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健康教育

初中生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健康教育

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健康教育;影响;心理

近几年,我国对中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强,并提出了关于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学校及家长所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从而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问题,导致了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应当值得我们的注意。

一、关于中学生健康在学校里的影响

1.在学习中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许多初中生在学校学习中,由于学习竞争非常激烈,每当说到考试,学生心里就自然紧张起来,总担心考试会考不好,会受到老师及父母的责备,还有学校里同学的冷眼,导致心理焦虑,学习效率下降。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了,学生就会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如果成绩真的不不理想,挫折感就会增强,对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言行上十分敏感,对学习也出现了畏难的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影响接下来学习的学习效率,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如果该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甚至可能导致厌学等后果。

2.在人际关系上很不协调且过于敏感

有些初中生在学校里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在与人相处中,存在感不足,甚至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自己。一部分学生的日常安排都是学校及家长来制订,学生课余时间就渴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于是就会把自己关在屋里以听音乐、看电视及打游戏的方式消遣。长此以往就会使这些学生忽略人际交往,以至于和别人相处时会容易感觉非常不自在,说话常常会脸红,自我感觉孤独、寂寞,这样对于今后的人际关系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3.在学习上自信心十分不足

由于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当期望没有达到时,容易在孩子面前出现消极的评价。长期的结果就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常会因一次的考试考得不理想,产生苦闷、低落的情绪甚至失去自信心。尤其一些在学习能力上不太好的学生容易对学业、未来失去目标,整日在学校中没精打采,变得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环境与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心理问题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对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家长的过分溺爱与严厉粗暴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最大的。对孩子过分溺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在家中无所欲为、任性骄纵,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严厉粗暴与苛刻,动辄打骂,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这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很是不利。

三、在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生已经成为上网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网络已日益成为当代中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可以开阔中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去了解社会,增加课外知识;但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会给明辨是非能力差和自制力较差的中学生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过分迷恋上网会使中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沉迷于网游对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利。

四、要强化健康教育在初中生中的影响

1.父母要讲究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作为家长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当他们的看法确实有问题时,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能愿意与父母交谈。家长还要引导孩子与别人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家长不要总是以长辈的身份自居,应该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2.学校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学校应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全方位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创设和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为中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找出学生问题存在的根源,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样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之中,就会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在学校应多开展校外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

总之,我们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应当是全方位,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初中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银燕.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学研究,2011(05).

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文章针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即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控制情绪,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做好长期的心理辅导准备。

关键词: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教师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的思想和心理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心理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使得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当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更应该重视,避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压力过大,自制力差

初中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好,而学生最大的压力就来自于考试。考试带来的压力,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还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初中生只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这时候的学生并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人生的规划也很是模糊,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弱,自我控制力差。这种情绪不加以控制的话,慢慢的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二)与人交往障碍,沉迷于网络游戏、早恋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难免会过度的呵护。这时候的学生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叛逆,不服从管教,同时又缺乏与人交往相处的技巧,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为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就会在网上玩游戏寻找解脱,在网络中寻求刺激,最终沉迷于网络。还有早恋问题,不可否认这个时候的学生处在情窦初开的阶段,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过密的交往就会导致早恋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学业。

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控制情绪

心理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告诉我们:“当你苦恼时,可找你所信任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当你的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感情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忘我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当你遇到较大刺激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1]在日常教育中,作为教师,要做到细心、认真、有耐心。只有这样才会注意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变化,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偏差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及时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

(二)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心理研究调查表明,不同家庭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形成。常常指责体罚儿童的父母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比较孤独内向,不善与人相处。而时常表扬鼓励孩子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多数都是心态良好,乐观向上的。由此可见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在学校的的时候,周围有教师进行指正引导。但是学生回到家中,就需要家长的关心与关怀。父母的关心和关爱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心理安慰。传统的思想使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在孩子心里健康教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三)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中学生活力充沛,积极好动,多鼓励初中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学习过程枯燥、单调。这些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导致了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而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舒缓学生身心,调节学习带来的压力,一举多得。

(四)教师做好长期的心理辅导准备

多数人常将心理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者相差还是很悬殊的。道德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学生的素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的却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进行的教育措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学生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心理会经过很多波折。教师需要在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做好长期坚持下去的准备。在学生心理辅导教育中,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道理的讲解,心理的安慰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从真实的案例中学到正确的心理舒解方法,帮助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进而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三、结语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有这样一句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可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健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挫折。有的人在挫折中强大,有的人却在挫折中堕落。日后学生在社会中能否承受巨大的压力,与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学生在校期间,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压力,舒缓压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亲子关系;生命价值观;青春期

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渗透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结合生物课时的特点,充分挖掘素材,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初中生物学课本知识,初步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亲子关系构建、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方面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利用生物课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随着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增大,近年来,有关初中学生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轻视生命的事件时有报道,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作为生物教师,因为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丰富,所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再者新课标要求生物学教学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生命意识。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命价值观的渗透。即要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感恩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丰厚的礼物,树立大自然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的意识;热爱生命,认识生命的不易,善待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1]。在八年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节课中,笔者做了如下的设计:播放视屏,用倒计时的方式播放出中国十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剩余的数量。从而提出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当世界上只剩下人了,那是多么可怕的景象啊。学生在认识到我们熟知的动物只剩下仅仅几十只的时候,就会更加认识到每一种生物的价值,知道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权利。所以我们要参与到保护生物的生命活动中来,保护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的同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2]。

二、利用生物课堂,进行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心理教育

随着学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变化,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去观看周围的世界,心理上一方面渴望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这一阶段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转型,留守儿童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的增多,引发的隔代教育、亲子关系的淡化、学生的心理变化等,致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亲子问题。在七年级的“人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讲解受精的时候,一次生殖活动,会产生成亿只,这些中生命力最强、最优秀的,最先和卵细胞结合,形成了受精卵,这就标志着生命已经诞生了。所以说生命是父母赐予的,同时是最优秀的、最有活力的冠军,要相信自己。在讲解分娩这个知识点时,笔者用视频播放一个母亲分娩时的痛苦镜头,随着镜头的推进,教师提出“分娩不仅仅给母亲带来了十几个小时的撕心裂肺的疼痛,还使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笔者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普及相应的知识。其实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儿的正常的产出,时间是漫长的280天,给母亲的心理和身体带来了一些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怀孕的后期,不论是吃喝、睡觉、运动,还是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母亲要负担着两个人的一切。好不容易盼到了分娩,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的出生,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可见,孕育是一件非常艰难和伟大的事情,我们每个人要时刻牢记母亲的生育之恩,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不要一时冲动,破坏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三、利用生物课堂,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良图片、不良文章和视频等充斥着整个网络,初中学生抵不住这些诱惑,过早的、早孕、学生妈妈、青少年性犯罪等事件已屡见不鲜。这不仅给当事人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在七年级“青春与健康”这节课中,笔者会留出一两节课,给学生普及性方面的知识:在了解男女的生殖器官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正确对待因青春期而至的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同时使其学会懂得自身保健和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懂得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的过程,懂得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性激素是性器官分泌的结果,一者消除他们对性的羞涩、好奇心和神秘感,消除因生殖器官发育变化而带来的困扰和不适,同时注重爱护和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对于如早恋、避孕、性病、性心理、性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性态度较开放、与异性的相关行为过于亲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普及。从而使其在正视自己身体发育带来的不适和变化的同时,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地成长。总之,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不可轻视的教育工程,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中所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之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绚丽绽放。

作者:刘文达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压力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改变,人们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在逐步被瓦解。与此同时,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家庭离婚率逐年攀升、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之当今的升学压力,一部分初中生陷入了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中。强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时代在改变,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无论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合格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年龄较小,正处于学习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提升适应能力的最佳阶段。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包括社会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以及自我适应等内容,其中社会环境适应是最主要的一项内容。适应社会环境是指学生不仅要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乐观对待身边环境的改变,不急躁。面对环境的改变,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逐步适应环境,逐步成长。

二、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导致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对于教师而言,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问题,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开导,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对于家长而言,要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与学生加强沟通,及时舒缓学生的压力;当然学生自身也必须具有缓解压力的能力,一旦发现自己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学生要及时寻找缓解压力的方式,加强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建立起自身的压力缓解模式。

初中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强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积极预防,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另一方面,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学校和家长要担起应有的责任,积极寻找有效解决措施。

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教育 问题 对策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频频出现问题,中学生的情况更加明显突出,许多学校都根据学生的情况,组织并配备了一些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和帮助。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以心理学的理念为指导,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中学生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从而对中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并能够切合实际地解决学生中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有些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1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普遍认为初中生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健康成长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全呈忽略状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情况。在当前大多数家庭中,很多父母都不教育孩子,放任孩子随波逐流,而且因为其本身心理不成熟,导致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而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情感、性格等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健全甚至缺失。在学校教育中,因为学校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和教师对其意识的浅薄,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置之不顾,并强加给学生传统的观念,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也不倾听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健全。

1.2没有正确区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有一部分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此开设了一系列课程,比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等,而且投入了雄厚的师资力量,认为只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就能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素质,这从根本上就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利用集体教育、环境熏陶等方式开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疾病而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活动。两者之间从根本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区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校要改变这一观念,不要因为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要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

2.1大力加强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大多数初中心理咨询室建设都较为简陋,缺少必备的硬件设施,咨询室环境的建设也比较粗糙。因此,在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除了需要引进必要的专业人才外,还需要加强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比如心理咨询室地点的选择,咨询室地点的选择应该以安静方便为原则,通常设在校园人流相对较少的地方,避免求助的学生感到不自然,害怕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但是选择的地方不能太偏僻;咨询室的室内设计应该以暖色调为主,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温馨、自然、亲切,同样的室内的光线也要柔和,有利于咨询工作的展开;配备一些工艺品、盆栽、花瓶等,这些使室内的设计更加高雅,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放松并产生信任,避免咨询室的环境设计与教师的办公室或者教室相似,使学生产生紧张感和压抑感。

总之,一个简练、温馨的咨询室可以让学生倍感温馨,有安全感,不会担心被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这样能让学生放松,无所顾忌地讲述相关事情,详细讲述细节问题。心理教师可以认真、细心倾听学生的讲述,从而帮助学生正视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积极展开。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科学性而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指导。除此以外,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还需要经常选派一些专、兼职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同时邀请一些心理学专家开展讲座、指导。近年来,随着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精神疾病的高发,许多心理教师对其认识不够透彻,导致对此类疾病与一般心理问题把握不准,因此,有必要安排专门的培训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相关医院进行实习,了解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避免出现错误的诊断。

2.3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大有裨益。初中生大部分年龄都是在12~15岁,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对新鲜和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在这个阶段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初中生待人接物上都比较敏感、感情上更加细腻,因此,想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就需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能够进行有效沟通,这是关系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初中生性格不稳定,易怒、烦躁、冲动等情绪容易产生,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和生活上多关心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助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多,社会和各界人士都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学校,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抵制不良因素对学生的侵害,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