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艺2+1项目;有效实施;学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22-02

论如何有效实施"体艺2+1项目",把"体艺2+1项目"落实到实处?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有效实施"2+1项目"的前提

为加强对"2+1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体艺教研组长体艺教师的管理网络。其中校长为总负责人,分管领导为项目具体责任人,体艺教师负责技能教学,班主任配合组织,教导处督查责任到人。通过宣传、组织培训、引起广大教师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统一了对"2+1项目" 认识。是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学校制订了《平明中学体艺工作计划》《平明中学体艺"2+1"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把开展课外体艺活动纳入到教师工作量、激发体艺教师工作热情。体艺教师在教研组计划和教学计划中明确课堂是"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的主阵地。将课堂教学、学生指导、阶段考核、课外辅导等方面有机结合。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过程资料、核查成绩记录表、访谈等形式,对教师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综合评价,并纳入到学期教师、班级考核中。

2."三大保证"是有效实施"2+1项目"的基础

2.1 课程、时间的保证。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强化课程的教学管理。音乐、美术每周1节,体育每周3节,体艺开课率达到100%。学校根据作息时间确定,周一至周五上午9:45-10:05;周一至周五下午4:35-5:05。为全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体育组根据季节调整活动内容上午开展广播操、跑操等活动。下午开展跳绳踢毽子、田径类、球类等活动。根据体艺教师的特长,学生的需求结合"体育2+1"项目。开设了篮球、舞蹈、乒乓、合唱、书法、绘画社团等。

2.2 场地,经费的保证。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器材等硬件建设是实施"体、艺术2+1项目"的必要条件,首先体艺教师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动员学生自备器材(如:跳绳、毽子)。其次学校多方筹措经费添置用于实施"体育、艺术2+1"所需场所及器材。目前,学校已拥有室内乒乓训练场地1个,室外乒乓桌30张,篮球场4片、足球场一片,另外,还开设了民乐表演厅、书法室、舞蹈室、合唱室、绘画工作室等多个专用教室。

2.3 师资的保证。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2人,专职音乐教师4人、专职美术教师2人,都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中学高级教师7人,其中市体育学科带头人1人,县体育、美术骨干教师各1人,校骨干教师3人,体艺专职教师爱岗敬业。善于专研,是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素质良好,团结和谐、不断进取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有效实施"2+1项目"的保证

3.1 结合实际,确定项目。学校依据阳光大课间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结合体、艺教师的师资情况、学生的需求,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确立了"体、艺2+1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在学校提供的项目中分别自选一项技能;内容项目选定之后,学校统一调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进行绳操,毽子操教学。

3.2 "体艺2+1"考核形式多样,绳操采用集体验收,举办全校绳操比赛,对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田径、球类等项目利用"大课间""体育课"进行技能考核,音乐书法等在"课堂、艺校活动、社团训练"等活动中考核。在考核中选拔优秀特长学生,组成校田径队、篮球队、毽绳队、合唱队、舞蹈队、书画队。

3.3 学校还通过举办"体育节、冬锻节、艺术节、朱自清文化艺术节"让学生人人参与,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才艺。组织学生参加市、县组织的运动会、市冬锻跳绳踢毽比赛、篮球比赛等,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大的舞台。

4.有效实施"体育、艺术2+1",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1 加强社团建设,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在做强基础课程的同时,学校把社团建设与课余活动作为体艺课的补充和延伸,在教师的具体组织和学生骨干的配合下,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形成人人参与、课课有比赛的局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体育、艺术教育。"2+1"项目活动也给教师以活动的时间,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自觉地在自身辅导领域内进行钻研和学习,近几年来,每位教师都基本掌握了一项自己本专业以外的体育艺术技能。教师也开始以更积极的心态投身校本教研,努力实现教学的高效。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艺术“2+1” 大课间 小社团 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和定位

2004年8月17日,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要求各中小学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做好考核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将学生参加项目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记录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要切实加强体育、艺术教育资源配置,配足体育、艺术教育设备器材。我校是一所新兴的职业学校,学校的体育艺术工作蓬勃发展。学校硬件设备堪称一流,还拥有优质的体育教师和音乐美术舞蹈老师队伍,为此,我们精心创设适宜的校园体艺2+1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小社团活动,为学生生命的灵动搭建平台。

我们的课题研究定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小社团体艺活动”。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各年级为区块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灵活、活动强度适宜,时长30分钟。“小社团体艺活动”是以“兴趣开发,素养提升”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艺术情韵为目的,由自发的兴趣沙龙演变而成。社团学员不分年级专业,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再合并成组,成立各种社团,时长40分钟。通过活动,构建以大课间体育、小社团艺术活动为载体的“体育艺术2+1”内容体系,开发富有本土文化气息的体育大运动,开展以艺术熏陶为主题的美育小活动。身心兼修,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打造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操作实践

(一)拟定选项指南,全面申报选项。

根据学生基础及意愿喜好,综合学校实际,把体艺“2+1”活动的项目分为公共性体育项目和自选性体艺“2+1”项目,其中公共性体育项目为全校性活动,人人必须参加,自选性项目则在校内公布,根据反馈进行调整,最终形成“项目选报指南”(见表1),供学生选择。体育艺术专职教师全程指导项目的选报过程,必要时给出引导性建议,指导同学们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填报。

表1 自选性体艺“2+1”项目的选报指南

1.项目分类:

分类体育(A类)艺术体育(B类)

备选 项目名称健身、长短绳、形体塑造、乒乓球、各种棋类、航模、礼仪书法、篆刻、摄影、广播、合唱、吉它、素描、动漫设计、艺术插花、语言文学 诗歌、青年志愿者篮球、足球社、排球、田径、网球、毽球、呼啦圈、羽毛球、劲舞

2.选报要求:自愿原则。要求对所选项目有兴趣有爱好,最好有一定基础。

3.选报方法:每人在体育A类和B类中各选报一项,作为体育项目,再在艺术类中选报一项作为艺术项目,多选或少选均无效。

(二)整合选项,确定活动方案。

根据学校场地、教师原有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我校体育艺术“2+1”活动的基本方案为“公共性体育项目”和“自选性体艺2 +1项目”综合进行。“公共性体育项目”在大课间时进行,全校集体参与,人人参与;“自选性体艺2+1项目”则在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时间进行,与学校原有的社团活动进行合并,统称为“小社团”(见表2)。

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由学校政教处统管,学校值周组协管,班主任随班跟管,小社团体艺活动由学校团委统一归管,指导老师对活动内容进行技术指导,社长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表2 自选性体艺“2+1”项目——小社团体艺活动

分类体育社团(A类)艺术社团体育社团(B类)

社团名称健身社团、形体社团乒乓球队、天元棋社航模社团、礼仪社团“绳”舞飞扬书法协会、篆刻协会、光友摄影家、广播站、天韵合唱团、吉它社、素描社团、动漫社团 馨和花协、新荷语协、闲潭忆诗社、青年志愿者协会 篮球队、阳光足球社、排球队、田径队、网球队 毽球队、呼啦圈队、 妙羽球社、DQ舞社、武术社

各社团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年级间体育小竞赛、诗歌朗诵比赛、征文竞赛、插花培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学生的体能接受挑战,情感产生碰撞,个性魅力得到充分展示,充分感受到体育美的视觉冲击和和艺术美的心灵洗涤。

(三)构建内容体系,挖掘课程资源。

1、大课间体育活动,即公共性体育活动 :上午两节课后课间时间,30分钟。具体活动内容分为固定项目和创新项目两种。(具体见表3)

固定项目一般为广播操(晴天)或室内健身操(雨天),全校集体活动,体育教师统一指挥。

创新项目,共五个大项25个小项,有固定的学期轮流表,供班主任选择和自主安排。

表3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公共性体育活动

固定项目(15分钟)

夏秋季:中学生广播操《放飞理想》 室内健身操

春冬季:阳光长跑800米

创新项目(15分钟)游戏类:托乒乓球、拔河、 踢毽子、呼拉圈、双飞跳绳;

武术类:二十四式太极、太极推手、五步拳、角力、武术操;

竞技类:毽球、呼啦圈、跳长绳、25米往返跑、立定跳远;

艺术体操类:韵律操、啦啦操、跳长绳、球操、 绳操;

拓展训练类:爬杆、过天桥、平衡木、掷沙包、追逐躲闪;

2、小社团体艺活动,即自选性体艺“2+1”活动: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40分钟。

全校学生根据项目设置表,在体育社团A类和B类中各选报一个社团,再选报一个艺术社团。每周一周四下午第四节为体育社团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第四节则为艺术社团活动时间。各社团有固定的活动场(室),有专职的活动指导教师。

3、开创与专业契合的“体艺2+1套餐”。

根据各专业学生特征及课程开设情况,将体育艺术“2+1”备选项目合理搭配,形成“2+1套餐菜单”,供部分专业同学配套选择,并提出中肯的选项指导建议,要求所选项目尽可能与专业紧密联系,将专业的延展技能和体艺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艺术生活服务。(见表4)

表4 契合专业的体艺“2+1”套餐菜单

套餐系列适用专业体艺2+1套餐菜谱

套餐1 旅游服务专业形体 礼仪声乐

套餐2酒店管理专业健身 棋类书法

套餐3园林农艺专业体操 足球动漫设计

套餐4国际商务专业健美操 网球国画

套餐5中西餐烹饪专业拓展训练 航模插花艺术

(四)设置活动规则,创新活动模式。

一、设置大课间活动规则

我们制定了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场地区域划分表等制度和规定,以规范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练习、内容,基本做到了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气氛活跃。

1、划分活动区域。我们将学校的运动场地,进行统一的规划,分成几大区域,各班级的活动区域循环配置。

2、制定活动安排表。各区块的活动内容随季节、学生的兴趣程度和阶段变化而变化。在内容的安排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

3、统一口令和指挥。我们把指挥口令按提前设计好的时间及活动的进程录音,活动时进行音乐程控管理,不仅便于检查,还有效的控制了活动时间。

4、制定相关制度。逐步建立与活动配套的检查、监督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评比的方法和措施。

二、各社团统一管理,多头活动。

体育艺术社团由学校团委统一归管,具体活动的开展由社团指导老师安排。

1、固定的活动场所。各社团有活动教室或场室,制定活动规则和管理条例,张挂于社团教室。

2、固定的活动模式。一般在校内举行,如需外出等特殊的活动,须提前申请,经团委审批后方可进行。

3、严明的管理制度。社团成立需申请、登记并注册,解散则有注销手续,成员变动需填写《社团组织交接登记表》。

4、规范的组织结构。各社团必有指导教师一名,正副社长名一名,文书一名,多上至下,多层管理,维持社团日常事务正常运作。

5、社团活动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习为原则。

(五)探索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组织机构。

“体艺2+1”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课题组通过实践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网络和机构,现在基本形成分管校长统帅、教务处协调、体艺组牵头、班主任主抓、团委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要使体艺2+1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高质量地进行,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小社团活动给予保障。两年来,我校已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督导制、班主任负责制、体艺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

(1)纳入学校制度。

课题实施研究之初,我们就把开展“体艺2+1”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排入作息时间表,同时纳入对学校教育整体工作评估,不断加大评估的权重,纳入对班级考核和社团指导老师考核的条件之一,制定评估量化标准,使“体艺2+1”活动的开展落到了实处。

(2)落实管理职责

大课间体育活动小社团艺术活动的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和课任老师安全保障制度。学校从上到下十分重视。校长亲自参与,全局协调;班主任老师负责纪律管理,提倡与学生同运动,共体会;社团指导老师开展具体活动,包括场室管理、卫生清扫等工作;体育艺术专职教师提供技术指导,进行检查记载评比等。学校全体一线教师参与安全管理,协助班主任进行后勤保障工作。五个管理层面,各负其责,确保整个活动过程“平安活动,健康成长”。

3、成立“体艺2+1”项目开发小组。

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班主任和一批有体、艺特长的教师。召集一批有思想、有创意的教师、学生与家长组成开发小组,根据学生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

4、设立信息反馈信箱。

积极向师生和家求建议,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我校“体艺2+1”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它更具生命的活力。

(六)创设人文环境,营造活动氛围。

1、加强校园体育物质环境的建设。

为满足学生在“体艺2+1”选项上的需求,学校在已有教学场地器材的基础上,又购买了大量的体育器材,篮排足球,羽毛球,毽球,呼啦圈,哒哒球,板球、长短绳等,在室内体育馆的周边,见缝这插针规划出两个正规的室内羽毛球场,又利用田径场边的空闲场地,扩建了三个室外篮球场,两个室外排球场地和十个乒乓球台,充分满足了2000多名学生集体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需求。增设了两间音乐教室一间形体房,并配备了全套多媒体设备。

2、开展校园艺术情趣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中,通过定期开展校园摄影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社团诗歌朗诵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挖掘一大批有独特艺术才能的人才,扩充到广播站和校园主持人中去。特别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尝试将学校社团推向社会,由团委、实训部联络,让社团承担大型社会活动的服务工作、协助工作,向社会展示中职学生的风采,进一步推进学校社团的影响力。

(七)改革评价机制,形成评价体系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大课间小社团体艺“2+1”活动的实效性,督促各负责教师参与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性、责任性,学校进行了如下考核评价。

1、评价对象

①对学生和班级进行评价:根据考核的内容,纳入四项红旗评比,作为评选优秀班级、文明班级的条件之一。

②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对班主任的管理进行评价,作为评优、评个人先进的指标之一。

③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评比出勤率,指导成效、社团管理及社员满意度。

④对社团进行评价:社团的组织建设、工作质量、档案(文字影像资料)保存完整度、社团成员满意度等等待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评价活动人数,活动秩序,大课间进出场速度秩序,和社团活动的管理成效等;

3、评价方法:①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②结果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按综合分(综合分=优秀率*4+良好率*3+合格率*2—不合格率*2)评定体艺2+1项目开展情况 。争取每位学生获得体艺2+1合格证书。

(八)建立立体网络,促进全民体育能力和艺术修养。

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氛围的形成也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只有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1、家校交流:学校与家长保持积极的交流,定期组织家长观看学校的大课间体育和小社团艺术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举行的体育节艺术节和社团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家长为学校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出谋划策。

2、档案跟踪:布置形式多样的体育艺术家庭作业,为学生建立家庭体育艺术活动档案。举行学校体育节、艺术节、大型健身操表演,礼仪展示和对外服务等系列活动,促使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推动全民体育艺术运动。

三、我们的收获

1、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艺术修养。大课间活动中学生掌握了自主锻炼的技能,提升了体育能力;小社团活动中体育艺术氛围推向了。活动的触角伸向了兄弟学校、周边社区、附近风景区、街头广场等场所。学生们在欢快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在艺术插花中陶冶情操,充实了精神生活,促进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气的形成,发扬了学校“自强不息、和谐奋进”的校本精神,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在玩中锻炼身体,愉悦心身;在乐中愉悦身心,调节情绪,提升生活情趣。

2、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我区职教专业设置的重新调整,学校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杭州市教育系统的体育专家、教师曾慕名来我校观看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给出了较高的评价。2011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上,我校的礼仪社团承担了部分礼仪服务工作,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第八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中,我校成绩斐然,师生个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共13项,学校获得第八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全国决赛组织奖。体艺2+1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学校创下了良好的口碑。

四、我们的感悟

体育艺术 “2+1”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到处充满了生气,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歌声与笑声。灿烂的笑容,由衷的微笑,优雅的举止,热诚的眼神,如冬日的暖阳,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感受温馨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思考:在体艺“2+1”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既能充分自主自创,又能自律自控,仍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有限的师资力量,更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如何更好地让体育艺术与职校专业相契合;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如何更好地开展社团活动等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研究探索。(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休斯顿大歌剧院在全美名列“第四”(排“老大”的自然是拥有许多世界大师级歌唱家的艺术圣殿――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依次下去是芝加哥歌剧院、洛杉矶歌剧院)。

休斯顿大歌剧院于1955年10月由沃尔特・赫伯特带领歌剧协会创建,与欧洲所有剧院一样,它自每年度的八、九月至下一年的四、五月为一个歌剧演出季。每个歌剧季上演七至十部剧目,其中至少要包括一部歌剧的世界首演,或一部20世纪以来的歌剧杰作的演出,或一部具有相当水准的很有权威性的保留剧目。自1973年以来,歌剧院共全球首演了28部歌剧,其中6部是美国作曲家的新作品。如1976年重新排演了格什温的《Porgy and Bess》(《波吉与贝丝》),并使得它被列入美国歌剧权威性保留剧目。它还是第一个把乔普林的《Tree Monisha》(《莫尼沙之树》)搬上舞台的歌剧院。剧院也会定期旅行演出,曾经先后去过日本、意大利、埃及、英国和法国等地。

剧院的最高权力者是总监,1972―2005年的总监为戴维・戈克利。2006年初,他被洛杉矶歌剧院聘走,现由原英国威尔士国家歌剧院总监安东尼・弗洛伊德继任。他手下有两名助手,分管计划及特殊项目的执行。其次在专业方面最有权威的是音乐总监和执行总监,下设七人主管社区团体及市场、财政、教育和外联、技术制作项目、高级音乐助理及办公、对外发展部、艺术家管理等各部门。

剧院由行政管理部门、乐团、合唱团、理事会四大块组成。具体管理和服务分工如下:

财政部由12人组成,分管网络、办公及外联服务、人事、发展、工资及账目会计等日常行政事务。

音乐艺术部门负责艺术家及指挥联络、录音技师、合唱和乐团指挥、语言教练、舞台管理、音乐书谱、儿童合唱等。

产品制作部门负责服装设计和制作指导,主要演员化妆等。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剧目所需舞台、特技的制作及指导,舞台管理、监督,排练,灯光、道具及电器、地毯等。

市场管理部门负责观众发展、联合推销、网页及市场服务指导、年度基金、顾客及票务服务等。

联络部门有编辑及绘图设计指导、公众关系及广告业务等。

教育和对外扩展部门有项目和社团联系、高中声乐工作指导及歌剧传播指导等。

自1987年起歌剧院以沃瑟姆剧场中心(Wortham Theatre Center)为排练和演出基地。新开业时,剧院曾隆重推出了由普拉契多・多明戈和米雷拉・弗莱妮合作的新版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及由彼特・塞拉尔斯导演的约翰・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的全球首演。

此中心由一座设计巧妙的六层大楼组成,外观上看,中间有两层楼高的空的拱起,底下是一条疏散车辆与观众的横马路。进入面对市中心的正门,楼上有个候机厅般的大厅,早到的观众可以在厅内的摊亭上买到小工艺品、纪念册、音乐杂志、书籍、CD及各种饮料和小吃,然后坐在沙发上消磨时间。爱好美术的观众则可以观赏环绕四处的画廊。大厅的两边分别有布朗剧场(2363个座位)和卡伦剧场(1065个座位)。

楼后身另有一个门,共用这所大楼的休斯顿大歌剧院、休斯顿交响乐团和休斯顿芭蕾舞团的所有演职人员都走这个“后门”。它常年由两位身穿警服的门卫把管,每个人进去必须出示专门的带有照片的证件,如果忘记带证件,则必须要出示驾驶执照并详细登记证件号码和进入时间。

整所大楼和剧场中心是休斯顿三大艺术团体排练和演出的大本营,一到演出季,这三大艺术团体轮流坐庄。这种建筑的优点在于它便于舞台布景的就地制作、安装,便于服装的管理和乐器的搬运,所有的部门都由专职人员各尽其责。演出时演员及乐手们可以从各自的化妆室、休息室等地方,通过电梯和楼梯按时赶到舞台。楼里设有诸多大小排练厅、化妆间、服装间等,四层以上是办公场所、图书馆等。排练厅高大、隔音好,休息间备有各种免费的饮料和茶点。

聘用制度与方法从歌剧院总监到各行政部门的经理及助理、舞台管理人员、服装及化妆管理等等,全部实行聘用制度,乐手和演员们也都是受聘签约。一个新人要加盟剧院,先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要求演唱两首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咏叹调,由剧院的指挥和有关人员审听。接到录用通知后再签约,聘期为一部歌剧至四年不等。乐团、合唱团员一般聘期为三年,三年内若剧院发现你未能达到要求,也可解聘。合同满三年后,对希望继续留下来的人重新考核,合格者继续聘用。

当一个演出季结束后,剧院会寄给被聘用者下一个演出季的全部剧目的明细供选择。当所有演员都选好了自己能够胜任、并希望参加的剧目,院方统筹考虑后再重新寄回合同。新的生效演出合同最后再寄给你时,一切排练和演出的具体日程就都规划得清清楚楚。一部歌剧签一个合同。

美国歌剧院普遍不太在意演员的年龄和外表,而更看重演唱及表演能力,合唱团有几位看上去超过50岁的“资深”者,居然都有二三十年“歌剧龄”了,经常上演的著名歌剧如《茶花女》等,有些人已经参演过好几轮。有位在《蝴蝶夫人》中演和尚的演员的体重居然有400多磅。

遇到需临时增、换新人时,就会有当地及外地通过各种渠道赶来的应试者。他(她)们大都是各地音乐院校毕业或在读的学生。

排练制度在一部戏的排练过程中,每人只允许请两次假(病假或事假),超过两次,指挥会认为你跟不上排练而解除你的工作合同。因此而空出的位置,不能由他人替代。

合唱排练,先集体练声五至十分钟,尔后每排练一小时休息十分钟。排练中纪律非常严格,必须关掉手机,不许说话,如果有人违纪,都会引来大家的哄堂大笑或谴责的目光。

理查德・贝托是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他虽年仅40岁,却有20多年的歌剧及合唱的排练和演出经验。这个高傲的日耳曼混血儿,有着极好的音乐感觉,极敏感的耳朵以及计划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排练要求和组织能力。他在排练时,每次都按事先写好的计划抽着排,排完一项就划掉一项。他弹一手好钢琴,曾经几次担任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蕾妮・弗莱明的钢琴伴奏。排练时他不停地唱着各个角色的唱段,同时加进人物的词意和情感,好像他一人就能把歌剧串起来。所以,仅以他对歌剧的熟练和对音乐的精确要求,如果谁的音准出现问题,或唱词发音含混,被他的严厉眼光注视一下,就得回家用功去。

每部歌剧的演出场次多则15场,少则3场不等。其中除了意大利语的歌剧外,还有德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捷克语或俄语的剧目。为此,在每部歌剧的排练之前,剧院总要聘请不同语种的语言专家来讲授这种语言的主要发音规则,并带领大家读歌词。专家们要跟着一起排练,直到觉得演员们的语言可以过关了才离开。在排练期间,他们可以随时打断排练进行纠正。

在每部歌剧临近上演之前,指挥都要抽出一二个最难的段落在规定的时间对每位演员逐一考查。这个考查包括节奏、音准和唱词,如果第一次考查不合格,几天后再考一次,如果两次不合格就取消演出资格。曾经有一位大家都觉得唱得不错的男中音,在舞台合成时由于出错过多而被取消演出资格。

每场演出前,合唱团都有半个小时的排练。与平时排练一样,近10分钟的集体发声后,指挥按照昨日发现问题的记录,逐条改进。这种有针对性的修补,对保证当日的演出成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杠杆,也是衡量排练者的工作和价值的标准。演出以场来计报酬,排练则以小时计报酬,演出一场的报酬相当于十个小时以上的排练报酬,因此,即使不把演员们的敬业精神考虑在内,仅以经济利益而言,他们也会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排练,谁会想因为排练不合格而失去演出机会呢?况且,这也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

排练的次数一周也许排一次,也许天天排,视具体剧目的情况而定。通常总是会有两部歌剧同时排练日程相撞的时候,那就根据指挥、导演等的总体计划和歌剧院的总日程来设定,临时有调整,就重新印发日程表,或由排练管理协调部门除了在排练时贴出通知外,再逐个电话通知和你确定。如你不在家,一定会有留言提醒在你的话机里。

进入舞台合成、彩排及正式演出期间,每天大家都需在自己部门的盒子里取一张便笺来对照自己。因为这些都是由两位坐在指挥左右的钢琴排练,和另四位或更多的排练指挥、舞台导演和艺术指导等,从前一天的排练中记录下来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谁如果唱错了是保准逃不过这些人的眼睛的,他们从口型和表情就知道谁错了。

剧院的考核制度十分严格,每天都有各个部门的签到登记贴在各个部门的告示板上。他们严格地按照你的出勤情况付给报酬。有专人负责守候在那儿,迟到者被用彩笔标明,迟到每超过四分钟扣掉一美元,所扣款额工资条上会清楚地列明。

年轻观众的培养最后,我想说说美国人注重歌剧的传播,从中小学生层面开始着手培养未来的歌剧观众以及歌剧事业的接班人的一些做法。

歌剧是西方的艺术,但为了使歌剧这朵奇葩不枯萎并能够不断地“传宗接代”,歌剧院把培养观众纳入常年工作计划。我曾参与由一个男高音、一个男中音和钢琴伴奏组成的歌剧小组,到四所小学去介绍歌剧《卡门》和《浮士德》的故事,为他们演唱其中主要人物的咏叹调及重唱。具体做法是,先由男高音与钢琴手介绍并演奏主题音乐,以及主要歌剧故事情节和各自扮演的角色,然后穿插着讲解和演唱剧中主要咏叹调和重唱,直到告诉他们最后谁升天堂或下地狱以及最后导致了怎样的结局。这种做法效果非常好,有的孩子竟然因受到感染而流下了纯真的泪水。这是他们有计划地培养未来的歌剧观众的步骤之一。

“高中生专场”是步骤之二,即歌剧院为中学生设专场演出。这种演出通常都安排在周日的下午,剧情是压缩删减过的,演的比较多的是《蝴蝶夫人》和《卡门》等。开演前孩子们兴奋的声音几乎都传到楼外,可开演后他们却出奇地安静。从他们真挚的掌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爱憎,每当这时,好多演员都会心地说同一句话“they like it”(他们喜欢我们的演出)。当演出结束谢幕时,中学生们对扮演他们不喜欢的角色的演员会吹口哨起哄。这反而使得演员和歌剧院感到欣慰,因为这证明学生们不仅承认了演员的演唱成功、出色,也证明学生们确实看懂了歌剧。

另外,剧院设有专人定期开办高中声乐演唱指导项目,他们先从各社区热爱歌唱的高中生中选出有歌唱天赋的好苗子,然后每周提供声乐课,给学生们声音的培训和适当的曲目及举办音乐会。优秀者会得到奖励,并可以有机会听大师的课及参加排练,为将来可能从事学习音乐或以歌唱为事业奠定良好基础。这些活动都是由热爱音乐的有钱人赞助的。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育 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通知》(京教体艺

〔2014〕7号)颁布,确定北京地区20所高等学校(中央8所,北京12所)及国家大剧院等8个社会单位参与13个区县143所小学的体育、美育工作,简称“高参小”工作,北京联合大学是其中之一。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由副校长牵头成立以师范学院为主体,广告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校体育部、校团委全力配合的领导小组,落实市级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决策,以专项任务的形式下达,成立工作小组,整体设计对接学校的体育、美育发展规划,围绕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教师培训、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小学办学水平。

一、开展活动情况

1. 接受任务,积极推进(2014年4月)

2014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高等学校 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

育 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通知》,校院领导高度重视,师范学院作为项目的牵头单位,积极主动谋划工作开展,加大宣传,广泛动员。学院班子达成共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严格督办,积极推进,分别在学院中层干部会和全院大会上进行宣讲,介绍项目的意义与相关内容任务,形成全员知晓、师生关注的良好氛围;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搭建跨院系的组织构架,制订任务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相关责任人,确保专项工作有序和科学推进。

2. 走访调研,分析需求(2014年4―5月)

项目组成员与分属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的7所结对小学进行多次沟通和互访,开展一系列的前期调研工作。2014年4―5月间,项目组负责人分别参加市教委和各区教委组织的“高参小”专题研讨会议近10次,深入小学或邀请小学校长、教师到学院开展需求分析与研讨活动30余次,详细了解并认真梳理小学现状与发展需求,在合作意向、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为高校与小学的深入合作与项目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 组建团队,开展试点(2014年4―6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顶层谋划,科学设计音乐、美术、科技等部分特色课程,开展项目试点,形成项目试点阶段的管理与工作方案。在原有项目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项目评审小组、课程团队、采购小组,正式任命7所小学的挂职校长,组建负责日常运行与质量监控的项目办公室,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开展试点课程与特色活动实践,如在青年湖小学开设动漫课程,在黄胄艺术小学开展家校合作讲座等,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小学师生的欢迎。

4. 正式签约,总结推广(2014年5―8月)

在充分调研和开展项目试点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多次试点活动的经验交流,集中反馈试点经验,不断完善高校和小学双方的合作框架与方案。2014年5月,我校在合作小学之一―朝阳区安华里第一小学组织召开合作签约仪式,北京市教委线联平主任亲自出席,我校校长、副校长、相关学院领导、专业团队负责人和区县教委领导、小学校长及部分师生参加了签约和授牌仪式,并在仪式上展示试点阶段成果,由学院师生与小学生共同表演了舞蹈、合唱等节目。

5. 全面启动,扎实推进(2014年9―12月)

学校项目领导小组为确保项目全面启动后的效果,多次召集专业团队负责人,共同研讨、设计各学科的系列课程与特色活动,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团队培训等活动。自2014年9月至今,我校每周共派出师生180余人次赴小学开展支持活动,每周为7所小学开设近100门(项)课程及活动,确保7所小学一年级学生丰富课后一小时活动。这些课程与活动是“高参小”项目扎实和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与基础。2014年11月16日,项目组协助厂桥小学一年级学生排练《快乐娃》《灵动的课堂》《中国龙》节目,参加厂桥小学庆祝建校110周年“薪火相传,放飞梦想”第二届艺术节展演节目等。

6. 承前启后,成效丰硕(2015年1―12月)

2014年年底,7所小学的领导走进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参观教师实践教学中心,观摩体操表演,畅谈半年来的收获,寄语新的一年。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人员根据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坦诚和深入地交换意见。小学领导也踊跃发言,对学院前一阶段“高参小”活动进行肯定,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希望。黄胄一小的沈淑芳校长总结了四个“没想到”,即“没想到学院环境这么安静,没想到活动组织这么严谨,没想到教学资源这么丰富,没想到教师授课这么负责”,并提出课程内容、课时与教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青年湖小学的王凌主任对一个学期的教学成果总结出四个“心”,即“精心、耐心、热心、放心”。《中国教师报》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韩世文老师评价道,“北京联合大学此次的发展项目在北京市都是创新举措,不仅使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而且在第一时间把媒体拉入其中”,同时希望学院以此为契机,发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将“高参小”项目建设成学院的标志性项目。

回顾2014年的工作,2015年对“高参小”工作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在寒假期间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授课团队、授课形式、开课方式、新闻宣传、经费管理、课程巡视与效果反馈等方面做出新的一年的顶层设计,推出2015的“十大折子工程”:(1)“5所”小学的校园文化设计;(2)“25门-1万小时”拓展型课程授课;(3)“3次”全国性竞赛指导;(4)“16本”校本教材的编制;(5)“一类”特色报告;(6)“一个”“高参小”工作网站;(7)“3次”成果汇演;(8)“一期”全国拓展型课程研讨会议;(9)“30场”高雅艺术观赏;(10)“15场”面向小学教师和“高参小”师资团体的培训。

二、活动开展成效

合唱社团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直以来,每提创新,必有人崇尚标新立异,改弦更张,似乎教育创新和旧房动迁一样,都可以推倒重来。但我们认为,创新基于传承,非凡来自平凡。上海市洋泾中学东校的校训为:让平凡成为非凡。如何达成从平凡到非凡的质变,量变的过程当然极其重要。而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负起责任,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充满成长的快乐,也是一种非凡,也是一种超绝。

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为育人者,在育人的环境中,就理所当然地要成为负责的楷模。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是负责;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是负责;畏难退缩、坐享其成,更不是负责。

所以,要践行“让平凡成为非凡”的校训,更应该向学生、向社会呈现一种负责的创新形象。只有如此,才能让平原和丘陵的不朽为世人认同,让蒲公英的美丽盛开在蓝天下。

一、在创新的感召下,优化学校的管理

首先,新发展规划中体现理念创新,意识创新,以师生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期待师生校园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学校在不断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全面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保持并创新洋泾中学东校特有的体教结合、戏剧教育、科技双模、经典诵读的办学特色及优势。其次,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体现措施创新,方法创新,尊重个性,全面均衡,科技、艺术、人文、健身培养齐头并进,课堂教学常规改进与师生个性张扬双管齐下。最后,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的申报上体现课程创新,从2015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到2016年“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多元发展的课程实践研究”,学校在提供学生多元选择上,在教师自身开设拓展课程的潜力挖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学校近三年的教科研课题研究皆围绕区级课题“以学定教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展开,其成果荣获浦东新区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在学生活动方面,将基础、拓展、探究三类课程通过活动进行有效融合、渗透,既提高活动效益,又不增加师生课业负担,这样的创新,师生乐于参与,效果事半功倍。

二、在创新的背景下,梳理现有的基础

1.师资准备

通过自培、引进、带教的方式准备师资。自培,即根据教师自身特长进行因人设课;根据教师兴趣,在校本培训之后上岗。如油画、戏剧、VB编程。开设油画课的是数学学科教师,话剧教育普及课教师包括语文、音乐、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多门学科教师。引进,指电子键盘课程、法语兴趣课、李秋平篮球俱乐部、游泳等课程直接采取教师引进方式。带教,如创客教育的3D创意打印是教师从未接触的全新技术领域,采用专业人员带教本校教师的方式,待条件成熟,再由本校教师独立上课。

2.学生选择

学生的自主选择,是通过自选与师选相结合的方式。自选是为了尊重学生意愿,师选是为了通过教师的专业判断来辨别学生的基础,使学生的选择更合理。例如拉丁舞社团的选拔,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否则,仅社团活动的点滴时间,既无法让学生在同一基础上训练提高,又难免产生运动伤害。再如汉字听写班,学生也需要具有中华古诗词与经典散文的相应积累,因为每周一节的汉听训练课,无法做到分层培训。所以,除了游泳项目,作为求生技能的普及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之外,其他课程皆采用此法。

3.硬件保障

通过专业场馆、学校设施、社区联动提供硬件保障。除学校资金投入建设之外,专业场馆如源深、浦东两大游泳馆,潍坊社区科普中心、创新屋、科学商店等,在携手共建基础上共享。

4.内涵发展

2015年教育内涵发展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六个一”课程框架已经搭建,首批校本课程教案集已经付印完成。2016年教育内涵发展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多元发展的课程实践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三、在创新的驱动下,循序丰富的课程

学校依循成长性与兼容性、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优胜劣汰,更新调整,已开设21门拓展、探究课。

1.新增课程

合唱社团,以校歌创作与传唱起始,树立全体师生心中的精神图腾;平板电脑进课堂尝试“互联网+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3D创意打印,让学生自行设计、操作、组装完成,在别样的发明创造中增添创新的愉悦感;电子键盘社团,创立电子键盘音乐教室,把爱好键盘音乐的学生组织起来,全人培育,熏陶音乐素养;初级油画班,吸引具有绘画天赋,对绘画感兴趣的学生,铺陈、渲染多彩人生的途径得以丰富;李秋平篮球俱乐部,在游泳、排球、乒乓球之外,学生的体育爱好门类有了多项选择;汉字听写班,在阅读经典作品中理解汉字原义与引申义、现代义,为经典诵读落到实处增加了有效途径。

2.少先队系列活动

学校德育处大队部结合纪念80周年建党95周年,以创新思维开发了新颖、生动、参与性与教育性相得益彰的“培养爱国情,砥砺少年志”体验活动,热火朝天,精彩纷呈。

活动体现了自主性、实践性的特征。学生们在参与实践中锤炼的是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班队荣誉感,提高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雏鹰争章”,不再是被动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主动丰富自我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财富,会使学生受益K身。

少先队活动融入了学校特色课程框架体系。主题队会中的戏剧表演、经典诵读等方式,包括活动设计,处处都体现出学校特色课程的烙印,体现出洋泾东校多门人文课程“体验育化、情感互动”的特征,也为“一项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课程的丰富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拓展的经验。

3.浸润式涵育积淀学校文化

负责任的平凡的每一天的内涵是:学业基础、身心健康、人文积淀三足鼎立;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宽容善良、乐观向上、艺术修养、创新素养并驾齐驱。

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负起责任,不仅需要树立目标,努力进取,更需要经受磨练,增益砥砺前行的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平凡日子中,有家人、有朋友、有同学、有老师,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利,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更有来自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所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也应负责,对成功负责,更该对挫折负责。只有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并努力去完成它,才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凡,过得有意义。

系列活动以“铭记历史,进取求索,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呈现内容,为丰富校园文化作了厚实的铺垫,也为学校德育工作作了阶段性小结与完美呈现,更为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中德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德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才能真正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规律把人格的健全、情商的提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效落实。

四、在创新的奋勉下,追求教育的实效

学校特色课程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师生人文和科学素养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师生体教结合,屡创佳绩。2016年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核,学校又荣膺优秀。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学校学生每年在市、区级船模、建模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个人与团体每年都可荣获一等奖。

经典诵读辐射全区。2016年上半年,学校承办了“2016浦东新区汉字听写初中邀请赛”,洋泾东校学生包揽了前三名。

艺术教育精彩纷呈。上海市每年中学生话剧节,学校的参赛个人与剧目都载誉而归;近三年,每年都有W生考进上海戏剧学院附中、上海戏曲学校影视表演专业。学校的特色戏剧课在潍坊学区化办学展示活动中交流,并进行了主题总结和汇报,学区化工作成效显著。

德育渗透形成系列。“培养爱国情,砥砺少年志”区级展示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学校在少年“雏鹰争章”中融进了课程元素。

2016年10月,学校被评为浦东新区首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校”。

五、在创新的旗帜下,展望更新的突破

梁启超有云:“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