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第1篇

一、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想要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做好互动教学,老师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教学的时候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缩短自己讲课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并将想法表达出来,这对学生思维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更好地进行互动。

二、给边缘学生足够的重视,做好互动

首先,老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中,民主和平等的重要性,重视每一个学生;其次,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社会关系特点利用进去,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差异教学。比如说根据学生语文水平的不同进行难度不同的问题设计,这样能够让那些边缘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好地进行互动,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中要重视互动

想要更好地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比较差的问题,必须对教学进行审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采用老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这样的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差,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很难及时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情况,所以,老师必须思考这些方面。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讲重点、难点以及一些易混淆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要讲,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学会的内容不用讲,对于讲了以后学生也许不会的内容不要讲。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小的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能够掌握的,老师应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这样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更加积极的互动,语文教学效率才可能真正地提升。对于老师而言怎样分析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没有掌握的,比较困难。老师在进行分辨的时候绝对不能主观臆断,而应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的调查,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下大工夫,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并针对学生的学情采取措施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在互动的时候也会更加活跃。

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讲课”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学情境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课”,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知识掌握也会更加扎实。若是学生讲课的时候存在疏漏,老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补充。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以往那种老师一味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也会更加敢于提问,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平等。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去。此外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讲课,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我,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创新教学

在实行新课改之后,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理念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在教学的时候依旧采用以往落后的教学手法,这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和综合素质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更好的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创新。

一、 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 以往的教育打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现在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学习积极性依旧很差,语文学习的效果也非常不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以往教学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还在,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使用的还是以往的教学方法,这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

(二)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度的重视课堂活跃,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过分的重视课堂活跃的程度,在教学的时候努力的采取各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认为课堂活跃了,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这种观点在本质上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和语文基础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三)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创新型不够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重要性,但是在理解其内涵的时候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讲的内容比较乏味无聊,创新性非常的差,这也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造成不良的影响,最终也会给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正确的理解新课改的内涵,进行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进行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教学有效性便会提高。

二、 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学的办法

(一) 努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网络和多媒体等辅助措施利用起来,努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语文本身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和我们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才会提高。

(二) 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其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潜力挖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的才会快,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在质疑的时候,其自主学习方面的意识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

(三) 将情境创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随着新课改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尝试,努力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情境教学便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也可以将多媒体运用进去,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教学目的也会更加容易实现。

(四)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真正的意识到其重要性,在讲课的时候也应该转变以往一味的进行知识讲解和传授的情况,努力的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阅读和正确阅读的习惯,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理解方面的能力。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了,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理解课文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掌握课文的速度也会加快。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材料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那些和学生生活有联系的材料,并且材料本身的创新型,知识型以及文学系也应该比较突出。在进行创新型教学的时候,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阅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并且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高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真正的理解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的进行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利用多媒体等辅助设置,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并且,教师在进行创新型教学实施的时候也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理解,引导学生的一些学习行为,帮助其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同时,教师在进行创新型教学的时候还应该不断的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语文教学能力,更好的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时候更好的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蓓蓓.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高中语文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

[2] 刘炼石.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2012(03)

[3] 魏宏.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4)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小学语文的情感十分丰富,其在小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在新时期,创新能力和意识是教育对学生做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十分重要。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将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实施。

一、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概念

立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人们在重新组合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创造的新事物、出现的新想法就是创新。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只是对新事物进行创造和发明,而是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

创新教育就是对以往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和观念进行创新和改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探索新内容和新知识,并且对自身经验进行应用,使自己有新的体会出现。在新的体会出现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将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人才。作为现代教育的实际体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与其要求及本质相符合。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

(一)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应用

1.对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保证教学中充满活力、欢乐以及趣味性,所以,教学活动要对多元化进行追求。在以往的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太过形式化,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不利,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非常不利,对此需要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从而创新和改革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具有较强画面感的课文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边画边读,在学习具有较强学习情节的故事的时候,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扮演故事中的各种角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表演以及读书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学习更加重视。探究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思考独立性的培养十分有利,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长此以往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发展其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

2.对课本的创造性精神进行应用

传统应试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深的影响,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会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进行语文学习,在这种教学中会逐渐磨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个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不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不要向学生灌输答案只有一个的观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提升。例如,在对《称象》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称象的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使学生寻找更加创新的方法。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利用

1.创造性的特征与精神包含在小学语文学习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学习的创造性特征十分鲜明。例如,阅读教学存在于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其阅读之后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和感受,其对课文进行理解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保证大同小异,在说话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识字教学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一致,但其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要求,需要学生对自身个性进行发展,进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创新教育的素材和资源包含在语文教材之中

人类文明史上有许多对新事物进行创造的案例存在于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例如“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这些都能够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人的事迹存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例如,曹冲称象等。这些都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且小学语文教材也称赞歌颂了爱迪生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些创新都是建立在人们自己的努力拼搏之上,这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发明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些都会影响小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激发。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概念,随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在当今时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成长来说都非常重要,通过措施的实行,能够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考更加积极独立,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行提升,对创新教育的有效性进行提升,进而使小学生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能够更加健康、全面。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89,298.

[2]唐F弟.浅谈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开展[J/OL].求知导刊,2016(6).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第4篇

现今的语文课堂上仍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填鸭式、满堂灌,不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更不去做“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不管学生爱不爱听,听没听懂,“我完成了45分钟任务,此外的一切于我无关。”考试自己出题,自己评分,又有很大的弹性,因此他们似乎也没必要搞劳心费力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绝对不是只灌给学生多少篇课文的字词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就能做到的,所以,想要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合格人才,目前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管理机构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学和教学改革。比如搞情景教学,情感教学、口头作文教学、模拟表演等等,应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讲多练,将课堂上的时间大部分留给学生自己去做,以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大部分语文教师缺乏职业教育意识

教育意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又影响着他对教学质量的判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按照高职教师的要求提升自己,在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有职业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技能,还有职业道德规范;教学环境既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实训室,还可以是生产车间;教学手段既可以是黑板上的讲解,还可以是机器边的操作。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引导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要把持教学效率,还要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教学信息加工和课堂情景设计有科学的创新能力,对教学组织和对学生评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了解得不够,缺乏职业教育意识,不能将语文课与专业课联系起来,只教授文化知识,不管是否适应这个专业的职业特点,有的教师同时上几个专业的语文课,却用完全相同的教案和教法去上课,既引起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职业教育中缺乏规范性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进

小学语文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透彻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将指导理念转变成教学行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转变传统的单方灌输模式,鼓励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只有认真研究现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弊端,并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手段,增添新的课堂内容,才能使语文教学符合新课标的实际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接纳新式教学观念

(一)平等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应当居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不能自主提出问题或探索其他知识。在这样的理念制约下,师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够平等的。课程改革要求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应当加强沟通,以平等的地位和身份来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转变为学生的指引者和提供帮助者。

(二)主体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只能服从教师的指导,被动接受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学生习惯了背诵与练习语文题目,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往往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过程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的实际结果,而忽视了丰富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告诉学生某个题目的答案,不注重探究答案的过程,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知识。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才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树立过程意识,侧重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教会他们运用感性认知、抽象概括、实际运用的思维模式来把握语文知识的线索和规律。

(四)个性观念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就要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要用多种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转变单调死板的评价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方式。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体现出语文课堂的个性化。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五)多元观念

多元化的评判标准,是语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备要素。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测验和考试成绩。面对升学考试的要求,学生也只好拼命提高成绩,这压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价尺度,就要注重标准的多元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阶段水平,重视差异性,引导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知识的信心。

二、建立高效课堂模式

(一)营造气氛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中,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还不成熟,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浅显。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僵硬的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要采取措施,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要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信心,让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下,吸收更多的知识。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学习兴趣。

(二)强化交流

许多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兴趣,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营造平等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促进各种疑惑的解决。如果学生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当予以鼓励,并组织大家一起探讨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可以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强化语文课堂上的交流,还体现在引导学生与作品的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上。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文时,要指引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例如,教师在讲授《美丽的呼伦湖》这篇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从文字表达上体会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开放探究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面。教师要调整教学心态,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探索的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首先,要指导学生树立随时随地学习的观念,探索生活化的语文知识;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与现有理论不同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求实思维;再次,要挖掘丰富的课堂内容,积极开发多层面的教学资源,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展他们的视野。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盲人摸象》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展开讨论,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同一种事物,避免片面看待问题?”这样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情感塑造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并不深奥,没有过多难以理解的原理。小学语文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爱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并关注学生情感层面的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将知识的传输作为单一目的,而是要深入学生的情感层面,让学生在情感的交融过程中领悟语文的美,并塑造丰富的情感世界。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

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主要体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感受,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并获得思维启发。学生在完成与作者情感交汇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感悟中体会到文章传达的某种哲理。

例如,教师在讲解《金色的蒲公英》这篇阅读文章时,就要带领学生透过文字的描绘来体悟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这篇文章赞美了蒲公英的精神,折射出作者对蒲公英所象征的高尚品格的敬佩之情。如果学生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层面上,那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教学活动应当侧重深入分析和情感体会,以实现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师要转变旧式的教学思维,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困扰,从多角度入手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组织开展讨论、短剧表演等丰富的教学活动,要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予以鼓励,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要做充分的准备,遵循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杏兰.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漫谈[J].考试周刊,2008(13).

[2]蔡丽.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