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形体舞蹈 训练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如今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让大学生感受到了外界巨大压力,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还设立了不少训练项目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形体舞蹈训练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就形体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来进行分析。
一、形体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现在有很多的高校都将形体舞蹈训练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来让学生自由选择,它完全是出于各自的喜好而定,所以这就是和专业课程有所不一样的地方。形体舞蹈训练在大学是特别受女孩子的喜爱,她们会把它当做是一个塑身的好方法,其实它不仅仅是塑身还可以在心理和精神上面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也就是由于他有很多的好处,所以参加报名的人数要比其它选修课程要多。而对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心理和情感上都还没有很快转变过来,那么高校就要给他们寻找一个出口,让他们能够释放情感和压力,而形体舞蹈训练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能够积极向上、乐观的过完大学生活。
(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大学生正是在发育的时期,所以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也不是很完善,而且面对学校和社会的种种压力,使得他们情绪低落、心理失去平衡、不自信,所以为了解决大学生情绪、心理、情感上的问题,就要通过形体舞蹈训练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情绪的波动,这也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一,形体舞蹈训练可以让学生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因为在形体舞蹈训练里面含有很多美的元素,动听的音乐和舒展的舞蹈动作都是我们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而且它和专业学习生活相比,多了一些活力和热情,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学习形体舞蹈,就算学生开始不是很自信,表现得很僵硬,慢慢就会发现自己在肢体语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也渐渐变得自信开朗起来,这样的一个变化就是形体舞蹈带给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在欣赏能力和气质上也都会有全面的提升,然后用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第二,形体舞蹈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身心放松,从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舞蹈中的形体美和动听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将一切坏的情绪都抛之脑后,用一颗平静的心去舞动,去找回最初的快乐。要知道心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很大影响的,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便可以使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乐趣,而在形体舞蹈训练正好可以给予我们一个愉快的心情,减少情绪上的不稳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形体舞蹈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坚持不放弃的精神。舞蹈训练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多样化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保持兴趣,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与教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精神,让他们在沟通和交流中增进感情,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从心理健康角度进行形体健康训练
(一)分析学生心理进行形体舞蹈训练
作为一个形体舞蹈教师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从学生心理出发来进行形体舞蹈训练。就比如在练习下腰、抱后腿等柔性动作时,其实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学生一般都会认为身体没有很强的柔软度,就展现不出优美的体形,这样就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心理障碍。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心理出发,告诉她们不要过度的去在意身体的柔韧性,一步一步的来,舞蹈训练不只是看柔韧度,其实还有很多很重要的内容。然后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其它方面,让他们从其它的地方找到自信,这样就能够达到训练的效果,让他们不仅不会对舞蹈产生厌倦的心理,而且还会爱上舞蹈,这就是从学生心理出发所带来的好处。
(二)观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解决
在形体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体形偏胖的学生来说,柔韧性就成了她们的一个噩梦,这样就会使他们对舞蹈失去自信,也会开始感到自卑,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就要去指导他们帮主他们从心理上自信起来,如果教师对此不闻不问的话,学生在心理上一定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也会对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师的细心发现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形体舞蹈训练在大学中是一个很有艺术性的教育方法,虽然它只是一门选修课程,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却是很有意义的一门课程,它不会像必修专业课那样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反而会带给学生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同时也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润生,赵燕.音乐美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体系 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裴涛(1978- ),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93-02
21世纪是全球文化大融合的世纪,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但有接受时代挑战的心理欲望,更要有一定的实战能力、创新能力、探险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格品质和面对挑战的信心与理念。21世纪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纵容娇惯下养成了孤立、任性、缺乏爱心等不良习惯,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成为21世纪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解析
1946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提出了比较权威的心理健康概念,即基于身体、情感、智能基础上能与周围的人心理健康互不矛盾的范围内,使自我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此后,各国心理专家基于此项论点,制定了判定心理是否健康的五项标准。当今心理学领域,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领域,属美国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权威著名,杰哈塔倡导“积极的精神健康”的健康观,主要包含态度方面、能力方面和人格方面。他强调,心理健康的人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使自己保持平稳安定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冷静处理和理性对待外来压力及环境刺激,保持自我稳定,对自我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基于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我国学者又做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定义概括:身心等各种机能健康;有一定的幸福感和安定感;情绪适应,符合社会生活规范;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具有现实志向,对环境积极适应;人格调和统一;具有应急、应变和从疾病危机中恢复的能力;有调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上对心理健康定义,是相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来讲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被完善、被修正,并逐渐定格为,心理健康就是指客观环境和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桥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使人保持一种自我安定和自我安心感,实现自我快乐,具备为他人健康服务、贡献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立项的课题逐渐增多,同时,一大批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为主要内容的论著、教材等陆续问世,如《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指导教程》等。另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学术论文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现类的研究普及趋势十分迅速,各个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探讨,这些学术研究的开展,对探讨大学生心理特征以及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除了这些一般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外,日益增多的还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跨文化研究,这些研究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人际交往能力、成就行为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层面进行研讨,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制度等不同,异文化所带来的价值取向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跨地区、跨国界相关对比研究不同程度地吸引了众多心理健康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人文方面,简要地从理论角度提出实施原则及应对策略,而对于实证研究还只是处在解析调查结果上,有效具体的干预手段也在探究中。
国内相关学者认为,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措施多样化,在学校和社会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改善生活条件,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校园生活丰富化,寓教于乐,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自我调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快速优化,合理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适当合理的规避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姚本先、方双虎指出,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五化,即教育内容综合化、工作职业化、人才培养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健康教育全球化。这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纵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心理状况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日益充实,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心理健康队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中国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程度逐步提高,专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教育方法和途径日益丰富,保障机制逐渐落实,社会资源融入度更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建立途径
1.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加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度和力度。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应上升到人才观和教育观的高度来看,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要重视心理
健康教育所需的条件。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也是如此。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调动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使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政府、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的有利资源对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7000,仅从数据上看,这一数字和文件要求的1∶5000就有较大差距,而美国2002年的同比是1∶l800,中美专职心理咨询师的数字比差距显而易见。
2.利用心理拓展训练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有诸多优势,如具有促进安定团结的优势,有利于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具有发展性教育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的优势,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性型人才。目前,我国一些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委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了高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实训中心进行心理拓展训练,其目的主要是培训高校教育工作者,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链的良性运转,全方位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和处理能力,使他们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良性发展作出贡献。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途径,如定期聚会、网络社交平台、资源共享、问题互通等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
3.构建基于大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际学校心理学家协会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凯利文·卡特偌创办,这一举动使全球心理学领域的相互交流不断增加,加强了各高校学生汲取各国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十多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因此,只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健康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形成独特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所以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基础上,提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和整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将其分为预防性教育目标、诊治性教育目标和发展性教育目标;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分为健康、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不同心理层次;从实施途径方面分为文化熏陶、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平台;从资源整合和统筹方面分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部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包含防治心理疾病的初级功能、完善心理调节的中级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高级功能。目前,根据大学生特点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
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科学性很强,它既包含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是涉及了社会文化取向问题。因此,从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其研究现状来看,民族各异、国家不同决定了心理学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全球心理学领域建立“统一的”心理学模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各专家学者乃至全人类要做的就是合理利用企业、地方的不同文化以及对各行业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曹振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4).
[2]郑东辉,孙黎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1(5).
[3]魏继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
[4]秦更生.浅谈体育实践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5).
论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势头迅猛无比,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随着这项工作日渐深入的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出现的失误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困惑也越来越突出。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追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状况如何?其实效性又如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性认识不清
随着“刘海洋案件”和“马加爵案件”留给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许多启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认识不清,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特别是在一些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不少老师、同学偏执的认为,走进心理咨询室就是有心理疾病,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发展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诊治、轻预防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手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笔者了解到广西高校以及区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老师一般是2-3名。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笔者参加2011年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全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培训班座谈会得知,目前,广西以及陕西高校在大一或大二一般开设一门心理学选修课,也有很多高校开成心理学必修课。必修课是在大一分学期开设,18个学时左右,以大班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目前我院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每学期100人左右,存在学时明显不足、普及率低、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班型大)等问题。
总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教学形式单调,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往往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甚至部分高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点缀”或“额外”的东西,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在发挥课程载体作用方面存在漏洞。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确立“发展为本,教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一)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
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其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发展型和医学型,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要首先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当前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比较明确,将目标定位为发展性、预防性,概括而言即为,以发展咨询为主,障碍咨询为辅,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从而在服务对象确定上,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是个别有心理障碍和有心理疾病的人。这就要求学校将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共同课题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2.建立“三位一体双面向”立体工作体系。过去,心理咨询中心一般是咨询或科研、咨询,形式单一,理论深度不够,应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尽快建立集咨询、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双面工作体系,即“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职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三位一体双面向”立体工作体系。
3.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通过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心理剧表演、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有计划的实施主动性教育;同时,利用学生社团的作用,举办“5.25”教育月系列活动,通过心理知识长廊、心理漫画展、心理专题片展播、现场咨询、心理讲座、沙龙等呵护自己心灵的主题活动,积极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目的。
(二)引入团体辅导,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才能凝聚队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1.突破原有课程设置,引入团体辅导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学生心理体验基础上的发展性生活课程。学者们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达成了共识,但在课程的教学当中如何贯彻、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却成为当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困惑的问题。
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借鉴各校的成功案例发现,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实践表明,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平台,将团体训练活动引入课堂,引起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同时,在参加团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知识,不仅能确确实实地帮助学生,也可以使学生离开团体后能更好地自助。
2.今后课程设置的思考及实践方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精神,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但是,目前由于师资紧缺以及其它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还不能实现。结合高校的现实和特点,考虑如下:
先从辅导员中培养一批师资,储备力量,这时候再顺应教育部的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一新生的基础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内容约包括10个模块、即“健康新观念、环境适应(自我成长)、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学习管理、情绪调控、爱情认知、职业心理、人格塑造、坚强意志”训练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每个模块可根据课时自主选择2个经典的心理游戏进行训练。教务处根据情况可给30个课时,或与安全教育或就业指导课分配课时,分别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即16-18个课时,1-2个学分。以小班的形式,在大一分两个学期授课。若有条件,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科研教学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积极主动,培养学生骨干
为改变只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才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院心理咨询的主体,应积极加强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队伍的建设,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新生班级设立助理辅导员。坚持对心理委员和助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心理辅导能力,他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指导、跟踪、管理、督导下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朋辈辅导推动了学院心理教育的纵深发展,有利于克服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
(四)有的放矢,实施针对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共性又有阶段性以及不同群体的特殊问题,主要由适应不良、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等一些实际问题引起,需要我们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当然,也不能回避敏感的情感问题,性取向问题等,应将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1.重点抓好每年的新生和毕业生教育。在新生入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推出涵盖以适应、自我成长、团体凝聚力、学习管理为一体的“我的班级,我的班”团体辅导方案,约6-8单元,有辅导员或预约咨询中心老师同时进行团辅。到第二学期,这时大一学生已基本适应,有一定的归属感,这时候人际困惑、恋爱误区,特别是宿舍矛盾开始凸显,这时推出“人际你我他”团体训练、“爱情认知团体训练”,同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与择业指导以及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职业心理团体训练”等,整个课程安排和以及考核受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管理。
总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积极服务于帮助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健全人格的塑造、人际交往的指导、生活与职业指导、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辅导等。
2.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问题。主要是贫困生和人格偏常的学生。结合“特殊学生群体”的引导转化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关怀活动—“今天你快乐吗?”,针对各自不快乐的原因,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如针对贫困生群体,结合“扶贫助学”的励志教育开展自信心提升团体训练等。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副院长为组长,学院各部门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理。
(五)反思得失,重点攻坚
1.建设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还比较简陋,功能还不是很齐全,这些都给我们的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应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环境,努力建成一个集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试、图书阅览、情绪调节等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主动、便捷、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这也是各项检查最直观的印象所在。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引入团体辅导,力争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目前,我院已经研究决定,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组织进行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努力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课堂、课外、理论、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团体辅导与心理咨询相结合;课程实践与心理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为富有特色、高品质的课程。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渐迈入了普及化阶段,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面对市场竞争和社会现象时,高职院校大学生常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假如任由这种心理障碍积累势必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其学习、生活。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建设,国家政府、高职院校及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度关注,这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征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多层次、多因素互动的过程,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内涵及特性,应该系统地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稳定性与时代性
根据唯物主义理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体,这是其发展的根本。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力量,即维持系统稳定的力量和改革创新发展的力量,它们之间相互碰撞和对抗。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既是稳定的,又是变化的,且与时代有着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稳定性与时代性,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集中体现出来。其中,继承是基础和前提,这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决定了其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而创新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充实新质的过程。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同时兼具稳定性与时代性。
1.2 规律性与目的性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内在隐含着一定的规律性,这是由事物内部诸多要素间的本质联系决定的。简单来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规律包括:矛盾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量的积累引起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这一特征告诉我们,应该遵循其内含的规律性,进而循序渐进地予以开展。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一目的始终不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应更多地体现出人的主动性,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选择教育理念、内容以及手段等,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应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1.3 内涵性与外延性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分为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两个层面。其中,内涵发展主要体现了事物本质属性的变化。而外延发展则是对事物外部领域的拓展。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而言,其内涵发展满足了社会与学生的需求,主要从本质、特性以及功能完善入手。这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调整和优化内部结构,包括创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以及改革教育方法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发展,主要体现在师资建设、规模扩张和领域拓展上。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还限定在学生范围内,忽视了对教师、辅导员以及校园环境的服务,在学生生活中的渗透还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层次。为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内涵与外延两个层次。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笔者结合上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征的分析,罗列了以下几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构建课程体系
现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考察,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通过行为训练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要在遵循注重理论学习、强调实践应用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从大学生心理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征开发与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各阶段课程教育的有效连接。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采用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感受及生活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效能。除此之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包括多媒体、投影仪、影音设备等,通过感官刺激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尽管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略有不同,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将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 师资建设强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是主导,他们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教育实效。随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经过专业、系统地培训才能创造更大价值。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高职院校相关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并且层次参差不齐。目前,从事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有德育教师、辅导员、医务人员以及团委干部等。综合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职少、兼职多,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匮乏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教育部及各级主管部门日渐重视和加强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了一些培训要求,出台了一系列资格认定制度,采取了诸多落实编制、职称评定、规范管理等举措。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将日趋专业化,逐步实现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为此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3 教育对象丰富
以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其一切内容研究、课程培训等相关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开展,重在解决如何辅助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问题。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并不是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的心理健康始终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还直接或间接地受教师、管理员等素质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逐步实现对象的转变。具体来讲就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对教师教学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重视解决教师或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心理学问题,并不断优化教育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服务,其面向的不单单是学生主体,同时还应该为教师、管理者以及校园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这是提升其教育实效的根本。
2.4 涉猎领域扩宽
经过长期的调研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养成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强调提升其心理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积极防治出现的心理障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一些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个人发展的指导性教育,但是尚未进入普及化状态,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反只是视为常规性项目予以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愈加丰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为其学习、生活、交际以及就业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这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完成补救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确定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辅以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等途径将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5 参与主体多样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很多国外学校开始扩充辅导力量。我国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构建校内以辅导员、教学教师、学生干部为一体的服务网络体系。在充分发挥教学教师功能的同时,利用辅导教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力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完善的辅导,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学生干部辅导,建立校内和谐关系,利用学生之间的可亲近性,互帮互助,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兴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能力测验、知识考评等渠道,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辅导干部,对其进行简短的培训之后,使之帮助自己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要着重注意及时更新他们的辅导方法和辅导技能,实时端正其工作认知和态度,由这部分学生完成个别同学的心理健康辅导任务,如此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参与,要求相关教师做好联通工作,从而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服务。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活动教学法;优势;应用;教师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推广心理学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以传统讲授法为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公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是常态,学生人数多,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教与学脱离,影响教学质量。
2、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偏离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二级目标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后两个目标只针对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影响,常忽视最重要的一级目标:预防教育,侧重以学生问题行为预防和改正为主,偏离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易产生学生共鸣
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其目标更注重学生参与与真切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班制教学、教师缺乏活动型体验式教学经验,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脱离。
二、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此目标只有给学生充足自,让其进行充分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才能实现。一方面师生间包容接纳的态度对创设安全探索氛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师生间乐于分享个人体验和感悟,以诚相待,对创设真诚交流氛围十分重要。而活动教学法体验式特点,在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
2、活动教学法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不可或缺
活动教学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成长,此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切身经验的获得,因而最适合选择活动教学法。但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制教学,适宜将讲授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特殊性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分为两类:传授性知识和体验性活动。传授性知识教学若只流于表面说理或个案推论,则很难满足心智发达、自我意识和思辨能力相对成熟的大学生的求知需要;体验性活动教学若满足于照搬硬套,则易与学生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而活动教学法是完成体验性活动教学内容的得力方法。
三、活动教学法的应用
活动教学法运用了很多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设定的特别活动,用讨论法进行分享交流、自我反省与觉知,达到个体成长与适应。
根据心理活动目的和操作方法,心理活动可分为三类:暖身活动,心理成长活动及心理训练活动。
暖身活动用来打破人际隔阂,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滚雪球”“大风吹”等活动。一般用在主题内容前。因其交流分享相对较浅,对参与人数限制宽泛。
心理成长活动通过特别情景使学生进入自我探索和反省,并通过学生间分享加速个人内心感悟和改变,如“价值观拍卖”“我的生命线”等活动。一般用在主题内容深入一定程度后。因其交流分享较深入,对参与人数有一定限制。
心理训练活动是塑造学生新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心理调节技巧和素质拓展技术。这些技巧技术经过一定强度练习才能习惯成自然,如“自信心提升训练”“放松冥想”等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进而激发其改变的决心和自觉练习的动力。
将活动教学法灵活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合理组织各类型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验。
四、活动教学法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教学目标、方法及内容上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上对任课教师能力有特殊要求。
1、将真诚理解学生放在首位
如在讲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一章,大学生对未婚同居现象较敏感,不愿听成人的说教。教师是站在道德立场上劝说还是站在朋友立场上客观分析,消除学生认识上的盲点,信任学生个人选择能力,便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一种现实考验。
2、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活动教学的暖身活动、心理训练活动、心理成长活动三类活动的操作要领不同。暖身活动和心理训练活动操作性较强,但过程相对简单,需要教师用愉悦的心情带领学生共同活动。心理成长活动主要在于引领学生进行深度自我反思和交流,心理成长活动对学生触动最大、对教师应变和同理心能力要求也最高。其次是就地取材、因势利导、通权达变也是活动教学法达到效果的灵通办法,如要根据教室布置、班级人数及学生组成等灵活选择活动类型。如针对心理健康课作为全校公选课,班级人数多,学生层次差别大,如果在开课早期过多安排自我探索和隐私性较强的活动便不太合适;而对在同一院系、同一年级上课,可充分利用原有班级和谐基础,以组为单位安排有一定深度的心理成长活动,不仅能更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也更能增进原有班级凝聚力。
3、注重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积累
在活动教学方面,每个活动都包涵心理学原理或技术。如,“自我探索之窗”源于精神分析,“情绪调整技巧”从合理情绪疗法变化而来,“制订行动计划”直接取于行为主义疗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熟知三类活动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型活动的理论根据,才能让三种类型活动不拘禁于套路形式,抓住核心。
五、结语
总之,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不怕“麻烦和费事”,真正从教学效果和以学生为本上去认真对待,重视活动教学法,只要用心去尝试,相信肯定能取得想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小明.活动教学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51-54.
[2] 冯莉.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 [J].教育与职业,2013(8)144-145.
[3] 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P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