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工程现状

交通工程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通工程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交通工程现状

交通工程现状范文第1篇

中关键词:交通工程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经济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在此阶段,交通工程行业的发展十分迅猛,高速公路到处可见,交通工程施工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在扩大。可以说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完善,交通情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由过去简单单条交通发展到立体式的交通并且逐步实现了交通体系与交通管理自动化,为交通工程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2、交通工程的特点

2.1、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2.2、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1、交通流理论研究

交通流理论是用物理与数学的定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交通流特性,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国内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没有从纯数学、物理学 角度入手,而是结合具体交通 问题开展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果。

东南大学用穿插理论研究环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同济大学用冲突点法研究十字路一口的通行能力。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结合路口信号控制,建立了交通平滑离散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在研究灯管路口通行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了路口直行车队的车辆跟驰模型、路口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流体力学模型与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近年来,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开发了高速公路交通仿真程序。

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交通规划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平衡关系。我国过去编制交通规划,实际上是拟定道路网规划,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自引进 了交通工程学以后,编制交通规划,名符其实的是拟定包括场站在 内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规划,且以大量占有数据的定量分析 为主。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美国50年代提出的UTPS,先后对天津、徐州、上海、北京等30多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居民出行调查,编制交通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做某些修改、

标定参数、编写计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大学对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做了有益的改进,并提出了动态多通路交通分配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对交通预测提出多角度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了中、长期预测的可信度。

3、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理论研究

交通安全是涉及人身生命和国民经济损失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自1979年成立以来,把道路交通安全做为自己恒定的研究方向。多年来,他们以人的因素为主体,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用路者的条件,车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揭示了一些产生交通事故的机理和规律。所见到的成果有 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危险路段的判定与改善交通工程心理学多角度预测交通事故的方法等。

4、交通系统分析与交通管理技术

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使交通渠化、交通 管理需双向控制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交通综合治理的口号。渠化是变无序交通为有序交通的一种技术双向控制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功能的同时,兼控交通需求,否则交通管理无法奏效交通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的理论科学地治理交通。

三、交通工程的管理措施

1、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将蓬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交通部将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参考文献:

交通工程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建设工程、工地实验室、管理现状

一、前言

交通建设工程工地实验室是为了辅助控制交通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而组建的,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它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交通建筑工程能够准时、高效的完成,充分做好建通工程实验室的管理能够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工程完成效率和质量。

二、交通建设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现状

1、检测队伍不稳定

工地试验室出具的所有资料是交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因此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数据是通过相关人员的检测得出的,因此只有保证检测队伍的检测水平,才能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当前存在检测队伍不稳定的情况,试验检测人员由于长期在工地,信息更新慢,甚至不了解新的制度规范和新标准,严重影响试验检测数据的可行性;其次检测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初期阶段工资和地位较低,但是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很多管理人员有了别的就业机会就会离开本岗位,一时间无法补缺岗位,导致现有的岗位管理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的情况,无法形成一支具有高水准的检测队伍,导致整体检测水平止步不前检测队伍不稳定。

2、仪器设备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

由于工地试验室自身的特点,室内的仪器要经常搬迁,在搬至过程中导致仪器设备完好率和精度受到影响,因此做好仪器管理很重要%但是在当前仪器设备管理中,检测人员忙于日常监测工作,忽视了对试验设备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其他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对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欠缺了解。其次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仅将部分仪器进行质量检测,给其他仪器的检测体系留下隐患,直接影响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很多机器使用寿命缩短,出现提前报废的情况,给试验检测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3、检测报告不规范

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层次不齐,导致检测报告不规范。很多管理人员对检测系统缺乏认识,不了解工程资料的基本编制要求和资料的存储,整理出的数据和图表不准确,检测结论出现差错,给工程的施工生产及资料管理带来严重的挑战。

4、试验检测违反规定

交通建设工程工地试验室仅能承担本项工程的试验检测任务,为本项供电提供检测报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试验检测违反规定的情况,出现对外委托进行试验的情况没,没有在剂量认证的前提下进行检验,严重违反了检验市场的秩序。

三、交通建设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交通建设工地试验室管理方法及效率和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相关资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试验资料的检测和整理是施工过程中的复杂阶段,因此在管理中要将所有的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明确职责范围,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便捷。工地试验室是质量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当前质量活动和结果中可能出现的偏离规定的现象,要就完善监督体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测员,形成完善的监督系统,保证各项活动是在程序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针对监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记录和保存,将其作为质量考核和审核的基本材料,及时分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相关制度,有针对性的制作和落实纠正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提升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

试验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是影响整体工作的关键,实践过程中要求试验检测人员熟练掌握业务操作的标准和相关标准,按照检验程序和标准进行,保证工作人员具有法定剂量单位的基础知识和出具准确试验报告的能力,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相关证件的试验人员不得单独从事试验检测工作,其次不得随便被抽取到其他工作岗位弥补工程技术人员的不足。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必须具备将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及取样调查,提供试验数据必须准确合理,发挥对工程质量控制和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管理

试验检测设备是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证,加强对试验器材和设备的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交通建设工程未结束之前,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器材不得随意移动,只有经过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移动。其次如果工地试验室人员出现局部调整,要求调整后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满足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将检测工作落实到个人头上,提升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试验室设备体积大小不一,要求试验室的面积和相关设备的大小相匹配,周围环境条件满足检测项目的需要,遵循仪器设备布局合理的原则。最后要考虑到试验室设备供电排水等措施,完善消防措施,保证试验设备的安全性。

4、完善日常工作体系

日常工程体系的完善性是提升试验检验工作的基本保证,如果出现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整体工作质量。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必要时可成立工地试验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试验检测工作制度。各级工地试验室检测工作要根据建设项目的检测标准执行,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组织和管理基本构图工作程序与质量管理,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制定详细的实施准则,包括技术标准规范要求检验方法等针对日常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究正确的处理方法,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凡送往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各种材料质量要求如下。

1、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

2、钢筋:在进入工地前,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现场应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气泡、伤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3、混凝土、砂浆拌制和养护用水:饮用水可直接使用,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取样试验。

4、路基填料:每一料场的每种土质应分别取样,通过试验确定压实参数,土质变化时随时取样,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质量指标。

5、其他材料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五、结束语

试验检验工作是保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试验室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针对当前试验室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需要管理者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找准工作中问题所在,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一旦出现问题,追究个人责任。其次要加大管理力度,从整体出发,协调管理程序,充分发挥试验室的基础性作用,用科学的数据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促进工地试验室的整体发展。

总而言之,工地试验室是交通建设工地实验室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做好工地实验室的建设与质量管理,才能不断地提高工地实验室的工作水平,真正保证工地试验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朱红梅.浅谈铁路工程监理工地试验室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3)

交通工程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配套性科学技术视频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交通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交通工程的建设速度,把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成为交通体系与交通自动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1 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 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 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 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 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从古代我国就发明了马车,而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但是随着种种的原因我国的交通工程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而交通工程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1980年上海市才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

虽然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对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还存在许多的不走之处,主要表现在:

2.1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对起步晚,在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初始就未对现场地势进行认真勘测,易出现设计脱离现场实际的现象。

在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才发现其弊端,而必须对其重新变更施工,就会相应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发现,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完全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2.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弊端。交通工程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它的使用状况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交通工程的经营部门与管理部门不能协作统一,致使交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例如,高速公路经营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一套主要用于收费、养护、路政工作的电子监控设备,但是由于归属部门不统一,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2.3 交通工程设施没有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就没有与科学技术很好的相联系,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其次,子共享资源在交通设施中应用较少。电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雾、雪、冰、雨等恶劣天气或发生交通堵塞排队等情况时,不知前方多少公里发生什么情况及如何应对的弊端,为交通的参与者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来保证交通的畅通。最后,交通设施缺少与不规范。虽然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种类也扩大了,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还有许多的不足,一是限速标志少且不规范。二是限速标志缺乏针对性,例如,在大型桥梁、陡坡、弯道等复杂路况下,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标志,形成安全隐患节点。

3 交通工程的改进措施

可以说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交通的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就拿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来说,我国的公路建设总长度逐年地不断增加,而且国家也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资金、技术的投入比例,在我国的交通工程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弊端,从而进行有效的改正。

3.1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是一具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来进行建设,我们只要把握住这种交通工程设施的标准体系,使交通工程从静态的交通安全设施到动态的监控技术,使交通工程的建设标准与国家国际的标准相一致。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体系进行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3.2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是解决当前我国的交通不畅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是交通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比例进行建设,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地质地貌,并且要把长远的目标放在首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不假思索进行交通工程建设。

交通工程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 配套性 科学技术 视频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交通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交通工程的建设速度,把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成为交通体系与交通自动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1 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 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 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 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 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从古代我国就发明了马车,而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但是随着种种的原因我国的交通工程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而交通工程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1980年上海市才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

虽然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对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还存在许多的不走之处,主要表现在:

2.1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对起步晚,在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初始就未对现场地势进行认真勘测,易出现设计脱离现场实际的现象。

在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才发现其弊端,而必须对其重新变更施工,就会相应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发现,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完全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2.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弊端。交通工程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它的使用状况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交通工程的经营部门与管理部门不能协作统一,致使交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例如,高速公路经营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一套主要用于收费、养护、路政工作的电子监控设备,但是由于归属部门不统一,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2.3 交通工程设施没有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就没有与科学技术很好的相联系,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其次,子共享资源在交通设施中应用较少。电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雾、雪、冰、雨等恶劣天气或发生交通堵塞排队等情况时,不知前方多少公里发生什么情况及如何应对的弊端,为交通的参与者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来保证交通的畅通。最后,交通设施缺少与不规范。虽然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种类也扩大了,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还有许多的不足,一是限速标志少且不规范。二是限速标志缺乏针对性,例如,在大型桥梁、陡坡、弯道等复杂路况下,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标志,形成安全隐患节点。

3 交通工程的改进措施

可以说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交通的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就拿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来说,我国的公路建设总长度逐年地不断增加,而且国家也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资金、技术的投入比例,在我国的交通工程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弊端,从而进行有效的改正。

3.1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是一具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来进行建设,我们只要把握住这种交通工程设施的标准体系,使交通工程从静态的交通安全设施到动态的监控技术,使交通工程的建设标准与国家国际的标准相一致。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体系进行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3.2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是解决当前我国的交通不畅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是交通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比例进行建设,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地质地貌,并且要把长远的目标放在首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不假思索进行交通工程建设。

交通工程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交;客运交通;安全;现状;对策

城市公交客运主要是指在固定路线上运行的客车交通,客运交通有固定的行运时刻表,并且车辆相对较大,可载人数很多,所以相对运行速度较低,运营的成本也更加经济。客运交通已经成为了城市间、城市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并且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对于客运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驾驶人数和乘坐人数逐步增加,所以如何保证可与交通安全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研究主要课题之一。

1 城市公交客运交通事故分类

通过事故参与者之间发生冲突造成事态,或者是其自身失控所导致事故表现出来的具体事态进行分类,可以将城市公交客运交通事故分为七种。

1.1 火灾事故

公交车出现自然现象,是近几年最常出现的公交交通事故形态之一,其主要特点如下:

(1)火势蔓延极快。由于公交车车内空间狭小,人群聚集密集,并且车内存在大量的可燃物质,并且由于汽油等易燃物质存在,一旦出现火灾问题,蔓延趋势极快,很可能在三五分钟之内将公车完全烧毁。

(2)乘客逃离较难。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公车车门较少,乘客较拥挤,在人群出现慌乱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拥挤,影响逃离速度,并且由于火灾发生时会出现大量浓烟,影响乘客视线,并且浓烟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很可能引起乘客窒息甚至死亡。被烧伤的乘客也会由于身体疼痛导致行为不受控制,在狭小的空间,大量不受控制的乘客,会增加摔倒几率,严重影响逃离时间。

(3)经济损失大,影响不好。城市公交运营路线多为城市中心区域,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影响到了交通,也很可能会波及周围区域,引起大范围的伤害。并且人员伤亡后的医疗赔偿、善后等费用很高。其对于市民视觉和心理也会造成很大损伤,严重影响市民对于城市公交的信任程度。

(4)自燃事故、人为纵火损伤极大。公交自燃多为人为事故,造成的损伤很大,但是相较于人为纵火造成的伤害还不是很大。如果是或者报复社会的人进行的人为纵火,很可能会对社会、人们造成大面积的伤害。

1.2 碰撞事故

两车相撞事故的发生,会依据相撞部位和力度不同形成不同效果。这种碰撞事故的相撞时间极快,冲击力极大,很可能造成严重损伤出现。当公交与其他车辆出现碰撞事故时,主要可分为公交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固定障碍物间的碰撞等。

1.3 碾压事故

主要是指公交车对于高度低于公交高度的动、静态物体压过所造成的事故,容易发生事故的对象是无人看护的动物、上下车行人以及行驶自行车过路的市民。

1.4 刮擦事故

刮擦事故主要是指公交车侧面与其他行驶或静止物体进行摩擦或钩挂的现象,相较于其他事故,造成的伤害较小,可分为双向、同向以及静点刮擦事故。

1.5 翻车、坠车事故

公交车在行驶途中如果收到离心力或者是侧向力作用,就很可能脱离轨道,使公交车发生侧翻、滚翻或者仰翻事故;并且城市最常见的坠车事故多发于河边、桥边。

2 公交客运交通安全新挑战

2.1 城市道路拥堵加剧,道路通行秩序不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车辆高度密集。现在我国从大城市到小县城,都不同程度出现道路拥堵问题。部分大城市主干路网的高峰期运行时速低于15公里/小时,由于公交车经停站点多、动力性和机动性较差,其行驶速度往往更低,导致运行时间加长。此外,当前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欠缺,不理让公交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都容易导致公交车驾驶人疲劳困倦、情绪波动,从而引发开斗气车、强超硬会、随意变道等不安全行为。此外,为了保证公交车的准点率,部分驾驶人会超速行驶、闯红灯、抢黄灯等,更加危险。

2.2 公交线路延伸,通行路况复杂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公交网络随之延伸,促进了城市发展。但部分公交线路过长,特别是一些城郊线路或新开发区域线路,公交车在公路上行驶,甚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增加了安全风险。同时,城市道路构成愈加复杂,快速路、高架路、长隧道、BRT车道等,公交车在这些道路上行驶速度提高,一旦发生事故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2.3 公交车向大型化发展,主被动安全性不足

当前我国公交车向着大型化、铰接化、美观化、舒适化发展,承载人数更多,外观更美观、服务设施更齐全。但车辆生产企业、运输企业对于改进车辆的安全性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先进的车辆安全技术如EBD、ESP、缓速器等在公交车上使用很少。目前很多老旧的公交车更新慢,很多车辆带“病”行驶。

3 加强公交车交通安全对策建议

3.1 落实公交客运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要统筹安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班组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管理,持续加大交通安全投入。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GPS平台、视频监控等设备,加强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2 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严格审核准驾车型,查询事故记录、违法记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驾驶人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驾驶安全度评估或驾驶性格测试,避免聘用事故倾向型驾驶人。要坚持每月安全例会和学习制度,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剖析本地典型事故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养安全驾驶意识。

3.3 重视营运线路交通安全问题

合理规划公交营运线网,避免高度重叠线路段,避免过长线路,合理设置驾驶人休息点,减少驾驶人每趟次排查营运线路道路状况,查找交通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3.4 提升车辆安全技术性能

落 实车辆每日例检、定期维护保养等安全生产规定,保障车辆运行状况良好,组织驾驶人进行培训、演练,从而提高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乘客的自救、逃生能力。

4 结论

城市公交客运作为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组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出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范围的扩大,对于城市公交客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保证交通顺畅,也要保证出行安全。随着社会进步,城市要求增加,形成了新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城市公交客运来说也是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