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工程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企合作;CDIO;课程体系;专业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37
1引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带动产业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是指把电子商务应用和快递物流各环节相结合,既熟悉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理论知识,又通晓现代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信息技术;既掌握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具备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评价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新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亟须改革物流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设计,探索校企协同合作培养机制,强化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环节,强调专业教学与实训操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未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公司的人才需求。
2人才培养现状
我们对全国80所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开设课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各高校培养目标情况如图1所示。
专业课程调查发现:课程设置重复、交叉多的占3775%;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同质化的占3179%,各高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基本相似,开设课程同质化严重。可见,我国现代工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虽已形成了一套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但也忽略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邮电大学(下简称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总体建设思路。
3专业建设思路
本专业以满足电商物流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具有物流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合作方式大多停留在研究项目和企业实习阶段,教育教学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成效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改变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机制,让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明确能力要求,满足企业需求,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因此,本专业提出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平台”的专业建设思路。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联合开发实训平台和教学内容并建立物流实践基地,紧紧围绕规划类和信息类两条课程群建设主线,开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电商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结合CDIO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4CDIO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它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还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具有详细且合理的培养目标,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CDIO的教育理念是通过构建一个“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工程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技术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CDIO模式,提出了12条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界需求而定的这些标准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就是CDIO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标准之一。以往各门课程都是根据学科内容各自独立设置,课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后仍不知如何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
因此,本专业打破课程之间的独立性,以项目为依托,以能力为导向建立课程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并设置了一、二、三级项目,共同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其中一级项目是包括所有核心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二级项目是基于一组课程的核心能力培养;三级项目是单门核心课程的设计,基于CDIO理念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鱼骨图如图3所示。
5结论
基于CDIO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标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能力突出,使各知识模块更加紧凑且互为支撑,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有利支撑,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基于CDIO理念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通过此次改革,高校培养出了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高校促进了教学体系改革,明确了培养方向,创新并完善了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换霞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读:课程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2]宋星月基于校企融合的CDIO集成化课程设置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4(10):7-8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管理;作业动因;资源动因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16-03
1SJ物流公司概述
SJ物流是广东省内某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家控股企业,主要承担集团公司属下某品牌连锁5000多家便利店的商品配送工作,同时为区域制造业和零售业等客户在供应链上各环节提供收货、保存、加工、分拣、配送、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服务,主要客户有美宜佳、国美电器、百事可乐、百安居、统一企业、麦德龙等。
2SJ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SJ物流公司把各种费用分成两大类:营销费用和营运费用。营销费用主要指的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销售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如办公场所相关费用、行政人员薪酬、承揽业务的业务招待费等。营运费用指的是物流公司在运输或者服务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如物流外包、燃料油料、包装费、保险费、设备折旧费、事故损失与赔偿费、相关税费等。
对于营销费用很大一部分被作为间接费用,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而营运费用按其所承接的物流业务或客户作为物流业务成本对象,能够直接计入某项物流业务成本的各项直接费用,进行归集后直接计入各项物流业务,不能直接计入某项物流业务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将其作为各项物流业务的“共同费用”进行归集,最后根据各项间接费用与分配标准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如订单处理次数、仓储面积天数(平方米天)、运输的周转量(吨/千米)、装卸作业工时(工时)等,并据此进行分配计入相关物流业务成本。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尽管能够满足基本要求,但在上游制造企业运量萎缩和运输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面对越来越沉重的成本压力,这种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SJ公司的发展要求了。具体表现在:
2.1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计算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究竟是多少,没有运用物流成本信息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纳入一个体系进行规划,没有从物流一体化的角度去分析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物流作业链。
2.2缺乏完整和连续的成本管理数据
如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退货、资金占用成本等没有反映出来,其他各种混杂在营销成本、期间费用中的物流成本数据也没有被真实地反映出来。对不同的客户计算口径和标准未完全一致,成本数据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
2.3缺乏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业务承揽、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客户服务等物流间接费用大大增加,共同配送形式下各客户的共同作业情况增加的情况下,普遍采用与运营量关联的分摊基础,很大程度造成了间接成本分摊的不合理。
2.4缺乏以客户为导向的成本管理理念
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显著,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和实时配送量增加,用同一水平的物流服务,对待不同的客户,没有以顾客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导致客户满意度不高,降低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3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
作业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各环节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推动下,该方法和模式已趋于成熟。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的核算的思路是:物流业务(合同或订单)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把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的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动因分配到各项物流业务,将作业与企业资源的消耗、最终服务产品成本联系在一起。相对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有着不同的分配标准,较好地适应物流企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发展要求,有效控制企业的间接成本。
4SJ物流公司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及分析
4.1实例背景
某食品公司AB系列干货产品广东省各地区的仓储及配送物流服务。2013年2月一共配送AB两种干货食品各30万箱,对比传统方法与物流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干货物流总成本及物流单位成本结果。
4.2计算步骤
(1)分析和确定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根据SJ公司实施的物流环节和作业“质的相似性”原则,划分为四个作业中心,包括信息管理中心(订单处理、客户跟踪)、综合管理中心(异常处理、成本控制、综合管理)、仓管中心(收货、发货、保管、盘点、理库、装卸)、运调中心(货物跟踪、车辆调度、现场监装、运输)。
(2)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库,确定各物流活动相关的资源耗费。资源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AB两种干货的相关费用资源动因确认及资源分配表如表1所示。
(3)确定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根据广东省内各地区配送里程表以及公司制定的各种货物区段配送价格,结合财务部门的成本数据信息,确定AB两种干货食品相关的各项成本费用。根据各部门以及各项物流作业情况,把2月份所耗用的资源按不同的资源动因分配到相应的作业中心。
(4)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作业成本动因是指作业被各种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是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本文在选取成本动因时偏重于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关联,如运输作业的成本动因中选择运输吨千米数而不是运输工作时数,使司机们能更多去关注每吨千米所消耗的油料等费用;在保管作业的成本动因中选择保管面积而不是保管箱数,使保管人员更多去关注仓储资源的利用问题;在理货、装卸等环节的成本动因中选择托盘数而不是工作工时等,从而强化了员工们的成本控制责任意识,树立了节约成本高效作业的理念(如表2所示)。
(5)计算物流作业成本和各成本对象物流总成本。将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其成本动因量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将成本对象中分摊的各物流作业成本加总,即得成本对象负担的物流成本总成本,并据以计算单位物流成本(如表2所示)。
4.3应用效果分析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看到,AB两种干货的单位成本分别是1.32元/箱和1.43元/箱,成本差额为0.11元,成本总额相差30131元。在此,为方便对比两份合同的利润情况,假设AB两种干货的物流服务合同价格均为45万元,则有两份合同利润额及成本利润率分别为:
A干货:450000-397449.48=52550.52(元),52550.52/397449.48=13.22%
B干货:450000-427580.76=22419.24(元),22419.24/427580.76=5.24%
对于SJ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据。本月仓储与配送的AB两种干货来自同一客户,同样由公司保管并根据客户要求在广东省内进行配送,不仅仓储与配送数量相同,包装规格也相同,而且市场价格也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入库时间和入库批量不同,引起了物流服务方式的变化,从而在作业成本法下产生了不同的物流服务成本。
在项目的盈利性分析方面,显然A项目较B项目的利润高,主要原因在于B干货收发货批次少、批量大,流转速度较A慢,存放时间较A长,因此造成其保管成本较高。数据还显示,B干货项目的理货成本较A项目高出近6000元。
通过现场观察调查发现,B干货项目组的人员单个托盘堆垛的箱数明显比A干货项目组少得多,因此造成了作业低效,保管面积未尽其用。此后,仓库主管对作业员工进行了强化培训,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单个托盘堆垛的箱数,减少理货托盘数、装卸托盘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面积等从而降低了作业成本。
另从数据发现A项目的客户跟踪、异常处理、成本控制及综合管理单项费用都较B项目高得多。在此基础上,副总经理对A干货项目的服务进行了跟踪,除因为其批量小、批次多造成订单处理成本大外,发现A干货在市场上的口碑持续走低,许多终端客户收到货物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换货情况,长此以往,A干货项目的利润情况也不容乐观,应尽快回笼资金,与客户沟通项目下阶段的合同期限、服务内容等。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给SJ物流公司带来了经营和管理上的变革,尤其是项目的盈利性分析、定价,以及促进客户沟通、物流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化效果显著。
5结论
5.1作业成本法适合SJ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
SJ物流公司间接成本较大、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项目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等决定了作业成本法在SJ物流公司成本核算的适用性。
5.2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谨慎使用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核算是一种中立的工具,对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取决于人们如何使用这一成本管理技术,若恰当地运用就可创造出经济效益,若使用不当则会导致损失。
5.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
虽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有诸多限制条件,但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其应用提供了适用的条件。可以预见,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参考文献:
[1]邵瑞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2]许菁.作业成本法在配送企业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1(7).
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简称MFCA)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主要做法是将在产品按能否转人下一道工序而分成“正产品”和“负产品”,核算牛产资料构成“正产品成本”和“负产品成本”数额,重点管理“负产品成本”。
二、物料流转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制度项下成本核算制度的区别
表1是某公司成本管理中传统会计下企业发牛的各项成本。
结合表1、可以看出,物料流转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制度项下成本核算制度的区別是:成本项目二者一致。关于“正产品成本”,二者一致。
传统会计制度项下成本项目中“制造费用”中含有废品、废料价值,而物料流转成本会计项下废品、废料价值以及废品、废料应分摊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一并计人“负产品成本”。
三、物料流转成本会计项下成本核算制度的经济意义表3是某公司某车间某年某月传统成的本制度下牛产成本与MF-CA制度下牛产成本对比计算单。
表3某车间某年某月传统成的本制度下牛产成本与MFCA制度下牛产成本对比计算单从
表4中可以看出,MFCA制度项下单位产品成本由21.45降低到20.28“正产品”边际贡献上升5850了(73600-67750),“正产品”EBIT下降10159.11(50461.11-40302)。
可见,恰当归集“负产品”成本项目,确认“负产品”价值,有利于加强原材料等存货管理,有利于降低牛产成本,有利于加强产品牛产过稈管理,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运用MFCA核算,有利于企业发现其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被淹没的废弃物价值和处理成本,帮助企业发现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状况,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可以促进企业降低三废,关注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促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四、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的应用对策
采用全部成本法核算。恰当区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恰当运用比例分配计量法、差额成本计量法、金额成本计量法。比例分配计量法是指企业为保护牛态环境或防治污染所发牛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牛产的各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中,如环保工人的工资薪酬和奖励的分配。差额成本计量法是指企业根据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投人,用环保投资的总成本减去没有实现环境效益的投资成本的差额,并在以后的会计期间按照比例分摊。全额成本计量法是将环境问题所产牛的实际成本,如企业因保护环境而发牛的环保设备支出费用、为防治污染而发牛的人工成本、各项环保材料的支出费用等全部计人绿色成本之中。
加强绿色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到绿色成本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控制的全流稈综合管理,从而把绿色成本管理渗透到原材料的采购、员工工资奖励的核算、环保技术的开发、环保设备的购置运行与维护、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植物碎石床湿地技术;出流改道;应用
0.前言
星云湖与抚仙湖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二个姐妹湖,二湖与隔河相连,现状为>Ⅴ类水质的星云湖水流入基本为I类水质的抚仙湖,使具有“纳污吐清”特性、湖水更换周期达167年的抚仙湖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尽早扭转这一趋势,云南省决定实施抚仙湖、星云湖综合治理出流改道工程。
1.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
1.1试验工程
1.1.1地点和目的
试验地点选在星云湖边,直接对星云湖出流湖水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不但对工程的设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本试验选在星云湖南岸江川县路居镇大凹村湖边,距星云湖500米。本项目试验不但为工程上马提供设计参数,还将为以后工程的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经验。
1.1.2试验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以1000m3/d为例)
(1)工艺流程。
星云湖水高等水生维菅束植物净化池除藻池一级水生物塘一级植物碎石床二级水生物塘二级植物碎石床植物砂滤池出水
(2)设计主要参数。
①进水水量:1000m3/d。
②进水水质:星云湖水体平均浓度CODMn7.13mg/L;BOD54.15mg/L;叶绿素a48.61mg/m3;TN4.602mg/L;TP0.257mg/L;非离子氨0.060mg/L。
③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单位:米)。
A.一级水生物塘: (20.6+18.2)/2×7.5=145.5m2。
B.第一级植物碎石床: (17.9+14.6)/2×19.3=313.6m2。
C.二级水生物塘: (13.5+14.05)/2×9.2=125.1m2。
D.第二级植物碎石床: (14.01+12.55+16.85)/3×24.1=348.7m2。
E.植物砂滤池: (16.75+16.9)/2×8.9=149.7m2。
A~E的面积: 1082.6m2。
④水力停留时间。
A.一级水生物塘 5.59小时。
B.第一级植物碎石床 1.81小时。
C.二水生物塘 5.71小时。
D.第二级植物碎石床 1.77小时。
E.植物砂滤池 0.25小时。
A~E的停留时间: 15.13小时。
(3)布水。
流程各单元均采用平行布水,各单元之间进出水采用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方式。
1.1.3生态工程植物品种的选择
生态工程的植物品种主要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高等维管束植物。
(1)一级水生物塘。
考虑到以后出流水水质净化工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如水质、气温等生境条件。故一级水生物塘选用星云湖中的凤眼莲。
(2)第一级植物碎石床。
考虑到植物碎石床是本环境工程(即出流水水质净化工程)重要部分,同时此部分不在湖里和湖边带,故选用目前国内外人工湿地优良品种。经过近三年的筛选,主要植物为:芦苇、伞草、野姜花、风车草、菖蒲。
(3)二级水生物塘。
凤眼莲、大薸。
(4)第二级植物碎石床。
芦苇、伞草、美人蕉、马蹄莲、花叶芦荻。
(5)植物砂滤池。
芦苇、花叶芦荻。
1.1.4试验结果
本试验工程2001年9月5日建成栽种植物,经运行40个多月。40个月的运行试验结果说明,经本试验工程处理后的星云湖出水水质能够改善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水质要求。结果见表2—1。由表可见试验湿地连续运行3年多的处理效果是很稳定的。
1.1.5现场试验结果及在出流改道工程中的可适性分析
从现场1000m3/d模拟试验测试结果(表2—1)可以看出:
(1)采用本生态净化工艺,星云湖湖水出流水能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
(2)本试验工艺除藻和去除叶绿素a效果好,去除率达99.87%和98.45%,成本又很低,不需耗能和不采用其它理化措施。
(3)非离子氨的去除能力也高,可达93.33%。
(4)BOD5去除率可达60.84%,CODMn去除率相对较低为:34.87%。
(5)TP去除率可达68.83%,TN去除率达到50.0%,NH3-N去除率54.13%。
(6)凤眼莲、大薸、芦苇、伞草、野姜花、花叶芦荻、美人蕉、风车草、马蹄莲比较适合本试验生长环境。
若采用本模拟示范试验的人工植物碎石床工艺及在星云湖出流前用挺水植物净化处理,净化1m3水仅需1.0平方米面积,水力停留时间小于24小时,就能够达到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中星云湖出流水III类水水质要求。
由于1000m3/d现场示范的条件和出流改道20万m3/d人工湿地条件基本相同,所以现场试验成果应该能够适应出流改道工程中的人工湿地。
表2—1出流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现场示范试验结果表(1000m3/d)
1.2人工湿地工程
1.2.1挺水植物带工艺设计
挺水植物带成U字型,占地总面积68.9亩,其中植物种植面积为54.2亩,沉砂区面积7.2亩,植物采用星云湖类芦苇。
1.2.2一期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人工湿地及砂滤池的运行水位控制在有效水深1.5m;一级生物塘水深不低于2.0m;二级生物塘的运行水位控制在有效水深2.0m。
第一期人工湿地占地面积为193.9亩,由处理系统1至处理系统4组成,含18个子系统。
(1)各子系统流程。
第一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水生物塘第三级植物碎石床砂滤池。
(2)进水布水方式。
一、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进出水采用穿孔管布水,从上部进水,从下部出水;二级生物塘采用“下—上—下”进出水方式;砂滤池采用上进下出方式布水,在顶部设置进水管均匀布水。
(3)设计坡度。
一、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设计底坡度0.3%~0.5%,设计水面坡度0.1%~0.2%;二级生物塘设计底坡0.3‰~0.5‰,设计水面坡度0.1%~0.2%;砂滤池设计底坡度0.2%~0.3%。
(4)工艺尺寸。
第一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36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碎石)。
第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35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碎石)。
第二级植物塘:35m×32m×2.0m;设计深度2.0m。
第三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53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碎石)。
砂滤池:35m×18.5m×1.5m,设计深度1.5m(内填砂)。
1.2.3人工湿地水力负荷设计
(1)水力停留时间:19.3h;其中第一级生物塘:5.8h第一级植物碎石床:1.7h;第二级植物碎石床:1.7h;第二级生物塘:7.7h; 第三级植物碎石床:2.44h。
(2)水力负荷:0.8~1.0m3/m2.d。
1.2.4植物设计(一期)
(1)植物品种设计。
植物品种设计采用与实验相同的方案,主要品种有:凤眼莲、芦苇、伞草、野姜花、风车草、菖蒲、大薸、美人蕉、马蹄莲、花叶芦荻等。
(2)植物栽种规格。
1)植物碎石床:10棵/m2;2行/m2,每行5棵。
2)水生物塘:50棵/m2。
1.2.5人工湿地施工及初期运行
人工湿地于2005年12月开始建设,2008年10月主遂洞贯通可通水进行湿地植物的移栽,通过近一年的植被养护,环保部门对人工湿地出流水检测结果为除TN、TP稍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水质指标TN、TP超标主要因为进水量可能偏大(大于设计进水量1.16m3/s)及湿地植被生长不均和生长量未达到设计生长量。
2.结束语
关键词 条形码 自动识别 工程物资 供应控制
一、引言
在工程物资的供应过程中,涉及的工程物资数量繁多,各个零部件就成千上万。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工程物资的供应以及流通速度关系到相关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成千上万的工程物资供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则是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1]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工程物资供应过程中则需要提高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就需要提高管理和控制的技术。随着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供应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物流速度以及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供应过程的控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针对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含义
在生活和生产当中,条形码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实际上条形码就是某一物件包含的相关信息代码,其中的信息或以数字的形式存在,或以为文字的形式存在。[2]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条形码是由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平行直线组成,它往往能够呈现物品的价格、生产地或生产商等信息,条形码的应用也往往是与电子计算机相互结合应用的,通过条形码我们可以高效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就条形码在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而言,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生产、销售、供应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得以应用,为企业的工程物资供应过程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特征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是分不开的。就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特征看,其制作的成本比较低,并且包含的信息量也比较大,此外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非常灵活,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安全。[3]依据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特征,工程物资的供应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高效简约化。
三、现代物流与工程物资供应过程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品的配送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现代物流得以产生。做好物流管理与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在工程物资供应方面物流管理与控制更是如此。
(一)现代物流概念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物流是极为重要的生活和生产环节。所谓现代物流,主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在现代物流中,其依赖于计算机体系实现物资配送、仓储等,最重要的节点是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从而真正实现市场的占据。[4]
(二)工程物资供应过程
在机电工程物资上,物资供应中的各个环节涉及的物资数量都是比较庞大的。例如,就机电工程物资而言,就包含了常用材料以及工程设备。机电工程的常用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电气线材,并且这些材料的品种、规格和型号繁多;机电工程的设备则包括切削设备、锻压设备、压缩机、风机等等,每种设备又具有其自身的性能。当涉及繁多型号以及数量的工程物资时,工程物资的供应过程如采购、安装、售后等环节则必须要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的辅助,实现高效的工程物资供应控制与管理。
四、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对工程物资供应过程的控制
从以上分析以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是现代物流以及工程物资供应过程控制的关键所在,对此本文以下则是以机电工程材料和设备在采购、售后等方面中的具体控制。
(一)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采购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物资采购方面,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的具体如下:
工程物资在采购过程中,采购员对采购物资的订单条码以及采购条码进行管理。通过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采购员对机电工程物资的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相关的统计。此外在条形码自动识别中,对物资的价格进行核实,再进一步对机电工程物资的流转进行跟踪,从而实现物资采购的有效控制。在这个环节,物料的身份识别采用简单的条形码控制,一般供应商都可以提供这样的支持。对原料要求较高的企业,可以要求上游厂家提供二维码支持,提供原料相关技术参数或可追溯信息。
(二)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售后方面的控制
条形码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售后方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工程物资的售后维护上。针对机电工程的物资材料以及设备,售后维护人员对物资的信息条码进行识别读取,由此找出上皮的型号、状态等方面的资料,这对工程物资的维修维护等都有所帮助。相关的维护人员可以快速地找出物资相关的材料或者零部件,并解决物资存在的丢失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也可以将物资的补全、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当中。
(三)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管理中的控制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供应过程中的应用,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中呈现的条码信息。当整个工程物资供应结束后,条码信息要交给业主。这对业主来说非常重要,此时的条码信息是作为业主的资产管理凭证。有了凭证,业主就可以更加充分地拥有物资的使用权,实现物资的有效控制。
五、结语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其自身特点突出,能够降低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物资运输、仓管等方面的成本,并且具有极强的灵活性,由此在现代物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逐渐成为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也逐渐成为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总而言之,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工程物资供应过程中的控制主要在采购、安装以及售后等方面体现,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控制效果,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单位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电气化工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进兴,陈庚,梁占强,张哂卿,李飞.条码技术在物资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4(11):84-90.
[2] 戚卫峰,张宁.自动识别技术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22):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