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因素 措施 保护 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迅猛增长,迅速成为世界重要客源输出国,并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接待国的地位,将来还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强化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和最具潜力投资地形象。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在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严重者甚至削弱旅游资源的“重复使用性”,从而减弱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自我保护的需要,使之不受损伤、破坏,而且还涉及周五环境的保护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并视其为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资源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特色及保护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总体水平。因此,要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我国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人均旅游资源却相对短缺。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但起不到无烟工业的作用,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持续理论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的永续性为目标,尽可能地推迟其枯竭时间。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

旅游是一种产品,可持续旅游是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生态环境领域,真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在198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得到公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其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和谐的发展道路。

“Globe’90”国际大会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增进人们认识旅游对环境和经济的理解,促进旅游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区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其核心是确保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

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有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水火灾害等)、气象灾害(风蚀、水蚀、日照等)和生物灾害(鸟类、白蚁等)。旅游资源除了因自然的不可抗拒力量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外,人为因素是导致旅游资源破坏的主要因素,有时超过自然力的破坏程度,甚至是毁灭性的。旅游资源破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设性破坏。建设性破坏主要指工程建设、市镇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规划不当,导致资源被严重破坏。如直接拆毁或占用文物古迹,工程建设对景区环境的破坏等;在旅游区内的建设不当,破坏了旅游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的风格意境,添加了与景观及旅游环境不协调的设施,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等。城市建设中的“三无”(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乱分地、乱选址、乱搭建),对文物古迹及环境破坏更为严重。南京市政府为解决交通问题,在1995年对中山北路、中华路等主要道路拓宽的工程中,砍去了数百颗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法国梧桐。

2、生产性破坏。生产性破坏指工农业生产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对旅游环境的污染。例如由于旅游区周边各种工业的发展,给旅游区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不当的农业生产操作,砍伐树木、滥采乱挖等,严重破坏植物资源和旅游用地资源。如享有三国古城美誉的湖北某风景区,既有优美的自然风景,也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景区周围的工业生产使景区乌烟瘴气,工业污水破坏了水质,严重影响了景区资源。

3、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旅游景观,失去旅游资源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筑,是老北京的骄傲,已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建国后,为兴建国际大都市,大搞城市建设,拆除了大量的四合院,不当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四合院原有的生态,其景观价值和历史价值已大打折扣。近年来,如何保护好北京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4、游客本身的破坏。旅游活动的开展加速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损坏与衰败。由于大量旅游者的介入,加大了旅游区的承载负荷,游客的不良行为和保护资源意识的淡泊也是导致破坏的主要因素,如任意采集花草,破坏树木,部分素质低下的游客对文物古迹的乱刻乱画造成的资源破坏,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交通工具和游客的不断踩压,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景区的超负荷接待增加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对人文旅游资源而言,旅游活动的开展也会导致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特质的消失。例如旅游者的高消费、衣着方式等现代生活习惯,会同化边远地区的民俗风情,致使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逐渐失去个性等。

5、旅游管理不善带来的破坏。旅游资源是诱发旅游者出游动机的主要吸引物因素。按照中国的法律,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是旅游资源的主人,即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由于长期实行的条块分隔的资源管理模式,几乎每一个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对旅游资源拥有或大或小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例如,目前吸引大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区,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它们分别归属建设部、林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文物局等管理。一些寺庙道观等则分属国家宗教协会管理。在一些乡村地区,风景资源及其所在的山体、水体、土地、森林等属于乡村所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村庄、乡镇自行上马,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出现了破坏风景资源的不良现象。转贴于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属不同的部门,甚至一个旅游区由几个部门管理,多头领导,在旅游资源的管理上显得比较混乱。管理机构和人员调动的不稳定性,使旅游区的管理制度难以继续实施,旅游区资源的管理十分复杂,具体执行经营管理职责的企业也难有作为。如拥有世界第一大碑林的湖北某4A旅游区,从过去吸引中外游客的门庭若市到现在的门可罗雀,除了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外,与管理经营机构的变动、现有规划不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重新定位等有很大的关系。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具体措施

1、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颁布、实施的旅游市场法律法规40多个。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中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所作的规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了保护自然文化珍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上述各项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将保护旅游资源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技术保护为保障。随着我国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更高的层次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向大投入、大项目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形势要求政府与企业在更高的水平上严格保护旅游资源,技术保护因此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与运用。为此必须构建包括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监管机制、创新机制在内的技术保护管理机制,以确保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科学维修历史文物古迹,对景区进行科学的技术手段跟踪测量,利用专业手段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于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要。

3、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行政保护为保障。行政管理措施,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和方针政策和依照行政管理权限,对资源的使用、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的有关活动进行行政干预,以保障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行政管理措施是旅游资源保护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旅游资源管理方面,尤其是旅游规划的编制、资源保护方面与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从保护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实行统一的规划与监督。

4、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规划保护为保障。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一般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园林以及其他以自然风光为主要风景要素的旅游区。合理开发和规划,保护原始的、零度的风景应当成为这类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基本要求。如某些旅游景点正陷在高楼、违章建筑的重围中,整体景观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何使景点能突出“重围”,使周边环境更协调,提升景区的吸引力?有专家指出: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规划,应采取果断措施,对违法建筑该拆的就拆,该铲的就铲,为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制定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旅游开发不能只强调收益,更不能夸大收益,不能忽视风险,不能不计成本,不能只强调综合收益而不考虑综合损失。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降低。规划保护和法律保护一样,同属于旅游资源保护的指导性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有条理的的规划是必要的,大众旅游使一些政府认识到旅游的经济优势,认识到必须促进机构性和协调的旅游规划,在规划方面应该考虑全面的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5、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教育保护为保障。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或根本没有资源保护意识,是造成旅游资源人为破坏的根本原因。由于游客类型受职业、年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素质的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不一样。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旅游经营者、民众和游客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发动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参与到资源管理中,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通过旅游教育,唤起他们保护资源、参与资源管理的责任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者的教育,使旅游者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可以减轻环保人员的工作压力,这种与旅游者“合作”的管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宣传方式,提高旅游者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意识,做到全民参与。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保护旅游资源的力度,提高全民素质,共同维护,使宝贵的旅游资源免遭摧残。

【参考文献】

[1] 卢丽蓉、金丽:全国导游基础知识[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2] 金丽娟: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3] 刘又堂:旅游学概论[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9.

[4] 刘爱玲:绿色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6.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 资源整合 江门

江门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毗邻港澳,下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以及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总人口420万。江门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江门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拥有7处国家4A级旅游区(圭峰山风景区、开平碉楼与村落、金山温泉、锦江温泉、古兜温泉、川岛旅游区、富都温泉区),为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广州;两处国家森林公园(圭峰山森林公园和北峰山森林公园);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故居和开平碉楼);一处国家地热地质公园(恩平温泉);两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新会天马现代农业基地、台山国华台电)等,在空间分布上点面结合,已形成群体和规模效应。

一、江门旅游资源整合概况

近年来,江门旅游资源整合出现新的特征,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助推器的作用。

1.旅游资源整合有新成效

江门依据全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重点推进了旅游区资源的整合,逐步提高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中心,开发和启动赤坎“洋”古镇风情游,丰富碉楼旅游区的活动内容。以恩平为中心,整合全市九大温泉资源,各铸特色,形成省内最具特色的温泉度假区。以川岛为中心,整合台山市沿海旅游资源,打造广东省最具特色的海岛(海滨)度假区。分别以小鸟天堂、银洲湖和古劳水乡为中心,建设三个各具特色的生态湿地游览区。分别以圭峰山、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雁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中心,建设三个各具特色的森林度假区。以陈白沙、梁启超、陈垣、司徒美堂、陈宜禧、周文雍、冯如、李铁夫等名人故居为重点,积极建设名人文化旅游区。以崖门古战场及周围古村落为中心,挖掘整理南宋在崖门抗元的古战场、崖山祠等文化遗迹。以玉台寺、紫云观、方济各教堂、叱石观音庙为中心,积极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区。

2.旅游资源品牌打造有新举措

一是抓住“世遗”优势,打造文化之旅。借助世遗品牌,整体推介五邑特色文化游,其中包括开平碉楼、赤坎古镇、古战场、举人村、梁启超故居等人文古迹,五邑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突显。

二是利用自然资源,打造休闲之旅。充分挖掘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鸟天堂湿地、银洲湖湿地、古劳水乡湿地等自然生态项目,打造休闲旅游。

三是融入侨乡特色,打造节庆之旅。连续举办了10届旅游节和4届华人嘉年华活动,丰富了侨乡旅游品牌内涵。

四是依靠产业发展,打造专项旅游。“中国(江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每届吸引超5万名各界人士入场参观。新会现代农业基地是我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旅游者10多万人次。

3.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有新突破

江门以资源开发促进保护,相继开发和建成世界文化遗产景点1个,国家4A级景点7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个。同时,加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策划,举办“群星闪耀江门情”综艺晚会,建造星光公园,而且,电影《让子弹飞》外景取自江门,均使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乃至江门五邑的旅游景点得到大力宣传,江门旅游得到逐步升温。

二、江门旅游资源整合存在问题

江门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与国内先进旅游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1.规划滞后造成资源无序开发

由于缺乏全市旅游资源总体开发规划,各市、区旅游业未能准确定位,许多项目缺乏合理布局,以致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如台山市同一条总长30多公里的地热温泉带上,开发了4、5个温泉景区,造成地热资源过度开发,原来温泉打井只需30米,现在要打130米,温泉水逐步枯竭,恐将步从化温泉后尘。

2.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旅游资源多头管理、交叉管理、高层次资源与低层次管理错位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文物局管文物、宗教局管寺庙、建设局管风景区、园林局管城市公园、旅游局管协调指导等,多重关卡削弱了资源利用率。部分景区对其资源开发存在安于现状、发展滞后、后续投入缺少的问题。

3.旅游资源产品有待深度挖掘

江门大部分旅游资源产品停留在观光型旅游层面,以“门票经济”为主,文化融合和深度挖掘不够,产业链不够长,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等特性没有体现出来,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同时,旅游核心资源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旅游集散功能不足。

4.旅游资源品牌形象有待强化

江门旅游品牌建设的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尚未确立自己的旅游品牌。各市、区间的旅游品牌建设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缺少市场的认知与认同。而且,各市、区各打各的牌,如恩平打温泉牌,开平打碉楼牌,新会打小鸟天堂牌,台山打海滨旅游牌等,缺少“拳头般”的凝聚力,江门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弱化。特别是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未能借题发挥,宣传造势不足,相关配套项目建设滞后,与福建的土楼、韶关的丹霞山相比,差距甚大。

5.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江门有关旅游资源开发人才较少,缺乏在资源开发、景区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以及旅游管理部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严重掣肘着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三、江门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与措施

江门旅游资源丰富,应紧紧抓住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把江门打造成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1.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与投入

首先,江门旅游资源丰富,应抓住机遇,尽快制定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总体规划。要立足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突出“侨乡”牌,以侨乡文化为主线整合串联全市旅游资源。规划要明确提出资源整合要围绕打造“中国最佳侨乡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为目标。其次,要加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投入。旅游业投入大,回收期长,资金成为旅游资源开发最大“瓶颈”。建议以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设立“市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用于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

2.优化整合,进一步提升旅游发展层次和水平

第一,强化景区资源整合。打破划地为牢、囿于一地的思想,融入省、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区域旅游发展中,合力组合设计与优化旅游线路,如与韶关旅游局联合开发“广东世界遗产游”,与澳门合作推介“文化遗产之旅”等。同时,树立全市旅游一盘棋意识,加大对温泉、碉楼、海岛、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科学规划旅游线路,重点打造和推出三日游以上的3~5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全市景区资源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客源互通,形成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第二,系统整合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现旅游系统最佳组合。市区主要发展星级酒店、特色饮食一条街、旅游交通等,同时适当发展低星级或经济型酒店;重点培育大型旅行社品牌企业,发展专业化分工的小型旅行社等,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

第三,延长旅游产业价值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价值链相关的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要素资源与相关行业的结合。

3.创新整合旅游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

第一,创新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原则,推进重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转变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对外促销、市场监管和协调服务上。积极扶持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第二,创新开发旅游资源。结合我市打造中国最佳侨乡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目标,根据市场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旅游资源产品,如利用高速动车、摩托车、LED高科技等企业资源,开发工业观光旅游;利用院士路、五邑华侨博物馆、名人故居、红色旅游资源等开展富有侨乡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游;利用岭南水乡、桑基鱼塘和三高农业,推出现代农业观光游等。

4.加大旅游资源宣传和推介力度,形成整体资源品牌形象

目前,制约江门开展旅游资源宣传推介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宣传促销投入机制不合理,三区四市宣传“各自为政”,促销经费分散,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财政、市旅游以及各市、区财政、旅游等相关部门共同研讨,尽快建立全市财政合力开展江门旅游资源总体形象宣传的长效机制。建议确立江门旅游“中国侨都、休闲胜地”的品牌资源形象,各市(区)和景区景点要确立与其相协调的旅游形象口号,共同构建江门旅游资源形象品牌体系。同时,还需丰富宣传促销方式,引入专业创意团队,策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旅游形象宣传片。

5.营造良好整合环境,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尽快出台鼓励旅游资源整合的政策措施,完善旅游用地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新开发的重点旅游资源,对按照市旅游资源发展总体规划经批准兴建的大型旅游项目;对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做出突出贡献的旅游景区等实行奖励。

第二,利用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立旅游人才库,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人员交流等。

参考文献:

[1]伍锋.江门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分析思考[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59-62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森林公园; 生态效益; 管理体制; 经营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ational forest park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and the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forest park; Ecological benefit;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

1. 1自然环境保护的严格性

就景观而言,各种动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地质地貌景观以及气候气象景观即是国家森林公园实施差异化战略基础,也是旅游者选择森林旅游产品的根本所在。因此, 在开发建设中,各种活动项目的开展、游路建设、主体建筑及物品的设计都应与景观相协调。另外, 国家森林公园多数都位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位置,往往是多种生物种群的栖息地,这就要求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要以维持现有自然资源和物种的自然状态为出发点。

1. 2旅游功能的社会公益性

国家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及文化教育空间,使人们对美好的自然环境得以充分欣赏及享受, 同时也使人们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唤起和培养其热爱大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意志,增强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国家森林公园也因此而成为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的一个重要领地。由此可见,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具有社会公益性,应将这种公益性上升为一种经营管理理念,进而形成一种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

1. 3游客行为的限制性

与其它风景区相比,国家森林公园因其资源的特殊性而对游客行为的限制性较强。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环境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对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且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对事故付出巨大的责任,还会在舆论及政策上对国家森林公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充分发挥管理和控制游客行为这一重要职能。此外,国家森林公园基于管理的社会公益性,也应积极引导游客行为,倡导文明旅游。

1. 4公园行为的经济性

我国的所有森林公园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普遍实行 场长负责制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企业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国家森林公园务必要将市场、产品与竞争对手3 者之间的关系考虑周详,还应遵循投入与产出的经济运行规则, 并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

2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2. 1旅游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现有的经营模式,使我国的国家森林公园兼具了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他们既要忙于经营又要兼顾管理,两方面通常无法兼顾周全。国家森林公园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就管理者而言,应完善管理森林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的保值与增值。森林公园无偿地占有使用着国有资源,就经营者而言,为追求经济利益,又过度地甚至破坏性地开发资源,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2. 2经营管理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

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大部分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以前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未形成经营森林旅游业的观念, 还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再加上国家森林公园在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势必会导致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者把经营费用作为事业费和管理费,转嫁到政府的头上。而伴随着财政投入的逐渐减少,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和森林旅游资源的维护资金投入也随之严重锐减。

2. 3市场竞争力差

当前,我国的国家森林公园既不能完全自主经营,也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不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甚至开发出来的很多精品、特色及参与性强的森林旅游产品也不能顺利地销售出去,缺乏市场竞争力。

2. 4管理体制不当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管理,分工管理的格局导致政府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去认识资源、管理资源,造成多部门管理同一个景区,结果是哪一个部门也管不彻底,遇事时责任不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3国家森林公园应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

3. 1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化

只有将森林旅游资源作为资产来对待,才能使经营管理者在会计帐目中反映出来,国家森林公园才能将其纳入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核算。只有把森林旅游资源的消耗纳入森林旅游产品的成本中,重新界定森林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才能够强化森林旅游资源在森林旅游生产要素中的突出地位,重新明确森林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意识,努力实现低消耗、高产出的效益型的旅游发展目标。

3. 2森林旅游资源产权清晰化

森林旅游资源只有明确其产权主体,产权拥有者才有权利和义务去实现资源的保值与增值。产权拥有者可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经营权等不同形式吸引更多的资金,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使闲置的资源得到高质量的开发。

3. 3森林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森林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能够使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直接经济利益分割, 产权关系清晰,权责明确。公园的管理者应把经营权放手给企业去做, 集中精力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管理。这样,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企业法人,除向资产所有者支付合理的使用费外,能够自主经营,不再受资产所有者的任何干预。

3. 4理顺管理体制

旅游是一个系统,与旅游相关的部门,无论是文化还是城建,林业还是宗教,环保还是水利,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标,统一态度,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走保护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当前,要尽快解决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现象,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3. 5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措施

( 1) 政府应发挥职能,为其经营管理买单。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本着旅游、生态资源为民开放、服务于民的宗旨而存在,不具备自主发展经济的条件,因此,其经营管理资金只能由政府承担,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价值,发挥调控及资金调配职能,积极完善此类森林公园的设施与环境,积极投入资金对其保护、开发,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 2) 合理利用资金,注重公园建设的完善性。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者自身也应注意管理手段,要充分合理利用政府给予的用于建设、管理的资金,因地制宜,根据森林公园所处位置及情况等客观条件量体裁衣,合理打造,避免资金浪费。还要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注意落实国家政策,更要保持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生态性、公益性、完全开放性及欣赏价值。

( 3) 注重开发,合理安排旅游活动。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自身可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开展适当的经营开发活动,取得的收入应当用于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维护。开放型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森林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确定环境容量和接待规模,合理组织森林旅游活动。

4结语

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无论是从旅游文化角度还是经济利益角度出发,面对国家级森林公园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经营管理者都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创新经营管理手段,明确工作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此外,政府各相关部门也应对其给予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 1] 张晓慧, 苟小东, 王 谊. 陕西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 J]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17( 2) : 62~ 63.

[ 2] 俞 晖. 我国森林公园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J] . 林业资源管理, 2001( 4) : 78~ 79.

[ 3] 黄秀娟. 中国入世与森林公园发展方向探讨[ J ] . 林业经济问题,2002, 22( 1) : 11~ 12.

[ 4] 丁 晨. 旅游企业组织形式探讨[ J] . 企业经济, 2003( 1) : 161 ~162.

[ 5] 邹统钎.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 M] .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 可持续发展 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规模经济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31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 0052- 03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牧场管理和野生动物管理的研究中提出了Carrying Capacity 的概念[1] 指的是一块土地单元能够承受的牲畜数量。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 最初意义的典型概括者Mathieson和Wall[2] 将其定义为: 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的最大值。McIntyre[3] 提出:在没有引起对资源的负面影响、减少游客满意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对一个给定地区的最大使用水平。

1 国外研究进展

在美国学术界对TECC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寻找一个精确的限定值的范畴。研究者普遍认识到对同一环境而言,不同旅游活动强度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环境的承载力也绝不是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承载力的简单加总。TECC不再看作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波动阈,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调整。Kenneth[4] 指出,承载力随着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也受技术、参数、产品和消费的构成等影响。因此,TECC不是固定的、静态的、简单联系的。

在欧洲TECC 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乡村、山地度假区、自然保护区等案例研究之中。为做好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相继提出,如美国林业部门的Stankey等人系统地提出LAC (可接受改变的极限) 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面向区域性旅游资源管理的工具体系还包括: VIM(游客影响管理) 、VAMP(游客活动管理程序)、ROS(游憩机会谱系)、TOMM(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它们虽然在机构设置、政策、程序上千差万别,但都描述了一种自然资源和游客体验的满意状态和最低可接受条件的限度。

生态足迹(EF)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在1992年提出,并于1996年由其博士生Wackernagel 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它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因为任何人都要消费自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均对地球生态系统构成影响,所以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Wackernagel 提出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2个基本事实:①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②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因此,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有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总面积。

农业生态旅游通常被称为:农业旅游、乡村旅游、观光农园、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等。国内将农业生态旅游等同于观光农业旅游,并认为观光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卢云亭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发展农园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等旅游实体并提供旅客围绕农产品采撷、加工等广泛参与和体验的新型旅游[6];何平从资源吸引力角度指出农业生态旅游是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7]

2 长安农业生态足迹分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从西和南两个方向环拥西安市区,山、川、原皆俱,总面积1 580平方千米,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近84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环境。作为西安城市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长安区政府不断加大对秦岭长安地区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开发地区旅游资源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该区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我们需要对其生态现状进行分析。长安区作为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农业生产区,在对秦岭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成为地区有效利用秦岭特色生态资源的基本形态。在此,我们以2010年数据为基础结合该区典型的农业产出结构,我们对其农业生态足迹主要从粮食、肉类、蛋奶、油类、蔬菜和瓜果几个方面的生产和消费状况来研究。

在此,以EF1表示长安区农业生态足迹总量,■1表示长安区人均农业生态足迹量,EF2表示陕西省农业生态足迹总量,■2表示陕西省人均农业生态足迹量,i 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i 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N为人口数;ef 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的生态足迹。本文选取居民常用农业生活资料作为农业生态足迹计算依据得出以下结果。

EF1=N×ef =N∑(aai)=N∑(ci/pi)

=975 569×(2.745 8e-7+1.235 8e-7+4.636 5e-7+1.611 3e-7+5.647 4e-7+2.834 3e-7+3.771 6e-6)=25 769

■1=0.026 4 hm2/人

EF2=24 600 000×(3.556 5e-9+8.197 9e-9+1.848 1e-8+1.984 3e-8+2.127 2e-8+5.271 7e-9+6.446 0e-7)=432 997

■2=0.017 6 hm2/人

结合2010年数据比较来看(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8]和长安区统计年鉴),长安区拥有较为明显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地区应该积极依托此生态资源打造具有“生产—旅游—休闲”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开发区旅游模式。为此,近年来长安区加快推进秦岭北麓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带建设,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添福耕园、尚耕庄园等入园企业已达24家,总面积达到1 067 hm2,总投资额达到18.5亿元, 年接待游客62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6.8亿元。继续推进“九大农家”建设,完成了王莽清北、杨庄大寨、子午台沟3个村、78户农家乐经营户房屋立面改造,开展农家乐培训3 900人次,全区农家乐经营户达到1 400户,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4亿元。

从另一方面来看,长安区人均农业生态足迹仅为0.026 4 hm2/人,低于关中地区平均水平(值为0.089 hm2/人)。[9]可见,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很容易在生态农业及其旅游资源建设和发展中受到其产出物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如何在发展新型农业的同时合理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是政府在积极扶持和发展新型农业道路上应该关注的问题。现有的保护措施来大致分为以下3种:①通过实施移民和生态补偿政策,将山区居民移出山外,或将农村居民在规定区域内集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秦岭旅游生态资源不因人类生活生产而遭到破坏,保持生态原貌。②成立秦岭生态开发保护管理委员会,对秦岭地区的开发保护实施规划和统一协调,确保对秦岭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序性和合理性。③科学引导区域内新型农业开发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通过对区内特色农业的布局规划,发展规模生产,提高对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的集中度,在促进新型农业旅游开发区建设的同时最大化地减少其对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上王村的农家乐、王莽乡的万亩桃园、内苑乡的农业生态园林等等都在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对本地原有生态面貌的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对长安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尽管长安区对其秦岭生态资源保护和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协调,使两者能够合理发展,但依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发展新型农业的过程中,如何使其产出的垃圾能够再次进入生态循环系统甚至农业再生产系统中。规模化生产虽然使垃圾容易集中,但如何对其实施循环处理依然是个空白。

(2)政府在对秦岭生态资源保护中过度依赖财政支出扶持,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容易导致在财政吃紧情况下对生态农业和秦岭环境发展与保护出现波动,导致保护的不可持续和因为资金不足而出现的低效率。

(3)由于秦岭横跨关中多个区县,对其保护具有相当大的外部性,如何解决这种外部性成本和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抑制了地区对其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为此,长安区政府可以考虑以下措施发展生态农业:

(1)通过征收环境补偿税弥补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路径,而要在生产和消费之初就确定合理的环境开发程度,确保秦岭生态服务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2)对在生态农业发展中适当提留部分收益作为环保基金,解决外部性成本收益和成本的不确定问题。

(3)由更高一级政府与相关区县共同成立一个秦岭资源规划部门,协调不同地区在秦岭资源使用上的利益冲突,使资源在不同地区开发和使用上具有融合性。

(4)积极推进社会团体对秦岭生态资源的保护,调动全社会力量保护秦岭地区生态资源,形成多主体对其生态资源的保护,确保保护的可持续性。

(5)发展规模经济,尽可能减少农户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通过规模化实现对资源的集约使用和循环处理,减少生产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生态农业发展,是长安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考虑的新思路。当前长安区着力打造的上王村农家乐、阳光雨露生态园等规模生态农业产业都取得了相当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 语

从以长安区为代表的秦岭地区生态足迹来看,秦岭地区生态资源的脆弱性要求地方政府能够积极采取以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导的“经济—环境”循环发展模式。通过财政措施创新补充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永续性,积极协调秦岭地区各级政府对环境资源的开发政策,构建以政府为主、市场引导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环境资源开发保护模式,形成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综合利用秦岭资源的新型旅游业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威廉·P·坎宁安. 美国环境百科全书[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A Mathieson,G Wall. Tourism: 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 .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82.

[3]G Mcintyr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Guide for Local Planners [M] . 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1993.

[4]Kenneth Arrow,Bert Bolin,Robert Costanza,et al.Economic Growth, Carrying Capacity,and the Environment [J].Science,1995,268:520-521.

[5]M Wackernagel.W E REES.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 [J] .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 3-24.

[6]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J].经济地理,1996(l):99-101.

[7]何平.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分析明[J].社会科学家,20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