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增长的代价

经济增长的代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增长的代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增长的代价

经济增长的代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质量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82 年至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年均增长1.03%,201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3.7%。城市群是城市化道路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是发展现代城市经济和城市区域化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推动着城市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国计划形成包括沿海三大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等在内的十大城市群,它们是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

城市群能否承担带动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的重要职能,取决于城市群的承载力――尤其是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否支撑其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提升。自“十七大”起就提出了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放在增长速度之前,表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已经不难,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矛盾与问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才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十二五”规划指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凸显,已威胁到区域甚至国家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质量提升的分析研究,不仅能使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还能够让我们观察和把握到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状态。

2.文献综述

2.1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20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罗马俱乐部”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构建了“世界模型” 对全球的资源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进行评价,提出了经济的“零增长”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Slesser提出了新的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ECCO模型。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eth等发表了《经济增长、承载力和环境》一文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广泛关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积极探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王学军(1992)提出了“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这一概念,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层面定量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分省区的地理环境承载力潜力[1]。毛汉英(2001)等采用状态空间法作为量度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人类活动定义为三维空间状态,定量地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与承载状态[2]。方创琳等(2003)采用多模型互补对接支持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绿洲系统“三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进行了多情景预测分析[3]。中国科学技术大会(2008)主编的《中国城市承载力机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通过预警指标对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和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

2.2 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王积业(2000)认为经济增长是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统一。数量扩张的主要源泉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数量上的不断积累,质量提高的重要源泉是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4]。李岳平(2001)拟建立一套在定性规定上的、科学适用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技术进步的贡献、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居民生活和经济增长的代价等六个方面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质量[5]。刘亚建(2002)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为单位经济增长率所含有的剩余产品量,并认为单位经济增长率中投入的资金物资越少,经济增长质量越高[6]。

钞小静、康慧(2009)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7]。钞小静、任保平(2012)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8]。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3.以三个城市群为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9]。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多变量、多层次的动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入分析、比较和选择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的,要充分考虑承载体与受载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强度、潜力与相互替代等特点。本文在综合借鉴毛汉英(2001)、李岩(2010)、毕明(2011)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承载力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两大分项指标体系,这两大分项指标体系又具体包括19个基础操作指标,如表1所示。

从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文献来看,经济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并提出要在数量基础上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依据国内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定义,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提高的结果[10]。在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广义定性之后,笔者综合借鉴李岳平(2000)和钞小静(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代价和居民生活水平四个主要方面,在这四个分项指标体系下又设定14个基础指标,如表3所示。

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为例,对这三个地区20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分析和比较不同城市群的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别与联系。之所以选取这三个城市群是因为它们分别是我国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由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面积较大,所以在资源储量和地域面积的绝对量上占有优势,比如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主要能源储量(关中地区数据缺失)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等方面。京津冀地区主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储量最大,达30609.42亿吨;人均GDP最大,但万元GDP水耗也最多;森林覆盖率、人均道路面积最少;经济发展的二元性较为突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高代价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但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分配状况较好。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状况都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2012年GDP产值达108905.27亿元,第二、三 产业产值比重达96.07%,并且在科学技术投入和成果方面最为突出,但付出的经济增长代价也最多;虽然长三角土地面积最大,但人口密度是京津冀和关中城市群的1.5和1.7倍;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都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关中城市群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道路面积指数遥遥领先,并且污染物排放量最少,但大部分资源还是相对稀缺,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弱;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收入比与京津冀和长三角相比最高,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

4.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相对较高,例如长

三角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无论是在资源环境方面还是经济发展方面都处于劣势,并且二元结构突出,但仍有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条件和承载能力相对较弱,所以经济增长质量不及长三角地区。因此,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其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的好坏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要追求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就不能忽视支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能力,不能盲目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而要根据承载力状况调整发展战略,战略目标由低成本扩张型向高效率创新型发展转型,战略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型,战略要素依赖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型,战略重点由经济主导型向经济社会协调型发展转型[11],推动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及其区际差异[J].地理科学,1992,12(4):322-328.

[2] 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

[3] 方创琳,鲍超,张传国.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J].生态学报,2003,23(9):1915-1923.

[4] 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0,(1):11-17.

[5] 李岳平.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及实证分析[J].江苏统计,2001 (5):19-22.

[6] 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28(4):30-33.

[7] [11]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 (6):75-86.

[8] 钞小静,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102-107.

经济增长的代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时代价值 实践取向 小康社会 改善民生

一、引言

包容性增长最早提出于2010年,该理念强调改善民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包容性增长也具有其丰富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二、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增长观念,具体来说,它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的是,包容性增长更加倡导的是机会平等的增长,最为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该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特征。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具体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减少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其次,包容性增长倡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成果不能为某部分社会成员所占有,而应该公平分享成果,让广大人们受到实惠,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

(1)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但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呈现扩大趋势。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在减弱,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社会成员获取高额的收入,一些社会行业获取高额利润,使其他社会成员和行业失去与之同等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新理念,新方法,而包容性增长正好适应这种需要,提出该理念,运用该理念指导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缩小贫富差距,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的机会平等,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树立包容性增长观念,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人们的机会均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人际关系,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但必须清楚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目前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实现这个目标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在扩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了改变这些情况,妥善解决迈向更高层次小康水平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和计划,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建设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

四、包容性增长的实践取向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容性增长一种新的指导理念,在落实这项理念与措施的时候,应该坚持增长的理念,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断将蛋糕做大,才能落实包容性增长的物资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支持。

(2)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包容性增长,如果仅仅只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该理念对增长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和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缩小东部、西部、中部之间的差距,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差距,让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在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仍然存在,甚至这种趋势出现进一步扩大的情况。而包容性增长将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关注公平问题,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并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4)重视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改善民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要求。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经济状况,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果实。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救济、福利等各项措施,让人们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其作为指导方针,并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并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的代价范文第3篇

>> 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思想的动态博弈新解 机会不平等与公平不平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走向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生态学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不平等”的诡计 不平等的爱情 不平等的等式 不平等的爱 不平等的代价 语言的不平等 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评述 法制转型、不平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不平等的测度方法述评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权利不平等的视角 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根源:经济不平等还是政治不平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埃及]萨米尔·阿明.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理论批判[M].杨明柱,杨光,李宝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47,58-68.

[3]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17.

[4] 徐丽萍.啤酒品牌高档化如何更上一层楼[J].中华商标,2009(7).

[5] 中国酒网.啤酒业:卖口味还是买形象?[EB/OL].[2011-12-24].http:///news/2003/200307.

经济增长的代价范文第4篇

在有关最近中国人大会议的新闻报道中,通胀是焦点所在,但是,一场围绕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内部激辩或许会让人们更感兴趣。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消费型增长”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家庭消费的演变是近几十年最令人瞩目的经济事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家庭消费在中国GDP中占的比重为50-52%,属于低水平,但尚在亚洲其他高储蓄国家所处的范畴之内。

在之后的十年内,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快于消费增速,家庭消费在GDP中的占比缓慢下降,到2000年降至令人担忧的46%。不断扩大的投资和贸易顺差由此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这两个环节迅速扩张,推动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

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年内,由于处于破产境地的中国各家银行亟需救助,消费与投资和出口以更快的速度背道而驰。

到2005年,消费的占比降至40%这一前所未有的最低水平。在总理领导下,中国政府决心推动经济均衡增长,提高家庭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但是,低消费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现有增长模式的根本特征。不放弃现有模式,就无法改变低消费。果不其然,中国政府不愿意这么做。于是,接下来的5年里,家庭消费比重进一步下滑到35%,令人愕然。

中国经济的极速增长受到了大规模家庭财富转移的推动。家庭财富的转移为制造业和投资的繁荣提供了补贴,并为不良贷款埋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央行制定的极低利率。在低利率的作用下,每年从家庭转移给银行和贷款者的财富起码占GDP的5-7%。家庭财富减少,自然导致家庭消费下降。

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并非中国所独有。许多国家都有过成功的先例,但也都遇到了同样的困境。迅速扩张、受政府指导的投资往往存在配置不当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会被巨额隐性利率补贴掩盖起来,但不会因此消失。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资本错配的规模之大已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因此,现在中国政府必须允许家庭从近几十年产生的巨额财富中获得更大份额,使消费取资,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这中间暗藏隐患。再平衡要求中国降低投资增速。不良投资累积越多,就必须从家庭转移出越多财富,来维持那些投资。然而,投资减少势必导致经济增长骤然放缓。加快投资步伐是政策制定者维持经济高增长的唯一途径。

这就是中国国内这场争论变得如此激烈的原因所在。改革派认为,要形成一种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就必须减少投资,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反对者――主要集中在受益于现有增长模式的行业――则认为高增长和低消费之间不存在关联。他们主张采取行政手段,在不导致投资减速的前提下扩大消费。

中国何时能够解决这场争论至关重要。历史表明,一旦国内失衡达到严重程度,在改变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方面拖延的时间越长,为此付出的代价就越大。但是,历史先例也让我们知道了,这种模式会让人多么上瘾。这正是中国领导层面临的挑战。只要投资还在迅速增长,就需要家庭部门提供更多补贴,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就将停滞不前。只有在中国开始朝着新增长模式转变以后,再平衡才会启动。

经济增长的代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人类生存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的建设、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发展为主调的新发展思路,这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可持续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1经济增长的瓶颈与代价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走的是传统经济的老路,那就是不考虑人口质量的问题,更将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排斥在外,增长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一些主要资源产品的单位消耗水平,往往都成倍甚至成十倍地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我国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许多重要资源,如石油、铁矿、有色金属和木材等,现在已经捉襟见肘,相当程度上依靠进口维持。中国的粗放式发展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在近年来已经变得相当严重,需要修复的任务已经很艰巨。如“三河三湖两区”是我国区域污染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九五”期间治理的重点;中国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可以说时至今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积累起积重难返的沉重代价。

2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4年中国GDP实际增长达到9.5%,高于2003年的9.1%。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专家分析认为,2004年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更加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配置,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可以说这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是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的结果;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经过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和扩大内需的努力才出现的结果。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特殊国情,存在与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协调的情况。例如,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失业率仍在上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问题依然没有好转,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与一般消费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相对应的内需不足还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巨大压力并没有减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经济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3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达到最大”。要实现具有可持续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必须改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方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单位经济所生产的环境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知识的无界性,可以连续创造,因而可以成为消耗不竭的资源,使人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1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本质要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看,当务之急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制度建设,建立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的保障机制。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性的增长方式转变。过去我们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是以数量扩展和价格竞争为主的,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带来许多弊病。而转变后的集约型增长则是以技术进步和要素效率的提高为主导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

3.1.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加速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不仅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属于集约增长效应,因为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是通过提高生产率这一途径实现的。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把现有的产业结构推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率的产业结构上,使经济结构在技术上、内容上、组织上、效益上都有一些根本性的转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近20年来,科技进步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更新越来越快,这使得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家既有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等因素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技术创新速度以及保障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等因素变得更加重要。可以说就长期经济增长而言,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于技术进步。

加速技术进步意味着掌握更多新技术、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意味着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意味着能够借助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从而加速淘汰过时的和低效率的产业及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并使产业出现融合趋势。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

3.1.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建立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

目前有几个方面的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明显的制约,这些因素决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进程能否顺利实现。为了建立起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如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建立技术进步的制度保障,如能够对合法产权和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强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教育、职业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使持续的技术进步有动力和条件;改革政府自身,形成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和其他形式的公众监督机制;对于那些长期以来受到行政干预、地方割据和部门分割,阻止了市场导向的产业重组、整合和企业兼并,从而导致了低效率竞争的领域,政府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战略,采用某些产业政策以排除行政割据等体制障碍,促进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加速市场引导的产业重组。

3.2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推进循环经济科学

生态资源与环境生产要素高度短缺问题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遇到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率不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其核心内涵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节约型经济。

推行循环经济,要求所有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所有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必须按照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标准进行。那么首先,从技术层次面上,要大力发展工业生态学。所谓的工业生态学是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设计工业系统,以及工业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源流,通过谨慎的和合理的方法来获得那种想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实现经济、文化和技术的持续进步。过去工业生产中物质一次性投放,产品只占其原料的20%左右,绝大部分作为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其结果是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经济是在开放体系中运行。工业生态学试图改变经济在开放体系中运行的思路,应用基本的物理学的、化学的原理,通过废物、零件、组分及原材料的循环、回收和再利用,从开放的物质流体系向封闭性的物质流体系转变,从而实现物质的永续利用,减缓自然系统中“墒”的加快增长过程,从而实现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强化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社会角度上,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正面激励机制。循环经济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化需要付出成本,需要技术创新支撑,他们必须能够与直接利用初始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在成本上取得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府在对企业进行惩罚性激励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实施正面激励,建立鼓励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社会机制。只有解决了制度问题,才能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周叔莲.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晨昃,陈追红,程超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经济日报工商部,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新经济革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