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绵城市具体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工程建设;应用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来较多的城市问题,比如洪涝灾害以及水资源短缺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相应的优化处理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城市整体水环境的营造,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落实就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理论,不仅仅需要从整体性方面进行分析,还需要重点从局部以及各个细节入手进行探索,尤其是对于各个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同样需要注重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落实,提升城市运行效果。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构建较为理想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而也就能够促进城市水循环的良性发展,其中比较常见的应用手段有“渗、滞、蓄、净、用、排”等,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城市对于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尤其是对于城市雨水的渗透、净化以及利用,更是能够较好的在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发生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其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这种海绵城市的构建运行来说,其区别于以往的灌渠排水方式,能够更好地借助于各类管网以及收纳水体进行整体构建,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运行效率,并且也不存在对于城市水体的污染和不良影响,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雨水排放以及应用模式。针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落实应用来看,其涉及到的建设途径和具体方向也是比较多的,需要在相应设计规划中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其中需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低影响开发以及生态恢复等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城市运转的高效性水平。从应用实践中分析而言,这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其最终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效果,值得进行深入推广运行,并且也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

2.海绵城市的具体应用方式

2.1公共建筑项目

理想的海绵城市构建优势。针对公共建筑项目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落实来看,其可以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采用绿色屋顶的方式进行公共建筑项目顶部设计构建,促使其能够较好针对雨水资源进行汇总收集,此外,雨水花园的构建同样具备该方面的作用表现;针对公共建筑项目周围的辅助设施而言,同样需要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落实,比如对于透水铺装方式的施工建设以及生态停车场等工程项目的构建,都能够有助于海绵城市的作用提升,值得进行规划应用。

2.2市政道路项目

城市中的道路工程项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种市政道路项目的有效构建来说,同样需要考虑海绵城市理论的相关落实要点,如此才能够切实提升海绵城市的整体运行效果。针对市政道路项目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来说,其不仅仅可以通过构建透水道路的方式来提升市政道路项目在后续应用过程中的排水效果,降低降雨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威胁,还可以通过设置下凹绿地的方式进行市政道路项目的优化,比如对于美人蕉、菖蒲以及黄昌等植物的应用就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在具体植物选择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耐旱耐涝的植株。

2.3公园绿地项目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来说,公园绿地项目无疑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效果体现较为直接的一环,针对这种公园绿地项目的有效构建来说,为了提升其海绵城市的应用特点,需要首先保障相应的绿色植被应用具备着理想的作用效果,尤其是对于植草沟以及滞留塘的合理构建,更是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当然,在这些基本结构的配置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选择耐旱耐涝的植物进行栽培,最大程度上提升其作用价值;此外,在公园绿地项目中,还可以通过构建地下蓄水池的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调节,更好地提升其回收雨水以及回补地下水的效果。

2.4水系湿地项目

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系湿地项目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水系湿地项目同样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海绵城市的构建运行效果。具体到水系湿地项目的规划构建过程中来看,围绕着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和落实,其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构建手段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通过充分运用自然水体的方式来提升水系湿地项目的作用效果,还可以通过构建人为的稳定塘、调蓄池以及人工湿地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海绵城市的运行水平。

3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注意事项

3.1明确建设途径

对于现阶段海绵城市理论的实际应用来看,其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是多方面的,可以着眼于整个城市中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优化,这也就需要首先明确相应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途径,如此才能够保障后续的施工建设工作以及整体规划设计具备理想的方向性和可靠性。在当前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中,其涉及到的可用途径主要有绿化水平的提升,透水性铺装的推广运用、雨水生态管理模式的应用等多种手段,而对于相应的城市透水网络环境的布置和构建,更是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针对各类不同的建设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其在海绵城市构建中能够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并且避免相互之间出现明显的矛盾,最终也就能够提升海绵城市构建水平。

3.2明确规划任务

对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建设中的合理应用还需要重点从目标以及任务入手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规划任务,进而才能够以此为目标进行分析设计,促使透水型海绵城市得到较好的全面构建,避免海绵城市的最终运行效果受损。在当前的海绵城市构建中,其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水资源体系,促使整个城市的运转能够体现出最为有效的可持续特点,尤其是要重点把握好透水率的提升,促使海绵城市具备理想的水资源储存以及应用价值。

3.3落实相关要点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过程中,为了提升其整体规划构建有序性和最大化价值,还需要把握好其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点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及其涉及到的各个具体设施,更是需要进行充分把关,提升其渗透以及净水效果。结合当前海绵城市的构建来看,其中应用效果最为理想的措施和要点主要就是围绕着上述公共建筑项目、市政道路项目、公园绿地项目以及水系湿地项目等进行有效落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合理应用和落实来看,其积极作用和价值是比较突出的,这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必须要重点把握好公共建筑项目、市政道路项目、公园绿地项目以及水系湿地项目等,围绕着这些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设计,最终才能够有效提升其整体渗水以及排水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中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3:69-71+73.

[2]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3:128-131.

[3]张岚岚.浅谈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246.

[4]董良海,余洁.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4:103-105+12.

[5]田云柯.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23-224+237.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严格落实《测评体系》要求,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我县实现经济强、百姓富民风好、生态美的幸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领导,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三、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资料部分

1、Ⅲ-7加强文化教育

1)②提供本县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的图片资料。

责任股室:办公室

责任人:

2、Ⅲ-13诚信建设制度化

1)③说明重点领域推动自身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开展本行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征集的情况(说明报告)。

责任股室:建管股、安全股、物业管理中心

责任人:、、

3、Ⅲ-14“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2)④提供建筑工地围挡等构筑物刊播公益广告的情况(图片资料)。

责任单位:质监站

责任人:

4、Ⅲ-20市政公用设施

1)①说明本县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1)②说明本县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2)①说明本县优化街区路网结构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2)②分别统计近两年的县城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数据表格)。

2)③分别统计近两年的县城建成区道路面积率(数据表格)。

5)①说明本县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于建设和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效果(说明报告)

责任股室:城建股、自来水公司

责任人:、

5、Ⅲ-32社区环境

4)②说明本县不断改善水电气热通信等公共服务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煤气化公司、供热总站

责任人:、、

6、Ⅲ-34公共场所秩序

1)③省级文明办征求省级主管部门意见,对本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近两年内是否违反《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形作出评价(正式发文)。

责任股室:办公室

责任人:

7、Ⅲ-44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提供本县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责任单位: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责任人:

8、Ⅲ-46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②说明本县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煤气化公司、城建股

责任人:、、

9、Ⅲ-48人居环境建设

1)②分别说明本县支援农村改路、改水、旧村改造的具体措施和投入资金情况(说明报告)。

责任单位: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责任人:

10、Ⅲ-52形成长效机制

3)①说明作为县文明委成员单位落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任务的情况(说明报告)。

责任股室:办公室

责任人:

(二)实地考察任务

1、Ⅲ-5融入日常生活

物业管理等窗口单位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业规范。

责任单位:物业管理中心

责任人:

2、Ⅲ-14“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2)建筑工地围挡:

①公益广告展示面积不少于建筑工地围挡墙体面积的30%,文字类公益广告留白处算入公益广告展示面积。

②公益广告有统一规划设计,内容、色调与周围的城市景观风貌相融合。

③有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的自创公益广告作品。

责任单位:质监站

责任人:

3、Ⅲ-34公共场所秩序

1)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公交车站、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①无违章停车(机动车、非机动车)现象(城市管理部门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旁统一划线,机动车、非机动车在线内停放,且不影响正常交通,这种情况不算作违章停车);②无停车乱收费现象;③无占道经营现象(城市管理部门在商铺门前统一划线,商铺在线内出店摆推经营,且不影响正常交通,这种情况不算作占道经营);⑦无城管人员粗暴野蛮执法现象。

马路市场、流动商贩:①城市管理部门在不影响正常交通情况下划定区域,商贩在划定区域内规范经营。

责任单位:县城乡建设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

责任人:

四、保障措施

(一)要明确责任和任务。知责才能更好地履责。各股室、各基层单位要认真对照《方案》,准确掌握各自的工作责任和任务,做到心无旁骛,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范文第3篇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5-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3-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5-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5-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5-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桩基础钢管复合桩插打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第一章 前言

笔者所在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连接珠江东西岸的关键性工程。其主要功能是解决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江西岸地区)及澳门三地之间的陆路客货运输要求,建立连接珠江入海口东西两岸新的陆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大桥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而桩基础是桥梁荷载传递最终部位,勿容置疑的成为重中之重。

第二章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控制流程图

钢管桩插打质量控制流程图见“图2-1”

钢管桩插打质量控制流程图

2.1钢管桩插打精度质量控制

桥桩基要求平面位置偏差±10cm,钢管桩垂直度1/200、1/250,标准极高,为保证钢管桩精度,从以下几方面保证:

人员:配备有海上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测量工作。

仪器:高精度GPS接收机,高精度全站仪及便携式测斜仪(精度达到1/6000)。

测量方法: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简介:

对于海中墩台施工测量,常规仪器无法实施,采用GPS系统的RTK技术(载波相位差分系统),RTK定位技术为实时动态测量,需要在两台GPS接收机之间增加一套无线数字通讯系统(亦称数据链),将两相对独立的GPS信号接收系统联成有机的整体,基准站通过电台将观测信息和测站数据传输到流动站,流动站将基准站传来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流动站本身测的载波观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解出两站间的基线值,同时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和投影参数,实时求得到测点坐标。

步骤一:定位导向架

⑴导向架由驳船运输至墩位。

⑵用墩旁吊机将导向架放置于孔位,并进行导向架初定位,使导向架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5mm范围内。

⑶用钢结构将平台与导向架固定,保证导向架与平台无相对位移。

步骤二:吊装钢管桩

⑴导向架调整到位后,采用铁驳将钢管桩运输至墩位处。

⑵利用大型浮吊主钩起吊钢管桩,将钢管桩水平放置在平台上的翻转架上。

⑶利用大型浮吊主钩起吊钢管桩一端,通过翻转架配合旋转钢管桩至竖立状态。

⑷将钢管桩喂入导向架。利用导向架上、下导向反复调整钢管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使平面误差精确至±10cm内,垂直度调整至小于1/150;调整好后让钢管桩在自重作用下缓缓下沉。

步骤三:

⑴主墩利用WD120桅杆吊机主钩起吊2台APE400B并联液压振动打桩锤(辅助墩及边墩利大型浮吊吊打桩锤),将夹持器固定在钢管桩桩头上,利用打桩锤自重下压钢管桩下沉。

⑵再次对钢管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进行测量,符合要求后启动打桩锤进行钢管桩振动下沉,将钢管桩打设至接近导向架顶部。

⑶将导向架移动至下一孔位,继续打设钢管桩直至设计标高。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插打完该墩所有钢管桩。

步骤四:

⑴每墩钢管桩插打完成后,利用起吊设备将导向架整体起吊至驳船,运输导向架至下一施工墩位施工。

⑵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全桥钢管桩的插打。

钢管复合桩钢管沉桩实测项目、验收标准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 2-1 钢管沉桩检验项目

项次 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桩尖高程(mm)或最后贯入度(mm/击) 符合设计要求 查沉桩记录

2 设计标高处桩顶平面位置(mm) 100 用GPS定位

3 倾斜度 直桩 通航孔桥:1/200

非通航孔桥:1/250

吊线用钢尺量或用测斜仪检查,抽查10%,且不小于10根。

2. 2钢管桩插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⑴装船前工区质检人员和监理对桩的数量、规格及质量进行严格验收;制桩单位同时提交完整的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书。

根据所运输钢管桩的外形尺寸和船体构造确定好装船方案。

桩基所用钢管桩根据沉桩顺序装运钢管,每船运输10根左右。按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对称装船,交错叠成梯形。考虑到钢管桩重量大、易滚动且表面涂有防腐层,钢管与甲板、钢管与钢管之间用枕木抄垫 ,最后用Ф60mm钢丝绳(用麻袋包裹)横向捆绑。每根桩落驳后 ,用海绵包扎桩上的吊环,防止吊环碰坏桩壁涂层。

钢管桩运输固定见“图2-1”。

图2-1 钢管桩运输固定示意图

考虑到海上波高浪急 ,运桩驳船按额定吨位的 60%使用。

工区项目经理部配备与其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保证满足于工程检验需要,同时对试验、检测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

试验仪器设备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和计量部门管理规定,按期进行校验并保留记录和证书,确保试验仪器的精度的试验数据的可靠。

配备齐全先进的测量设备,对每个工程结构进行测量控制。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到计量部门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并定期按规定重新标定。

⑵对驳运至现场的钢管桩检查外观质量,重点检查钢管桩在落驳和运输过程中有无变形、焊缝异常及防腐刮擦。运输至现场的钢管桩长度和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顶和替打段标高刻度线,必须满足插打标高控制要求。

⑶为保证顺利沉桩,将安排专人收听气象预报,以便及时转移避风,事先对所有船舶的锚缆、锚机、锚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局部增加备用数量,保证大型浮吊定位。

⑷沉桩前,研读设计图纸,对工程平面图、桩位图、桩基结构图、地质数据、桩承载力、沉桩控制标准等数据,并结合沉桩允许偏差进行复核和确认。开锤前检查锤、导向架导环与桩是否在同一轴线上,避免偏心锤击,造成桩身偏位。偏心会引起桩顶点受力而不是面受力,易造成桩顶破坏。

⑸防止溜桩的具体措施,仔细检查桩锤设备,要特别注意压锤的重量;刚开始振动沉桩时,开最低能量档,,待桩有明显贯入度后,方可加大能量继续沉桩。根据沉桩资料(地质资料)分析对某些区段沉桩施工有可能遇到溜桩地层,沉桩施工中,达到该层时,开低能量档振动沉桩,避免产生质量及安全事故,同时减少噪音污染。

⑹桩自沉、压锤、开锤过程中不得移导向架校正桩位避免造成斜桩。

⑺主墩钢管桩打设时利用WD120桅杆吊机主钩起吊2台APE400并联液压打桩锤(辅助墩及边墩利用200t浮吊主钩起吊2台APE400并联液压打桩锤),用打桩锤夹持器夹紧钢管桩,检查桩锤和桩身是否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吊机缓慢松钩,利用打桩锤自重压桩下沉,再次检查桩锤和桩身是否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启动打桩锤振动下沉。刚开始振动沉桩时,开最低能量档,轻轻振动几下,待桩有明显贯入度后,再加大能量继续沉桩。在沉桩过程中,若出现贯入度异常、桩身突然下降、过大倾斜、移位等现象,应立即停锤检查。测量人员及时用各桩的十字线检查导向架及钢管桩的偏位,用MI601A型便携式测斜仪测量钢管桩的垂直度,以便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技术人员实时观测、记录桩的入土深度。

钢管桩振打前,由中华白海豚观察员对施工船舶周围半径 500m范围内的海域进行观测,如连续 5分钟内没有发现中华白海豚,方可进行打桩作业。打桩过程中一旦发现中华白海豚出没,立即停止施工作业。

⑻沉桩时由软土层进入硬土层时可采用高能量档位沉桩,由硬土层入软土层时为减小沉桩拉应力宜采用低能量档位沉桩,快到设计标高时换用高能量档位沉桩。

⑼沉桩采用以高程控制为主,以贯入度作为校核。若出现贯入度很小而高程尚未达到沉桩控制高程或高程已达到而贯入度相差较大时,则仔细分析原因并与设计部门联系后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南省;海洋经济;水产品;出口加工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57-03

海南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风景优美、海域广阔,拥有着中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区域,就海洋面积来说海南省在中国是实实在在的海洋大省,渔业资源丰富且优质。但是,从海洋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海南却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省份中的小省。广东省拥有4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福建省有13万平方公里,浙江省是26万平方公里,而这些沿海省份2003年的海洋经济总产值都是1 000多亿,而海南省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却只有200多亿元。究其原因是海南水产品的深加工生产滞后,产品互补性差,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多,高附加值少,单项产品多、综合利用少。水产品的深加工增值滞后是阻碍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正是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海南省的海洋经济要腾飞则必须加快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一、海南省海洋经济的背景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 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 000公里,相当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的2倍,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全省濒临海洋的市县有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儋州市、乐东县、东方县、澄迈县、昌江县、临高县和陵水县等12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省所辖海域共有海岛(含礁和沙洲)280个。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 528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18 000公里的8.5%。沿岸天然港湾68个,其中主要渔港24个。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海南省已记载的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 000种,隶属于海绵、腔肠、软体、甲壳、棘皮和鱼、蛇、龟、兽诸类动物和藻类等。其中,鱼类资源1 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体形较大的有黄鳍金枪、鲣鱼、鲨鱼、马鲛等。个体较小的有金带黄鲷、扁蛇鲣、白卜鲔、燕鳐、真鲷、石斑鱼、鹦咀鱼、鲻鱼等,尤以石斑鱼、真鲷、马鲛、金枪鱼等价值最高产量最大。

二、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发展的现状

1.海南水产品养殖状况。海南全省拥有海洋捕捞生产渔船2.1 万艘,总功率85万千瓦,直接从事海洋捕捞生产劳力10万人。2008年海洋捕捞产量207万吨,海洋捕捞产量及产值占渔业总产量、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9%和49%。海水养殖近年来一直是海南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2008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达2.1万公顷,海水养殖产量达2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及产值占渔业总产量、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5.8%和31%;淡水养殖乃是海南省水产养殖的传统渔业,2008年全省淡水养殖面积达5.3万公顷,淡水养殖产量达24.5万吨,淡水养殖产量及产值占渔业总产量、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6%和13%。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已经成为海南省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2008年养殖产量分别达到了21万吨和15万吨。深水网箱养殖作为海南的新模式正在大力发展。2008年,全省养殖水产品产量45万吨,丰富优质的渔业资源为海南省发展水产品出口加工业提供了原料保证。

2.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现状。随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于海洋渔业的重视,水产品出口加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市场销售也得到不断扩大,初步形成冷藏包装、鱼片加工、对虾加工、鱼粉加工、藻类加工、干制品、腌制品、海洋制药及工艺品等的加工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省水产加工企业共有140多家,水产品年加工能力41万吨,其中以鱼虾类水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有32家。目前海南全省有23家企业获得HACCP认证,10家企业获欧盟注册。随着国际市场对水产品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海南省水产加工品种也不断增多,各种干制品、冰冻品种达110多个(其中速冻加工产品32个,小包装干制品60个,藻类加工和保健药品品种20多个)。罗非鱼、对虾、带鱼等已经成为了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

2000年以来,海南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水产品加工出口由2000年的6 000吨,出口额2 248万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11万吨,出口额3.9亿美元,也分别增长了18倍和17倍。2008年,全省罗非鱼、对虾、带鱼出口额分别达1.2亿美元、1.4亿美元和7 123万美元,三大类水产品出口额占了海南全省年出口总额的85%。美国、韩国、日本成为了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的三大市场,出口前景十分看好。除此之外,海南省鲜活和冰冻水产品已经进入大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成都、广东等20多个主要城市,水产品加工和出口俨然已经成为了推动海南省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发展动力。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也由过去的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扩大至欧盟、英国、意大利、荷兰、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1.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海南省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出口贸易这方面起步较晚,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大多是在2000年后建成投产的,所以技术基础较差,市场体系也不健全,和外省的加工出口企业相比而言其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精深加工能力普遍较弱,一些高档高附加值水产品如即食式、精包装水产品加工出口不足,限制了外销市场的占有率。目前,海南省只有不足1/3出口企业有生产面包虾、寿司虾和熟虾,而且其生产的品种和数量都不多,且出口产品中精加工产品比例较低,而以粗加工或半成品出口占有的比重比较大。许多企业在包装上不考究,在品牌上也不是很重视,缺乏创建品牌的意识。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带鱼虽然是海南省出口的主要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的品牌。可以说海南省水产品加工能力虽然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提高其加工工艺,创建其品牌的意识上还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跟不上国际水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

2.加工行业的总体研发水平比较低。海南省目前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中,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单位产品成本高,而且由于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产品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销售,导致了单位产品附加值低。且由于单位产品增加值低,企业规模小,总的增加值少,再扣除较多的固定资产折旧(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属于闲置)等生产费用,导致企业获利少。企业获利少,企业用于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开拓市场的支出必然低,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产品研发人员。企业不能及时对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导致许多产品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企业获利少,进一步导致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和开拓市场的投入少,导致恶性循环。另外,许多出口企业缺少对开拓新市场的投入,只能进入传统市场(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韩国,这三大市场占海南省水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达80%以上),导致出现较多企业争夺一个市场,甚至是一个买主、企业竞相降价的局面,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这些种种的原因导致了海南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研发的水平和投入不够,恶性循环后更导致了其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和企业的发展。

3.出口水产品的流通发展水平不够。虽然海南省的水产业发展较快,水产品总产量、总产值也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缺乏高效的水产品营销网络和市场,加工原料采购也比较困难,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这就大大的削弱了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也影响到了整个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海南省先后投资建成的水产品交易市场有三亚南海鱼货交易中心、东方市八所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六家。由于存在着资金不足、建设规模小,市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水产品交易秩序不规范等问题,而这都直接影响了交易市场的作用发挥,有的市场甚至出现“有场无市”的情况。又因为市场建设的滞后导致了海南省大量的对虾原料流往湛江东风水产品市场交易,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市场体系的不健全不仅使海南省大批量对虾原料流失,而这也给海南省加工企业采购增加了许多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直接造成了生产流通脱节,影响了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4.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能力不足。目前海南省已有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认证和HACCP认证,但是具备较高认证水品的企业较少。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水产品贸易和技术性壁垒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并且已经成为出口贸易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贸易壁垒。2003年,美国对来自中国、泰国、越南等六国的对虾进口开展反倾销调查,给中国对虾出口设立障碍。美国是海南省对虾的主要出口国,全省十多家出口企业涉及对虾反倾销案,但由于海南省企业缺乏反倾销知识,经验不足,应诉经费困难,同时又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及时指导和应诉经费支持,全省仅有两家企业参加应诉,且均败诉,从此海南省对虾冷冻产品只好退出美国市场(目前只有面包虾、熟虾可出口美国),使全省对虾加工出口和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海南省对虾出口只好开辟新的市场,有的企业还停止加工生产。此外,政府水产品检测体系仍然薄弱,初级生产环节产品检测尚未建立,许多出口加工企业检验室设备不配套,检测水平低;出口产品检测周期长费用高。由于检测设备、技术与国际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检测周期相对较长,个别项目还没有能力检测,因此检测技术和手段难以应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各种壁垒,不能满足水产品出口的要求。

5.政府对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出口奖励是目前各地政府扶持出口企业的主要措施。虽然中国已加入WTO,但中国内地一些省份仍然采取一些灵活措施给予企业奖励或补贴。比如广东省仍然采取出口奖励办法鼓励农产品出口;如湛江市政府对鼓励水产品出口采取一系列措施:设立外经贸工作先进奖、一般贸易出口奖、出口贡献奖、支持外贸出口奖等做法,分别对基层单位、出口企业和企业法人代表等按照出口业绩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促进了当地水产品的出口贸易。但海南省对加工出口企业的直接扶持目前还没有具体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企业与内地、特别是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也影响到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企业直接从海南出口的积极性。由于内地政策优惠,近几年海南省每年都有一些水产品从外省转口,转口量约占全省水产品出口总量的20%~30%。水产品价值较高,一个40尺集装箱对虾产品价值100多万元,且由于出口贸易结算时间较长,一个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出口企业,约需要流动资金2 000万元,但由于海南省国家商业银行在对水产品出口企业贷款方面缺乏灵活有效的政策,企业贷款难,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生产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一些企业只好采取加工方式,所以也未能享受出口退税带来的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加工企业效益及生产资金的积累。目前,在内地的其他省份,出口企业可凭信用证在银行办理打包贷款,而在海南省由于商业银行设定了较高的风险控制门槛,许多从事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未能从银行获得此项服务,企业流动资金紧缺,扩大水产品出口贸易举步维艰。

四、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建议

1.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资源。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定位必须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一致,以获得产业的基础性支撑。随着近海捕捞资源的衰退,养殖业的蓬勃兴起,加工企业应该根据资源变化情况,及时地进行品种的调整,增大对水产养殖品种的加工出口比重,探索名、特、优、新产品出口的路子。政府要引导养殖企业根据国际市场行情有计划的开发新品种,推广如叉尾■、巴萨鱼等的养殖,为加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要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整个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效益。做好加工产品的类别定位,根据目前初步形成的活、鲜、精、冻、干五大类产品结构,采取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各有侧重的调整、开发方针,高中档水产品主要是增加活鲜上市量,提高鲜品质量;对大量的低值鱼类则重点在精深加工和多层次综合利用上做文章;传统的干制品是内地超市畅销特产,应以多品种、小包装以及旅游休闲食品等为主积极开发;冻品主要针对国际市场不断开发新品种。

2.引进先进技术拓宽国际市场。水产品精深加工属劳动密集型,是出口渔业的重要领域,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目前中国水产品出口中,加工水产品占60%以上,并且加工水产品价位高,效益好,可利用开发的品种多,发展范围广,潜力大。海南省2008年水产品总产量165万吨,但加工水产品总量仅40万吨,其中,出口产品6.7万吨,还有大量的原料需要加工,水产品加工出口潜力相当大。因此,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是海南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战略。加工企业要结合本地区渔业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水产品精加工,生产适销对路、符合国际市场的产品。政府应加大引导力度,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一是水产品保活、保鲜、保质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开发、研制、应用;二是把占主要比重的海洋捕捞水产品作为精深加工的重点对象,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诸如旅游休闲食品、浓缩鱼蛋白、超市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努力解决低值水产品的增值加工和销路问题,使水产品加工乃至整个渔业产业的效益翻番。

3.加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能力。中国加入WTO后,水产品加工进出口规模扩大已成为定式,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政府对外贸的干预必然减少,如果不尽快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协会、商会,就难以避免出现无序竞争、自相残杀的现象,难以对付加入WTO后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堡垒,出口利益损失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吸取美国对虾反倾销教训,尽快抓好行业协会建设,使其担当起调节行业进出口、维护行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角色。通过协会章程,规范和约束行业行为,制定内部自律机制,达成互相交流、互助互帮、统一对外竞争的共识,实现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意识和产品质量,促进加工产业的发展。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腾飞经济。海南省加工企业目前急需生产周转金、技术设备更新改造金和扩大规模资金。政府和金融部门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信贷原则,扩大加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企业的技改和流动基金贷款,特别是水产品收购资金等,政府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加工企业解决生产资金困难等问题。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客商到海南省投资、合作办企业,加大力度建设海南水产品采购网站和交易市场。对规模较大、效益明显的加工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金融部门要降低贷款门槛和抵押条件给予大力支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在每年科技项目和其他投资项目中,要有计划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项目支持水产加工企业,扶持他们快速发展加工业。同时,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海南省加工出口企业的实际,制定优惠政策,让更多企业享受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开发国际市场补助资金,鼓励海南省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走出世界,增加收入,扩大海南省水产品的国际市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南省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很快,总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但是,目前海南水产品出口加工业中尚存在多数企业规模小、加工深度不够、价格较低、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水产品出口加工业规模小、数量多,由于企业规模小,获利少,无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无力进行广告宣传和树立名牌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因此,今后海南省水产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政府加大其对该行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高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市场进入壁垒,对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适度的引导,走规模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华云.海南农产品与水产品出口情况调查与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8):55-56.

[2]海南省海口市:水产品出口“逆流而上”[EB/OL].海口晚报,http://hq.省略.

[3]张玫,霍增辉,易法海.世界水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7,(6):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