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 比较分析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比较分析
1、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出口大幅度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巨大。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基本相似,同时它们的贸易结构相对单一,这就使得它们对发达国家需求的变化和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敏感。例如1996年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而这些亚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90年代转为以出口电子产品为主,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下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亚洲经济无疑是一次重击。
(2)“泡沫经济”也是引起这场危机的原因。当时,亚洲经济的繁荣发展有一部分也是依靠房地产拉动的,房地产的巨额收入使得大量资金进入这个产业,房地产价格暴涨。因此,亚洲经济工业化进程被缩短,货币化程度过高,多余的货币没有实际的劳务和商品作为依托。
(3)国际游资的参与是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当时,以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为首的投资基金在亚洲兴风作浪,使得一部分资金从亚洲撤出,造成这些国家货币的巨大压力,成为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2、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1)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金融创新创造了大量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将次贷资产打包出售,并通过投资银行对其进行证券化,卖给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者。这不仅使银行将资金回收,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还使得所有相关的金融机构串在一起,同时又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性,使风险不断放大。
(2)信用风险管理不严格。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都假定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会持续增长,因此,发放贷款时就不考虑借款人的信誉。但是,房地产市场中价格是有波动的。在对信用风险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呆坏账,甚至是银行破产。
(3)房地产市场扭曲繁荣。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共降息25次。持续的低利率,使得房地产行业火爆,很多投资家也将资金转移到这个产业中,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积越大。自2004年中期开始,发地产价格下跌,贷款位于率增加,引发连锁反应,并最终成为全球性危机。
3、综合比较异同点
通过比较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得出这两次危机产生的共同原因是“泡沫经济”,即资本流动性过剩,并没有充足的商品和物资作为基础。另外,还有经常项目赤字巨大、外债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最后,利率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时由国际游资引发的,次贷危机是信用链条断裂的连锁反应。
三、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关注与研究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次贷危机,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金融衍生品也随之出现。这些衍生品可以有效的将风险转移出去,但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因此,如果投资者以盈利性为目标,危机就会产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危机的研究,认识到其利弊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可以分散风险,推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只能分散,不能消失。我们必须把风险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2、虚拟经济要有实体经济作依托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都属于虚拟经济,一般来说,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实体经济作为依托,二者协调发展。虚拟经济极易引发泡沫危机,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全球化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虚拟经济过快发展但缺乏金融监管的经济链条出现问题,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最后影响到实体经济。从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虚拟经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因此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泡沫的产生和积累,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
3、要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各国金融监管过松。由此看出,无论是经济体制健全的发达国家还是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加强一国的金融监管。在金融自由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金融的脆弱性不断加强,这就更加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我国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会有很多漏洞。因此,政府有效的金融监管十分必要。企业资金所有权的特点是资金大部分不是企业经营者所有的,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更加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而这些业务很有可能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整个经济造成损害。我国应该重视金融衍生品发展过程中得金融监管问题。
4、建立国际间的协调机制
在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为了维护本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际间的互帮互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忽略作为世界一份子的责任单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势必会导致一国的危机蔓延至全球。这也是次贷危机带给我国的启示之一。如今世界上有四大风险评估机构,表面上它们有利于风险控制,实际上关于个体与整体的矛盾任然存在。因此,在其他国家的经济发生问题时,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危机蔓延到我国,我们应该积极的与其他国家商量,采取措施来缓解危机,恢复本国投资者以及世界投资者的信心,为维护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星.美国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国际经济观察,2009,(12).
2.张.次贷危机是否与众不同.
3.秦柳.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与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比较国发展—兼谈中国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国发展,2009,(8).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危机 应对策略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 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August, 2001
关键词:金融危机;能源贸易;中国
中图分类号:F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0)02-0051-12
一、危机之后能源贸易日益凸显重要性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随着雷曼倒闭,贝尔斯登、美林等投行也相继崩溃,全球信用紧缩导致的投资不足、需求下滑使得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生产均出现急剧萎缩。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年12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由9月份的43.5降至32.4。当前根据最新数据,2009年3月该指数为36.3%,总体经济连续6个月收缩。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2008年11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0.3%,预计到2010年上升到3%。新兴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6.25%下降到3.25%,出口和融资需求仍然疲软,商品价格处于低迷态势。其中预计中国2009年增长率为6.7%,预计2010年将达到8%。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测,当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回升。2010-2013年是经济恢复的阶段,预计到2015年石油价格会反弹到110美元/桶,2030年升至130美元/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减弱,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能源需求的新增长点。中国和印度在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变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2008年国际油价变化趋势:基本呈倒V字型变化。2008年国际油价起伏跌宕,国际油价从2008年初的98美元/桶连续6个月上涨至144美元/桶。随后从7月中旬到11月的100天时间里,油价跌幅近60%。
从价格上涨的方面来看,一方面,长期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投机气氛很浓,研究表明,当前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投机基金作用。目前石油期货投机达到2/3,假使国际市场油价上涨10美元,其中投机性因素占涨幅的70%。近年来,由于全球房市、股市暴跌,大量国际游资涌向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对于油价涨跌的影响日益增强。欧佩克组织的官员们,甚至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都在公开场合指出,目前国际石油高价的背后受投机行为推波助澜,短期内价格不会回落。另一方面,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方资金纷纷涌向石油期货市场寻求套期保值的机会,造成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2008年石油价格升至每桶145美元,之后油价进入滑坡轨道。8月以后,金融危机爆发,投资收益下降,对冲基金纷纷退出商品市场,导致油价大幅下滑。9月飓风艾克登陆美国墨西哥湾,造成美国近22%的石油停产,国际油价大趺。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之后随着美国政府出7 000亿救市资金,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各种猜测,而油价也随之上下波动。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持续走强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从2008年7月15日~11月21日,美元指数由71.5涨至88.5。这一时期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均出现暴跌。由于世界大多数商品都以美元标价,因此美元指数的变化与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负相关关系。最近几个月,美元走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大宗商品期货等高风险资产,换成相对安全的美元来避险;二是解除杠杆金融交易需要大量买进美元,导致美元需求增加。此外还有政策层面的因素,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为了使美国安全度过金融危机,不惜一切代价力保美元强势地位。以上种种因素表明,在金融危机没有化解之前,只要美元汇率一路保持强势态势,那么对于石油价格的波动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压,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一路攀升。图2中,2007~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呈明显的倒V字型,2008年7月达到近10年最高价143.95美元/桶,之后一路震荡下跌。
二、 两次金融危机下能源产业和能源贸易的对比分析
(一)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从1997年7月爆发,到1999年7月基本结束,历时近两年。首先从泰国爆发,继而席卷整个东南亚,使东南亚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严重受挫,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急剧下跌。之后转向东北亚,迫使日本和韩国沦为重灾区,企业大量倒闭,韩国也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援。1998年8月后,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俄罗斯、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的股市和汇市暴跌,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1998年第4季度开始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和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态势,1999年上半年,大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出现正增长,东南亚各国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同样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对外贸易冲击较大,使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1998年前6个月,中国内地出口额同比仅增7.6%,远低于上年同期26.2%的增长率。其中,中国对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30.2%、20.8%、41.9%、12.4%。同时,外资利用受到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很大区别就是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当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大量发行美元,美元就会贬值,就会形成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资金从亚洲市场抽走,资金外流,造成亚洲经济的衰减。亚洲国家没有“世界货币”发行权,资金抽走直接导致该地区货币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断裂,后果是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衰减,从而影响需求、影响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能源需求的减少,引起我国煤炭行业
陷入困境。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乃至世界,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化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 国际石油价格 如图3所示,1997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急剧下趺,跌至12年来的最低点。世界均价1998年12月创历史最低8.72美元/桶,12月布伦特原油也创下了198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9.33美元/桶。
图4显示的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非欧佩克国家和中国的石油现货价。可以看出,两个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非欧佩克国家的价格在1998年12月低至9.07美元/桶,中国的价格在同时期为9.9美元/桶。
2 金融危机对能源企业和能源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石油生产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油价使石油销售收入大幅下降。1998年欧佩克11个成员国石油收入同比减少了36%,为1989年以来最低。从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来看,石油需求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成品油价下跌,炼油厂开工率下降。1998年我国原油出口量同比减少21.3%,轻柴油出口同比下降56.9%。1998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石油石化企业出现效益下降局面。
3 石油生产和消费:与上年相比,降幅明显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打击。1998年和1999年石油减产非常明显。与上年相比。1998年石油生产量仅增加0.03%,1999年仅增加0.02%。从石油消费来看,1998年消费量仅比上年增加0.51%。
4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出口量变化明显,进口量低位震荡 各国化工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大幅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韩国)的货币贬值,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加之内需萎缩,急需增加出口换汇清偿外债,这些国家的化工产品出口大增。亚洲石油和化工出口产品先是涌向我国,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了较大冲击。成品油、原油和汽油的出口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原油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周边国家的石油厂商在金融危机期间以低价大量抛售产品,甚至采取倾销手段,我国石油出口严重受阻。1998年以来,中国原油出口一直处于下滑态势,5月跌至46万吨,之后飞速上扬,6月升至历年来最高点280万吨,之后再次进入下挫趋势,不停震荡变化。
从进口方面看,除汽油变动趋势几滑之外,原油和成品油变动十分明显。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原油进口在10月低至114万吨,之后在1999年4月达到433万吨。
,我国应对措施:积极促进石油业发展,鼓励出口贸易
为了缓解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我国石油行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及时出台有利于中国石油克服困难稳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1998年下半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国石油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控制原油加工总量,打击成品油走私,暂停汽柴油进口,建立原油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赋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成品油进口自,并负责国内成品油批发业务等。二是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1998年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兼并重组,并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总公司的基础上互换了部分油田和炼化企业等,重新组建成立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重组后,两大集团的公司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得到增强。
(二)2008年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石油行业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使得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石油行业陷入困境。目前我国的处境应该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因为目前美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本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的需求。
1 世界石油供求量 从世界石油供需量来看,2004年以来石油需求量逐年上升,进入2007年,虽然第2季度和第3季度有所回落,但在第4季度达到近年来最大量,870.1万桶/天,进入2008年,石油需求开始逐渐减少。而从石油供给情况看,历年来的供不应求形势在2008年第2季度之后得以扭转,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可以看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内石油需求大减,进而波及全球石油需求量。
2 国际石油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呈现前所未有的下滑态势(如图5所示)。2006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一路稳步上扬,2008年7月到达最高点137.11美元/桶,之后开始急剧下跌,同年12月跌至40.99美元/桶,创近年来最低纪录。2009年之后,油价开始缓慢走出谷底。从中国情况来看,2009年1月石油现货价格跌至35.65美元/桶。
3 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 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影响稍有缓解。如图6所示,从石油消费来看,2006年消费强劲,较上年增加近8个百分点,2007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石油消费有所下滑,较上年仅增加4%。从石油生产来看,与2005年相比,2006和2007两年的生产量增加率均呈下降趋势。2006年增加1.57%,而2007年增加1.62%。
4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 受本轮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能源产品出口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以成品油为例,2007年9月~2008年5月出口量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从进口方面来看,成品油进口量一路小幅震荡,2007年5月~2008年3月持续低迷。同时期成品油的进口也呈低迷态势。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贸易面临新的机遇
(一)需求激增,我国能源供不应求
根据IMF统计,2008年石油价格从7月份最高值回落,跌幅达60%。据IMF预测,2009年石油价格约为50美元/桶,2010年可能升至60美元左右/桶。
近年来,中国的年能源需求均以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而石油依存度接近60%。从图7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我国石油一直供不应求,需求量已经远远超出国内的供应量。面对油价、油源、油路和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扩大,中国是在极大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下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海外能源。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测,中国的能源产量(石油和天然气)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巨大的能源需求缺口。由此,积极开展能源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危机当前,我国积极寻求能源贸易机会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在“危”中积极寻求“机”,通过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效应变动,在能源贸易方面开展了多项努力工作。
1 中国伊朗两国签署17.6亿美元石油开发协议 2009年1月1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价值17.6亿美元的伊朗北阿扎德油田开发协议。该油田位于
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预计原油储量达7亿桶,可连续25年每天开采7.5万桶,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
中伊协议采取的是回购条款模式,中石油在开发完成后将把油田运营权交给伊朗,并在若干年内从石油产品中获得利润以支付其投资。预计第一阶段的开发和偿还和第二阶段将持续12~17年。根据协议,中石油将分两个阶段开发此油田,开发计划的两个阶段结束后,油田的日产量将达到15万桶。
2 中俄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 2009年2月1了日,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价值250亿美元的大型能源协议,从而确保了未来20年获得来自俄罗斯的石油供给。同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贷款。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经济的恶化是促成这一大单的重要原因。俄罗斯2009年财政预算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国际石油价格底线为75美元,当国际油价为每桶60美元时,财政收入开始出现赤字;低于50美元时,赤字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此轮油价暴跌对俄罗斯外汇储备影响惨重。俄罗斯石油公司曾为收购破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资产大量举债,且需大量资金投资购买新油田。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则需大量资金投资购买管道,因此急需大量资金。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的谈判进程加快并迅速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在201l-2030年间,每年向中国通过管道输送1500万吨石油,这一规模相当于2008年中国石油进口量的1/10左右。此次中俄石油贸易大单的签订是中国建立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一举。
由于中俄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此次协议对进一步扩大中俄贸易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
3 中非能源合作增加新内涵 2008年10月26日和27日,中国石油分别在乍得和尼日尔举行了炼油厂奠基仪式,这两个合资炼油厂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两国长期进口成品油的历史。
非洲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3.8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到2010年有望上升到20%。目前非洲大陆原油日产量达800多万桶,约占世界原油日产量11%,到2010年,非洲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因此非洲成为全球“黑色黄金”大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非洲蕴藏的轻质石油非常适宜中国本土的炼油企业,目前,非洲石油占中国总石油进口的1/3,并且还有较大的增长趋势。中国同时在非洲地区拥有数十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年获取权益原油产量上千万吨。业内人士评价,平等互利的政策是中国争取到非洲稳定的石油供应的关键,这令许多意在争取非洲石油资源的西方石油企业相形见绌。苏丹是中国石油企业较早进入的国家,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拥有的6个产油区块及输油管网和炼油厂,是其最大的海外资产。中国石油已将苏丹最大炼油厂的原油日处理能力扩充至10万桶。作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伙伴的安哥拉已经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了3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重建该国深受战火摧残的基础设施。中国石化表示,同意出资6.92亿美元购入安哥拉3个深海石油区块的股权,并在该国修建一座炼油厂,以帮助满足当地的石油产品需求。尼日利亚石油部长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他们已基本决定将石油区块交由中国海油开采,作为回报,中国将向尼日利亚提供25亿美元贷款。中国海油有望获得该国海上石油区块国际招标中的优先购买权。中国石油去年早些时候也在尼日利亚购入了4个区块。同时还同意为该国的卡杜纳炼油厂投资20亿美元。乍得原油日产量约为17万桶,石油资源还有很大部分待字闺中,一旦中国石油企业成功收购乍得的石油资产,修建一条起点在乍得或邻国尼日尔、终点在苏丹港口的石油管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中国也因此将再添一条海外原油进口通道。
4 中日能源合作
2007年中石油和日本石油公司,中海油与日本三井物产分别签署合作协议。4家公司将拓展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根据协议,4家公司将共同进行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工作、交换石油精炼和石化产品技术,并扩大在石油产品方面的贸易,寻求并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四、中国未来能源贸易的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对能源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格、能源供需量以及进出口贸易量等方面。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经济滑坡对能源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石油价格均大幅震荡下跌,并一度触底。由于经济不景气,各工业国国内对能源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需求也不断减少,导致产量和价格双重下滑。此外,受周边国家经济变动和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各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减轻经济滑坡对我国石油企业的负面冲击,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我国能源企业在此次危机中体现出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本轮经济危机下政府的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尤其以石油消费最为明显。1993年之前我国是石油净出口国,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1993年之后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净进口增长幅度较大。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此外还有亚洲溢价的因素。当前油价不单纯受供求关系影响,还受到投机炒作影响。“亚洲溢价”增加丁东亚地区原油进口成本,过去10年,从中东销往东北亚地区的轻质原油价格比销往欧洲的价格平均高1.01美元/桶,与销往美国市场的相比,差距有时达3美元/桶以上。
时隔10年,通过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和中国能源(以石油为主)经济的影响,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找寻机遇,推进能源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途径,积极开展能源贸易,并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如下几点值得思考:
1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能源渠道多元化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已经在能源贸易上日益开放并采取新的贸易方式获得石油供应源。通过与俄罗斯、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日益多元化,通过利用我们的资金、技术到世界其他国家去勘探、开采,并积极与外方进行合作,逐渐减少对中东地区原油的依赖。
此外,还应推进运输方式多元化,保证能源进口渠道的安全性。中国的石油运输大多数是海上运输,管道运输很少,而在海运中,中国大约4/5的海上石油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还需要积极推进运输渠道的多元化。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近80%的石油进口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此外,马六甲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因此加快建设原油进口四大运输通道很重要:即中哈和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和中缅海上原油运输通道。
2 建立原油期货市场,争取石油定价权 1980年里根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开放货币、期货及衍生工具市场后,石油期货交易逐渐成为国际石油的定价手段,油价的定价权也开始
由欧佩克逐渐向纽约商品交易所等三大期货交易所转移。目前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已经成为世界通行规则,据标准普尔分析,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度不到0.1%,其中燃料油是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的一种产品。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油期货,为争取在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迈出了第一步。
据标准普尔分析,拥有石油定价的发言权至少能让中国企业节约1~3美元/桶的石油进口成本,因此,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规则,通过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参与规则制定,使国际油价的形成过程能反映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体现我国的国家利益。亚洲市场至今没有一个能与NYMEX、IPE相竞争的,能够反映亚洲原油供需情况,代表亚洲国家利益的原油期货市场。日本和印度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原油期货,争夺定价权,意图改变亚洲在原油进口贸易中的被动局面。2004年8月25日,中国成立了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燃料油期货,由于没有原油期货,所以其发展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中国也应利用这个机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利用监管权和规则制定权来对市场施加一定的影响,使油价的形成过程能反映我国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从参与原油定价角度说,亚洲地区缺乏一个原油定价中心,中国国内巨大的原油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套期保值和投机需要足以支撑中国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并进而成为亚洲地区的定价中心。
3 加强能源战略储备,提高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加快国内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中国计划建立4级石油储备体系,分别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各地方政府石油储备、三大石油公司的商业石油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的石油储备。2001年3月国家“十五”规划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镇海被认为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按照国家的计划,中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以后,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截至2009年,库容达2 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今年中国还将开建锦州等8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成立。
其次可以利用当前经济危机下的国际石油市场购买廉价的战略性资源。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升级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一趺,据专家预测,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一个商品牛市可能来临。因此,中国可以抓住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有利时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油、金属等战略性资源。
再次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能源储备。当前经济低迷、油价下滑,全球油气行业投资处于低谷,近期是我国加快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战略机遇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际石油公司都曾进行油气资源并购活动。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石油企业资产大幅下跌,这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大幅降低,此外,金融危机的加深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石油公司的融资能力,银行信贷收缩、资本市场的低迷也使股权融资困难重重,许多境外石油企业迫切需要现金流,这使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阻力有所下降。当前国际油价基本稳定,国内外企业对并购标的的定价比较容易确定,这也为我国能源企业加速进行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时间成本。
同时,由于近年来美元贬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风险,可以考虑将部分外汇储备变成蓄势而涨的油气资源储备,增强我国油气资源储备能力。正如国际能源署称,在长期,经济预期是乐观的。新的供应、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技术进步虽然会被延迟,但是终归会产生。许多能源企业可以利用目前能源产品的低价实行兼并收购,获得廉价的资产。
参照已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其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他们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1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国际能源署建议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中国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也应参照此标准予以逐步完善。
4 推动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货币错配;金融稳定;盯住汇率制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2-0042-0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货币错配是指一个权益实体的净值或净收入(或两者兼而有之)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的现象(Goldstein&Turner,2004)。货币错配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中普遍存在。“货币错配”问题的早期研究出现在对货币危机的研究文献中(如Mishkin,1996,1999)。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呈现出的特点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论正如Alien(2002)所发现的,“几乎所有的危机都伴随着货币错配。”这种货币错配是以过度借外债为核心的负债型货币错配,也就是Eichengreen等所说的原罪问题。然而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高达约2万4500亿美元,不到3年的时间猛增了约1万亿美元;同期我国外债余额3000多亿美元。上面两个数字对比说明,我国的外债规模小于外币资产规模,存在严重的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在人民升值压力下,净外币资产其自身的收益性和安全性受到挑战,同时资产型货币错配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是否有影响,也是汇率制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下文通过对债务型货币错配与亚洲金融危机、债权型货币错配与日本经济衰退以及金融危机后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新风险展开分析,以期找出货币错配影响经济金融稳定的条件。
二、债务型货币错配与亚洲金融危机
(一)亚洲金融危机前的经济表现
1997年危机前,东亚经历了由外国融资的投资为支持的强劲的实际增长。从1990-1996年,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实际GDP分别是年均7.3%、7.7%、9.6%、2.8%和8.2%。除了菲律宾以外,其他国家都比美国的2.7%和日本的1.1%的增长率高很多。在这期间,平均投资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从最低的菲律宾22.9%到最高的泰国41.2%,这些远高于美国在此期间的投资率18.1%。
东亚扩张性的投资活动仅靠国内储蓄是不够的,银行部门和资本账户开放使得他们可以从全球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从1991年到1996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接受了巨额的外国资本,韩国和马来西亚也在那段时间增加了大量的储备头寸,如表1。
为了获得稳定的资本,外币借款的吸引力取决于贷款期内的名义利率差和预期汇率变动,如表2。所以对于借款方在考虑外币融资时,稳定的汇率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借款主要得益于名义借款利率的差额。危机前东亚经济体一般对汇率波动进行管理,Calvo&Reinhart(2000)经验研究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呈现“害怕浮动”并提出了这种政策行为的几种解释。因为稳定的汇率政策,央行可以低成本获得外国资本以避免对冲外汇风险的需要。这种国内借款的盈利差别、汇率波动和银行部门因政府存款保险(至少隐含)救助保证而导致的道德风险结合在一起被MeKinnon&Pill(1999)称为“过度借债综合症”。
1997年危机前,东亚是净对外债务人。债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政府(债务)、金融机构和非金融部门企业,如表3。
所以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各国经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过度借外债、风险相对集中,一种表面繁荣而实际暗藏危机的景象。
(二)东亚经济体货币错配状况
亚洲金融危机前,货币错配的规模或/和增长的速度都很大。总短期货币错配指标(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或广义货币M2对外汇储备的比率)在危机期间相对较高,甚至有上升的情况。在危机爆发后,货币错配指标迅速下降(如表4)。在所有发生过危机的国家中,银行部门的外汇敞口风险都显著地上升(如表5)。
在1997年前,印度尼西亚、韩国和马来西亚都自1993年起政府预算盈余,菲律宾自1994年有盈余,危机的第一发生国泰国从1988年起平均有GDP的3%的预算盈余。因此东亚的相对财政状况使得更多的外国贷款人认为东亚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既然公共部门对过度借贷不负主要责任,就剩金融和非金融私人部门。金融部门有一点值得关注:大量的外国投资通过金融部门进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非金融企业的过度外币借款。因为只有非常大的非金融企业才会直接参与外国资本市场,小企业则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此资本从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国内金融部门到缺乏资金的企业。因此,借贷的外币风险主要集中在金融部门,如表6。
由此可见亚洲金融危机前,主要危机发生国的负债型货币错配都非常严重,货币错配的部门相对集中于银行和金融公司,因而风险也相对集中。然而在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下,这些风险只是在累积,而没有真正暴露出来。
(三)货币错配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汇率严重贬值,东南亚国家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允许其浮动,投资急剧缩减、GDP直线下滑。大量的实证文献对新兴经济体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与货币和银行危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一个能预测危机的“先行指标”。结论正如Allen(2002)所发现的,“几乎所有的危机都伴随着货币错配。”负债美元化与本币大幅贬值相互作用,会大大降低私人部门的净值和资信,进而导致支出和产出下降,最终导致金融危机。Pedro(2003)以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的公司数据为样本,检测货币错配与公司投资的关系,也证实了货币错配确实影响投资支出,如表7。
Pedro认为货币错配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的泰国投资下降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危机期间,资产负债表渠道确实在起作用。在危机前过度投资的情况下,过度投资导致货币错配以及后来的货币错配对投资的影响相互作用。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东亚经济体自身的缺陷有关(Radelet&Sachs,1998),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和市场,这种无风险对冲的外债蕴藏着巨大的货币错配风险,在固定汇率制度不能维持的情况下立即演变成了金融危机。
三、不成熟的债权经济体的货币错配
(一)债权型货币错配与日本经济衰退
1. 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
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家,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介和世界主要的净债权国,但日本还不是一
个不成熟的债权国,因为无论经常项目下还是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几乎都不用日元结算。1990年,日本40%以下的出口和15%以下的进口是用日元结算的;在资本项目下,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约占其储蓄盈余的1/4,但大都不以日元进行国际借贷。从20世纪80-90年代日本资本的流入流出,可以看出隐藏的相关风险,如表8。
从1980―1990年,长期资本外流累积数大于日本巨额的经常账户盈余,基本余额的赤字通过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来弥补。这些短期资本主要是日本各家银行的外币(美元)存款,1986-1989年泡沫经济时期短期资本增长特别迅速。由于日本愿意借入短期资金发放(大于经常项目盈余的)长期贷款,正如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和1914年以前的英国那样,是个巨大的“国际金融中介”。唯一区别的是日本的资产、负债是用外国货币而不是本国货币计值的。但从1991-1994年泡沫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一模式失灵了,日本不再是一个国际金融中介。实际上1991年长期资本回流,形成巨额基本余额顺差。到1995年基本余额仍是正的。与长期资本回流对照,日本对外净短期贷款增加,1991年达到1190亿美元。虽然1992-1994年长期资本外流又有所上升,但短期资本外流仍然是经常项目盈余重要的资金融通渠道。总之,由于日元在国际经济中作用不大,且当时日元汇率波动大,谁也不愿将日元存入日本银行,日本无法继续走国际金融中介的道路。
2. 日本货币风险的积累
由于海外收益率较高,加上政府放宽对资本流动的限制,日本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海外发放大量非日元贷款。因此,日本国内的银行和众多保险公司,积累了大量高收益的美元资产,而其负债主要以日元为主,这一内部的货币错配,使得日本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均衡很不稳定。
日本银行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银行部门经历了净对外资产的巨大增加。表9提供了详细的日本对外资产持有。在收支平衡表的左边,净对外资产主要是由官方外汇储备、银行部门和非银行私人机构,在右边是以累计的流入国内的净FDI,净值表示经常账户盈余。
通过观察表9可以看出,第一,比较(5)栏和(6)栏,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日本私人部门净对外资产很大比例;第二,(7)栏中私人持有的外币资产占总净外币资产的比例随着20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衰落也呈现下滑趋势。私人部门的持有量和定期地对H元升值的攻击有关。私人部门的持有量占总量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到中期有所下降,然后自美国追求强势美元政策开始稳定。后来在21世纪初又开始执行软美元政策,私人部门又抛出美元导致央行的大量累积,这种趋势一直到2005年结束。日本经历的教训是:靠私人部门为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融资是脆弱的,因为只要汇率持续波动,尤其是汇率经常作为一项政策工具试图管理经常账户盈余,私人部门会在累积对外国人的债权和在外汇市场升值预期很强时转入日元资产,也就是说私人部门不乐意为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积累对外国人的债权。这迫使中央银行吸收私人部门抛出的巨额的美元流动性。
3. 货币错配与日本经济衰退
在一个不成熟的债权国,其私人金融机构却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即汇率波动的风险和购买美元资产的风险。高储蓄两难在私人部门尤其是金融部门的投资组合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日本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投资于美元债权的规模相当于本国巨额的储蓄盈余,其资产负债表上的美元资产相对于日元计价的国内负债(银行存款、年金等)越来越多。即使不考虑日元升值预期,仅是汇率的随机波动就有可能侵吞到一家资本运行良好的银行的净资产。
另一方面,当日元升值超过购买力平价,就会导致出现相对价格攀升和国内投资萎缩。这样不但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吸引力,而且抑制了投资和银行信贷需求,投资成本增大。
由此可见,日元升值一方面使得累积巨额美元资产的私人部门资产净值大大减少,另一方面降低了出口商品竞争力,抑制了投资和信贷需求,资产负债表的负效应和竞争的负效应的相互促进,加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
(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债权型货币错配与新风险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外汇储备的累积对维护一国货币稳定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国由过去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如表10,在2000-2005年间,新兴市场经济体累积的外汇储备以平均每年2500亿美元的速度在增长。这差不多是20世纪90年代初储备水平的五倍还多,从外汇储备与GDP的比率来看,增速比较快的有中国、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如图1。
由于资本流入和经常账户剩余使得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本币升值压力。拥有对外净债权的亚洲新兴市场在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的情况下,货币错配也呈现了另一种形式,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如表11)。
私人部门净对外债权而产生的货币错配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行为产生影响。对于一个净债权人,汇率波动的增加或净值的下降会减少对外净资产的累积,而且国外高贷款利率的收益会减少,进一步对金融部门不利。
外汇储备的累积对经济体中的金融机构也会产生影响:当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大量的持续性的干预时,额外的外汇收购必须通过签发本币债券来融资(国债)。为了预防货币扩张,央行需要减少政府债券或增加自身的有价证券。央行资产负债表融资缺口的测算可以通过外汇储备减去流通中的货币的余额。这个缺口越大,央行和政府的债券供给的也越大。当居民和非银行企业持有这类债券,银行存款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债券购买代替了银行中的现金持有。但很多亚洲国家的债券市场发展有限,意味着是银行而不是非银行的私人部门接手了大量的过度发行的央行和政府证券。总之,巨额的外币资产对亚洲银行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储蓄剩余和央行为防止货币升值预期而进行的冲销干预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二是银行大量投资于政府和央行证券,总资产中流动资产的份额增加得很快。
当前,美元仍是国际银行间短期拆借的主要货币,美元在亚洲仍占据主导地位。不成熟的债权经济体不断积累以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货币计价的外币债权,如美元。然而,由此产生的货币错配使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保持投资组合的均衡和进行货币管理变得更加困难。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虽然累积了巨额外汇储备以维护本国的币值稳定,但由于是不成熟的债权国,其外币资产主要是以美元计价,所以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新的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在本币升值压力下,对私人部门、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整个经济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对债务型货币错配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债权型货币错配与日本经济衰退的联系进行历史地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债务型货币错配
还是债权型货币错配,在一定的条件下,均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经济金融危机。
(一)汇率的巨大波动
债务型货币错配在本币巨大贬值的情况下增加债务人的负担,而债权型货币错配在本币巨大升值的情况下会降低外币资产的本币价值,总之,货币错配本币的急剧波动下,恶化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进而影响其利润、投资及产出。在人民币汇率机制从固定向比较弹性的汇率制度转变的方案既定、人民币汇率存在持续升值的压力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具体形成机制应该渐进、有序地推进,在增强汇率波动幅度的同时,应该考虑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以免对经济金融造成重大冲击。
(二)本币不是国际货币
原罪问题的产生与不成熟的债权国都因为:本币不是国际货币。由于本币不是国际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只能获得以外币表示的借款;由于是不成熟的债权国,所以不能以借出自己的货币。从历史上看,大的债权国之所以能够借出自己的货币,主要是因为其存在开放的资本市场,并且能够为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主要货币:它们是“成熟”的债权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在美元本位制下,1914年前30年的英国在国际金本位制下,都是用本国货币放贷。因此,国内贷款人,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没有任何直接的外汇风险。由此可见,为规避风险,就需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另外要加强人民币的区域合作,维护区域内汇率的相对稳定;最后是要逐步地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进而走向国际化。
(三)缺乏发达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
无论是金融危机前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衰退期的日本还是现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都没有对外币负债或外币资产的汇率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对冲与防范。主要原因是其落后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不能为汇率风险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因此积极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迅速建立有效的外汇市场,推出各种防范汇率风险的衍生产品,为防范风险提供必备的工具是降低货币错配风险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危机;菲律宾;经济影响;比较
[作者简介]段东南,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8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Fll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033-0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菲律宾经济也同样深受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两次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经济的影响,对我们深入认识金融危机的危害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1997年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经济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菲律宾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菲律宾经济受到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金融危机迟滞了菲律宾经济的增长,通胀压力加大。自1993年开始,菲律宾经济就已经持续增长,但是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打乱了菲律宾经济的正常发展,菲律宾政府不得不重新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预期,将1998年的增长率从6%调为4%,后又调整为2.5%~3%。实际上,1998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5%,增长幅度低于1996年的5.9%和1997的5.2%。1998年菲律宾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0.08%,远低于1996年和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7.2%和5.2%。1998年菲律宾的通胀率达到9.7%。比1997年的5.9%高出3.8个百分点。而在1992年到1997年之前这段时间,菲律宾的通胀率平均为8%左右。突然而至的亚洲金融危机使菲律宾经济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菲律宾金融危机中比索大幅贬值,股市动荡,国家财富损失惨重。1998年的平均汇率为40.89:1,这比1996年的26.22:1贬值了55.9%,比1997年的29.47:1贬值了38.8%。由于菲律宾的外债多数以美元计算,比索贬值使菲律宾国家的大量财富化为灰烬。相似的情况出现在股市,律宾股票交易综合指数由危机前的3447点一路下跌到1998年9月的1092点,股价平均下跌61.8%。菲律宾几年的股市繁荣景象连同繁荣带来的利润全部损失殆尽。
第三,金融危机影响投资,加重了债务负担。金融危机给外国直接投资也带来了风险。菲央行数据显示,1998年菲律宾的外国实际直接投资为8.8亿美元,分别比1996年的12.8亿美元和1997年的10,5亿美元下降了30.9%和16%。同时国内外私人投资也变得谨慎,1998年菲律宾批准的私人承诺投资为3751亿比索,但实际投资只有2033亿比索。同时菲律宾债务负担加重,1997年底菲律宾外债为454.3亿美元,1998年底外债比1997年增加5.2%,达478亿美元,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3.4%,其债务远大于菲律宾的外汇储备。
第四,企业经营困难,出口增长减缓,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比索贬值、利率上调以及市场疲软,使本已陷入困境的菲律宾企业雪上加霜。据统计,1998年菲律宾共计有3072年企业停产或缩产,比1997年增加了166%。危机加重了企业经营困难,出口减少,1997年菲律宾出口增长率为22.8%,到2008年出口总额295亿美元,增长率下降为16.9%。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菲律宾政府采取了扩大开支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1998年菲律宾的财政赤字接近500亿比索。而在1996年菲律宾政府财政盈余达到62.6亿比索,1997年也有15.6亿比索。
第五,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激增。在经济危机的“海啸”中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普通民众了。货币贬值和高贷款利率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百万人失业。1998年菲律宾的失业率达到10.1%,比1997年7.9%高出2.2个百分点,共计有314.4万人失业。菲国家统计局1998年的调查显示,占全国人口90%的1350万家庭认为自己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活水平下降。危机导致失业增加,贫困人口数上升,影响菲律宾的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以及长期的发展。
二、2008年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经济的影响
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业发达的美国,危机波及的范围特别广,菲律宾经济在本次危机中也未能幸免,具体来说菲律宾经济受到的冲击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菲律宾金融领域受到冲击,股市汇市动荡,投资减少,通货膨胀率上升。在危机影响下,菲律宾比索持续贬值,到2008年10月24日,比索汇率收于48.99:1,创21个月的最低记录。而在2007年比索曾是亚洲地区表现最好的货币,升值达20%左右。在金融危机下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据菲律宾投资署的数据显示,2008年菲律宾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5.2亿美元,比2007年的29.16亿美元减少了一半。受美元贬值、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出现新一轮的通货膨胀。2008年菲律宾通胀率高达9.3%,远超出2007年的2.8%。随着应对措施的实施,2009年菲律宾全年通胀率降低为3,2%。但是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菲律宾经济仍面临通胀的压力。
第二,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经济增长压力增加。菲律宾等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奉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商品出口、资金和技术都依靠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外依存度较高。这种不对称的依赖容易使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受制于人,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发生,使菲律宾出口减少,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调整压力。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菲律宾进口总额同比下降24.2%,为430亿美元;出口额比2008年的491亿美元下降了21.9%,为383亿美元。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发达国家经济放缓,需求减少,这也影响到菲律宾经济的增长。2007年菲律宾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2%,但统计部门的2008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率为3.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9%,是菲律宾自1998年以来的新低。
第三,财政赤字攀升。2010年2月菲财政部数据显示,由于菲政府部门和国有机构借贷热潮持续,截至2009年6月底,公共部门的未偿债务上升至5.6万亿比索。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外国投资和需求减少,出口减缓,本国消费不振,菲律宾政府只有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支出以弥补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不足。因此,菲律宾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攀升,2008年和2009年财政赤字达681亿比索和2985亿比索。
第四,影响菲律宾的劳务经济,失业人数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外劳经济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2008年的外劳汇款达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2009年菲律宾外劳汇款增长5.6%,达173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下降不少。由于菲律宾的大部分外劳从事的都是低端产业,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劳面临的失业压力加大。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预测,2009年800万外劳中将会有59万人面临失业。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菲律宾失业人数为238万人,失业率达7.5%,比2008年的7.4%略有上升。但2010年3月经济学家预计菲律宾贫困人口可能从2008年的33%增至2010年的38%。
三、两次金融危机下对菲律宾经济影响的比较
由于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不同,给菲律宾经济造成的影响也各异。
第一,两次危机对菲律宾经济影响的相同之处。首先,两次金融危机都使菲律宾金融体系遭受刨伤,比索汇率出现大幅贬值,股市都出现大幅波动,外资纷纷撤离菲律宾市场,给菲律宾经济带来沉重冲击。同时两次危机后菲律宾的通胀率迅速上升,远高出危机前的水平。其次,两次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额减少,同时外国投资下降,内需不振,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数增加,失业压力增大,国民生活水平下降。虽然具体的数字不同,但两次金融危机对这些方面的影响是切实的。再次,亚洲金融危机使政府外债增加,1997年底外债总额为454亿美元。政府采取的扩大财政开支,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赤字,1998年就接近500亿比索。在目前的危机中,菲政府也在2009年实施了3300亿比索的刺激经济计划,财政赤字达2985亿比索。
第二,两次危机对菲律宾经济影响的不同之处。首先是影响程度不同。1997年亚溯金融危机由于直接发源于东南亚国家,所以受到最先和最沉重的打击的是亚洲国家,在危机中菲律宾经济损失惨重。而在目前的危机中,菲律宾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且长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果说菲律宾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得的是急性病,那么此次菲律宾得的将是慢性病,其后果可能会更严重更长久。其次是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情况不同。1997年金融危机菲律宾短期外债比例过大,外汇储备的不足造成在面临国际游资的冲击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抵御危机。而目前危机发生时,2007年底菲外债为549亿美元,其中87.1%为长期外债,美元占51.8%,日元为25.2%。短期外债比例减少。外债构成发生了变化,尽量多元化而不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