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问题的差异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实例;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更应如此。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比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直接就将环境问题的原因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找到答案,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堂实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地理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学的两个特征――地域性和综合性思想为本节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是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而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就应当让他们能够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感性知识认识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讨论探究―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
2.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讲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上展开阐述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是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本节内容进一步从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地域分异规律,是对之前所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本节知识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空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的规律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将空间差异的分异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归纳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3.学情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差异性上,而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和植被的差异上,究其原因就是不同地域水热及其组合状况的不同,也就是气候的差异导致的。通过前面关于“气候类型”的学习已经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仍然欠缺对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此外,学生主动迁移和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4.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的自然景观图片(包括地貌、植被、动物、河流等),搜集有关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最后将主要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自己组织材料准备在课上给所有同学做介绍。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参与教学准备丰富的素材,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此外,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形象感知与意境的体验上为本节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探究的情境。学生会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存在自然景观的差异?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角色扮演,分组探究
教师布置分组探究任务,如下:
第一组:从漠河到海南岛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二组: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三组: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到北坡山麓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每组同学都需要观察在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沿什么方向延伸,什么方向变化,并分析沿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表现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动后教师列表“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其主动构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涵。
(3)活动探究、巩固知识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植被观赏线路:可以是从赤道向两极,也可以是从沿海向内陆,并分析设计的线路植被变化的规律、成因,最后比较与我国植被分布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否一致。
5.教学反思
在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在图片展示阶段,学生积极踊跃,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准备充分,语言表达很顺畅、简洁。通过课堂反馈练习,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将课堂练习快速完成。本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理解了本节主要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思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营造一个适合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能只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因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探究。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应该将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限制学生的探究活动,否则起不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得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基本技能;整体性;差异性;迁移;地理环境
课程改革后,地理学科和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成了初中升学考试等级科目之一,地理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升入高中学习。以下就从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方向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等方面,谈谈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依据,是初中地理升学考试的命题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无论教材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这也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仔细研究这几年的初中地理升学考试试卷,从命题上看,不论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还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或是地图出版社的教材,在命题上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就是命题的内容,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通读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的方向和重点,这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首要方法。
二、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地理基础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不管命题的形式如何变化,也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如,世界地理中海陆的分布特点,世界的人口、人种、宗教、主要语言等,中国地理中中国的面积大小、行政区划、人口特点等,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也是每次考试会涉及的内容,如果能将这部分知识掌握好,可以获得基本分,为取得更好成绩奠定基础。
三、重视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
有些学生认为要学好地理,只要临考前背一背就行了,可实际上考出的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有些地理知识的确需要靠强化记忆,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的地理知识是不能靠死记硬背的,需要理解掌握,如,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地理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地理学习必备的技能。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地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地图技能、地理分析技能、绘制地理图表技能。地理基本技能自古以来都是地理学习和考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从自己从事地理教学多年来看,这部分内容仅靠记忆是不行的,这需要落实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从开始学习地理就养成看图、识图、用图的习惯,并逐步学会利用图表去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千万不能去死背图,特别是课程改革后,更重视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察,如果能充分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图的习惯,久而久之,地理基本技能就一定能提高。
四、学会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能力
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综合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各个区域又存在差异。如,秦岭和淮河一线,南北在气候、植被、河流、农业生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西北和青藏两地区为例,西北和青藏地区均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内,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但二个区域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西北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远,降水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环境特点,而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耸,形成了以高寒为特征的自然环境特点,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出发,紧紧抓住地理环境整体性,并学会找出各区域的差异性,同时,又通过分析区域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学会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善于回答那些教材中写得清清楚楚的现成问题,而不善于回答那些运用所学知识重新组织起来的新问题。如,世界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地区,教材中明确点出,学生都能回答完整,但是,如果问“亚马孙平原为什么人口稀疏?”可能很多学生就不会回答了,这是因为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如果学生能从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去迁移地理知识,联想到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相关冠以政策执行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遍及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投入了相当的关注度。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三大问题的关注上,一是运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去概括和分析中国的政策执行经验,二是如何理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分异现象,三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执行偏差及其原因。
第一类研究试图提供理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经验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理论模型建构的不同取向,有关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又可以分为抽象性理论模型和具体化理论模型,前者意在抓住政策执行的“神”,后者则试图提供更加具体的观察视野。在抽象性理论模型中,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最为著名。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传统的理性官僚制模型似乎很难准确地描述中国的政策执行经验。鉴于改革之前30年中国政治运动的非常态实践,有学者认为政治动员模型相比官僚制模型更加适应于对中国政策执行经验的理解。政治动员模型的特质是政策执行过程并非按照循规蹈矩的官僚行政来完成,而是通过大量的动员政治来实现政策目标,比如意识形态宣传和对群众的大规模发动。
现实经验还表明,政治动员模型不仅适用于描述前30年的中国政策执行经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于现阶段的中国。比如许多学者注意到,中国虽然告别了政治运动时代,但仍然使用“运动式”的执行手段来推动政府意图的落实,这种“运动式”的执行体现了转型期政府常态执行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
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试图抓住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本质。改革之后,中国政府层级之间、横向机构之间发生分化,地方政府和部门机构成为利益主体,造成中央政府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中失去对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牢固控制,转而只能在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博弈中推动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第二类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分异现象。有关政策执行分异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政策执行的差异性及其形成逻辑,在这里,政策执行的分异并不等于政策执行的失败或扭曲,而是关注不同政策在执行中的差异性命运,以及同一类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执行。对于不同政策在执行中的差异性命运,最为著名的研究由欧博文和李连江完成。欧博文和李连江通过对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的观察,发现了一种地方干部选择性执行政策的现象。由于群众运动的平息、下管一级的干部任命制和强调指标化管理的干部责任制的推广,地方干部越来越唯上级意志是从,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依赖于指标的设计和贯彻执行。顶头上司权威的加强和指标化管理的普及造成了地方干部在执行指标易于衡量但不受村民欢迎的政策更加卖力,而抵制那些受村民欢迎却不容易被转化为约束性指标的政策。
第三类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执行偏差问题。与政策执行的分异现象有别,有关政策执行的偏差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政策意图的扭曲、变异和失败,以及对此的原因解释。实际上,有关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大部分文献可以归入此类。对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来自“自上而下”视角的研究多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的制度结构之上。比如美国学者李侃如对中国环境政策执行的研究,就将环境政策难以得到执行归咎为中国制度的职权划分和激励结构问题。中国政府的职权已被职能、地域和级别搞得零零散散,权威的碎片化构成了政策执行的制度障碍。而在激励结构上,中国的制度结构规定了各地倾向于保护地方利益,而把其他地方当做竞争对手。但问题是,多数环境问题超过了地方边界,需要不同地域政府合作方能有效解决。
国内政府研究的一些学者也往往从制度结构上分析政策执行的失败。比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由制度缺陷所致,包括纵向的政府间权力划分缺乏规范、横向的机构间职能配置交叉重叠、政策执行行为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以及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的不足等。钱再见和金太军认为政治社会化机制乏力、成本收益预期失衡和责任追究制度缺损是中国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的制度根源。陈雪琼、刘建平从组织学角度透视了政策执行的组织传播困境,认为中国行政体制结构的“科层制扭曲”特征是惠农政策组织传播困境的重要原因,等级化、人格化和非理性的科层结构阻碍了惠农政策信息传达到农村,惠农政策处于传播失灵、策略性执行以及监督缺位状态,政策实际执行效果远远低于政策预期与规划。
来自“自下而上”视角的研究则更加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行为和社会情境的影响。比如,周雪光建立了“共谋”概念来解释中国的政策执行偏差问题。所谓在执行来自上级部门,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各种指令政策时,基层上下级政府常常共谋策划、暗度陈仓,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些政策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检查,导致了实际执行过程偏离政策初衷的结果。周雪光认为,共谋行为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政府官员或执行人员的素质或能力,其稳定存在和重复再生是政府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的产物。
另外一些研究从委托关系上解释政策执行的偏差和失败。谭秋成认为中国制度体系所规定的多层委托关系是导致农村政策在执行中变异走样的制度根源。比如有研究者对农村扶贫项目的经验研究就说明,作为人的地方精英很容易被实际利益所俘获,从而使得财政扶贫资金偏离原来的政策目标。还有一些研究注意到,在许多地方,农村低保政策很难覆盖到真正的目标群体,而是被地方干部当做一种治理资源予以使用。
本节教材以能源开发的重要省份——山西省为典型案例,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角度,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背景条件)、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最优战略)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阐述能源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开篇介绍“能源资源”这一核心概念,紧紧抓住“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发过程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密切相关性以及煤炭在我国能源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呈现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和难题。紧接着以“四个框题”的形式,有序展开教材内容。
*第一框题“资源开发条件”
紧紧围绕“区域地理环境”这一主导因素与制约因素阐述山西省能源开发的条件,揭示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消费结构、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区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差异性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策略。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易。这与教材46页活动中提到的内蒙古东部煤矿煤种比较单一是有区别的。“极为宝贵”、“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等用语都强调了山西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突出地位。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而能源生产量(也可以理解为国内自给量)不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缺口还将增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理解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现状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石油消费偏低,天然气利用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能蕴藏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位,但水电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这些能源与煤相比都可归入清洁能源的范畴,其生产和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今后对这些能源的大力开发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长远方向。这也是解决教材41页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的一些具体措施。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图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可以和“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以及“中国交通图”参照(标注山西省在全国的位置),这样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在全国交通位置居中,煤炭外运相对便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武汉等城市和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还可以考查学生的中国地理知识。
*第二框题“能源基地建设”
主要涉及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既有传统的煤炭工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变化。第一,山西煤炭生产对全国的意义,主要是围绕“产得多、运得出”来介绍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情况,应将课文中提到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位置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分别落实在图3.1和3.4上。第二,山西能源基地的新变化——煤炭的加工转换,改变能源输出结构,不仅输煤,还输电、输焦炭,这个变化是巨大的,提高了山西煤炭工业的经济效益。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3.3“山西省原煤生产”和图3.5“山西省能源的转换”以及图3.6“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可以更好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基地建设中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开采的技术水平不高、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晋煤外运的交通能力不足、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现状等诸多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过渡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学习中来。
*第三框题“能源的综合利用”
介绍以煤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既对运输形成巨大压力,又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极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面对国内能源市场竞争的激烈局面,山西省必须调整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丰富的铝土矿和河北省丰富的铁矿(展示山西及邻近各省矿产资源分布图),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图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中,除关注煤、铁、铝土资源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教材45页的阅读“万家寨引水工程”也在提醒我们,山西省是十分缺水的省份,而能源重化工业发展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可进一步思考:万家寨工程所引的是黄河水,修建这样的工程将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产生什么影响?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正在发展完善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综合利用模式。可以举例:大同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了煤炭行业有史以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开发的成功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这样评价:“塔山园区所走的循环经济之路可以称为‘塔山模式’,它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业、能源工业、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四框题“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本框题更多涉及开采过程及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如初中地理),主要关注于煤的使用(如燃煤发电、取暖、做饭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炭基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伴随在煤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整个矿区的生态问题,还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教材从技术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废”治理三方面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用事实来说明环境保护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治理方法除了对污染的整治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更显得重要,如土地复垦、植被再造、充填矿坑和塌陷区等。教材所列举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方法与手段中,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说明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出现,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来加以解决。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探讨:针对山西省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其它地区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可以借鉴。
综上所述,四个框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从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角度突显山西省能源开发的条件(地理区位、能源结构和环境特征),同时分析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和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然后,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对区域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最后,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兼顾区域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中图像数量多(有11幅图),形式多且内容简洁、制作精美,适合学生阅读。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三、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思考”和2个“活动”,内容主要针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有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强调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外相结合为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思考一:第1题直接读图找出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巨大差异,说明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及发展相关产业,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第2题的背景:我国每年有近2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甚至煤的比重还有可能增加。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考二:第1题图中三条产业链除了关注煤、铁、铝土资源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第2题,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多样化,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思考三:第1题再次巩固图3.10,第2题专门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突显出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了各地区具有限制性因素和区域优势条件,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黄淮平原有这样一句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江淮平原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都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的习性应时制宜。
因地制宜和应时制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对区位因素(包括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析、农作物习性(见二维码)及其分布区、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考查。
1.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有一定的套路,可构建区位分析的模式,下面以“影响黄淮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和“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为例进行区位分析及建模。
影响棉花种植的因素分为有利和不利因素两方面,有利条件——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②地形: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③土壤: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不利条件——气候: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因此进行自然区位分析时要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入手,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展开,一般主要罗列有利的区位条件、不利条件,点到即止。同理,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则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
有的区位分析题既要分析自然区位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比如:“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设问中没有具体问自然区位,也没有问社会经济区位,因此这两方面都要分析。
自然优势区位: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③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 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优势区位:①市场广阔;② 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扶持;④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⑤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⑥工业比较发达。存在不足: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冬季易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归纳出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地理: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另外,审题时要注意,有时设问只问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答题时则不必答不利条件,也不必答社会经济条件。
2.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和典型分布区
需熟记以下六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分布区。①混合农业分布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②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这两种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前者以牧羊和小麦种植为代表,谷物和牧草轮作,略偏重畜牧业,种植业的比重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作调节;后者是特殊的混合农业,略偏重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烟草、葡萄、橄榄、无花果、柑橘、柠檬等亚热带园艺作物。③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椰子、咖啡、可可豆、橡胶、香蕉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热带气候区;④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⑤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原面积较大、大牧场经营的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举世闻名;⑥乳畜业(区别于肉畜),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等发达地区,如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
(2)经典重现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读图1(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图1
1.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组题的第1题考查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混合农业的特点。从图1中能看出墨累—达令盆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故第1题选A;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其产品羊毛和小麦都供应市场,故第2题排除A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小麦和牧草轮作,种植的东西除了小麦还有牧草,其牧草可以供给畜牧业,而C为天然草场,故排除,答案选D。
关键考点二·关注农业生态问题
1.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最常见的热点问题。每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都不一样,成因不同,对策也相异。复习备考时不仅要认识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以“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措施”为例说明生态问题的差异性。
西北和东北的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西北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东北则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环境不同,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干预也不同,故西北和东北的环境问题类型不同。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故我们在分析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西北地区的“过牧、过樵、过垦”造成植被破坏,以及流域上游引水过量造成流域下游缺水是西北荒漠化的主因。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主因是沼泽地过度开垦和开发。原因分析准确了,治理对策就容易了:西北地区荒漠化对策——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合理用水等;东北则采取退耕还沼泽等对策。因此说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本质,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他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都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分析,考生不妨一试!
2.考题举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是著名的出口小麦和羊毛的地区,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墨累—达令盆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答: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牧草生长不良,排除②③。大量引用河水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源减少,湿地萎缩。故答案选A。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关键考点三·
对“农业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描述
农业生态问题分布和农业空间分布的描述题,成为近几年的高考常考题型。该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
1.农业生态问题分布
【经典重现】图2所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如何描述呢?我们先来研究参考答案:面积较大,大部分在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答案中的“面积较大,第二地形阶梯上”是描述“分布面积和主置”;“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是描述“延伸方向”;“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是点出“极值”。因此本题的描述角度有面积、主置、延伸方向、极值,从面(前三个角度是面上的总体描述)到点(极值是描述局部地区)进行描述。
2.农业空间分布
【经典重现】根据图3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