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目标模糊
由于教学的改革以及招生制度的影响,造成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匮乏,职业院校的招生原则是只要愿意上就招收,不看分数。这样的招生标准导致学生的基础差,在上课过程中不认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差甚远,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产生厌学情绪。从另一方面来讲,很多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是无奈之举。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上学校的教学制度叫落后,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很低,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二)师资力量欠缺,质量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都是在今几年来踩开始开设的课程,旅游管理的办学历史不是很长。这样的问题就在于,院校在开设该课程之前的试训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并不高,而且很多的院校专业课程教师严重匮乏,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让不是该专业的教师改行,或者聘请刚毕业的大学生任教。长久以来,很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专业知识并不丰富,普遍的缺乏实际的旅游工作经验,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大大折扣,导致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不足,缺乏学科特色
由于资金的缺乏,很多的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落后,在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的情况下也无法进行补修,更无法实现教学场地以及教学基地的筹建。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不足,对相关的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将旅游管理专业看作教学的辅助课程。这样就造成了高职院校中的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缺乏创新,还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的旅游职业素质并不高,加上教学方法的陈旧,在教学中缺乏和市场的结合。照本宣科,无法实现旅游管理的学科特色。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一定要时刻关注该专业的最新动态,及时地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掌握,以市场为导向,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不断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探索新的办学方式,校企合作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创新举措,在为学校的旅游管理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还让学生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学科特色
应用性强以及综合性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因此在旅游管理的教学目标中,既要实现其行业性,同时还要注意宽泛性。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的培训与讲解,还有注重技能操作与实践。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善管理,精技巧的实用性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快步入社会,适应管理工作。已经掌握的管理知识使学生就、更具竞争力。
(三)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学针对性
我们要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普通的高等院校学生相比较弱,我们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首先要保证大学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来满足学生在高职阶段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需求。其次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专业的实践性强,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还要着重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适当安排学生在旅游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以市场竞争为手段,实现教学的内涵发展
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数量的追求。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就是将其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得旅游管理专业逐渐走向有序扩展,实现教学规模的不断增长,突出教学中的学科特色。
三、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旅游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经营和管理方向、葡萄酒专业研究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和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例如酒店管理方向,目前我国现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兴建和扩张新的星级酒店。现在酒店正在面临一种形势那就是转型改制,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因此对酒店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经研究表明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相关专业或者没有与酒店管理相关联的学生先是从事酒店管理和业务、在一步一步积累经验后从基层促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这种现象。因此,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扎实的本、专科毕业生是很受青睐。据相关数据统计,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最好就业的十大专科专业中排名前三,由此足以见得此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谓是炙手可热的“人才”。
二、旅游管理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
1.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考取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以此更为深刻的学习和专研旅游管理的发展方向。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业要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具体流程和步骤包括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笔试和面试、体检考察、名单公示等环节。
3.导游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
在中国有很多大型知名的旅游社机构,例如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港中旅集团、康辉旅行社和嘉年华等旅行社。在每个旅游社都会分为:业务部、计调部、接待部、导游部、外联部、财务部等多个部分供毕业生实习和工作。
4.职业院校的旅游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基层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各地旅游职业中专、职业中专发展较快,因而从事旅游中职教育同样也是旅游本科毕业生职业生涯和规划的不错选择。
5.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
毕业生从事和会展相关的工作,例如策划服务公司、会展场所和酒店等企业或公司单位会展策划、设计、制作、现场指导管理运营和大型活动的执行。
6.酒店管理方向
酒店管理方向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酒店或餐饮相关工作,到国际酒店品牌连锁、本土化星级酒店和中外餐饮连锁集团的前厅部、客房部、餐厅部、人力资源、销售部等多个部门进行学习和工作。
7.豪华游轮
近年来豪华游轮旅游项目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豪华游轮里面设施非常齐全和高档豪华,旅游路线遍及内地和海外。因此同样有很多工作岗位可以提供给毕业生。例如餐饮部门、客房部、康乐部、以及宾客关系经理等部门。
8.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
可以在旅游景点或风景区自主开发有个性旅游纪念品商店,特色餐饮、有当地文化的小吃和酒吧。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与休闲自主创业可说是种类繁多。从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来分析和着手,会发现有很多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9.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提供服务的范围包括旅游咨询,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景点门票、旅行线路设定及商旅实用信息查询等综合。比如,携程旅行网、去哪网、途牛旅行网和艺龙旅行网等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10.旅游规划机构中高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职业院校 职业性向 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索虹(1981- ),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秦皇岛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教师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验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hd125kt201124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75-03
职业性向是影响职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霍兰德认为可以将人们的职业倾向划分为六种职业兴趣,每一特定类型的人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职业性向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职业倾向,从而在得到最适宜活动情境的同时能够给予其最大的能力投入。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秦皇岛职业学院旅游系学生职业兴趣的基本状况,帮助本学校大学生认识职业兴趣倾向,学习如何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一、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开展,选取了一至三年级中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导游及涉外旅游四个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并抽取学生随机发放测试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58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57份,问卷回收率89.5%,有效率99.8%。由于旅游系学生男女生比例不协调,所以本调查中男生只有45人,女生312人;一年级115人,二年级142人,三年级100人;旅游管理专业134人,酒店管理专业119人,涉外旅游专业57人,导游专业47人。
二、调查结果
1.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总体特点。将调查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求得各维度的平均数及标准差,对照职业取向量表,总体来看,高职生各维度得分分别如下: C(传统型)的平均分为4.2493±1.99213;R(现实型)的平均分为3.4370±1.48005; I型(调研型)的平均得分为3.3838±1.93608;E(企业型)的平均得分为4.7507±2.08311;S(社会型)的平均得分为4.6443±1.86015;A(艺术型)的平均得分为5.1064±2.05128。将6种职业倾向按样本得分进行排序,最终个体的职业倾向以得分最高的职业类型为准。357名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2.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性别差异。通过采用t检验检查男、女高职大学生各种职业类型的得分情况,其结果见表1。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I(研究型)、E(企业型)及R(现实型)职业类别的得分差距较为明显,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为男生在I(研究型)、R(现实型)和E(企业型)职业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3.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年级差异。对一至三年级高职大学生在职业取向各类型的得分情况进行方差分析后,从表2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除了I(研究型)外,在其他五个职业类型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将三个年级在传统型、现实型、企业型、社会型和艺术型上的得分进行两两比较,采用NSK法分析发现:在艺术型上,二年级职业兴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在传统型、现实型、企业型、社会型上,二年级和三年级在职业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
4.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专业差异。比较不同专业高职大学生在职业取向各类型的得分,得出表3中的结果,即方差分析后的结果,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R(现实型)和S(社会型)外,在其他四个职业类型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将四个专业在传统型、研究型、企业型和艺术型上的得分进行两两比较,采用NSK法分析发现,导游专业的学生在传统型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专业,在研究型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酒店管理专业;涉外旅游在企业型得分显著高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艺术型职业兴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5.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生源地差异。通过采用t检验,发现不同生源地高职大学生各种职业类型的得分情况(见表4)。可见,无论来自农村或城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六个职业类别的得分无显著差异。
三、分析与结论
1.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表现出一定的特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学生职业兴趣的总体分布是:艺术型占到30.3%,企业型占到24.1%,传统型占到19.1%,社会型占到15.1%,研究型占到6.7%,现实型占到4.8%。与服务业、管理类学群密切相关的职业兴趣类型,即企业型、传统型、社会型,正好是被调查者所属职业兴趣各类型中人数比例较高的类型,这与他们所学专业的职业要求较吻合;至于在选择中占第一位的艺术型,可能是由于“90后”学生的感情更敏感、容易情绪化、不愿意受约束且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更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所产生的选择;还有可能是因为本专业的学生多是出身文科的缘故。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学生得分量表中艺术型最高,表明该专业的学生乐于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愿意展示自我个性,做事理想化,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得分量表中现实型得分最低,表明学生对循规蹈矩和高重复性的工作不感兴趣,这可能与当今社会对社会型、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分工对人才的新要求有关。
2.男、女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存在差异。研究型、现实型和企业型职业类别的得分在不同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在企业型、研究型以及现实型职业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究其原因,在研究型上,由于男女生存在思维差异,男生在理论思维或数理统计方面天生具有优势,因而相对于循规蹈矩的工作活动,男生具有更多的自信和野心,更喜爱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现实型上,男生肢体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偏好于那些有明确规则的技术性活动;在企业型上,男生更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有支配愿望,女生更容易服从别人的要求而喜欢稳定、风险不大的工作。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性别差异所带来的气质、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二是受职业性别定式影响,如男性更适合做工程师,而女性更适合做护士。
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除了研究型外,在其他五个职业类型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艺术型上,二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在传统型、现实型、企业型、社会型上,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差异不明显,但是二、三年级与一年级学生相比要得分更高一些。
究其原因,一年级大学生刚接触大学生活,还处于适应阶段,对自身兴趣、专业内涵和发展了解不多。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使其渐渐形成职业意识,从而职业兴趣逐渐提高。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是三年制教学模式,其中旅游系的学生主要是在二年级时接受大多数的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并经历了顶岗实习,对自身职业兴趣和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进入三年级之后,主要为毕业实习和工作前的适应阶段,由此导致二、三年级的学生职业兴趣差异不大。
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存在差异。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专业高职大学生在职业取向各类型的得分情况,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现实型和社会型外,在其他四个职业类型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导游专业的学生在传统型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专业,其中导游学生研究型得分显著低于酒店管理学生;涉外旅游专业在企业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旅游管理学生,在艺术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学生。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录取时是按照旅游管理的大类进行招生的,入学后,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来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导游专业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会更外向,做事更加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所以其传统型分值和研究型分值过低;涉外专业的学生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于利益得失,所以其企业型得分和艺术型得分相对高。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存在差异。从统计结果上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传统型、企业型、社会型和艺术型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在现实型和研究型上略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得分,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现在城乡差距缩小导致不同生源地高职大学生的差别减弱,也可能与本次测量所选取的被试人群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灵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定向研究――基于个体职业性向测试的实证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2]陈玉兰,唐雪梅,刘东梅,等.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职业兴趣倾向调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作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金职院已经为旅游界培养出很多人才。但是纵观这些已毕业的学生和未毕业的学生,仍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体现在职业素养上。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存在问题
(一)缺少职业兴趣和职业荣誉感
由于行业的原因,造成目前社会上普遍不太看好导游这个职业。很多该专业的学生都是通过服从专业调配而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本身就对这个专业不了解或者不感兴趣,再加之整个社会的一些负面评价,使很多学生对这个行业和这个职业产生抵触的心理,因此更不可能具有职业荣誉感。
(二)对个人职业生涯缺乏规划
自我认识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剖析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出最适合的方案。根据笔者的访谈发现,该专业的很多学生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缺少明确的职业目标。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与职业目标,导致一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职业,再加之社会上对导游这个职业的负面认识,使原本就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感到彷徨与迷茫的学生更迷惘。而职业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如果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能根据职业目标的岗位分析在大学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增加就业竞争筹码。虽然这些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当前这个行业整体有密切关系。但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大学生缺乏主动就业的意识,因此未能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大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也有关系。
(三)旅游职业技能有待提高
虽然该专业开设关于旅游管理的一系列相关课程,并进行导游证考试的相关培训,但是目前通过率仍不算高,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同学能通过。这就导致很多旅行社在招聘兼职导游时,没考出导游证的学生缺少一些带团机会。而导游这个职业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没考出导游证再加之课堂教学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导致一部分学生的职业技能不过关。
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荣誉感
良好的职业理想是学生奋发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因此,专业老师要认真上好第一课,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可以列举一些成功的例子,使学生学习有榜样,认识到通过努力同样可以成为高职中的佼佼者,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高职学习中。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德育系列讲座和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无小事”,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立求职的期望值,有利于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地按职业需求充实完善自我,有利于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鉴于目前新旅游法的颁布,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后社会会对旅游这个行业有不同的认识,这也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社会认可度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旅游职业技能
1.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旅游专业是对服务意识要求极高的专业,树立服务意识,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旅游管理专业的服务基本的是要有流利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因此,专业教师不仅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普通话的训练,尤其在一些以学生讲解为主的课程中,可以在课前用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来讲一段话,可以是介绍自己的家乡,也可以是跟同学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或者是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班会等活动,使学生在班会活动中锻炼个人表达。
2.把职业规范应用到班级日常管理
学生的职业意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培养起来的,应从入校之后的一点一滴小事上做起。最基础的可以从旅游行业的服务职业规范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不仅要起立,平时遇到老师还要向老师问好,行鞠躬礼,上课要准时等。这就要求老师应在这些方面做到表率的作用,否则只能言传,不能身教,达不到表率的作用。而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则是让班干部按旅行社的管理方法制定个人日常行为考核绩点办法,并颁布实施,使班级管理更加规范化。
3.密切联系旅游业实际,力求学以致用
让学生对自己的所学专业产生兴趣,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及早融入这一行业之中,熟悉行业组织形式,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是可以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并且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反过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以从学生一入校,就通过跟旅行社和的景区联系,给学生创造机会去参观了解相关的企业,使学生有机会在刚开始学习这个专业时就能较快接触到一些较大型的旅行社。通过实地参观和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环境、工作规范、经营流程、旅游产品组合等知识都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更有助于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在学生入校的第二学年,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旅行社的工作中去,如帮助旅行社完成一些大型旅游团的接待工作,为某些景区完成景点讲解员的工作。这些都会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这个行业,增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有助于从主观上促进学生提高其旅游职业技能。
三、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增加,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高校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很好的适应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使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一)旅游产业国际化趋势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旅游产业也逐渐体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这就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旅游市场国际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人员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二)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作用,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专业人才的储备,尤其是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熟练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其中包含管理学概论、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等内容。此外,应用型管理人才要求实现理论知识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向的细分,例如设置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景区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内容,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细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业方向。
(二)校企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通过校企建立合作关系,对于企业产品的开发与调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到旅游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学校同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可以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对于旅游管理的实际内容有着更深刻的了解,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就业需求,对岗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三)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旅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对于旅游管理的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文化素养、应变能力、服务意识等,因此,学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时,必须对旅游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确保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
(四)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
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教学师资力量,良好的师资力量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关键。随着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旅游管理专业要实现双语教学,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新的挑战。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旅游实践经验,学校在加强对教师要求的同时,可以邀请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到学校进行兼职或者讲座等,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经验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其次,加强学校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最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孔德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7(12).
[3]舒何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5(02).
[4]杨莎莎,邱雪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4(12).
[5]李韵.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