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高血压作为机体慢性病症,目前对症方法、对症药物的使用虽可起到病症缓解的效果,但难以达到治愈标准,即患者若存在高血压症状,应遵循终身治疗的准则。然而,在实际治疗期间,若患者健康意识、疾病认知度相对较差,往往会出现终止治疗和擅自更改治疗方案的行为,导致高血压整体治疗疗效受到影响[1]。鉴于此,笔者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选择25例患者为参照组;余下25例患者,即为试验组。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年龄中位数为(55.2±3.3)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83岁,年龄中位数为(56.2±3.2)岁。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即常规血压测量、用药监督;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相关禁忌;按时随访调查等[2]。试验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即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拟定教育方案。按照《基层医院规范化健康教育标准》相关规定,对健康教育方案予以科学拟定,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加强其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特别针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培训,“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提高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其次,对现有高血压患者予以调查,结合基础知识问卷的方式,对其疾病认知度予以全面掌握,以便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即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将健康教育方案摆放至显眼位置,促使患者能够充分掌握教育流程及规范的前提下,提高治疗依从性。再次,依据规范化健康教育小组的建立,对教育工作内容、方法、落实情况予以监督,通过组员和患者间的协调沟通,明确其需求点,切实提高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的意义。例如: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由医护人员对宣传册内容加以宣读;利用专家会诊和知识讲座等手段,对患者详细说明高血压相关药物、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最后,结合患者病情的思考,对具体治疗方案予以说明,如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服用时间、副作用、缓解措施、日常注意事项等,以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3]。
1.3 ?u价标准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予以评价。而在问卷内容中,包含获取途径(>4种)、锻炼项目(>2种)、高血压临界值、持续用药优势、盐摄入量、致病因素(>2种)等[4]。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加以处理讨论。其中,涉及的计数资料选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涉及的计量资料选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若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则P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即各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4种)为90.00%,锻炼项目(>2种)为85.00%,高血压临界值为95.00%,持续用药优势为100.00%,钠盐摄入量为97.50%,致病因素(>2种)为92.50。
3 讨论
高血压即为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器官功能障碍、器质性损害等病症,作为慢性病的代表,是危及机体生命安全的关键。同时,在致病因素探讨中,可知遗传因素(30-50%高血压患者存在遗传背景)和精神因素(长期处于激动、健康或焦虑的精神状态)、环境因素、年龄因素(40岁以上患者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人群)及生活习惯(膳食结构不合理)、药物影响(避孕药,刺激性药物、消炎止痛药等)、其它疾病(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是诱发机体高血压的主要诱因[5]。
如果对高血压疾病予以有效控制,建议可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逐步提高其疾病认知度。例如:高血压疾病虽具有可防、可控性的特点,130-139mm Hg、85-89mm Hg是其正常高值,若患者存在超重肥胖、高盐饮食或过量饮酒等现象,应立即施以强制性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工作;若患者已表现为高血压,则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为清晨血压管理工作,辅助针对性治疗工作的开展,能够在降低靶器官损伤的前提下,避免心脑肾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等问题的滋生[6]。
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共管理高血压病患者1051例,男711例,女350例,年龄35~75岁,一级高血压290例,二级高血压312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02例,接近正常47例。
2 方法.内容
2.1 在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病的定义.、病因、临床分级、家族、年龄、职业.、环境.、吸烟等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传播者及指导者,只有熟练掌握有关高血压病知识及治疗方法,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发挥护士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2 制定健康宣教计划 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每人1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评估:即由负责护士对新入院患者收集相关信息,做出初步评估,为下一步制定教育计划提供依据。可采用交谈、体格检查、查阅病历等方法收集资料,具体内容包括:①身体状况评估;②心理状态评估;③社会文化背景评估;④病人对健康需求评估;⑤学习方式评估。
制定健康教育目标:从评估中获得的资料,如患者缺乏哪些方面的知识,患者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等来建立学习目标。目标应由负责护士和患者共同制定,以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目标必须具体,而且符合患者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实施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病程及并发症,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重点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发生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强调心理调适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的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可穿插多种方法进行,以提高教育效果。
对病人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方式,常采用的方法有:口头宣教、文字宣教、看图宣教、看录像讲课等。
实施情况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谈心,取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用真诚与爱心帮助患者解开心中的“不结之结”,让患者了解长期的不良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训练自我控制能力;与患者家属及朋友取得联系,共同合作,予以精神支持与安慰,为其创造一个舒适、安静、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减轻体重:前瞻性研究表明,超重是发生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肥胖者需采取减肥措施,使体重指数(BMI)
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须戒烟,酗酒者应戒酒或限制酒量,可饮用少量红葡萄酒,每日饮用的乙醇量
讨 论
因人施教:根据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教,如对老年患者多用体贴、尊重的语言,对中青年患者多用鼓励安慰的语言,对妇女、儿童多用贴心的语言等。同时,还应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
有效交流:与患者交流时要达到有效交流,并为患者保守有关秘密。在患者具有学习愿望和具备学习能力时,给予适当的宣教,抓住患者愿意学习的时机,达到宣教的效果。
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很快进入角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拓展了医护人员的知识面,锻炼了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实施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与背景、不同风俗习惯及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的的患者,要与这群人进行交流,除了要有一定的知识面,还必须运用人际沟通手段。在交流中,医护人员应联系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交流技巧,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教育方式,进行双向式交流,是一种指导-合作或参与型护患关系,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使健康教育实现手段具体化、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方法科学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健康教育;高血压;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057-02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也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仍处于较差水平。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不良环境刺激、运动少、长期精神紧张、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等,虽然高血压遗传因素约占30%,但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发生高血压。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肥胖、减少精神压力、改变不良环境、坚持锻炼,同样可以避免高血压。因此,鼓励患者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已很有必要。为此,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集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80例,男125例,女55例;年龄38~84岁,平均5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1例,中学88例,小学及以下61例。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实施从入院到住院宣教、出院指导、随访的全面健康教育,按照护理程序方法,自患者入院即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并按照“收集资料 列出护理诊断、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 评价效果”的顺序开展健康教育。
1.2.2 住院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的同时发放入院告知书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需求调查问卷,对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进行个体化宣教。对其中的共性问题制订成“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单”,由责任护士发放并讲解,要求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或陪护人员阅读。并组织患者观看科室播放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录像。教育患者积极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1.2.3 发放健康教育单。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预防高血压;保持规律的运动;减轻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 g,补充钙和钾盐,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食物中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按医嘱服药,不可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服;定期检查血压;吸烟的危害;控制饮酒;避免不良的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避免不良的环境刺激;定期体检等。
1.2.4 出院指导。对出院患者定期复查随时指导,建立患者档案手册,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追踪宣教,提醒患者注意饮食、休息、服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n(%)]
表1显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教育前的认知率。
2.2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较教育前有显著改善。
表2 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属慢性病,发展缓慢,如得到合理正确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易发生靶器官损害。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学会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坚持控制饮食,合理安排运动量,坚持服药,戒烟、戒酒,可避免血压增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用药知识等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大有提高,特别对如何预防高血压,降压药物指导,饮食指导需求最多。出院后患者普遍反映通过住院期间接受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学到许多知识,患者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知识已有全面认识,更主动配合治疗,应对能力大有提高,高血压并发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明显减少,患者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提高。而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和专科水平,激发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求知欲,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健康教育不仅对药物治疗有增效作用,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都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2.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
[3]郑建华,梁淑欣.83例长期高血压眼底改变动态随访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49.
[4]陈德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10.
[5]张蕴婷,吴桂芳.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33-134.
[6]谭丽,景玉芝,樊立坤,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128-129.
[7]刘丽敏,许晓云.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64-65.
[8]尹作香.高血压病防治健康教育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8):82.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健康教育; 护理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59-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剖宫产术前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担心等不适心理[2],如何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极其重要。本文探讨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手段在提高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病房住院的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年龄在18―49岁,平均年龄33.5岁。62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
1.2方法: 实验组参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常规,先进行入院评估,然后在根据每个病人制订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然后实施、评估、必要时再修订健康教育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出入院宣教、住院期间的安全教育、术前术后的宣教、术后的康复训练、硫酸镁的用法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将两组病人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3观察指标: 包括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疼痛 、腹胀、伤口感染等。
1.4统计方法:所有资料输入电脑,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输入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孕产次无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恢复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实验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增加知识,改变观念;可有效地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3];实验组护理人员每日按照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病人情况给予合理的健康指导、活动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由于担心术后疼痛、切口裂开等原因,下床位活动时间推迟,而实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与肠道排气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实验组肠道排气时间也相对较早,术后并发腹胀、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心理因素对患者术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心理护理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里,配合手术治疗[4]。而减轻疼痛、增加知识、改变观念是减轻和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5]。作为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患者身心健康。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了解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解释、给病人听轻音乐、使病人与人交流,以减轻紧张,忧虑的情绪。
术前及术后进行有量化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宣教,对术后的身心恢复起积极作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肠蠕动,预防腹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对缩短手术恢复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作用。另外尽早活动对预防血栓性静脉炎起着积极的作用[6]。因此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均有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73
[2]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3]董彦亮编著.妇产科临床思维.第一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252.
[4]成守珍,张美芬编著。外科护理与风险防范.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