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问题

农业发展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发展问题

农业发展问题范文第1篇

1.1设施农业发展规模

子长县位于延安市以北,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县。1999年,退耕还林在子长县全面实施以来,为有效解决耕地减少和农民增收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重点扶持,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效益,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高产化生产。子长县各乡镇设施农业分布:瓦窑堡镇、安定镇、李家岔镇、余家坪乡、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史家畔乡、玉家湾镇、涧峪岔镇分别拥有温室1380、1270、880、1220、1500、260、1060、710、650座;此外,安定镇、杨家园则镇、史家畔乡还分别拥有拱棚320、793、375座。

1.2政府扶持与保障情况

子长县给予新建设施温室80元/m,钢架大拱棚30元/m的补助标准[1],制定出台了《子长县设施农业十条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机械化种植,普及自动卷帘机的应用,自动卷帘机的安装群众只自筹20%,剩下的全由政府承担,目前已普及自动卷帘机1721台,效果明显;加强对自然灾害和恢复旧棚的保障措施,对2007年遭受自然灾害的321座大棚补助673160元;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进,2010年人才振兴计划引进2名设施专业大学生;加强科技培训力度,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进行现场指导传授;加强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县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设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子长县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设施蔬菜产业在子长县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2子长县设施蔬菜发展成效

2.1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子长县棚栽业于1993年从山东省引进试种3棚开始,2000年全县日光温室达到41.33hm2,蔬菜面积269.33hm2。从200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棚栽业列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后,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4年,全县日光温室达到400hm2,蔬菜面积786.67hm2,涉及13个乡镇,43个村,500户农民。到2011年,全县日光温室累计达到720hm2,蔬菜种植面积1613.33hm2,涉及13个乡镇,56个村,900户农民。

2.2设施档次不断提升

子长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现有日光温室9740座,占蔬菜种植面积的41.8%,其中:钢竹结构6200座,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6.7%,占设施总面积的63.7%;全钢架结构3540座占设施总面积的15.1%;钢架大棚1188座,占蔬菜种植面积的4.7%,占设施总面积的10.1%;安装有自动卷帘机的日光温室有1721台,占蔬菜种植面积的7.4%,占设施总面积的15.8%。

2.3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经过多年的种植,技术水平日趋完善,各乡镇已形成了蔬菜专业村,如杨家园则蜜蜂峪的西红柿,杏家湾的香瓜、寺湾乡中庄的辣椒,刘家俭的西瓜余家坪乡新家和的西葫芦等。至2011年,全县13个蔬菜专业村中,蔬菜人均收入均在1.1万元以上。

2.4经济效益突出

随着设施蔬菜实用技术的推广和菜农种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产典型比比皆是。从2001年起的10年来,日光温室棚均收入由2004年前的5500元左右提高至2008年的8000元左右,进而提高至目前的1.2万元以上,还有许多达到3万~4万元。例如杏家湾村一农户种植的2棚香瓜收入达到61000元;中庄一农户种植的2棚辣椒收入达到58000元。

2.5先进实用技术普遍推广

这些年,子长县以“棚型改良、保温增温、嫁接栽培、配方施肥、病虫控防、机械作业”无公害蔬菜六大关键技术的组装配套作为主要推广手段,注重新优品种的使用,蔬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注重优良蔬菜品种的推广;二是改良棚型,根据子长县当地气候特征采用厚墙体、厚背坡、厚草帘、高跨度、大空间的建造和改建新棚;三是嫁接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实施和应用;四是大力推广、积极推广自动卷帘机、小型旋耕机等机械,降低棚户劳动强度;五是着重推广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大棚“五膜覆盖”、“畜沼菜”循环模式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子长县上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资金缺口大,农民一次性投入高

设施农业的一次性投入很大,而且发展设施农业还需要配套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目前的造价看,新建日光温室,配套厚草帘、自动卷帘机需45万元/hm2。省市县三级补助大概9万元/hm2左右,只占建造成本的20%,农民需筹资36万元/hm2左右,而凡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区域,农民基本尚未形成其他产业,经济状况总体比较贫困,加之部分县区不同程度存在“陈贷未清”的问题,依靠农民自筹款困难,制约着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

3.2发展意识欠缺,科技水平较低

一是设施农业装备力量不足。全县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低,日光温室安装自动卷帘机的比例仅占15.8%,生产效率低。二是对设施农业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农民以及部分投资者思想观念保守,对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设施农业认识较少[2-3],过于担心其风险性与劳动强度,顾虑无法掌握其技术,导致目前设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设施科技含量低。子长县90%以上栽培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施肥等还是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四是抵御自然能力低,子长县年际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温室大棚等设施如果遇到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容易出现倒塌、压垮和变形。2007年国庆期间的连续降雨和2008年元旦期间的连降暴雪导致全县13个乡镇321座大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无法正常投入生产。

3.3设施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子长县日光温室以钢竹混合大棚和简易竹木大棚为主,所占比例超过6成。这2种大棚空间小,作业不便,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综合调控能力很差[4-5],无法满足光、温、水、气等因子的调节要求。大棚利用率只有70%左右,因为在冬季只能种植耐寒蔬菜,利用率不高;靠近大棚两侧基本不能种植花卉、蔬菜等作物。延安市设施农业结构设计建造是从山东省引进的,使用性能达不到子长县地域气候条件要求,适应性差,建造的技术装备水平低,离设施农业的要求尚有差距。

3.4产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品营销滞后

全县只有24名技术人员,蔬菜专业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只有6名,无法满足全县设施蔬菜的技术普及和指导。“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化链条松散,蔬菜龙头企业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较少,且带动作用不明显,参与蔬菜营销环节少,合作社、中介等作用也不明显,组织功能亟待完善。此外,全县虽然早就提出主打“瓦窑堡”品牌的策略,但品牌的影响力并不大,主要原因是面积、产量和外销份额都比较小。

4子长县设施农业发展建议

4.1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投入成本大。目前,子长县各级政府只能提供20%左右的建设资金,还需等到验收合格后才能兑现,80%的资金需要农民自筹。因此,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由政府出面向银行担保,为农民提供低息、贴息、无息贷款等措施,降低农民资金投入比例,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加大对农户购买机具装备的补贴力度,积极争取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小额贷款,汇集社会资金,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

4.2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发展意识

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高,操作复杂,对技术管理人员要求高。目前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够,当前亟待解决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子长县在设施农业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相关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意识。另外,还应当加强设施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4.3改进设施结构,提高利用率

根据子长县气候特征,改进设施结构,大力推广高跨度、大空间、全钢结构的设施建设,提高保温性能,扩大空间,提高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积极研究设施农业的相关配套技术,密切关注设施农业中相关技术的协作攻关,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各个关键技术难题,着力研发推广适合于子长县实情的设施技术标准、设施构造、温室(棚)结构和设施施工规范及其配套设施和控制装备。

4.4加强相关标准和机制建设

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发展符合延安实情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以经济适用、低成本、高效率为出发点,形成稳定、统一的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做到节能环保和普遍推广。加速制定设施农业生产标准和示范工作。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棚)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发展问题范文第2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1-3]。当前,中国已经步入现代农业时代,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同时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许多环境生态问题[4]。审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必要的措施解决面临的困难,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从2004年起,连续5a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此之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有些建设亦颇有成效。目前,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已成为减轻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如“猪-沼-果”(菜、茶、菌、稻、烟、鱼)等循环农业技术,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主要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也是当前养殖场解决污染,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途径[5]。

1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特别是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这些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多万t,居世界第二。福建省的耕地居全国后几位,而农药使用量则位居前几位。大量使用农药使病虫抗性增强,污染了水体、土壤,同时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隐患。近年来,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

1.2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问题越加突出。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左右,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由于我国气候季风性突出、半干旱地区多,全国有2/3耕地需要灌溉。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江河断流、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也仅达到56%。

1.3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线流动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这种高消耗、高排放、资源利用率低的经营方式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例如,我国每年有5亿t左右的秸秆、1000万t的米糠、1000万t的玉米芯、2000万t的稻壳,这些农业副产品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地方把它们视作农业废弃物,堆积在田头、路边或者进行焚烧,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妨碍交通、污染环境。

1.4有效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我国耕地面积数量有限。一是近几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从1997年的1.2993亿hm2到2011年的1.2173亿hm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0.1053hm2减少到0.092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二是,我国耕地质量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下降。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kg/667m2的耕地仅占6.09%,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我国现在存在各种障碍因子的低产田约占我国耕地总量的1/3,如盐碱地、红壤丘陵、水土流失地、风沙地、干旱地、旱涝地、涝洼地等。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及耕地质量下降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它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6]。

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循环农业及其基本特点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拥有的一般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R:一是减量化(Reduce),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再循环(Recycle),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农业还具有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以保障农产品供给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合作双赢、干净消费、绿色生产、领域宽广、土水净化及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

2.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农作物、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系统,人类对其的经营管理和调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采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解决不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问题。循环农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高效利用,各层次营养物质有效、高效输送作为目标,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2.3我国主要的循环农业模式近几年,各地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模式:(1)肥药减量控害模式。按照“减少化学物质投入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努力减少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并提高利用率,既可减少对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又可提高农作物品质。(2)生产清洁节约模式。按照“减少投入或重复使用农业物品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建立完善清洁化生产机制,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和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等节水、节肥、节工、节地、节能技术和设施,以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处理等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技术和设施,努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再利用(3)农牧结合互利模式。按照“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相互利用促进污染减排”的理念,将农作物秸秆、牧草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既消纳农业废弃物,又节约成本、提高土壤有机质。(4)产业循环利用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理念,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既消纳废弃物,又节约成本、促进生态产业发展。(5)废物沼气处理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作沼气资源利用”的理念,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农村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然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既消纳废弃物,又产生能源和肥料。(6)资源保护改善模式。按照“农业资源保护改善促进农业生态”的理念,通过保护农业资源、提升农田质量、开展“三品”认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等途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p#分页标题#e#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3.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政策上的引导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上保障循环农业的推进,是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明确思路,确定发展方向,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相结合,把循环农业列入生态农业及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3.2加强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如节水灌溉、河道整治等;农村设施建设,如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等;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小流域治理、山区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

农业发展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关系。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徐红。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问题的思考[j].合肥: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

[2]光善万,徐宜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j].

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73-74.

[3]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81-12683.

[4]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55.

农业发展问题范文第4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享受自然、回归农村的愿望,对于美丽农村环境更加青睐,这也催生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休闲旅游农业,顾名思义,实质是旅游业,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提供良好的农村环境和旅游服务为手段,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发展业态,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建设风貌改善以及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休闲旅游农业概述

休闲旅游农业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产业,休闲旅游农业同时具备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行业职能。也就是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在不破坏农业自然环境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农村文化等作为重点开展旅游活动,主要是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休闲、劳作、购物以及度假的农业生产经营新形态。休闲旅游农业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休闲旅游农业具有经济功能。休闲旅游农业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一定程度上是第一第三产业对农业的反哺,也是城市发展支持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2.休闲旅游农业具有社会功能。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更加紧密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一方面能够让农民在思想、文化方面紧跟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城市居民感受到农村真实质朴的情怀,缓解浮躁情绪。

3.休闲旅游农业具有环保功能。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会督促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而且休闲旅游农业是基于绿色生态环保,因而对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1.休闲旅游农业产品过于单一。目前,很多休闲旅游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注重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但同时也出现了对于各类农业产业特色资源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导致了在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品过于单一、休闲旅游产品季节性明显等问题,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旅游参与人数变化较大,不利于休闲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农业休闲旅游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近年来,农业休闲旅游业迅猛发展,几乎各地都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休闲旅游产品,但是对于这些休闲旅游产品缺少有效的规划整合,不同休闲旅游景点之间也缺少沟通合作,造成了休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散、单一、规模小等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开费。

3.农业休闲旅游的配套措施跟进不够。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投入支持,但是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以自行发展为主,在有关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交通运输、休闲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还较为薄弱。

四、促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功能。在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功能,按照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对休闲旅游农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一方面,应该坚持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在辖域范围内,针对不同地方的不同亮点特色合理规划设计,尽可能的通过特色亮点之间的合理串联,打造更具有地方农业特点、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另一方面,在规划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合作发展,避免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成竞争项目,而应该充分利用优势互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2.加强在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应该注重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政策支持,对于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建设,应该加强在贷款、税收方面的支持,并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投向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并注重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输电、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整个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丰富休闲旅游农业的产业结构。在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方面,应该注重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特别是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农业自然条件以及民俗文化等,对休闲旅游项目进一步的进行丰富。特别是应该注重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盘活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可以结合美丽乡村、特色村镇建设等,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积极发展以规模花卉观赏、田园风光、农耕采摘体验、古镇村落、传统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打造集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互动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体系。

4.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宣传推广。推动休闲旅游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积极有力的宣传推广,政府部门以及各地应该加强对当地休闲旅游产业的有效推介。一方面,可以借助于传统媒体,依托电视、报纸等,通过图文影视资料进行宣传,扩大休闲旅游景点的知晓率;另一方面,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特别是用好微博、微信、美团、同程旅游等电子商务平台,对本地的休闲旅游特色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农业发展问题范文第5篇

1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低碳意识薄弱。

在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建设过程中,虽然农业、环保等部门不断扩大宣传,反复传达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但县、乡、村等基层部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把生态农业建设、降低农业污染物排放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认真落实执行,缺乏统一的规划。加之,从事农业的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文化水平低,对低碳农业认识不够,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为主,直接导致生态农业发展失衡。

1.2人均耕地占有量低,耕地缺少后备资源。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衡水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0.143hm2下降到2005年的0.140hm2,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77%,且5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此外,近几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耕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等矛盾愈加突出。

1.3耕地总体质量偏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全市11个县级市耕地总体质量偏低,90%的耕地土壤盐化现象严重,20%的耕地漏水漏肥,且部分耕地地势低洼,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同时,全市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全市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少,技术服务人员缺乏,农业生产仍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以上均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1.4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衡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尤其是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但全市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地方带动能力仍然偏低;特色产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偏少,产品研发能力低,原料型初级产品多,缺乏知名品牌产品;此外,全市产业化发展极为不平衡,各县市之间无论是在特色主导产业的数量上还是产业经营率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冀州产业化经营率为56%,而阜城仅为24%。

2衡水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2.1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针对衡水市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利用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工具扩大宣传,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职业学校、相关企业等平台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和专题讲座,提高和增强农民生态农业的意识。同时,通过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2.2根据本地实际,选择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

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各县市的实际情况相适宜,在细致调研和科学规划下,选择推广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衡水市绝大多数县市均为平原区域,在作为平原产粮区的同时,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主要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为主,要侧重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的建设,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景县、安平、武强等县畜牧业发达,应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桃城区、冀州两地应充分利用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这一优势资源,发掘冀州古城文化资源,利用旅游景点、休闲渔庄、邓庄乡特色农业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旅游;深州、饶阳、阜城作为全市重要的瓜果生产基地,可推广农、牧、果、林复合模式综合发展。

2.3培育壮大配套产业,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各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头拉动作用,将龙头企业、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完善农产品原料到品牌建立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相关配套产业,如:生物肥料业、种子业、毛皮加工业、瓜果加工业等,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