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利用影视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教育的艺术,重要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主动地去汲取其所需的知识,那样教育就变得轻松愉快了。影视作品以其直观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动人的声乐而魅力无穷。利用影视资源激活语文课堂,让精彩的影视画面为语文课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大雁归来》,在导入时,我插入了一小段有关大雁飞行的影视: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一群大雁翩然飞行,越过高山,飞过原野,经过了千山万水。在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背景音乐的感染下,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感受到了大雁的勇敢与执著,对大雁油然而生敬意和喜爱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很快归纳出大雁的其他特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浓厚。又如,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在学生朗读课文,翻译字词句之后,我播放了桐庐至富阳的风景影视片断,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说出课文中对应描写的句子。面对眼前的“奇山异水”,学生诗兴大发,激情高涨,纷纷套用文中的句子来形容这些美景,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练和美妙。
二、利用影视资源,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可利用影视作品色彩鲜明、声乐优美等优势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从而自觉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许多教师都说诗歌难教。诗歌往往是用精练的语言来创造意境的。如何让学生通过精练的文字体会到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中的难点。诗歌是讲究诗画合一的语言艺术。如果在学习诗词时配上意境优美的影像、动人的音乐,学生是不是能更快地进入诗的情境之中呢?他们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领悟是不是就变得容易了呢?如余光中的《乡愁》,在看似简单又重复的文字背后,有几个缠绵悱恻的意象。学生很容易读懂字面的含义,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少,很难理解这些意象的深意。在学习这首诗时,我让学生朗读后,想象那四个意象所对应的情景,学生或多或少都说了一些,但总让人觉得简单苍白。这时,我播放了配有音乐和朗诵的影视图像,学生一下子沉浸在浓浓的诗画之中,感情得到了激发,描述的语言也变得生动起来。
三、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有一种恐惧感,原因有很多,而缺乏写作热情,没有表达的愿望是其中之一。学生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内心的情感之弦没有被拨动,自然就没有表达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可利用影视资源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将影视资源用于写作训练时,我所播放的影片有时是由名著改编的,有时是轻松搞笑又有一定生活哲理的。看影视之前布置写作任务:就电影中你认为最感人或者最精彩的情节写一个片段作文,或者叙述整个故事的情节,或者写一点感想。不限定写作形式,要求较为宽松。学生很乐意去写,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也多是鼓励的话语。渐渐地,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了。这是因为影视资源解决了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同时也拨动了他们内心的情感之弦,丰富的内心世界化作写作的源泉倾泻于笔端,写作就成为一种自觉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四、利用优秀电影,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自我完善
一、语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不能不这样追问。当我们抛弃了语文知识,我们究竟能给学生一些什么?是人文精神吗?如果是人文精神,那么,其它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什么非要语文课呢?如果撇开了语文的科学性,那么,语文最后究竟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呢?有许多论者提出语文姓“语”,那么语言的学习需不需要语法修辞知识这些东西,语言的学习是由感性到感性,还是由感性到理性,这也是问题。如果语言的学习停留在感性阶段,那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否会提高?篇章结构这些东西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究竟有什么作用?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什么作用?我们在抛弃了语文知识的同时,我们是否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
叶圣陶在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我们如何理解叶老的这个论断?语文的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有什么关系?我们怎么理解叶老的思维能力?是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形象思维能力?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在语文教育研究界,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时下,我们更多地纠缠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并没有探究语文教学的本质之所在。我想,叶老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将语文教学的本质归结为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抓住了了问题的实质。语文就是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地将语言文字学好?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但是为什么语文教学效率很低呢?
当前,我们所谓的高效课堂,我们所谓的有效教学,高效或者有效的前提是看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没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张力状态,这些都是检验语文教学是否有效或者高效的标准。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活动就形成了人们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活动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活动一起的,没有了思维活动,言语的实践活动也就无从谈起。我们所学习的文本是言语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作者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对象就是文本中所描写的生活现象,语言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思维活动,因此,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开对作者思维的把握,也就毫无意义。
过去,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语言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没有深入到文本的深处,没有触摸作者的思路,没有从生活这个层面上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使用,结果,语言文字还是外在对学生的认知纳入报道他们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语言能力。
二、语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语言文字背后的生活的感觉能力的培养
就语文教学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然这种学习不是过去的那种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机械的学习,而是建立在对语言的感悟基础上的学习。而对语言的感悟与体验更重要的是对语言背后的生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也是对作者的思想认识的体验和感悟。看起来是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是这种修辞手法是在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情景下的产物,既有作者的特定的思想感情在里面,也有作者的认识在里面,还有作者的特定情境下的一种特殊的感受在里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单是让学生知道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能力。我们既要拿作者的修辞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特殊的感觉能力,这种感觉能力才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语言干瘪,语无伦次,一方面与学生的词汇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与学生对事物的感觉能力有关,而且这种感觉能力更为关键,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要与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认识结合起来,而不是凌驾于这个基础之上。
就文章的结构来说,文章的结构看起来是一种手法,其实只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学习语文不仅仅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开头,这样结尾,更重要的是这样开头和结尾的根据是什么。我们要将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我们要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内心的理路,我们才能真正知道文章结构的高妙之处。所谓的写作手法,说穿了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有着怎样的认识就有着怎样认识结构文章的方法。
三、阅读活动是学生深度思维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都是重头戏。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对文本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写了什么的认识,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等。传统语文教学更多的重视了分析讲解,更多的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文本,他们的思想没有与作者的思想达到同频共振的效应,因此,语言文字与学生总是隔着一层。他们不知道语言是反映特定事物的语言,是表达特定情感的语言。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触摸语言,更多的是触摸到语言背后的事物,触摸到语言背后的作者的思想。学生透过语言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们的眼前不能浮现出一幅生活的画面,那么语言永远都外在于他们的认识。我们所说的语感,归根究底,还是学生在语言和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对事物和语言的直觉,这种直觉能力越强,其语感也就越强。因此,语文教学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作时的思想状况,还要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内在的心理状况。
随着现代主义理论的盛行,知人论世说遭到了诟病,但是,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知人论世,而且也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深入地挖掘到文本内在的东西,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我们站在作者的思维高度来认识文本,我们是站在生活的角度来思考文本还是站在文字的角度来理解文本。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是对文本背后的作者思维的探究,是对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体验的生活的深度体验。或者说是对作者思维的体验。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停留在文字层面,没有透过文字深入到文本的内部,谈及到更深层次的作者的思路,没有探究到作者所反映的生活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整个语文教学浮在上面,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语文姓语,这是不错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和根本,离开了语言性,语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的参与。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其它任何科目的学习都要以语文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有助于其它科目教学工作的开展。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许多学生感到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枯燥无味,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越来越沉闷,语文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繁琐。在此形势之下,许多学生都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在语文学习的兴趣上越来越弱。
语文是我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本应该充满了趣味性,语文课堂应该活跃、轻松。鉴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积极寻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已经十分必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技术就是在社会的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自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新课改的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笔者在初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发现学生的探究欲望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语文知识是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充满了乐趣、丰富多彩,语文应该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之一。但是,由于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升学率,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色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是字、词、句以及对文章的分析。在枯燥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被调动,甚至会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之后,又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能够把语文知识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文字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图片、动画等了解语文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有了新的拓展,在声、形、色彩等多种形式的刺激之下,学生的多个感官被调动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生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当中,思维更加敏捷,热情更加高涨,他们会更加主动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制作出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需要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展示即可,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边进行知识的讲解,边书写板书。这样,教师进行板书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由于教师节省出了板书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利用这部分时间增加其它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是采用讲解的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所向学生介绍的知识也多为课本上所出现的知识。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之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整理归纳,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
语文是一门丰富的知识,通过平铺直叙的讲解会使语文学习失去色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当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有在切实的体会当中,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恰当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是一种融合文字、声音、动画、图像于一体的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的融合效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声色俱佳、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形象的认识和直观上的感受,把学生引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当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绵亘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诵读法这一语文教学中的奇葩也几度浮沉,根据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容、形式、目标的不同,分为:传统诵读法和现代诵读法
1.传统诵读法
《说文解字》中解释“读,诵书也”、“诵,讽也”,在《周礼·大司乐》中记载“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说明古代的“读”是一种朗读,“诵”是进行吟咏、背诵的语言教育,传统诵读法是随着语文教育产生而产生,在古代的劳动人民间口口相传,利用反复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熟诵成背”的作用,对语文和文字进行基础的训练。它起于先秦,盛于两汉,成于魏晋,虽历时千年:(1)“要求读书时‘口到’、‘手到’、‘眼到’、‘心到’;(2)要求分散记忆,多次复习;(3)注意熟读与精思、抄写与诵读结合”,但却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对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把注重背诵的传统继承下来,慢慢随着历史、客观等原因渐渐淡出语文教学的历史舞台。
2.现代诵读法
当今功利性的社会导致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又直接导致学校对待考试的功利主义态度。面对升学的“指挥棒”、就业的压力,面对只让死记硬背的“诵读法”,语文教学课内、外不读不写或少读少写的状况屡见不鲜也是情有可原,现代诵读法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传统诵读法的继承和发展的产物——现代诵读法:(1)强调语言学习中对“说”的强化训练;(2)利用出声的朗读,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读思结合;(3)在充分了解、认识文章的基础上,带着读者的感情继续诵读;(4)熟读成诵,熟诵成背,达到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简而言之: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表现方式,读诵结合、缺一不可。我们常见的朗读、背诵、吟咏、美读都是“现代诵读法”的众多“化身”之一。
二、现代诵读法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以下简称诵读法)
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学生完全看得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基与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结合“现代诵读法”,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兴趣,激发求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为我们揭示了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如《声声慢》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背诵,学生无不沉浸在作者“身世飘零、孤苦无依、心内死灰”而结成的“愁城”中,无不身临诵读所营造的意境,无不震撼诵读所传递的情感。原来语文课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如此动人心魄,诵读教学把学生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幻的世界,并由此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引发他们迫切学习的旺盛求知欲,也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2.潜移默化,培养语感
诵读通过声音来体验字词句篇的语言形象,从而大大促进了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在吟咏过程中,反复品味文章中有生命力的字词语句,咀嚼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化为自己的血肉。在诵读时,遇见似曾相识的词汇、句式、结构和方法,正如老友重逢,喜不自禁,在写作时,需要某种词汇、句式、结构和方法时,就会涌来笔端,挥洒自如。把繁复、庞杂的语法知识和内化、无形的语感为“和谐优美”、“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把语文的学习由强迫被动变为主动自觉。这种语言材料和知识的积累,正是语文功底的基石。
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语文能力的体现,最直观的就是日常交往中“听、说、读、写”的体现。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都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诵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语文教学也因此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三多”——多读点好书、多背点美文、多写点作文这个方面上来,要让学
生广泛阅读,要加强诵读。
三、语文教学中现代诵读法的具体实施
1.营造意境——熟读成诵法
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营造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教师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既可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诵多了,自然成背;背多了,自然语感;语感有了词汇也积累,一举数得。例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先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秋天森林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其次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来营造意境,接着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再次以自然美抒情言志为话题进行讨论,最终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达到“读诵结合,寓诵于景,情景交融,找准主旨,体悟感情”的目的。
2.联系扩充——想象入境法
也就是说,选取与所学文章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文章联系起来诵读学习,在诵读欣赏文章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平板、苍白的文字变的立体、生动、鲜活;还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组块;更能激起学生读文、爱文、赏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荷花、荷叶、荷香、荷波”的名诗或文章,像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景——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怎样的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
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二读:把握文章总体和情感脉络情况下,让学生提出问题,继续诵读,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以教师引导辅。体会作者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在诵读间似乎已展现眼前,三读:“熟读成诵、熟诵成背”,整篇文章中作者情感的表达“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也就跃然纸上,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即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兴趣、教学环境,设备条件等,结合“现代诵读法”来确定适合的教学方式。
无论对诵读法的前世——“传统诵读法”,还是它的今生——“现代诵读法”的研究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将语文这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中蕴含的知识,情感传递给他们。以上只是笔者在“现代诵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时,采撷到的几朵浪花,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启迪和影响。
注释:
①《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②《周礼·大司乐》: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
③吟咏:歌唱;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首见《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④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叶圣陶先生首创诵读方法。
[摘要]本文从“诵读法”的历史发展作为突破口,以其衰微的原因作为引子,浅析“现代诵读法”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具体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诵读法读思结合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法,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势日渐衰微、几近消亡,在世纪巨变、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方法又重新走入语文教学的视线,新课标更是把它提到很高的地位。本文试从“诵读法”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诵读法”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礼记.
[3]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农村小学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语文学习需要培养和激发个人多方面的潜能,需要一个人多种能力的协同配合,哪一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都会影响语文学习的质量,都会影响语文能力提高的进程。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可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贫乏,对一些与他们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的知识知之甚少。如何全面、直观、形象地获取这些知识,使他们能够像城市孩子一样平衡发展呢?
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编制了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多媒体资源库”教学光盘。根据教学光盘的这些特点,使用教学光盘上课,教师不能简单地放光盘,让学生看光盘,而要在认真把握光盘中教学要求、教学安排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主动灵活地配合光盘组织教学;学生也不能只是被动地看光盘里的学生上课。
通过几个学期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观摩与参与,我对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光盘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了几点感触:
一、点拨之笔――化枯为趣,加深印象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观察事物不够全面。运用传统的教学技术对他们施教,不但花费的时间、精力多而且效果不佳。教师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使他们乐学、想学。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都找到了雪地里的小画家各自画了什么。但他们却不明白:同样是动物,为什么会画出不同的画,还不要用颜料呢?这也正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老师便叫学生请示机里的老师帮他们找答案。然后光盘配合快乐的音乐依次播放下列四幅动画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小鸡画竹叶;第二幅:小狗画梅花;第三幅:小鸭画枫叶;第四幅:小马画月牙。通过对比演示,孩子们明白,这些动物的画其实就是他们的脚印啊。
就借助光盘教学,能够向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逼真的画面、形象直观的动画,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让学生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适度之笔――化难为易,促进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做到步调一致。因此我在利用光盘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哪些内容一定要看,哪些内容只作浏览,哪些内容跳过,该放时要“泼墨如水”,该收时要“惜墨如金”。在发现学生某个方面不足的,或者经过教学仍然没有掌握的,那么我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对某一片断进行有重点的反复地播放。如《日月明》教学中,我及时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错,并对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个别指导。在学生反馈中发现认知的薄弱环节,再对重点内容采取了定格光盘内容和回放,使学生加深印象,体现了学情的需要。而在演示汉字演变这一过程中,我为了让学生更明确的看清汉字的演变过程,选取了慢放这一播放形式无疑更科学有效。
三、点睛之笔――化静为动,悟情入境
在《课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多种教学方式”。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我们所讲的内容更贴进生活实际,如身临其境。以前教学看图课文时,只是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插图观察而学生只能从模糊的图中找图意在文中的内容,至于如何形象、生动只能体会课文语句。而利用光盘教学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结合课件学生从图、文、声并茂到学生能形象直观的去领略美景,欣赏自然风光。
四、神奇之笔――化远为近,突破时空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二年级上册的《活化石》一课中,介绍了有关化石的知识。上课一开始,孩子们就提出“化石是石头,怎么会是活的呢”这个问题。如果老师单纯用语言文字去解释,很难解释得通。这时,我用光盘中霸王龙化石和银杏树作比较。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原来活化石是到现在仍然存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像这样运用农远光盘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这就真正让学生体验了一把“跨越时空的爱恋”,大大缩短了教学进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拓展之笔――化隐为形,诱发审美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语言文字,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联想的契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以激发他们张开联想的双翼,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展开审美想象。
可是对于农村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有限的生活经验、贫瘠的课外读物束缚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我提出问题:“水还有什么作用呢?”孩子们对于身边的水议论纷纷,争论不断。但说到水的循环过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适时,我播放光盘中的小故事《水的旅行》,向学生展示了水的旅行路线,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记录路线。而后我抓住教学契机,适时地提出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讨论。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媒体、教师之间的三边互动,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函,延伸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更开阔的眼界,更活跃的思维。
农远光盘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活”的资源,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实惠。使语文教学更具形象化;缩短了课文所描述的时间与空间和学生现实存在的距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为学生创设了共同学习交流的情境。
【参考文献】
[1]钱昆明.关于网络远程教育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
[2]王兴富.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1
[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年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