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危机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格局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 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 后金融危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启示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从深圳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企业突围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青年对《资本论》的热捧 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美国的“蛇皮战略”看金融危机实质 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 从虚拟经济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王琛:《金融危机提速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2008-11-17)
[5]孙洪波:《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半球国际格局潜在影响》社科院网站
[6]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
[10]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1]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2]李兴:《危机与国际格局》,《中国财经报》2009年7月10日。
[13]方祥生:《重回“十字路口”的国际格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4日。
[14]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http:///world/2008-12/24/content_10552177.htm
[15]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16]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7]引自佐佐木优:《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日〈世界周报〉2003年5月20日;
[18]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外交》双月刊1999年3―4月号。亨廷顿:《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秩序》,泰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9]转引自赖斯:《多极世界不能促进和平》,赖斯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讲话稿,2003年6月26日。
[20]钱文荣等:《专家点评:调整震荡凸显全球多极化趋势》http:///world/2008-12/25/content_10555318.htm
宋宏:谢主任,你好!在论坛上听你发表关于广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你的研究观点,感到深有启示。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多元化的过程当中,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转移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应该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你知道,当下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纷纷提出承接东部和海外产业转移的战略谋划,国务院今年批准安徽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即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可见国家也在倡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广东是中国率先开放、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东部省区之一,所以我们很希望更多了解广东的经验,还想学习你的研究观点。
谢鹏飞:不客气,我们互相交流吧。应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广东人来说是体会非常深刻的一个题目。广东原本是一个农业省,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和承接境外产业转移的省区,从而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到工业省的跨越,又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同时,广东又是最早在中国推动产业向外转移的省区,这种向外转移的目的,也是在于谋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再一次的重新跨越。
宋宏:广东30年来发展的轨迹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实现广东经济跨越的成功之道。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学界有许多学者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伴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那么,与20多年前广东承接的产业转移相比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有什么趋势和特点呢?承接产业转移如果不知道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那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谢鹏飞: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我就简要讲一下自己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的认识。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经历过三次大转变,第一轮从上世纪的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美国的产业向外转移。第二轮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延续至8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转移。第一轮的产业转移大概持续了20年,第二轮转移也持续15年多,第三轮转移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本次金融危机这段时间,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承接和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也有20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益最大的也就是率先开放,主动承接了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所以广东能够从纯粹的农业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最后加快或者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大省。究其原因,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得益于那轮的产业转移。现在开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我个人认为现在有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转移呈现梯度转移的特征,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逐步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层次越来越高,而且是国际和国内的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转移。在转移的产业门类上,传统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正在持续地减少,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不断增多。在产业转移的形态上,直接投资方式的转移持续减少,项目外包方式的转移不断增多。比如说现在国际外包市场,到2001年是1500亿美元,而到2008年国际外包已经扩展到5850亿美元,估计未来5到10年,国际外包市场,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到40%的速度递增,服务外包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特别是这次新一轮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第一个启示和特点。
第二,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向国外转移的方式,而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和多个国家共同承接已经成为重要的模式,而且跨国公司的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第三,产业转移的周期不断缩短,国际产业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一般来说,最初的产业转移只是发达国家适应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业的结果。就是说,发达国家过去主要是向低产业梯度的国家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国际产业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往往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先机,纷纷在目标市场国生产,其跨国转移的原因不再仅限于向外转移不具有优势的落后产业,而是把先进产业包括高端服务业也同时转移到低产业梯度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产业转移的周期大大缩短。随着周期的缩短,国际产业分工也就从过去产业之间的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延伸。这也是这轮产业转移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四,区域内产业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加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这就成为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之一。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的贸易和要素自由地流动,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必将成为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
以上说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反观国内,实际上国内的产业转移也有些新的特征。第一,产业转移的范围在逐渐扩大,速度也在加快。第二,产业转移的内部化趋势明显,比如说广东、江苏等省纷纷推荐省内发达地区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第三个特征,转移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向外转移的主要是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品。第四,转移方式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主业带动型转移、执行式转移、资源利用型转移或者市场扩展性转移等等多种模式,产业的整体搬迁和抱团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这是我认识到的新一轮的国际国内新的产业转移的特点。那么中西部地区要承接产业转移,确实要根据新的趋势和特点来谋划自己如何承接。
宋宏:我们注意到,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广东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一方面转移出去部分产业,另一方面承接新转移进来的高端产业,广东有学者称之为“腾笼换鸟”。显然,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新战略。那么,广东为什么要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这种“双转移”模式对中西部地区有没有规律性或者是经验性的借鉴意义呢?
谢鹏飞:广东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后,就有不少人发出一个提问:“广东的产业转移是被动呢还是主动呢?”实际上,这里既有主动的因素,也有被动的因素,实际上被逼迫转移的因素更大。广东改革开放30年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就了广东30年的辉煌,但是30年走下来以后,特别是经过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深深地感觉到或者是深切地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困境在哪?实际上就是三个难以为继。第一,长期高度依赖外国市场,这种战略路子,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形势面前难以为继。第二,广东是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但是它的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所以在30年后的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技术革新和新技术革命的激烈国际竞争中,这些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第三,长期依靠高消耗、高排放这种增长模式,在受到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刚性约束情况下,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所以,实际上广东由于三个难以为继,逼迫着广东转变发展方式,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同样,广东的产业也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刚起来的时候,广东当时就提出“保增长,但绝不保落后生产力”的原因。对广东这个战略和策略,有些媒体还炒了一阵,说广东跟国务院“对着干”。这是曲解和误解。
事实上,广东的产业转移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广东最早提出产业转移是2004年,正式出台文件是2005年,只是广东最早的产业转移的文件就叫产业转移飞地、工业飞地、工业园区飞地。珠三角地区已经没有土地可用,所以到那些欠发达地区要一块地,共建产业园区就叫工业飞地,正式推动从2005年就开始了。后来广东就提出了产业转移,同时还要推动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村人口向新城镇转移以实现城市化,这是广东“双转移”的另一层含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推进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八个文件,为珠江三角洲的升级提供了空间,也为粤东、粤北地区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提升了自身的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双向的互动,奠定了广东目前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框架。
从实施的初步效果来看,随着广东双转移的推动,出现了三大现象。第一个是产业转移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效。广东这几年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强化珠三角以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上下游的错位发展,逐步形成了互利共盈的产业协作体系。格局大概是这样,装备制造和配套产业开始向珠三角地区和山区梯度转移,石化、钢铁、船舶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抢占高端产业发展高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东西北地区的特色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也显出成效。劳动力的机能素质和区域配制也明显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结构得到了改善,2009年广东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实现的产值将近一千多亿元,同比增长了17%,这是一个效果。第二个是加强规划引导和园区合作共建,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转移涉及全省,政府是很重视、很注意的,主要是以规划来引导,而且要认真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现在广东全省认定了省级产业园区34个,也就是说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至少建有一个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去年到今年省级产业园区开发面积超过了16万平方米,入园的项目超过了2000多个,主导产业的进驻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多数主导产业的投资额税收额占比都超过了50%,广东这几年用400个亿来扶持推动全省的产业转移。第三个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探索农村劳动力落户城镇的新模式。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建立普惠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广东从2008年开始,每年省财政拿出10个亿,按照每人1400元到1800元的标准免费培训,大概要拿100个亿左右,持续地进行劳动力培训。2009年广东全省免费培训的劳动力超过82万人,转移就业的达到128万人。到2009年底,全省的人才总数达到1240万人,同比增长了17.7%,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吸纳了劳动力39万多人,本地劳动力26万多人,占68%。现在广东也在改革户籍制度,农民工转移出来按照积分方式来加快本地和外来农民工入户城镇。广东大力度地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条路还很长,还要继续走下去。但是,必须这样做,否则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被淘汰。
宋宏: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趋势下,应该说是处于梯次发展和产业梯次转移的格局中,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并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必需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我想再探讨一个问题:从广东的经验来看,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当注意哪些环节,采用哪些策略?对此你有何建议呢?
谢鹏飞: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我没有深入调研,所以我的看法不一定有针对性。但是从宏观层面或者从广东的实践来看,中西部地区真正要更好地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确实有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抓实干。解放思想这一条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但是解放思想非常关键。就广东的经验看,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一路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走过来的,“双转移”也是在思想解放大讨论当中,大家得出的一个成果。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当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也才能承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毕竟现在达到产业转移这个阶段,相对来讲,和产业承接地区的理念是不太一样的,你如果不真正的解放思想,就很难真正有效对接。
第二,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目前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位分工格局,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和重要战略。这里要看到,承接方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的要素优势,究竟能不能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关键还取决于承接地、承接方的体制机制的优势,特别是法制和承接环境的优势或者是软成本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应该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要有这个思想和理念,就是以提高环境竞争力来增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这些年来在政府软环境方面我们都是说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是政府职能改革,而不是机构改革。我们多年来的机构改革换汤不换药,合了又拆,拆了又合,都是围绕着机构改革。实际上,应该是以政府职能改革做文章,关键是政府职能合理化和行政法制化,所以政府的职能改革非常重要,这是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支撑,来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具有配套的能力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我觉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承接得好,关键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在自己的基础工作中一定要突出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当然,配套能力包括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土地和资金的保障需求,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转移,产业转移在国内外上市等等。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之所以发展那么迅速,跟广东具有健全的口岸体系是分不开的,深圳一个市就拥有12个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比如,中西部地区承接了沿海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就需要进一步健全海关等涉外机构,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步伐,积极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海关合作,可以搭建属地申报、口岸应收的区域快速的通关平台。
第四,加快城市群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首先,城市群的建设对接纳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群的功能健全完整,为产业服务的条件完善,也是转移进入产业的市场。其次,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中西部地区要想承接好产业转移,必须强力推进园区建设,通过打造产业承接的平台,通过园区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我提个建议,现有的产业专业园区当然要把它建设好、规划好,同时还可以支持一些园区跟沿海各省区的园区合作,共建园区。深圳现在就跟内地的省份合作建立园区,采取税收分成、利益均沾的办法。这些新的方式应该多加探索多加实践。
第五,创新产业转移的承接模式,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这里主要的关键在于主动性,主动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是你怎么做?只要你主动作用,只要你积极出动,都可以承接到产业转移。我认为,这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如果是10年的话,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剩下的时间不算多了。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中西部地区需要争分夺秒、主动作为,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招商模式,才能获得机遇。中西部地区目前这轮承接产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我不是说不能搞高科技,我说的是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因为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引进来要跟当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度,如果没有关联度,想引进也难,引进来了也没有意义。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在目前来看仍然是速度型增长阶段,当一个地区处在速度型增长阶段时,根本要求还是量的扩张,所以承接的产业一定要跟当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一定要从自己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
记者:请问根据两位嘉宾的亲身经历,你们眼中温州的小微企业生存状态是怎样的?金融改革是否改善了它们的处境?
【周德文】:我本身就在温州工作,对温州的情况比较了解。目前的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许多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陷入困境,导致个体的老板“跑路”、甚至自杀现象的出现。这跟我们现在金融体系不能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很大关系。
【曾刚】:我曾经到过温州,也到过很多和温州类似的和有差异的地方。我在想,对于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温州,其实到处都存在。在我看来,从目前我们的感受来讲,无论这里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状况,还是它资金需求的满足形态,温州其实还算是不错的。为什么?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因为温州是一个发展程度很高,并且有大量财富积累的地方,所以,它的资金供给本身是比较充裕的。再加上政策上的支持,温州本地的金融机构数量不少,过去一段时间给他们政策,包括小贷通等这种机构发展了很多,而且还有外来资金的进入,正因为它作为一个试点,所以吸附了很多外地的资金。在我看来,温州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抛开它实际的实体经济那块,那个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单单说它资金获取程度,可能远远好过其他地方。我倒是觉得,因为我走过很多的地方,不仅仅温州,总体来讲,温州的小微企业生存状况,从资金可得性的角度来讲,在国内很多地方是不错的,而且过去一段时间,借金融改革的东风,他们的资金状况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温州的很多问题可能还不在于它的资金可获得状况,现在有很多争议认为他们有一部分企业拿到钱之后可能并没有从事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用作了一些金融投机或者其他的行业,这个时候,可能集聚了一些风险,这些风险是需要化解的,这些是它的问题,而不是从它的资金可得性的角度来讲。金融改革如果单单从改善企业资金供给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目前还是很明显的,整体来讲,它的条件还是不错。
记者:国家为何要开展金融改革试点?温州为何被选择为第一家试点?
【曾刚】:金融改革试点是去年提出来的,有几个大的背景。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确实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过去一些年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去年有一些改革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也进入到一个瓶颈的阶段。这个瓶颈阶段产生很多问题,大家知道从2010年到2011年之后,整个金融体制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所谓失衡现象,银行体系好像看起来钱很多,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拿不到钱,而且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间融资比较发达,同时价格又高企,也有很多的风险。所以,这两个背景就正好重叠在一起,一个是我们金融改革经过多年的改革进入一个阶段需要通过这个改革提升它整体的运行效率,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合理程度;另一方面,正好一个问题出现了,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民间金融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很多人看来收益很高,同事也伴随着风险。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我想在那个时候,对于改革的呼声就出来了,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情况,大家呼吁通过改革能够改善供求失衡的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一个大的背景和小的背景在一起了。选择温州,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民间融资,体外的民间融资利率高企,引起了很多关注,也有一些问题。温州很显然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浙江有代表性,所以,把它选择一个对象,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促进我们民间金融的规范化,作为我们整体金融改革的一个试点,我想温州正是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从这个背景上来讲,我觉得它有它的必然性。但是它也有它的侧重点,因为它是在那个时间上,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大家对民间金融的关注,所以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里面,我们很多强调放松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转制,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等等,后来像前海这些其他地方,推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追求的是金融对外投资,还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方向。它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时间点出来。第一家选择温州,时间、背景都有它的重点。这是我大概的一个看法。
记者:去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要允许“试错”,您是否赞同?为什么?
【曾刚】:这个问题我们有同样的看法。为什么说允许试错呢?金融本身是有风险的行业,不管是民间融资还是体系内的融资,金融活动都是有风险的。第二,改革也是有风险的,改革有不确定性,改革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事前并不清楚,所以,一个本身就是金融风险的行业,加上改革本身也有风险,叠加起来意味着金融改革的风险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讲从国外来看,一些金融市场化的过程都会遇到风险。这给我们改革带来一个困难,就是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改革确实是一个好事,说起来大家都支持,但是你要知道它是有风险的,如果作为改革的执行者来讲,它可能就会有很多的压力。大家很怕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上升、逃废债或者其他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等,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改革半途而废,改革本身就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我们对金融改革可能试验的方向允许鼓励,不能简单因为有些风险出来了,就否认它的金融改革成效或者应该坚持。我们生怕这个改革半途而废,很多时候因为方向是对的,但是迈出去的时候可能有一些风险和成本。如果这个错误和成本我们不能够容忍的话,这个改革的推进我们也很困难。所以,我想周行长讲的试错,其实是让我们从社会各界也好,从政府本身来讲,社会舆论的环境也好,应该尽量地给这些金融试点改革的地方一些比较宽容的空间,一个包容的状态,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评。而是这样一种状态,允许他去犯一些错误。如果不去试错的话,我不知道正确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以往的改革,早期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这样试出来的,我们应该允许它这样去做,这个试错是很重要的。我还要强调,我们目前的很多改革都还在进行中,我们不敢说这些改革一定一点风险都没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到时候有一点风险,出现一个违约的事情,就把整个方案否定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整个金融改革,包括温州改革,需要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当时也是这么去想这个问题的,所有人都看到温州在改革,所有人对它有很高的期待,焦点所在,可能很多时候是这种压力,很容易变成千夫所指,所以我觉得给它一个外部环境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
【周德文】:我非常赞成周小川行长的讲法,并且我很感动,作为金融机构的最高领导,他能够对温州金融改革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温州“试错”,我认为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鼓励。因为金融改革是深水区的改革,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改革很艰难。在改革中就很容易犯错误,所以允许“试错”,我认为给了我们改革的勇气,给改革者更大的鼓励。第二,金融改革在我们中国是率先在温州拉开序幕,可以说前所未有。正因为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改革本身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要允许它“试错”,才敢大胆往前迈进,本来就步履维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改革就没法儿迈进。第三,改革要试验,要突破现行的政策法律,更容易犯错误,甚至是触犯法律,更应该允许他“试错”,允许他犯错。我认为周小川行长的这种讲法是受到鼓励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是不是有“试错”的勇气,我们地方政府以及组织金融改革试点的领导,他们的观念里是不是有敢于推进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因为给你政策了,鼓励你去“试错”,你不去做同样没办法去推行。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有更大的改革的勇气去推进金融改革,大胆的寻找突破,即使错了,国家已经表态允许你“试错”,我想天也塌不下来。有人说温州金融改革已经走到头了,有的说已经走到死胡同了,这就是我们不敢试错和不敢推进改革造成的。
记者:据您的观察和研究,即将期满一年的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成效和进展如何?会呈现哪些亮点?
【周德文】:去年3月份国务院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温州的地方政府包括温州人积极的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说设立了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积极引导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化、阳光化的道路;设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对民间资本的投向进行一些引导;颁布了温州民间借贷利息指数;设立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中心,最近也批准试点两家票据中心等等。温州的金融改革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也有一些亮点。亮点主要是温州在金融改革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果,对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有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也积极配合金融改革,比如说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设立单独指标进行考核。特别是在引导民间借贷合法化方面,温州做了积极的尝试。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商务活动和居民消费开支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作为高端消费的旅游业受到的影响更大。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必然会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投资和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在中国现有的旅行社市场格局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型旅行社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呢?笔者在文中将进行具体论述。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型旅行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导致游客消费需求降低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几成定局,这必将导致全球旅游业需求减少、价格下滑、增速下降。从旅游产品特点和经济学中收入弹性系数来看,旅游产品并非基本生活必需品,而是属于满足较高层次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无形产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这个特性决定了当消费者的有效收入大幅减少时,消费者将首先把旅游消费从消费计划中删减或取消。金融危机使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资产缩水,减弱许多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而且使得人们防范风险心理意愿加强,导致储蓄扩大和总消费减少。旅游产品的敏感性特点必然导致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旅游业将成为受到伤害最大的产业之一。具体表现可能是入境旅游人次和消费减少、国民旅游意愿降低、旅游消费减少和行程缩短。许多旅游企业必然面临经营困难,而中小型旅行社受到的影响更大。
(二)金融危机可能会诱导一些国家(地区)政府对出境采取限制措施
从以往经验看,金融危机下,各国可能将对本国居民出境采取限制措施。如在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很快恢复了出境税,并提高了办理出国护照的手续费,由原来的1000铢增加到10000铢。印尼则将乘飞机离境税提高4倍。东南亚各国停止政府公务人员出国度假和参加非关紧要的会议活动。在本次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不排除各国严格限制出境旅游的可能。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8年1至9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0.37%和-3.26%,而2007年全年的上述数字分别为5.5%和23.5%。这对以入境游为主打产品的中小型旅行社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三)金融危机导致中小型旅行社优秀员工流失
旅行社员工的流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旅行社行业属于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其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出主要是服务,人力、人才是旅行社业最大最主要的资本。更由于旅行社业务运作的特点,在旅行社行业,挖人就是挖市场。优秀人才的流失,对中小型旅行社无疑是釜底抽薪,将使其变得更加缺乏竞争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小型旅行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上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其优秀的员工流失速度进一步加快。
(四)金融危机导致中小型旅行社面临被并购的处境
客源减少、优秀人才流失、融资困难、旅游业绩不佳、信誉不良,许多规模不大的中小型旅行社面临着濒临倒闭的困境。自2005年以来,国外的大型旅游集团,国内的中旅、中青旅、国旅三大行业霸主都在有步骤地进行大规模的并购,而金融危机使得他们加快了并购步伐。
二、金融危机下中小型旅行社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重点市场的促销力度
对于中小型旅行社来讲,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小旅行社应对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挑选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如日、韩等国家)进行强力促销。方式包括降低价格、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扩大宣传等。研究客源地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并联合当地主要旅游商开展大范围、高密度的促销。
(二)利用政府出台的政策,优化产品组合
当前,国家旅游局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为提振中国旅游业,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措施,并投资10亿元用作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中小型旅行社,应当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推介会,并积极地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组合。
(三)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中小型旅行社企业应努力建立、健全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择优、科学合理的用人和晋升制度,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等。加强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管理,自觉工作,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心。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广招人才、留住人才。
(四)正视自身的处境,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并购重组
中小型旅行社一直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和企业规模小的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低层次竞争惨烈和企业抗风险能力低。此次金融危机必将淘汰一些规模小、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的中小型旅行社。中小型旅行社由于拼杀不过那些根基牢固、市场份额多的大公司,而自己组团获得的利润还不如销售别人产品,因此中小型旅行社要能正视自己的处境,积极地参与并购过程。
三、结论
金融危机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将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许多中小旅行社面临着生存危机。只有对危机保持清醒认识,正视自己地处境,并积极地利用相关政策,及时调整产品组合、加强员工管理,这样才能将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泰国、印尼、韩国、日本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股市大幅下跌,极大地冲击了亚洲外贸企业,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歇业倒闭,工人失业现象普遍存在,社会经济呈现出大萧条的悲观局面。简单来看,是乔治•索罗斯的资本集团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亚洲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而实际上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性失调、金融调控监管不力、国家项目赤字过高、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及对外国旅游资本的过分依赖等诸多原因才是导致亚洲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所在。许多国家经济进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节奏放慢,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达上一年的一半左右。亚洲金融风暴造成区域性通货紧缩,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缓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席卷全世界,许多金融机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全球经济危机重重。首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直接原因是由次贷危机、过度消费和过度投机直接引发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信贷关系破裂和美元贬值引发的信用危机。其次,是由美国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和信用的恶性膨胀,严重偏离实体经济而导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引发的,致使美国银行体系受到重创,信用贬值、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剧扩散,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进入普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人民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向预测悲观,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全球实体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全球经济衰退,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这对我国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一,直接造成持有美国相关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第二,巨额外汇储备缩水;第三,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其变现已持有我国的各类资产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冲击;第四,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我国出口率急剧下降,外需下降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压力。
2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
(1)在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全球性特点。由于世界市场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逐步形成一体化趋势。不仅是与美国联系紧密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且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牵连。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危机的形成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点。(2)资本主义向金融市场逐步转变,社会上大量募集资金,商业银行业务转向投资银行业务,逃避监管、到处投机,导致实体经济和投机经济严重脱节。(3)金融市场虚拟资本不断膨胀,最终脱离于实体资本,导致虚拟资本出现信用危机。各种衍生工具的应运而生满足了利润最大化需求,它将多种金融工具紧密关联在一起,虚拟资本的信用链条于是越来越大,一旦恶化,便会引发信用危机,延伸成金融危机。(4)金融危机具有超周期性,也具有超前性的特点,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特别明显。正如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理论中指出,经济周期性引发的金融危机是伴随着经济周期出现长波谷底、长波浪顶、高原的稳定几个阶段。当前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看似已经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而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导致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得当前金融危机具有敏感性和超前性。(5)金融危机发生频率加快。二战以前波及较广的金融危机仅有1929年的“大萧条”,据Lind-gren、Garcia和Saal统计,自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个相关成员国发生过银行部门的严重问题和危机。20世纪后期至今发生金融危机的频度和规模,还属先例。
3当前持续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连锁反应
3.1持续性金融危机概念界定
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缓和到激化、再趋向缓和的规律,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一般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隔大约为10年,必将经历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经济复苏、经济高涨这四个阶段。1925年康德拉季耶夫发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长波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时140年,不仅存在着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10年为一个长度的短周期,更存在着平均长度约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波动,每个周期又分为长波谷底、长波浪顶、高原的稳定几个阶段。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这些因素所造成,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和资本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持续性金融危机,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并无缓和趋势,甚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形成一种周期性现象,简而言之就是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爆发后历经大萧条、发展、持续稳定,形成持续循环,不可预测其未来延续时间。
3.2当前对我国的连锁反应
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仍表现出极其严峻的形势。大量企业由于亏损、倒闭,不得不裁员、减薪。贸易行业特别明显,出口率急剧下降,外需下降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压力。多种现象导致我国就业岗位急剧下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尤其凸显,供过于求,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超过所需的就业岗位数量多。通货膨胀现象依然存在,全年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不稳,人们的购买力下降等等都体现了当前我国的经济趋势,这正是凸显出持续性金融危机持续性、超周期性。
4应对策略
(1)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减税。投资用于基础建设一方面保证了增长,另一方面又增加就业。同时大幅度减免税费,使企业恢复活力。2008年底政府有过4万亿元投资计划,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事业方面、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对缓解持续性金融危机具有实际性效果。(2)保民生,大范围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民生继续稳定和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加大对保障房的投入,稳定物价,加大对人民社会福利的保障,以扩大内需,稳定当前环境。(3)保出口,调整各行业关税,稳定汇率预期,吸取亚洲金融风暴经验与教训,保持对外汇的管制。(4)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振兴规划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银行放宽投资性贷款限制,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保障中小企业渡过持续性金融危机,使企业恢复活力,以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我国就业难题,稳定发展。(5)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持续性金融危机,统筹兼顾,坚持不懈抓好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保障人民最基本生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用实际方法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以及应对其挑战。
5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