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行社管理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文化;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164-02
0 引言
旅行社是服务性的中介组织,在劳动力要素的利用方面,体现了人才密集型的突出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对旅行社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旅行社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任何旅行社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当前,在我国的旅行社中,大多数都忽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旅行社良性发展。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以期能对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有所裨益。
1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人力资源的计划、招聘、选拔、培训和发展、业绩评估、制定工资和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活动,向组织提供合适人选并取得高水平绩效和职工最大满足的过程。[1]当前,我国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有以下问题:
1.1 旅行社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旅行社数量庞大,竞争激烈,导致许多旅行社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略长期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先进内部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当不够。在我国,大型旅行社往往还设有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而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专门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管理人才,难以制定出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去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企业竞争力不能有效提升。在以提供服务为主的旅行社经营中,多数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不得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质量差与恶性竞争频频出现,形成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人力资源管理对象不全面 旅行社中的人力,既包括了导游、计调、外联等操作团队,又包括各部门负责人等管理团队,同时还包括对旅行社经营、发展起决策作用的决策团队。纵观现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更多提出的是对操作团队的管理内容,涉及管理团队和决策团队的内容较少。这源于许多旅行社中还没有规范地执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部分旅行社甚至是顶着企业名称的手工作坊,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是依赖于制度管理,而是依赖于人际关系。
1.3 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全面 当前,旅行社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重视招聘、选拔、制定工资和员工绩效考核等内容,忽略计划、培训和发展、以及福利制度。旅游旺季一到,人手不够,盲目招聘,淡季一来,又觉得人力成本过高。缺失培训、发展和福利制度,企业间、行业间人员流动现象非常突出,导致招募任务更重更突出,并且企业更不原培训员工。当前,在旅行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全面,最为集中的反映,就是导游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旅行社对导游人员在工作中的各项行为进行管理的同时,又普遍存在不给导游发工资、给福利等现象,极大影响了旅游服务的质量。
2 文化学与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活动。旅行社主要依靠员工参与服务生产过程,向顾客提供面对面、高接触的服务。在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关键因素。文化蕴涵于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之中。
2.1 旅行社的文化属性 到目前为止,对旅行社属性的探讨,多关注其盈利性、服务性、中介性等性质,而忽略其文化性。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以旅游活动为基础,旅游活动的存在,为旅行社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旅游文化产生于旅游活动之中,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2]旅行社的内部管理、外部营销、产品开发、客户维系,均蕴涵文化于内。文化行为贯穿于旅行社经营管理始终,存在于旅行社的方方面面。
2.2 旅行社人力资源的文化性 旅行社人力资源,是指旅行社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包括旅行社所有员工。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受周围文化的熏陶,并建立起与该文化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志向、扮演角色、与别人的关系、感知事物的方式及其消费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旅行社从业人员在旅行社进行的一切经营活动,是受自身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定势行为的表现。旅行社员工的行为文化,是个体的自发,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员工个体拥有自身文化价值的观念、行为,因此,旅行社人力资源具有文化性。
2.3 旅行社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旅行社的企业文化,是指旅行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遵循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旅行社个性文化的根本体现,构成了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旅行社企业文化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能得到具体体现。旅行社对于每个员工都要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员工开展工作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内部人际关系与员工的行为定势相互磨合、相互适应,有利于员工身心的愉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旅行社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精神文化更是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企业中全体员工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增强使命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旅行社 管理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作为旅游业中的核心产业旅行社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在激烈的旅行社市场竞争中,员工队伍的素质决定着旅行社企业竞争的成败。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旅行社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才的频繁流动在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中是普遍纯在的现象,旅行社业务骨干“跳槽”甚至是业务骨干集体“跳槽”事件频频发生,对旅行社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旅行社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于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进而保证旅行社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经验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说,仍有大部分的旅行社还没有建立、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部门,即使有,其管理的经验也相对不够,这样一来,在展开相关人力资源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种种的问题,比如说对人才的招聘、对人才的培训等等,既不能够准确的评价好员工的价值所在,又不能够合理的、有效的做出人力资源规划。
2.管理人才短缺
有能力的管理人才,能够帮助促进旅行社做好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旅行社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质量、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更应该拥有相应的管理人才。然而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结构中,尽管中端的旅游人才比较多,但却极度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从而制约了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3.人才流动频繁
人才流动频繁,可以说是我国旅行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种现象直接的加大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可以说既为旅行社带来了损失,又为旅行社的人力资源带来了压力。
二、加强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旅行社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的影响到其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还是制约,完全在于制度是否合理、科学以及适用。正是因为这样,旅行社必须重视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尽可能的用自身合理的、科学的制度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且在自身运作的过程中,结合发展现状以及自身的实际条件,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推动自身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2.加强旅行社文化建设
加强旅行社的文化建设,是为了能够通过自身逐步建立起来的优秀文化,来对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旅行社的全体工作人员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价值观,并在这个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的实施管理、自觉的投入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加强自身文化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对外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又能够对内促进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
3.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旅行社属于服务性行业,而服务,是人对人所提供的,也就是说,人才是旅行社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旅行社必须能够及时的、正确的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并且在自身的运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来展开相关的管理活动;第二,必须尊重员工,旅行社只有充分的尊重员工,才能够提高员工对旅行社的归属感以及忠诚度,才能够杜绝人才流失的现象发生。比如说多于员工展开共同、交流,这样就能够直接的、全面的、准确的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尽可能的满足这些员工的实际需要,从本质上加强员工的归属感以及忠诚度,让员工真正的与旅行社共同进步并且共同发展。
4.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旅行社属于劳动密集型以及智力密集型的企业,其自身的业务主要是面对面的服务,并且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组织工作。旅行社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突破原有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充分的挖掘出人力资源的内在潜力,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出新的、适合的、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管理不断的提高自身旅行社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比如说在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内部营销,以此来改变过去传统的观念,并且以营销的观念进行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种方法要求对待员工要像对待自己的顾客一样,视员工为内部顾客,而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则是可以协调组织之内相关的部门,以最佳的以及最有效率的人力资源,来带给顾客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总结
总而言之,旅行社作为以人为单位、以人为基础的行业,积极的、全面的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既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又能够推动我国旅游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一、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一)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早期多称为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或人力管理(manpower management),为企业六大功能之一,它主要的责任是依据组织成长发展的需要来适时提供有质量有保证的人力,以此来支持组织的各项工作,最终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
一般而言,所谓的人力资源就是是能够对推动社会和经济向前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是已投入建设和未投入建设的劳动力的总称。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的一个分支,旅游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推动整个旅游发展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旅行社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旅行社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政策和实践管理,用以激励,吸引,保留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开发员工潜力,旅行社企业的管理目标得到目标的实现,统称为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具有创新意识。 旅行社从业人员在设计旅游产品线路时,必须针对旅游者求新求特的消费特点,提供具有创意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2、独立完成业务。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一位员工独立自主地实施和完善某一个旅游产品的销售、旅游相关服务的采购或旅游接待任务的完成。
3、人员流动快。旅行社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旅行社业务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大量的员工不断地“跳槽”,从而使旅行社人力资源产生较大流动性。
4、知识更新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旅行社企业根据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理论,来进行招聘、留用、培训等,努力达到既使事业发展又使员工工作满意。
二、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2011年度,广东省完成工商注册的旅行社1376家。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35633人,同比增长7.13%。截至2011年6月30日,广东省有5.4万人通过导游考试,可以上岗从业的导游48,987人。
从级别结构来看,广东省的导游队伍持中初级导游员有47,522人,占总数的97.01%,持中级导游证的人数为1420人,占总数的2.9%,持高级导游证的人数有45人,比例为0.09%,无人持有特级导游证。
从语种结构来看,广东省普通话类导游人员44505人,占总人数的90.9%;外语类导游人员中的英语导游2709人,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为5.5%,普通话类导游员与外语类导游员的比例为9:1。日语导游为87人,占0.6%,其他所有小语种导游合计共487人,占3%。
(二)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旅行社业专业人才的匮乏。
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行业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消费群体也越来越成熟,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但目前由于旅游业的门槛低和全省旅游服务和教育水平的不统一、不一致和从事旅游行业的队伍不断壮大等多方面的原因,旅行社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成为事实。缺乏各个方面的人才,比如:高素质的小语种导游人才,通晓外语并能在境外独当一面的领队人才,熟练掌握出入境业务并掌握市场动态的业务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已经成为阻碍全省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种的专业人才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东省旅行社行业中,高层的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学历较低的半路出家者,他们对新的知识和新的管理水平掌握程度很低,对专业知识水平的认知尤为不足,在目前这个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广东省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给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快速的市场发展背景,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旅行社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人才的适度流动有利于企业发展和整个行业进步,但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将会对企业运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旅行社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旅行社业人才队伍的频繁流动会降低客户对于旅行社企业的信任程度,从而中断与相关旅行社企业的合作。但目前广东省各家旅行社对一线人员的薪酬制度和管理都是各行其道。少部分是公司专职员,其余则属于挂靠性质。旅行社行业内的人才流动已经成为普遍存在和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管理者而言,留不住人固然可惜,但由于行业门槛低,可以比较容易的再招聘,他们在主观上已经接受了人才频繁流动现象的存在。这也是造成旅行社业人才流失率高的深层次原因。
3、高等教育培养的旅游人才与旅行社业的现实需求相脱节。
目前广东省高等院校多设立旅游管理专业,但目前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旅行社行业的市场需求,高校为行业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其目标和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导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差,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条化的现象,与实际脱节,与旅行社行业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特点脱节。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毕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较差。从本科层面看,以旅行社经营管理这一课程为例,课程的教授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话费大量时间在岗位的入门工作上。从职业学院层面看,大多数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课设置和课程安排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行锻炼,但职业学院的教学存在着只注重现实生存而忽略了未来发展的问题,学生毕业后虽然能够在工作中很快上手,但在基层服务几年后,在专业知识方面很难满足管理层的需要。
三、进一步优化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提高对旅行社业人力资源认识,推动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角度,应该了解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更加理性地引导旅游教育培训这项工作的发展,找准中心、突出重点、把握方向。这就要求必须要做好协调和引导的工作,积极推动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发展,为从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和工作环境;加快旅游教育的发展,这就必须要求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复制力度,不断缩小与国际旅游事业存在的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改善就业状况。
1、成立广东省旅游业人力资源信息中心。
应该积极成立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心,创建一个有效、便捷的数据库,把全省旅游人才中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的信息资料搜集整理起来,实行一个有效的动态管理模式,让所有有效信息能够积极共享。利用信息化这个有利平台,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有效准确掌握到人力资源的结构、总量以及流向等多方面的动态,有利于适时适当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政策,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平衡。
2、完善广东省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旅行社业主管部门应在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督促并完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行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该与行业的发展规划同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作为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业主管部门应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
3、构建广东省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体系。
参与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主体主要由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旅游教育机构组成,构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体系应当正确选择它们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共同为实现区域旅游在竞争与协作中走向协调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二)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从旅游企业角度,应该理解旅游潜在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努力创造在职培训机会,吸引和挖掘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
1、树立人才意识。
对于旅行社企业而言,必须明确人才是不可取代的,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观念从单一的人才观转变到全面的人才观,抛开招聘人才后只利用不发展的做法,采取人才到企业就为其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的方式管理人才,这样员工才有稳定感,才会在工作中尽心尽责,才会使潜能得到自然的释放。旅行社企业要高效运作,留住优秀的人才,就应当量才为用,积极培养,为其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构造学习型组织架构。
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活力的企业文化,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企业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有高度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要建立定期的现金评选制度及不定期的荣誉表彰,例如每年都要评选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等等,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各样的评比选优等,这样的荣誉是对职工价值的一种肯定,会给予职工强烈的荣誉感,并由此激发其发挥更大的工作潜力,也给其他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形成既互相学习又良性竞争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3、运用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法。
根据美国学者亚当斯密的观点,企业的员工会将自己在工作当中的投入份额和自己的收入份额进行一个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员工们会依据一定的因素,比如教育程度、个人经历、个人能力以及努力程度和社会经验来对比自己所获得的薪资报酬的时候,一旦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时,情绪就会因此受挫,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最终影响到自己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以及忠诚感。在旅行社建立一个有效的及立体直,让员工在业绩和年终奖励的同时也纳入年终分红以及个人股份等,这样就可以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职业阶梯、获得更多职务晋升的机会从而获得事业成功的快乐,并因此受到激励。
4.强化对在岗人员的培训。
目前广东省旅游培训体系中,对导游员的培训是较为系统的,而对其他类型的旅游在岗人员培训相对较少。旅行社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方针和目标、员工工作性质和个人特点,来确定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重点,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向员工传授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判断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旅行社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引进国外人才培训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培训机制。
(三)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发展观
从旅游培训教育机构角度,应该根据旅游业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合理分工,为旅游业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合格的人力资源后备军。
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本科层次看,应该是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务实工作能力的中高层年轻管理人才为目标。旅游职业学院则应该在发挥实际操作方面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其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为学生参加继续教育打下基础,以拓展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从而为旅行社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2、 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旅行社行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产业,实践操作的课程是旅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应增强院校旅游教育与企业的良性互动,通过校企互动共建、产学结合的模式来完善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使旅游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更有效更实际地适应旅游业发展现实。
3、 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作为高校旅游教育培养的人,必须转变一些现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应该了解旅游人才的人职业发展路径,甘于从基层工作做起,扎实积累经验,同时不断地更新理论知识,厚积薄发,寻找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晨光.山东省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林琳. 广东导游人员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421,434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学;PBGS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62-01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学课程特征
《旅行社经营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旅行社的经营特点、业务范围、组织结构,掌握旅行社管理的一般规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与分析产品、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旅行社的类型及其基本业务、旅行社的设立、旅行社产品、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及国内外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旅行社企业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现代旅行社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包括产品设计开发、营销、旅行社业务管理等内容,并具备基本的行业管理能力。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
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突出的特征就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以及行业的前沿相关知识,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法,适当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仍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所考核内容为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传统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弊端:其一,理论讲授按照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其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业务能力。
三、PBGS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应用的适应性
PBGS是指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模式,该教学模式以情景、项目、学生和教师为基本要素,基于项目和情景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内容。
根据课程特点,通过运用PBGS教学法,可以完成以下几方面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运用PBGS教学法能够把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转化成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与能力,并在团队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PBGS教学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要完成项目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团队能量,并时刻运用组织能力与有效沟通的方法,既锻炼了胆识又提高表达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因此提高了责任感,并在项目完成之后有强烈的成就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通过每次情景模拟,要求领导者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特长,做好分工并通过协作完成任务。每个团队成员必须通过和其他成员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4.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除了了解到具体的旅行社业务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综合运用旅行社管理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四、PBGS教学法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1.学习业务操作过程时,直接采用分配项目如分小组成立旅行社,请学生自己命名旅行社名称、自己设想资金来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培养能力阶段,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法,例如一个小组在介绍产品和营销方案时,让其他的小组模拟旅游者或者以同行的眼光来找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解释分析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并不断检讨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在这个过程里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3.业务过程掌握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行业,如把他们自己设计的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试推销,并在课堂上反馈推销效果,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自行设计营销方案、设计宣传册等,培养了学生的开拓能力。
关键词: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供应链;旅行社供应商
旅游供应链是一条服务型供应链,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关系复杂。对于如何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外对旅游供应商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模型、供应商奖惩体系以及与供应商维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因素与方法等进行探讨。国内对于旅游供应链上企业关系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旅游企业组织和合作联盟的探讨[1]及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讨论[2-3]。对于旅游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以构建相应的模型来进行问题的探讨:张晓明等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应用博弈模型、经典报童模型进行了具体研究[4];吴琳萍通过建立基于“时间—价格(成本)”的期权合同模式构建了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了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协调[5];吴春尚等用委托模型在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企业的协作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有效协作的条件[6]。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旅游企业关系研究的重点在于旅游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由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国外以旅游企业实证分析为研究基础,重点在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以及如何维持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方面。国内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探讨、供应链诚信问题、与供应商关系等研究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旅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立足于旅行社的产品开发,探讨供应链上各旅游企业的关系,划分支持旅游产品开发供应商的管理层次结构,提出旅行社供应商策略的管理。
一、旅游产品特点及旅行社在供应链上核心地位分析
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流通过程不同,旅游产品的流通是在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之中实现的,旅游者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企业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从供需两方面来看,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核心,以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消费与生产同步性、异质性与雷同性并存等特点,是一种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供应商的产品为“原材料”,经旅行社的设计、组合或营销等开发活动后被销售给旅游者的商品[7]。旅行社的供应商是为旅行社生产旅游产品提供必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在旅游供应链上位于旅行社的上游,包括饭店、交通部门、景点、娱乐购物等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有需求的企业。从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旅行社是联系众多供应商的纽带,起到组织者、生产者的作用,它受饭店、交通部门、景区、娱乐等各供应商的委托,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除主要承担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各项产品的组合与出售工作外,还承担了收集旅游者信息并反馈给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供应商的任务。现阶段,虽然我国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对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确立还有很多争议,但按照发达国家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看,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的潜力非常大。在完整的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既直接和旅游者接触,又根据游客需求对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的产品进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旅行社具有其他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承担着供需双方信息汇集交流、服务等各方面调度、旅游行程安排、各环节关系协调以及资金往来结算等工作。旅行社作为游客与其他旅游企业连接的纽带,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链接组织的特点,并承担了核心企业的大部分任务[8]。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现状看,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发挥了核心企业的主要作用。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特征分析
(一)面向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意义1.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传统的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讲是提供给旅游者的一种服务,是由包括旅行社在内的所有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的组合。虽然最终是由旅行社将产品按顾客要求组装,但是旅行社对于旅游产品各要素质量的控制远超其本身力所能及的范围,产品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旅游产品。要使旅游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仅靠旅行社一方努力不行。旅行社作为组织者,要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以旅行社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供应商的合作,能够加强旅行社及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旅游市场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并提高旅游产品整体服务质量。2.降低旅游产品成本旅行社和交通、金融、饭店、景区等相关的供应商实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可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旅行社与供应商通过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形成联合经营网络,提供优势互补的产品,不但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种稳定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减少旅行社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伙伴和维持合作伙伴关系的支出,对于旅行社和相应的供应商而言都意味着经营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特点相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而言,在以往供应商管理研究中,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提供旅游产品其他组成要素诸如食、住、行、游、购、娱的供应商,相对而言处于被动的地位。旅行社对各旅游要素进行采购时,考虑最多的是价格因素,有时也会以质量、合作诚意等作为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标准,但是总体而言没有从战略角度管理旅游供应商。从与供应商合作的现状来看,当前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仍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买卖关系,在利益上,很多时候双方处于对立面。当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时候,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双方更加注意在每一次买卖过程中如何使自身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一味讨价还价,最终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与以往的供应商合作与管理不同,在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的管理行为中,存在以下特点:旅游产品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行为,供应商也不再是旅游产品各组成要素简单的提供者;供应商要介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双方建立起联合开发的团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9];旅行社应当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注重供应商的发展;各供应商之间应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防止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在利益分配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
(三)构成层次分析旅行社组织出售完整的旅游产品给旅游者,它与旅游产品各要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核心实际就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供应商本身属于企业,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在利益分割上必然会存在矛盾。为了防止供应商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对整个供应链和其他企业利益造成损害,旅行社要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协调,并建立共同发展目标。旅行社通过与旅游企业共同合作,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形成旅游产品外形部分与延伸部分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出发,可将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即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图1)。从图1看出,四个层次联系紧密,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工作。为了达到设计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以及形成产品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基础。运作层则强调各旅游供应商的优势,发掘旅游供应商最大的潜力,发挥核心企业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作用,组建合作的团队,提高旅游供应链整体效率。机制层主要强调激励、协调机制的建立,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与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供应商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协作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旅游市场竞争,许多旅游网站应运而生,扩大了旅游市场供求的规模,也为旅游市场供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在现阶段,大多数旅游网站也只是信息的平台和一种新的宣传媒介,部分可以实现与用户之间的简单互动,对于游客更多的需求信息无法了解,业务还是通过一些诸如电话等传统人工服务的方式完成。旅游者虽然可以通过专业旅游网站选择旅游产品,设计自己偏爱的旅游线路,但除了选择自由之外,对于产品其他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更多情况下,游客还是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丰富的信息和建议来完成旅行。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销售者,无论对于游客还是供应商都有自身优势。一方面,旅行社是其供应商(如航空公司、车船公司、景点等等)和旅行者之间的桥梁。游客通过旅行社可省去一一筛选的烦恼,由旅行社帮助其设计产品,除了价格优惠之外,还可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旅行社将根据游客的偏好聚合和组装产品,向旅游者提供更特殊化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旅行社直接面对游客,更易得到游客对交通、饭店、餐饮等服务的真实需求信息,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可使供应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应对变化。因此,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供应商只有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建立企业外部网络,互通信息,才能更及时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旅行社可以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即外部网,使其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平台和企业窗口,并通过这个窗口与顾客和供应商更畅通地沟通。供应商加入该网络更能准确地把握游客需求,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旅行社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他们就具有共同、共享的目标,并相互依赖。网络的建设可以包括旅游目的地介绍、产品咨询、产品预订、旅游者需求调查、产品反馈、网上营销,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图2)。网站的建设主要由旅行社来完成,旅行社构建中央数据库,与供应商和顾客连成网络结构,合作的旅游企业能从免费的数据库中获得信息,建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效率。通过健全网上交易,最终实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在网络结构的中央数据库中,供应商可以获得关于市场和游客更加详细的资料和需求,旅游者可以获得关于旅游产品最新和最完善的信息。供给与需求信息沿着旅游供应链流动。作为中介机构的旅行社,整合游客需求信息,并与供应商共同探讨和开发产品,从而设计出最符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在这个协作网络中,三方面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 同时也都是信息增值的受益者。
(二)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完整的旅游产品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各旅游要素供应商应提供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才能组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旅游供应商之间存在竞争,但更应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如果供应商分别向需求单项旅游产品的旅游者提品和服务,则会因企业之间契约谈判和维持契约而产生相当大的交易费用。因此,合作企业在以旅行社为主构建起来的网络平台上,互相探讨、研究市场形势,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旅游消费的逐渐成熟,价格手段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有限。消费者的成熟也带来了市场超细划分的趋势,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不能再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旅途追求更多的享受和乐趣已经成为消费主导,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以及旅游产品整体价格的提升,而整体价格上涨又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只有旅行社与供应商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创新旅游产品。在旅游越来越注重享受的当下,旅行社与饭店、交通等供应商合作开发一系列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能在淡季提高诸如宾馆、酒店等供应商的客房入住率。在欧洲,英国和德国的假日旅游包机业是十分成功的行业,包机业趋于“垂直一体化”的格局,主要的包机公司都为旅游公司所有。我国由于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所限,目前还没有百分之百飞远程包机航线的航空公司,但是与航空公司合作开发包机旅游产品是可行之道。如在当初“云南丽江线”一直不温不火的状况下,深圳国旅与深圳航空公司毅然联手,与丽江旅游局合作,联动让利,互为促销,开发了多条主题旅游的包机线路,不但使各自的业务跃上新台阶,更把丽江游打造成了一种新
旅游的代表,开创了今天“丽江游”模式的先河。这几年,旅行社与航空公司合作频繁,开通旅游热点地的航班直飞,推出大批直飞旅游产品,既使游客行程更方便省时,产品报价大幅下降,也使企业获得了更多利润。(三)建立利益保障机制通过供应商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够改善旅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共同的企业目标和期望,旅行社和供应商都能增强抵抗危机的能力。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旅游产品,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利益,如果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就会失去合作的动力。只有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共同分担旅游产品开发的风险,才能确保合作双方利益的实现,提高供应商合作的积极性(图3)。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证饭店、交通、景点等旅游供应商稳定的销售量。在旅游淡季时,帮助供应商推销更多的产品,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率,但不可借机压低价格;帮助旅游供应商提高旅游服务的能力,降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保证供应商的利润稳定性,在宣传旅游产品的同时帮助供应商提升企业形象。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要经常互相沟通,建立起旅行社和供应商不同合作阶段(如淡季或者旺季)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多种可选择的策略中挑选双方都较满意的方法,同时双方也互相监督,保证旅游产品顺利开发和旅游供应链效率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徐洋,甘巧林,秦艳培.中国旅游企业集团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3):7376.
[2] 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3):31 33.
[3] 李艳花.信息化背景下旅游供应链核心企业探讨[J].商场现代,2008(15):87 88.
[4] 张晓明,张辉,毛接炳.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若干环节的协调[J].城市发展研究,2008(5):139 143.
[5] 吴琳萍.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探源[J].闽江学院学报,2008(6):104 107.
[6] 吴春尚,邓文博,刘艳.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协作问题研究[J].市场论坛,2009(5):72 73.
[7] 戴斌,杜江,乔花芳.旅行社管理[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