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15—02

2009年,吉林师范大学在经济学院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社会福利方向的专业社工人才。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所创办社会福利方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学校。至今,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方向)已整整开办了四年。四年来,我校对高等学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突出特色,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正确理解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

1991年成立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给出如下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品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2.突出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的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多采取所谓的“通才教育”模式,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被希望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各种社会需求。在国内社会工作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差异性、层次性,很难满足目前国内对社工人才的需求。鉴于此,我校在社工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着重培养社会福利方向的专业社工人才。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能在教育、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积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工专业人才

1.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社会工作基本课程之外,又加入了社会福利方面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学概论、社会福利政策导论、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福利社会学、世界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一课程设置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修改。

2.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我校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近些年,吉林省多次下发相关文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四平市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这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在刚刚过去的七月份,我校首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入四平市各社区进行专业实习调研,效果显著。四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里会尽快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聘请专业社工提供服务。

(2)积极成立社工志愿者协会,培养学生专业理念。2009年6月1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吉林师范大学诚翼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它是在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院)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由社会工作系本专业学生以及关注社会工作的同学自愿组成,目前,协会已有三届共455名会员登记在册。协会成立三年来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如曾组织志愿者协助四平市铁西区政府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期收尾工作;以学期为单位,定期组织会员去慰问老年公寓的鳏寡老人、看望儿童福利院的残障儿童;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并于2010年9月10日获得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授权,开展了“班助一”助学活动,等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协会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起到了组织和带头作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3)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首先,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学院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目前,学院已有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和寒假,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社工服务机构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分享实习感受。通过实习活动,学生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其次,2010级社工专业的一名女生,在入学之前曾经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比如21岁独自一人到大别山支教等,社会经验远比同龄人丰富,入学后,她仍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在她的影响下,社工专业的很多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社工专业服务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等;在学校开展的非师职业技能大赛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表现获得学校的极大认可。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

1.引进人才,组建优质教师队伍。目前,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有6人,其中有3名讲师,3名助教,均为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之后聘任的教师。其中1名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博士,另外5名为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目前,这4名硕士正在积极准备考取博士。为了扩大师资队伍,学校于2010年聘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资深教授来我校工作,她的到来,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2.加强交流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该专业成立以来,教师们积极加强交流,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教学方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申请教研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听课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在科研方面,教师们以团队形式申请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努力使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更具特色。

四、存在的问题及逐步完善

1.师资力量较薄弱,需加大师资培训和人才引进

目前,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人数少,学历和职称层次较低。在教学方面经验欠佳,在科研方面,申请大型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这些都不利于该专业的发展。为此,应加大教师的岗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此外,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为该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2.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需加强交流与合作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建立时间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应当加强我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与其他院校进行课程教学交流、教师学者互相访问等,以达到资源共享。此外,我校可以定期派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眼界,增加学生的专业素质。

3.社会认可度低,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不完善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认可度低。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不了解或了解程度不够,会影响高校的招生和就业。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目前总共招收四届学生,共计232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进入到本专业的。笔者曾经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反映,开始被调剂到这一专业时,对这一专业几乎毫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公众将专业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活动”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而顺利成才,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是全校学生的问题、群体学生的问题以及个体学生的问题,社会工作方法作为一种手段,完全能够契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不仅为具体事务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而且符合了接受理论“以人为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诉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的目标诉求

社会工作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专业助人活动,其区别于其他各类助人活动之处在于其宗旨彰显“助人自助”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助人自助”的精神,在学生思想状况趋于复杂的当前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活,能够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是向走上工作岗位迈出的重要一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获得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为大学生提供综合素质锻炼平台,使用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综合分析内外各种因素,设计实践并实践自身今后的发展路径,因此,结合社会工作方法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诉求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人际关系等不是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可以解决的,它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指导和实践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讲座、报告、咨询的层次,而是要通过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来进行。在高校中,专业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对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有区别的概念,前者是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要求,如对身体状况、性格、心理、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因此,学生的具体事务工作除了务虚的工作方法外,强调实践的社会工作方法才是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的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来实现的,但是,在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重宏观政策宣讲、少微观心理探究;随意性大而稳定的专业研究甚少。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必要结合社会工作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的实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注重利用宿舍群体结构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有2/3的时间待在宿舍里,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宿舍里待着的时间更久,因此形成了宿舍文化群体。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的学生为例,宿舍群体总共有四种类型。学校公认的主流群体是发展型群体,也是理想的宿舍群体。这种类型的宿舍群体具有积极向上的主流目标,群体成员入学成绩高、学习成绩好、各项活动积极参加,群体成员多半都是学校、学院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党员、学生干部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种宿舍群体成员主要是该校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和睦型宿舍群体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占大多数。和睦型群体同发展型群体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别。和睦型宿舍群体的人际关系虽然融洽,但是这种群体缺乏上进心,其和睦是表面化、生活型的,缺乏共同的奋斗目标。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学生基本上属于松散型群体。受所学专业的影响,群体成员各自为政,人际关系冷淡。通过调查走访,冲突型群体也是学生中大量存在的:宿舍平时人际关系冷淡,一位品质较差的学生偷了同宿舍同学的钱并栽赃诬陷另一位沉默、孤僻、内向的同学。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给被诬陷的学生造成难以言喻的身心痛苦以致后来不得不把宿舍中的四个成员拆散,分到四个宿舍中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把宿舍群体目标引向正轨,让宿舍群体成员都能接受主流的价值观。社会工作方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调动学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因素、构建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在群体目标设立过程中坚持群体成员的主体地位。同时,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宿舍群体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必须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对各种具体的目标灵活对待,尽力使群体目标向高层次发展。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异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宿舍群体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就是同一宿舍群体在不同学年的目标也明显不同,针对这种情况,要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就需要通过深入调研走访,采取适当的方法。由于宿舍群体的特征,群体中形成的规范往往具有潜隐性、自发性、不可控性,对于群体规范引导的具体思路应是:1)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宿舍群体规范的情况,对群体规范进行选择、发扬和过滤。2)辅导员在构建宿舍文化当中要发挥指导性作用,引导宿舍文化制度化,使之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使之纳入正式规范的渠道。3)对于潜在的还没有被群体成员明确意识到的但对学生有着积极作用的规范要指出,使其成为显性的规范。4)由群体成员采取民主的形式制定群体规范,使其和个人的需求、利益相联系,成为全体成员认同的东西。5)将具有普遍性的群体规范纳入学校正式规范的渠道,形成正式的管理制度。

宿舍是学生交流思想、谈论政治问题的最佳场所,所以辅导员要利用学生在宿舍中谈话比较自由、随便,气氛比较轻松的特征,将宿舍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所,经常性地深入宿舍召开小规模的座谈会,以此为契机拉进同学的距离,将部分党团组织活动改在宿舍进行,使组织生活的时效性大为提高。有意识地让系、班骨干、学生党员担任室长,由他们组织开展各种政治学习与讨论。这种学习与讨论范围小、效果好,且随时可以开展。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在群体建设中的政治导向作用,强化群体的政治意识。再次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极少能够做到在宿舍自主学习,因此,要由任课教师牵头,引导学生成立“学英语小组”、“读书会”、“沙龙”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自助学习习惯,使宿舍成员之间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有利于加强团结、增进感情。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势视角;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现代科技和社会前进步伐的加快,社会专业化分工和相应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任何一个专业、学科,要想获得稳健而快速地发展,都不可能囿于自身的樊篱,而必须善于超越自身的局限,并与诸多尤其是相邻的专业、学科相互借鉴,交叉融汇。作为建立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殊性基础上的少年司法工作更应如此。因而,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某些先进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少年司法领域,特别是我国少年司法最具特色的“寓教于审”工作当中,是推进中国特色少年司法理论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优势视角”本是社会工作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但是,将“优势视角”的理论应用于少年司法领域,却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文拟就“优势视角”的理论,对我国少年司法最具特色的“寓教于审”工作的意义和应用,作些探讨。

一、“优势视角”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优势视角”在社会工作学领域应用若干年来,已经悄然掀起了一场革命。那就是,社会工作者不再囿于习以为常的用病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每一位案主(尽管他们都是带着问题和病症而来),而是帮助他们挖掘和发挥存在于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帮助他们找到优越感,转移他们对问题的过度注意力。以“优势视角”的理论看,有问题并不算什么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要善于针对问题找到迎刃而解、富有创见的途径和方法。

如果把“优势视角”比作一部术语丰富的词典,那么“抗逆力”则是这部词典中最为关键的词语。抗逆力是“优势视角体现和操作化的特征”、“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是可以弯曲而不折断或被弯曲时可以反弹的能力”。“优势视角”的实践者们认为,那些为面包、工作和住房而抗争的人们是具有抗逆力和资源的,即便在痛苦之中,他们也期望取得成就。而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案主的这种具有反弹性和重整性的潜在能力。

对少年审判而言,其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立足于挖掘未成年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其改过上进的信念的教育实践,也与“优势视角”的原理有契合之处。

二、“优势视角”理论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那些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一直抱有这样的观点:他们之所以成为少年犯,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病理,有问题,因而“问题少年”、“越轨少年”、“不良少年”等带有负面标签性质的词汇已被使用到了司空见惯的程度,从这些词汇中折射出的是:人们在审视未成年罪犯时的惯常思维是“问题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下,过多的精力被用于强化和解释“问题”,而只有较少关注被致力于去寻找“问题”背后潜藏的,那些有助于重新确认和妥善解决“问题”的特质。而这种“问题视角”的消极影响反映在对残疾未成年犯的教育上,则往往更加突出。因为,以“问题视角”看待残疾未成年犯时,通常会对“残疾”这一生理缺陷本身就过分敏感、紧张,继而会对残疾未成年犯接受教育、改造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反映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便极易浅尝辄止或干脆放弃教育。而教育者的这种态度,对于那些本来就比健全未成年犯更为敏感、自尊、排他的残疾未成年犯而言,则无异于发出了一些消极、无望的信号,以致于使许多体现残疾未成年犯优势的天赋、能力和期望等,长时间地被白白埋没、磨损掉了。

与“问题视角”相比,“优势视角”更有助于发挥“寓教于审”对残疾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正功效。优势视角理论相信,尽管疾病、伤残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同时也隐含着挑战、奋进的诱因。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人们所拥有的许多个人特质和美德,往往是在与伤残和灾难的抗争中铸就的。像承受力、忍耐力、抗争力、奋发力、创造力,以及独立、沉默、善感,以及自尊、自立和自强等等品格,几乎无一不是在病痛、伤残、苦难等境域中被磨砺、陶冶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智慧、才能和激情等潜质,那些残疾未成年犯也不例外,这些潜质犹如火种一样存在于他们身上,即便暂时被孱弱的外形、失常的体能、恶劣的环境所掩蔽,甚至熄灭,但毕竟可以经由适宜的教育、扶植和鼓励等,而重新被点燃。这就是“优势视角”理论所揭示和给予的方法论意义,也正是“优势视角”相对于“问题视角”的优势之所在。

在“优势视角”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指导下,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犯罪泥潭的残疾未成年人,会很自然地被看成与其他人同样蕴涵着无穷学习、成长和改变自我之潜力的优势个体;而一旦他们被这样看待并与之沟通时,他们的内心自然会受到强大的感染和激励,从而相信自己也像其他健全未成年人一样有能力、有希望、有前途,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优胜于健全未成年人,这便是教育见诸实效的真正开始。而一旦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纽结”,甚至“死结”被解开,其它即使通常被认为一筹莫展的种种难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以“优势视角”理论推进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工作

(一)要善于应用“优势视角”理论,发现、发掘残疾未成年犯“个人因素”的优势

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残疾未成年犯特别是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聋哑未成年犯,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因为他们大都有被嘲笑歧视、离家出走、艰难谋生,或被成人团伙拐骗并传授犯罪方法的经历,所以相对于健全未成年人而言,往往具备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家庭责任感和适应环境能力。残疾未成年犯,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怀有邪恶的犯罪念头的。他们大多出于想自食其力、为家人分担经济负担的初衷步入社会,只是由于求生的艰难、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同辈群体的影响及某些团伙头目的控制,使他们一度放弃最初的善恶观念、是非标准。但是,在这个放弃的过程中,他们无论内心还是行为都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们的善恶观念、羞耻之心,让他们不愿意与歪门邪道同流合污;而另一方面,来自食不裹腹

和恐吓纠缠的压力,则又迫使他们屈从和追随。这种心灵和人格上的矛盾和冲突,常常使他们陷入难于名状的痛苦之中。

(二)要善于应用“优势视角”理论,发现残疾未成年犯“环境因素”的优势

在应用“优势视角”理论对残疾未成年犯进行教育时,“环境因素”会促使我们把与他们相关的家庭网络、社区、组织、重要他人等纳入我们的介入视野,介入的重点则是利用这些已有的环境资源,协助残疾未成年犯正视、直面残障带给他们的困难,并倡导家庭、社区、组织改变那些功能欠佳、不利于残疾未成年犯发展的政策与制度。

在调查每个残疾未成年犯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当中许多人最初离家出走或被犯罪团伙拐走,大都是缘于家庭贫困、家庭失和,而他们敏感的心灵又往往将家庭的这些不幸都归咎于自己的残疾,因而不愿再做家庭的累赘,甚至踌躇满志地要帮家人分担经济负担。但是,当他们到外面闯荡生存之后,又恍然意识到现实有多么复杂和残酷。因而,无论当初曾与家人有过怎样的误解、冲突,他们对亲人一般都保留着格外强烈的怀念和依恋情结。

除了家庭成员这一宝贵的环境优势外,当地有关残联组织、残疾人学校、残疾人工厂、残疾人康复训练机构等,也是可以充分发掘、利用的残疾未成年犯环境因素。而少年法庭更有如一个连结上述“环境因素”的“中心枢纽”,既有权委托有关组织(如残联组织)就残疾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等进行调查,以便在法庭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又可以适时到残疾未成年犯的家庭、社区走访,或就其福利保障、复学、就业安置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如残疾入学校、工厂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当然,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普通未成年犯的常规环境优势(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青团组织、妇联等),与残疾未成年犯所特有的环境优势加以整合并用,以及如何充分、及时地发挥好少年法庭这一“中心枢纽”优势,排除少数消极落后思想的干扰,也是审判人员应用“优势视角”理论挖掘“环境因素”优势的一项必然而迫切的要求。

(三)要善于应用“优势视角”理论,探寻和发展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的途径

1、以“优势视角”理论拓展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的空间。我国少年法庭开展“寓教于审”工作经历了几个时期,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寓教于审”应当体现出合乎客观实际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符合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规律,其时段选择不宜刻板地限定在某几个特殊阶段,而应该针对具体对象灵活掌握。如此, “优势视角”理论的引入空间可谓广阔丰富,特别是对于那些生理、心理、情感、认知呈现更多复杂性、变化性的残疾未成年犯,更不应僵化地进行所谓“定时定点”的“优势视角”教育,而应当在仔细观察分析其具体身态神情、心理反应的基础上,随时俯拾千面玲珑的“教育分子”,收放自如地渗透于整个审判过程中。

2、以“优势视角”理论构建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的模式。在以“优势视角”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时,由于致力于培养其挖掘自身和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资源的能力,因而,理应采取一种全面的、整合的、兼容并蓄的综合性教育模式。在这一“多管齐下”的模式下,残疾未成年犯的内在(个人因素)优势和外在(环境因素)优势被共同连接起来,并且交互影响、相得益彰。具体而言,在个人层面,主要是帮助残疾未成年犯挖掘残疾外表下所蕴涵的积极性的资源,激发他们的内在转变力,发现他们对于生活的理想及期待,增强他们的抗逆力,从而建立起回归主流社会的信念。而在环境层面,则积极发现现存的各种外在资源和优势,努力让这种资源成为帮助残疾未成年犯实现转变的外在助力,并倡导变革那些不利于他们改变及发展的因素。实际上,对于那些残疾未成年犯,比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科学文化教育,比简单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职业技能训练,比一味的说教更有效的是帮他们真正解决些因残障导致的生活、就业困难。倘若大众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宽容,社会能够给予他们更充分的培训就业机会,他们被教化归正并顺利融入社会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

3、以“优势视角”理论探寻对残疾未成年犯“寓教于审”的方略。首先,教育的前提是关注、尊重与永不放弃,是立足于真诚、包容和热切期望的对话。治愈、改变、重生和问题的解决总是在一种充满人性、友好、支持性和对话性的关系和氛围里发生,“对于没有自我肯定感、生存空间感、存在感的少年,根本谈不上培养规范意识”。法官在教育时要以一种欣赏者而非“专家”的姿态出现,要时时向残疾未成年犯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很重要,你能做到,我不会放弃你,我永远支持你”。当然,在传递这类信息时,法官要尽可能采用残疾未成年犯特有的沟通方式,他们往往并不介意语言的多寡、沟通的频稀,却常常仅因一抹会意的微笑、一个柔和的眼神、一句真诚的问候、一番无声的举动,便足以确信自己在被持续地关爱。

其次,对于残疾未成年犯存在的“问题”要较少关注、努力超越。过多聚焦于他们的“问题”,极可能会使法官先入为主,因而降低与残疾未成年犯间互动的活力,也容易衍生残疾未成年犯心底的抗拒。“当我们以官方的观念代替案主的智慧和知识之时,我们就犯了严重的错误”。

再次,要注意在与残疾未成年犯的沟通中,鼓励他们承认并正视痛苦,因为在他们讲述和重新体验这种痛苦经历的过程之中,不仅会获得进一步的宣泄,也有利于法官正确理解和体谅他们,因而更加爱护和信任他们。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更有利于他们正视过去、展望未来,牢记跌跤、失足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最后,法官应致力于用真诚的语言、执着的行动、积极的身教等,感召和带动更多力量加入到教育残疾未成年犯的行列中。当残疾未成年犯决心开始改过之时,环境因素中有很多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决心和改过的成果,比如家人的冷漠、原学校的排斥、原团伙的骚扰、政府福利救济的匮乏等等。作为身兼“教育者”、“治疗者”、“社会工作者”等多重角色的法官,一定要意识到需避免“个人英雄”情结,因为仅凭法院一个部门的力量试图改变这些环境无异于“愚公移山”,而更及时、奏效的行动其实是去倡导、说服相关个人、组织、决策者等发生转变,以催动、护佑那些残疾未成年犯及时、平稳回归社会。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力资源开发;高校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

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人帕森斯(Parsons)1909年首次提出“职业指导”(vocationalguidanee),并定义为基于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与社会工作机会相匹配的过程。40年代初,罗杰斯(Rogers)将咨询定义为指导对方正确认识自己,使之内外协调并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的过程)。50年代罗伊(Roe)通过访谈和测验杰出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生活史及其人格特征,得出养育方式和早期经历影响个人追求的职业类型,金兹伯格(Gin~berg)以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职业决策是贯穿一生的、基于自己喜爱的职业与可获得机会之间的最佳结合;萨帕(Super)通过跨国性实验研究认为,职业指导是引导人们不断反复适应职业(的活动),他们以发展的观点、注重个体差异和特质,强调个人生涯知识、技能及观念的培养,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career counseling)”的转变。

大学生就业指导(vocationalcounselingforcollegegraduates)以职业指导理论为基础,是指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范下,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系统辅导和服务,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系列活动。

1.大学生就业指导具备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属性

(1)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和客体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的开发主体为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家庭或个人,客体包括有劳动能力的所有国民。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是教育部、省市政府大学生就业中心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即政府和事业单位;其客体是大学生――这一国民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

(2)人力资源开发内容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包括生理、精神、知识、技能等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念、劳动意识等精神层面,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知识层面,公共关系、求职技巧等技能层面的提高。

(3)人力资源开发类型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的开发。教育部、省市政府大学生就业中心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制度,采取一些教育和培训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属于宏观的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咨询和培训、个人生涯设计等促进个人的发展,属于微观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

(4)人力资源开发作用的一般性。人力资源开发能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和非经济收益,也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大学生就业指导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就业及就业质量,进而影响收入及其工作地区、城乡和社会地位阶层分布。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会影响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失业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2.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1)人力资源开发客体的特殊性。经过十五、六年的正规教育,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文化水平,在整个劳动大军中属于优势群体。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起点较高,这与在职培训以及下岗员工的再就业培训相区别。

(2)人力资源开发内容的特殊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能促进大学生思想、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但这种提高集中体现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增长,即在求职时充分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水平,是展示、并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一种能力。

(3)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特殊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一般分为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从形式上看,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属于正规教育的范畴;从内容上看,大学生就业指导偏重于技能培养,这与在职培训有些相似。

(4)人力资源开发类型的特殊性。按开发任务,人力资源开发可分为生成型、挖掘型、使用型和充电型。大学生尚未进入劳动力市场,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初始性开发性质、生成型开发特征。同时,在大学学习中也接受了一定的生产原理和技能训练,就业指导则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就业的需要,因而具备挖掘型开发的属性。如果大学生参加过某些实验、实习,或做过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即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已经经过劳动实践的检验,这时,接受大学生就业指导就具有“充电”性质。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同时具有多种人力资源开发类型的复合特征。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弱化

1.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教育部专项发文要求加大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但不少高校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就业指导人员、设备和场地等经费不足,机构不完整,设施不健全,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全面、高质的就业服务。

2.就业指导的人员短缺、素质不高

有些高校只在学生处加挂了块牌子,根本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多在1:200左右。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深入研究、全面指导、开展个性化服务。另外,大多数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是从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转过来的。前者一般对就业政策、法规比较了解,但缺乏教育学、经济学等知识,同时,行政管理意识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后者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实际指导工作体验,都无法提供针对性很强的就业指导服务。

3.就业指导的职能不全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局限于政策宣传、信息、生源统计、档案整理核查、户口和档案派发等工作。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安全教育。

4.就业指导的时间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从属于教学活动,教育部规定11月20日为校园招聘的“解禁日”。高校就业指导活动一般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一个学期。但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可能在此之前已经展开,而这时的就业指导只能是“突击性任务”。

5.就业指导的方法单一乏味

就业指导教材大多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一般采用“灌输式”教学,案例分析不足,教学效果很差。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指导讲座等都是面对全体毕业生的,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另外,也较乏对心理测量、职业兴趣、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络等现代化指导手段的利用。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当前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与学校提供的帮助非常不对称。根据2002年东华大学的调研,81%的学生表示“非常渴望成才”、“成才意识比较强烈”;68%的对高校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2003年北京地区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表明,68.4%的不是很了解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对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的占21.7%。

三、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

1.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要将就业指导工作摆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就业指导中心应参与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决策,并强化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咨询、指导、中介等服务职能。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与设施建设

(1)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建设。各院系成立就业指导小组,并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形成校、院、班有机结合的三级就业指导服务组织体系,按一定的师生比保证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使其掌握一定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组织协调、咨询指导能力;

(2)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加强市场调研,系统地收集与整理大学生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信息;收集与整理社会职业需求信息和全国各专业毕业生情况信息;收集与整理毕业生学习、社会实践及奖励等个人信息。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建设,纳入整个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编写就业指导教材。在“了解社会”的课程部分,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应的职业资格特点等;在“了解自己”部分,强调兴趣、个性的作用,培养良好的情商;在“人职匹配”部分,引导大学生在相关职业群中选择合适的职业。

3.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运作机制

(1)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第一,全员式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上海交大“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二,全程式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一年级结合新生人校的联谊会、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树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并通过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职业理想和择业观。二年级开展个性心理和职业适应性测试,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特长等,确定择业的目标范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全面提高。三年级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去就业基地实习,增加工作经历与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四年级开展求职技能技巧、礼仪、心理调适、签约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包装和推销自己。第三,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不能仅仅提供技术性、操作层面的服务;还要提供高质量、具有长远性意义的服务。根据毕业生情况,实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务员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政府工作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经指出,“现代劳动生产力之所以得到提高的关键,也就是人的技能、灵巧性和判断力提高的关键,来源于劳动分工”。现代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分工,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高度专业化,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灵巧性和判断力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

一位早期系统研究“专业职业化”的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认为:“所谓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1933年,布兰德斯(brandeis)提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以智能为特质,包括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

**年,**全国教育协会公布了关于“专业”的八条评判标准:(1)专业实践属于高度的心智活动;(2)具有特殊的知识领域;(3)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4)经常不断地在职进修;(5)视工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6)行业内部自主制定规范标准;(7)以服务社会为最高目的;(8)设有健全的专业组织。此后,利伯曼在1956年、曾荣光在1984年也分别提出了有关专业的特征、核心及衍生特质。

由此,专业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作实践以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为基础;工作过程需要心智和判断力;工作需要自。其它特征还包括: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工具方法;从业资格不易获得;强调服务社会。所以,与一般工作者相比,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深学问和专门知识。

应该指出,专业化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pecialization;而中文里常说的职业,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occupation,指从事一定的工作职业的人,可以包括专业人员、也可以不包括专业人员。professionalization则指的是专业技术职业化的一种现象,与职业有区别。中文里的职业化,实际应该是这个的意思——将专业的工作能力变成一种职业,或是一种职业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要是咬文嚼字,职业化的过程可以翻译为professionalizationofanoccupation或makinganoccupationmorespecialized(将一个职业专业化);或相反,occupationalizationofaprofession(或将一个专业职业化)。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暂不用职业化,而是用专业化这个词。

专业化指的是一种需要长时间训练和学习做基础、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或工作领域。它需要从业者对这个领域有系统的知识和精熟的技能。[7]这种知识可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具体工作事务方面的技能和判断力,一个是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和是非辨别力。当然,这种能力包括在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能力。

现代文献中对专业化的定义还包括由专业化协会提供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公认的行业道德准则(比如说,救死扶伤是从医者的最高行为准则,保护顾客隐私是律师职业和银行业的重要工作原则等等)。传统上,医生、律师、法官、工程师、教师、牧师等都是终身从事的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20世纪以来,公司经理、市政经理、大学校长、银行家、设计师、药剂师、护士、会计、图书馆员、社会工作者、电脑软件师,包括职业政治家等等,也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职业范畴。

一般来说,专业化的标识包括:专业规范(职业组织本身的一些对自我进行约束的规范条例),工作范畴的相对自主性(职业标准由职业化协会制定),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有对职业发展和行为的影响,有行业发展史(包括专业化人员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有行业本身的礼仪程序等等。他们在社会上有得到承认的合法性。从业人员不以工作单位而以行业为工作范畴,专业化程度高,在行业内流动性强。

专业化(或专业工作职业化)是一种高度的社会分工的结果,有利于社会专业人才的成长、发展、流动和发挥才能,也减少了他们在工作更换过程中时间、技能、工作业绩方面的交易损失。同时,还减少了社会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的认证成本。

二、公务员的专业化

中国在近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对专业人才依靠行政性评估,如由部委行政机构评估不同专业的专家,或用并非一个专业但级别较高的人员评估另一个专业的人员。比较典型的是用图书管理人员为检索方便发明的科学索引指数(sci)或社会科学索引指数(ssci)作为权威指标,而不是参考指标,评估不同专业的学者的科研能力,专业人才上岗后需要很长的熟悉工作业务的时间等等,都是社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表现。这个过程在**公共管理的发展中,也曾经出现。

一个常常引起混淆的问题是:公务员能否算是专业人员呢?回答是,他们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公务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是一种职业的总称。在这个职业里,有的专业化要求高,有的不高;有的是辅助工作人员,有的是决策者。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政府工作包罗万象,需要许许多多的专业来支撑。比如说,它要求的专业人员包括建筑师、律师、会计师、药剂师、化学检验师、电脑工程师(软件、硬件、专门的应用软件包等)……这些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他们的专业组织和同行来认证。随着职务的升迁,有一部分人成为本专业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物,界定专业领域、领导发展、进行业务把关;有一部分人会进入组织的管理层,需要学习管理知识,成为职业管理人员;有一部分人会纵向发展,获取另外的专业知识(比如说,建筑师学习会计,成为会计师)。

这样,他们的职业进步轨道就有所不同。第一部分在专业方面进步,不断升级,如从建筑方面的助理工程师升到高级工程师。但这个升级不应该成为他进入别的行业的资格。就是说,不能横向认证。高级建筑工程师还不能被接受为合格的高级电脑工程师,也不能被认为是高级市政管理人员,或会计师。要进入那些领域,他还需要努力学习,获得那些领域的重新认证。比如说得到管理学位、会计学位或相关的证书,获取他的新的专业资格。所以说,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社会,一个人拥有数种专业能力,数种专业认证,是常有的事情。它保障的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运行的高效性,主要的学习过程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就基本完成。前面提到的职业经理人、职业市政高管(市政经理),或职业政治家都属现代的专业范畴。职业经理人强调的是组织、人事、财务和协调工作能力,职业政治家强调的意识形态忠诚度、群众工作和政治操作能力。在现代社会,他们都需要有专业训练、行业经验互动和多年摸爬滚打的实践经验。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不够、社会分工不细、专业化水准不高的条件下,人才的专业要求较低,跨行业流动比较容易和可能。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分工越细,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就越高,专才的价值才最大限度地显现出来,跨行业流动就比较困难。即便是我们常说的“通才”,也必须要是一定业务范围内的通才。比如说,用一个只懂得农业的人才去管理导弹制造,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用一个聪明的懂得农业的人去管理导弹制作,虽然说不是没有可能成功,但中间他需要花费的学习时间太长,会使他管理的队伍很长时间没有方向,难有作为,自然不如选择一个已经对导弹制作有所了解的人,最好是一个了解本行业,并且处于前沿的专家,一上任就有方向,有措施,有步骤,知道到哪儿去找有潜力的干部和助手,立即大刀阔斧地展开工作。如果他从事的是导弹制造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有导弹工程和管理人员的两种证书;如果是在导弹制导部门从事人事或后期工作,可以不需导弹工程的训练,但需要有人事或管理工作的训练。政治官员的工作属于另一个轨道,在业务决策方面需要得到专家支持,或分出哪一部分是专业决策,哪一部分是政治决策,责任各有不同。这是科学决策和问责制度基础。

在革命的年代或现代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人才奇缺,将有一定能力和教育水平的人选入岗位就已实属不易。现代政府出现的初始阶段,进入政府部门做公务员,用高中、大学或研究生学历作为一种认证方式,再加上公务员考核,就可以算是专业化的标识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公共管理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和介入也必须不断增强,这才提出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问题。管农的、管工的、管医的、管交通的、管教育的、管工程的、管组织的,都必须对其工作领域同时代最先进的知识水平和最重要的问题和挑战有所了解,而这个认知,又只有同行业的专家们最有发言权,这就是公务员的专业认证问题。也就是说,未来对有专业知识的许多公务员的考核,不应仅仅是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考核问题,还有领导和组织部门对这个高度专业化的专业的了解程度问题。他们既要得到其工作部门管理机构的欣赏,又要得到他们同行的专业组织的评估和认证,这才是干部队伍专业化的真实涵义。

中国近年来许多干部回炉进学校拿学位,是对这一趋势的一个朦胧的理解,但其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专业学习不专门,专业认证不专业。良好的、社会可信度高的专业协会和认证机构并没有诞生或管理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混乱。如果专业学习不专门、专业认证不权威,它与事实上的非专业/非职业化就没有什么区别。

三、公务员专业化的管理

传统的公务员管理中,专业概念模糊,对专业协会的管理水平也不高,管理人才过度频繁地跨行业调动,增加了跨行业工作学习的成本,减缓了公务员上岗后立即展开工作的时间效率,影响行业内的不断学习,不利于人才的专业化发展,违反现代社会靠有效分工获取效率的基本准则。举例来说,一个现代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管理,与一个城市的管理非常的不同,除非有意识地推行相应的科技成果转让,让大学的科技成果找到好的实践场地,将大学校长提拔作为市长或市政经理就不是一个好的职业进步。市政管理、大学管理或是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各自需要一个人以毕生的精力、才能和奉献精神来从事。不科学地迫使专业人员在不恰当的时机改换职业轨道,造成的是人才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社会的高效运转。

中国过去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社会分工的重要和社会必须对社会分工的尊重。人尽所能,都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只是在封建社会的管理过程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反而将社会分工发展这一重要原则给替代了,造成在专业分工和发展上不孜孜追求,难得精益求精,在仕途道路上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根据莫石的观点,专业化的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共服务不再是传统的服务性的工作,而是管理精英启动变革和领导社会发展的工作。[10]新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准和速度,不再单单由某一个政府的机构来确定,而是通过这个行业里的精英分子、精英组织与社会权利机构的互动来决定。在现代社会里,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社会的专业化也有它自己特定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又未尝不是社会发展的契机。比如说,专业化社会管理能够克服过去官僚机构不民主、拍脑袋决策或少数官员说了算的管理倾向,提高专业监督和有专业能力的公众参与的水平。当然,这个公众参与还是有局限性的,取决于专家的影响力。所以说,专/职业行会能否很好地代表普通大众的利益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民主议政的难题。但是,如果努力提高公众的教育水平和社会的整体认知判断力,提高信息透明度,民主议政的能力只会比以前更好。

社会管理的专业化也会使公务员问责方式复杂化,需要明确是对行政组织问责还是对专业行会的道德要求问责。但这一复杂性正好提高了社会制衡,是约束官僚组织行为的一个有效措施。另外,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专业人员流动的能力,一方面也限制了他们换专业和行业的流动性。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得到的是更高程度的分工。有毅力和决心的专业人士,还是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努力,获得跨行业认证。否则,他们就不应该进入他们想进但没有能力进入的行业。

专业精英对行业的垄断影响力是否会对民主政治构成威胁是社会专业化过程中最有分量的一个考虑。但是,它并不比过去更差。过去进入社会精英层的必要条件是阶级、财富和聪明才智,而专业化的社会里成为社会精英的条件是教育成就、专业化水平。关键之处是如何进行不同行业专家之间的协调。这就是专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诞生的条件。专业管理通常也称为职业管理,职业管理的诞生,又进而形成专门家和职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紧张形势。对于这个问题,莫石曾提出在工作设计上,让职业管理人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工作忙碌(比如说,管政治工作的有自己的工作范畴,不清闲,也不与市场的专业市政管理工作或建筑总工程师的日常专业工作相交叉),同时设定职业管理人员与专门家两种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成功的标准,在组织里鼓励团队合作和协调精神等等方法来解决。

进行职业和岗位设计,定义不同的成功标识,有效管理专业协会及其专业功能,有利于提高社会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发展效率,也可以帮助克服官本位现象,鼓励人才各尽所能,加快中国的管理和社会现代化进程,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现代文明水平。同时,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的人人平等、各尽所能、高效发展、共同富足的人文精神。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用合理的制度和人才升迁机制,鼓励最好的专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上发展,以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