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合作组织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DF4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155-02
一、引言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及总体情况
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平原广阔,水利发达,历史悠久,为陕西省重要的粮、棉、菜、果产区之一。近年来,三原县将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升到重要地位,并且始终坚持把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立足三原实际提出了“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了266家专业合作组织,入社会员高达1.2万余人。蓬勃发展的涉农产业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农产品,推动了农业商品经济的进步,同时也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二)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
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自己的时代和地域特点:
1.龙头企业带动。该模式是由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创建了“企业(公司)+ 合作组织+ 基地+ 农户”的合作模式,具有明显的以龙头企业(公司)为主导的特征。凭借优越的区位、气候、交通优势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三原县努力调整县域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过政策性引导等多种手段,先后打造出清河等一批区位、设施、交通等发展健全的食品工业园区,使得娃哈哈、白象、米旗等大批国内、国际知名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入驻。通过工业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加快。
2.以特色产业为依托,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其大多数是以一种农产品为桥梁的合作和联合,经营服务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中以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蔬菜、水果、花卉及畜禽和水产品的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围绕某一产品或产业开展技术及信息服务和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服务活动。
3.多元主体领办, 农民自己兴办少, 外部力量介入
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不是完全由农民自己创建, 而是呈现出来多元主体兴办的特点。除农民以外,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办主体还有基层政府、农业相关部门、科协、企业或者其他经济实体。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不断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便于管理和指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三原县积极推进相同或相近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连接与合作,以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商标品牌共同使用和生产技术的统一享受。
4.能人牵头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中的能人牵头,农业大户合作而创建,并形成了以“能人大户+ 协会+ 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明显的中介性。三原县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带领下,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投入和紧密围绕农村合作组织进行本土人才队伍培养,种种举措使农村产业大户和乡土能人在科技示范、服务指导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发展形式单一
三原农村合作组织大多数由农民自发组织,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发展形式单一、初级联合多、高水平规范运作少而且很不稳定。大部分农民虽然是自愿
加入合作社,但其并不能以土地、技术等自愿入股,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二)合作领域较窄,对农村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不够充分
部分干部对农村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研究和扶持。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合作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会与政府抗衡,难以管理。由于缺少政策扶持、技术指引和市场导向,所以众多合作组织仍停留在种植或养殖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上,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并且这种仅仅依托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自发建立的合作组织很难应对市场经济的震荡和冲击,稳固性较差。
(三)合作内容层次较低 ,合作组织的实体不够强大
在市场化经济趋势下,各地发展较好的农业合作组织都不断加大农产品工业化投入,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方面向上下游纵深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而相比较而言,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徘徊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没有充分挖掘农产品的深层价值,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农村合作组织中,有的服务虽然在其经营活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但仅仅是能维持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偿或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制约了多种产业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四)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一方面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与扶持力度不够,信贷支持不到位,农产品收购的流动资金难以保证,致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能全方位开展服务,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及会员效益的提高。虽然三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实体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落实起来相当困难。同时,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也远远落后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要求。
四、三原县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对策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三原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必须要兼顾现有基础,注重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鼓励和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同时,也要逐步规范和支持其发展,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作用,使之能够自下而上地、循序渐进地、实事求是地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改善经营管理等方式,探索合作组织的新模式,激发合作组织的新动力,走出一条新型专业合作发展示范道路。
首先,加强组织自身建设,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规模经营和发展,提高对农户的吸引力。拓展各合作社之间服务功能,打破区域界限,鼓励和引导合作组织按行业类别、产品属性进行重组联合、做大做强,开展跨区域经营,积极打造功能性、稳定性更强的龙头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从而强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规模收益。特别是购销环节,规模采购生产资料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规模销售农产品可以降低费用成本。加工增值也是重要的收益来源。
其次,以合作组织为载体,实施品牌战略,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一是以农业为基础,走“特色+品牌”、“特色+规模”、“特色+外向”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最大优势。二是依靠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对农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避免主要产品低层次趋同现象,防止“多、乱、杂、低”,突出“名、特、优、新”,立足农产品自身优势,充当好调整结构的载体,调出特色,调优品质,调高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建立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注册自主产品商标,这样有利于将成员产品组织起来出口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大的效益。三是立足流通加工新领域,实现增值增效。瞅准市场,带动农民群众,充分挖掘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潜力,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努力提高到最大化,进而提高农民的农产品收入,增强农业生产的经济实力。
再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投入,延长贴息贷款的时间;在税收方面,对农产品加工及服务项目应该减征相关税费;在用地方面,放宽合作组织入股、租赁、承包等土地流转方面的期限和税费。作为三原主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单位――县农合联,应该通过技术指导,给予资金支持,重点扶持一些发展势头良好、运作规范、有模范推动作用的合作组织,完善其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营机制,从而带动同类型的农村合作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总体收入。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新业,卢向虎.新形势下农民合作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
[2] 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11):86.
[3] 周敏.重庆市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2):25.
[4] 许星.浅谈农科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及解决办法[J].大学教育,2012,(2):26.
[5] 任 强,刘 健.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09,(9):22-26.
关键词:农村金融;小额信贷;信用担保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7-0077-02
一、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现状
(一)有明确的业务市场定位
农村担保机构均以服务“三农”和乡镇小企业为宗旨,适时发挥农户和乡镇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有效实现了小企业和农村个私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高效运作,切实提高农村工商企业、农户的融资能力。
(二)有初步的资本扩充安排
主要有两个资本金扩充来源:一是由获得贷款担保的中小企业每年上缴税收的地方留成增长部分,按照50%的比例充实担保机构的资本金。二是各级政府承诺对担保机构的财政扶持,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扩大担保机构的保证金。同时,担保机构通过资本金运作所产生的效益也逐年充实了担保机构实力。
(三)有基本的内部管理制度
以浙江嘉兴为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均为独立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了基本的内部管理制度。
1.配备了一定素质的员工。担保机构工作人员基本具备一定的金融、法律、会计业务知识,对当地产业比较熟悉,对当地企业经营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2.有初步的内部岗位设置。按照调查、审核、审批分岗管理的原则配置工作人员,日常业务岗位按照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程序设置。
3.执行担保调查审查制度。建立了对企业贷款担保的调查、审查、检查等“三查”工作制度,建立了担保企业档案制度,保证担保业务的稳步运作。
4.贷款担保手续比较简便。从有利于为企业服务出发,采用最高额保证担保方式,做到手续简便,操作规范。
(四)有固定的业务运作方式
目前担保机构主要运作方式是:担保机构在与之协作的当地信用社存入一定数量货币资金作为保证金,并和协作信用社签订合作协议,担保机构在一定倍数内对有关企业进行的贷款担保,协作信用社给予认可。
在担保企业的选择上,主要有2种运作模式,即封闭型、半封闭型。
1.封闭型。封闭型担保机构原则上只对原出资的股东企业贷款进行担保,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营运环境。股东企业的担保上限是企业出资额的10倍,一般是5―8倍。
2.半封闭型。采取会员制形式运作,先由担保机构拟出入会条件,企业提出申请,入会自愿,入会后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担保机构在保证金的5倍内对企业进行担保,对非会员及超出限额的会员不予担保。
(五)民营资金开始逐步进入
2004年之前,从注册资本金的来源与性质看,农村担保机构主要以各级政府出资为主,占全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的80%左右,民营担保机构仅占少数。但近两年来,民营资金进入担保行业的步伐有所加快,且初创规模相对较大。嘉兴市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其初始注册资金规模已达4000万元。
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中的问题
(一)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偏小
嘉兴农村担保机构平均资本金仅168万元,即使按最大10倍的放大比例来匡算,单个机构在某一时点上最大的担保额也不过是1680万元。对于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来说,受益面还不大,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由于担保机构规模小,经营不当或被担保企业风险暴露后,容易倒闭。
(二)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待完善
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主要来自担保收费与风险准备。据了解,目前担保收费按照担保额的1‰―2‰,或按贷款利息的10%收取,担保机构与信用社风险承担比例一般为8∶2,或贷款本金风险由担保机构承担,利息损失由信用社负担。一旦发生代偿,贷款风险大部分由担保机构来承担,担保机构本来就很少的担保基金就会被蚕食。另一方面,担保机构未建立相应的风险准备金制度,缺少后续力量来平衡和保障担保机构遇险后的化险自救。
(三)资本扩充机制未正常运行
目前各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来源主要还是以政府资金为主,尽管在这些担保机构成立之初,政府均承诺会逐步充实资本金实力,但财政特别是乡镇财政在日常运行中本来就捉襟见肘,补充资本金的承诺无法兑现。
(四)缺乏足够的担保专业人才
目前担保机构缺少足够的懂经济、金融的专业人才,无法及时深入调查把握企业、产业运行的风险,开展担保业务相对还比较粗放,不利于担保业务的拓展,不利于担保机构风险防范。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平均人数为4―5人,有些机构人数更少。由于人数少,具体办理业务时,相当部分必须的工作职能简化了事,潜在风险难以及时察觉。
(五)企业信用评判的客观性较差
一方面,因为一些小企业的有关财务数据反映的真实性较差,所以要衡量其真正的实力比较困难。担保机构为了防止风险,一般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但反担保多了就成了典当行,失去了担保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尚不完善,信用等级评定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实现对小企业都由评估机构统一评估难度较大,防范担保风险存在一定难度。
(六)存在偏离原有市场定位现象
在这些担保机构的发展过程中,个别机构由于种种原因,偏离了原来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市场定位,转而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担保,超出了自身实力能够承担的范围。
三、促进农村担保机构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为小企业和“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
一方面,小企业与“三农”经济的融资特点、融资困境,对信用担保中介有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从风险防范角度,以担保机构的实力及内部管理水平,只能为小企业及“三农”经济小额融资需求提供担保,否则风险难以控制。
(二)引导民营资金逐步进入信用担保行业
由于产权激励更加明晰,相对于政府背景的担保机构,民营担保机构市场化运作水平更高,内部管理、风险防范方面要求更为迫切,业务扩张与产品创新方面动力更为强劲,自身发展冲动与内控规范会结合得更好。
(三)继续发挥好地方财政的杠杆导向作用
一方面财政直接扶持设立信用担保企业,在行业发展初期引导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税费减免或财政补贴减轻信用担保企业发展初期的压力。
一、霍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较快
截止2011年底,霍邱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16个,已获省级示范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4个,入社成员 4.6万人,带动了近20万户农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兴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形式多样
全县4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结构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多个服务方面。主要有7种类型:全程服务型、技术服务型、劳动协作型、市场带动型、实体经营型 、“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型、“专业合作社+专业型、协会+基地+农户”型。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政策贯彻落实不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牵涉多个部门,在政策宣传贯彻上需要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但现实是农业、供销、工商、财政等部门各管各的,多头管理反而无人管,缺乏有效协调和联合监督机制,基础性的法律、政策宣传工作出现盲点,针对性、系统性培训缺位。
2.环境、要素优化整合不佳
相关部门、乡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不足,引导、扶持、鼓励措施不多;有的干部群众对合作社的服务意识不强,可有可无,听之任之;多数农民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强、总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对如何办好合作社的经验不足,缺乏参与和经营意识,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组织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合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对较弱,在新技术应用、市场营销、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方面,亦存在较大不足;合作社大多由于缺少有效资产抵押,自身的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产业季节性强,风险性大,难以争取金融部门大额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仓库、加工、交易等用地政策不明朗,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农用土地流转机制也尚未建立,影响了合作社对基地的长远投入;合作社基本生产要素保障不规范,加工用电纳入一般加工企业来管理,比农民个人用电价格还高。
3.管理、经营规范运作不够
一是重建立,轻管理。有的合作社创办人办社定位不明确,成立合作社只是为了得到政府扶持资金或者只是为了免税优惠。创办轰轰烈烈,运作不求规范,管理不想办法。虽然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形同虚设,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项决策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会务不公开;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做到单独建帐,把合作社当作“个体户”来管理。 二是重利润,轻服务。有的合作社的大股东只顾自己赚钱,没有考虑社员利益,合作社中实行二次利益分配还很少,大部分没有实行按股分利、风险共担、利益同享。在会员管理上,缺乏基本的加入和退出手续,对社员没有提供基本服务;资金整合上,热衷于向政府伸手,拿到项目后也不很好实施,扩大再生产积极性不高,只想着怎么把眼前的项目资金转化成自己的利润,而不是用于合作社发展壮大,服务全体社员。
4.辐射、带动拓展后劲不强
目前,全县416家合作社中,经营粮油、畜牧业、渔业等占70%。但涉及其他方面的很少。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过小,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不到三分之一,没有较强的加工增值能力,也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在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标准化、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信息收集和经营网点分布等方面都与专业化公司有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力较弱,这就加大了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合作社中社员多于10人的不到二分之一,出资额最少的只有3万元,由于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很难与农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三、促进霍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霍邱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何推动合作社发展再上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进一步引导、扶持、规范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依法建管,夯实基础
依法办社、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要依法建立。专业合作社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必须符合设立和登记的五项条件。相关部门务必严格把关、完备手续、规范程序。要依法监管。农业部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直接点到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规范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责,依法监管合作社的建立、运作和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强合作社扶持资金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要把好注册关,并对目前已注册设立的合作社进行梳理,对组织机构不建全、运行不规范的要依法处理,对不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条件的要依法撤销,杜绝骗税骗扶持资金的行为发生。要依法分配。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群众性经济组织,财务分配制度是它的灵魂。所有合作社都应当依法实行“二次分配”,实现利益共享,搞好盈余分配,不断增强合作社内在动力,提高合作社的活力和凝聚力。
2.完善政策,加大扶持
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政府应对合作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兴办服务设施的项目给予支持,以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和对社员服务的能力。要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社资金不足的困境。要实行政策优惠。对合作社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用电、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3.整合要素,加强服务
要树立服务合作社就是服务农民,支持合作社就是支持农民的观念。要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工作,明确职能部门的分工。乡镇要切实发挥农经部门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服务功能,并纳入乡镇考核;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三支队伍培训:培训管理人员和业务干部队伍。培训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进行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及法律道德方面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骨干队伍,发挥能人的聪明才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培训社员队伍。加强对广大社员的合作经济基本知识的普及推广,培养和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4.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力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要健全利益分配制度,建立抗风险机制。专业合作社在产、购、运、销和加工经营中应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储备基金,或开展参加农业保险等,用来弥补在生产、加工和经营中的亏损,以保护专业合作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监督合作社是否依法经营,同时要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奖大扶小,增强实力
要培育典型。对管理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合作社实行重奖。要挖掘潜力。对规模小、有发展前景的合作社要加强培育和扶持,使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扩大规模。要引导和促进同类合作社自愿合并或组建合作社,搞联合社,增强互助和自律,还可以组建合作社协会等,以扩大单体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 滨州市滨城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农民人均收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及创新模式 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 曲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南充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元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 滨州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体育舞蹈推广现状调查研究 对滨州市滨城区“家长园地”的调查 滨州市滨城区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 滨州市滨城区耕地资源利用与改良对策研究 滨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现况分析 内蒙古农村劳动力构成、转移现状及对策探讨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成尚军.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30):13427-13429.
[3] 万玛项秀,李临颖.贵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现状及建议[J].青海统计,2007(9):23-25.
[4]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76-6377, 6379.
[5] 董金涛.关于北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08,310.
>> 重茬大豆减产原因及控制对策 白城市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花生重茬减产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白城市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白城市干旱成因及减灾对策 白城市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气候变暖对白城市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白城市辣椒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白城市洮北区“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议大豆重茬迎茬栽培减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白城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气候变暖条件下白城市玉米产业现状及对策 白城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白城市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 浅谈白城市及所辖县(市)的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及措施 大力发展白城市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白城市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规范白城市兽药市场推进兽药GSP认证工作的措施及体会 白城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张莹.土壤深翻的好处[EB/OL].(2009-08-31)[2012-12-25].http:///zdcy_show.aspx?id=6210.
[4] 钟华,李野.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2(7):15.
[5] 蓝国平,林敏莉,彭学库,等.幼龄银杏园套种绿豆的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1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