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挑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挑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挑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对外战略 国家利益 利益冲突 利益平衡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国际局势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政治经济旧格局加速瓦解,国际政治经济舞台呈现出多中心化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对世界各国来说,机遇多,挑战也多。对我国来说,主要有“三大机遇”、“五大挑战”,中国对外战略需要实现“四大平衡”。

中国对外战略面临“三大机遇”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带来的机遇。一是新兴国家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源泉。全球经济复苏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经济增速数倍于西方大国,21世纪头10年,发展中国家年增长6.3%,金砖国家增长8%,发达国家仅2.6%,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近80%,真正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复苏的“生力军”。而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2/3。

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稳步扩大。20世纪70年代,七个发达大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总量是2/3。到了2013年,新兴国家占世界GDP的总额达到了52%,超过了发达国家,外贸占48%,外汇储备占80%。这是千年力量格局的大调整。19世纪崛起的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美国的崛起是上亿级的,21世纪新兴国家崛起是十亿级、甚至几十亿级的,涉及范围广、规模大、影响深,亚洲龙、非洲狮、美洲豹都在崛起。这种大变局是前所未有的。其中,金砖国家在这一变局中影响最大:人口占世界的40%,GDP占世界的25%,外汇储备4400多亿美元,占世界的1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2015年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2035年将超过七国集团。

三是新兴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显著提升。20世纪的政治舞台,主要表现为联合国和七国集团。随着两大集群实力的变化,这一状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攻守易势”。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其中,最突出表现在:第一,G20逐步取代G8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第二,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的影响力有了一定提升,投票权、话语权都在上升,新兴国家的人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的任职越来越多。第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争夺激烈,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高;第四,金砖五国、上海合作组织、非盟、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已经成为扩充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新平台。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为中国借机扩大影响、拓展市场提供了重大机遇,只要中国精心谋划,将世界发展的机遇转化为中国发展的机遇,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美国陷入东西两线带来的机遇。北非、中东经历了阿拉伯之春后,现在依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阿拉伯世界处于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寻求适合自己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时期。美欧一直想主导中东局势,但是从争夺的结果来看,美欧并没有讨得什么便宜:埃及、也门本来是美国的势力范围,阿拉伯之春之后,美欧在埃及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在利比亚,美欧虽然赢得了战争,但是没有赢得民心。叙利亚、伊朗也没有按照美欧的意愿走。美欧要想搞定中东北非,不是一日可为。美欧在北非、中东尚未脱身,现在又摊上乌克兰问题,让美欧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面对面对抗。应该说,对美国来说,中国是潜在对手,俄罗斯才是现实对手,美欧在这一地区与俄罗斯的争夺将长期化,美国要想在东西两个方向游刃有余,难度很大。美欧在欧亚大陆、欧非大陆边缘带一时难以脱身,我地缘战略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在东西两端难以兼顾,再平衡战略面临困境,美欧在边缘带的行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的压力,同时,俄美都希望我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因此,东西两股力量在边缘地带的相持对我国有利,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周旋空间。

在国际上我国可以运用的手段增多所带来的机遇。我国的实力扩展很快,我国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手段来对外部施加影响。GDP总量我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2006年,美国是127个国家最大贸易国,中国只有70个,到了2012年,中国达到了124个,美国只有了76个。最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2012年已经增加到77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对外投资国,过去五年平均增长25%。目前中国对外投资总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未来五年还要投资5000亿美元。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的机遇,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巨大动力,都希望与中国的发展相挈合,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同时,市场、产品、投资、人流等等,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武器。我国除了可以通过一定的军事手段来维护和扩展自己的利益外,还可以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以利服人”。

中国对外战略面临“五大挑战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带来的挑战。新兴国家在经历前些年的快速增长后,它们的后发优势、市场优势和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资源禀赋优势正在逐步下降,新兴市场国家正面临着外需疲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通胀压力上升、以及资本外流、国际收支逆差增大的压力,很难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新兴国家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源动力在减弱。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有所复苏,但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策刺激,这种刺激将难以维持。美国经济复苏在货币政策逐步转向中性以后,能不能持续有待观察;日本的结构性改革阻力很大,效果如何不容乐观;欧洲的弱复苏因为受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重债国的牵制,弹性有限。因此,发达国家也难以重新承担起世界经济增长源动力的重任。在世界经济不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如何开拓中国对外战略新局面,为中国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需要冷静观察,巧妙布局。

发达国家想重夺国际规则制定权带来的挑战。随着发展中国家集群与发达国家集群在已有国际组织的争夺日趋激烈。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稳定、气候谈判等等重大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已有框架下不易调和,美欧受到的牵制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贸易投资谈判的进程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即所谓的“两洋”战略,目的就是想摆脱世界贸易组织的控制,建立一个新的能够为美国主导的贸易投资框架。美国的“两洋”战略如果获得成功,必然对世界贸易投资体制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可以继续保持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贸易投资门槛,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贸易投资的竞争力,重新夺取贸易投资的主动权,这无疑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产生强大冲击,对此,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

美国、日本对我牵制力度加大带来的挑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重欧轻亚的战略。随着亚洲的崛起,美国逐步调整其战略,实行欧亚平衡战略。9・11事件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冲击很大。欧洲衰退了,亚洲却在不断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成为拉动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元素。美国认为,中国是9・11事件中得益最多的国家。反恐期间,美国人忙着反恐,中国则闷声发财,中国借助9・11事件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拓展自己在亚太的影响力,势力崛起很快,美国人感到,他们在亚太的影响力受到威胁。奥巴马上台后,宣称他是美国第一个太平洋总统。先是提出美国重返亚太,后来改称再平衡战略。再平衡则平衡东西两端,平衡中国。平衡东西两端就是解决因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战略向西倾斜的问题;平衡中国就是平衡因为中国崛起引发的不平衡问题。美国再平衡战略着力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强化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控制,主要是加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越南、蒙古的军事关系,保持在泰国、新加坡的军事存在;二个是强化美国对亚太的经济控制―主要是推动TPP。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将使我国面临来自美、日等国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巧为周旋、趋利避害,是对中国智慧的考验。

利益冲突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中国的利益拓展迅速,利益冲突全方位化。世界的市场、资源都是有限的,蛋糕只有那么大,怎么分看实力,你分多了,人家都会有意见,认为你抢了他们的市场,抢了他们的就业,抢了他们的资源,或者是提高了他们的成本。所以中国与世界的矛盾,不仅是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也有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比如在贸易方面,有70%的投诉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印度、墨西哥、巴西,都是投诉大国。再如,当前我国实行发展转型,日本、美国等国都很关注,都在分析我国的经济转型对它们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国产业升级必然会危及他们的市场。在利益冲突全球化情况下,中国对外战略面临如何科学确定战略重点、领域,合理配置战略资源,实现点面结合、整体联动的难题。

对外战略面临两难多带来的挑战。我国正处于将强未强或者说是大而未强时,对外战略上两难多。对于绝对强国来说,对外战略拥有充足的经济手段、政治手段,乃至军事手段,对外战略可以以我为主,强势力量决定强势外交。弱国可以随大流、跟着走,其对外战略不易被质疑。将强未强、大而未强,既不能像弱国跟着大国走,也不能像绝对强国那样以势压人,必须在超级大国、被超越国家以及国民期待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有所作为,对国际社会施加足够影响,以满足国民追求大国地位的期待,又要避免过分刺激超级大国、以及被超越国家,避免让其感受过大的威胁。如果搞不好两方面的平衡,超越力量制订过高的战略目标,就可能树敌太多,使自己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不能随着实力的增强,在国际社会更加有所作为,就会面临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因此,平衡好两方面是对中国对外战略的严峻考验。

中国对外战略需要实现“四个平衡”

在维护、拓展我国利益与避免过分刺激相关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战略回旋空间不断扩大,我国维护、拓展国家利益的力度必然进一步加大,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度、力度将进一步增强,拓展利益的领域、地域都会不断拓宽。由于我国在陆域、海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冲突,要维护好这些利益,必然会与相关国家发生矛盾甚至冲突。这就要求我国在维护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善于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手段,既坚定维护国家、,又避免因领土、海域冲突影响到国家发展大局。比如,在市场的拓展、资源能源的拓展、国际话语权、定价权的拓展等等方面,对于双边而言可能是互利互赢的,而对于第三方而言,则可能不一定是互利互赢的,由此也可能产生冲突,对此必须努力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消除一些西方国家的焦虑和疑虑。

中国对外战略需要在满足国内期待与满足国外期待之间找到平衡。随着中国国力上升,国际国内对中国的期待都在提高,但是两者的目标不同,认知也不同。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一些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最大的贸易国,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而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经是大国、是强国。国际观察人士在观察中国时,更多的时候不是看人均,而是看总体,所以国际上有一些国家和人士认为,中国不能与发展中国家看齐,必须承担大国责任,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在对外战略上,中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须接受国际的监督。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期望国家在国际社会有更大作为,赢得更多的尊重,在国际社会有更大的话语权,要更加坚决地维护、拓展自己的利益,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强国的风范。中国对外战略必须平衡国际国内期待上的落差,既在一定程度消弭国际的负面声音,维护国际良好形象,又能够防止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保持国内稳定。

中国对外战略需要平衡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各领域影响力显著上升。中国产品、中国投资、中国市场、中国声音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差不多影响着世界每一个家庭生活。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中国投资的诱惑力,日益震撼世界。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在经济领域,要求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关税、汇率、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在进出口配额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外贸经营权管理、对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海关管理、外汇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进出口商品原产地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宽松的政策,有些更加甚至要求中国放弃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承担发达国家一样的义务。在政治上,要求中国政府在维护国际安全、承担联合国会费等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有节奏地逐步增加自身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比如,在气候谈判、多哈谈判等问题上,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更多的支持,在联合国发挥更加主动、更为积极的作用。同时,又要坚持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立场,顶住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在气候谈判、多哈谈判等涉及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利益的谈判中,坚守发展中国家立场,有节制地履行、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

经济发展的挑战范文第2篇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超过3万亿美元,越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因此,现在有些专家认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是靠“双引擎”带动的。第一个是美国,作为需求方,通过创造大量需求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第二个是中国,作为供给方,通过大量地向世界供给低价的产品来支持世界经济增长。当前,中国作为“双引擎”中的一个引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明显加快,但能不能持续增长?靠什么增长?这是需要关注的。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投资打头、出口依赖”的增长格局。由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使得经济发展不断地积累起资金过剩、产能过剩、收入差距扩大、资源承载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矛盾问题,同时过去依靠渐进式改革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已经出现了弱化。面对这些矛盾问题,中国需要对矛盾问题深入分析思考,也急需进行新的战略选择。

一、流动性过剩:不断成长着的一座“金山”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需要思考的现象,这就是经济增长越快,外汇储备增加就越多、人民币储蓄增长也越高。这给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道理讲,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内资金应该存在双缺口,即外汇短缺、国内投资不足。但中国恰恰相反,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外汇和国内投资不但不短缺,还表现为双剩余。到2007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居世界第一。9月末全国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38.3万亿元,存差12.4万亿元。在巨大存差压力下,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向外“赶贷”,将贷款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和大的垄断行业集中,形成潜在的投资冲动。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资源价格、资产价格、股票市场开始大幅度急剧上涨,如沪市从2005年7月11日的1.062,5点上升到2007年9月10日5.355点,10月一度突破6.100点,在股市虹吸效应作用下,大量人民币存款出现了搬家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政策安排存在问题。比如说老百姓有钱不消费或少消费,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从1999-2006年,每年全社会消费增加额仅仅是储蓄增加额的1/2、甚至1/3,2006年,全中国居民储蓄额增加了2万多亿元,而消费额仅增加了9.233亿元。有人说储蓄额增加是居民增加的,实际并不如此。我国储蓄增加,不但有城乡居民的贡献,也有政府、企业的贡献。到2007年9月底,企业存款13.33万亿,占全国的34.8%;政府机关存款是3.9万亿,占10.2%;老百姓的存款16.9万亿元,占44.1%。

二、产能过剩:不断成长着的一座产品“大山”

在大量资金过剩的情况下,银行由过去的吸储变成“赶贷”,这些资金不断流向资源、资产和股票市场,而且还源源不断涌向生产领域。当涌向生产领域的资金迅速形成产能后,在社会总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工业品增长速度持续快于需求增长,从而导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比如,目前电解铝、钢铁、水泥、汽车、冶金、部分化工行业、家电行业甚至纺织行业都存在超过消费增长的矛盾。2006年,我国生产了4.67亿吨钢材、12亿吨水泥、150多亿件服装,10.350万台微电脑、9.390万台彩电、5.1亿部手机、空调器7.943万台,大量工业品被迫出口国外。比如,06年国内只销售了10.919万部手机,出口了38.549万部(含车载无线电话),出口钢材4.30017万吨;由于产能增长过快,每年我国还有大量服装、鞋帽及电子产品向外出口。比如,2005年我国向国外出口电扇54.044万台、DVD播放机14.594万台,23.000万台无线电话、770万辆摩托车。

当前,我国形成了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循环链条,这就是:储蓄增加――产能投资增加――消费不足一增加出口――外汇剩余――贸易磨擦。为了解决内外需失衡矛盾,增加国内需求,国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社会福利结构制度无大变革的情况下,又形成了第二次循环链条:居民增加收入――再次增加储蓄――产能投资再增加――消费仍不足――再增加出口――外汇剩余继续增加――贸易再磨檫。其实,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并不低,关键是我国的收入和消费政策对消费激励不足,无法将社会收入有效地转化为消费。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还在不断积累,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二是有一部分工业已经明显过剩,即“即期过剩”,而另一部分工业正在积累过剩,是潜在过剩或者“预期过剩”;三是我国工业产能过剩虽然有些行业是在市场作用下出现的,但不少行业是在各级政府鼎力支持下形成的。

三、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在全面扩大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态势既存在于初次分配领域,也存在于再分配领域中。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政府收入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中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3.5%升到2006年的18.8%,而居民所占比例则从76.5%下降到71.3%。6年间,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5.2个百分点。

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近几年,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以增加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是扩大了。从表2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00年还是1:2.79,到2006年扩大到1:3.28。2007年,由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更快,两者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仅表现在相对收入水平上,还表现在绝对收入差额方面。比如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的收入高出4.026.6元,到了2006年却高出了8.172.5元,扩大了一倍。

根据社科院有关研究,在考虑

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目前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暗收入”大约为3.600元,这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在1:4.2以上。

第三,城乡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按照5等分法(见表3),城乡内部的高低收入之间差距也是在扩大的。比如:城镇高低收入从2000年的3.61倍扩大到2006年的5.56倍,农村内部的高低收入也一样从6.47倍扩大到7.17倍。

在城市内部,据统计,2000―2006年,20%的城镇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由3.121元增到4.567.1元,年均名义增长6.5%,而20%高收入人口由11.299元增到25.410.8元,年均名义增长14.5%。而困难户与最高户收入差距为12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职工年收入为1万左右,大企业5―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据媒体报道,2005年中国建行行长年收入110.5万元,董事长85.4万元,民生银行行长191.61万,三位副行长110万,深发展行长996万元,中行行长152万元。而这些垄断行业获得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垄断获得的,而不是靠市场竞争取得的。

在农村内部群体,2000―2006年,20%农村低收入者人均纯收入由802元增到1.182元,年名义增长6.7%,而20%高收入者由5.190元增到8.475元,年名义增长8.5%,差距由6.47倍扩大到7.117倍。

另外,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是扩大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6年,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与上海收入差距达1:2.31,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海差距达1:4.28。

总体来说,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极度繁荣,一方面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5,2006年,按照国家贫困线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5,69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2,148万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下城镇居民有2,000多万人。若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支出1美元贫困线衡量,目前我国约1.3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0%以上,贫困依然严重。当前,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是,经济越发展,收入越向高收入群体、发达地区集中,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公平地让各个阶层群体分享。在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收入向高收入群体和发达地区集中,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这会使社会特别是高收入群体将更多的收入变成储蓄,进而形成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生产能力,加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还会使社会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不足,抑制购买力的提高,这又直接影响了国内消费,造成国内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四、环境超负荷:资源承载能力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世界注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缓慢,使得经济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有关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仅为5%,但石油消耗占到世界消耗的比重为8.19%、原煤消耗占34.44%、钢铁占27.73%、铁矿石占34.82%、氧化铝占20.43%、水泥占44.58%。2000年以来,由于国内资源满足不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进口的能源、矿石及原材料的数量成倍增长,对外依赖度迅速提高。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进口的原油从7,027万吨增加到14,518万吨,增长1.1倍,成品油从1,805万吨增加到3,638万吨,增长1倍,在2006年的石油消费量,进口石油已占国内消费的55.8%;进口氧化铝从188万吨增加到691万吨,增长2.7倍;进口铁矿砂及精矿从6,997万吨增加到32,630万吨,增长3.8倍,进口比重超过需求量的超过50%。近几年,由于中国大量进口资源性产品,已引起该类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与此同时,土地、水资源的严重稀缺,也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高度制约。1998年以来,我国耕地净减少一亿亩,人均耕地由53年的2.82亩下降到1.4亩。今后如果每年各种占地数量控制在500万亩以下,到2020年,考虑占补因素,中国耕地数量还将减少5,000多万亩,耕地的减少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或将带来很大威胁。对我国来说,水资源比土地更为短缺。我国属于水资源极为稀缺的国家,每年因缺水农业损失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全国660多个城市有60%缺水,110个严重缺水。200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5.5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1%,人均水资源1,945立米,比上年减少9.6%。当年全国有3,578万人、2,936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3亿人引水不安全。根据计算,到2020年我国可供水资源量仍将小于需求。既使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全部竣工,华北地区遇到干旱仍然缺水。

经济高速增长还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2,589万吨,烟尘排放1,089万吨,明显超过环境理论容量,由此产生大量酸雨,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1/3,具环境部门监测,全国696个城市中已有51%出现了酸雨。全国城市河段90%以上污染,每年草原退化200万公顷,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174万平方公里。2007年太湖水污染造成200万人饮水困难;6月15日遵义空中弥漫“毒雾”,6月12日浏阳河污染(氨氮、高锰酸盐、溶解氧、总磷、挥发酚超标),导致5万人供水中断。河南黄孟营村过去十几年,因淮河水污染患癌症死亡118人。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为了控制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单位GDP能耗由前3年分别上升4.9、5.5、0.2转为下降1.3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增长5.6%、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仍然没有实现计划4%和2%的目标。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社会的全面繁荣,另一方面也给环境污染和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五、渐进式改革对增长作用减弱

经济发展的挑战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区划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几经变迁;改革开放后,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地理位置划分,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地区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变迁等,都将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定位及发展方向,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和更宽的视野上来考虑,从我国现阶段在整个世界产业链条中所处位置来考虑,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劣势等多方面来考虑。一句话,就是要从国际和国内相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另一方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现的一些重大变化要认真加以研究,如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生产体系正在形成。发达国家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甚至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也出现加快的趋势,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大规模扩散和普及期。再者,从国内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冲击下,国内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也在迅速加快,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加速向优势地区集中,地区间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等等。

与此同时,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然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概括而言,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地方割据不适应市场一体化的要求。在现行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下,一些地方仍然程度不同地采取或明或暗的各种措施,对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和商品的跨地区流动实行封锁和阻碍,妨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限制竞争,这在高税率的商品上如烟酒、汽车方面尤为突出。这不仅不符合世贸组织的通行规则,即对所有商品和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不能搞歧视性政策,而且也不利于本地企业的成长壮大,不利于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是产业结构趋同不适应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都只能是整个生产链条上的一环,不可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面面俱到的生产格局,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要把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重要原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存在比较明显的产业同构化现象:企业分布面广量多,生产集中度低;多数地方在制定长期规划时,都以钢铁、石化、电子等为支柱;引进外资时,竞相优惠,重复引进;对外出口时,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和规模效益的实现。

三是城乡分割不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约75%和世界平均50%左右的水平。现行相互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农民购买力水平低下、农村市场开拓乏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等,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不适应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发展,既是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区域之间人均GDP水平、人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部分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明显。

五是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不适应市场竞争加剧的要求。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规模的迅速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外竞争日趋一体化”的格局。尽管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但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突出表现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占有率低,系统集成能力弱,等等,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硬伤”,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二)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确立了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这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要实现这一战略部署,需要各方面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从目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出发,我认为,下阶段关键是要努力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从传统的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为主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为主的转变。部门、地域分割,各自为政,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要实现区域间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必须打破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在条条框框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市场手段,从更宽领域内整合资源,培植优势产业,努力推进区域内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能。

二是实现从单纯追求缩小区域间经济总量差距向逐步缩小区域间人均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转变。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也不相同,追求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绝对均衡是不现实的,即使是发达国家,其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要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获得大体均等的就业、住房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外,还可以通过实行人口迁徙、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途径来实现。各地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都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区域功能定位,切忌盲目相互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三是实现从以国家政策扶持为主向以自身努力、区域间相互合作互助和必要的国家扶持三位一体转变。一方面,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拉大的事实和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不同,决定了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使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所改观,必须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为各地创造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改变那种一讲区域发展就是要特殊政策的做法。加入WTO后,取消地区倾斜政策,使各地政策在规范、透明的基础上逐渐趋向一致将是发展方向。今后区域的协调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区域间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依靠区域间的互帮互助机制来实现。

经济发展的挑战范文第4篇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当今山东省的经济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80%左右。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山东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一、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面临的挑战

国内外对碳排放量的计算一般采用日本学者茅阳一的Kaya碳排放恒等式,恒等式通过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将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CO2建立起联系,具体可以表述如下:CO2=(CO2/PE)×(PE/GDP)×(GDP/POP)×POP。

在这里,CO2、PE、GDP和POP分别代表二氧化碳排放量、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内人口总量。其中,CO2/ PE、PE/ GDP、GDP/ POP 又可以分别被称为能源结构碳强度、单位GDP 能源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以上公式四个影响碳排放量的变数为:能源结构因素、单位GDP能源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人口。山东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时所面临的挑战也和这四个方面息息相关:

1.能源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山东低碳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指能源总生产量或总消费量中各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能源结构分为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山东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据统计,2006年山东一次能源消费量是28158.5万吨标准煤,其中消耗原煤有22442.3万吨标准煤,占79.7%。2007年,全省共消费原煤24000万吨;到了2008年,全省煤炭消耗量就增加到27000万吨,煤炭年消耗量大幅度递增。山东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在20%左右,所占比例和增长率均低于现在国家平均水平,而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则更少。计算表明,单位标准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等标量石油排放的1.23倍,是等标量天然气排放的1.75倍。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是山东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主要挑战。

2.单位产值能耗大限制了山东低碳经济的发展。单位GDP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单位产值一定时间内消耗的能源量,单位一般为:吨标煤/万元。可以体现能源的经济效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强度,通常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量来表示。2007年,山东工业能耗为23082万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98.7%,年均增长14.7%;占全省能耗总量的80.8%,比全国工业能耗比重高4.7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能耗的11.7%,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山东能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加快上升。2007年,山东能耗总量是能源生产总量的2.0倍,能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8.8%,比2002年提高39.4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净调入17368万吨,对外依存度升至54.8%,提高37.7个百分点;原油由净调出变为净调入1290万吨,对外依存度为31.7%。

3.经济增长速度快使得碳排放量增加,抑制了山东低碳经济的发展。能源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增长需能源作动力。在一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经济规模越大,能源需求越多,碳排放量也就越高。经济规模增长,导致经济活动副产品(碳排放)增加。山东省人均GDP不断增长,从1988年的1395元增长到2008年的33083元,增长了23.7倍。但山东的GDP增长是靠高耗能行业来支撑拉动的。2006年山东水泥、化肥产量都位居全国第一,钢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火力发电位居全国第二,全省耗煤量以每年2000至3000万吨递增,2007年山东省耗煤2.4亿吨,2008年耗煤2.7亿吨,生产了全国5%的产量,却消耗了全国总产量10%的煤。

4.人口基数大且质量较低使得山东低碳经济发展压力大。人口增长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影响存在两种方式,一是较多的人口对能源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越来越多;二是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了森林破坏,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等,这些都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化,在某些方面也增加了碳排放量。人口因素在CO2 排放贡献中,始终占据一定的份额(累计约14%),山东省人口基数大,2008年总人口为9392万人。是仅次于河南的第二大省,人口基数大的同时人口密度值也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人口密度为599人平方公里,在人口质量方面2008年,山东省每万人6岁以上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人才54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0人/万人)。人口越多排出的二氧化碳越多。

以上四个是根据Kaya碳排放恒等式得出的山东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除此之外,山东省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5.以重化工为支柱的高耗能产业结构造成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使得山东发展低碳经济的阻碍大。山东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以及传统高能耗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较大,造成山东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碳排放的贡献小,而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贡献大。山东省的产业结构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占产业中的比例分别为:9.6%、57%、33.4%,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山东省矿产资源总量潜在总值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50%左右,能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0%左右。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2立方米,仅相当全国人均水平的1/6,居全国各省倒数第三位;对矿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2008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17.7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33505亿标立方米,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索取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道断流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使得生态碳汇能力降低。挑战和机遇并存,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在遇到挑战的同时也有机遇。

二、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国际研究表明,实现碳减排有三种途径:一是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即节能减排;三是回收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加以封存隔离,即碳的捕捉封存。山东省在前两个方面都具有比较好的条件。

1.山东省新能源资源禀赋丰富,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初步具备。丰富多彩的新能源赋存是山东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3121公里,海洋能资源丰富。山东拥有雄厚的风能资源,据测算,山东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且山东电网消化能力较强,风电本地化消纳条件良好。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较为丰富,为生物质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山东省17市皆有地热资源赋存,热能资源量相当于1236.64亿吨标准煤,地热资源储量仅次于天然气资源储量,大多分布在鲁西和鲁西北平原区。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并转化为新能源产业是合理展开能源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拥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百余家。风电产业、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核电设备制造和生物质能产业等新能源产业不断成长。目前,风电是山东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产业。截止到2010年2月,全省已经投运风电场共24个,装机容量约为101万千瓦。另外,山东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优势明显。2009年,山东省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产量超过400万台,面积有1300万平方米,其比重达到国内总产量的30%左右,居全国第一位。其中,仅皇明、力诺和桑乐三家企业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就达到880万平方米,占山东总产量的67.7%,占全国总产量的21%左右。除此之外,山东在生物质能、核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方面也成果显著。山东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山东已投运生物质能发电项目25个,装机容量达42.5万千瓦。山东省17市均有地热资源,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1236.64亿吨标准煤。目前,山东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应用于洗浴、供暖、游泳和水产养殖等领域。2009年动工的海阳核电项目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总容量8台125万千瓦的AP1000核电机组全部投运后,将以其“零”排放的优势,每年比同类装机规模火电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2万吨。2010年5月17日,荣成市成为山东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城市。低碳经济示范城市的确立以及山东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实力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山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推行下近年来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山东省委省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到“十一五”末万元GDP能耗降低22%左右、SO2排放量削减20%、CO2排放量削减18%的任务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山东省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3.46%;省重点考核的千户企业49项单位能耗指标同比下降的占91.8%,节能334万吨标准煤;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3763万吨;建成水污染治理项目408个,形成CO2削减能力4.4万吨;燃煤电厂现役机组建设脱硫的装机容量达到6377MW;SO2、CO2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2.1%和1.6%,实现了两项指标的“双下降”。今年我省建筑节能的三项重点工作是: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年内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800万平方米,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十一五”期间19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

经济发展的挑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法;宪法;协调发展

经济法学与其他诸如宪法以及民商法学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尤其是在经济法与宪法间,二者能否实现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经济法与宪法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现实意义凸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就需要确保实现经济的稳健繁荣发展,在此过程中,对于我国而言,需要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为基础,而经济法则就成为了规范经济发展行为的准绳,并要求经济法不违背宪法,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实现经济法与宪法协调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因经济法与宪法立法难以追随上经济发展速度,致使一系列缺陷随之凸显,加上二者间存在着一些矛盾点,进而使得经济发展行为在法律上有漏洞可钻,很多企业以此来寻找提升自身利润点的“捷径”,而却因法律的缺陷而无法对此作出有效的惩处,进而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秩序问题随之凸显。因此,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立法的过程中,需要在跟随上时代步伐的基础上,促使经济法与宪法实现协调发展,进而才能够通过法律的有效配合来实现对经济发展行为的有效规范。基于社会主义体制下,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宪法作为我国的立法之本,具有着最大的法律效应与地位,但是,为了促使国家经济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之需,在经济法上逐渐呈现出了与宪法相矛盾的地方,而这一矛盾的存在则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下逐渐呈现。为了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就需要明确经济发展的特点与立法之缘由,并为实现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探索新出路,以此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规范且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宪法的发展关系分析

(一)二者都呈现出了经济性特点

在传统研究领域中,针对宪法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时,主要是以法的效力位阶位出发点,并展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而随之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经济性关系的提出为相关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从目前现有研究成果看,在实际针对经济性关系进行研究时,集中于对宪法的经济性研究与对经济性的宪法规范研究,进而促使经济法与宪法具备了融合发展的基础。但从本质上看,现有研究并没有针对经济法与宪法关系的实质进行全面且深入揭示,从二者所具备的经济性这一共性关系出发,经济法立法的根本在于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规范,因此,呈现出了明显的经济性特点,而针对宪法是否存在经济性,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争议声。在实际研究中,美国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针对宪法给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德国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学者,则是从法学角度出发,针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进行研究;我国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学者,则更加关注宪法的政治性,同时也强调了宪法的规范性。而从法律本身角度出发,其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需求,社会的经济性使得法律自然而然具备了经济性特点,进而也就促使宪法与经济法具备了经济性这一共性特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立法目的角度出发,都是为了实现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分歧矛盾等问题进行解决,以法律的强制性为制裁手段,进而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行解决,促使经济实现稳健且高效发展;第二,不论是宪法,还是经济法,都需要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同时,基于宏观调控的影响,从宪法角度下,以分权的方式来明确各自的权力,在此过程中,宪法则是经济法形成的基础;第三,不论是实施宏观调控手段,还是实施经济规制,都需要以具备国家意志的法律进行强制实施,进而也就促使经济手段上升为法律手段,而相应法律手段的实施,则是以提升经济效益、确保经济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经济法的宪法基础

其实质是指在宪法是经济法得以立足之根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国其他法律立法之基础,具备着最高的法律地位,对于包括经济法在内的其他立法而言,都需要以宪法为基础,将宪法作为立法的准绳,并且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得与宪法规范相违背。在我国宪法中,存在着很多针对经济法立法进行规定的条款,这就成为了经济法立法的原则与指导,而在经济法中在,则是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款来以线宪法的精神,并为贯彻落实提供基础。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与核心,而对于经济法的重视,除了是因经济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重要影响外,还因其也是国家权威性的具体体现。在经济的运行中,当经济法难以得到真正的运用,则就意味着我国宪法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且自身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因此,宪法是经济法的立法基础,经济法立法要以宪法精神为准绳,进行在充分发挥出经济法作用的同时,为确保我国法律体系具备完善性并充分发挥出法律的价值奠定基础。

(三)经济法推动宪法发展

经济法的制定主要适用于市场经济运行,在此过程中,体现出了经济法的实践性,并且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是对宪法内涵的深化与对宪法精神的充分体现。基于此,这就意味着经济法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而这就促使宪法也随之实现了发展。比如:在经济法中,涉及到了诸多关于体制的问题,而其与宪法中所涉及到的体制问题则呈现出了密切的关联性,在实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给宪法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经济法从立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并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的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微观管理经济的行为,使得经济发展受阻,一系列弊端随之凸显,而政府放权后转变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对市场的有效调解,而这就为促进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基于经济法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都促使宪法中关于经济发展的法律条文,需要作出与之相应的修改,进而为促进宪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呈现出了对宪法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宪法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

针对经济法与宪法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能够得出二者具有着经济性这一共性特征,这就促使经济法与宪法在内容上达成了一致,为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前提。基于宪法下,关于经济性的相关法律条文实现了不断的扩展,以使用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进而促使宪法的经济性特点越加明显,而要想促使相应的法律条文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则就需要进一步促进经济法的发展步伐,这就基于经济法是体现宪法经济性条文的具体实践者。而二者间还呈现出了法律所应具备的规范性这一共性特征,进而也为二者实现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宪法本文的地位使得其成为了制定经济法的准绳,经济法的制定必须充分体现宪法的精神,不能够与宪法相违背,并且要以宪法为立法基础,促使经济法与宪法间呈现出了一致性,进而才能修促使法律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也正是基于二者所具备的经济性与规范性特征下,使得在经济法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在法律的制定上还是修改上,都需要以宪法为基础,在经济法的修改上,也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实际发展之需,落实适当的修改与调整,以此来促使二者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二)司法与非司法判断

基于实现经济法与宪法协调发展的作用下,为了实现这一协调发展之目标,就要求针对二者所存在的不协调之处,进行明确的判断,进而才能够为落实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奠定基础。而在实际践行中,进行判断的方法为司法与非司法判断两种方式。从司法判断角度出发,执行者是法院,在实际开展这一审查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法院给出的审查判断结果,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不可忽略的问题是,这一法律效力具有单项性特点,在某一经济发展时期下,相应经济性立法中,存在着会因与宪法相违背,而被宣告无效,尤其是在一些具有着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中,因审查后发现与宪法相违背而被宣告无效的案例很多。以美国为例,在1895年,美国宣布《所得税法》与宪法相违背,进而被宣告无效,而时间一直推迟到了1913年,美国才再次恢复所得税征收。而随着法院职能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在认识上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进而促使但现行宪法解释随之发生变化,依旧以美国这一事件为例,在认定该经济法与宪法相违背后,《所得税》法在经济中失去了法律效力,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则不认为该经济法与宪法相违背,甚至存在着一些国家,在宪法中直接对所得税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定。如上的判断,都充分体现出了司法判断对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作用,为促使二者实现协调发展提供了出路。而基于非司法判断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的增强促使对法律的合法性与合宪性的重视程度提升,在此背景下,为促使二者实现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法与宪法的一致性,则是基于经济宪法之要求下,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护,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依法实现对国家权力的限制,针对阻碍经济发展的行为,要逐一攻破,为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奠定基础,并以市场这一非司法判断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促使宪法与经济法实现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实现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是促使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重要保障,在明确经济法与宪法间关系的基础上,为促使二者实现协调发展,则需要从经济法与宪法协调性、司法与非司法判断这两个方面着手,落实有针对性的协调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守文.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分析.法学论坛.2013(3).

[2]吴越.经济法思维的宪法指向——兼论经济法学的历史命运.法学论坛.2013(3).

[3]张守文.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现代法学.2013(4).

[4]王菁.研究促进经济法与宪法相协调发展的策略.经贸实践.2015(10).

[5]于杨.试析经济法与其他法律的协调发展.行政与法.2014(12).

[6]何萌.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民营科技.2014(12).

[7]徐建智.浅论经济法和宪法的协调发展.现代交际.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