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范文第1篇

下面所阐述的,系笔者本人关于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认识及见解。

1 目前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剖析

造成乡村小学生语文能力偏低的原因,除了生活的语言环境外,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状态则是更主要的原因。因为善于按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优秀教师,不在于表面上教书,不在于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于从战略高度入手,从根本上将科学、合理的探索求知方法,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教育对象。而目前多数的乡村小学教师,由于在灵魂深处还没有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还没有勇气或者说还没有办法堂堂正正地走出旧语文课堂教学的框框。

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出道德教训,就算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这样的语文课,根本上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而是应付了事的内容分析课、语文知识讲授课,自然常识介绍课,文学欣赏课。他们对学生要讲的语文知识,确实太多了,把许多有效的时间都花在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结构、技巧上。

想必大家都清楚,教师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却无精打采,度日如年,连动口动脑动手实践训练的机会也没有,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有位小学语文专家曾说过,只重视理解课文内容,不重视训练过程,其实不算语文教学。也就是说,只重视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情节,不重视读书,不重视字、词 、句等基本功训练,不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实践,这不是与现代教学模式背道而驰吗?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使学生通过课文中字、词、句的训练,才能让他们学到真正的、有用的语文知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已给教师注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而不少教师也在期待自己的教学节奏如行云流水,行乎其行,业乎其当。他们也一心想把课堂教学结构,安排得主副相宜,难易相配,动静相宜;更想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怡然自得。然而,当他们实施知识储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却与自己的心愿渐行渐远。时至今日,相当多的教师上课时,还在用“满堂问”、“满堂闹”来掩盖“满堂灌”。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法,表明某些教师课前往往没有进行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而是临阵磨刀,信口开河,只图热闹,应付了事。这种纷繁的耗时低效的问问答答,由教师牵着有鼻子的学生绕来绕去的教学方式,其结果就是有意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给挤掉了。至于“满堂闹”的教学方法,也只是图个所谓的课堂气氛活跃,花样翻新,甚至误解为愉快教学。必须明确,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愉快教学是必要的,可愉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想让学生对语言文字训练感兴趣、有兴趣,关键在于是否能挖掘出学生的内在因素,焦点在于是否能培养出他们的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如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关于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必要性

要深刻认识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必要性,还得从“什么是语文?”说起。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就是说,“语”是语言,是口语之意,“文”是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在教学中自觉地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训练呢?

从教学的对象来看,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少年儿童。而从心理学方面着眼:6—12岁的少年儿童是积极主动发展中的人,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段,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记忆力特别强。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想方设法,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语言文字,那一定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而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具课,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功课的基础课。其中,语言文字是语文课工具性外在形态的表现,至于思想、思维能力、兴趣等教育则蕴含在语言文字的教育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小学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对学生进行严格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促进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成为一代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明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标志,下一代少年儿童的语言文明素质将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否和文明程度的高低。由于目前乡村不少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没能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致使相当部分学生还未具备扎实牢固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主要表现在: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多,词汇贫乏,口头语和书面语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等毛病。因此,要改变小学语文课堂这种“耗时低效,劳而少功”的教学现状,就一定要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3 关于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要求

仅懂得有必要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不够的,还应当深刻理解并领会掌握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要求。

要把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教师就必须下足精力,下苦功夫,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不但包括字、词、句、段、篇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也包括语言情感的体验、诗文意境的理解、文章的品析欣赏等方面的训练,以及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等方面的训练。由于学龄段不同,对学生训练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不过语言训练的方法与要求却是一致的。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具体要求是:

3.1 明确训练的目的性。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3.2 确保训练的主体性。就是要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程序。

3.3 讲究训练的科学性。就是在指导学生训练时,必须按照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来进行。

3.4 体现训练的层次性。就是要使学生对词语不仅能理解,而且能内化运用。

3.5 展现训练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4 关于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4.1 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本文的前面已提及,即包括字、词、句、段、篇及听、说、读、写。

训练的内容确定后,我们教师就要求并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以确保他们能正确地读、写出学过的词语,并懂得其意。在此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明白,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其形式是声音,其内容是意义;词义是语汇学习的重点,也是不易掌握的难点。当然,由于城乡地域及生活背景的差异,引起所教对象的语言环境、语言基础积累也不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更不同,故在语言教学时的训练内容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相对而言,城区的学生语言学习环境较好。入学前,他们已经认识、掌握了许多言语,对普通话的运用力娴熟,而且发音准确。故在字、词 、句、段、篇及听、说、读、写方面侧较容易进行训练。而乡村的学生则不同,在听的方面,他们除了从电视上接触较多之外,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由于他们没有生活背景的语言积累,因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个学龄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低学龄段的一、二年级侧重在读字、说词;三、四年级学龄段的侧重在说词、说句、连句成段乃至篇章;五、六年级学龄段侧重在通过句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4.2 对学生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关键是从最甚础的方面抓起,从低年级抓起。只有低年级的语言文字训练抓实抓牢抓好了,才能对中高年级的语言文字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一二年级来说,识字教学是重点。其中字形学习更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重点和难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实教学中的学生识字负担过重。重就重在机械识记字形的负担上。虽说学龄初期的儿童注意力有了发展,但因其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还欠完善,知识经验又缺乏,故对事物的理解不够全面,对记忆内容也难以进行逻辑加工,所以他们只能依赖机械记忆。在识字教学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依据汉字造字规律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如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巧记生字的方法,不仅能训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确保他们达到了识记生字的目的,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的过渡时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内容由词、句过渡到段、篇。教学时要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首先必须弄清并确定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然后指导学生疏通句义,理解句子;再则就是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内化为我所用。值得强调的是,词句内化运用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方法是教师通过移用、删除、改换、仿照的程序,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这么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积累起来,组成书面语言材料,并根据需要与可能,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素材放到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关于“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等描述,可选作学生习作训练的素材。

高年级训练的侧重点是听、说、读、写。这里的听和说是指“口语交际”,读和写是指“书面交际”。因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而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所以要求五六年级学生在听人说话后能领会其主要内容。训练时可采用听故事、看音像作品、然后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等方式,要求语言准确、流利、简洁,达到能明白清楚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读”的方面,要紧密结合小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侧重地进行训练。高年级段学生除了朗读训练之外,还要进行默读、诵读、浏览等方式的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学生“读”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赏析课文,感悟课文中的思想内容。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范文第2篇

一、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基本背景

1.语文的教学实践性较差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语文的教学是按照课本的知识安排去进行相应的语文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是说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而是从结构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基本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这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是比较致命的。另外,从语文的教学特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需要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针对学生认知情况进行辅质的实践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格局下,这种教学思路并没有完全推行。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一些语文知识的了解往往是伴随着具体的文章进行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陌生文字和复杂语句的掌握一般也都是通过记叙文体等体裁的文章去获得,因此教师在该阶段的语文教师也会有意识地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但是由于该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获取情况与教师的预期产生一定的差距,同时对学生的主观个性进行必要的约束限制,这样也是为了保证较高的教学效率。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措施

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充分认识。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想获得较好的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点的认知特征进行准确分析,然后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简单来说,就是从教学内容上注重对文章中的人物活动、叙事特征进行分析。还需要让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社会主流思想,也就是说,在语文新课标的基础上,一些原有的思想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创新教学的思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对语文的教学内容有基本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自己拓展性,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产生也是从教学的趣味性中得到提升,并产生相应的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等级阅读;创新教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主动阅读,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成长,享受阅读的乐趣。新课程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同时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不再只是“给学生钓鱼”,而是“教学生钓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养成个人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真正从阅读中获取知识。

一、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识字有限,导致读写困难

由于识字数量有限的初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常见的词,不常见的句,不会主动查找字典,读取信息,使他们对阅读失去了兴趣,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受其他外界的影响,就干脆放下书,转移其他目标了。因此,有限的识字也是导致小学生不喜欢阅读的一个主要因素。

2.从浅到深,没有寻求解决方案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当前的知识水平,对许多文本根本不能理解,甚至根本无法读懂。然后遇到一些不清楚的文字,更增加了阅读的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这段时间的知识水平,合理安排阅读材料,让学生爱上阅读,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

1.教师通常对学生说学习应该有意识,但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差,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如果老师安排特定的目标,学生会当作家庭作业,这是违背老师意愿的,不符合减轻学生的负担教育精神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学生有抵触阅读的情绪,最后效果不大。这需要老师有序正确的指导,提供阅读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教室里阅读和学习的模式并不新颖

到目前为止,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使用有问必答教学模式,不利于头脑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提高低年级学生创新阅读的主要方法

1.适当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叙事文章中,可以以阅读学生的形式来理解隐含的情感,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形、音乐、语言等形式来营造学习氛围,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愿望,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本课的“秋天”,教师可以选择使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秋天带来的美好心情。

2.组织阅读比赛

识字是阅读的先决条件,阅读又是识字的基础,它们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不可缺少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诸如朗读之类的活动,以便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有关语文的知识,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外阅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加阅读,让学生不仅对阅读产生爱好,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掌握能力。

3.通过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先决条件,只有阅读多了,才会有材料可写。小学低年级要发展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小日记,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一点一滴。例如,让学生学会写一个信息,使学生学会使用短语来表达。例如,综合运用“寻找秋天”,是让学生观察季节,发现季节变化的美丽有英语口语,有很多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绘画计划童话”是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可以让学生增加类似的练习。教师在教学时间进行这样的小活动和小练习,使学生先写作,然后选出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使用阅读和写作组合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

有条件的教室可以安排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教学资源,利用图开阔学生理解和扩展接受知识的视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初级阶段的初级阅读能力训练是学生进入高级学习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而且学生学好语文课程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对教科书的学习,还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必要的阅读习惯,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在增强。

参考文献:

[1]杨艳侠.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0).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理论;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63-02

语言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毕业班语文课。临近毕业,工作重点放在升学总复习。同时要面对升学考试,时间短,任务重。

为了使复习系统化,一般应该采用先分类后综合的复习方法进行复习,把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分成三大类;基础知识、阅读、写作。

1 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1.1 汉语拼音。这部分的复习要求是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会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能给拼音注上汉字,能准确熟练地拼读、书写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1.2 汉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过的字要懂意思,大部分会用。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正确认读、书写和运用形近字和同音字,防止出现错别字。能熟练的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训练中,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我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到黑板上听写,再让其他同学改正错别字。对于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如:游泳的“游”,今天的“今”,要进行强化训练。

1.3 词语。词语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学过的词语,并能正确读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用词造句,正确搭配词语,选词填空,进行词语归类。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和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彩。能掌握结构助词“的”、“地”“得”和时态助词“着”、“了”、“过”的用法。注意积累词语。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归类不准确,原因在于知识面太窄,理解能力差。在选词填空中由于对词的理解不深,经常选错词,在补充成语部分经常出现错别字。

1.4 句子。对句子的复习要求是,能运用语言学的语法规则认识常见的几种句式。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能辨析和修改病句。学会分析句子,理解句子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复习修改病句时,学生常常误改病句。这项内容是对句子的综合考察。通过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有:①成分残缺。可以添加。②罗嗦重复。可删除。③用词不当。可修改。④搭配不当。可以换。⑤误用关联词。可替换。⑥词序颠倒。可转换。改成转述句这部分内容也常常出错,需多加练习。

2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进行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分辨事物和联想,动态和静态。注意文章的细节,了解事物的联系与变化,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清文章的条理。这部分的训练形式是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这里的“短文”是指句群以上(段、篇)的语言单位。回答问题有:①给难字注音,词语解释,理解句子含义,修辞手法。②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④回答有关文章内容和 写法上的一些问题。其中,②、③ 、④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3 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把语言转化成书面语的过程,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对字、词、句、篇的综合考查。要求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健康,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学会常用的标点符号。具体要求是能按要求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做到认真观察事物,内容具体真实,有条理,重点突出,抓住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一般步骤,审题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和修改作文。会写一般书信,读书笔记,通知等常用应用文。会扩写、缩写、改写和续写。

作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 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通过审题理解题目意思,明确写作要求、重点和范围,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意。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弄清是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状物。②明确题目重点。重点指题眼和作文的中心,只有抓住题眼才能做到突出中心。③明确写作范围。题目一般在对象、时间、地点、数量、领属等 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我爱我的老师》对象是“老师”而不是同学,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老师。而《我们班里的活雷锋》,对象则不限一个,可以写两三个。

3.2 确定中心:写作文有明确的意图,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中心。拿到一个题目,怎样迅速而准确的确定中心呢?①把握题目要求。②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中心。以感受最深的一点确定中心。如:《童年趣事》可抓住两方面确定中心。一是“童年”,只有“童年”才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趣事”。二是“趣事”只有趣才能至今难忘,这是童年生活的特点。

3.3 选择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具体的事实来实现的,这些具体事实就是文章的材料。因此,中心确定后,就要认真选择材料。材料选得好,就能有力地表现中心。选择材料要做到:①围绕中心。②新鲜典型。③真实有意义。材料只有真实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使人受到深刻地教育。

3.4 组织材料和编写提纲:有了好的材料并不等于有好文章,还得把这些材料巧妙的加以安排使之顺理成章。安排材料着重考虑两点:一是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做到中心突出。

3.5 写作、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根据作文提纲的顺序进行创作,写完后要反复修改才能完稿。

好作文都是在修改上下过苦功的,通过修改,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叙事范文第5篇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本次培训的内容。7月20日,学员报到,领取培训资料。共有600多名学员,分别来自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开发区以及八县的小学骨干教师。下午,举行开班仪式。7月21日,开始分班授课,有小语班、小数班、英语班、美术班、班主任班、信息技术班和学前教育班7个班,我参加的是小语班的课程。

我们每天两门课,每半天一门课。第一天上午是一位具有古典美的老师给我们上《教学简笔画》,让我们知道课文中动植物以及人物等原来可以那样只选取一个面来画。紧接着下午,一位风风火火还忙着招生任务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按课表她应该给我们上《新课标》,但她说因为课件没做好,所以先给我们讲《教师专业成长讲座》,这才让我们知道她是我们培训期间的主要培训教师之一。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们跟她学了几个专题: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漪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新课标的内容。后面的那么多天,我们陆续接触了其他几位培训教师,有年轻的女计算机教师,有斑白头发满腹经纶的小语教老师,还有两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桐城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

在这里,我着重就小语教老师的课程给大家做个汇报。

一、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汉语,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语言活动能力。

1、语言训练的概念、内涵

语文是语言和言语,语文课既要进行语言训练——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进行言语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语言体系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而是为了进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言语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的根本就是言语。也可以说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

2、语言训练的依据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如果说西洋语言的特点是“法治”,那么汉语言的特点则是“人治”。从心理学角度说语言是一种技能(即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这是由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3、语言训练的内容、重点、根本

语言训练的内容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感的训练,还应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语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应着重进行几种语言品格的训练,即语言完整性的训练,语言条理性、系统性的训练,语言具体性、生动性的训练,语言明朗性的训练,语言准确性的训练,语言构造的训练和语言速度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可见,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也是语言训练应达到的境界要求。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正确理解力。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多,动之以情的形象感染少,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变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重视语感培养有助于扭转这种现状,既能充分体现语言训练的“个性”,又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语感训练可以从4个方面抓起:培养语言的准确领悟感,培养语言的流畅舒适感,培养语言的情味品用感和培养语言的形象再现感。

4、怎样进行语言训练?

首先,树立科学的语言训练观;其次,确立“时时”“处处”皆语言训练思想;最后,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

二、语文该怎样教?

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1)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两者的关系是“鱼到水里”、“鸟到林里”(陶行知语),只要我们植根现实,面向生活,语文学习就有广阔的天地。

(2)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民族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

(3)语言与思维训练同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类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和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和性格的活动,换句话说,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两类心理活动过程中转来换去,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才能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才好。

(4)语言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的时候,除了要丰富他们的语言形式的积累、言语内容的积累外,还需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5)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听、说、读、写是言语实践的基本方式,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由六个方面构成: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作用;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

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朗读法、背诵法、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谈话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数量可观。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整合是必要的,它可以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当然,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更需要创新和发展。

4、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词,意谓计策谋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计策、谋略。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纵向(结构)成分来看,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横向(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写话与习作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指导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等。依据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活动进程,我们相应地将有效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即小学语文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在培训中,我发现,每一位专家,每一个讲课的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没有做到的。我们很少谈论教书的乐趣,而是经常在一起抱怨,说明我们这样的教师是存在职业倦怠的,是需要培养良好心态的。所以,我想,平时工作虽然平平常常,但也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接下来我想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结合本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受专家的启示,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走向教师的专业化:

一、在教学中追求和学生一起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一个班的学生就是拥有一笔财富、拥有一块实验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片天地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世界”。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所以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对话,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分信赖教参。那么在课堂中就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但是又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为学生的理解有时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存在不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进行提示、启发、讲解、引导,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还要有提升。我觉得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这种对话,就会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而教师这种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专业化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二、从教学反思中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在《走进新课程》一书中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人曾说:“教30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认认真真写3年教学反思,不是名师也有名啊!”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走过的日子”对话,与收获和困惑对话。在写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从反思中获得发展。

三、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