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识字教学;常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优选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满怀热情积极而主动地学习汉字,轻松而准确地理解汉字意义,为准确运用做好铺垫。
一、巧用字理识字,轻松理解词义
字理识字法是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即结合造字原理引导学生分析字词结构域意义。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采取这一方法,可变抽象为生动具体,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记忆汉字的正确结构,快速理解汉字字义,避免机械而僵硬记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想象思维,加深理解。
在字理识字法中,包含了多种方法,如演示法:借助游戏活动、实物或者动作等来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比如学习汉字“扫”时,教师或学生演示用手提笤帚扫地的动作;如学习“坐”字时,该字属于会意字,由一个“土”字与两个“人”组合而成,即两人坐在土堆上,表示坐的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2名同学表演席地而坐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另外,还有图示法、迁移法、联想法、演示法、比较法等等。如教学“盲”字时,该字由 “亡”与“目”组合而成。其中,“亡”意为“失去”,而“目”表示眼睛,综合理解,该字的含义则一目了然。再如学习“男”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该字拆分成“田”与“力”,然后引申成古时候田中辛勤劳作的人。补充分析:在古代时候一般是男耕女织,基本上是男子在田间劳作。
二、组织游戏识字,实现寓教于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真可爱、好动爱玩的小朋友,同时因年龄较小,孩子们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将识字知识渗透到游戏活动中,以抓住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氛围中自由而愉悦地游戏与学习。①谜语识字。如:一只狗,张大口,打个哈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泪流,主人心痛抱着走。小朋友,请猜猜,这是哪个字呢?(哭 )。另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编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试着自编谜语。以“哭”字为例,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字由3个部分构成,其中上面有两个口,而下面的“犬”意为“狗”,然后编个趣味小故事,读来又是顺口溜,这样,既好玩又好记。②游戏活动识字。将识字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找朋友]找汉字和实物之间的朋友;比如带着各种颜色头饰的同学,和拿着汉字“黑、白、橙、红、黄、紫”等生字卡的同学找朋友。或者找出字形结构相同的朋友。比如要求同学们将有着同一字形结构的字排列在一块儿。[开火车] 这一游戏活动一般适用于音节、拼音字母、生字以及词语的复习巩固学习,易操作,参与人数多。此外,还有“摘苹果”的复习游戏,“补补丁”的组字游戏,“找地雷”的改错游戏等等,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轻松识字与学习。
三、运用顺口溜,巧妙记忆字词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来理解与记忆汉字。比如儿歌、口诀、顺口溜等,读来朗朗上口,是儿童所喜欢的学习方式,可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理解与记忆字词。所以,在平时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字词的特征或联系所学字词而自编或者查阅有关资料,选择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或歌诀等。比如①藏:草在厂上头,左边两斧头,臣字在里头,斜勾一撇一点头。②步:上面少一横,下面少一点,③森:树木真有用,大家都来种,二木就成林,三木变成森。④怕: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⑤认“十,千,舌”:一横一竖是个十;歪了脑袋变成千; 张开大口吐舌头。当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自己编编汉字记忆口诀,让学生体会字词学习的乐趣。
另外,引导学生自制卡片识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动手制作字词卡片,将汉字与拼音写在卡片正面,然后在背面再写上2个词语,并任意选择一个词语造句,便于课堂交流。通过这一方法,避免了枯燥抄写,让学生动眼、动脑、动耳、动口,强化生字感知与体验,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借助图画、竞赛,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15-02
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普及,这就要求教学方面力求实现改革,不但加强课程方面调整,同时应力求教学手段方面创新。小学阶段开展教学过程中,需注重于学生语言方面学习,使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个性也得到发展。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能使小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充分体会语文本身蕴含无穷乐趣。
一、严抓教学氛围,开展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处于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而小学语文本身充满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学习。因而实际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应从教学氛围方面严格做起,力求通过良好教学氛围,使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方面兴趣得到提高,并能配合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凸显实效[1]。过去传统教学实施阶段,应试教育大大限制了教学,非常不利于小学生多方面发展,也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师作用,通常将知识进行一味灌输,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应保持全身关注态度,积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将语文知识充分理解和消化,使小学语文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小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一旦缺乏教师管教,难以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只有从教学氛围方面抓起,注重情境化教学在课堂之上的利用,才能使小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贯彻落实主动学习,并能从心底愿意学习,真正融入学习,并能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主动查询资料,并能真正认真寻求正确答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还应利用计算机开展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塑造合理教学氛围,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逼真性[2]。另一方面,使小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使小学生热情充分激发。比如说,小学语文在开展“乌鸦喝水”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故事性,同时画面感很强,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方法,难以使学生难以产生画面感,也难以理解本节课主旨思想,不能发挥教学效果。然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将本节课内容通过音频、动画向学生加以展示,学生更加喜欢本节课学习,兴趣也得到充分激发,对于语文的热情得到点燃,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愿意主动开展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了解学生特点,开展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包括学生性格、爱好,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掌握等[3]。只有这样,才能明晰不同学生之间差异,然后针对存在差异因材施教,将差异化教学贯彻落实。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处于接受教育初级阶段,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加强鼓励,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并针对不同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理念,才能使每一位学生成绩都得到提高。教师需在课堂上考虑不同学生需求,并在课下及生活中注重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对学生心理进行有效掌握,然后才能科学判定学生当前实际状况,同时有助于将语文教学贯彻落实。教师还应做到对学生的尊重,这样才能为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提供有力保障。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学生感到没有课堂地位,甚至会认为没有被公正对待。
教师应肯定学生课堂之上的主体作用,并积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层次化。所谓层次化是指,需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特点,在制定学习目标方面,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获取动力,然后朝着目标逐步前进,最终通过努力使目标变为现实,并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障。教师课堂教学实施阶段,还应力求耐心及细心,教师对待学生的过程中应不厌其烦,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温暖,并能使学生都得到全方面发展。
三、注重合作学习,贯彻落实小组合作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还应注重学生之间交流,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使语文知识得以有效掌握[4]。小学语文本身致力于加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与此同时,也能使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如团队意识、沟通意识等。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有效凸显,学生可以自己主动进行知识探索,这样非常有助于对于学生的锻炼,也是教学得以贯彻落实实施。
通常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科学划分小组[5]。小组划分过程中,应力求实现公平公正,让不同小组之间在人员数量、人员基础知识等较多方面较为公平,不会出现相对差异。此外,教师还需要选拔小组组长,组长应起到一定带头作用,密切配合教师实际工作,这样才能使合作教学充分发挥优势特点。第二,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应明确合作讨论内同,并注重精心设疑,使学生讨论问题具备一定现实意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讨论价值,并能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能真正进行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对于学生引导,对于不同集中精力讨论的学生,教师应让其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真正调动起来,并充分发挥出合作教学优势。第三,在合作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还需针对课堂讨论实际效果,对学生加以总结,及时指正合作讨论开展阶段存在不足,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改正,并促进后续教学得以不断开展。第四,教师还需加强自我反省,并根据自己教学存在不足之处,实行针对性战略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合作教学带来的好处。
四、注重联系实际,大力开展生活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思维想象能力相对较为欠缺,对于语文课文上的一些知识难以做到真正想象,也使文章主旨难以真正理解。为此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实际结合,力求实现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文出现的一些内容,教师列举相关实例,让小学生能充分感兴趣,从而愿意接受教师引导,使小学一文教学得以贯彻落实。语文本身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语文的学习给生活提供较大方便。为此,教师开展社会化教学过程中,也使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实现生活与教学的双赢。
本文主要论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阶段,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发表自身的看法。现阶段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加强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力求通过通过良好教学氛围塑造、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措施使教学实施得到保障。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同实际联系,这样才能使使小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充分体会语文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时秋静.小学语文教学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58-59.
[2] 张忠艳.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125-128.
[3] 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59-159.
1.细细品读,感悟神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情感。”要想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就要大量阅读,细细品读。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将诵读与品读相结合,让学生从解读诗人入手,了解不同的古诗有不同的读法和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教育学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并适当地给予指导,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诵读、想象和体会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体会,进入意境,感悟情感,充分体会出诗中所表现的优美画面和意境,感悟诗中的神韵。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接连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谁能在加一个词的基础上,把题目变成一句完整的话?”“朗读也有讲究,谁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好呢?在读的过程中能看出礼拜到庐山瀑布去干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中,教师要重点突出“望”字。“这首诗要怎么读,能看出李白望的是什么吗?”语文不是抽象的概念,是感性的。教师将解读诗人放在课堂的开端,可以引导学生明白读题的讲究,同一句诗词,不同的读法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再比如,让学生品读第一、二行诗,并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图片(没有“日照”、“紫烟”的香炉峰图片),让学生边读边看,看图中缺少什么?或者让学生看课件中的图片(有“日照”、“紫烟”的香炉峰图片)提问学生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在欣赏香炉峰美景的同时,用词汇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2.丰富情感,想象意境
古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精练,为后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没有想象就是去了其中的韵味,有了想象古诗词就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动形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文课本,为学生创造意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融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从“生紫烟”到“挂前川”,从“飞流直下”到“落九天”,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诗词想象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立体的场景,让学生感悟诗中情。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第三、四行诗,并在课件中展示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一起领略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教师可以当堂提问,如“你们通过观看录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领会水流很快,教师示范阅读,并配乐朗读,在读“飞流直下”时语速要快一些,读到“三千尺”时语速要慢,语调微扬,给人一种水流很缓的感觉。教师通过课件,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为学生朗读领悟诗中情感奠定了基础。
3.拓展阅读,综合学习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这样对于理解诗词很有帮助。教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根据诗人李白的诗词特点,紧紧抓住“三千尺”、“疑”做适当的课堂拓展,这样不仅紧扣教学内容,而且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留好课前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拓展学习,这样就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有效结合,让学生综合学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古诗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课外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完成,比如,喜欢背诵诗词的学生可以选择将诗词背诵给家长听;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喜欢积累的学生可以再背诵几首类似的古诗词,等等。
1.关于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始终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三个方面,既:知能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但是,这三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并重,也就是说根据教材特点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知能目标要重些。
知能目标指的是识字与学词、积累与运用,朗读与背诵、听说与练笔、思维与想象等。方法目标指的是读书方法、观察方法、自学方法、写作方法等。情感目标指的是教材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念、师生之间的沟通,个性的体验,以及行为习惯等。从理论上说,目标分类很复杂,但在操作上不必求全。笔者认为目标应该简单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虽然有些目标没有提出来,但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在里面。例如,获取知识必然隐含着方法与过程问题。所以,教学目标不要过大,过繁,表述明白就可以。
语文教学目标,既有具体的,也有模糊的。既有近期的,也有长远的。既有课内的也有生成的。
2.关于教学结构
我说的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应该不应该有流程,一段时间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新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有很大生成性,所以不应该有完整的流程,更反对教学模式化。笔者认为,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课堂教学没有预设的流程,也就成了断线的风筝。俗话说“成事在天,谋划在人”,这谋划者就是教师。没有科学的谋划,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按着现代教学方式,我归纳有三种教学流程结构。即:“导学”结构、“学导”结构、“双主”结构。“导学”结构的特点强调教师为主导,也就是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生成的体验,练习的设计都是教师来引领的,学生是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步骤要完成哪些任务,用多少时间都有周密的计划。“学导”结构的特点强调学生为主体,也就是纯脆的以学论教,例如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选择,练习由学生设计,体验由学生生成,教师的作用就点拨、引导、评价。“双主”结构的特点是强调教师与学生的都是主体。教师与学生始终都是以平等、商量的口吻建构学习内容或过程。教师靠人格的力量获得平等中的首席。
三种教学结构各有其利弊。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小学低年级,选择“学导”结构显然就不适应。另外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都有明显的差别。理想的教学流程,应该三种方式的交错运用。
3.关于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学科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发展个性。为此,在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它的上述特点,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多样,错综复杂,例如,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思维……都属于教学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主要看师生的互动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师是否保障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占有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主要有:
教学式学习活动。这是教师主导的学习过程。如教师导语染渲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身临其境地学习。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是教师采用的主导手段均要服务于激活、维持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自学式学习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如以自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或学生以圈圈、画画、评评(打批注)的操作方式自读自悟某一部分文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应是学习者的操作活动(如圈圈画画,有感情朗读,配乐诵读等等)要与他的内部思维活动紧紧相连,相得益彰,使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处于主动进取的状态。
互助式学习活动。生生之间进行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要点应注意对生生互助方法的指导。如教师布置小组学习的任务:(1)共同学习某个自然段(划定学习范围);(2)讲一讲你读懂的内容,再把读懂的部分有感情地读出来征求组员的意见(授予交流的方法);(3)把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等。布置学习任务的导语要明确,易于学生操作,以调学生互助学习的方向,保证活动的效率。
4.关于学习体验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重视
一、新课改下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下新课标的要求为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实施教学改革,都需要教师的认真体会和落实。因此,很大程度上新课改的成败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并且,阅读教学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主要是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水平、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思想和审美方面的熏陶和体验。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对话形式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需要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和教材文本三者间的对话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对话并非我们日常一般意义的交谈,教学对话是指进行对话的双方彼此能够完全的敞开心扉而且互相接纳对方。对于小学教师而言,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做到平等的与学生进行民主的对话,因为小学生还未完全形成完整的意识体系,他们还没有拥有完全的自我意识,所以很多教师会忽略平等民主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殊不知,师生间的民主平等是进行教学对话的首要条件。其次,新课标还要求阅读教学的互动性。不管设么教学模式都离不开互动环节,阅读教学通过互动能够实现多角度、多思维的交流,从而融汇贯通,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一些认识上存在的各种偏见。最后,阅读教学应该是要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意义的教学。虽然小学生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知识结构的构建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通过阅读将知识结构进行构建,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启示,而且还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教师又充当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因而,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由于新课改的环境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本文也总结了相关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他学习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抓住这个重要因素,教师们就要好好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推荐适合这个年龄段阅读的相关课外书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以及做与阅读相关的游戏。带领学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让学生从阅读中爱上语文。
2.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当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相关的指导。因为真正学到阅读的方法只有兴趣是完全不够的,所以要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提及阅读能力,更多的教师就会联想到关于字、词、句、段、篇的理解,由此又会想到读、背、记。当然,不能否认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一个人独立阅读的能力,然而教师如果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地方的话,可以说这个教师对阅读能力的本身就存在误解。新课标的要求是注重语文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以及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如果阅读能力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可以读懂,那么这样的阅读也就是失败的阅读。真正的阅读能力是要让学生不仅能够读懂文本,还要在阅读文本之后得到体会和感悟,并且能够对文本进行评价。教师的责任就体现在,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遇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而且还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
3.写作习惯的养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听、说、读、写本来就是联系紧密的四个环节,由此可知,阅读教学不是单一的进行读,还要听、说、写相结合,其中写与读是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环节。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不代表他们对社会生活没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们也有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虽然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很多认识都很幼稚,但是人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点,作为教师也不能要求小学生写出和成人水平相当的作品。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认识的特点,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写出阅读文本之后的感悟或者是对阅读作出相关的读书笔记。对于这种写作,难度不需要太大,形式和体裁也不要进行太多的限制,主要就是要他们留意自己的生活,以及做到对语言知识的相关积累和运用。
4.鼓励学生创意性的阅读
学习就是不断的质疑和解惑,如《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进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创意阅读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要多角度、多方面,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方法。而且对于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质疑要进行思考后给学生进行讲解,而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根本上给予学生一个开放性、自由性的阅读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崇尚权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师在鼓励之余还要让学生在创意阅读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5.阅读过程中注重知识积累
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做到的,需要长期积累,没有积累的语文学习不是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的积累主要就是通过阅读得到的,长期的阅读大量的有益读物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有了大量的阅读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段落、篇章的积累。有了足够的积累,学生就能够把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些积累不仅是学生当前阶段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阅读能力对于人类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从人类的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阶段来看,阅读能力并非是停留于人发展的某个阶段,而是需要不断的发。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基础阶段,从这个阶段开始,学生就必须要养成一个喜欢阅读的好习惯,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引导者有责任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阅读活动,将阅读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36)
[2]李琳.捍卫儿童的个性化阅读――对小学阅读教学“集体讨论”的忧思[J]. 语文建设. 2013(33)
[3]赵建鼎.蜕变・简单――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渴望“简装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