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空航天标准

航空航天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空航天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航空航天标准

航空航天标准范文第1篇

航空航天行业信息化是指航空航天行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企业信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及研究开发方面的能力、水平和效率,最终提高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广泛应用在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诸如CAD,CAPP,CAM,CAE,PDM,PLM和ERP等单项技术与系统的应用比较普及,产品研制周期明显缩短,设计制造质量显著提高。

1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与作用

航空航天行业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总体的信息管理、研制与制造的协同及产品研制能力的提升3部分。

1.1 企业总体的信息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航空航天企业中,由于需要涉及整体调动和资源整合很多,ERP作为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和利用的系统,可以使航空航天行业达到整体的资源规划统一。

1.2 研制与制造的协同

在航空航天行业,信息化主要为科研生产服务。该行业的重大工程是1个多学科综合、多专业集成、多个子系统集成和多单位跨地域协同的庞大系统工程;其复杂性、研制周期以及研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约束;其设计与制造中涉及大量的信息系统,并且需要在严格的流程管理控制下实现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以支持并行的协同设计和制造。设计研制过程中会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子系统、多种BOM表和多种变更管理。航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数据分散存放在各承担单位,大多数分系统和单机的研制生产数据没有实现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上下游间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的有效重用。同时,近年来航天企业的研制与生产并重,设计与制造间的协同需求也很迫切。如此众多的系统、流程以及异构的数据协同实现集成需要1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集成环境。

航空航天行业又与其他行业不同,对质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零部件要能追溯生产制造源头。

PDM主要针对的是产品数据管理。它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值处理过程、资源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技术。PLM则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全局信息的集成框架,可有效实现资源集成和协同研发生产及精益化管理。所谓集成框架,即在异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能使企业内各类应用实现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的软件系统。PDM和PLM可为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制造创造协同工作环境。基于信息化协同工作环境,设计人员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异地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

重点需要实现下列两个方面的集成:(1)PDM,PLM与CAD/CAPP/CAM的集成;(2)PDM,PLM与ERP的集成。ERP与PDM,PLM的互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企业全部信息系统。将PDM和PLM技术引入航空航天企业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改进现有技术和管理流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航空航天企业在研制过程中信息与流程的集成与管理及协同。

1.3 实现航空航天产品的三维全数字化定义设计与制造集成,提升产品研制能力

CAD,CAPP,CAM及CAE主要针对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发及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加工的集成上提升产品的研制能力。从技术角度看,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过程涵盖现代科技的诸多领域,如机械、材料、电子、力学、声学、热学和能源等;多学科多性能的要求致使各种CAE之间需要协同,而在CAE仿真后进行的优化也需要CAD与CAE之间实现协同。

在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技术方面(CAD和CAE),通过数字样机的建立,可以实现部件或整机的虚拟装配运动机构仿真、装配干涉检查、空间分析管路设计、气动分析和强度分析等。总体而言,在航空航天产品研制中全面采用信息化技术,可实现三维数字化定义、三维数字化预装配和并行工程,建立产品的数字样机,取消全尺寸实物样机,使工程设计水平和产品研制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大幅度降低干涉、配合安装等问题带来的设计更改。

CAPP与CAM则指航空航天产品的制造协同。CAPP包括工装设计系统建立和工艺系统,在工装分类和典型化基础上,建立各自的工装设计资源库;开发基于工装族和有工艺知识支持的专用辅助工装设计系统,加强工装标准化、组件化和系列化工作,显著提高工装设计效率;实现产品模型在工装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提高工装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协同程度;进行基于三维模型的计算机柔性化组合夹具工装研究,使工装快速组合装配,满足型号不同研制阶段和状态的快速工艺准备需求。工艺方面,针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铸造、数控加工、钣金成型、焊接等关键工艺过程,利用CAE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实现工艺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最终实现工艺流程的优化。CAM方面,运用CAD进行制造过程的前期设计,利用CAE进行计算机模拟,实现CAM方式与过程的优化。

总之,设计人员通过CAD完成设计,由专门仿真人员利用CAE完成设计多性能之间的协同仿真优化,通过CAD得到最终设计;而后通过CAD,CAE与CAPP,CAM的协同完成航空航天产品制造的过程。同时,运用两者之间的沟通,通过对航空航天产品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建立起CAD设计知识库、CAE仿真知识库、CAPP和CAM的制造工装知识库,使其成为航空航天企业在研发、制造方面的宝贵经验财富。

2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交互运用和协同,可以实现航空航天行业的管理、资源、设计、制造的全方位信息化工程,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速度,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2)确保整体信息流的畅通,如产品各方面性能的仿真协同、设计协同等,有效开展工艺与设计的网上协同工作;

(3)提高总体设计能力,建立航空航天行业的设计知识库、仿真知识库和制造知识库等;

(4)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工艺管理平台。实现制造过程计算机化,工艺流程管理及工艺信息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优化工艺和制造过程;

(5)建立产品设计、制造协同平台;

(6)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共享,形成基于网络的、可视化的、高效的生产管理平台。

航空航天标准范文第2篇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知识分享

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梳理、精简自身业务流程并建立了GDM,定义了各个业务之间的衔接关系。其中,采购、生产、分销和订单管理等运营核心流程全部交由统一的ERP 系统实现。统一的ERP系统能够实现整个集团业务的可视化,比如供应商名单、全球库存、生产流程、分校流程、订单管理、维修管理、财务状况等,提升集团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统一的ERP系统能够实现集团信息存取共享,高效完成集团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知识分享。在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当中,客户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物料主数据都属于公共主数据,在集团内部可以进行同步更新,员工可以实时了解自己所需的信息,优化决策与工作流程。

打破内部外部壁垒的流程

作为相关多元化的企业集团,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必须在相关业务上实现协同效应,才能充分利用相关多元化的优势。基于统一的ERP系统,相关业务各自的流程变得清晰,流程中互补、互联的活动得以合并(比如新产品开发所需的全周期活动集中在PLM系统中);流程中相同的活动得到标准化(比如财务上实现会计科目的统一化),这便是所谓的“横向协同化和纵向集中化”。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能够打破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壁垒,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实现与上下游企业的流程对接,打破企业间的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而这一切都以集团的知识共享为基础。

横纵向管理的供应链管理架构

航空航天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航空企业、转包生产、首件检验、自主放行、特种工艺、过程认证

转包生产是指由对方企业发包(包,即工作包,包括需采购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交货期等),必要时提供设备、技术和培训,由我方按对方企业图纸、技术规范等要求制造,最后由对方企业接受产品的生产模式。随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大集团战略的提出,为增强中国航空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满足与国际接触、市场相融的需求,中国的航空转包业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顾客以及市场的需要,本文重点叙述了国外航空企业(以下简称国外航企)在质量管理上对转包生产的几点应用。

一、国外航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AS9100的介绍

1、AS9100产生的背景

AS即Aerospace(航空),AS9100的名称为《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S9100是国际航天太空行业以ISO9001为基础,增加航空航天产品在安全、可靠度及质量上的特殊要求,而专门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

航空航天质量体系标准AS9100产生于1997年,1999年正式公布,2001修改为SAE 9100:2000版标准,2004年将SAE 9100:2000作为AS9100B出版,2009年1月SAE正式颁布了AS9100C版标。是美国航空质量集团(AAQG)根据ISO9000基本要求开发的针对航空航天领域相关产业的AS9100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并获得国际航空航天质量协调组织 International Aerospace Quality Group (IAQG)的认可。在中国,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003年9月25号HB9100-2003,等同采用了AS9100标准要求,并于200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ISO9001:2008的,IAQG(国际航空航天质量协调组织)也对AS9100进行了调整,并于2009年1月了AS9100C版.

2、AS9100标准适用的企业

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运作、飞行操作和货物处理,以及航空设备、零配件产业和飞机维修产业,为世界各地的组织使用供方建立运用要求,以改进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是国际航空航天的供方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之一。波音(Boeing)、空客(Airbus)、通用航空(GEAE)、联合技术公司(UTC)等公司均要求将该要求作为对其供应商的必须要求。从行来来分:可以是五金加工企业、电子零件制造商、塑胶加工企业、化工制造企业,只要为航空航天器提供零件制造的任何企业。

3、AS9100标准认证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1)获得知名供应商名誉。认证后的企业,将在航空航天整个供应链中得到广泛公认,将获得更多的航空航天商机。

(2)提升商业竞争力。尤其是在明确要求认证作业采购供应先决条件的商业场合,通过AS9100成为企业进入航空航天领域的首准入证。

(3)树立商业信用。按照全球认可的行业标准进行独立的第三方验证,提升企业信用度及客户满意度。

(4)增进顾客满意。向客户持续提供始终满足的产品或服务。

(5)降低运营成本。标准采用过程管理的思路,重视过程控制,减少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在持续改进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进而降低运营成本。

(6)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标准要求企业进行关联的风险评价,增强产品的一致性或可追溯性,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风险。

(7)符合法律法规。AS9100标准关注并要求企业严格遵守国际、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这必将提升企业法律法规的意识,并将法律法规的要求贯彻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

二、国外航空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对转包生产的要求

1.首件检验

(1)首件检验的定义

首件检验是指对试生产的一件(或首批中的几件)产品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条件是否能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订单要求的产品。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并文件化的物理的和功能的检验过程,用以验证规定的生产方法可生产出工程图样、采购订单、工程规范和其他适用的设计文件锁规定的合格产品。

(2)首件检验所适用的范围

对于以下情况需要进行首件检验:

(a)首次投产及赚点生产的首件。

(b)影响零(组)件的配合、外形或功能的设计更改。

(c)可能潜在的影响配合、外形或功能的制造源、过程、检验方法、制造场所、工装或材料方面的更改。

(d)可能潜在的影响配合、外形或功能的制造货源、过程、检验方法、制造场所、工装或材料方面的更改。

(e)当发生自燃或人为的事件,造成了对生产流程的影响。

(f)产品生产间隔时间超过2年。

(g)顾客或技术规范有特殊要求时。

(3)首件检验的报告的构成

根据AS9102标准的要求,首件检验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零(组)件编号明细表,如果该零件由多个单件组成,必须在第一部分中明确各单件的图号及其对应的首件报告编号。第二部分是原材料、特殊过程及其试验信息的表格,如果零件在加工中采用了特殊过程,必须在第二部分明确所有特殊过程的名称、对应的规范、顾客批准的情况及其各个过程的合格证信息等。第三部分是特性的检查、验证和符合性评价,设计图的每个特性应有唯一的特性编号,应验证每个特性并记录结果,包括验证的结果、验证的方法、验证的频率及其人员等。

2.授权供应商自主放行产品的资格

由于成本及其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需要,国外航企对供应商交付的产品不再进行入库检验,而是要求供应商建立一套供应商自主放行的体现,国外航企在对该体系进行审核后进行供应商自主放行进行授权,授权后对供应商交付的产品施行免检。如果供应商未取得自主放行资格,国外航企将会邀请第三方机构或客户自己对将要交付顾客的产品在供应商处进行产品的放行,而供应商将支付很大一笔放行零件的费用,因此供应商必须取得自主放行的资格。

供应商质量验收代表是由国外航企批准的在供应商处进行产品放行的供应商员工,供应商的质量验收代表除具有检验员的相关要求外,还要具有英语的读写说及理解能力。在国外航企进行供应商的质量验收代表授权前,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在供应商进行自主放行产品后,供应商的质量验收代表必须定期参加国外航企组织的再授权培训,以便供应商的质量验收代表能及时掌握其要求,通常是两年一次。供应商的质量验收代表在放行产品时,需对采购文件、图纸、技术要求、生产记录、特种工艺等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国外航企会对供应商的质量验收代表在履行职责后每年进行一次审核,以确认其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特种工艺及其无损检测的批准

在特种工艺及无损检测方面,供应商往往在接到国外航企的订单前,国外航企就会对供应商的特种工艺及无损检测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涉及到人员的资质、操作指导说明书、设备及辅料的管理等,一些国外航企还要求供应商的实验室获得认可,像GE公司要求供应商必须经过S400的认可。审核完成后,国外航企会发出一些整改通知并在供应商整改完成后发一份认可报告告知供应商其特种工艺和或无损检测已得到客户批准,可加工该客户的产品。批准报告的内容有批准的有效期、特种工艺的名称及使用的规范等,批准的有效期一般为1年到3年不等,过了有效期还必须批准。

航空航天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材料 复合化 航空飞机 优势

中图分类号:V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04-02

与铝合金结构、钢结构材料等传统材料相比,先进性复合材料在综合性能上更具优势,其用量成为了代表着航空航天先进性的一个标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若要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向前发展,就要对先进性复合材料这一被全球强国重视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重点发展。

1 先进复合材料的基本定义

先进复合材料,简称ACM,即是在进行主承力结构与次承力结构等加工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刚度性能以及强度性能≥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不但在质量的轻度上占据优势,其比强度、比模量都更加高,还具有抗腐蚀、耐高温与低温、减震隔音及隔热的良好性能,并且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如今被大量地推广应用在建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医学行业以及航空航天行业等领域中[1]。

2 先M复合材料的特点

作为当今时代的主导材料,复合材料有着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是可设计性与各向异性,根据构件的使用要求与环境条件,可以在设计环节进行合理的组分材料选择、材料匹配,并且通过界面控制尽可能地满足预期要求,达到工程结构所需性能的标准要求。传统材料的运用上常见的材料冗余问题也可以很好地避免,实现材料结构的效能最大化。其次,复合材料的构件和材料一起形成,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能,无需过多的零部件,实现了加工周期的缩短与成本的减少。然后,复合材料在其复合效应下形成新性能,并不存在单一材料或几种材料简单混合的性能缺陷问题。

再者,复合材料能产生很多功能,比如吸波和透波、防热和导电、透析和阻燃等等一系列功能,在结合其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复合材料,比如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和智能复合材料等。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复合材料的成形过程中,其组份材料会发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使得复合材料构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复合工艺,难以准确地对工艺参数进行适当的控制,以至于性能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3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3.1 先进复合材料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

现代战争理念的改变,使无人机倍受青睐。无人机除在情报、监视、侦察等信息化作战中的特殊作用外,还能在突防、核战、化学和生物武器战争中发挥有人军机无法替代的作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是飞行更高、更远、更长,隐身性能更好,制造更加简便快捷,成本更低等,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超轻超大复合材料结构技术是提高其续航能力、生存能力、可靠性和有效载荷能力的关键。

3.2 先进复合材料在民航客机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民机结构上的应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复合材料的优点不仅仅是质轻,而且给设计带来创新,通过合理设计,还可提供诸如抗疲劳、抗振、耐腐蚀、耐久性和吸/透波等其他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优异功能特性,增加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尤其与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可明显减少使用维护要求,降低寿命周期成本,特别是当飞机进入老龄化阶段后差别更明显。同时,大部分复合材料飞机构件可以整体成型,大幅度减少零件数目和紧固件数目,从而减小结构质量,降低连接和装配成本,并有效降低总成本。

3.3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器领域的应用

功能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返回式航天器的表面热防护功能材料。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学者唐见茂研究指出,航天飞行器(导弹、火箭、飞船、航天飞机等)以高超声速往返大气层时,在气动加热下,其表面温度高达4 000 ℃~8 000 ℃;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产生的高速气流冲刷喷管,烧蚀最苛刻的喉衬部位温度瞬间可超过3 000 ℃。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国家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防和科研技术水平,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放在科研工作的首要地位。新型航空航天器的先进性标志之一是结构的先进性,而先进复合材料是实现结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技术。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先进复合材料的最大用户,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针对国外技术封锁与国内技术储备不足的国情,不断地自主创新,努力探索原材料、设计问题,运用理论、低成本技术以及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航空航天器的结构先进性,不断加强对先进复合材料先导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航空航天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服务集成 协同理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1、研究背景

随着1999年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即由原先的苏联模式向欧美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转变,首先是重组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办学、高校合并;其次是仿效欧美,集中办学,兴建大学城或高教城。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响应国家扩招政策,21世纪初开始规划建设沙河校区以缓解学生人数激增造成的教学和生活压力;2010年入驻昌平沙河高教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形成学院路、沙河、广西北海等多校区办学模式,在北京市范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形成以学院路校区为总馆,沙河校区为分馆,及学院路校区的若干学院分馆:经管分馆、法学分馆、人文分馆、高教分馆等的多校区多层次信息服务模式。

近年来,以上服务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种共存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不同校区不同学科信息服务的方便快捷。但随着图书馆运行发展的变化,我们发现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匹配是否适用?业务工作是否标准统一?服务是否普遍均等?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总分馆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体系,一直没有解决真正意义上的服务集成化问题。

2、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1971年他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还著有《高等协同学》等。指的是“国家行政机构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作用’。这种协调是组织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成员之间以及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问经过协调、平衡,从彼此或大多数对象的利益出发,合理地进行协调,达到协作、协力、和谐、一致,从而提高政府组织行政效能,最大限度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在公共服务机构中,协同效应表现为通过对各个服务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配置、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从战略的高度协调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为服务布局提供依据,提高服务效益。

3、多校区图书馆服务集成的原则和思路

(1)总体原则

多校区环境下大学的人才培养涉及办学思想、学科专业、资源配置、服务延伸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因素,而每种因素对多校区环境下大学办学的协同效应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校区特点,确定适当的原则和方法,合理安排各校区的资源是发挥多校区优势,降低多校区办学成本,提高多校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从2010年入驻昌平沙河高教城后,新校区采取了边建设边使用的办法,首先用于一年级的教学,逐年形成了一、二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在老校区的布局,随着建设进展,学校还将采取混合型人才培养的布局方式,即在布局上既考虑年级分布,又考虑学科分布,将低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校区集中培养,同时将若干学科集中在一定校区。根据以上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需要形成以学院路校区为总馆、沙河校区为分馆的协同服务模式。

(2)图书馆信息服务集成思路

根据学生为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资源有效配置原则,图书馆多校区信息服务的思路是,从集成的观点出发,以图书文献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网站统一揭示为基础,协同完成图书馆内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与所处服务链上下游进口和出口之间的服务集成。具体操作需要从资源采购、加工整合、馆藏布局、文献流通、读者服务和全国及地区文献保障体系服务等业务流程人手。这种信息服务集成的方式,在图书馆内部以OA系统呈现,对外部读者以图书馆信息门户实现及文献保障体系方式补充。依据协同理论,将信息服务集成中的协同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

4、信息服务集成的内部协同框架

信息服务集成首先应从图书馆内部工作环节开始。内部协同是通过引进自动化管理系统和构建图书馆OA系统的方式,将内部各个部门协调的日常信息集成起来,如图1所示。该集成服务系统借鉴国内相关MIS系统的理念整合完成,所涉及的服务模块包括e—Documents,e—CRM,e—Proj ect,e—HRM,e—Financials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如北航使用汇文系统)为这些模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集成了各校区图书馆日常运行的基础信息。

e—Documents是进行文档管理的框架,允许各校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统一平台上,创建、存储、修改、反馈文档,共享基础业务工作中的各项业务信息。所有的文档都是电子的,并划分成不同等级,给不同权限的人使用。文档管理系统使得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易,图书馆通过建立内部网,友好地为不同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内容呈现。

e—CRM集成的是来馆借阅读者信息。主要是将各个校区的学生读者信息集成到年级、学院、学科、借阅频次、预约、续借、推荐购书、委托借书等关联信息中,真正获得对学生读者全方位的观察,通过这个集成方案,图书馆可以统一收集并管理关于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的文献需求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