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30-001
在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语文课程是必修的基础文化课。但随着“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的课改理念的逐步推行,语文课的开设由兴而衰,因其既非德育、体育能受政策保护,又非外语是天生的座上宾,故一直是“强化专业技能”的首选删削对象,这样的矛盾造就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1.从教育环境来看,国家对中职语文教学督导不够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相对于专业课组织热火朝天的技能大赛,安排骨干教师培训,对于基础课,特别是语文教学缺少实际意义的教学督导,既缺少对各职业学校所开设专业的课程调研与严格规范,也缺少对学校的教学效果的一定标准的检测,这就使各职业学校对“强调技能,注重实践”有所误解,从而造就学校对语文课不够重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偏见。
2.从教学主体来看,部分师生对语文教学定位有偏差性
中职学校在倡导“强技能,重实践”的同时,使部分中职学校的一些领导和老师认为,中职教育重点是教导学生学专业技能,只要专业技能达标,即为合格型人才。这样普遍的认知错误,导致学生片面认为语文课对以后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帮助,学不学无关紧要。问题是社会虽然需要一些专业性强的人才,但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而语文学习正是为沟通交流做基础准备。试想一位技术员,如果他连自己的意思都表达不清楚,即使专业能力再强,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3.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语文教学目标定位有偏差
由于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和不受升学和统考制约的事实,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造成其教学思路、教学体系不完善。中职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亦应“重实践”,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和实用写作。重点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语言交流、思维、感知等能力。
4.从课堂主体来看,部分老师“以生为本”做的不够
学校虽然提倡“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经验丰富,老师往往会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自己认为好的、有用的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因为老师所传授的,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如果教学过程中,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从需求找到教学切入点,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二、改进中职语文教学问题措施
1.从改变观念入手,营造积极氛围
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但就业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用人单位是需要技能型人才,但大量的实践表明:一个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理解、分析、表达、应变、交际等语文能力要求更高,这就意味着学校不仅要注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加强基础课,特别是语文课的建设。这就要求学校在重专业的同时,摒弃轻基础的思想,为中职语文教学营造积极氛围。
2.抓教学主体,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要把语文教学提升到爱国的高度。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到爱国爱民、积极上进的精神,学到淡泊宁静、知足恬退的风骨……让语文课真正担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之要义。其次要重视语文课的“基础”作用。学生对文字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的低下会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语文教学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语文学习还能满足个人自身心灵世界需要,适应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
3.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要切合学生实际
首先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应及时更新观念,不但要积极认识学生对语文课不在意的教育现状,乐于接受现有的教育对象,更要认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选择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实际,降难度,抓基础,强阅读,倡实用,让学生多感悟积累,少灌输传播;又要切合学生专业,注重语文知识的专业实用性。如:财会专业可侧重经济合同、协议书、商品说明、劳务广告等经济文书教学;幼教类专业应侧重于思维想象活跃性的训练和文字描述能力的培养等;其次教材应重视陶冶情操、激发灵感、解决疑惑等方面的作用。教师可选择生活故事、职场案例等,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通过感悟语言所传达的各类信息和情感,促进学生更好的锻炼其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尽力实现语文课在职业学校的最大功能。
4.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职学校具有科目多、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针对学生的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和需求,与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接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挖掘潜能,发挥长处,提高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情境、开展演讲、讨论故事等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并在过程中享受自我理解、分析、表述、创新等能力提高的快意。
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改善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对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帆.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0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教学观念
【中国分类法】:G633.3
语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基础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对小学语文课堂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已经颁布了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小学课程标准。虽然新课堂颁布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笔者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几点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缺乏新型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常常出现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而且部分教师仍然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不注重教学过程只注重最后的分数,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分数不但没提上来,反而使学生思想僵化,缺乏灵活的创新思维。教师身为教育的主导者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实质,更没有体会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21世纪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这种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他们对课堂及对知识学习失去了兴趣,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完全掩盖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1.2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及生活化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率课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更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而师生互动环节就是影响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通过师生互动可充分的培养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师生互动的实质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更快的理解及吸收老师在课堂中普及的知识。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全面的去了解,在课堂教学时也没有采取师生互动及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知道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小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知道学习语文是为了考试,为了将来升学。语文教师不进行生活化教学导致语文学习成了小学生的生活负担,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3课堂教学缺乏新型的教学观念
新型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改革高高在上的传统教育观,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与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出发,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及点评,积极改进教学评价,将封闭式教育改革使学生开放式学习,开放式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及意识。然而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他们认为,语文课堂学习只是他们升学的重要工具,与他们平时的生活无关,更不要说个人素质、创新意识及个性方面了,这与新型教学理念严重脱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观念过于传统缺乏新型的教育观念。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使学生没有“开放性”发展。
二.解决小学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2.1改革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师身为教育的主导者要清楚的意识到未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共存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从各方面进行努力,改革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在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下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及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中来,建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及质量观。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时刻以学生出发,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优秀心理素质的前提下,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探索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方式营造团结互助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多利用创新的思维来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及增加学生的创新空间。
2.2改革师生学习方式生活化教学
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改革师生学习方式,进行生活化教学使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师应通过课堂及课外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取向与所学课堂内容相结合,创新的思维设置课堂及课后拓展作业,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动脑动手,建立生活化师生关系。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情景再现,体验生活;辩论演讲,表现生活等方式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其次,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共同进步。这样不仅缩小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了亲切度更利于老师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对自己教学的认可度。同时学生在不损其自尊及自信心的情况下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相互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对自己及他人的认识水平。再次,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管理中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管理不仅是老师的重要工作同时也与他们息息相关。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身为教育的主导者要清楚的意识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真正含义,并深刻体会到自身职责所在。从自身出发全方位提升自己并以正确的思想观、教育观、学生观及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中,打造高效课堂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钱莉.如何转变提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1)
[2]叶子,庞丽鹃.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 2001, (4).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语文学习与数学、以及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门母语教学,其没有像数学一样繁杂的公式,也没有像物理、化学一样的反应式、实验,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以理解和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要想能够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掌握准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理解以及分析。而这种分析、积累的能力对任何学科都是通用的,如此,学生们便可以通过教师上课教授的语文学习方法,诸如分析、理解以及记忆法等应用到其他学科,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语文与其他高中学科有很大的不同一点还在于,它不仅是一门影视学科,更是一门文化,高中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课文有许多都渗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教育,还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这些经典教学案例在课堂中引入相应的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于母语文化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素材不仅限于教材,还包括相应的课外读本,这些语文教材和课外读本中包含着大量的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教学讲解,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当时时展的意义,对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以及审美、情感的提升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存在的问题
(一)在语文教学中未能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的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并未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常常看到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并没有将与学生的互动包含在内,整堂课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就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二)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偏重应试教育
高考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学生面前的难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考取一个理想的高校,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多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与教学,忽视了对于语文内涵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应试教育的考查内容以及范围当做语文课堂授课的重点;此外,教师凡事以高考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使原本应该开心、简单的知识学习变成了一场紧张、枯燥的竞争。
(三)语文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网络科技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教学领域的设备以及教学方法也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多媒体逐渐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引入,但就当前的使用情况而言,许多教师都只是为了多媒体教学而使用多媒体,将原本需要板书的教材内容生搬到PPT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对教学设备的创新应用。此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以沿用传统的教―学的学习模式,压抑了学生们的创造以及学习的天性。
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路径研究
(一)语文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是解决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的首要途径。教学方案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不能只是以教师为中心,要在其中加入相应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将高中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展示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探究语文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
语文教师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二)教学方式依然陈旧
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三)作文教学不合理
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二是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三是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这对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要在教学改革中用新的课程理念来统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课程理论的语言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课程理论的语言主要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才能突破原来固有的教学体系。光转变教学观念不行,教师还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标还倡导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要求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推行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增强课标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搞教学的局面。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
总之,对于广大初中教育而言,首先是我们教师应认真学习体会新课改精神,结合校情、学情正确理解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科学地展开高效的工作,从而促进新课改的真正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婷.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夏教师,2016(S2):17.
[2]钟家宝.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7):56-57.
[3]赵峥.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25):16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58-0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Multi 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1]。
一、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作用
农村小学生因受其生活地域影响,接受信息现代化成果的条件受到客观限制,而在学校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让小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得到锻炼,把语文素养的提高训练向课外延伸,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高科技成果。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农村小学生接触高科技终端设备机会比较少,并且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好奇,愿意接近,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特点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开发右脑功能中,尤其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要借助于形象思维。传统教学以课本为主,老师一言堂,授课方式较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产生疲倦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图文声像的综合展示,能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便于小学生理解难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也为老师课堂的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注入更多新鲜内容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讲授为主,即使老师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会制作一些模型,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毕竟只有一本课本,内容有限。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它能把网络中有效的信息带到课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制作动态的模型,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空间中得到生活情景的体验,对课堂内容能够全面的把握,对课堂的重点难点也有助于消化和领悟,从而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也能在课堂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学生不但学到了教学计划内的内容,还吸收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了学生知识面。
(三)促使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积累的结果,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泛涉猎,长期积累。传统教学中,素材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想通过图像声音向学生展示难以理解的情境,曾经学校配备投影机,但要教师将内容手写到纸上,再投到墙上,较难的绘图不能展示给学生。教师想将与课文有关最新案例搜集到讲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更容易理解,但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案例。而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随时学习,搜集网络共享资源,为学生准备精彩的课堂内容,教师为了适应时代教学要求,也要努力学习,掌握相关技术,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能增长知识,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的课堂,对于老师、学生及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是有所帮助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本末倒置,忽视书写教案,竭力制作课件
一个完美的课件是教师电脑操作水平、搜集素材能力、用去大量时间精力等方面的结合体。因为制作一个完美的课件,要搜集大量的素材,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各种文件,并要在网上浏览诸多相似的课件,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制作,为了使课件更能显示教师水平,在确保电脑操作技术过关前提下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制造课件而制作课件,不钻研教材内容,忽视了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尤其内容的重点、难点被削弱,即使课件再完美,也很难应对所有学生的水平。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是主体,如果每节课都尽全力制作课件,教师就很难去钻研教材,书写教案,长时间会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课件缺乏真情实感,转移学生学习注意力
课堂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而使用过多多媒体,操作和学生收听收看多媒体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看似使用多媒体的课比传统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很多时候吸引学生的并非教学内容,而是多媒体本身。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若多媒体教学密度过大,繁多的资料使学生眼花缭乱,却缺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真情互动,老师成了机器的操作者,学生成了收看器,教学的重点、难点未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培养学生书写、朗读能力都会削弱。
(三)多媒体技术对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挑战性
要想制作出既使教师自己满意又符合学生意愿的多媒体课件,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制作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电脑课件制作相关操作以及拥有充足的艺术创作审美能力。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中年龄稍大的教师,他们已经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对这些新生科技产品的应用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多媒体的制作软件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培养新能力,这对于部分教师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解决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备课方式应以准备教案为主,制作课件为辅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课堂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全普及应用。根据小学生的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等生理特点,教师备课还应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课件,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为了迎合现代教育形式,强拉硬扯,全然不顾教学需要,应避免为了片面追求教学形式而滥用多媒体技术,应根据教学需要、媒体特性和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技术,避免多媒体的使用流于形式。课本内容的重点、难点应该通过黑板粉笔的作用向学生反复强调,不能因学生集中于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视频、图像,就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点。教师要通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梳理教案,掌握课堂的主动。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并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但不能忽视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仍是小学生课堂重要的教具,教师的讲解及板书的合理运用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教师应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时适量应用多媒体,恰当选取素材,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多媒体在课堂中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不是以此取缔传统教学方式,若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刺激状态,会造成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从而失去了多媒体应有的价值,应时刻警惕因过多使用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才能将多媒体较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产品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种趋势,小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必须接受现代社会文明的熏陶。作为他们的教师,理应首先掌握小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使自己将来更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也更能为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在农村,接受高科技产品的速度慢于其他地区,但不能没有学习的意识,不能因为没有压力而放弃学习的机会,要通过老师的积极学习,带动农村小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使其更能适应将来的学习和社会需要。
总的来讲,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趋势,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的辅助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助手和开阔视野的窗口。但多媒体技术在使用上存在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应该恰到好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使课堂更活跃,教学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EB/OL]http:///view/3503. htm.
[2]李建美.论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