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别墅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国内高职高专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构架中,专业学习开设有大量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课程,整体侧重于室内方向教学。新形势下,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简述

景观设计是一个大的学科概念,是一个涵盖了生态、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其根据内容和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两大方向。相较于建筑、农林、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以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为主,学生不可能上完这门课就能成为景观设计师、景观规划师、植物配景设计师。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传统课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值得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与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泛而不精、就业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思考

1.课程定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在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突显专业特色。国内的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更为注重科学、技术、地形、植物等角度,所承接的空间体量偏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科性质,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设计体量相对较小。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城市规划、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训练定位是小体量的景观设计。可以考虑与公装、别墅设计等相关课程进行联动,如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中的室内外景观部分以及小体量的庭院、花园设计等,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整体认识。

2.理论教学——取舍与深化

高职教育强调就业,但在近年来略显浮躁的就业市场氛围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论基础、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抛开理论谈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景观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掌握最基础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如景观设计规律、中外园林类型及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硬质景观设计、铺装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对庞杂的景观设计理论进行取舍和提炼。

3.教学中的抓与放

有些学生在做景观设计方案时经常会问教师:“我这块空间比较空,放个什么好?”方案设计成了“填空间”,为了设计而设计,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都讲不清自己的设计主线和设计思路,更不知道自己的创新点在哪儿。针对这个现象,教师要做好景观设计教学的抓与放。抓好前期方案设计部分,即方案设计的前期环节务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意点,理清思路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设计方案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文提到的案例正是由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主性不够,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时要明确一个观念——设计事关功能与美感。除去功能与尺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中后期的设计表现要注意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不能过度干涉。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艺术审美、设计基础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优秀景观设计案例的方案构思、平面布置手绘稿,供学生临摹学习,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4.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手绘+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

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手绘表现的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高职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整体达到要求;加之专业课程方案表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在进行景观方案构思时,大多直接借助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设计思路未厘清就直接进入绘图阶段,这样的方案难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所以,在课程的方案表现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方案的前期构思阶段借助手绘的形式,以点线面表现景观元素、流通线路、区域划分等。这样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对平面布局有直观、清晰的表达。在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进入细化阶段后,对于方案的平、立、剖面图,学生就可以借助AutoCAD软件快速完成。3dsMax软件建模、渲染、出图耗时费力,而Sketchup软件相对来说更加省时、易于上手,建模流程简单易懂,能使学生更专注于设计本身。因此,效果图可以考虑用Sketchup软件完成。

5.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授课形式往往依赖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针对景观设计这门课,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景观材料、施工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这种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环境单一,教学多集中在教室或机房。“走出去”教学即走出课堂调研参观,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景观区域、公园、广场、公共绿地、景观带等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实地对景观元素、造景手法、植被景观、施工材料等进行详尽讲解。外出调研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下堂课对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使教学成效更高。

6.紧跟行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与就业需求形成了无缝对接,这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重要指标。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岗位需求构建教学知识体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重点,对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技能方面(计算机辅助绘图、施工图绘制、材料等)着重训练。其次,可以邀请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本校往届毕业生回到课堂中,针对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给新生上一课,这种“过来人”现身说法的形式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些国际大赛的优秀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学习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这些行业前沿的风向标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通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明确课程能力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出技术扎实、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贤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山西建筑,2008(7).

[2]张佳妮.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

[3]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中国园林,2003(7).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园林、环境艺术、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园艺、室内设计等专业都开设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但课程教材种类繁多,每个学校选择的教材也不同,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选择了李铮生主编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作为课程教材。该教材分为园林景观基本要素、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剖析3大部分内容。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和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园林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材内容全面、具体,学生易接受,紧扣专业所需,充分利用案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但该教材缺乏地形设计和植物景观设计这两方面的内容,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学习内容,如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基础(植物篇)、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知识,以弥补所选教材的不足。

(二)整合教学模块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能够帮助学生就业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总学时72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教学分为36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和36学时的实践教学两部分。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进行了模块教学探索,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两大模块,即园林景观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模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模块,其中实践模块是考察理论知识模块教学成效的手段和主要方法,通过实践模块评判学生对理论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将36学时的实践教学又具体分解为3个课程设计任务,每个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及设计目标各不相同。第1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别墅花园设计(中式庭院景观)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A3方案,用时2周,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小空间景观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融入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学会传统的造景手法,掌握基本的景观设计方法,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第2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城市街头绿地设计(山地水系景观)项目,要求学生组合为2人小组完成一套A3图册,用时3周,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地形和水系景观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园林景观中的人工和自然要素,把握各景观及广场建筑之间的关系尺度,进一步提高学生造景手法的运用能力,学会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各功能布局、用立面图表达景观层次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调沟通能力。第3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城市广场设计(西欧风格景观)项目,要求学生分为3人小组完成一套投标文集,用时4周,主要目的是强化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帮助学生在设计中创新设计元素,学会协调建筑与环境风格,具有相应的景观处理能力,学会编制设计文本及图集。通过以上2个模块的教学和3个课题设计任务的具体实施,既能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改进教学方法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任教教师,不仅要专业扎实,还要具有极强的实践及动手能力。这需要教师除了积极参与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提高实践能力之外,还要主动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和科研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课程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笔者依据不同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理论模块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和讲授法为主,在讲授理论中穿插优秀景观案例的赏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实践实训模块教学中,采用项目实验实训、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和对比教学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文字直观展示和讲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水体、建筑和地形等四大元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选取一些成功案例利用多媒体进行设计方案的演示和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设计构思的理解,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思考的意识。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学习网站,让学生课下进行网上自主学习,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案例教学+现场参观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参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立竿见影的。笔者在理论教学之余,常带领学生去市区及学校周边各大公园、广场绿地进行现场教学,讲解绿博园、紫荆山公园、校园中的景观设计,分析景观中的铺装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植物配置等,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景观设计的美,培养学生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借鉴并超越优秀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三是项目实验实训教学法。这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该教学方法紧扣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培养目标,通过“任务导入—思维启发、设计引导—课堂集中指导、课后单独辅导—总结评价”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与高校和设计院建立项目合作关系,让学生熟悉规划设计类项目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四是情景模拟和对比教学法。采用情景模拟和对比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景模拟中学生可以成为项目设计的主角,以设计评标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锻炼学生的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对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方案设计过程,在互相对比中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创新和完善考核体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规划师,要求学生具备园林景观设计知识和景观设计能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灵活的考评体系。传统的期末考核多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不能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笔者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和3个课程设计任务,构建了“2+3+5=10”的考核体系,即学生第一个独立完成的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总评成绩20%的权重,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个合作完成的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总评成绩30%的权重,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景观设计能力等;最后一个合作完成的投标方案文集的成绩占总评成绩50%的权重,综合考查学生对方案设计的理解、创新程度。通过上述3次测评,可以动态显示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另外,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考核中,还制定了无不及格的考核原则。笔者认为,任何设计都有其独到新颖之处,没有不合格的作品和学生。对一些设计能力较弱、实践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跟踪指导,直到学生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其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能力。

结语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包括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报价、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别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该模块是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特点,掌握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为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摄影基础、装饰画、民间美术、广场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景观雕塑、快题设计、模型制作。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拓宽专业层面,丰富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计模块

计算辅助设计与核心设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例如,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理论基础课程;一部分设计课程,并使用设计软件完成最终作品,题目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实践。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活动。该模块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像真正的设计师一样独立完成整套设计方案,为更早的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实践模块

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再学习再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完善。该模块是使学生考察市场,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毕业设计模块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Abstract: landscap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of modern c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ity landscap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livable city, striving for the National Garden City, many places do not hesitate to spend huge cost to make a fuss in landscape greening.

Keywords: Landscaping; misunderstanding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园林绿化已成为当前加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改善城市的景观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争创国家园林城市,许多地方不惜花费巨额代价争相在园林绿化上大做文章。

无论在北方大都市还是南方小镇,无论是迁址新建的小城,还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都毫无例外开始城市化妆运动。当然,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的环镜当中,但现在很多的园林设计与施工已经违背了我们建设的初衷,有的不惜耗费数亿元巨资修建“人造景观”,而且全然不顾居民的生活休闲和活动的需要。更有甚者,推平自然山头改成奇花异木的“公园”;伐去蜿蜒河流两岸的林木,铲掉自然的野生植物群落,代之以水泥护岸等。这些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不但没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也与建设可持续、生态安全与健康的城市相去甚远。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就我认识到的一些误区简单的罗列讨论一下。

误区一:为美而美,设计单纯地满足视觉功能

“城市美化运动”发源于100年前的美国,给西方国家留下了一块城市的“伤疤”。而今,国内不少地方正在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盲目追求气派,追求最大、最宽、最长,攀比之风盛行;强调几何图案、金碧辉煌等等,单纯地满足视觉功能。主要表现在城市广场、居住小区。城市广场:许多广场往往不是以市民的休闲和活动为目的的,而是把广场、广场上的雕塑或者广场边的市府大楼作为主体。有的广场抛弃地方特色,以空旷为美,以不准上人的大草坪为美,以花样翻新、繁复的几何图案为美,以大理石和刨光花岗岩铺地为美,全然不考虑人的需要、人的安全。白天烈日之下是一块连蚂蚁都不敢光顾的“热锅”,无树荫供人庇护,无安静场所供人休闲。居住小区:为了招来生意,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而忽略了环境对居住者日常生活和休闲的意义。把小区搞成如城市广场一般,用瓷砖、花岗岩铺地,花坛、树雕泛滥,树种选择更是刻意的使用景观树。也缺乏乔木供人庇荫、蔽雨,缺乏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场所和青年人的体育场所。

误区二:作品缺少内涵景观设计在我国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而今又作为一种思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大大小小的景观作品在城市中不断涌现,虽有不少设计比较适合市民游憩,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生态性,但不少作品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园林意境。能引起人们复杂的思绪变化或联想美的景观不多。例如:在我国的很多景观作品中都用到罗马柱。某地甚至把林立的罗马柱作为主景,这样的作品往往缺少灵魂。

真正的现代景观设计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景观作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一定要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以及运用园林文学,比如:借鉴诗文,来创造园林意境;引用传说,来加深文化内涵;题名题联,来赋于诗情画意。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本色,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作为中国人,更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更好地创造出中国人喜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

误区三:设计方案过多的强调效果图 效果图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效果图是景观设计中设计思想、设计意图的直接表现,也是评价设计作品优劣的一种途径。而现今有不少设计师反对电脑效果图。这主要是电脑效果图太失真了。很多是一种无法植根于现实的梦幻般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电脑效果图的色彩失真。而从欣赏心里学的角度来讲,色彩是产生美感的主要方面。

2、电脑效果图内表现的植物并非是同时段内的植物色彩、形体。即它把不同季节的植物色彩、形体表现在同一张图纸上。这就与现实造成极大的差距。更有甚者把立体电脑效果图做成动画,再配以美妙的轻音乐,这就更失真。当然也更令人陶醉,电脑效果图的迷魂作用也就此产生了。甚至作为园林专业的专业设计人员在漂亮的电脑效果图前也会被深深的打动,更何况其他人。这样一来,一些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因没有好的电脑效果图而被拒之门外。误区四:设计与施工脱节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否则,往往会使细节的忽略。而细节是决定造园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拿树种的配置来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且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者的即兴创作,可以说,擅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可是,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于下工地,且很少与施工人员沟通,最后建成的景观与设计的景观相差甚远,留下诸多遗憾。同样,施工者也很少与设计者沟通,尤其表现在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分离,很多园林公司刚建立,内部结构不完善,其中有不少单位纯粹搞设计或施工,这也大大减小了设计者与施工者交流的可能性。

误区五:片面追求“档次”,设计以奢华为美作品上“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在的“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高档,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尤其表现在广场、住宅小区和别墅。决策者、投资者常常标榜建筑装修用料是从国外进口、是如此豪华考究等。而不考虑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以及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景观设计要追求美观,更要追求生态效益,在建筑用料的选择上应考虑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等特点。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对环境影响要最小,不要以贵为美、以贵为好。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

误区六:照搬照抄,盲目模仿时下有个趋势: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这导致景观设计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个性: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

2、风格迷失:不管景观设计要体现何种风格,都要使风格统一。比如在一个充满中国风格的花园内建造一个西洋风格的小卖部;在一个仿造的中国古典园林内放一个日式石灯笼等。这就会造成风格的不统一。

别墅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虚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39-03

数字化虚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信息媒体技术,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将众多学科的技术要点融为一体来满足人们对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如图1和图2所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促进了人们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所以设计师解读设计的手段和方式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也促使设计工作变得更加严谨和高效,也最大程度地扫清了设计师与项目业主之间沟通的障碍。

一、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虚拟现实的概念

虚拟现实的英文名为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该项技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提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它翻译为灵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它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集成技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界面模式,人们利用它可以建立一种三维虚拟空间,可以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功能融入于环境之中,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1]。

2.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新手段。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我们创造出一种此前人们从未感受过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断加以变化的奇特的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交互性指人作为体验者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从被动变为主动,即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与所想来自改变自己获得感受的内容;浸沉感指处于虚拟环境中的人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环境是真实的和实在的;构想性则指通过人的构想能设计出不同的虚拟环境,甚至可以根据构想者的意图虚拟出真实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间。

3.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源于美国,所以美国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水准也是世界级的。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军事与航天工业领域、医学领域、教育领域、建筑领域、艺术领域和管理工程领域等。

(1)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外高校应用的现状

国外建筑类学科领域早己开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的计算机系是开展VR研究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大学,他们研究的领域包括分子建模、航空驾驶、外科手术仿真和建筑仿真等。麻省理工学院(MIT)是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的先锋。1985年,麻省理工学院还成立了媒体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是进行虚拟环境的研究的。华盛顿大学华盛顿技术中心的人机界面技术实验室(HIT Lab)还将VR研究引入了教育、设计、娱乐和制造领域。此外,日本东京大学的高级科学研究中心则将研究重点放在远程控制方面,最近的研究项目是主从系统。该系统可以使用户控制远程摄像系统和一个可以模拟人手的随动机械人手臂[2]。

(2)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高校应用的现状

我国高校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方面与国外高校相比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该项技术发展的潜力巨大,由于它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和科学家们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我国,最早开展这方面实验与研究的是挂靠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西安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对发挥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和研究机构在虚拟现实、虚拟仿真与虚拟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具有极大的意义[3]。

在我国,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设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目前还停留在设计与制图层面,所以学生对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解读、形态和材料的研究、施工工艺分析以及设计的可行性等诸多方面的了解并不直观,所以计算机对设计的辅助作用就受到了限制。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做景观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拿到设计的原始图纸后,就根据自己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与设计构思相关的素材来进行设计,一旦拥有了一些想法,就直接从原始平面开始规划,然后再形成总体平面彩色图,再思考场地的剖面、立面和空间关系。这种设计方式带有浓厚的机械模式的特点,完全没有意识到进行空间形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其整体性的要求。

因此,我们应努力寻找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充分融入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应在电脑中实现对设计环境的再现,表现出对象相关信息的实时性。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设计对象的真实感受,能增强学生对空间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和认识设计对象。

二、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是一种必然和必须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有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等特征,由于它能极大地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所以它越来越受到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将在设计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

通过笔者近几年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来看,运用该项技术可以使教师授课的实效性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从长远看,将该项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将是一种必然和必须。

1.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的自主性

创造性对于设计来说,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其他课程一样,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传统上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对景观设计的构想、风格、设计步骤、构造做法和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理解以“填鸭式”的方式教给学生,忽视了教学对象是有其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甚至导致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的对教师教学的抵触情绪的产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感到困惑。常会出现的一种状况是,在确定设计大方向的时候,学生往往会犹豫不决,或者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只是一味机械地从事着从平面到剖立面、再到空间效果的制作而缺乏对设计场地及其空间的领悟,无法做到设计的完整性,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数字化虚拟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库和极具设计感的系统界面,能从视觉上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因而就能最大程度地增加他们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

另外,针对课程教学和学生在设计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我们很有必要创建一个素材库,其内容主要有:各类已完成的景观工程、各类施工材料、各类景观设施和各类景观植物等。有了这个素材库以后,学生就可以从中查找自己需要的图文信息和设计模型等信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中已有的设计材料和工艺,从而实时地更换自己的设计中已用到的各种主要的设计元素,或是通过对比逐渐形成自己较满意的设计方案。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极大地被调动起来,其设计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和形态把握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质是设法表现空间的形态美,所以设计者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就尤为重要。因此,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的把握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首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室外空间感和对空间的认知度一般都较差,对空间形态的理解没有一个明析的概念,甚至对同一空间场地中的平、立和剖面关系加以认识都很困难。相对于室内空间来说,室外空间的区域要大很多,比如几千平米的小型商住楼盘的景观设计、几万平米的别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几十万公顷的超大型城市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面对这样的空间,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若对大空间和大形态缺乏认识,就势必会阻碍设计的顺利实施。

研究不同的空间状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应尽量多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让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空间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空间尺度与空间形态的认识,能通过不断的积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这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只依赖书本和图纸资料的教学方式。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学生很快地对特定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有充分的认识,能使学生将平面的图纸转化为有参与性的、可实时沟通的三维空间。

数字化虚拟技术还能提供一种针对设计场地的动态漫游,能全方位地展示场地的状况。在我校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开课之前,我们先设置好设计场地的基本信息:现有的硬质环境的模型和软质环境的模型,同时将白天、夜晚及春夏秋冬不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场地的状况也考虑进去。这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设计场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把握好设计的方向,为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强师生间的沟通的实效性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提供一个非常直观、非常容易操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可视化的平台,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得更加实时与更加有效,从而也会进一步优化传统的主要是依靠图纸来进行师生间的沟通的教学模式。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借助课前教师为他们提供的设计场地的模型,依靠自己对该设计场地环境状况的解读形成一个设计主题,然后再借助该空间模型在设计场地对自己的设计再进行调整。学生还可以利用动态漫游的方式直观地将场地的空间状况展示出来。做这种展示时,相关设计方案中的参数也都会在计算机里实时地显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能实地时了解和掌控学生设计的进度及其状况,并据此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强化学生对设计的每一个阶段的理解与认知。至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讲评,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可视化的平台,学生们设计出的各种方案都能一一快速而整体地显示出来,教师对之进行点评的方式也会更为直观,师生间的沟通也会不再像过去那样抽象和乏味。

4.提高学生设计的专业性

景观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范畴,它强调“以人为本”,它要营造的景观是需要人来参与并供人观赏的,所以其设计绝不能只停留在图纸上。但在初始阶段,许多学生的设计缺乏严谨性。究其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先后顺序上的不恰当及教师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它容易导致学生对所用材料及相应而来的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缺少了解,因而也对自己的设计缺乏综合考虑。因此,要培养出合格的景观设计师,教师就必须重视这些环节的教学,并使之具有系统性。

另外,目前学生对景观工程施工过程的了解也知之甚少。景观工程的施工涉及到许多环节,它不仅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工种的协作与配合,而且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逆性也是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也需要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施工的过程,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做优化处理,以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

对景观工程造价,学生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了解。通常情况下,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也会有不同的工程造价。所以,为了使学生对工程造价能有较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虚拟技术来施行教学,以让学生了解所用材料的选型和选量等情况。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了解设计造价的控制性和经济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应逐步推进

由于数字化虚拟技术有其强大的优势,所以目前就被广泛地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其逐步引入课堂。根据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虚拟现实技术很好地引入设计课程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引入该项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应逐步推进,应分阶段进行。

逐步推进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让学生全面而科学地认识数字化虚拟技术

前面已经提到,数字化虚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技术,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众多学科的技术要点融为一体,从而满足人们对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的需求。目前,常用的数字化虚拟技术主要有,VRP、converse3d、quest3d、unity3d、virtools。为了使数字化虚拟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和了解数字化虚拟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放映一些将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设计创作中加以应用的案例及较完整的景观设计的数字化虚拟现实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了解,可以为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2.应设法让学生对数字化虚拟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生全面而科学地认识了数字化虚拟技术及其优势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该项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字化虚拟技术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库及其极具设计感的系统界面,可以从视觉上对学生产生内在而持久的吸引力。比如,以前使用3D MAX、SKTECH UP等软件来制作建筑、山体或河流等模型及其场景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使用数字化虚拟技术来塑造模型和场景则只需要短短的十几秒的时间,并且画面的效果还极其逼真和生动,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直观的比较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兴趣。

3.应让学生逐步学会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应用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对目前非常流行的虚拟现实软件Lumion的操作和应用。该软件是一个实时的3D可视化的工具,它可以传递现场演示的效果,能提供优秀的图像,并将快速和高效结合在一起。利用它,我们能在电脑上创建出虚拟现实的效果,能大幅地降低相关设计的制作时间,即可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创造出一种惊人的可视化的建筑或设计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熟悉该软件的界面、重要命令和素材库的创建,要让学生能熟练地应用该软件于自己对课程的学习之中。其次,要强化学生对3D MAX和SKETCH UP等软件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景观学学科的发展,为使数字化虚拟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景观设计,为满足未来对景观设计的更加多样化的要求,各大专院校可以与有关技术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研发出更多更高级的场景模拟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