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今、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上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居者优有其屋”而不是满足于“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在住宅的户型上要求舒适美观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住宅的外延周边环境、城市景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衡。这就要求了我们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既要知晓历史、了解政治,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打造属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设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成都人好休闲、爱坐茶馆、爱吃火锅、摆龙门阵,每逢周末节日我们都能看到茶楼、农家乐、景区里打牌、烧烤、喝茶的人们络绎不绝。而易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休闲文化空间增强了人们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的存在很好地避开了城市规划进程中弊端,立足成都,展示具有西南特色巴蜀文化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参与性。为了顺应潮流的发展其下属的易园餐饮公司在成都开创了园林食府茶道之先河,创造出具有易园特色的易园食谱,易园茶艺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2.把握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设计理念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移步异景”,我们也有优秀的园林作品拙政园、狮子园,所以,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地域文化和造园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步入成都易园园林景观中,你就会被主体建筑养正轩吸引。它的存在将园中的水面一分为二,在水体的周围兴建筑、筑亭、依叠石而见长廊;白墙褐色木材的传统建筑,山墙上镶嵌着富有寓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园内景观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川派园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园的入口处、转角处以及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让人一步入园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韵味。
3.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
传统与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存在是因为时代作为参照物,而时代的发展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传统必须要适应时代,而时代也必须要继承传统。谈起西安,我们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说起成都都会想到少城文化宽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而成都作为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易园园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乡、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与金牛宾馆一墙之隔,占地120余亩。与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一起作为成都文化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有涵养的同时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广东、深圳经济发展可喜可贺,但他们毕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城市建设并没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败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只能是充饥。真正有营养的还是我们传统中餐。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一样,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方面,还是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景观,这样的城市建设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4.传统文化与群众互动、参与性
易园园林集观光、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时尚大都市的繁荣,也可以领略到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5.总结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园林在现代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投资、居住等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除了要考虑空气净化、噪音吸收等问题,还应该根据景观设计对空间进行分割、对园林环境进行美化;除了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节能型、科学性还要考虑城市的文化氛围营造、生态平衡的把握、城市综合建设的协调。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概述与重要性分析
1.1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规划的关键环节是景观的主题思想,按照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特点风情的景观。景观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应该仔细推敲,匠心独运的确定主题思想。如某公园用荔枝树作为主题,设计为岭南风情的休闲长廊,进行植物配置时,长廊两边沿着草坪种植荔枝树,并设杨贵妃雕塑讲述了当年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呼应景观主题。又如广州亚运会广州的很多公园以五羊(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和运动主题,设计了很多与五羊和运动有关的雕像、园艺等。对于城市景观主题思想的确定还应该考虑园林绿地功能。
1.2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单纯的植树、摆雕塑、种草等简单流程外,还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及划分空间达到不错的视觉效果。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达到城市美观的效果,还要注重景观功能性体现。其重要性的体现为: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二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营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生活重要保障;三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开展休闲运动、投资环境建设、人们素质提高等有着重要的影响[1]。
2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2.1根据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改善的作用,因此规划设计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因该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常常出现过于看重景观的建设、规划形式,从而忽略了植物引入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与危害。就此看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员除了把握好美观与实用,更应该重点所用植物以及种植方式等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全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规避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方法有是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可尽可能的选用该城市特有的或原生的植物,规避外来植物的侵犯。本地植物的选用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发展,使当地生态保持平衡,一定程度上也为可以达到打造特有城市景观的目的,加快了城市综合文化的氛围建设。如在广州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木棉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公园、道路等景观设计规划所用到的主要植物,快速的提高了广州木棉花故乡的城市名片的知名度,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3]。
2.2结合文化主题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常见方式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同一主题,并以该主题命名园林。城市发展规划导致了园林建设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改建与新建。
2.2.1改建
园林规划设计在原有园林改建基础上应该保留原来的建筑设计风格。进行规划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实地进行考察,对原建筑进行分析,对建筑的历史故事、建筑损耗、设计原理灯光进行了解分析,为新园林的设计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2.2.2新建
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按照园林的设计主题与场地的地形、城市气候条件、本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结合与分析,最终确定景观设计主题并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3将互动式园林景观作为设计方向
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经成为了常态,缺乏互动缺乏沟通。因此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互动式原来景观为反向,能够让人们在互动景观的带动下增进感情,丰富休闲娱乐活动,促进沟通。现代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打破以前的“景”“观”的观念,不能够只注重设计“景”忽略人的与景的互动。如,在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采用立体的石头雕塑、植物雕塑等突出景观的局部中心思想,导致人们进行休闲活动时仅仅局限在“观”上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园林设计的理念相结合,注重景观和游人之间的互动性,用互动形式提供更多的、更丰富、更有趣的休闲娱乐。如,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利用水景突出整体景观视觉效果,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部分水景喷泉设计互动形式,加入了音乐的概念,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与之产生很好的互动。以互动作为原来景观设计方向,已经成为了当展的趋势。如,在水流的上方设置秋千式的吊桥让人们观赏景观同时也可以进行娱乐活动,该设置既注重了景观的观赏价值也提高了城市园林的娱乐价值,也使得园林氛围建设得到促进[3]。
2.4采用立体绿化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立体绿化的积极采用让城市绿化面积大范围的提高,也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建立了一个新的发挥空间平台。进行景观立体绿化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多年长植物原则和植物生长特点,设计可持续性的立体绿化景观。进行立体绿化时还可以利用园林中的灯柱、墙体、座椅、栅栏、高架、绿棚、凉亭等可以利用的建筑,增加园林空间,设计出独具风格的绿化立体景观,让人在视觉、感觉的空间变大,还能够利用绿化立体景观吸附浮尘,净化空气,成为城市高质量环境的重要保障。
3.开阔景观设计方式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的要求、生活环境的要求都在进一步提升,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园林景观设计员应该将设计思路更加放开,用多样的形式提升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如将园林景观路面规划设计使用小路用泥地、零散铺石方式进行,还将道路两边设置模仿的野生环境,设计成郊外自然风景。泥地、零散铺石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园林绿化的面积并提供了便捷条件,泥地和路石之间缝隙大大增加了园林里绿化草种植的面积,有助于打造独特园林景观,提高园林绿化面积[4]。
4结 语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绿化起着关键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设计规划以保护城市生态保护为基础,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提升绿化范围,促进综合环境改善,生活舒适度提升。因此,这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技术以及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园林情况以及城市基础信息以外,还应该考虑生态影响、人性化设计、创新互动性等人们的需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作为城市园林设计人应该重点考虑以及需要深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喜旭芳.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J].今日科苑,2010,No.21016:169.
[2]刘明程.浅议城市园林景观路的规划和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No.19505:204.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思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为此,要运用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布局,使园林在生态上合理,构图上符合要求。中国的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园林景观设计对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求园林设计师不断提高水平,对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反复推敲,创造出温馨的环境。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林规划设计应主题明确
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论文大全。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园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如某一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计为老年宫小院。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一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题,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种景色。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题办法和手段,找到一条综合性的创作路径。
园林规划设计应主题明确,要做到:第一,要有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和适度的文化品位,利用独特的创新视角和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体现出人文关怀。方案确定之后,要透过细部进行传达,要经得住推敲。第二,要善待、慎待园林建筑。由于建筑构筑物、雕塑等硬件往往是公园绿地的要素,这些建筑在公园绿地中有时处于主景、点景和主题地位,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中,要十分重视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形象、体量和尺度,以及由此传达的思想文化,利用有深度、有品位、独特的形象来加强文化与生活的积累与沟通。第三,要重视原有绿地的减法设计,突出园林中的大树景观,尤其是对植物和过繁建筑物的删减,保证植被景观和植株的形态美、个体美,在提高绿地艺术质量的同时做到植物群落科学合理。
二、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其主题是人本身,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人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规划设计应注重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论文大全。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论文大全。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竞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四、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生态性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具体地来说,园林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生态原则和植物群落原则的指导下,注意选择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等方而有特色的树种进行绿化,景观与生态环境融于一体,或以园林景观反映生态主题,使城市园林既发挥了生态效益,又表现出城市园林的景观作用。
五、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经济性
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汲取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种种因素,结合相应的场所、环境、文化等要素,与植物、山水、建筑等统起来进行综合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景观感受,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求和愿望,适应人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创造出具有时代印痕的建筑艺术。在景观材料的选用上盲目跟风,包括大树、热带景观树种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有许多中看不中用,或根本不能“入乡随俗”的舶来品,导致保养负担过重。
独特的中国园林是把中国的文学、哲学、艺术和建筑融汇成一体。中国传统园林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把山水、树木花卉、建筑,揉合在一起,并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把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中国式写意山水园林。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园林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国内现代园林的发展,也正在进行着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这既需要秉承传统,又要适应现代。
参考文献
[1]任梦非.园林规划设计步骤(一)[J].园林,2000(1):14.
[2]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风景园林网,2009, 9(16)
[3]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150,154
关键词:生态理念;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全世界中最早在大城市建立自然式园林的要数中国的杭州西湖了,大约在公元9世纪,其已是一个周的首府了,到了12世纪,其更是成为了南宋的国都,西湖的面积更是达到了最高,成为了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大园林。后来在西方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提出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现代城市并不是高层建筑密集的诸如纽约、东京等之类的大城市,而是生态自然的园林城市,这些不可不说有一部分借鉴于中国。对于我国来说,城市存在的问题也较为严峻,污染严重,所以在建设生态自然型的园林城市方面仍需努力,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建设适合现代人居住的现代园林城市。
一、生态园林型城市的概念及理念
生态园林城市强调的重点是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将来的互相影响与依赖共存,现今对于生态园林型城市的概念定义为“大园林”,其出发点在于保护、建设与完善现代城市大环境的基础之上,来追求城市与自然和平相处,以此来实现对于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生态园林型城市来说,其要求体现在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精神与物资都能得到满足、日常生活便捷以及城市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分布构造合理,相辅相成,人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和谐相处,互利共存。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环境的改变之上,风清水净,山水与楼台相映成趣,到处绿荫掩映鸟语花香,人类生存在充满诗情画意生机勃勃的现代城市中。生态园林的主要理念在于创造出具有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追求的主旨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使得人们在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享受自然,体会其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认识得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
二、生态型城市园林规划原则与特点
1、生态园林型城市景观规划原则
对于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来说,只是建设绿地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景观的规划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其一是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其具体内容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的保护、利用、改造和恢复之间的关系,早保护生态自然的前提下,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合理的规划自然景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开发,避免出现为了增长经济而过度开发破坏环境的现象,保证城市的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其二是城乡一体,景观分区。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方法,将城市绿地建设与国土绿色的大背景联系起来,将城市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与管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要根据自然环境的条件,将景观分区处理,从而形成各具特点的自然文化景观。其三是森林围城,经济绿地。具体是指在城市周围或内部大量进行绿化,使城市溶解在在自然之中,同时在规划过程中也要注意经济建设的问题,合理的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之间的融合,以环境带动经济,再由经济来加强环境的保护。
2、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特点
城市园林建设要达到花园式的熊爱国,其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宽厚的绿化网络;二是丰富的园林景观。对于前者而言,其具体表现在城市的街道绿化方面,众所周知街道绿化对于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重大,其宽度需要占到街道总宽度的32%以上,同时还要结合相关的临街居民区,以此来形成宽厚的绿化网络,并由此延伸出去,净化市区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带来的危害,提高道路因为绿化而带来的生态效应。后者则是讲究园林景观的美观度,植物是现代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其色调对比与高低错落、迹象变化等等一些特点将多样化的植物进行艺术组合,从而形成极具观赏性的园林景观,因地制宜,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要利用周边的环境,创造出具有情趣的生活环境。
三、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的具体措施
1、设计好城市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实质上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园林技术和相关的工程技术,来对其进行地形改造或是栽种植物,并合理的建造建筑和布置园林,从而创建出美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其美观度。一般来说,园林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适合”。所谓“适合”有两层意思,一是因地制宜设计景观;二是设计的园林适合于服务对象。除此之外,需要考虑的还有“经济“的问题,事实上因地制宜的设计景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投入,也能解决一部分的经济问题,对于经济问题来说其宗旨在于花少钱做好事。最后还要注意的问题是最大限度实现“美观”,也就是在园林的布局、造景方面达到艺术的水准。在这三个问题中,相较而言“美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但是这三者也存在着相关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只注意园林的“经济、适用”而不考虑园林的观赏性,就会降低园林的艺术性,失去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但是若是只注意“美观”,而不考虑“经济”和“适用”的问题,就会因为缺乏经济基础而使得设计成为纸上谈兵。随意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要在参考“经济”和“适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进行“美观”,从而创造出理想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2、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建设城市园林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基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提出了利用生态环境科学来进行城市环境建设的观点,从宏观上做到人类环境的改造,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景观生态与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逐渐现出雏形,这里园林绿色被当做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此,对于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等都要以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来作为依据,从而达到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使得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园林化与花园化。
总而言之,因为人口的日渐密集、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的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的生态系统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因此,为了是受到破坏的城市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改善,从而建造宁静、舒适美好的生存空间。目前而言,世界上公认的改善环境的做好办法是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相关途径来对城市园林进行规划与设计建设,从城市环境的质量问题出发,基于现代园林型城市的规划原则与设计特点,实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最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城乡生态建设的三大理论支柱——复合生态 循环经济 生态文化[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官群智;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J];广东建材;2009年08期
[3]王剑南;浅谈如何加强对城市环境及生态园林的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21期。
【关键词】:材料;地方材料;地域性景观;景观表达;营造
[ Abstract ]: as the basic unit to expres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major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must have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interpr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 material,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regional landscape,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to unique landscape designer site and regional materials.
[ keyword ]: material; local materials; regional landscape; landscape expression; creat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每个地方都有其盛产的地方材料,因此对地方材料的利用也往往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纵观园林艺术的历史,大部分园林景观都是遵循其特定时代的文化脉络而创造出特定的艺术形式。地方材料所承载的地方风土人情使其在今天的园林发展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地方材料的使用已从过去的客观必要而上升为今天的人文需求。因此,保护和发扬地方性园林传统景观是非常必要的。地域景观的营造需要对地方特有的材料及地方风土人情全面的剖析和了解。作为我国古代园林中“就地取材”的选材原则,体现了对地方材料的重视和充分利用,依然需要切实遵循。
一.传统材料与地域景观
1.植物营造地域景观
不同地区的场所中,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植物。植物是最有生命力的园林材料,它们根植于当地的气候,每个场所里的一草一木都表达着地方的特色[1]。
乡土植物与地域景观
所谓乡土植物或称本地植物是某一地区内自然分布生长,而不是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物种。即指一定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自然传播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壤等相适应而能稳定生长的植物[2]。每个地区都会有当地独特的气候,如旱地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性气候等等,这些气候区都有属于它们的绿色标志――乡土植物。所以应该注重乡土植物材料的应用,强化地方景观的氛围。如湛江市和广州市等岭南地区的行道树大多以椰树和榕树为主,表达了热带南国风情的园林景观;长春等北方城市公园植物大多以针叶树为主,表达寒带公园植物群落的美感;麻城等山区的水土保持树种多以湿地松为主,体现荒山恢复的植物景观。
场地内部原有植物与地域景观
场地内及周边的植物就相当于场地特有的品质,我们对其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场地里的树木花草反应了它对场地的小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尊重场地内的植物材料就是对场地景观深层次理解的体现,它在从另一个角度预示着设计之后的植物应该是以什么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川市来美安SUR公寓综合体风景园林规划,项目位于韩国的果川市,韩国的行政文化中心,项目旨在使最私人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公众利用。项目对树木的再利用提出了两点原则:一是种植SUR基地里的栎树、松树和樱花树,二是保留施工场地,如修建大坝、高速公路或挖山的场地树木[3]。
植物材料与当地的历史人文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志士将自己的情感借植物予以宣泄,久而久之,植物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个性。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材料配置在其应有的文化故乡里,使人更能体会到当地的文化风情,而这类植物成为地方形象的代表。如枇杷,枇杷是四季常绿,“寒暑无变,负雪杨华”,“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的果树(宋・周《枇杷赋并序》)。枇杷确实是冬花夏实,可以繁荣寂寞的冬景,丰富初夏的时鲜。枣具有极好的“比德”内涵,《汉书・王吉传》载:“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邻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传记了王吉之睦邻和重情,正赞扬了枣树之德。这类故事对城市人口日益密集、邻里纠纷频频的今天,是应该广为宣传的[4]。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能够体现出来,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杭州柳浪闻莺(垂柳),金陵十景栖霞丹枫(枫香),海口的椰风(椰子),苏州的香雪海(梅花),这些植物景观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5]。
2.石材营造地域景观
石头是自然的材料,尤其是选用当地的石材,具有自然的亲和力的同时更能表达当地的地域风情。如块石、毛石片石等,浙江贵州、福建等地都是利用石材十分充分的地区。
每个地方都会有属于当地人们的建筑,他们的生活在此频繁的发生,这类建筑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是人们乐意向往的场所。它界定了当地的历史或文化,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地方归宿感和领域感,而这列建筑的材质很最大程度上都是利用了地方材料。
石材用于大尺度景观
在中国许多山区,由于人们水源的需求,在山间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而桥梁工程师们对这些高架引水渠的设计显得尤为慎重。在湖北麻城等山区,你可以看到数不清的高架引水渠以一种朴素却又气势磅礴的姿态横跨山与山之间。朴素是因为设计师都选取的当地的石材进行砌筑,石块在经过数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之后,留下了古老而又朴素自然的肌理。高架引水渠有的高处地面有一百米以上,横跨两山之间,巨大的构筑物存在与自然的山体之中却没有破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地的石材的质感,为山地景观添加了一种新的诠释。如西班牙塞哥维亚的古罗马水道(如图1),古罗马建的引水渠主要每天向城市供水。古罗马的引水渠也成了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石材用于小尺度景观
石材用于就地取材以对天然材料的利用和简单加工为主的取材方式通常称为就地取材。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选材的主要方式。在古代,由于各地木材和石材均能方便地获取,所以建筑大都是由木、石为主要材料来构筑,通过掇山叠石来创造景观。计成说过“是石堪堆,便山可采”。南方园林大多用太湖石和黄石,而在北方园林中,同样是用石,却以用北方盛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居多[6]。造园家利用不同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所以,叠石为假山就成为古代园林中最具特色和最富表现力的园景形象,堆叠假山也成了“石”在古代园林中营造园景最主要的用途。如扬州个园(如图3),个园以叠石精巧闻名。园内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由楼、台、厅、轩相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独具特色。在园中西北角,选用玲珑剔透的湖石叠成。
石材用于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发挥这不可小觑的作用,一方面自己可以形成一定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对空间进行划分,是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常见的材料有石材、木材、不锈钢混凝土等等。文化景观小品常常会起到点名文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广州市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利用石材进行雕刻,自然朴素的材质更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五羊雕像很好的体现了广州关于五羊文化传说的地域景观(如图2)。
3.土壤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土壤大多用于地形 对地形的考虑是景观设计师解读一个场地的首要因素,也是游人对一个公园整体感的认知的重要要素。利用地形可创造围合的幽僻的半围合空间、制造出园林中的制高点,形成水景,创造不同的隐匿景点,并能隔离噪音和为植物创造合适的小气候。用土堆出的地形往往比较平整,若覆盖草皮可以使地形产生细腻光滑的表面,在地形的高处种植高达的乔木,在地处种植低矮的灌木,这样可以利用植被丰富地形的立面轮廓。用土塑造地形时还应考虑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坡度过大土体不容易稳定
对地形的材料选择在之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近几年,景观设计师们开始挖掘地形材料的潜力。好的景观设计需要对地形的材料进行别具风格的设计。利用当地的土壤去塑造地形,提高设计的亮点,也是对地方材料的尊重,对地域景观的很好表达。如保罗.汤普森设计的澳大利亚花园,该场地位于一个旧采沙场内,土壤贫瘠。设计者利用干旱缺水的景观主题和澳大利亚独特的旱地景观类型来为游客打造一种独特的体验,公园极大程度地利用本地的砂石、岩石和花岗岩砾石贯穿整个项目,她向人们展示了那些不讨人喜欢的美丽[3]。红砂园利用当地的土壤,体现了对澳大利亚旱地地域景观的考量和尊重(如图4、5)。
图(4)一期从游客中心看红砂园 图(5)雕塑感强的类似强风侵蚀的月牙形
土壤用于铺地南方许多海滨城市利用特有的沙土进行铺地的设计。如湛江市观海长廊,设计者利用沙子铺满公园硬质步行空间的大部分,让市民在海滩有更为足够宽的领域在沙滩上游玩。沙的铺地淋漓精致地体现了滨水景观特有的景观风情(如图6)。
4. 木材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木材用于的最多最显眼的要属于园林建筑了,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基本上中国古典建筑都是用的木材。尤其是林区,木材取自当地,对当地材料的加工后营造的景观氛围充满了古朴与自然,自然镌刻着当地的景观意蕴。如黔西北的山地民居里至今还保留了很多木结构,体现了古朴的村容村貌。
园林建筑是公园空间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它的性质、体量、形式、轮廓线以及它的外表材料与色彩直接影响地域性公园空间景观的形象和气氛,满足和控制整个场地内人们的活动[7]。园林建筑应具有地域文化的内涵,从材料的选择上反映一定的地域性。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园林材料大多以木材为主。如留园建筑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建筑的材料选用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江南水乡的风格(如图7)。
5.砖、瓦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古语里既有秦砖汉瓦之说,可见瓦片这一材料应用于造园的历史之悠久。但新时期景观设计师们予以瓦的新的理解。瓦还可以用来表达景墙和地面铺装。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区的下沉花园,以2号院主要体现的是北京传统民居的文化特征以瓦片作为内部材料的景墙,设计中突破常规,将瓦片作为一种类似砖块的填充物,并以其特有的外形为景墙添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保留传统景墙的形制[8]。
园林中砖的使用历史悠久,砖是对特俗土壤的再加工,将土壤将材料看成是“有生命的”,并尊重它的“权利”,这才是寻找展现材料独一无二特性的最佳途径。砖是粘土为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所得的产品。是跨越了地质时间跨度的页岩和勃土的构成物。砖块看上去是那么的优雅。砖块构成的表面是斑驳而温暖的,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越发优美起来,经受了大自然的腐蚀,呈现出因时间久远而产生的光泽[9]。如云岩寺塔,中国古砖结构,位于苏州虎丘山上(如图8)。
砖块是人类使用的材料,与我们构造出来的环境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个地方砖的品质都不一样,自然都烙上了地方的特质。
6.水体
作为传统原料之一的水体,在现代社会赋予了新形象,在城市中到处可见丰富多样的喷泉景观。可是却少有了传统水景的意境,小桥流水,山水相映。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水景,静水通常有池、湖、潭等,如避暑山庄文津阁的“日月同辉”,利用水能倒影湖边假山的原理,在假山上巧设一透光孔,使倒影中出现月亮状光影,似水中月与天上日争辉[9]。水景要做到地方特色浓郁的氛围,要考虑与城市的整体形态相协调,尊重场地的自然水体,尊重当地的人文等等。并不是每个地方的水体都会具有特色,在缺水的地区,就尽量少用水体造景,所以不能强求出新,合理地利用水体。
新材料与地域景观
近些年,涌现一批个性鲜明的园林材料,设计师利用动物的贝壳或植物的外皮果实等生物材料进行创造性利用,点缀了园林景观。如湛江市的观海长廊的海豚雕像,其基座用生蚝白色的外壳附在表面,在阳光下白色的生蚝壳反射各种光芒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呼应。湛江市盛产生蚝,大量的生蚝壳被丢弃,而对材料敏感的设计师对其别出心裁地利用,创造出海滨城市的园林景观
废旧材料与地域景观
在我们对场地解读或施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设计场地内的各种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可以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再利用,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景观效果。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再利用还能延续场地的文脉,表达场地独有的景观特质,如场地原有的混凝土砖块、玻璃碎片等等。
由彼德・拉兹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设计是以对工业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旧铁轨路基被保留作为一种大地艺术作品,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片草坪。钢铁厂的炼钢炉等一些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可供人们攀爬远眺,大型的混凝土构筑物则可以作为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地。原地的材料被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和建筑材料循环使用。例如,砖块磨碎后用作红色混凝土集料,在原先焦煤及矿砂库上建立的示范花园,采用了焦煤、矿渣及矿物作为栽培基质。许多场地中现有的材料再一次被用来服务于新的工程,水泥骨料用废砖制成,由生铁制成的巨大的金属板,用压缩气体吹洗干净,镶嵌在沙土中,变成巨大的铺路石[10]。
二.设计原则
1.对场地原有材料的解读场地中的许多材料都镌刻着场地的时代印记,对场地内原有材料的解读,从中发现更多的信息,为下一步设计提供灵感,增添设计的创意。
2.对地方材料的特性的感知和灵活使用对地域材料的认知,会激发设计师对一个地方的设计灵感,也更能创造出属于这个地方的景观。
3.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感悟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路易康曾告诫设计者要了解材料的本质,并且在设计中对材料的意志给予尊重[11]。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或是文人故里,历史文化圣地,地方风俗习惯,这些很多体现在园林之中,如文人建筑、雕像,小品等等,这些都彰显了这个地方景观的文化气质。
三.结语
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对我们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警戒作用。人们也许更多的喜欢属于自己世代生存的环境,那里有他们生活的烙印。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有必要建设营造出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景观归属。对地方材料特性的了解是营造地域景观的品质的重要一步,更多的使用地方材料能够更好的表达了一个地方的特有景观,使我们的景观更加具有地域性,更加生态、自然、节约、低碳。
参考文献
【1】. 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
【2】.王立科.地方材料与现代园林[J].广东园林,20097.
【3】. 安东晚,刘晓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第6届风景园林奖2009获奖作品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徐德嘉.植物材料的文化意趣――形实兼丽型[J].园林,2011.
【5】. 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
【6】. 张蓉.浅谈我国现代园林中材料的运用与发展[J]. 陕西林业科技,2005.
【7】. 徐欢,朴永吉,庞.影响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构成要素探析[J].现代园林,2010
【8】.张莉.由造园材料看中国式意境的营造[J].广东园林,2011.
【9】.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运用[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10】.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