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城镇化;政府职能
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得知,阻碍我国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东西部差距,像贵州和上海两省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的是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而不是两个地区的经济差异,因此,对于我国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实现,首先需要解决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实现区域内的工业和农业综合发展,将城乡分开发展转变为两者资源结合的共同发展形式。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对于区域一体化,其指的是同一区域内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进行有效的流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灵活发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市场调节机制经常性的失灵,导致我国的地方政府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对当地的生产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导致市场失灵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首先是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我国的国民经济是由全部的区域经济共同组成的,因此,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经济部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市场中的生产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通过财政等经济政策的运用来对当地的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发展环境,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经济政策,然后通过相关的经济政策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和干预。然后是培育区域内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对于我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放权,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强地方政府部门对市场的调控,需要适合自身发展的财政政策,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优势产业进行有效的推动,帮助其快速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产业。另外,地方政府还需要结合当地的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等打造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提供充足的资金等政策的支持,然后通过政策的制定来加强区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提高区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则是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创新活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创新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经济创新能够对当地的经济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促进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创新活动的开展是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政策支持的,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对创新企业进行大力支持,并给予其相关的政策优惠,帮助创新企业快速发展。而对于创新企业,地方政府部门需要积极的参与其中,帮助其完成制度的创新,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示范效应。
二、区域一体化中的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
对于我国当前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则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对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政策和经济支持。而政府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政策,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去做,而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有作用的事情积极主动的去做,帮助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另外,政府的经济职能也需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从传统的指挥和管理等职能转变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各种帮助,并对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进行协调,促进当地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一)深化制度创新,建设良好的软环境
对于城镇化发展来说,市场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城镇化的水平和模式等的影响。但在当前我国的一些区域,其在城市化化建设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工业的发展,导致政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影响城镇化的建设速度,从而导致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速度无法和城镇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造成城镇资源的严重浪费,且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城镇化建设,地方政府需要尽快加强对城镇软实力的增强,帮助城镇进行经济环境的改善。当地经济政府部门需要在保证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市场秩序的建设,使城镇经济发展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然后简化市场经济机制,对当地投资者进行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护,使其能够更快进行城镇品牌的建设。然后是对当地居民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样能够保证城镇经济发展和当地精神文明发展处在相同的水平,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吸引其他区域的资源和人才向着城镇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其不仅包括资源和市场环境,各种人才和技术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制度对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能够减少市场运行过程给中各种影响因素所造成的不必要影响,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保持当地市场的健康运行。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自身的只能进行充分的改变,打破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理念下,政府理念应该逐渐向着管理服务性方向发展,通过服务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对于官员的政绩考核,也不能从单纯的经济发展效应决定,而是结合当地民众的满意度对官员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二)深化制度创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硬环境
对于城镇化建设,单纯的提高软环境不能实现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城镇建设的硬环境包括当地的水电供应以及道路的建设情况,只有保证了当地硬环境达到要求,才能使城镇建设向着更好的法相发展,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等。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下,政府所能够支配的经济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仅仅通过政府部门是很难实现对硬环境的改善的,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不断调动当地的投资者对当地的硬环境进行改善。对于投资者的资源调动,这不是简单的政策就能决定的,为了保证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部门在对当地的投资者进行资源调动时,可以通过一些官办民助等形式来促进当地居民加入当地硬环境的建设中,具体的合作模式有BOT等,通过这些资金运行模式能够大大满足当地政府硬环境建设的资金需求。要敢于打破传统土地资源管理的限制,通过灵活多变的土地资源运用形式对当地的经济资源进行运用,像土地出租等方法,通过这些多形式结合的土地资源利用,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吸引足够的投资者,弥补当地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对于当地建设中的重要项目,政府可以委托一些大型的企业对其进行经营,然后通过有效的投资回报机制来实现经济效益的获得,这样能够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且节约了政府的人力资源。对于区域一体化发展,还需要不断缩减城乡之间的要素分割,帮助市场进行生产要素的快速调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然后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问题。
(三)深化制度创新,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为了更好的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主体进行明确,打破传统的资源分配方式。对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宏观调控逐渐向着维持总体经济发展平衡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往往会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但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当地政府在对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执行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宏观调控无法满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此,我国需要打破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一体化也在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对于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城镇资源的有效利用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对城镇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随着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逐渐由干预向着服务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筱鹏,冉晓丹. 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06:48-53.
[2]金晔,刘增凡. 实现区域一体化与政府职能转变[J]. 北方经贸,2003,09:17-18.
[3]李金龙,王宝元.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1:120-123.
[4]杨敬宇. 经济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区域政府的构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07-112.
关键词:岫岩;物流业;政府;市场经济监管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现状
1.优势
(1)产品种类丰富。岫岩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该地95%以上为农村地区,仅有极少一份城镇。其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岫岩的玉石,享有“六大宝石”之美誉。其农产品得天独厚,盛产板栗、大樱桃、苹果梨、金瓜枣等。由此导致了岫岩地区的罐头业非常发达,知名的有罐头企业有“岫玉山”“深山秀”等。而根据对当地人民访问,我们了解到岫岩的罐头已经成为当地居民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该地畜牧业发达,是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该地祚蚕业发达,被誉为“中国柞蚕第一县”。
(2)市场腹地广阔。早在清代,咸丰皇帝在《岫岩志略》中就有记载:“大孤山,城东南一百二十里。舟车辐轴,商贾云集。”到如今,岫岩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将当地产品辐射到了周边众多地区——辽阳、丹东、营口、沈阳、大连等。而且近年来正不断开发着新的市场。
(3)交通便利。岫岩地区的交通分水路和陆路。周边高速公路众多,可以很快将产品运送到目的地。而且岫岩地区目前正在修火车,在明年上半年就可以通车。
(4)政府政策扶持好。长时间以来,岫岩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物产,将当地产品不断地向全国推进。现已将岫岩打造成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中国滑菇第一县、中国食用菌示范县等。当地政府着眼于岫岩的发展,提出规划之纲。立足资源优势,锁定产业发展目标。
2.劣势
(1)工业污染严重。岫岩地区镁矿、铁矿、硅石等重工业发达。导致了岫岩地区工业污染非常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加,导致了大气污染日益加重。而矿产的不断开发导致了岫岩地区土壤污染逐渐加重。在岫岩当地,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
(2)岫岩人民的积极性不太高。根据对当地居民的访问了解到,当地居民对岫岩当地的开发热情度并不高。而且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加排斥。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喜欢偏安一隅的安逸的田园生活,不希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该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性效果。
二、对岫岩政府应对该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策略性建议
1.经济管理方面
(1)当地政府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环境的保护应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纯净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当地优质的自然产品如源头活水,持续地产生高收益,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将保护环境视为一切经济发展的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成一个健康、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2)当地政府应发挥好对物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职能,有限放权。岫岩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均非常发达。而政府应调控好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保障经济质量的合理稳定增长。在宏观调控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企业的合理管理。使当地企业不要单纯以营利为目的,过分告诉地发展经济,应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主。
(3)当地政府应该加强信贷杠杆的调节,给予当地物流业企业一定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政府信贷调节的作用有:“调节信贷投向,促进生产结构的合理化;调节信贷资金使用条件,促进企业合理使用资金。”[1]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当地物流业以由原来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零散种植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转变。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可以使当地物流业企业更深入地以科学技术为导向,以人才为战略资源,为当地物流业注入新鲜的血脉。
(4)当地政府可以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如采取“股份制”模式。即可以使企业,农户,政府三方共同获益,并共同承担风险。这样也可以解决当地物流业发展中筹资难,招工难管理难等困扰。统一规划,统一劳作,统一管理,收益共享。
2.公共管理方面
(1)当地政府应合理运用行政审批制度。岫岩物产丰富,属于公共性质的资源。当地政府应合理设置物流业企业准入门槛,使企业呈现一种良性竞争,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合理稳定发展。更要注意的是,要遏制行政审批的腐败行为和权力的“寻租”。“审批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资源。审批权越大,越容易产生‘寻租’机会。”当地政府应力求使岫岩地区的物流产业以一种良性健康的竞争方式,发展成一种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2)当地政府应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农村物流业发展经验。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农副产品物流量大而且非常频繁,他们拥有一个庞大、流畅、复合、高效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如日本的海运立国,美国的网络购买业务,德国的“电子物流信息链”。
(3)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而且关系到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他不仅是开发的客体、对象,而且是开发的工具、手段。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F.H.Harbison)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政府启用一些资金、政策等条件,吸引更多人才,毋庸置疑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投资模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加强对当地劳动力教育的支出,增强当地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2]在当地原有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等基础上将劳动力优势与之结合起来,必能使当地物流业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当地政府加强对物流业市场监管的意义
1.可以将生态优势与劳动力优势、政策优势有机结合,同时转化为经济优势
岫岩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生态农业示范县。2000年开始便提出了“创建生态农业大县,发展岫岩特色经济”的经济发展方略。[3]以多种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模式为当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广泛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市场,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环境。政府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健全组织运行机制,制定无公害发展规划。而与此同时,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通过独特机制把这些特色要素有机地配置起来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实现多方面的盈利。
2.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的生产效益
当地政府加强对物流业的市场监管,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实现小商品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当地农业的生产效益,提高当地市场的交易效率,达到农民的增收。可以将当地产品的价格与其价值相匹配,将当地具有特色的产品推向一个更广大的市场,同时还可以推动传统经济的现代化变革。以物流业作为当地的优势单元,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3.可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岫岩是满族自治县,该地居民90%以上是满族。以当地优势的自然资源作为当地的民族经济特色,推动当地物流业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同时也是我国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四、结束语
岫岩满族自治县政府加强对当地物流业的市场监管,是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地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绝不能让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以一种健康绿色的良性循环经济为模式,以多种经济发展方式为措施,以政府的政策引导为方向,当地的农村经济一定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郭小聪,主编.政府经济学[M].2008年6月第二版.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数十年“量”的增长,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现行的经济结构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经济总量的增加,发展质量的提升显得更为关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开始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方式。作为外来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集合体,FDI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模式。这些都是政府投资、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习俗、地理环境等地区差异,国际资本在中国的流动存在着区域隔离现象,使得各省、各地市的外资流入量截然迥异(许冰,2007;王轩等,2012)。在区域特色明显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如何促进当地经济效率?进一步地,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FDI作用又将如何变化?通过梳理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学者们一般关注FDI的区位分布(Kimino,2007;黄肖琦和柴敏,2006)和溢出效应问题(Ledyaeva,2009;钟昌标,2010;王轩等,2012),较少讨论FDI效率评价问题。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从宏观国家和省市层面(刘辉煌等人,2009;文东伟,2013),抑或微观企业层面(张会清和王剑,2011),分析FDI对经济增长或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鲜有学者基于地级市这个中观层面研究FDI与当地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地级市层面深入探讨FDI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揭示出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背后的经济效率变化规律,从而解释高速增长能否持续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中的影响,对当地政府更好地招商引资、合理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地经济提出针对性建议。
基于此,本文使用非参数DEA方法测量我国246个地级市在2003-2012年间的经济效率,然后控制基础设施、外贸依存度等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探讨了FDI与地方经济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FDI、外贸依存度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提升我国总体经济效率,固定社会资产投资有明显负作用,而基础设施和吸收先进技术变量的影响则不太明显。为分析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FDI对经济效率的作用规律(李杏和Chan,2009),我们把样本数据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组①,结果表明,在经济越发达,经济效率越高的地市,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依存度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而市场化程度则越不显著;政府干预对当地发展效率有负面影响。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相关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主要介绍文章使用的模型方法、以及数据变量等内容;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借助DEA-Malmquist方法测量出各个地市历年的经济效率数值后,接着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外资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钱纳里模型(Cheneryetal.,1975)进行解释。通过缓解资本短缺、促进技术进步等途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促使当地企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各地政府部门也会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完善法治信用环境,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因此在理论上,除了促进经济增长之外,FDI流入会提升地区的经济效率。同时,直观上,由于每个地区拥有不同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以及基础设施等,这些因素肯定也对FDI的各种溢出效应和促进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Haskeletal.(2007)发现外资企业会影响本地的生产率,而Huang(2003)认为外资进入不仅满足当地企业的资金需求(SteingressandVandenbussche,2008),并且对包括政治在内的不完善经济社会系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替代作用,从而减轻社会资源扭曲程度(GuarigliaandPoncet,2008)。国内学者王文剑等人(2007)也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有效缓解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亟需的资金短缺状况、给当地企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然而东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相对比较优势各不相同。为获得更多FDI,中西部省市侧重于税收优惠及财政支出等手段、而东部地区则是全方位竞争。李青原等(2010)在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Wurgler,2000)基础上,研究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与我国28个省市的27个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尽管FDI和金融发展都能显著提高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两者还存在相互竞争挤压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省市。此外,文东伟(2013)分析1999年-2008年期间我国30省市的产业增长情况,并认为各省的产业增长与该省地理位置、行业市场依存类型等因素相关,整体来说,东部省市大多数工业行业的产业增长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王晶晶和黄繁华(2013)借助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SYS-GMM方法,探究了FDI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作用。他们发现,FDI结构性转变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有显著地域差异,具体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该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还有学者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数理和特征角度,讨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例如郭熙保和罗知(2009)就认为,在外资较多的地区,技术含量高的FDI对当地经济增长有利,然而在FDI吸收较少的地方,只有适当技术水平的外商投资能够促使经济增长。然而,正如引言中所述,现有与FDI相关的文献,多关注FDI的区位分布(Kimino,2007;黄肖琦和柴敏,2006)和溢出效应问题(Ledyaeva,2009;钟昌标,2010;王轩等,2012),较少讨论FDI效率评价问题。刘辉煌等人(2009)、文东伟(2013)和张会清等(2011)虽有所涉及,但主要从宏观国家和省市层面或微观企业层面,缺少从中观地级市层面的分析。因此,本文在2003-2012年我国246个地级市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地方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效率方面的差距是否有所收敛进行了详细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模型,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效率关系。市场化指数Market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Invegdp。在模型(1)中,主要关注回归系数α1,根据前面分析,我们预期该项系数为正。考虑可能存在的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也就是说,地方经济效率越高,吸引的FDI流入量越多(路江涌,2008),我们将滞后一期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用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固定(随机)效应模型重新估计参数。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1.外商直接投资(Fdi)。采用各个地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万美元),根据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基准汇率转换成等值人民币。2.地区经济效率(η)。限于我国地市层面不同行业效益数据的不可得性,无法借助Wurgler(2000)资本逐利模型的投资反应系数、转而用技术进步率反映地区经济效率。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各个地级市的Malmquist指数。同时借鉴以往学者的做法(王文剑等,2007;许冰,2007;路江涌,2008;李青原等,2010),我们还控制下列影响因素:3.基础设施(Fra)。用市辖区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万平方米),反映运输成本。当地基础设施越完善,经济交易成本越低,从而促使生产要素高效率配置,当地经济效率越高,预期回归系数为正。4.对外贸易依存度()。利用转换成人民币的地市进出口总额除以当地GDP表示,是地方政府对待外资及国际贸易态度的重要体现,也是FDI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预期回归系数值大于0。5.高等教育学生比例(Inno)。使用每万人口中的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代表,人力资本是当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前提,高素质人才是FDI产生技术外溢效应的一个重要条件,预计该项系数为正。6.当地市场化程度(Market)。采用樊纲和王小鲁连续编制的市场化指数(2011),考虑到市场化进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按照樊纲和王小鲁计算方法推算出2012年我国各省市的市场化指数。当地市场化经济程度越高,资源越能有效利用,因此我们预期该项回归系数大于0。7.固定资产投资比重(Invegdp)。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GDP的比值表示,由于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部分是政府投资,所以该变量反映了政府发展经济的态度以及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预期为负值。表1给出了本文所用变量的符号表示、含义和预期符号。由于我国地市层面披露的数据信息不太一致,所以本文剔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地市,而对个别缺失值,则用当地前后年份的平均值代替,这样一共获得246组地市样本。因为大部分地市的进出口贸易额数据只能追溯到2004年,因此研究区间选为2003-2012年①。另外,出于量纲不同的考虑,所有模型数据都进行自然对数处理。本文数据来源于CEIC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并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年鉴》交叉匹配。
四、经验分析
(一)地区经济效率度量在测量我国地市历年的Malmquist指数时,我们采用产出导向型评价方法,并假定规模技术报酬可变。图1提供了我国地市2003-2012年间的经济效率平均值。图1中,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值,表示经济效率。总体而言,除2009年之外,其他年份的经济效率都大于1,也就是说,大多数时间,全国经济效率是逐渐上升的,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效率约累计提高了37.1%。另外东中西部的经济效率不同,而中部地区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处于我国一般水平”的直观认识一致。尽管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数值波动比较大,但整体上高于全国平均值,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提高了西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接下来,本文将讨论FDI与经济效率间的关系。
(二)FDI与地区经济效率实证研究1.基本分析经过Hausman检验,发现P值为0.000,显著拒绝“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因此选择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由于不同地市间还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还采用了截面个体加权方法。表2前两列汇报了参数估计情况。从表2前两列看出,FDI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整体上,FDI对当地经济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考虑不同地市的个体差异后,影响程度更大。控制变量方面,政府的对外开放态度、投资意愿与地方经济效率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变量的效果都不太明显。考虑到变量内生性问题,我们运用IV-FE方法重新拟合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后两列。发现回归系数依然都显著、并且系数绝对值变大。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符合我们的预期。伴随外资而来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效提升了我国经济效率。另外,反映政府对待外资态度的外贸依存度和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系数都显著大于0,说明它们对经济效率有明显促进作用,也与我们直观上的认识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会显著抑制经济效率的增长,由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部分是政府投资,表明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发展的做法会扭曲资源配置,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下降。2.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上述所有模型中,尽管基础设施变量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变量的系数为正,但都不显著,这不太符合常理,可能原因是上述模型基于全国整体角度来分析。为此,我们把数据分成东、中和西部地区三组,研究在不同区域,基础设施等变量对经济效率的作用是否会变得显著。众所周知,由于政府政策、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区域化,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西部相对落后,所以通过划分不同区域,我们可以详细探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FDI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由前面分析可知,不考虑内生性问题时用截面个体加权FE、考虑内生性问题时用截面个体加权的IV-FE,所得的参数估计结果更合理、模型拟合度和整体显著性更高,所以下文只采用这两种方法。相关回归结果见表3。表3显示,在10%水平下,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显著为正,其中东部子样本组的回归系数值最大,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FDI对发展效率的促进效果越明显。同时,基础设施变量也是只在东部地区子样本中显著大于0,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为负值但不显著,说明基础设施对经济效率发挥正向作用,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有趣的是,外贸依存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作用规律截然相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外贸依存度能够显著提升当地经济效率,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则不显著;而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市场化程度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仍然在1%水平下显著小于0,说明无论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各个区域,政府干预经济对当地的发展效率都有负作用,并且经济越不发达,负面影响越大。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占比变量回归系数还是不显著,这反映出我国没能有效吸收国外技术,先进技术对当地经济效率的溢出作用很有限。3.进一步分析:经济效率高低程度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第三方共同影响因素,我们以地市全要素生产率中位数为界,将各个地市分成高经济效率和低经济效率两组,但发现仅有少数几个地市一直位于某一组别。由于本文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跨度是9年,为此用下列规则进行划分:若某地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有5年或以上时间处于某一效率组别,就认为其属于该效率行列,这样我们获得了110个高效率地市和136个低效率地市。类似前面处理过程,表4提供了参数估计情况。在表4,我们发现高经济效率组别的FDI回归系数值要大于低组别系数,说明经济效率越高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控制变量上,对外开放度仅在经济效率高的地市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化改革进程只在低效率地区有正面效果,而政府干预则还是明显负作用于当地经济效率。另外,还可以发现,高低经济效率地区的比较结论与东、中和西部不同区域的结果大体一致,这印证了“经济发达地市的经济效率一般较高”的观念。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当地群众不便多
多年来,岱山县的经济发展重心都在岱山岛的南部,北部地区的市政道路建设明显滞后,涉及8万群众出行的环岛北线直至2009年才建成通车。
环岛北线公路贯穿岱山岛北部,是连接县城、4个乡镇、4个工业开发区和鹿栏晴沙、双合石壁等风景名胜区的交通主干道。该路段通车后,不仅给沿线居民带来了便利,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令当地百姓不满的是,已建成两年多的环岛北线始终未装路灯,一到晚上就变成了黑灯瞎火的“黑道”,给当地群众夜间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011年初冬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一位蔬菜种植户便骑着三轮车赶往县农贸市场卖菜。途经环岛北线时,由于没有路灯照明,该菜农竟连人带车撞上了路边的花坛,结果人仰车翻,菜农因受重伤住进了医院。当地菜农说起这事,至今仍心有余悸,他们都盼望着环岛北线的路灯能早日亮起来。
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也一直牵动着岱山县数十位人大代表的心,他们几乎年年提建议,要求解决环岛北线两侧的路灯照明问题。2010年,县人大代表余成表向大会提出了《要求为环岛北线东沙段安装太阳能路灯的建议》;2011年,夏永祥等7位县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要求在环岛北线公路安装风能路灯的建议》;2012年於元君等代表又提出了《关于要求浪丰线路段安装路灯的建议》和《关于要求在板黄线两侧安装路灯的建议》。代表们认为,作为一条标准一级公路,夜间无照明,不仅给当地群众夜间出行带来不便,也与其漂亮的沿线景观极不相称。为此,他们要求县政府在改造城区主干道公共设施的同时,尽快解决环岛北线两侧的路灯安装问题。
盏盏路灯暖人心
“蓬莱”夜景无限好
面对代表们的强烈呼声,岱山县人大常委会近几年将其列入重点督办建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并将其列入代表活动周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建议办理和落实。
岱山县人大的持续监督,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岛北线的路灯安装工程终于被列入2010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决定逐年实施环岛北线路灯安装工程。当年,有关部门便在环岛北线各主要路口安装了指向警示灯,并投入300多万元安装了4.6公里的路灯。
2010年9月,岱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了15位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专题视察该县交通建设工作,实地察看环岛北线工程建设后,又听取了县交通局的情况汇报。其间,代表们对全县交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视察情况提出了加快安装环岛北线路灯等意见建议。
2011年5月的代表活动周期间,岱山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了部分代表建议现场办理会,承办部门就《关于要求在环岛北线公路安装路灯的建议》等5件建议办理情况,跟与会代表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会上,代表们提出,路灯安装事关千家万户出行安全,政府部门必须把它当作重要民生工程尽快实施。
在代表们的持续推动下,县政府积极采纳代表建议,决定在环岛公路13.5公里的无路灯路段分步安装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照明能源的节能环保路灯。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财政政策;发展路径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大量的增加,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也得到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相关部门应当以繁荣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走有效的支持路径,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繁荣、长期发展。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各地虽然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体制、实行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但仍然有以下方面的问题存在:
1.1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意志薄弱
农村集体经济出发点不高,资源匮乏,资金匮乏。一些经营收入相对稳定的企业,却对正在发展壮大乡村的集体经济之中毫无作用。更糟糕的是,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过程漫长,效果缓慢。
1.2收入渠道少,商业理念少
集体经济的收入渠道很少。大多数农村都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租赁。二是让旧村、旧校舍和违章建筑交给民营小企业办产业,从而获得物业租金收入。这样子总体收入不高,而且由于缺乏充分发挥现有土地和财产资产的运行能力,资源增值潜力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掘。而且,一些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也存在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和规范化运作。1.3资本积累不足,外部融资困难大多数村在保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将资金用于公益性建设,缺乏资金积累,部分经济薄弱村甚至存在经营困难。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村固定资产激活较少,集体债务较多,缺乏信贷抵押。即使现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支农资金不是一个部门管理的,而是具体到每个农业职能部门,导致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而且,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很少,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更加突出。
2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困难,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金融作为政府支持的重要一手,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统筹考虑。它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间接促进和外围支持三种方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1直接参与
村组织可以设立股份制,财政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同时动员村集体资产、农民资产和社会资本投资入股,这种直接让村民参与其中的方式,可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还可以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当然,政府支持不是为了牟利。在经济正常运行后,财政资金将从中提取,然后投入其他需要的地方。
2.2间接推动
农村集体经济要想发展,就要注意金融不能包罗万象,要以市场经济情况为前提。金融直接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引导性措施。支持的重点是培育和促进其他参与者,从而间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根本发展。
2.3外围支持
农村所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物流、水利都很重要,政府若想对此地进行发展,可以先从这三方面进行改善,加大财政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投入
继续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建立直接转移支付基本运行资金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开能办”的标准,对村级组织实行一般转移支付,确保其正常运行,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
3.2加强税收政策支持
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努力减轻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负担。对当地保留的部分房产税、村集体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和村公用工程建设项目征收的税款实行全额退还。村集体的财产项目和村公益性项目建设,除上交部分外,应当免收相关审批费用,按成本收取服务费,深入农村基地,积极鼓励参与和建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和个人。
3.3管理和使用村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承包、租赁经营,机器设备、鱼塘、闲置土地等方式方法,以存量换增量,严禁村集体经济乱花钱乱用。努力构建农村集体“规范管理、有力监管、高效运行、充满活力”的“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村集体适当收入,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利用率。
3.4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平稳运行
加大对组织和人员的培养力度,完善管理层的管理制度,设立出新机制进行运行。规范对内部资金的运用,建立发展基金,抵御风险,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招收专业性人才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势的培训,以家乡创业动力为动点,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提高整体水平为重点,真正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农业队伍。总之,金融支持对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发展,就要加强税收支持,保障运行平稳,建设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集体资源,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作为政府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财政应当积极肩负这一重要使命,结合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支持路径,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畅的现状,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钟灿.财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及建议[J].山西农经,2019(19):35+37.
[2]冯所彦.关于财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