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验;战略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据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全国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3.01%;各项指标均比2008年有所增加。这些数据和发展趋势足以说明县域经济已撑起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条件
河北省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门户。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其海陆和陆路的交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石家庄民航、唐山国际机场等则形成了空中运输网;邮电事业发展也异常迅速。发达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把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到了时代前列。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发达。全省发现矿产151种,查明储量的120种,排在全国前5位的34种。已经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石化为主的矿业经济体系。
河北是全国粮、棉、油、蔬菜和果品的重要产区之一。河北省蔬菜产量占京津市场的50%以上;石家庄以南各县素称“冀南棉海”;猪、牛、渔、蛋产量分别占京津市场的50%、40%、35%、50%。
河北省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文化遗产,有古遗址和古建筑群304处,历史文物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一,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全国第二。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快速提高和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三、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2008年,河北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1.15513万亿元,占全省的71.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2亿元,增长了10.6%。2008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2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7.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3%,提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95元,同比增长11.7%。可以说,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缩小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别,更应该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拉大
从县域经济总体水平看,中等型和欠发达型县是河北省县域经济主体,两类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5%,但是GDP只占全省的34%。从空间来看,北部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南部地区。从发展的进度和潜力角度看,唐山、石家庄、廊坊等具有优越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其综合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河北省2009年经济强县前30位中这三个地区就占了21位,而处于冀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强县前30位中则没有出现。
(二)县域工农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
河北县域经济中工业企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普遍现象。工业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管理落后、知名品牌少,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瓶颈。
河北省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较差。2009年,三产比重为15.7:53.0:31.3,仍需继续优化。
(三)市场经济体系有待完善
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政府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机构改革,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给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有序的环境。市场主体思想保守,县域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建立,限制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河北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2007年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已下降为5.7%,县域企业融资困难“后天营养不良”。
(四)自然条件差异大人口素质条件不足
河北省东南平原地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发展的聚集地。周边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优越,其整体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其他地区较高。承德、张家口各县由于地处山区,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基础设施都处于弱势地位,一直是河北省众多贫困县的聚集区。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缺乏已经凸显。尽管“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服和特殊人才优先录用”等政策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县域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差,县域人才尤其是重要部门和领域的拔尖型人才缺乏,仍是制约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解决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就要深入了解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分析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例子,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
河北省县域情况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不会有万能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但我们可以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略框架,供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做为参照。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职能适时转变
县域经济要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缺失。正确评估县域的客观情况,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就要求各县级政府利用科学方法、联合权威机构、聘请精尖人才察纳雅言,对县域的整体情况做好客观详细的整体评估。以县域的客观条件作为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最大前提。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给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有序的环境,要逐步落实“扩权强县”,并积极探索“扩权强乡”政策,积极向导向型、民生型、和谐型和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充分把握地缘优势快速融入京津
河北省环绕京津依傍渤海,区位地缘优势明显。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正在崛起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两市的腹地辐射效应深远。在国内,河北省是华北的交通枢纽,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必经之路。国际方面,是环渤海经济圈“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商品出海入境的集散地,为环渤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人力、空间支持。
唐山借助首钢搬迁已经打开局面,廊坊以两个轻轨项目强化了“京廊同城”,张家口拿到京津222亿元的4个风电项目。各地的发展说明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优越,加快融入京津经济圈的步伐,是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一条捷径。
(三)培育提高特色产业,支持农业发展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产业经济。没有特色,县域经济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生命力。找准特色产业就是找到了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靠特色产业来增强县域经济水平,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如迁安的钢铁业,承德的特色旅游业等。
大力发展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的基础。当前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农业主导产业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结合实际农、牧、渔相结合,形成“企业+农户”、“市场+基地”或“中介组织+农户”等多样化的产业组织运作,打造基地,扩大规模,发挥带动作用。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河北省大多经济落后的山区县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就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投资青睐,进而增加县域经济的规模和实力。反之,基础设施落后就会拖住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招商引资是让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方式。各县应该在完善自身建设,制定招商政策,优化招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高精尖、高附加值、富民增收、环境友好的企业和项目,保障招商的量质结合。如近一段时期各地号召的工业园区建设就是一个良好的招商途径。
(五)制定产业扶持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河北省很多县域经济都有其特色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资金链短缺、科技投入不足、市场扩展不及时等因素,没有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走入了发展的死胡同。针对产业的兴起、集聚、分工和扩展各方面的特点,组成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帮扶组织,为促进产业的做大做强扫除各种障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要优化三大产业的结构,在单个产业的内部也要实现优化。实现产业的纵横两个方向扩展,尤其是由产业下游向产业上游发展,不仅能实现更高附加值,还可以减轻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智力和科技的支持。由于河北省靠近京津等中心城市,所以人才外流明显。为了吸引人才河北省一方面应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全力支持河北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综合化的领先人才,增加省内人才的自给自足比例;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经济补助和有前景的职业规划,吸引急需人才前来就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客观能力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不足,致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更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投入率和贡献率是各相关部门应该长期坚持抓好的工作。
六、结论
该篇论文从我国当前宏观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入手,由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为切入点,最后总结出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应遵循的一般性的战略措施。但由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情况复杂多样,各地应立足于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借鉴,结合一般性的经验和战略,这样才能找到适合本区域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Z].2009-2010.
2、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0-02-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步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但许多地区存在资源投入的强度和规模与实际产出的效率不对等、发展效率相对较低的情况。因此,研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对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跨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978年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等创建了数据包络(即DEA)分析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这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可信。根据对数据分析得到的每个决策单元综合效率指标,可以找出决策单元配置效率较低的原因,进而确定决策单元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程度。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利用DEA分析方法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刘霖、秦宛顺研究了地区间县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不同省份的县市在经济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袁立科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王淑英对河南省县域农业经济效率进行了DEA评价。王伟、赵慧芬对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学者的相关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现有文献多基于对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的评价,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故本文拟运用DEA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以期得到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和规模收益数据。
一、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的C2R模型的构建过程如下:设有n个决策单元DUMj(1≤j≤n),每个DUMj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DUMj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式略)其中êT=(1,1,…,1)∈Em,eT=(1,1,…,1)∈Es。所涉及变量的经济含义:(1)当θ=1且S-i=S+i=0时,表示该决策单元是DEA有效,即在投入xj的情况下获得yj的产出达到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最优;(2)当θ=1且S-i≠0或S+i≠0时,表示该决策单元是弱DEA有效,即可以在投入xj不变的情况下将产出yj提高S+i,或者在产出yj不变的情况下将投入xj减少S-i以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相对最优;(3)当0<θ<1时,表示该决策单元是非DEA有效,即该决策单元的资源浪费严重,可以通过将投入xj调整为θ•xj同时保持产出yj不变以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相对最优。
二、指标体系的选取
通过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经济发展数据的选取和分析,可得出区域农业经济效率的相对有效性。本文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1”、“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2”、“地区农业人口(万人)X3”为投入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亿元)Y1”、“地区农业GDP(亿元)Y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Y3”为产出指标。使用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网等收集整理的数据。各评价指标数(表略)
三、实证分析
运用上述C2R模型,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投入和产出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和规模收益的状况评价。将表1的指标数据代入C2R模型,利用DEAP2.1软件求出的各个决策单元在C2R模型下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指数见表2(本表数据由DEAP2.1处理表1得出)。由表2可知,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属于DEA有效(即综合技术效率θ=1)的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四川6个省市,其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相对较高;其他25个省、市和自治区均为非DEA有效(即综合技术效率θ≠1),其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强度和规模与实际产出的效率不对等,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相对较低规模收益相对有效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地区有:北京、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四川、云南8个省市,其投入产出量比例适当,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最佳规模收益点;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地区有:天津、山西、江西、重庆、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0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农业产出增长倍数大于投入增加倍数,要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的投入力度,优化投入比例以获得更高的农业产出;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地区有: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新疆13个省和自治区,其农业产出的倍数低于投入的倍数,应该加强农业投入的管理并调整产出的结构以提高产出。
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的优化调整
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投入产出的DEA分析表明,全国只有6个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是DEA有效的,其他25个地区为非DEA有效的。这就需要对25个农业发展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在DEA的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进行分析,以得到这些地区从非有效到有效的调整数据。利用DEA的C2R模型可得到将非有效点调整到有效水平的量化数据,从而使各个决策单元达到相对有效性(表略)。
【关键词】优势资源 战略 转换
我国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资源的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符合当地实际的明智选择。但在此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总揽全局,找准着力点,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现实意义
1、符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新疆是资源富集地区,又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比较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突出了新疆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明确了重点和突破口。从现实情况看,与内地发达地区比,新疆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基础较薄弱;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高;科技发展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源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这就制约了新疆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新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另辟蹊径,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新疆资源优势突出,后发优势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勘探开发的步伐在加快。但从总体看,新疆各能源的现有产量与储存量还很不相称。经预测,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而2006年新疆原油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4%;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40%,而2006年新疆煤炭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而2006年新疆天然气产量也只是占全国产量的28%。因此,新疆能源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尤其是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利用。对其他矿产资源,新疆也具有分布广、矿种齐全、配套性高,部分矿种储量大、质量好等特点,开发前景广阔。同样重要的是,新疆农业开发的潜力也很大。2006年末国家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出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战略储备区,优先谋划新疆的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这也充分说明新疆粮食生产的发展潜力和在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后,我国实施了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 经济发展实现了近30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950.933.2变为2006年的11.848.739.5。产业升级必将打破原有结构平衡和供求关系,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压力。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至少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
突出的能源优势决定了新疆有建成我国最大能源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其他任何地区都不可类比的。另一方面,新疆周边的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使新疆可能成为国家能源进口的新战略通道,在未来国家能源安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同样,棉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新疆棉花产量及品质较高,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为我国棉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以来,在总量、单产、商品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方面保持全国第一。除此外,新疆的煤电、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转换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都是我国经济长期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而持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新疆的优势资源尚未充分开发
1、优势资源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称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的增长速度达到10.1%,可谓成效显著。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比,新疆的经济发展还比较慢。据《新疆统计年鉴》(2006)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新疆除了200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和西部处于中游水平,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排名处于第28、29位,即倒数第2位、第3位;在西部的排位都处于第10位,即倒数第2位或第3位。因此,新疆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西部都比较落后。
2、优势资源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称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生态等各方面。据有关研究报告,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区域发展总成本指数、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区域科技能力指数、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区域管理能力指数、区域生态水平指数等指标,除了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和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0位、第11位以外,其他各项指标排名都在第21位到第29位之间,位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后列。因此,新疆的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全国尚处于落后状态。
3、优势资源与人民生活水平不相称
“十五”期间,新疆加快了资源的开采开发的步伐,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人均达到13108元,相当全国平均水平13943元的94%。但与此同时,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却与全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据《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十五”期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45元扩大到2005年的2503元,扩大了近3倍;同期,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56元扩大到2005年的773元,扩大了近20%。2005年,新疆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七。
三、应着力做好优势资源的转换
1、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使其贯穿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把资源优势转换成市场优势。把过去的“资源――产业――市场”的思维模式反转过来,走一条坚持市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增加加大产品科技含量的优势资源转换道路。通过追求市场占有最大化,实现资源开发和生产规模最大化,从而实现产品向货币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资源优势转换为知识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小,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少,而知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多。如果欠发达地区过分强调本地的资源优势,把资源的采掘当作发展特色产业的“灵丹妙药”,沉迷于资源经济,而不是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状,增加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可以预言,资源产业发展将走进“死胡同”,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也将继续拉大。这就需要我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资源采掘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知识含量高的新型资源开发利用之路。
3、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处于全国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投入多、消耗大,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效益低,这是这些地区不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作为全国产业发展的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出地的定位,大力发展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生产市场需要的终端产品;创立市场品牌,通过实施集群战略和发展工业园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
4、资源优势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靠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欠发达地区在实施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把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和积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扩大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营造一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使各类劳动力能参与到各项经济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提高人才在市场经济中谋生和创业发展的能力。
5、资源优势转换为体制机制优势
长期以来,一些资源优势地区建立了以资源采掘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计划和行政的色彩比较浓厚。为了增强经济的活力和发挥资源的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确立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优势;要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即对矿产资源生产活动的管理要逐步放开,减少行政手段,多用经济手段;增大市场在配置自然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商品化。
6、资源优势转换为可持续发展优势
在一些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往往过度依赖于对资源的采掘,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破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集中资金搞好河川流域的综合治理、退耕还草还林、生态移民等生态工程。
7、资源优势转换为生活水平优势
资源开发要以富民强区为根本目标,改变以往单纯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传统思路,把资源开发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妥善结合起来,促进各地区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要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寓富于民,加速千万个市场主体的形成,促进民营、私营、个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2] 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关键词:FDI;进出口贸易;区域经济;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05-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先有后、有强有弱,不同的省市、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与FDI和进出口贸易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存在的显著差异有密切关系。[1]本文以我国三大地区(30 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5年以来我国整体的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FDI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我国的外资引进和外贸发展情况提供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便于发现三大地区间的不同和差距,以寻求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促进不同地区引资和外贸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本文借鉴韩家彬等(2012)的做法,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技术进步、出口、进口和FDI也引入生产函数,把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可观测的因素设为μ,则传统的生产函数被改写为:。[2]为了减少异方差和统计数据中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数据波动的不平稳性,对上式取自然对数,得到本文计量回归分析的面板数据模型:
Y为各省市的经济增长,用CDP来表示;A为技术进步,用各省市的研发投入表示;K为资本量,用各省市的国内投资表示;L为劳动力,用各省市的就业总人数表示;EX用各省市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表示;IM用各省市的货物和服务进总额表示;FDI用各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净流入量表示;c为随机误差项;j表示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i为省份;t为年份。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少数缺失的数据利用中值法计算得出。进口、出口和FDI数据利用人民币对美元各年的年均汇率换算得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由于所缺失数据太多,故未将其纳入模型)。[3]
二、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了检验各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回归之前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防止“伪回归”,本文主要采用LLC检验,IPS检验和ADF检验法。通过分别对LnY、LnA、LnK、LnL、LnEX、LnIM、LnFDI进行检验,发现各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存在单位根;对其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进行检验,发现各序列都是平稳的。故可知,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为I(1)过程。
(二)协整检验
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故可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建立在Engle and Granger二步法检验基础上的面板协整检验,具体方法有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结果见表1)。Kao检验显示,全国和东、中、西部的P值都是0,在1%的显著水平下;Pedroni检验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存在协整关系。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利用Hausman检验来分别确定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影响形式,结果都拒绝了原假设,故其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FDI、进出口贸易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就FDI而言,从全国范围内来看,FDI流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总的来说不是十分强烈,为-2.05%,东部和西部分别为-11.22%和-6.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最早引入了大量FDI,这些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FDI的流入减少甚至出逃,会对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4]随着产业和资本从沿海向内地转移,中部地区流入的外资不断增加,但由于中部经济发展欠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等原因,使得利用FDI的效率低下,并没有推动经济增长,甚至反而造成了大量资金的闲置和浪费。1999年以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部吸引外资提供了良机,由于西部地域辽阔,技术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涌入的外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起到明显作用,短期内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进出口方面,从全国来看,进口和出口都能推动经济增长,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进口大,这符合“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假说。东部地区的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均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但力度小于东部,而进口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进口和出口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进出口贸易平稳发展,进入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国际化模式;中部地区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出口发展迅速,但薄弱的基础使得进口贸易发展滞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出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步显现,进口虽然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强度不会太大。
最后结合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来看,全国以及东、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及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低于资本和劳动力,而且中部地区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西部地区。可见,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1993―2013年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FDI、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三者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从全国整体来看,FDI和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十分显著,其中进口和出口贸易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进口贸易,而FDI却对经济增长起着负面影响;东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最为吻合,虽然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仍大于进口贸易,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以及FDI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而进口却不显著,FDI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和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进口贸易则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均不显著。另外,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仍是影响全国及区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二)启示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三大区域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特点,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基本要素,制定出具有特色的、适合本地区的综合发展策略,避免盲目跟风和一刀切。
第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外贸易发展成熟且与经济增长形成了良性机制,进口、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故相关部门应注重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国内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东部地区引入的大量外资已经渗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外资流入的减少或出逃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动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故东部地区应逐步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并积极、有效利用国内资金,合理分配内资与外资的比例,防止外资独大。
第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拉动,进口贸易发展萎缩,外资流入量少。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要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以外,要更加注重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外资投入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吸引高质量的外资以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经验,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而提高进口贸易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由于开放的时间相对较晚,进出口贸易和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不显著。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以及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大力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FDI从东部和中部向西部流动并带动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促进西部地区企业成长、产业升级,尽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5]
参考文献:
[1] 赵春玲.湖北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2] 韩家彬,张 振,李豫新.进出口贸易、FDI对金砖5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11):66-73.
[3] 邓淇中,郭 丹,刘 涛.FDI、进出口贸易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6):107-109.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经济发展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所以要正确使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有效提取信息是生活中决策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有必要。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三个重要的分析方法。本文针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二、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很多,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定量方法被引入进来。吴玉鸣在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行政区划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提出实施第三产业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梁晓俐对全国30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根据因子加权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排序,得到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布。这几篇文章都只是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分类,不利于看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情况。陈佳、吴润衡、刘喜波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针对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26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王维、李仕明、肖磊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这几篇文献使用的数据都已经比较陈旧,不能反映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对全国2006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所选的经济指标做因子分析,科学有效地缩减指标规模,得出三个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再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层次分布状况,最后用判别分析方法看所选方法的判断准确性。
三、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了2005年全国地区23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6》):年底人口数(万人);就业人员(万人);职工人数(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商品房销售额(万元);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房屋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职工平均工资(元);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各地区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各地区货运量(万吨);各地区客运量(万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城镇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农村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外商投资总额(亿美元);税金总额(万元);利润总额(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
四、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一)对原始数据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1、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见表1)。KOM值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逼近于1,表示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本样本的KOM值为0.792,适合因子分析,而且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而且,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也说明适合因子分析。
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利用SPSS提取了三个因子,因为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为了使因子更具直观含义,所以运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因子1包括年底人口数、就业人员、职工人数、地区生产总值、房屋住宅销售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地区货运量、各地区客运量、城镇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农民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利润总额和工业增加值,主要反映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可以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因子2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商品房销售额、竣工房屋面积、职工平均工资旅游外汇收入、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外商投资总额和税金总额,反映的是全社会各方面收入情况,可以命名为收入因子;因子3只有各地区货物周转量这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
3、因子得分函数。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二)对综合得分数据的聚类分析
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3-6类的聚类分析,类间距离为类间平均链锁法,样本间距离为欧式距离平方法。通过对比发现分为四类是比较恰当的,能够体现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快慢情况。分成四类时:北京和上海属于第一类;江苏、浙江和山东属于第三类;广东属于第四类;其他属于第二类。我们分析不同类的地区时同样采用指标平均值。
通过分析各类均值结果,可以得出各类地区所选取的经济指标方面发展的水平情况,综合分析就可得出各类地区的发展水平。
(三)对各类进行判别分析
因为本身所选的样品就比较少,所以没有从中抽调一些分析,这样我们可以用交互验证的方法来判别聚类效果优劣(见表2)。
表2显示了交互验证结果。可以看到该判别函数的准确率为100%,交互验证的结果和自身验证的结果完全相同,因此该判别函数是较为稳定的。
五、结论
应该说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宏观地考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各地区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因子l包含了全部信息的65.136%,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增长。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载荷较高,所以投资热问题是我们一直比较关注的;人口因素的载荷也是比较高,说明人口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交通运输量相关指标的载荷很大,这说明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目前来看,各个城市都比较重视交通的发展。
因子2反映了一个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城乡差距问题。此外,商品房和住房指标的载荷也很突出,说明2005年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非常突出,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房地产仍然是非常热门的。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05年,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是广东;其次是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发展中等的是北京、上海;其他省份发展相对比较慢。
从判别分析的结果来看,以上分类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