基础条件。贵州乡村是真实的乡村,乡村的古朴原始的风貌是发展旅游绝好的条件。贵州乡村大都拥有纯美的自然风光。贵州省是由无数风光美丽的自然村落构成的,贵州的每个乡村都可以开辟为一个公园,所以贵州又称为公园省。贵州的乡村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因此,贵州的乡村大多是民族村,而且是不同民族的村落。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服饰等都不相同,充分体现了贵州乡村的多样性。,贵州的乡村旅游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贵州的各民族的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其精髓。安顺的摊戏、侗族的大歌、苗家的舞蹈都曾获得过国家大奖。文化并非只是文字性的东西,它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物品等都是文化的载体。这些文化出白乡村,而且保留在了乡村。贵州乡村旅游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杨胜明. 乡村旅游应成为反贫困的重要力量[J].当代贵州,2004,(23).
幼儿教育陈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自成立以来,在日常工作中对淮北地区的乡镇、农村幼儿园进行大量调研。淮北市三区内乡镇、农村共有公、民办幼儿园近100多所,濉溪县区域内12个乡镇,其中公、民办园近40多所。笔者从对乡镇、农村的学前教育的了解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建设不科学
由于我国推广自主办学,各地区涌现大量的民办园与学前班。许多农村幼儿园多是民房改造,缺乏相应的儿童活动场地和设施。在乡镇农村公办园中,校舍大都较好,但不足之处是幼儿活动设备太少,室内活动面积小,卫生条件差。
(二)管理不规范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很多幼儿园只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对幼教事业深入不多,也缺乏业务能力,无法具体指导幼儿园的工作,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老龄化严重
由于学校师资配备不合理,加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一些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下,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教学缺乏科学性。
在乡镇农村公办园中,教师队伍普遍出现了老龄化。部分临近退休的教师被分到幼儿园“哄小孩玩”,等待退休。老教师多采用以读、写、算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的需求。
(四)小学化倾向
乡镇、农村幼儿园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内容、形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
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规范科学的管理。
教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教幼儿学拼音、写汉字、做算术题上。教材的紊乱、教学的无序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科学性,无法保证幼儿能获得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教学形式小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上课时幼儿不能讲话,下课“放羊式”。
二、推进淮北地区乡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下园指导,有效推进乡镇、农村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在工作室每季度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活动机会与一些乡村幼儿园园长进行交流、沟通学前教育的管理办法。应乡村幼儿园的邀请,多次去淮北朔里矿幼儿园、濉溪福娃乡村幼儿园、濉溪百善爱心幼儿园、濉溪铁佛镇中心幼儿园、濉溪徐楼中心幼儿园、刘桥幼儿园等几十家幼儿园进行管理工作座谈与指导。先后与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沟通现代学前教育管理模式,与地方中心校领导交换管理工作的意见;逐步深化乡村办园体制改革,提升管理理念。努力形成以政府和教育部门办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发展格局。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一些乡村教育管理部门增强了主管意识,真正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统筹规划管理。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纳入日常工作,并落实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措施,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宣传、学习。地方教育部门与所辖中心校领导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很多乡村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推进了乡镇、农村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
如淮北市杨庄矿幼儿园、淮北仁和幼儿园快速地提高了办园水平,管理模式上也到显著改善。如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濉溪镇金童幼儿园、濉溪镇育红、濉溪镇新新幼儿、濉溪百善中心幼儿园、百善爱心幼儿园整体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其中濉溪城关中心幼儿园已被评为“市级示范性一类园”,濉溪镇金童幼儿园已被评为“淮北市示范性民办一类园”,濉溪百善中心幼儿园已被评为“县级示范一类园”。
(二)通过结对帮扶、帮培帮教的形式,有效提升乡镇、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根据工作室年度规划,在淮北三区一线范围内,与20多所乡镇、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教。如与濉溪城关中心幼儿园结对帮教单位有:濉溪岳集镇中心幼儿园、濉溪铁佛镇幼儿园。工作室在结对园通过听课磨课、开展教研活动、现场精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结对帮教园所的园长、老师们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她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转变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这些乡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送教下乡,开展名师示范课,进行现场教研活动,在有针对性的问题研讨中,引发乡村教师走出职业瓶颈,名师团队们帮助她们解决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在结对帮扶中,工作室打磨乡镇、农村园所老师的实践课,以充实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调动了乡村教师们的积极性。在活跃的氛围中,大家讨论交流,从而促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形成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讨、大胆反思、认真总结的活动氛围,促进了教师们将先进的幼教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了她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三)通过全市大讲堂、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培养等途径,培养出一批优秀乡村教师
根据淮北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名师工作室成员每年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大讲堂活动。对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学员汇报课等,进行集体观摩。面对全市公、民办幼儿园,包括乡镇、农村的幼儿老师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展示活动。在现场观摩中领会新的教学模式,感悟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师幼互动。在工作室的说课环节中,名师就课例进行理论剖析,从设计理念到科学环节的揣摩,从重难点分析到教学技巧的把握,使得现场的老师们感受颇多,受到实效性的指导。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对现代幼教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到自我工作中去实践。
工作室各成员带动身边的青年教师,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在校际间、县级、市级活动中精彩展示,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在全市幼教师风中建立了良好的带头效应。其中,一批青年教师在工作室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在省级游戏化教学、论文、教案设计比赛、技能大赛中获得可喜奖项。如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段老师的教学设计获市级奖、赵老师的论文获市级奖、闫老师的游戏比赛获市级奖。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如仁和幼儿园的张老师、杨老师,商幼分园的戴老师、杜集区的徐老师、许老师、濉溪新城幼儿园丁老师等。
存款保险制度;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12-02
一、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在我国,银行存款的一半以上都是储蓄存款,可见存款者是银行最大的债权人。在没有存款保险的情况下,一旦银行破产,存款人则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极大的不公平点:存款人对银行倒闭没有任何责任,却要承担银行倒闭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当投保银行面临破产倒闭,可能给存款人带来损失的时候,根据保险合同条款,存款保险机构会给予投保银行相应援助,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因此得到必要的保障,其利益和资金安全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
2.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银行的倒闭破产会引起同行业其他银行以及众多的存款人的恐慌,并且这种恐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短时间内就会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在没有存款保险的情况下,一旦某一家银行破产,必然会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最后可能导致引发银行倒闭的风潮,危及人民生活安定,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动荡,损害国家经济效率,滋生信用危机。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事前预防措施和事后补救措施安定人心,减少银行的破产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社会安定。
3.加强中心银行的监管力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必要的时候执行赔偿的职责。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机构将会对银行的财务状况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认真的检查和严密的监督。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机构则相应的承担起商业银行的债务风险,这对于减轻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的压力十分重要。一旦中国人民银行这方面压力得到松懈,其宏观金融监管方面的能力将得到加强。
4.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
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实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垄断是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人无论将存款存入什么银行,受到的保护程度都是一样的。在存款人的存款受到的保护程度是一样的前提下,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则是银行服务的质量。因此,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实现银行之间的适度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质量。
5.加强对银行的风险治理
我国银行业在经营中面临很多风险。由于,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亏损较为严重,经营效益较差,于是很多国有企业对银行都有着较高的负债率,一旦这些背负较高负债率,且始终受到政府保护的国有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失,不良债权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大量贷款无法收回,于是银行将会面临巨大的支付危机。另外,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各银行金融创新不断,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很多银行获取暴利的最主要渠道。但是经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依然看到金融创新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治理的协助,加强政府对各银行的监督,增强银行风险治理的能力。
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可能诱发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使存款人存入任何投保银行的存款都能够得到存款保险机构相同的保护,所以存款人的风险意识会因此下降,他们会全然不顾银行风险,将钱存到利息较高的银行。并且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会逐渐弱化,他们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了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的可能性会因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而大大增加。此外,四大国有银行以政府支持作为后盾,已经在无偿享受政府的保险,于是他们为了节省成本,极其可能不愿意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则会导致存款保险基金数量小,在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存款保险机构很难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2.不利于优胜劣汰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治理当局对有问题的银行一般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处理:破产清算;银行合并;资金救援。如果存款保险机构采取第一种方式进行处理,则存款者不能收回其所有存款,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方可保证全额负债安全。
3.实行差别利率极易引起新市场风险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给金融体系注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决。解决这个问题,最理想措施是实行差别利率。但是,实施差别利率本身就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影响金融机构风险程度的因素太过复杂,单独用某项指标很难确切的衡量,所以我们很难准确的对各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进行测度。另一方面,差别利率会导致银行风险受到“级别”的划分。一旦金融机构的风险级别被公开,则会引起公众骚动,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新的风险和动荡。
参考文献
[1]周琳.存款保险制度关键要素比较分析[J].南方金融,2008(9).
[2]杨红,高桂珍.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
[3]刘仁伍.从“隐性”到“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变革之路[J].银行家,2006(11).
[4]兰东娟.试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制度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5(11).
[5]桂花.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J].商业时代,2004(32).
[6]熊其康.构建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J].经济导刊,2004(10).
一、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着农民收入的高低,也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笔者用2003年和2004年先后调查的安县黄土镇石鸭村不同文化层次农民收入情况和游仙区玉河镇农民外出务工所得,以及2003年我市各县市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经济发展指标有关数据来说明这个结论。
我市安县黄土镇石鸭村四、六、七社共有16—60岁劳动力322人,其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214人、初中文化101人、高中文化7人。在家庭收入上,小学及其以下文化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要比初中文化农户低60-200元,比高中文化农户低290-450元,最低者与最高者相差2.5倍之多;在农民文化素质与外出务工收入的关系方面,我们调查了游仙区玉河镇2004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全镇有7485人常年在外务工,小学及其以下文化者年平均收入为4500元、初中文化者为6000元、高中文化者为8000元、中专以上为8400—10100元,最高者是最低者的2.24倍!所以,农民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最终会在他们的劳动所得上体现出来,其文化程度高,劳动所得也就高。这种差别同样反映在县域经济上面,2003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369.58亿元,人均7518元,超过平均水平的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处于前两位的经济最好的涪城区和江油市,分别为26097元和10021元,而居于后面两位的是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人口最多的三台县和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北川县,分别是3965元和3626元,其它文化素质一般的县皆在平均数之下。这说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与各业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劳动者整体素质高,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刺激其它各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良性循环的过程;而相反的情况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差的地方,一般来讲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慢,没有财力去扩大再生产和对教育等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投入不够,则不能有效培养人才和提高农民的素质,最终造成人才缺乏,制约经济的发展。对这种情形,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结果是越来越贫,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会拉得更大。因此,从根本上讲,农业、农村、农民的富裕之路在科技、在教育,在于培养人才。
二、科技文化为农民所掌握,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整个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的作用,可使GDP增加1—1.5%。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口,九亿多是农民。可以说,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重点在农村,只有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谈得上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事业,千万不可忽视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各地涌现出来的科技致富典型表明: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民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科技知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原动力,是社会积累财富的主要形式,学习知识就是在积累财富。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中已经得到很好证明。促进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本,即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劳动力,当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劳动力越多,对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就越大,投入到生产过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愈显著。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阻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是缺少有形资本,而是缺乏具有一定规模、接受过高水平教育、有技术的劳动力及其后备力量。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要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最根本的手段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和农村中的转化与应用,提高生产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当前针对“三农”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效。在今天,科学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即创新。例如:良种培育、农作物种植、植物保护、农业机械与农产品加工等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大量运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量,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其结果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城市转移,为国家二、三产业建设、繁荣城镇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可见科学技术知识一经为人所掌握,它的力量和作用就会变得非常巨大。
三、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影响。
我国目前数亿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来说应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农村长期落后的生存条件和教育薄弱的影响,使得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高,这笔财富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掌握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上不了档次、经济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困难。以绵阳市农村为例,全市辖六县两区一市(县级市),总人口5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1.4万人,比例高达76%,2003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0.46%,人均产值为1977.57元,16—60岁农村劳动力227.16万人,其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及其以下者占37.68%,初中文化占48.58%,高中及其以上占13.74%。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7.12年。全国的情况是:小学文化及其以下占40.31%,初中文化占48.07%,高中及其以上占11.62%,平均教育年限接近7年。绵阳作为我国西部教育、科技力量都比较强的一个地市,仅比全国平均水平稍高一点,这样一种农村劳动者文化结构是难以满足建设绵阳科技城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可以说,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导致我市乃至其他地方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优秀劳动力外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缺乏人才。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今消除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桎梏,再加之繁华都市生活的诱惑,落后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磨难,加速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教育投入与人才成长存在此长彼消的局面。按理说,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是较大的,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自古以来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说明育人实属不易,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提高农民素质,振兴农村经济,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家这几年加快了城市互动、城乡统筹、农民变市民、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使得农村中有知识的优秀劳动力通过读大学、参军和外出务工等途径,进入城市工作,他们千方百计想在城市扎根,而一些扎不了根的农民宁愿每年象候鸟那样,年初出门、岁末回家,不管在外面能不能挣到钱,年年要出去闯荡,而留在农村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则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残、妇,这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十分普遍,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后继无人,今后出现没有人种庄稼或不会种庄稼的农民的怪事。这就给我们的各级政府怎样使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及保证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严格来讲,当前农村劳动力过剩只是一个相对的总量概念,而从劳动力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民精英的数量却相当有限,高素质的农民群体规模并不大,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提升过程中,原本存在的低素质劳动力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低素质劳动者问题。近年来,由于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各种学校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老百姓供子女上学不堪重负。这对于原本不富裕的、很讲求现实的农民来说,无疑不是个不小的包袱。为了子女,为了生存,他们往往在孩子开始读书时,就在为子女将来读高中、大学的学费发愁而节衣缩食,如果子女读书的成绩不好、升学无望,他们就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即在孩子初中毕业后,有的甚至未毕业时就不愿再让其读书了,留在家里干农活或者跟随父母、亲友出去打工,为家庭增加收入。因此,在一些较为贫穷的地方,农民子女辍学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达到1/3以上,学校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辍学青少年过早放弃学业,无疑是今后农村潜在的低素质劳动者。仅我市农村每年就有数十万计的小学及初高中毕业生,从全国农村来说这将是个不小的数字。如果各级不想办法加大对农村、农民的扶持,下决心采取措施杜绝各类学校乱收费现象,使每一个农村孩子上得起学、读得起书,农民有接受继续教育和参加培训的机会。那么,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个瓶颈问题将永远存在,我们在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振兴农村经济的对策。
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落后的办学条件,建立激励机制。农村青少年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文化教育素质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的未来。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术,无论是经商、务工,还是种田,知识都成为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选择就业的机会就越大。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农村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离不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办学难的问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位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知识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为农村建设服务,严防把农村基础教育办成变象的升学教育和收费教育;二是专门为农村基础教育立法,从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和经费投入的比例,以及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等,使农村基础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加强农村教育改革,制定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比如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凡是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其工资应在比照城市教师同等水平的前提下增加环境补贴,使农村中小学留得住人才,教师安心工作。同时以县为单位建立城乡教师轮换工作机制,使城乡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化,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国家可考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建立“农村青少年教育基金”,调动农村青少年学习和学成回乡建设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子女考上大中专院校学习,并且毕业后愿意回家乡工作者,在与当地县乡政府签定回乡工作协议(学生家长担保)后,可以根据其考入不同档次学校,国家拿出该基金给以相应的资助(如全额、半额资助或特别奖励等),如果毕业后不履约者,由学生家长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种办法既可以解决那些因家庭困难、贷款读书又不可行但学习又特别优秀的农民子女求学的后顾之优,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优秀人才资源,同时又调动了广大农民送子女学习的热情,并且还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强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拥护,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利国利民。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举步维艰。处于经费短缺、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教学培训手段单一,招生规模不断萎缩,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面临“人散网破”的境地。如果以这种局面来从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想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与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相适应,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家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把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国民经济增长而增加,切实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的投入与指导,各级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络体系,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县乡两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管理与培训手段,充分发挥因特网、广播电视、录音录象及其它声像媒体等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农村远距离教育网络优势,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及先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技能,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