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影响农业生产的天然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如旱、涝、盐、碱、雹、酸等。农业生产是第一性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受到人为干预的程度越来越强烈。但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言,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具有基础的支配作用,原生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1.2 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在农牧、渔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回报,大幅度的增加生产性投入,由于农业生产措施不当以及农业生产者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投放农药、化肥入田造成农产品污染、农田土壤质量衰退;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散饲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畜牧业大规模发展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大规模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果园,致使地下漏斗区的形成,沿海区域则产生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灾害;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导致的次生盐碱化等。此类生态环境问题因区域人口的增长,盲目无序的开发,不合理干预程度的加剧而加重。
1.3 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各类工矿企业,城市生产、生活“三废”的排放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类现象大多分布在新兴工业乡镇及城郊工业企业周边。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污染类型、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持续时间诸多方面。一旦污染程度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某一限值,则环境明显恶化,难以治理。
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三大分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从空间角度来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三种生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本身产生的起因就是综合作用的产物,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即取决于原生生态环境的脆弱,又起因于人为的不合理干预。区域性的农业问题可能是以一类问题为主,也可能是二类或是三类的问题并发。
从时间角度来看,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存在,一般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突出,在大范围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性投入的增加与积累,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故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逐渐降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期后,大规模不合理的干预,使得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使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起因于农业生产者自身。一般而言,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发展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生物技术和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和推广,此项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由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外源性污染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水平。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差别在于起因不同,其防治对策也各不相同,三类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制订防治对策时,既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又要突出关注其主要环境问题。
3.1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势利导,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宏观上加以调适和预防;二是进行大量投入,建设持久的基础性设施,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2次生环境问题的防治
农业自身问题引起的次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措施为:一是改进商品性生产投入质量,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二是充分提高生产性投入的生产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后果,如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农药和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物种间互利共生、边缘效应、循环再生等功能,挖掘系统内部潜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农业生产建立在较少地依靠外部投入的基础上。
3.3 外源性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一方面在法规和经济上加以严格的限制,如设立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区,但是更为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型工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建军,张士功等.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四川农场,2007,(3).
[2] 邱志国,史长久.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4).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 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大规模建设和总里程的迅速增加,近年来持续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基础条件。然而,中国目前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早在1996年,我国交通部就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笔者主要针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2 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生态系统结构受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路堑、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行为,容易导致植被破坏、沟谷消失和次生裸地的出现;这一现象随着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有数据统计显示,20%以上美国国土面积受到道路的生态影响。而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实际大于美国的道路分布,由此可见,长此以往,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破坏问题势必危及全国各地。
2.1.2 土地利用格局破碎化
受地形、预算等条件制约,高速公路多建设在地势平缓的土地上,而此类土地往往耕地比例较大。我国高速路段每公里平均使用沥青1000吨,这样的土地不可能再恢复为良田,而公路两侧的土地同样难免受到污染,因而高速公路对基本农田结构造成的重新分割和资源占用是不可逆转的。另一种情况下,设计方为响应我国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号召,设计存在形式主义,片面缩短里程,反而易出现强拉直线的情况,线位大量占用经济作物田。此举看似节约土地,实则浪费耕地。
2.1.3 水资源流失
高速公路在铺设过程中,沿线的河流改道、桥梁变更以及废弃材料滑入河道导致增大地表径流、影响原有河道的断面结构等,增加局部地表水资源流失的潜在风险。
再有,高速路段建设中的隧道开挖,也可能造成局部地下水下降。
2.1.4 有毒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营地生活污水、废油等垃圾进入沟渠、河道,造成水体污染;弃渣、剩余施工材料等建筑垃圾的堆放和散落,则会污染周边动植物栖息地,甚至直接造成动植物死亡。
2.2 运营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沿线生物种损失
高速公路通车之后,防风带等廊道以及路段本身,都对公路两侧的生态环境具有分隔作用,阻碍了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等生物的活动范围和繁殖;夜间行车灯光则会对动物造成惊吓,干扰其出没。再者,自然环境中水泥路面和路基的植入,加上运行期间的粉尘、二氧化碳和汽车散热,使得公路及其侧边出现小气候特征,并聚集新的次生环境适应种群。二者结合,对沿途生物造成物种隔离,使得生物多样化水平下降。
2.2.2 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废气以及公路扬尘,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2.3 噪声污染
高速公路作为货运的重要途径,其路面上载重车密度尤其偏大,较之普通路段更易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我国交通发展迅猛,实际交通量往往在三到五年内突破工程预算中的设计交通量,导致降噪效果不足。
2.2.4 水体污染
散装、泄露的货车,运送重金属等具有污染性的货物时,必然对沿途径流造成污染;再者,部分使用劣质沥青的路面,其水溶性往往对路面径流雨水造成污染。公路径流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堆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2.2.5 荒地生态环境影响
现今我国高速公路的线路规划已有避开耕地、林地的理念,然而荒地的生态环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荒地仅仅是不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其实生态系统结构较之耕地更为复杂,大面积荒地往往可能有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物种,因此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保护价值。
3 思考及对策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交通运输功能与格局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如不及时对现有建设进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避免途径,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威胁是长效性和积累性的。
3.1 认真规划景观设计,提出工程设计要求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和修建时,要与环境相适应,考虑选址位置,优化设计方案;连接线多用老路,减少新路的挖掘,废渣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开采。
在规划绿化设计时,不能套用现成的景观设计方案,而必须结合项目区域的实际,绿化方面选用成活率高、降噪性强的树种和草种;在处理物种隔离的问题上,要预留专项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动物通道。
3.2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适应潜在变化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建造过程中,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做好主动预防工作,避免环境破坏后才进行事后治理。在此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十天高速公路鄂陕界至安康段部分标段的施工中采用原始的马帮运输施工材料,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
此外,有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思路,适应新生态观的保护意识,不再把项目工程的影响视为需要控制在最小程度的破坏,而采用“融合、平衡、适应”的积极态度,将施工措施调整为能够与环境互动甚至对环境产生正面改善功能。
3.3 做好环境影响后测评,建立长效考核制度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高速公路运营三到五年后,对项目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客观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我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各项考核往往止于竣工,而未观测长远影响。这对于各有关部门的警示和约束作用是不够的。
4 结语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迅速。十一五期间,随着新版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提出,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力求达到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历程掀起新的篇章,是今后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6-17
[2] 蔡志洲编译,公路项目环境评价中的生态观点[J]. 国外公路,1995,15(2):38-401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生态经济的概念
生态经济是指人们合理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及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物尽其用。并在挖掘过程中发现扩展出新的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体制,促进社会文化和谐、生态健康平稳、环境美丽适宜。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内,实现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的良性循环,创建出复合型生态系统。该复合型生态系统能很大程度上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经济的特点
2.1时间性
生态经济的时间性指自然中的各种资源可以突破利用有限性,从而实现持续利用。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再生产,我们的后代也应该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享受自然资源,我们没有权利更不应该牺牲后代的利益来为我们自己获取更多的资源。我们应该结合“财富转移”政策,将属于我们后代的财富保留下来,让他们和我们拥有一样的生活空间以及发展机会。
2.2空间性
生态经济的空间性指自然资源的利用在空间上具有可持续利用性。个别地区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经济时不能影响到其他地区需求的供给能力,生态经济要求各地区自然利用互相支持,共同满足各地区人们的需求。同时,对于农业资源的生态经济发展要求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实现共同分享环境、共同建设发展。
2.3效率性
生态经济的效率性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新时期,随着社会科技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经济的坚持研究,提出了“低耗、高效”的新型资源利用方式。在先进科技的支持下,人们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单位产出时消耗最低的资源和付出最小的环境代价,进而使资源出产效率不断提升,经济支撑能力持续上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资源和环境前提。
3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极为不平衡,这导致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在缓慢下降,但总的数字还是偏大,而基尼系数展现了全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重,基尼系数越大,居民收入差距越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的基尼系数为0.465,按照国际上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提供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到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到0.4表示较为合理;0.4以上表示差距过大,显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已大大超出了合理范围。
4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恶化逐渐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表现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化肥及数种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是促使我国生态环境严重的失衡的根本原因。再加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态环境平衡也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5地区生态经济的模式
5.1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模式
在我国比较偏僻的高原地区,经济落后严重,这里的居民为了维持生活,盲目采取一些可以短时间内获取高额回报的发展方式,导致这一带的生态环境快速恶化,恶化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里的居民的经济发展,无形中形成了“贫困———粗放型增长———环境恶化———贫困”的恶行经济循环系统。而这些地区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这里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最为突出,对于这里的生态环境状况,经过分析我觉得应该采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模式,首先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兴修梯田,小流域治理等管理,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建立一定的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快速恢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在部分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鼓励居民合理发展生态型畜牧业,既发展了经济,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环境。
5.2资源互补模式
大同、包头、银川等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能源,这些丰富的能源帮助这些地区的居民发展经济,使他们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是这些地区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一方面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工业污染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而这些地区所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及水资源短缺,这要求这些地区必须采取资源互补模式,这有利于这些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现有的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把资源产业做大并扩大贸易,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转化能力。物尽其用,废弃资源再利用也是该模式必须要求的,这样可以发展循环经济,极大的降低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同时在这些地区引进高科技技术,以再生能源代替非再生能源也可维护生态经济。
5.3优势资源开发模式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资源,我们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现阶段的高科技技术,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给予不同的市场分析,从其资源优势出发引导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从而降低与一些发达城市的差距。如:西南地区工业污染较少,水、热、光能等资源充沛,可以依靠先进的科技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生态农业,建立符合当地自然资源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贵州具有文明世界的茶叶、烤烟、稻米、猕猴桃等天然资源,可以就这些产品结合先进的科技进行产品深度加工包装,销往世界各地,这可以极大程度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大规模的生态种植也可保护当地的生态经济。
作者:高琦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屯垦戍边 新型团场建设 生态环境 问题 解决对策
环境良好是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的具体要求。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团场职工群众的生活生产质量,而且关系到屯垦戍边事业,关系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随着团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业连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团场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导致团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团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1.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团场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控制困难等特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驻团工业企业污水排量大、类型复杂,产业集聚带来的生活和工业复合污染问题对团场职工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生活垃圾污染严重。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善,工业产品在生活中日益增多,农村生活垃圾的年产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绝大部分团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填埋及处理系统,而是直接将垃圾输送到镇区、田间地头、自然洼地填埋,极易滋生蚊蝇,且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及农田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和污染。
3.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畜禽养殖污染已居团场污染源之首,并且成为部分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氨和总磷分别占农污染源的比例较高。加之管理部门疏于规划、环境意识淡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土壤。
1.化肥污染。长期施用化肥,势必会降低作物产量,导致恶性循环。施用化肥可引起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污染,造成土壤酸碱化。此外,在化肥生产中,随矿源带来有害的痕量化学元素,这些元素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污染。
2.地膜污染。目前兵团各团场棉田普遍应用地膜覆盖植棉技术,虽然采取各种办法狠抓残膜回收工作,但“白色污染”依然存在。碎残地膜逐年积留于土壤耕层,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造成后茬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质量。
3.农药残留。各种作物从种到收,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也杀死了益虫,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也影响了人类身体健康。
(三)水资源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生物抗逆性差。
1.水资源开发不合理。团场水利设施和用水结构偏重于农田灌溉,林业和畜牧业用水比例很小。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诱发了土地退化的自然潜在因素,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失调。加之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进而导致植被枯化、土地沙化。
2.生态环境脆弱,生物抗逆性差。各团场盲目与过度开发土地,畜牧业管理经营不当,超载放牧、盲目开荒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牧草比例下降。森林过度采伐、草场退化、陡坡垦殖等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引起草场退化,弃荒、撂荒面积逐年增加。
二、解决对策
(一)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团场环境保护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加强团场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保护,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二是处理好城市与团场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环境和团场环境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必须坚持城乡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把团场环境保护摆上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三是处理好主动预防和被动治理的关系。环境破坏起来时间短、速度快,贻害无穷,而修复环境时间长、见效慢、代价高昂。加强团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落实政策,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加大团场城镇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切实增加团场环保投入,将团场环保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团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从而为团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健全环保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
加快建立和完善团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将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对已有的政策法规要落到实处,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团场环保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理考核制度,按照团场生活污水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加强生活污染控制法律体系建设。
(四)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
加强团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理顺体制,强化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对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加强团场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高度重视可能因环境污染引发的重点问题,严格行政执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
(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大管理力度,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农田林网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使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杜绝随意开垦并弃耕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做好秸秆还田工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质地结构。努力回收残留在耕地中的塑料薄膜碎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药化肥有害物质在土壤中残留量及其对农产品的污染。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杜绝违法排污现象,避免“工业三废”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六)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将与环保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团场环保宣传教育计划。加大对广大职工群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报、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将环境法律法规和各项环境决策转化为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尊重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其主动参与、支持和关心环保事业。
参考文献:
[1]王振亮.试论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J].城市规划创刊,2005.4.
关键词:考古环境;文物;研究对策;自然因素
文物是我们古文明存在最好的证明,也是我们与历史沟通的桥梁,它还反映着我们人类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伴随而来的便是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因此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古文物遗产以及其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尤其是在工业化的现代,其生存环境在逐渐变得糟糕,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古文物的实体,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良好的文物环境。因此研究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就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找到合理的考古环境保护方法。
一、自然环境对古文物的影响
1、酸雨对文物的危害
工业化进程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由于工业气体的排放,空气中就会形成大量的硫化物以及氮化物,而这些就会引发酸雨的形成。酸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也会对一些文物带来不可恢复的损害。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上的建筑,尤其是对与大理石有关的建筑影响尤为厉害。但是当期渗透到地下时,就会腐蚀一些藏在地下的古文物,比如青铜器、石器等。
2、水质污染的影响
在工业化进程中另一个问题便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资源的质量。现在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并不是很先进,并不能完全净化工业污水,而且我们也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管理制度,由此就引发了水质污染问题。而这些被污染的水资源就会对尚未开发出土的古文物带来毁灭性的损伤,而且伴随着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位不断上升,其对文物的危害程度就会更大化。
3、光辐射对文物的影响
光辐射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它同时也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伤,众所周知紫外线的杀伤力是非常强的,由于现在环境的破坏,臭氧层也遭到了很大的损伤,这就导致了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强,大气中的一些氮、氢等化合物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而产生具有腐蚀性的污染物,而这些往往就是破会文物的罪魁祸首。
二、现在文物考古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进行考古作业的人员环保意识较弱
一般进行野外考古工作时,都会进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必定会知道一定的生活垃圾,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而由于这些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往往会所以丢弃这些污染物,这就会对考古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并且这些问题还在不断地加剧。
2、野外考古作业导致环境问题
在考古侦查完毕后,下一步的考古发掘作业,无疑会进行大量的挖掘工作,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中还会进行挖山挖石等工作,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废石等物,有时还会破会山体地势等结构,这就容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在有些时候还会对原有的地表植被进行改变,这不仅会引发一些自然灾害,还会破会环境的生态平衡。
3、考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经过时间的变迁,大量的文物都是深埋底下的,所以在挖掘这些古文物时就不得不进行深入地下的工作,但是由此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能会改变原有的地表植被,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改变,甚至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仔细考虑。
三、文物考古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及对策
1、要加强管理规划,制定相关法律
在进行考古的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整体规划,在考古中不能只是注重于保护文物,要同时注意考虑文物周边的环境因素,要制定出各级各类的环境区域性保护规划,并且要量身制定合理的文物出土方案,在制定挖掘方案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尽量不去破坏。再者要考虑的便是法律法规的问题,我国现在尚没有一套关于这方面的完整法律体系。法律是最好的约束手段,也是最能引起相关人员注意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关于考古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考古环境。
2、要有“因地制宜”思想,尊重自然规律
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多种多样,同样的地理环境也是各不相同,我们在进行考古挖掘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因素,结合因地制宜的思想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挖掘方案。比如在山地进行考古行动时,就要注意挖掘工作,不能因为考古而导致当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地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必须在尊重自然活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考古作业。
3、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
我们国家机关的部门有很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考古部门在文物挖掘保护方面无疑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此时我们就应该让环境保护部门发挥其长处以弥补考古部门的短处。所以我们要加强两个部门的合作,环保部门应该先了解地理环境然后在与考古部门合作制定能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考古挖掘方案。加强两个部门的合作一定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4、加大资金投入
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在文物考古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有了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采购高科技的具有环保型的考古器材。有了相关的资金才能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方案。还应该有一部分资金用于考古相关人员的环保技能与意识的培训,他们在整个考古过程中起到相关重要的作用。再者就是用于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的整治。这些都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才能得以实施。
四、结束语
文物是古代文明存在的象征,是古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所以古文物对我们现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环境因素对不仅对我们的考古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古文物实体的保存影响重大。所以我们在进行考古工作的同时要注意研究文物考古环境的保护措施,考古环境的保护是文物得以保护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将考古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我相信,在将来我们一定会研究出一套完善的考古文物环境保护措施。
作者:李林轩 单位:吉林市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