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1.国内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飞机保有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以及为实现从“航空航天大国”向“航空航天强国”发展、提升航空航天工业水平而实施的“大飞机”等项目产业政策的推进,我国对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近些年,各类高校依托教学科研优势,不断加强或开设了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提高了行业参与度。

 

至今,办此本科专业的有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各高校依托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培育自身的专业特长。如西北工业大学偏向于CAD/CAM集成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突出于板料成型技术专业教学和实验、中北大学以飞行器特种制造为特色等,形成了面向飞机制造、适应航空航天发展要求的课程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具有飞行器制造工艺技术的航空航天类人才。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如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课(讲座)、征求企业意见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订单培养等。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航天航空飞行器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培养钣金、铆接、装配技术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本专业开办时间短,目前我校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校企合作。

 

2.校企“3+1”合作办学的优势

 

3+1校企合作办学指前三学年的培养在校内进行,第四学年除部分课程及实验教学在学校完成之外,其他现场课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均在企业内实施,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简称“3+1”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3+1”模式,这种合作教育能够实现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学习的机会,是实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就业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模式。

 

由于有很多限制条件,学校无法投入过多资金购置像企业的一些精密加工设备作为教学仪器设备,所以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能在理论上了解基本成形原理和方法,根本看不到实际的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也就无法掌握一些知识。而合作教育提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资源,弥补了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足,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甚至落后于生产现状的严重问题,实现了校企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学生在航空航天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一个不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人是无法发挥才干的。到企业后,学生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目标,了解了作为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在专业知识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亲身体验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危机感,提高了学习兴趣,明确了专业思想,树立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使就业观念和定位更符合社会与航空航天企业的需求,且学生就业之后,表现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3.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企“3+1”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我校长期以来,一直与一些航天企业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吸收一批本科毕业生,以补充和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本科生在外语、计算机及基础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普遍存在本科生专业知识与航空航天生产过程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同时表现出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甚少,融入工作环境的协作精神比较欠缺等问题。这正是毕业生和企业共同担心的问题。这些公司在航天专业技术领域与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见校企及学生三方都有合作办学需求的基础。

 

3.1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校内培养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学制4年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内通识类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核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累计1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业核类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

 

重点是最后一个“1”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集成化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2“3+1”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特征

 

3.2.1规范选拔机制,组建一支优秀学生队伍。第四学年初,学校需要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组建实验班进行统一编班授课。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前三年在校成绩及获奖等综合素质表现,择优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3+1’校企合作试验班”。规范的选拔机制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是对低年级学生的一种激励。再则,一支高素质学生队伍是校企合作有效办学的重要保障。

 

3.2.2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试验班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应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牵头,与企业共同协商制订,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掌握一定飞行器构造、飞行器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钣金、铆接和装配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从事飞行器产品零件的设计、生产及装配、工厂生产管理和服务于第一线的工作的能力。实验班往往会加入部分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学校无法完成的可由在企业中聘请的兼职教师到学校讲授。部分实践教学依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企业生产进度协调安排。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3.2.3建立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实践活动期间,不仅要保障学生安全和日常教学活动,还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应严格实行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的劳动纪律考核应由企业负责,尽量与员工保持同步。校企双方应各派一名专职辅导员,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和具体事务协调与管理。由于航天企业有其特殊性,教学管理程序要适应航天企业产品研制与生产中的相关保密规定。

 

3.3“3+1”校企合作办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许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教学主体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实际参与和互动等问题。为了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保障校企关系持久稳定,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3.3.1寻求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协调。学校有教学任务,学生有就业任务,而企业有其生产任务,校企合作教育应该在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间寻求协调和统一,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校企之间要协同制定相应制度,明确各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各项事宜,真正做到有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别要健全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优化企业对试验班毕业生的择优录用机制。

 

3.3.2培养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引进不少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补充到我校飞行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他们虽然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但工程实践背景比较薄弱。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中,除注重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外,还特别强调教师的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背景。为了加强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鼓励或创造条件让来自高校或没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增强实践能力,以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

 

4.结语

 

合作办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合作教育所有效益中,适合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利益的核心。校企合作办学让高校走向企业,也让企业走进高校,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为一体。这种办学模式对促进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思路非常有利。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俄语专业 长春师范大学 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237-02

一、长春师范大学俄语专业办学历程的简要回顾

长春师范大学(原长春师范学院)(以下称为“长师”)自1958年始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俄语”作为一门“课程”对于该校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它作为“专业”却算得上是该校最年轻的专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师尚未成立俄语专业,俄语只能以公共外语的身份呈现在学生面前。当时公共俄语教学面向的是学校各个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全校只有两三位俄语教师,学生总人数也不过二十人左右,学生普遍缺乏对俄语学习的热情,在那一时期,俄语专业在长师并未得以发展。然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就已发展到了黄金时期,双方和平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更是带来了俄语学习的热潮,随即在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俄语专业的高等学府;20世纪90年代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在能源、技术、经济贸易等领域里的合作日渐增多,两国关系也愈发密切,长师就此抓住机遇,从21世纪伊始开始筹建俄语系,至2007年正式创办了俄语系。随后,在长春各大高校中也相继创建了俄语专业,然而长师已于2011年迎来了第一届俄语专业毕业生,在俄语专业竞相开设的第二个高峰期,长师走在了前面。

二、不同类型高校俄语专业办学特色的分析与对比

现阶段我国具备俄语专业的高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师范类院校(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外语类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等)、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和专门用途院校(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大学等)。

(一)师范类院校

俄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种。师范类学生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从2005年中俄两国签订的“国家年”项目到2014―2015年间举办的“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等一系列活动,无一不在向全世界昭示两国元首欲继续大力增进两国友谊以及增进中俄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新一轮合作的巨大决心。这些都预示着俄语将跨上新的台阶,开拓更为广泛的领域,同时也意味着单纯的俄语教育很难再适应市场需求。此外,我国目前社会对教师的需求有限,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却在不断上升,这更使得师范类的俄语本科毕业生难以进入学校的工作岗位,造成了单一的俄语教育道路越走越窄。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各师范院校各显其能,结合自身特点对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如沈阳师范大学俄语专业调整成为商务俄语专业,辽宁师范大学俄语系面向师范类和国际贸易两个方向招收学生,不少师范院校还增设了“经贸俄语”“科技俄语”“旅游俄语”等课程,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并都初见成效。首都师范大学俄语专业面对社会对俄语人才提出的新挑战于1998年引入了“俄本英专”模式,然而它不仅没有改变当时的状况,还使两届毕业生于2002年和2003年相继陷入就业困境,最终使“俄本英专”模式走向了失败。[1]23

(二)外语类院校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经贸潮”同样冲击了外语院校的俄语教学工作,各外语院校纷纷打破单一的俄语教学框架,对当前的俄语教学体系和内容作出了重大改革,相继出现了“俄语+英语”“俄语+专业”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有不少外语院校通过加强与国外院校合作、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的培养模式来应对当前对俄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如大连外国语学院与伊尔库茨克语言大学等俄罗斯高校进行校际合作,定期互派俄语专业学生和教师进修学习。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使W生掌握了更为专业的知识,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这些“语言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大连外国语学院在自己国际化办学道路上收获了成功。[2]6而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面对“经贸潮”的冲击,选择了保持较为冷静的态度:适当地增加了国际经贸和中俄贸易必需的知识,但又没有放松语言教学和综合知识教学的加强。[3]

(三)综合性大学

与师范类和外语类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具备自己独有的优势与劣势:首先,综合性大学办学层次普遍较前者高,并且大部分是“211工程”高校,又不乏“985工程”大学,国家和地方对其投入的财力和物力较多;其次,学科门类更为齐全,有利于学科间的交融,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了保障;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较高;历史更为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3]16然而在如此优越的办学条件下,俄语学科遭到了强势学科的排挤,反而更不利于其发展。面对这种局面,不少综合性大学都将培养目标定在了“高层次、复合型的研究人才”。早在2004年,李玮就提出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走学科交叉道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思路。[4]39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其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商学院合作,推出了“俄语+知识产权”“俄语+国际政治”“俄语+工商管理”的“3+2”跨学科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经证明此种模式在综合大学是可行的。[5]12又如中央民族大学俄语专业从“民族特色”入手,致力于培养通晓俄语及一门中亚国家语言,同时又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中央民族大学通过这些特色课程的设置,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6]

(四)理工科院校和专门用途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俄语专业在理工科各院校俄语专业中实属突出。正如郑体武教授曾指出的那样:“理工科大学在加强人文教育的同时,可适当兼顾外语学科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的交叉。”[8]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托自己的理工科实力,走出了科技俄语的特色之路。面对单一俄语教学势头下落的局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俄语专业文、理科分班的新型培养模式:文科按照原来的俄语专业培养模式进行;理科班采用的是五年制安排修读俄语―航空航天类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精通俄语的航空航天专门人才或具有航空航天知识背景的紧缺型科技俄语专门人才,同时,哈工大俄语系还在继续与哈工大其他理工科院系进行双学位的联合培养。[8]

外国语学院是全军唯一的一所外语学院,其中俄语专业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的特点。为此,该校不仅开设了文化语言学等语言类研究方向,同时还设有军事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方向,使其学员不只学习俄语语言基本原理,还能具备广博的军事科学知识并掌握俄文军事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外国语学院具有军队特色的俄语专业设置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尖端俄语人才。[9]

三、借鉴经验以探索长春师范大学俄语专业未来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当单纯俄语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时,各高校纷纷采用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自身特点对俄语教学的内容和进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可将各校培养模式归纳为:俄语+专业方向(如商务俄语)、俄语+另一语言(如哈萨克语)、俄语+非外语专业(如航天航空)等。而各高校培养俄语人才呈现出如下特点:外语类院校培养出的俄语专业学生较之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院校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更为突出,但综合性大学培养出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具备自己独有特色的高校的俄语学生将在未来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

那么作为长春师范大学仅成立9年的年轻专业,我们将选择何种人才培养模式来开启未来的俄语之路呢?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俄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新闻、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设置上应该围绕该培养目标来进行。目前根据长春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俄语专业学生的部分课程开设情况如右表:

从上表开设课程情况中不难看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较大,而专业方向课程所占比例就小了很多。上述各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已清晰地表明,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种专业课程高度集中的单纯语言教学缺乏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大部分专业选修课:如经贸俄语、旅游俄语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此外,目前俄语界不少学者提出:我国俄语专业毕业生知识面狭窄,除了掌握了一定的俄语语言知识,学习了一定的经贸、科技用语外,普遍缺乏文化修养和中文内涵。语言是相通的,倘若对母语的内涵都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那就更谈不上对外国文化、文艺、文学等学科的融会贯通了。因此,就要在文化课上下功夫,适当添加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那么,专业选修课和文化课的增添势必要占用学生和教师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如何平衡专业必修课与前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若开设新课程以占用大量专业必修课为代价,那么结果将是得不偿失的,增设课程时应考虑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m当开设。

【参考文献】

[1]隋然.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TOP-DOWN”发展模式及本体性和主体性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09,28(01).

[2]孙玉华,刘宏.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国际化办学思路与实践探索[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04).

[3]赵爱国,姜宏.“现状”与“创新”――综合性大学俄语学科建设发微[J].中国俄语教学,2009,28(01).

[4]李玮.再谈综合大学俄语系的发展方向[J].中国俄语教学,2009,28(02).

[5]钱晓蕙.跨学科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8,27(01).

[6]张娜.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04).

[7]郑体武.关于俄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02).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期,全球地理信息产业也同时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近几年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 25%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达26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万亿元规模。而随着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军转民用,导航系统、遥感应用、电子地图等地理信息服务全产业链将充满投资机遇。

 

在各地区,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利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解决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已成为共识。在产业和应用方面,地理信息在车载导航、物流配送、移动目标监控、定位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欢迎,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到“地理信息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将促进物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关联服务业的发展,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支撑重大项目科学决策,带动创业就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浙江:特色产业聚集

 

作为新型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制定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的地理信息产业,如何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指导性建议。

 

浙江省是我国率先开展三网融合综合业务探索的省份之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宽带普及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基础优势。据统计,截至2010年,浙江省实现3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用户达3970万户,普及率居全国第3位。

 

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地理信息应用及安全保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与应用技术、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等一大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已得到突破。据介绍,浙江省航天航空遥感发展迅速,已建立的2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可实时接收、处理相关卫星影像数据,航天航空影像数据自动化处理难题已经破解;建立了应急测绘保障机制,成立了与国家联动的省、市应急测绘保障队伍;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立体采编工具软件,大幅度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效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浙江地理信息企业的从业范围已从传统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图编制领域,发展到数据采集和开发应用、系统研发、信息服务、硬件制造、软件、教学、培训等领域,省内部分地理信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地理信息公司,地理信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社会经济统计、人口计生、公安指挥、资源管理、交通管理、地籍管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经济较发达省份,民间资本充裕而活跃。地理信息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已引起浙江民营企业的广泛关注,民营资本投资地理信息产业,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德清县人民政府正在共同建设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根据产业发展已有基础和发展要求,浙江省将以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为副中心,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地理信息关联产业发展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相对集聚区,作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区的补充,形成覆盖全省、产业链接、配套能力强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规划,到2015年,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将初步建成一个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形成涵盖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将浙江省打造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省份和华东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今年,产业园区通过特聘招商、中介招商,已有北京国遥新天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兴科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在我国遥感影像数据和应用软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注册落户该园。也有包括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前来考察洽谈。

 

根据浙江省测绘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总产出2.4亿元,同比增长28%;税收1357万元,增长20%,仍在建设中的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就已实现开门红。目前,该园已签约项目167个,总投资约98.81亿元。预计到2015年,该园年产值将超30亿元,真正成为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地理信息产业龙头。

 

在特色研发方面,“浙江省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高精度、陆海关联的现代测绘基准框架建设、海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测绘、海岛礁精确定位、浅海区域水下地形图和潮间带地形图测绘。在此基础上,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大力促进海洋地理信息资源

 

的开发利用,服务江浙省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海洋经济空间格局优化、现代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业发展等,开展船舶监控定位、港口物流导航、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滩涂利用、海洋资源勘探、海岛观光等海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不断提高海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6月,中国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在浙江签署“深化北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斗(浙江)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推进重点行业北斗应用,率先在我省智慧海洋、城市安全管理、应急救灾、车载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成熟技术与产品;支持设立浙江北斗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用以创新卫星导航应用核心技术;在北斗卫星领域深化军地融合,共建国家北斗导航应用(浙江)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在浙江的民用推广和产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总投资约15亿元国家首个北斗海洋产业应用示范基地也在舟山启动,北斗海洋应用研究院、北斗海洋应用服务运营中心和北斗海洋应用示范中心将投入建设。届时,通过工程示范、体系构建、平台打造,有望深化和拓展北斗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加快舟山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海洋产业的效能,有力助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也将进一步创新海洋开发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全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作出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浙江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建设“大企业、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的总体要求下,结合近年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天地图·浙江”、物联网、“三网融合”、海洋经济发展、山区科学发展及地理国情监测等发展重点形成若干个大项目,引导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山西:智慧城市带动

 

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前几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被炒的铺天盖地。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两批公布了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更是将这股热浪推向了新。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会涉及国土、房产、公安、环保、卫生等几十个领域的2000多个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的创建提供支撑平台。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据,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应用系统开发、系统集成、软硬件设备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带动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300多亿。这一方面,使地理信息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带来了智慧城市与地理信息产业 “1+1>2”的市场效应。

 

地理时空信息的大数据特点,只有与云计算结合,才能进一步满足智慧城市应用需求,从而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数字山西”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基于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工作基础上,通过推进山西省各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内容。 经过多年的积累,山西省已形成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后能够使分散在各个专业部门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发挥效益。

 

2013年初,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及试点工作,一直致力于地理信息测绘和数据支撑城市建设的山西省首府太原,首当其冲成为试点之一。

 

太原试点的城市信息多层次智能决策关键技术与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致力突破城市智能决策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城市信息多层次智能决策系统,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应用示范,为城市运行、管理和规划提供面向多层次、细粒度用户的综合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先后被列入科技部智慧城市领域国家863计划。

 

据山西省太原市基础地理数据中心主任卫启云介绍,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由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展而来,该平台围绕经济转型、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主题,以强化基础、促进应用为主线,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着力提高智慧应用水平,从过去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逐步发展为向各部门提供各自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平台,使其服务更科学、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力推动了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不过由于地理信息产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巨大,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业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与本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明显,存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开发利用不足,教育科研薄弱、专业人才紧缺,产业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集聚能力亟待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地理信息产品及其技术服务的消费应用仍需引导和培育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山西来说,国家863计划项目是提升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在地理信息产业落地实施过程中,山西省聚合多方资源积累创新经验,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企业引入产业基地,发挥地理信息企业孵化器作用和产业集群效应,支持企业申请建立地理信息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项目实施,就走了一条由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武汉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和厦门硅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合作路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和造就一批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将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智慧太原试点建设相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根据《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山西省将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导向以及推广宣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地理信息产业,鼓励传统产业与地理信息产业融合,推进传统产业和社会各行业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通过提供政策、资源、技术、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联合,发展地理信息龙头企业。

 

在财政方面,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激励政策。一方面为地理信息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服务,推动地理信息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及投资项目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对于经认定的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开发、服务有关业务的地理信息企业,按有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为促进山西省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进而印发《山西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拓宽地理信息服务市场;发展北斗应用及服务,推动北斗导航与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推进北斗导航在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民用化步伐加速,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地区正在根据政策方向和产业特色孕育一系列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标准化空间地理信息产品,促进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带动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天津 经济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 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天津市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沿海开放大市,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面临不断优化与升级,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并推动高等教育进步,高等教育结构如何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1 天津经济结构变化进程及调整目标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天津经济产业结构从“结构转换”式的战略性调整向“优化升级”的目标发展。到了21世纪初,天津“十二五”规划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1.1 天津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及特点

本文从天津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表1可知,20年来天津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7.5倍,年均增长率为15.7%,2011更是突破万亿大关。

纵观天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21世纪初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天津产业结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态势。根据表2中的数据,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有如下特征:首先,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不断呈下降趋势,且幅度剧烈,从1991年的8.5%降到2011年的1.4%;其次,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曲折波动,从1991年的57.4%降到1999年的50.6%,又回升到2007年的55.1%,后截止2011年又下浮到52.4%;最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先快后慢,从1991年的34.1%到1999年的44.7%,后为2011年的46.2%。

另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也是劳动力发生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扩散,进而又向第三产业转移。从1991年到2011年这20余年,经济飞速发展,不断吸引外来劳动力流入,天津社会从业人数从1991年的476.7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161.0万人,增长接近2.5倍,同时,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从表3可知,天津经济结构的优化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显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20余年的变化中,第一产业下降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18.2份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主导地位。

1.2 “十二五”期间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我国经济增长第三级,其现代制造业、重工业在“十二五”期间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差距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会最终超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并且第二产业社会从业人员也会继续下降。天津“十二五”期间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自主研发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点,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三大产业全面升级优化,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时代产业格局。

1.2.1 推进第三产业

以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为核心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是大力发展旅游、医疗、文化、非义务教育、培训、社区、房地产等为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二是继续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技术咨询、电子信息等为内容的生产业,不断提高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辐射能力。三是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管理等为内容的公共服务业,构建与国际化港口城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

1.2.2 优化第二产业

继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重工业化,推进电子信息操控广泛运用,创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地位的国际化制造业大型基地,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型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集群,改造优化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航天航空、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医药这天津优势产业,建立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天津竞争优势。

1.2.3 创新第三产业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构建具有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的“三生型”多元化现代农业。一方面运用创新技术改革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化过度。另一方面拓展农业的文化市场功能,开辟集旅游、教育于一体的农业园,创建一批生态绿色园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需求。

2 支撑天津经济结构升级的高等教育要求

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不仅供给的数量影响着经济结构,而且劳动力供给的结构也对经济结构起很大的制约作用。在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低素质社会劳动力往往有利于发展劳动集约型产业,而要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社会劳动力。因而一国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现存劳动力水平结构的差距,又要考虑到劳动力水平结构短时间提升不迅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制约作用。而落后的人才结构,往往是阻碍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20年来,伴随经济结构转型,起支撑基础作用的人力资本也在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天津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数量、质量、结构等诸多方面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天津,引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来源,很大一部分依靠新型技术和高新产业的发展。而支持这些新型技术的发明与实施、高新产业产品的开发, 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在经济结构发展的同时,天津高等教育也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改造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科结构等也做出了经济的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高等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协调发展。

2.1 天津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经费投入

数量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基础和办学规模。如果学生数量较少,既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年来,天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增加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在校学生人数从1991年的5万人增加到45万人,增长了9倍,其中“十五”期间人数翻了一番。

教育经费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证,伴随学生、学校数量扩充,高等教育需要更多的学生培养费、教师薪酬费和一系列的教学设施软硬件费用。如果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够,会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环境。20年来,天津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10.6亿增加到2011年的302.3亿,增长了近29倍,2011年天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

2.2 天津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构

为了更匹配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高等教育培养结构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对研究型人才越来越重视,扩充研究生的数量。其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12

2.3 天津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主要通过学科建设,有什么样的学科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人才结构。而这些各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将输送到天津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中去,成为其中坚力量。为了适应天津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加快了调整速度,使其更为合理。

为了推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等学校在重点专业的建设上加大投入,调整学科结构,加大工科学生比例,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2010 年 4 月天津市教委审批并通过 22 种新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材料产业。2011 年,天津市开启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计划,重点建设 59 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同时也全面对高校专业进行整顿,接近40%传统专业需要调整方向。

3 天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建议

全球化背景下,天津经济要迈上更高台阶,并成为教育强市,任务非常艰巨。天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服务于天津本土经济发展,要与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步调保持一致。

3.1 扩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天津市重视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但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还是不够,2011年天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3.83%,低于全国1.13个百分点。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之路,就是要在保持现有水平下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多渠道经费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平性,利于扩大高校规模等。

3.2 优化高等教育培养结构,造就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第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把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市作为重要战略方向。2011,天津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大约为6.4:1,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要大力扩大研究生规模,建设更多的研究生院。同时,在研究生的内部比例优化上,一方面要增加学术理论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

第二,逐步实现合理的高校层次梯队。继续发扬天大、南开作为一流大学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作用,对普通高校结构调整的指向作用,并将其建设成世界闻名的学术研究性大学;将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市属高校列为二梯队;全面提高其他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私立大学使其成为天津高等教育的三梯队;面向一线基层部门,培养一批实用、技术型人才,使其成为四梯队。

3.3 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天津高校的学科结构调整必须与“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结构优化相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重点发展直接为信息、材料、生物等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专业,并且大力发展能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二是加大与天津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如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培训业等所需专业。三是加大专业改造的力度,减少社会需求量较少的专业;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更新教学内容,与现展接轨;对于某些专业面过窄的专业,采取合并方式,拓宽就业面;对于重复设置的专业,通过撤除或并入其他专业进行改造调整。四是加强学生们的英语、计算机能力,增强其通用知识水平。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创业教育;引导

1.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08年的559万。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相应政策,如允许大学生将档案留在学校两年,增加研究生录取人数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本身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而缓解我国目前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造成的全国范围内的就业问题。

我国于1999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不断的尝试;2002年教育部首批确立了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8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有步骤有层次地在这些高等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随着创业教育探索的逐步深入,许多高校也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或创业活动,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必须在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断推进高校就业制度改革,最终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较晚,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创业的人数为20%~30%,而我国高校学生创业的人数为3%~5%,现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中的起步阶段。

2.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业教育的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应当是一种深层的根本性教育体制,而不是枝节性、表层的教育环节;部分高校领导、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开展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存在认识不足、片面,缺乏急迫性和自觉性等误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就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创业,没有把创业教育视作总体性、根本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开展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

尽管我国政府一直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高校中也开展了创业教育,相比国外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比较落后,大学生创业成功者较少,失败者较多,凸显出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2.1 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大部分高等院校里虽然开展了创业教育工作,但都没能形成系统科学的体系,并且由于任课老师本身缺乏创业经验,对生产,营销等实践也了解不够,只能理论上给予阐述,教育效果不佳。据调查,大学生有创业意识的不足10%,而实际创业的,包括在校创业和毕业后创业的比例不足5%。而真正创业的大学生,自身素质制约着他们自主创业的步伐,长期的应试教育,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理财技能、沟通技能和风险意识。很多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是在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这种消极的选择动机,使大学生们的创业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2.2 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

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会凭空产生,在不具备创业客观环境的情况下,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就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岗位需要,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学生的创业意识就很难被激发起来。同时创业本身也孕育了极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单单是资金物质方面的,更体现在精神和斗志方面。资金方面通过政策渠道可以解决,但敢于冒险、直面失败的精神却是大学生缺乏的,尤其是大学生活中安逸的生活,所导致的惰性,不是政府能够解决的。再加之,就业和创业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就业部门,为了提高就业率,学校和老师便打响了高校就业的“第一枪”,通过各种途径,来安排学生就业,使大学生没有真正体现到现实市场条件下的就业竞争。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是好的,但是使大学生缺少了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面对竞争的精神,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对于创业热度不高和意识不强。另外,由于长期的传统观念影响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家长方面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社会舆论也没能给予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而作为校园内的文化环境,则体现在学校日常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思想的熏陶,导致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

3.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引导性策略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承担自己社会责任之前的最后的指导者,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能动作用。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作为。

3.1 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

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指一种能够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和动力,鼓励和支持创业行为,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通过开展多种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一定的校园文化中进行的,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将会使学生受到较深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途径宣传创业精神,通过对创业个体的各种形式的激励和表彰,树立创业的先锋模范,通过各种鼓励创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来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

3.2 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把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学生成才体系

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按不同年级,实行全程化、有针对性、分层次指导;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和大学的工作实际,辅导员应及时调整指导理念,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口号,鼓励学生释放激情,积极创业的同时,要脚踏实地,联系实际;提倡学生展示个性,求异创新的同时要内外并优,整体进步。一方面注重通过培训使部分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他们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指导实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创业过程中的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把创业作为成才的一个途径坚持下去。

3.3 把握大学生创业思想动态

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援助计划,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舒缓就业压力、排解紧张情绪,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和教育。在创业设想转化为创业实践的时候,发展的走向尤为重要,作为引导者,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肩负着指引正确创业方向的重任。当下,各种急功近利的商业倾向以及层出不穷的欺诈行为,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加之大学生涉世未深,考虑问题各方面未见成熟,容易走进歧途。辅导员的指导和教诲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事实上,在创业领域里,大学生对辅导员存在着一种依赖性。一方面,他们对未来既有追求,又有未知的惶恐。遇到一些新问题,会表现得不知所措:另一方面,他们的一些所想所为,需要辅导员予以肯定或否定,给予他们信心。这种“肯定和否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保障,让他们可以安心的去闯。因此,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做大学生创业的护航使者。

3.4 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和技能培训

组织大学生到各类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到生产第一线、到基层、到西部进行见习、参观和考察;指导大学生建立求职类社团,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实习,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心和能力。借助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所和平台。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走进企业,接触生动的创新创业事迹和人物,使同学们在企业中体验创新创业的艰辛,提升创新创业的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倪胜巧.关亍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发挥辅导员能动作用的探讨[J].教育观察,2012(6).

[2]邢鸿.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3]刘升学,张新华,刘芳菊.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