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旅游管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前言
智慧旅游正在逐渐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和正常生活,旅游行业在这样的新时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更新,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管理体系更加需要系统地完善。在对智慧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高速无线通讯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来实现智慧旅游的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智慧旅游与目的地旅游管理
(一)智慧旅游概述
智慧旅游最初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而这个概念在我国的首次提出却是在2010年的江苏省镇江市。智慧旅游利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对移动物联网,以便携终端上网设备为载体,感知旅游活动及旅游者的最新信息并及时进行,使人们能够根据这些最新信息作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与以往的旅游不同的是,通过智慧旅游,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就可以实现对途中交通、住宿酒店以及目的地景点的一整套安排。换句话说,智慧旅游实现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及住宿等问题之间的实时互动,这种人性化的旅游方式为出行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智慧旅游与目的地旅游管理
智慧旅游正在将目的地旅游管理从一种传统的方式逐渐向现代化方式转变,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智慧旅游开始能够提供旅游方面的即时信息,进而实现目的地旅游管理从传统模式下的事后管理、被动处理向具有更新效果的实时管理转变。由于智慧旅游也为旅游景点带来了便利,因此,旅游景点自身也愿意为了更高的效益水平主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以及旅游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而推动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全面发展。将智慧旅游与目的地旅游管理二者结合,不仅能够提高目的地旅游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实现旅游信息与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更能够实时地对目的地的旅游进行监控管理,这种结合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基于智慧旅游的目的地旅游管理体系
(一)基于智慧旅游的目的地游客管理体系
对于智慧旅游而言,旅游者始终都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旅游企业与旅游者所处的位置是对立的,这种特殊的位置意味着对旅游者的管理至关重要。旅游者流量预测体系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分析预测出接下来的旅游者数据,通过对节假日、历史旅游者流量走势、天气预报情况,分析出旅游者流量大概的高峰与低谷状况。当旅游者达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可以采用感应识别等技术,对旅游者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控,监控结果可以交由旅游企业等有关部门进行决策,进而有效地把控整个旅游过程,并防止旅游者在此过程中发生意外。在智慧旅游全面发展的今天,国外的旅游发达国家都在注重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因此,我国的智慧旅游也应该对公共服务加以重视。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旅游景点与交通标语等指示牌全部采用中英双语,开放状态下的网络旅游宣传更是采用了多于两种的宣传语言,这些举措直接为我国的旅游行业赢得了国际荣誉。
(二)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体系
1、应该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设立一个完善的检测体系。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激光扫描及红外感应等专业技术对旅游目的地资源与环境的色泽度、温度以及负重程度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及维护,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安装预警装置,以便向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进行破坏的旅游者发出警告,进而使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处于一个鲜活的状态,使其生命力更加持久。
2、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对旅游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数量等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的过程,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状况,结合相关生态学的理论,确定旅游目的地能够承载的旅游者容量,然后对日后的旅游者数量进行预期规划,以达到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部门体系
要实现智慧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全面智慧化办公,就应该加强行政管理平台的建设和整体的指挥调度水平。借助该体系的建立,智慧旅游目的地在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相关制度之后,就可以制定并实施自身的相关旅游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四)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管理体系
为了系统地完善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体系,首先应该鼓励旅游企业加快对电子门票体系的建设,这种体系能使旅游者感到更加方便快捷。其次,应该对旅游企业建立一个统一的监测调度体系。这种体系可以通过指挥调度来实现智慧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调度需求,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效率。
四、结论
关键词:智慧旅游 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1 概述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互联网思维,更是成为现今各行各业所追逐的新的思考方式、新的盈利点。普遍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智慧旅游”运用互联网思维,是在搭载着互联网的致富快车的基础上添了一双翅膀,促使中国旅游业飞得更高。近两年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全面提升中国旅游业整体的智慧化、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智慧旅游”是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分析统计等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其应用于旅游服务、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产业链发展等多方面、多领域的新型旅游形态。以旅游者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智能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体系为保障,高度系统化深层次整合资源开发,激励旅游行业整体的创新发展,促进旅游价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旅游营销的科学化、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便捷化。
2 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阶段
对于众多产业来说,旅游业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产业,在中国发展也就短短几十年的历史。旅游方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大体经历了传统旅游、电子旅游、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四个阶段:以人工、纸质传播的传统旅游,到以计算机、网络信息为传播媒介的电子旅游,再到以电子化、互联网化、数据化为主的数字旅游,到现今以智能化、云计算、4G网络、交互式的新一代的智慧旅游阶段。详情请看右图:
现如今,中国旅游业所处阶段是数字旅游向智慧旅游的交互时期,数字旅游已发展成熟,智慧旅游正在完善之中。通过近几年的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初步实现了旅游业的信息化,基本上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平台;旅游企业能够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进行服务性经营,实现了旅游的信息查询、咨询和订购等在线旅游业务;政府部门能够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旅游业进行旅游行政管理,提高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同时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信息数据整合,跨界交流、跨界融合,进一步加快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的建设进程。
3 智慧旅游运用互联网思维特征
3.1 数据:大数据共享,深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少数据资源,无以谈产业;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 数据是“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智慧旅游运用大数据思维更好的实现面向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企业的现代化、智能化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业服务体系、营销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3.2 用户: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研发、用户体验和口碑宣传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智慧旅游就是建立在一切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便捷用户为目的,把快速、便捷带到每一个旅游者身边而发展起来的。
3.3 简洁:旅游产品简约便捷,更新快速。旅游产品设计简约、便捷,减轻用户寻找信息时的视觉疲劳,产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崇尚简约、极致的美,并且伴随用户需求改进、优化旅游产品,迭代更新旅游产品。
3.4 便捷:移动便利,随时分享。移动互联网给旅游者的出游带来了无尽的便利,旅游者可以随时查询旅游信息、随时分享旅游感受、随时预订旅游服务,使旅游体验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
3.5 免费:免费服务,吸引用户,流量增值。“流量即金钱,流量即人口”,旅游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何乐而不为呢!
3.6 互动:打造粉丝经济营销模式。让用户爱上你的旅游产品,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时刻保持互动,产生粘性,培养旅游粉丝,粉丝才是企业最忠实的目标消费群体,逐步实现“粉丝经济”,打造粉丝营销模式,形成旅游惯性经济产业链。
3.7 跨界:跨行业,实现多领域合作共赢。旅游业涉及行业广泛,连带产业多,只有众商家合作共赢,并博众家之长,多角度,多视野的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4 互联网思维在智慧旅游中的运用
4.1 海纳百川,便捷交互,用户思维超体验。在旅游消费中,“旅游者就是上帝”。然而,在现今互联网横行的信息时代中,只要是旅游产品的使用者,就是上帝,这体现着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告诉旅游企业,想要更好的生存,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运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进行市场定位、研发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在其产业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真正了解和感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根植于用户,使旅游消费者对你的企业、你的产品产生认同感和信任度,才能使企业更加长久的发展。
4.2 免费服务,锁定用户,流量思维取胜局。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免费提供给使用者,这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主导思维――流量思维。流量思维的核心是“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免费是互联网一切业务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吸引用户流量的一种方式。
旅游企业运用免费策略吸引用户的流量,最大程度的争取用户、锁定用户、黏住用户。待旅游网站的用户量达到足够的数量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能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和价值。旅游用户若想使用高级功能,就需要付增值服务费,享受更优质、更有价值的服务。
对于实地的旅游景区,也逐渐趋向“基础免费,增值收费”方向发展,旅游景区向着第一门票免费,而内部的游乐设施和相关服务缴费的方向发展。
4.3 产品优化,简约极致,迭代思维更新快。信息繁杂、信息爆炸,困扰着每一个旅游者。旅游消费者的选择过多、选择时间短、视觉疲倦、信息重复、点击的转移成本低等因素都影响着旅游企业的销售。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优化产品势在必行,以最简单的方式吸引住旅游消费者的目光,快速成交,是实现企业成功的制胜点。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中,运用简约思维和极致思维,力求发挥简约美、极致美,专注于旅游产品的每个细节;增添惊喜,让旅游者的体验值超过预期值,从内心爱上旅游,享受你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上,运用迭代思维中的“微创新”和“敏捷开发”特性,以旅游者为中心、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发新产品,在旅游者原有喜好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改进、优化,并快速更新上线。在旅游产品的宣传上,减少过度包装和夸大宣传,宣传旅游产品最本质的内涵。在旅游网站和移动终端设计上,崇尚简约、操作便捷,多种选择,根据用户喜好开发操作系统。
4.4 打造OTA跨界旅游共赢平台,跨界思维、平台思维联动。当今社会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谁能整合资源,谁就是王者。旅游电子商务平台OTA(Online Travel Agent)是一个集聚众多商家和旅游者交互的旅游信息平台,意在打造多领域、多行业、多部门的跨界交流平台,不仅实现旅游交易的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还是在打造多方共赢的旅游生态圈。但作为中小企业更要学会善用资源,搭载OTA旅游推介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旅游产品与传统产品有很大的不同,涵盖面广泛且复杂多变,从产品的订购到消费,再到售后保障,需要强大的系统化服务支撑,这就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旅游企业内部须做好人才招聘和培训,注重员工忠实度培养,做好旅游产品信息服务等。外部沟通方面,必须有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接待体系的支撑,才能保证旅游者称心如意的旅游体验。
4.5 营销推广,打造粉丝经济,社会化思维更广泛。旅游企业如果仅靠单纯门票收入和餐饮酒店服务是难以获得长久发展的,注重旅游营销策略的运用,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激发旅游用户的参与性和创新性,让旅游者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研发之中,优化旅游产品。
定期举办关于旅游产品创新大赛或摄影大赛,积极营销宣传,广泛招募英才,调动“粉丝”对作品创新、评选、互动,并利用社会化的传播媒介对旅游产品进行口碑营销,增加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断培养旅游粉丝,粉丝才是品牌的最忠实的目标消费群体,逐步实现“粉丝经济”,成为旅游惯性经济产业链。
4.6 信息共享,大数据思维为智慧旅游助力。智慧旅游运用大数据思维整合资源,促进旅游业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建设。
旅游企业通过旅游大数据检索、分析、汇总旅游者的需求,精准市场定位、优化营销策划,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旅游;利用网络数据向旅游者传递更为精准、详细的信息,增强可信度。旅游者通过数据检索过滤和筛选旅游信息,寻找适合自己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
旅游管理者利用数据库分析旅游现状,找出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模型模拟解决方案,有效的指导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管理旅游企业,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实现旅游景区对客流疏导和调控,旅游酒店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服务,旅行社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等。
5 总结与展望
“智慧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搭载着互联网的致富快车,再添互联网思维的羽翼,如虎添翼,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旅游业向着更广阔的道路上发展。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思维的对接,是旅游业与创新思维的融合,符合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智慧旅游”中的整条产业价值链,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升级,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和优质的体验,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化要求,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J].中国科技信息,2014,08:32.
[2]蒋丽芹,包沁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01:60-62.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文化传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综合服务,我局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工作,宣传惠州城市形象,服务企业和市民、游客。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智慧旅游试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总体目标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企业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宽带和无线服务的全覆盖,推进智能融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高科技手段使旅游服务更加便利体贴。到2015年,初步构建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三大支撑体系,基本实现旅游政务管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业态服务管理的智慧化,形成“智慧旅游”引领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二)建设内容
智慧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将充分利用惠州市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官方网站等平台,以及物联网、移动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面向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以集约化模式打造面向全国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并在龙门等县(区)建立相应的智慧旅游示范区,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打造中国智慧旅游产业集散中心,引领国内智慧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整体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
1、智慧旅游支撑体系 惠州市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包括四大主体工程建设,分别是: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依托城市云数据中心,构建惠州旅游云计算分中心,形成惠州市“旅游云”。建设内容包括:与具备云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购买云资源服务的方式构建惠州旅游云计算分中心,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全市旅游产业大普查,构建惠州旅游公共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自动化。
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以惠州市旅游局官方网站为核心,构建直接面向旅游者的多平台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惠州旅游官方网站的政务信息、商务信息的全覆盖,成为惠州市各县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信息交换的核心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官方旅游信息网站、开通旅游咨询服务热线、开展及时旅游咨询服务。
惠州市官方旅游信息网,即惠州市旅游门户网站,采用政企合作模式,建立云端数据库,将网站作为旅游信息平台、旅游协会推广平台、旅游企业宣传平台,涵盖旅游资讯、企业介绍、游遍惠州、旅游攻略、旅游专题等子栏目。充分发挥服务行业和市民的职能,做到管理旅游信息,互动和传播旅游信息。同时开设12301旅游信息服务热线,为咨询者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投诉、旅游帮助等信息服务,完善旅游行业服务职能。并借助全新媒体微博、微信、QQ等方式,开展即时网络旅游咨询服务。
智慧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通过该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互动的旅游营销活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基于微博、微信、QQ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活动互动、旅游查询等功能。在原有微博、微信、QQ的基础上,安排专员,实现每日传送最新旅游资讯、推荐风光美景、回复网友提问等基础互动。并通过微博、微信、QQ等平台实现在线营销活动,为网友提供游戏竞猜、投票评选、网友建言等互动活动,赠送相应的景区门票、小礼品、消费券等。同时开设查询功能,使用手机即可查询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策划活动与惠州市旅游官网无缝连接,能通过互动扩大会员,增加网站点击量和浏览量。
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行业B2C平台,设立惠州市旅游行业淘宝或天猫平台,强化电子商务功能。通过网络PC端、WAP端、微网等支付方式实现惠州市全部景区的门票预定、星级酒店的客房预订、各大旅行社线路预订、特色旅游服务订制、旅游产品交流营销、旅游纪念品在线交易等,并继续推动广东旅游一卡通,结合网站订购,采用无障碍刷卡支付方式,推进智能服务工程的实现。
2、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以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其它高档休闲度假景区实现智能化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包括:编制涵盖景区安全保障智能监控、电子门票、门禁系统、客流的实时统计分析、应急管理、办公自动化、门户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旅游资讯数字化信息、多媒体展示、网络虚拟旅游、自助导游、呼叫中心平台、投诉及游客互动等内容的智慧景区建设规范;开展城市自助导览的研究和开发,构建基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惠州市城市自助导览平台;构建基于共同平台的中小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网络宣传推介系统,加强中小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宣传推介;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旅游景区、宾馆酒店、旅游社等旅游企业建设开通无线宽带网络覆盖。
推进智慧酒店建设。以编制智慧酒店建设规范为主要建设内容,实现五星级酒店及其它高档度假酒店的接待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智慧酒店建设规范内容涵盖:网络和通信等基础工程、客房自助信息及电子商务终端、投诉和满意度调查及游客互动系统、监控安防系统、智能客房控制系统、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中央预定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综合视频会议系统、智能闭路电视、呼叫中心平台等。
推进智慧旅行社建设。励和支持旅行社的智能化建设,建立智慧旅行社示范点。示范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游客管理和旅游电子合同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旅行社ERP业务管理系统、B2B分销系统平台、B2C企业网站、服务质量跟踪及游客互动平台、呼叫中心平台、供应商管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CRM)及会员卡管理系统、OA管理系统、电子行程单管理及GPS定位与身份识别系统、旅游保险管理平台、物联网平台与移动商务管理平台等。
旅游刷卡无障碍工程建设。以旅游行业商家为重点,大力拓展旅游商店、景点、大型商超、星级酒店、餐饮商户、休闲娱乐等场所,把惠州市所有重点受理商户创建成为“全国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点”,由工作小组颁发商户标识。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由旅游部门、中国银联分支机构、发卡银行及第三方机构共同合作,通过给予优惠刷卡费率、提供多种优质金融服务、免费安装景区非接触式快付门禁系统、提供消费数据、帮助商户宣传等手段,吸引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场所为游客提供刷卡服务,推动“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区(点)”的建设;建立旅游卡统一服务平台,并与惠州市旅游局、相关旅游部门及中国银联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官方网站、资讯网站及服务平台建立链接,为持卡人提供专有服务,方便持卡人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旅游卡功能、使用范围、优惠活动及相关企业信息,并及时反馈持卡消费体验和评价;通过建立以游客评价、第三方调查为基础的企业服务评价反馈系统,逐步推动建立相关企业的诚信服务评价体系;推进旅游卡消费数据库及共享平台的建设,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消费分析,推动相关企业优化服务、提高宣传营销精准度和力度;广泛开展媒体合作,利用节庆、活动期间,加大对示范项目及旅游卡的宣传,提高示范区(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通过统一服务平台加大对参与企业的宣传,增强消费者对旅游卡参与企业的了解。
导游智能管理系统。导游智能管理系统为导游和领队提供注册、登记、代办考证、考级、年审、迁移及各类培训和劳务派出等服务,导游智能管理系统主要体现在导游、领队信息平台,导游、领队派出系统,导游、领队培训系统,导游动态评价机制等方面。通过培训交流让导游丰富理论知识,帮助导游考证、考级和通过年审。
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以实现旅游政务无纸化办公、市县(区)两级旅游部门办公系统互联互通、景区紧急情况及时处理为目标。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升级惠州市旅游局原有OA系统,包括公文处理、手机办公、数字档案管理、旅游信息管理与系统,并与旅游官方网站,惠州市(含各县区)旅游景区管理系统、旅游饭店管理系统、旅行社管理系统、旅游统计管理系统和旅游投诉管理系统相连接,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网上办公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数据有效对接。建设或升级县(区)旅游部门OA系统,解决旅游系统内部各科室、旅游局下属各单位之间收发文管理、电子公文转输及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等问题,使公文收发文审批、公文传输、办公流程规范化,并为公文的起草、流转、编辑、签发、登记、归档等的公文管理全过程提供较为完整的处理流转系统。完成与.gov网站对接。利用信息门户展现新闻、通知公告、旅游动向、期刊、优秀工作者等,提高内部凝聚力,同时作为旅游局公众网站的对外平台,实现内外网的互联、统一。
建设旅游协会子系统。打造旅游协会各会员单位的沟通平台,完善会员网络,加强旅游局与会员单位的联系。
建设导游培训管理系统。建立旅游业人才档案库,便于系统组织实施旅游教育培训计划,指导旅游业人才交流,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实行导游员集中管理和服务。
构建旅游局的文书档案库。文件信息管理有序、共享,根据文件资料种类、密级、类别的不同,实现文书档案的电子化分类管理,供普通用户进行网上借阅,实现多人同时借阅的模式。
建立旅游应急管理系统。运用智能视频监控、移动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和手段,打造旅游安全决策及应急指挥平台,有效预防及科学、高效处理旅游系统突发事件,不断提高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对突发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损失,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实施计划
(1)构建智慧旅游支撑体系
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到2016年底,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初步建成,形成“智慧旅游”引领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2014年上半年完成旅游资讯及查询系统扩建工作;2014年下半年完成旅游协会会员系统开发,打造旅游企业宣传平台;2015年完成手机移动端网站信息访问功能;2015年—2016年实现直接面向旅游者的多平台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惠州市旅游官方网站的政务信息、商务信息的全覆盖,成为惠州各县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信息交换的核心平台。
智慧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2014年上半年完成组建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小组;2014年下半年完成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的全面构建;2015年—2016年通过该平台,策划执行形式多样的在线活动、旅游营销活动。
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2014年完成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的PC端构建;2015年实现旅游电子商务系统WAP端、微网等支付方式;2015年—2016年逐步完善和丰富在线交易功能与在线交易产品,最终将该平台打造成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电子商超平台。
(2)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到2016年底,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其它高档休闲度假景区基本实现智能化。
推进智慧酒店建设。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五星级酒店的接待服务和管理智能化。
推进智慧旅行社建设。鼓励和支持旅行社的智能化建设,到2016年底,建成若干智慧旅游社示范点。
旅游刷卡无障碍工程建设。2014年4月底前,举行创建惠州市“刷卡无障碍”推介会,正式启动惠州市“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建设;2014年6月底,在景点、酒店、移动运营商、公交、各出入广东省口岸(机场、公司路入口、铁路、海路、汽车站、火车站码头等)部署醒目的宣传标志,宣传“中国旅游卡”,各单位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在街道、银行网点、社区各新闻媒体辅助做好宣传工作,为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2014年7月,在试点发卡点内发行“中国旅游卡”,组织“中国旅游卡”新闻会,为中国旅游卡的发行进行宣传;2015年,惠州的试点成为全省旅游刷卡无障碍的示范基地,完成刷卡受理环境建设达到共2000个;2016年,完成刷卡受理环境建设达到共10000个。
导游智能管理系统。2014年,完成导游智能管理系统,为导游和领队提供注册、登记、代办考证、考级、年审、迁移及各类培训和劳务派出等服务。
(3)构建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
智慧旅游电子政务办公系统。2014年下旬完成升级市旅游局原有OA系统;2015年中旬完成建设和升级县(区)旅游部门OA系统;2014年—2015年构建移动OA和实现移动办公。
(四)试点项目工作成效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为智慧旅游试提供保障 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工作。一是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智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二是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结合单位的实际,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智慧旅游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和《广东省旅游局关于上报国家智慧型旅游试点城市的通知》为指导,结合惠州旅游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模式,研究制订了《惠州市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和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县区旅游部门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进度。
2、智慧营销,“微旅游”独领 (1)网站平台系统建设进展顺利。以惠州市旅游局官方网站为核心,建立了县区旅游官方网站、旅游企业网站、商业旅游网站、民间旅游网站、门户网站旅游专栏等相结合的网站体系,实现了惠州旅游信息网络全覆盖。同时,我市与深圳和东莞也实现了旅游网络对接。 (2)利用官方微博开展微营销。开通了惠州旅游新浪微博厅,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最美惠州”官方微博。通过“@最美惠州”,借助网络、微电影、微访谈等方式宣传惠州旅游,开展了“@最美惠州”微发现、“@最美惠州”粉丝团惠州游、“@最美惠州”资深粉丝考察惠州、519中国旅游日举办“爱生活、爱旅游、爱惠州”展大侠(何家劲)带你畅游大美惠州等活动。目前@最美惠州微博同时在搜狐、腾迅、网易、新浪、移动、人民网六大平台,累计拥有粉丝数量超过26万,累计微博近20000条。微博资讯每日更新、回复,力争做到资讯更新及时,回复迅速,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已经成为我局旅游宣传推广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3)利用官方微信开展微营销。一是积累粉丝人气。2013年10月开通@最美惠州公共微信,逐日更新,吸引一定数量的粉丝转发,影响力逐日上升。至今年上半年,微信粉丝已近8千。二是市、县区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微信互动。转发、关注微信活动已经成为最美惠州自媒体平台回馈粉丝、增进网络粘稠度的重要手段,相关优惠信息不定期推送,不断吸引粉丝参与点评,吸引粉丝数量不断增加。三是微信朋友圈给力惠州旅游。在2014惠州首届旅游博览暨旅游招商会、2014年惠货全国行济南旅游推介会等活动中,我局建立微信朋友圈,我局利用@最美惠州官方微博、微信进行自媒体宣传推介直播,共相关微博50条,累计网络转发400多次,点击阅读量超过500万人次。累计微信20条,受众5万多人次,朋友圈幅射阅读量超过40万人次,形成极好的宣传推介效应。
3、智慧服务,“智慧景区、酒店”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智慧景区建设扎实推进。罗浮山建设了语音导游系统、视觉识别与导视系统、免费WIFI覆盖、无人售票机、网络购票等智慧化设施,基本上达到了智慧化旅游景区的要求。惠州西湖制定了系统的智慧化旅游景区建设工作方案,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智慧酒店建稳步推开。康帝、喜来登、嘉华、凯宾斯基等酒店也基本完成了智慧化酒店的系统建设工程,为惠州的智慧旅游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旅行社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市环宇国旅、市观光国旅、市青年国旅、市金山国旅等旅行社也部分实现了旅游管理的智能化。
4、智慧管理,服务企业和游客 一是构建了OA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目前,OA系统正在实现由市局与县(区)旅游局的对接,下一步,还将推进市局OA系统与旅游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对接。二是积极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按照国家、省旅游局统一工作部署,开通了12301旅游投诉热线,并开始着手推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投诉电话与12301的无缝对接。三是积极省导游征信系统惠州试点工作。以信息化手段,分阶段建设导游征信系统,实现对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质量监督、服务信息披露,加快发展我市的智慧旅游,推进全市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
5、旅游惠民,旅游刷卡无障碍工作扎实推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精神,推进旅游、金融的融合发展,为境内外游客营造安全、便捷、优质、优惠的支付环境,国家旅游局联合中国银联,在全国各地推动实施“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项目”,并将广东省作为全国“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省旅游局率先在我市试点,再向全省推广。在市政府的协调下,惠州市“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各有关成员部门通力协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县区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已大面积铺开刷卡试点。
二、工作经验总结
1、坚持多元推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原则。面对越来越大的体量和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越来越高的需求水准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局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模式,促进旅游资源活化为旅游产品、放大资源效益这两大核心目标,联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采用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联合服务模式,用网络把涉及旅游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把旅游产业做强,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从工作机制着手,配备专门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一是通过智慧旅游,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二是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三是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四是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3、引技引智,注重发挥专家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智囊团作用,今年以来,我局先后邀请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广州智景旅游专家到惠,针对智慧旅游专题,为市、县(区)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授课。我局还与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专家学者所在领域和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积极为惠州智慧旅游建设建言献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营造智慧旅游发展良好环境,按照国家旅游局“智慧旅游年”要求,从上到下形成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企业参与和全社会共推的发展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智慧旅游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市县旅游部门成立信息化工作机构,吸引专业人才参与智慧旅游工作;联合市旅游协会,整合基层企业,完善智慧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推进全市智慧旅游工程,提升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和酒店信息化水平。
四是提升智慧旅游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在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推动全市智慧旅游全面发展。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人才问题。我市旅游人才奇缺,尤其是兼具旅游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几乎难以寻觅。希望增设科室和配备编制职数。
二是技术问题。发展智慧旅游,对旅游从业者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是的旅游从业者普遍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不高,不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从业者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希望市政府加大在旅游人才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
1.1智慧旅游的含义
智慧旅游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资源、经济、活动和游客等旅游相关信息,促进旅游信息共享和游客服务部门的业务协同,提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智慧旅游的外延
智慧旅游的建设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基础环境,它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应协调联动,智慧旅游可以带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可以产生科技旅游项目。智慧旅游本身强调智慧低碳,其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引导游客关注低碳,在建设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低碳化。
2.松江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2.1松江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便捷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上海都市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经验和特色。松江是上海之源,在松江开展智慧旅游,不仅符合上海市“智慧城市”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带动松江地区及周边的旅游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智慧旅游模式的开展可以将很多原先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起到最大程度利用的作用。近年来,松江区也在积极筹备,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在优化松江区旅游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是旅游扶持政策兑现。其中包括2011年出台的《松江区加快旅游发展若干意见》和《旅游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以及2012年政府兑现奖励经费498万元。
二是景区服务水平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近几年来,松江区多个景区评级得到上调,包括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醉白池公园,区内4A景区数量达到5家,位列全市郊区县之首。此外,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荣获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公园发展三十周年――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的国家级公园。
三是松江“会议谷”初具规模。纳入会务统计的18家酒店,全年接待住宿客人87万人,其中会务团队占接待人数的50.2%,为43.7万人数。
四是依托松江历史文化优势,松江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山水生态环境,有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最早的历史遗址,是上海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区,十二五”期间,松江积极推进三大战略,努力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的跨越。2014年第一季度,中心城区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别接待游客123.97万人次和99.35万人次,占全区景区(点)游客接待量的51%和41%,大型旅游功能性项目欢乐谷、辰山植物园、城市景观泰晤士小镇及文化景区方塔园、醉白池等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2.2存在问题
1) 信息资源共享度低、整合力度不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还很困难;由于分散在各旅游企业、景点、商户的大量数据信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产生信息壁垒,导致信息利用率下降,资源重复投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相关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缺乏系统接口标准,难以互通,产生了信息孤岛,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2) 旅游公共信息供给途径少。对于散客和自驾游市场,需要拓宽旅游公共信息的供给途径,实现丰富、多样和便捷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不能仅仅依靠单一且单向沟通的指示牌、人员讲解和张贴海报,或者依靠传统、分散的途径,如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或者服务中心,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触摸式旅游咨询机、移动客户端等高新技术,打造系统、高效、便捷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 电子商务有待进一步发展。松江旅游网旅游产品的定制方面还有欠缺,尚未形成目的地营销体系。
4)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松江的无线网络覆盖率还较低,这大大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其他一些在配套设施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2.3松江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1) 社会功能方面。发展智慧旅游,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扩大就业。体现科学发展、创新城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松江区品牌和知名度,有助于可持续性发展。
2) 经济方面。智慧旅游在带来社会价值的同时,还会带来经济价值,带动城市的景区、酒店、餐饮、购物、交通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并通过内需,推助当地经济稳步发展。
3) 民生方面。推动智慧旅游所带来的服务业提升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仅会使当地的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更会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达到多赢的效果。
4) 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旅游承载力管控等方面综合应用多种智慧旅游的手段能够均衡游客的分布,降低游客对资源的破坏,有效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对缓解景区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5) 产业方面。通过智慧旅游的建设,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游客的行为模式,实现旅游产业链上各个系统的协同运作,从而逐渐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
3.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3.1构建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1)整合有关松江旅游的旅游信息资源,完善松江旅游网,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智能服务,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完善在线或者电话咨询服务,使游客随时随地进行旅游咨询。建立评价体系,使游客在游完可以对景区、餐饮、酒店、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提供参考。
2)建立 3D 虚拟景区旅游平台。通过 3D 虚拟景区旅游平台,摆脱单一的门票经济,开拓绿色环保的网上在线旅游,同时,利用全新的三维全景技术,全面展现景区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吸引全球的游客到实地旅游,将推动松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得旅游信息的传播多元化。
3)建立旅游信息触摸屏,建立景区自助导游平台,为游客提供资料检索、触摸查询等服务。
4)提高无线宽带网覆盖率。
3.2完善物联网建设实现人性化智慧旅游
旅游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参与的客观因素受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的影响较大,变动性也大,而游客的心理、生理现象也呈多样化,使得整个旅游过程要多方位应对才能尽可能使活动服务完美。物联网的加入可从组合、监控、及时三个方面优化服务过程。组合旅游目的地优质接待旅游企业,通过平时物联网的监控,收集游客对各类旅游企业反馈,将旅游目的地优秀的旅行社、酒店、购物中心组合推荐给消费者;动态化监控整个旅游过程,跟踪整个行程,防患于未然,安排好旅游途中的每个环节,以防因为天气、交通变化等带来的消极影响;运用物联网信息流可及时有效处理旅游中的矛盾,维护旅游质量与市场秩序,使愉悦的气氛贯穿整个游程。
3.3 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是通过信息技术及时准确的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的转变,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
1)制定旅游信息标准,建立基于旅游信息标准的旅游云计算中心,按照统一的规则获取采集旅游信息,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集中存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基础信息、 统一地理信息、统一交换接口、统一技术平台,使旅游信息的智慧化,让项目融合和跨平台合作成为可能。
2)建立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旅游安全保障、旅游数据监测分析、旅游品质保障、旅游诚信管理、旅游互动评价管理、游客消费行为数据收集分析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以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智慧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4.1政策支持
在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出台和落实相关奖励和补贴等支持政策,引导并推动旅游景区、旅游服务商和科技企业等相关方积极参与智慧旅游的构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深度应用。
4.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在智慧旅游的建设中,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特色,政府所有,企业经营,多方受益”的经营模式。确定政府独自投资、政府投资引导、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合投资、政府与旅游信息化企业联合投资以及企业独自投资五种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全面开放智慧旅游市场的开发,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实现多方投入,多方盈利。
4.3优化环境,全面发展智慧旅游
发展智慧旅游,还要全面发展松江的旅游产业的外部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区容区貌等。借助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加强旅游产业同其它产业、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加强各级旅游局同相关部门的合作。除政府、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传统旅游服务环节外,要广泛组织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松江智慧旅游的建设。推进智慧景区试点建设、智慧酒店试点建设、智慧旅游试点建设,为其他景区、酒店、旅游社做出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城市群 提升路径
旅游业是个创新型的产业,改革开放和观念创新催生了中国现代旅游业,政府引导和体制改革创造了国内旅游辉煌。“十一五”以来,河北省旅游业保持了年均17.2%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业仍逆势上扬,接待游客1.22亿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710亿元、增长28%,旅游业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先进省区市相比、与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相比、与河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相比,我省旅游业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层次、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经济贡献度还比较低。2009年,我省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3.96%,低于辽宁10.8个百分点、山西8.2个百分点、河南4个百分点,落后于周边兄弟省区;旅游业收入仅为江苏的 18.7%、广东的23.1%、浙江的26.8%、山东的28.9%,明显低于旅游先进省市。
一、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存在的问题
1.知识创造能力较差,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
根据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年河北省知识创造能力的排名与2008年相同。河北省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增长率、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政府科技投入增长率3项指标的全国排名分别为29位、27位、27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知识创造能力较差。对于旅游业而言,知识创造能力与先进省份相比,亦存在较大差距,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旅游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专利拥有量明显不足,与全省经济总量规模不相称,旅游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全国熟知、国际上叫得响的强势品牌较少,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还不强,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2.有限的创新资源供给与巨大的创新需求不匹配,难以产生扩大效应
在企业创新方面,2009年河北省综合指标全国排名第23位,创新基础设施综合指标全国排名第15位。各项指标中,比例性和增长性指标的排名均位于全国落后水平,表明河北省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河北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的创新需求,而区域旅游创新在一定限度上保证了创新资源的有效供给。创新资源的配置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仍然主要以项目模式为主,各旅游相关部门都很热衷于搞各种计划。每级规划的目标又都太大,与能够投入的资源不匹配,导致单位投入强度都不高,经费使用效果不很好。此外,各级旅游规划之间的重复严重,许多顶天立地的大计划,有所为有所不为仍然还停留在口号阶段。
3.人才流动仍受有关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从整体看,河北省旅游业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共计78333人,占总从业人员的16.95%;中、高级管理人员共计49323人,占总从业人员的10.67%。本科以上学历者20487人,占4.33%;大专以上学历者76931人,占16.64%;中专或高中者214309人,占46.36%;初中级以下者总体学历水平偏低。从不同部门来看,旅游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比重教育科研部门最高,为5151人,占88.51%;其次是旅行社9148人,占59.9%;旅游管理部门1383人,占50.02%;其他部门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均低于30%,其中商品生产及销售部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最低,大专以上学历者为2219人,仅占10.96%。科技活动人员匮乏,省内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研互动水平较低,直接制约着区域旅游的创新效率。
4.区域旅游创新绩效不明显,地方保护主义阻碍跨地区的旅游创新活动
2009年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中,创新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全国排名第25位,宏观经济综合指标全国第12位,产业结构综合指标全国第27位,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标全国第17位,就业综合指标全国第21位,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全国第27位。综合指标排名可以看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跨地区的旅游创新活动,使得区域旅游创新绩效不明显。根据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数据分析得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服务水平、创新基础设施、区域旅游市场环境位于全国中列;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略有提高,但与先进省份仍有较大差距;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综合指标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在创新环境方面,河北省各项指标综合排名第22位,比2008年下降了5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在东部地区的排名比较靠后。其中与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融资的各项指标排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河北省在促进旅游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环境亟待改善。
5.滞后的旅游产业集群创新与分散的个体创新不匹配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在仅占3.63%的国土面积上,聚集了全国近20%的总人口,创造了超过半数的GDP及60%多的工业总产值,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力和人口、产业与财富的聚集力。河北环绕京津,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且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有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旅游胜地、西柏坡革命圣地、清东西两陵、华北明珠白洋淀等,在海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长期以来,河北旅游仍处于“散”的局面,旅游效益并不突出。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以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但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景区及配套合适分布仍较分散,难以形成创新合力。
二、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区域内旅游业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各类创新资源的丰裕度,更取决于各创新行为主体在相互作用中所采取的集成运作方式。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能力的提升,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城市群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健全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投入体系,完善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产出能力,优化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管理体系,构建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平台支撑体系,进而实现河北省区域旅游的资源创新、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和政策创新。
1.健全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投入体系
(1)健全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对旅游创新投入的比例、结构、方向、管理办法、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逐步规范政府对旅游业创新投入行为,以技术进步为起点,积极推动政府的服务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为科技投入,特别是旅游理论研究开发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2)确保河北省财政旅游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建立兼顾河北省各地实际的旅游业基本科研投入和专项课题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将科研投入作为各级管理部门预算保障的重点,保证每年旅游财政科研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年增长速度。将旅游重大科研项目、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化、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科研专项资金纳入年度旅游财政预算,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
(3)优化河北省旅游创新的财政投入结构
信息时代的进步带来了人们出游方式、资讯来源、交易手段的转变,旅游业也必将由信息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优化河北省旅游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旅游管理部门逐步弱化对单个旅游企业的支持,重点支持旅游业高新技术研究、前沿理论研究与重大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和开发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关键因素,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瓶颈,推动旅游产业技术层次的转型升级。
(4)建立河北省多元化的旅游智力资本投入体系
提升河北省旅游创新能力,需要构建以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的河北省旅游业多元化的智力资本投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社会资金,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间接手段,进一步引导和扶持旅游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个人和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旅游科学研发的投入。
(5)加大河北省旅游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提升河北省旅游创新能力,需要建立旅游市场的综合协调机制,全面负责实施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通过高薪聘请、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创办留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器、优化创业和生活环境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具有跨学科知识、行业经验丰富和视野广阔的创新性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政府必须加大旅游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改革旅游人力资源培养体制,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高校和创新企业间人才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旅游人才发展的环境,结合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做好重点人才的引进;提高全省创新意识,推进旅游创新实践,优化有利于区域旅游创新的政策。
2.完善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产出能力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学研的互动水平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产学研链条的连贯性与互动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理论知识的与技术的应用与转化能力。河北省旅游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学研的互动水平,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借助各种创新主体形成创新合力。以旅游科研院所及高校为平台,凝聚全社会专家资源,按照三个面向的原则(面向全行业进行服务,面向管理部门工作超前研究,面向国际和实践总结推广、提升成功经验),打造旅游行业创新的原创中心和智囊机构,构筑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智库。
(2)健全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区域旅游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降低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实现旅游创新成果经济价值,提高技术交易成功率。河北省旅游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大力支持民营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旅游市场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维护技术市场的良好秩序,开拓旅游服务机构的市场领域,扩大区域合作领域,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为旅游企业及旅游科研机构寻求更大的社会效益。加大培养技术市场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中介机构队伍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企业化的服务模式,为旅游创新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3)完善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成果转化的保障体系
河北省11个地市都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旅游科研成果转化的保障体系,以“产品链扩规模;形象链增吸引;价值链强实力;活动链长效益”为原则规范区域旅游市场。周期性推出旅游资源、产品、技术、服务、业态等创新目录,培育相应的创新要素市场,优化创新的交易环境。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各级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通过奖励加大对旅游创新的引导和扶持。鼓励各地旅游行业开展各种创新大赛,调动社会积极性推进旅游产业创新。依托现有的大中专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一批旅游创新研究基地,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线路、服务和技术。
3.优化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管理体系
(1)优化河北省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强化旅游科研人员和旅游管理部门的知识产权意识,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旅游创新管理体系,重点支持已形成重大课题为目标的项目,提高河北省旅游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激发旅游创新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以知识和智慧贡献社会,建立实时高效的旅游业预警应急机制;积极引导产学研各方面推进重要技术标准和研究的制定。
(2)优化河北省旅游创新的优惠政策体系
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旅游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中小旅游企业联合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旅游网站等,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加强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促进传统中小旅游企业成功转型。另一方面鼓励开辟旅游发展综合试验区,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国际型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环京津区位优势及旅游资源多样优势,在旅游管理、景区开发建设、旅游经营、旅游投融资、旅游服务及游客自由出入境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注重特色、创新机制、统筹发展,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扩大旅游产业带动效应,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创新、产品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的综合性旅游经济区。
4.构建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构建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平台体系,完善旅游信息与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区域旅游科技资源,构建区域旅游技术研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网络等三大平台,优化区域旅游创新创业外部环境,为全面提升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
(1)构建区域旅游创新网络平台
区域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即区域创新网络。河北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只有区内旅游企业及旅游科研、管理部门合作密切,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旅游竞争力。首先政府应重视和培育本地旅游企业之间的网络化联系。鼓励形成自组织企业群,维护本地企业之间健康的竞争合作,逐步形成本地化创新网络,提高本地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着力增强区域网络辐射能力,迎接智能旅游时代。旅游公共服务、旅游营销必须积极迎接智能旅游时代的挑战。各地要把网络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推动,现有的旅游网站必须提升,传统的旅行社要加紧变革,甚至颠覆经营方式来推动河北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2)增强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化布局
如果说城市群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创新绩效带来了显著的扩大效应,那么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化发展,则是区域旅游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京津冀城市群正在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力和人口、产业、财富的聚集力,带来了创新绩效的放大效应。河北省旅游产业集群优化布局的过程必然导致人力资本的集聚,密集的人力资本会带来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或学习的机会,促进知识溢出,带来旅游创新绩效的扩大效应。城市之间的旅游产业布局和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促进了区域旅游创新绩效的提高,亦是区域旅游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3)构建河北省区域旅游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根据河北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和行业建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整合社会各界的研发力量,逐步构建旅游研发中心与旅游企业之间科技信息与研发资源共享的产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4)培育区域旅游创新系统
旅游创新系统一般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地居民、旅游科研机构和游客组成的,为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理论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提升河北省区域旅游创新能力,需要积极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创新系统,坚持旅游产品系列化、高端化的发展线路,充分挖掘河北省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满足国际国内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全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奋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在全省旅游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