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聋哑学生;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14-03
由于生理方面的障碍或疾病,使得许多残疾人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相对于他们已经存在的生理上的不幸,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幸福生活的一种弥补,也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由于聋哑学生作为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部分,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既影响到自己,也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我国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作一述评,为以后的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10年来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我国的研究主要针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方面。
1.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研究
我国目前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也略有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或正常,如张颉通过多种调查方法(问卷法、教育观察活动、个案实证研究法、访谈法、组织活动法等)、张宇迪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的调查研究认为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刘毅玮等人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二是发现聋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差于一般中学生。如冯年琴的研究发现聋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生明显差,躯体化、强迫、偏执是他们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林于萍的研究反映出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
2.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任何个性的发展所受的影响差不多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诸如家庭、社会、学校以及社会支持等情境因素;二是个体自身的内部因素等。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也基本上分为这两类。刘毅玮等人的调查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李强等人还发现家庭经济和大学生的专业也是影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杨素华发现,主观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他认为残疾学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而且无论来自哪一方面的支持或何种支持,都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危机。冯年琴等人认为影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自身因素包括耳聋因素和言语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是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发展,聋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项综合工程。
也有研究扩展到了人格特征与残疾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熊昌娥等人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孤独水平明显偏离正常,聋哑学生的孤独水平与人格、家庭因素可能相关。胡立荣等人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聋哑学生进行测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的心理特征明显有别于正常学生,聋哑学生社交焦虑、自尊心、孤独感可能与人格特征有关。陶新华等人的研究认为,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内部成就动机和外部成就动机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且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3.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研究
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策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二是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技术。
学校教育如何能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其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这是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通过教育可以帮助聋哑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挑战和他们应承担的责任,促进聋哑学生自身社会、情绪、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生活中需要的各种必要的技能,包括调节情绪、作决策、解决问题等。学者王雁认为生活技能教育能促进能力的学习,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完美状态。生活技能赋予个人渴望以健康的方式,并有能力有机会以健康的方式制定自己的行为,使聋生避免不健康的行为,并且以健康的个体进入成年期。马宏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观摩教学、开设体育选项课、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等干预手段进行实验干预,发现体育教育的干预手段,不仅使聋人学生的应付方式、自我效能等心理特征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在整体上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陈光华等人采用第二课堂活动对聋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训练,干预后聋生在躯体、抑郁、偏执三个因子症状上显著降低,团体干预活动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一些学者也认为心理咨询的一些治疗方法也可以适用于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来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陈顺森等人认为可以利用箱庭疗法独特的游戏性质及其非言语特性,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聋生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里,通过玩沙、水和玩具模型,统合聋生的感觉,调节社会认知,帮助宣泄情绪、表现心理,激活心理治愈力,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郝振君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特别适合于以认知发展水平滞后、言语和社交能力发展受阻、情感发展存在偏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格发展不够健全的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原则、方法用于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有众多的研究在关注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这些研究也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研究工具缺乏合理性、方法比较单一、研究的训练缺乏实践性、研究范围狭小、研究视角狭窄等方面。
1.研究工具缺乏合理性
我国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来看,许多研究存在分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测量工具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导致的,大多数研究者基于自己研究的视角而选择量表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导致在不同的调查中造成很大的结果差异。此外,一些学者采用了一些研究普通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量表来研究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由于聋哑学生的特殊性,从而造成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不能够被很好地反映出来。其次,研究者们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多为SCL-90、MHT 等问卷。这些问卷的施测对象通常是成年人,直接用于聋哑学生身上,信度及效度有待商榷。徐美贞也认为,标准化诊断工具的修订和有关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应成为当前我国聋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
目前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采用了量化的研究,虽然定量研究因其能较客观地提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定量方法也有自身不能摆脱的局限性。由于聋哑学生的特殊性,为了透过许多的表面现象而挖掘更多隐秘的线索,力求保证研究的全面性,针对他们的研究应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或者运用综合方法来进行测评,如投射测验、作业法、作品分析法以及活动法,等等。
3.干预训练研究缺乏实践性
心理健康的研究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已有的研究已经帮助我们了解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因素,从而也为我们正确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指出了方向。同时也有研究探讨了心理咨询方法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性,但是却较少有干预训练的实证研究。加强对聋哑学生的干预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将有效的干预训练结论进行推广将是我们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4.研究范围较狭窄
我国目前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现状调查方面,主要考察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少的研究涉及到了人格因素及社会支持等方面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但是心理健康的范围较为宽广,自我观、认知、情绪、意志、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以及人格发展都属于心理健康研究的范畴,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
5.研究视角较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积极任务和消极任务(促进性和预防性),积极任务(促进性)是通过对智力、情感、意志的培养来达到优化心理过程,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而消极任务(预防性)是通过对心理障碍的治疗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在国内过去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当中,大部分是从消极的视角,即预防性的任务来作为切入点,主要解决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将要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防御,而对于促进性任务的研究较少。对于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应该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及展望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形成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实证性研究方面还有待完善。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应该注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编制符合中国人人格特点、符合残疾人心理发展特点的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残疾人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在掌握他们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验干预,预防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马斯洛认为全面实现是人类独有的需要,而残疾人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组成部分,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应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注重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稿件编号:100105007)
参考文献:
[1]张颉.天津地区聋哑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76~82.
[2]张宇迪,陈呈超.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5:28~32.
[3]刘毅玮,冯谦.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5:56~60.
[4]冯年琴.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4~68.
[5]林于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4:9~12.
[6]李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2:68~71.
[7]杨素华.残疾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1,5:11~13.
[8]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咸宁市聋哑学生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6:529~530.
[9]胡立荣,郑维峰,丁万涛.聋哑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自尊、孤独的研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1):24~25.
[10]陶新,华朱艳,张卜林.聋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6):1074~1083.
[11]王雁,林红.生活技能教育与聋生的心理健康促进[J].中国特殊教育,2007,4:13~17.
[12]马宏斌.体育教育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6:74~75.
【关键词】心理健康;残疾大学生;和谐校园
残疾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相对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上存在缺陷,他们往往不能正视自身条件,自卑心理严重,不能自信、乐观地融入大学生活。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加强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 、影响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自卑与抑郁心理。残疾大学生往往不能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无法坦然地接纳自我。同时,由于过分关注自身的不足, 他们往往忽略了自身优势。他们过低地评价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质,还经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这都导致他们会在心理上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自卑状态。自信心的严重缺失使得他们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有时甚至会因为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而产生强烈的“被歧视”的感觉。身体上的残疾已经使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处于极大地不便,心理上的伤害更加使他们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简单粗暴地解决,或是主动怯懦地逃避。而这又进一步加深了残疾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并最终产生恶性循环。长此以往,积攒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对未来的绝望很容易使残疾大学生陷入抑郁的深渊,从而使他们从单一的生理上的残疾转变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残疾”,严重的会使残疾大学生产生自杀倾向。
2.自闭、孤独感与焦虑感。自卑与自闭是一对“孪生兄弟”。身体上的缺陷使得残疾人同正常人在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方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一些在正常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残疾人来说或许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对残疾人来说,和其他人沟通交流或许只意味着更多的“献丑”,进而遭受更多有意或无意的嘲笑与歧视。于是他们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任何人沟通交流,以换得最少的伤害。残疾大学生会经常有意回避班级和校级活动,更不愿去参与任何竞争。但是,这样一来又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残疾大学生往往认为身边没有人能理解自己,认为身边的人都是怀着一种嘲笑与歧视的目光来看自己。他们的想法无人倾听,他们的情感无处倾诉。由自闭而生的孤独感反过来又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自闭之中。孤独与自闭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失望。同时, 由于残疾学生实际劳动能力较低,他们还面临着走出校门后严峻的的择偶与就业等十分现实的问题。残疾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对个人的存在价值产生疑问,进而对未来产生严重的焦虑。
3.人际交往障碍。人具有社会性,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交流,渴望有人了解自己支持自己,残疾大学生也不例外。残疾大学虽然希望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也渴望与别人交流, 但是,由于自卑心理严重,担心自己的加入会让别人厌烦而不敢与他人交往。同时,由于自尊心过于强烈,他们会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对自己的一种“施舍”,而拒绝他人善意的帮助。残疾大学生常常会因为不能与老师、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及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产生消极厌世情绪,逐渐逃避社会交往,甚至轻生。
4.渴望受关照与过于敏感。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上的残疾造成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如小儿学生会在上卫生间时不能久蹲;上肢残疾的学生洗衣服时不方便;拄拐的残疾学生上楼不方便等问题。残疾人希望在生活上更加便利,但又拒绝正常人的同情、怜悯与现实的帮助。一旦接受到外界的额外的帮助,他们很可能会再次认识到自己的尴尬地位,产生更深的自卑。
二、残疾人心理健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自古以来, 我国的传统封建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就对残疾人具有一种偏见和歧视,而且这种偏见是根深蒂固的。由于针对残疾和残疾人的歧视没有根本消除, 残疾人往往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残疾大学生也同样不得不生活在孤立、封闭的环境当中。
1.高校对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够。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许多歧视残疾人的现象,这使残疾人感到孤立无助。一方面,学校内缺乏残疾人专用设施,如残疾人专用马桶、水龙头、公用电话等,这给残疾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对身边的残疾学生存有偏见, 不愿意和残疾大学生交往, 甚至认为和残疾学生在一起很丢面子。这使得残疾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成为影响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校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残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虽然近年来受到了全社会和各高校的极大关注。但是, 这种关注是以同情为基础的, 仅仅是对他们在经济或活动安排方面提供一定帮助, 而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了解、关注得很少。残疾大学生之所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就在于他们比正常人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更需要给予心理沟通和引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95-02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时期,受人才培养特点的影响,教学目标上往往出现“技能本位”,把培养学生“何以为生”的本领作为首要任务,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和人文的关怀。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更应注重其整体生命质量的提升。尤其是高职校园中频频发生的自杀、暴力伤人等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给教育界、给家长、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对高职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忽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重视对学生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关怀,造成了知识、技术、技能对人的生命异化和奴役。学校从社会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决定学校的发展和专业设置,将涵养人性、陶冶情操的学科砍掉,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关怀。这种价值取向使学生掌握了“何以为生”的本领,却忽视了学生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不再服务于自身的人格建造和生命的完善,不再与人的和谐发展相匹配。
(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低效呼唤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目中无人”的泛政治化教育。许多教师把上课认为是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关爱生命的激情。只关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信仰、人格等本身的呵护和关爱,只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不教人“为何而生的思考”,以致造成学生生命的被异化和被压抑。
(三)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生命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多数高职院并没有形成规范的生命教育体系。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生命教育。而是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来充当生命教育的主体。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尚未建立。部分院校心理咨询人员数量不足,一些心理辅导教师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由于心理咨询服务的滞后,使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以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困扰时会茫然失措,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从而出现漠视生命的行为。
二、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在内容上应包含生命“是什么(生命的含义、本质)、怎么样(应追求什么样的生命)、应如何(怎样实现对生命的追求)的”三个问题。按照上述逻辑,可以把生命教育的内容归纳为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历程教育。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关于生命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对待生命的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起点。它包括对基本生命知识的教育以及认识自己及他人生命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教育大学生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尊重生命之个性、维护生命之权利。
(二)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是有关生命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到生命自身的价值。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用金钱名利才能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在于自我的实现。正如哲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用教育唤起学生的生命之爱,培养善良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勇于奉献,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哪怕为社会增添一缕光彩,生命就是有价值的。
(三)生命历程教育
生命历程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大学生应如何实现对生命的追求,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命质量。笔者认为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第一,生存技能教育。主要包括生命安全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第二,忧患意识教育。主要包括挫折教育、生死观教育。第三,和谐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奉献意识教育。主要包括责任教育、感恩教育。
三、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有效途径探索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人的一生,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与协作,而学校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认为在高职院校中推进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要改变“技能本位”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核心的生命教育理念,这是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会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追求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二)构建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
1.开设灵活性生命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学制短,教学安排紧凑,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难度较大。同时,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具有灵活性,绝不仅仅是生命知识的传授与灌输。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应该主要采取渗透性课程。渗透性课程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开展生命教育。具体课程设计如下。第一,以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主要平台,将生命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例如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感恩教育、幸福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审美教育等。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生命知识普及、生存能力训练等等。第二,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灵活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第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思想,可以使学生从本专业的角度理解生命,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理解自身生命价值,建立乐观的生命价值观。
2.建设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保证。罗曼·罗兰说过,要散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生命教育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生命知识和较强的生命教育能力,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死观来教育学生。其次,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生命充满热忱。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实现,热爱学生、关怀学生、欣赏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感情,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感染每一个学生。综上所述,学校应注意把那些生活充实、积极向上的具有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感染力强的教师纳入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中。
3.开展丰富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体验式教育。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要靠自己的实践发现生命之真,领悟生命之善,体验生命之美。“创设情境——活动体验———互动分享——觉察反思——整合运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生命教育的最佳选择。例如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参观产房、殡仪馆、监狱、社会福利院、养老院,与残疾人交流等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生存的不易,从而对生命倍加珍惜;让学生感受自己生活在自由世界里的生命质量与监狱中生命质量的差异;让学生体会到残疾人的艰辛、自己的幸运,进而用爱心关怀温暖每一个有障碍的人。只有通过学生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2)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各式各样有关的专题活动,在学校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的气氛,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性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等专题教育活动。这些专题活动往往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3)构建有效的心理咨询和预警干预系统。学校要做好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开展好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心理咨询等贴近学生的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形成一个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为一体的心理健康预警干预体系。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就业、情感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
4.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
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校园文化中,得到健康、积极、高尚的精神熏陶,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才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关爱学生、关爱生命,创造一个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和谐校园。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与改造,营造赏心悦目、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把学校特有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建筑设计、花卉种植、人物雕塑当中去,提升校园环境的人文底蕴。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唤起学生生命的热爱,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龙红霞.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意识的培育[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5):53.
[2]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15.
[3]罗健,袁子阳.论高职院校“三理”德育--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6.
【关键词】 危险行为;听觉障碍;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762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63-03
听觉障碍(hearing handicap)是指因听分析器病变或损伤,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的状态,亦称听力残疾、聋[1]。听觉障碍大学生是指存在听力损失(≥41dB)的在校大学生,是兼有大学生和残疾人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2]。作为处在青春发育后期的大学生,经历着较大的身心变化,同时又面临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而常伴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和心理冲突。而听觉障碍大学生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听觉和言语表达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社会交往的范围和深度也受到限制,其身心发展受到影响[3];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行为方式、个性特点,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及其相应的情绪表现和行为反应;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片面性[4],使他们的道德情感比较肤浅、偏激,道德意志薄弱、易动摇,行为控制能力严重缺失,容易出现盲从;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往往由于冲动做出与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相背离的行为[5]。
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局部暂时的失衡,败坏社会风气,干扰和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进而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阻碍其进入主流社会[6-8]。
由于听觉障碍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越轨行为应该受到更多关注。因此,本研究对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调查,探讨听觉障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现状、原因及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和重视,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某高校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听力损失≥41dB),从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调查。回收问卷98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96.9%。调查对象中男生62名,女生33名;平均年龄22.8岁。
1.2 方法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听觉障碍大学生的特点,自编《听觉障碍大学生越轨行为调查问卷》[9-10]。该问卷包括3个方面:违公德行为,即买饭插队、课桌文学、在图书馆不能安静的自习、在校园内搂抱接吻、在校内留宿异性等;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即迟到、旷课、作弊、吸烟、酗酒和赌博等;违法行为,即偷窃、打架和斗殴导致人身伤害等。该问卷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为0.75;通过5个心理、教育测量方面的专家对问卷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逻辑分析和评价[11],内容效度为0.93。
为了保证听觉障碍大学生真实作答,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χ2检验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听觉障碍大学生违公德行为 从表1可知,听觉障碍大学生认为买饭插队、在课桌上乱刻乱划、在图书馆不能安静自习、在校园内搂抱接吻、在学校留宿异性的行为是普遍的,分别占33.6%,38.6%,37.5%,66.7%和30.2%。
2.2 听觉障碍大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由表2可知,听觉障碍大学生认为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吸烟、酗酒和赌博现象是普遍的,分别为40.6%,21.9%,36.1%,67.7%,64.6%和21.9%。
2.3 听觉障碍大学生违法行为 对于听觉障碍大学生的打架斗殴行为,34.4%的听觉障碍大学生认为是普遍的;对于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偷窃行为,74.0%的听觉障碍大学生认为是普遍的。
2.4 听觉障碍大学生3类越轨行为的比较
2.4.1 听觉障碍大学生3类越轨行为的相关分析 违公德行为与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和违法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和0.379,违反校规校纪和违法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28(P值均
2.4.2 不同性别听觉障碍大学生3类越轨行为比较 见表3。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违公德行为和违反校规校纪行为上,不同性别听觉障碍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违法行为上,不同性别听觉障碍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
2.4.3 不同年级听觉障碍大学生3类越轨行为的比较 见表4。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在违公德行为和违反校规校纪行为方面,一~四年级听觉障碍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违法行为上,不同年级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03,P=0.05)。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大一与大二、大三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在违法行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的比例较高,如吸烟、酗酒、在校园内搂抱接吻、在图书馆喧哗、考试作弊、打架、偷窃等,尤其是偷窃行为,这与对正常大学生的调查情况[12]相一致,但其中的原因不尽相同,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发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如下:第一,听觉障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水平不高,对于遵守社会公德存在认识偏差,缺乏在公共场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行为[13]。第二,听觉障碍大学生认识事物不够全面,对一些事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甚至有的听觉障碍大学生不能区分“偷”和“拿”的概念,不能理解不经别人同意拿别人的东西属于偷窃行为,认为别人的东西放在那里,自己可以不打招呼就拿走[14]。第三,听觉障碍大学生对各种社会规范缺乏深刻认识,头脑中既不知道有什么规则,又不知道为什么越轨,故表现出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的心理,行为容易失去理性控制而发生越轨行为。第四,听觉障碍大学生对一些越轨行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做这些事,只要没人发现,对自己有利,即便是越轨,也未尝不可。如考试作弊、偷窃等行为,就有侥幸心理作祟。
调查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的行为,这是一个令教育者十分棘手的问题。听觉障碍大学生作弊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的影响。第一,大学生的课程多、难度大、专业性强,但听觉障碍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较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存在学习困难[15]。第二,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没有针对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听觉障碍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所使用手语存在地区差异。对于教师的一些手语表达,有的学生看不懂,信息的流失大,以至不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第四,听觉障碍大学生存在“考入大学就进了保险柜”的观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娱乐、交友和参加社会实践等)。好的学习质量是课上学习和课下学习的有机结合,听觉障碍大学生这两个方面做的都不够,学习质量必然下降,但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因此听觉障碍大学生考试作弊也就成为必然。
本研究表明,违公德的行为、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和违法行为之间存在中度相关。在实际生活中,3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联系。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容易受到别人的教唆,一旦受到社会和网络上不良现象的刺激和影响,容易做出与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相背离的行为,甚至迷失方向,误入歧途[16-17]。
听觉障碍大学生道德认识发展比较低,道德行为落后,这与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基础教育质量有关[18]。聋校普遍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听觉障碍学生的德育教育,更谈不上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反应进行监控和维护。对于听觉障碍学生的违法行为,有些聋校出于各种原因,没有把已触犯法律的学生交由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有一些聋校虽设有德育工作,但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和专门的课程,也没有贯彻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导致德育工作的质量比较差。
从高校来看,学校对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越轨行为能够积极采取措施,使越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必须明确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分析其中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手段。如对于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监管力度,加大处罚措施,避免作弊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从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探讨学生作弊的原因。根据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可知,听觉障碍大学生大多存在学习困难,大部分听觉障碍大学生入学时的阅读能力仅相当于普通高中二年级,个别学生甚至更低,这就造成其专业学习适应存在困难,对于那些专业强、难度大的课程,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不能让听觉障碍大学生完全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作弊的心理倾向。因此,应该修订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课程设置,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条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学习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听觉障碍大学生的作弊行为。
4 参考文献
[1] 朴永鑫,顾定倩.特殊教育词典.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82.
[2] 张海丛.健听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4):22-25.
[3] 李强,张然,鲍国东.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4(2):68-71.
[4] 黄锦玲,娄星明.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6(10):32-35.
[5] 李强,乐国安,张然,等.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267-269.
[6] 张明德,刘长顺.首都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调查.青年研究,1999(8):5-9,128.
[7] 蔡楷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其控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5):248-250.
[8] 胡冬梅.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及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155-157.
[9] 庄国波.大学生越轨行为研究.青年研究,2000(8):18-23.
[10]毕天云.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1999(4):54-57.
[11]竺培梁.如何分析心理测验的内容效度.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5):32-34.
[12]林幸宇.高校学生越轨行为研究:对W高校学生越轨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山东:烟台大学,2008.
[13]崔瑞军.聋人犯罪行为的心理特征:对聋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14]刘盈江.聋人刑事犯罪心理成因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5):65-68.
[15]白瑞霞.高等聋教育呼唤融合教育.中州大学学报,2009,26(1):91-94.
[16]陆立忠,杨子丽.对聋生走上社会后的犯罪预测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3):21-24.
[17]杨七平.聋青年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中国残疾人,2004(6):54-55.
关键词:聋哑儿童;色彩;心理;聋哑学校;建筑空间
色彩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我们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随处可见的缤纷世界中不自觉受到色彩的影响。聋哑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在情绪、情感以及信仰等方面和常人相比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差。有相应的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心理环境受到色彩的冲击,可能会使我们的感官、肢体、思维等都发生变化,其实这就是人们面对着不同色彩,机体发生的相应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到,色彩对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探索色彩心理学对聋哑儿童心理的积极作用,以达到引导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1 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与正常的儿童相比,聋哑儿童由于听力受到损失,导致了语言能力最终也丧失,属于社会特殊人群。据中国内地1987年底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1~18岁聋哑人群占调查同龄总人数的0.4%。[1]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人群,面对这一类特殊人群,国内外学者对他们的认知、智力、人格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总结出聋哑儿童的基本心理发展特征。
1.1 聋哑儿童认知能力的分析
听觉是人们从周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正常的孩子们相比,听力残疾的儿童就失去了一个认知世界的要素,因而影响了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认知能力要素中,对儿童自身认知能力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发展能力。据国内张雪娇的研究表明:聋哑儿童的社会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突出表现在运动、社交、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2]
1.2 聋哑儿童的人格发展
人格可以说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人格首先出现在儿童时期,到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基本定性,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形成以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将持续终生。与正常儿童相比,聋哑孩子的人格发展会遇到更多的严峻问题,从而给他们的人格形成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就此,Levine对西方学者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那些具有听觉障碍的儿童,他们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也就是说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的控制能力、具有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的情绪影响等。[3]
由上可知,聋哑儿童在认知和人格发展等很多方面与常人相比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的健康引导是我们每一位相关学者的责任和义务。
2 色彩心理学研究
随着学者们对自然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色彩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领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关于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已经逐渐形成稳定的理论。关于色彩心理学的内容,它主要指的是人们以色彩为导向,面对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以此来研究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就会想到一些具体的事物或者某种与之相对应的感情:看到红色很容易使人想到热烈、美丽、吉祥、活泼、急躁。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最富有刺激性,接触红色过多会使人感到身心受压,筋疲力尽;看到橙色则想到橙子、秋天等,同时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促进消化;绿色是森林里的主色调,使人感到富有生气,多用来形容青春活力的少年以及健康的身体;橄榄绿多是和平、公正、谦逊的象征;蓝色,其本身来源于碧蓝的大海,因此抽象之后就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冷静、远大和悠久。它主要可用来缓解紧张情绪,对头痛、失眠等症状都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有助于调整情绪的平衡,使人感到幽雅、宁静。但它由于给人们感觉太过幽冷,如果大量使用也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效果,容易激起抑郁、贫寒、冷淡等感情。同时,人们根据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错觉。例如,同样的黄色在蓝色和橙色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效果。色彩本身属于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内在的感情,在聋哑儿童的活动空间中正确地运用色彩,就会对营造更美好的活动空间以及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 色彩疗法在聋哑建筑空间中的应用
3.1 色彩疗法在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运用的可行性
聋哑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整个学校空间中度过的,整个空间可以简单地分为学习空间、生活空间、游戏空间、服务空间等。本文希望运用色彩疗法,利用色彩在聋哑建筑空间中运用,能够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歌德曾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灵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它能够刺激人的感觉机能,唤起那些令人激动、痛苦或快乐的情绪。随着人们对色彩心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在临床医学、室内设计、心理治疗中引入了色彩疗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4]在整个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采用配色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根据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与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进行合理组合。
3.2 色彩心理学在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在聋哑学校空间环境中,根据聋哑儿童的心理特质对其房间进行色彩安排会产生很大的实用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影响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和矫正。对此专门做了实验:让两个人分别待在蓝色和红色的实验屋内,让他们自己感受时间到一个小时以后出来,结果红色房间的人30分钟后就出来了,而在蓝色房间的人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和蓝色和红色所给人的刺激是分不开的。红色容易使人感到兴奋和激动,而蓝色正好相反,可以让人激动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达到稳定的状态。有现代研究表明:处在不一样的色彩空间里,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如果在聋哑学校用不同的色彩来进行装扮环境,会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针对情绪容易暴躁的儿童多采用蓝色、绿色等稳定性较强的色彩使情绪稳定,而针对有抑郁症的儿童采用红色、橙色等色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第二,根据在不同色彩空间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会产生变化这一现象,根据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利用心理疗法使聋哑儿童的身心能够摆脱抑郁、自卑等心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愉悦。而目前聋哑学校建筑空间环境的色彩相对比较单调,多运用白色的墙漆、单一的灯光以及简单朴素的装饰物来进行装扮。这些过于简单的色彩会使聋哑儿童的心情更加孤僻,极大地局限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如果我们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对聋哑学校进行重新改造,那么将给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发展带来新天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聋哑学校各个空间的功能采用不同的色彩,如在学习空间采用稳定性较强的颜色――绿色或橙色的立面搭配彩色的塑胶地板,缓解紧张氛围;在游戏环境中采用黄色与粉色搭配活跃氛围,在需要注意的场所涂上纯度较高的黄色,以唤起儿童们的警觉;同时,也可以在具有特殊指向性的标识牌上运用红色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
4 总结
针对聋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具体了解聋哑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采用色彩疗法,把色彩运用到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以打破单一的空间。在装扮空间环境的同时更能够对儿童们的心理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在聋哑儿童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人类视觉效果中最响亮的语言符号之一。希望色彩疗法的应用能对改变聋哑儿童自卑、抑郁、不善交流等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色彩虽然不能像药水一样,通过医疗队聋哑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但是色彩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由此能够开拓出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郑裴,马伟娜.国内外聋哑儿童心理特点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28.
[2] 张雪娇,爪牙如.聋哑儿童智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J].听力学及演剧疾病杂志,2006(1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