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危机的实质

金融危机的实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危机的实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危机的实质

金融危机的实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金融规范会计规范审慎政策融合

经济一体化、经济金融化及虚拟经济比重过大的价值结构是形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将持续。健全的金融规范可减少银行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出现,会计规范对企业业绩、银行经营、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也对金融规范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为适应后金融时代的环境,消除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的不匹配、改进会计规范等银行和政府的调整政策与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一、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的价值结构

金融危机通常指短期利率、资产(股票、不动产)价格等与金融相关的所有指标或大部分指标超过正常循环在很短的时期内急速恶化,企业无法支付债务、金融机构发生破产。全球同时金融危机,不仅危机规模大,一些金融机构发生破产或有破产可能,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整个国际金融体系遭到破坏、实体经济受到重创。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就是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指从金融危机时期的低谷到缓慢地回升到下一个经济繁荣期的到来之前。这一时期,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具有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世界经济的价值结构还是一座倒金字塔型(见图1)。

金字塔底层是在经济总量中占很小比重的物质和知识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商业服务贸易,再往上有复杂的债务、股票和商品期货,最后位于倒金字塔顶端的是数量巨大的衍生期货和其他虚拟资本。这种实体资产与虚拟资产倒置的结构形态,使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在后危机时代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十分模糊,导致各类资本不愿意在周期较长的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更倾向于可以快进快出的虚拟经济领域,或者进行某类资产或资源产品的投资炒作。比如我国近年来大蒜、红豆、绿豆的炒作,房产的炒作,贵金属的炒作等。热钱及大量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和特定资产、资源、特定产品炒作,相比之下,实体经济反而缺乏资本支持,生存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直为理论界所探讨。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当然,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还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失当、金融机构贪婪扩张、金融评级机构缺乏自律、金融监管能力弱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位于倒金字塔最顶端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危机前,各金融机构大力提倡金融创新,而大部分金融创新模糊了金融机构的界限,具有货币派生能力的金融经营机构越来越多,使传统货币控制方法难以奏效。同时,自1998年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直接金融相对于间接金融发展迅速,资本流动大量通过资本市场而不通过信贷途径,使监管更加复杂、困难。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剧了资本的跨国界融合,企业并购形成的跨国集团化经营越来越普遍,使得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世界各国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金融风暴之中,遭受了严重损失。金融危机本身又被动地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年之内的三次G20峰会被国际社会视为应对危机的最重要机制,即多国联手才使得这次危机得到了缓解。

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的补救措施主要是超发货币,无论发达国家的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莫不如此,这必然导致全球性通胀或通胀预期。当前,中国的通胀上升势态及通胀预期已经迫使大多数人必须考虑怎样让自己的资金、资本战胜CPI,这种心态对房地产、黄金等的炒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类资产其实已经泡沫化,如果再吸引大量资本,必然产生恶性循环。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反思,能否从各国以及跨国金融规范及会计规范上寻找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能否从金融规范和会计规范人手降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提高金融危机的事前控制水平呢?

二、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或者银行风险的管理手段涉及金融规范和相关会计规范,其金融规范要达到采取持续和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控制风险的目的,其会计规范要达到描述和及时反映金融危机及其风险的目的。我国的金融及会计规范比较特殊,由于改革初期的法制不健全、金融体系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

一般金融规范的实施,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监管部门通常要考虑到个别金融机构的健全性和流动性,使其机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成长。由于金融规范具有金融机构或金融系统内相继发生的连锁性特点,所以金融规范不仅针对单个金融机构,还要针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约束和实施。金融机构或金融系统与经济紧密相连,其实施带有政策性或政治性色彩。所以广义的金融规范的一部分由央行负责,至少在形式上隔断了与政策、政治的关联。中国人民银行担当央行角色,在1987年以《会计法》(1985)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制定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

为适时推出适用的规范,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监管部门需要了解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系统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信息的大部分是会计信息。考虑到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往往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监管部门自身便成为制订面向金融机构的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这些机构就此会计准则的颁布与运用握有实质的权力。如我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实施。至2006年财政部了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四项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会计准则(说明我国的会计规范也进入以准则为主的年代)。这些针对金融机构的会计规范与我国经济环境变革紧密相关,尤其受国内金融市场高速发展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日趋一体化所驱动。

从会计影响经济的过程来看(如图表2所示),会计准则、金融危机、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等

存在联动关系。金融危机情况下金融商品等虚拟经济产品价格普遍下跌(或期望利润空间减少)后,按现行公允价值计量体系要求以市价为基础计量,下跌部分计入损失,影响企业利润降低。从企业角度看这会引发股价下跌,继而扩大资产减值等隐含损失;从银行的角度看,向企业的贷款收回的可能性降低,形成滞账或呆账,银行如果按照会计规范采取提取准备金等措施,加大银行的费用,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此恶性连锁反应的直接结果是银行不贷款给企业,造成企业融资难,经营不利,进而导致整体股市下跌、影响经济景气循环恶化,最终影响整体国民经济滑坡或内在质量降低。

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在约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常有不相对应的“交错”现象。金融规范中典型的或者成为最实际有用的是规范自有资本比率。由于此比率关系到是否符合上市标准,关系到跨国结算业务的开展,所以在金融业已实施多年,我国的银行也很重视,业内议论得已经比较充分,从国际结算银行BIS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不得低于8%的一般比率,到4%的核心自有资本比率,体现了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的飞跃。然而,自有资本比率计算公式中的隐含利润的计算,按照会计规范所确定的推断标准不一,以及实务中恣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实,确实使得自有资本比率的计算说服力下降。即会计规范有时使得原本为业内认可的金融规范乏力,改变这种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的“交错”状态,需要双方面的改革,主要还是现行会计体系的改革。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政策调整与预防措施

金融风险不可能完全计量和控制,不存在完全的风险管理。原因如下:

一是金融风险的多样性和多数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和投资方的事件种类不同,量又很大,即便金融机构在摸索典型风险案例和风险规律,并进行计量,开发驾驭手法,培养专门人才,但其作用十分有限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金融环境的变动性。作为给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和投资方带来风险或者影响的经济性要素和环境,经常变化,比如股价、市场利率不断变化、变动,可能导致股价或利率进一步变化。这样的原因要素与环境,个别金融机构是不能控制的。

三是金融市场的政策性。与市场环境及指数并列,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及经济政策,也反映某时点或时期的状况而(不同)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事态的产生,大都来自于政策失败,与其说市场失败不如说政府失败更为恰当。

总的来说,形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资金的需求或者供给的不匹配所致(还可以细分为需要在先型和供给在先型,本文不做讨论)。但从会计学角度来看,形成金融危机上的原因是会计制度改革的滞后性。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供需关系都存在不匹配,即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及时传递或者难以传递。

在危机防范手段上,除上述自有资本比率的金融规范修订外,属于政策调整的审慎政策(Prudence policy)的采用备受关注。审慎政策属于风险控制领域,按照控制风险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控制措施和事后控制措施。前者主要通过银行健全的安全的经营体系,将银行破产防患于未然,具体措施通常有自有资本比率规定、流动性比率规定、价格竞争规定和非价格竞争规定、可出售不动产规定、大宗融资规定、分红率规定、外汇保有额规定等。后者主要防止由于个别银行倒闭引发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发生,让存款者及银行的交易方减少担心,具体措施主要有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救助措施等。审慎政策还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具体差异可以参见表1),所谓微观审慎政策把个别银行的经营危机救助作为中层目标,最终目标锁定在作为消费者的投资者和存款人的保护上;所谓宏观审慎政策不限于个别银行经营危机的救助,把防止金融体系整体危机作为中层目标,最终目标锁定在经济社会成本的降低上。

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在实施审慎政策时离不开会计准则与财务信息,微观审慎政策中用到的财务信息基本上属于个别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中用到的财务信息基本上属于金融行业的以及国家整体的,大都为个别金融机构的信息汇总而成。审慎政策的建立和实施、监督都是金融规范内容,它对会计规范及实质性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也说明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不仅有“交错”,还有“融合”,这些金融规范反映出与会计规范的关联度应引发规范制定机构的足够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资本很容易跨越国界移动,因而,金融危机更容易形成全球危机,克服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也日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及会计政策的跨国统一十分必要,也是必然的。过去只需发达国家G7或G8组织达成协议即可解决的,眼下非包括发展中国家的G20乃至G28组织通过不可,这是世界经济实力分散的结果,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崛起国家经济实力增加导致政治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无论将来何种国际标准机构制定金融以及会计规范标准,应该把金融规范和会计规范统筹考虑、整合运用,解决金融规范及会计规范的“交错”问题列在首位。

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该出现的超发货币、通胀等经济现象正在我国上演,政府的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反应对策或者紧缩、审慎的调控手段也已不断推出,但原有资产的贬值,可动用资金的减少,支付利息成本提高,产业转型带来的贷款风险判断难度加大,再加上外资银行纷纷进入内地使行业竞争加剧等等,对于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来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制定政策时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审慎考虑:在调整金融规范的同时加大考虑会计规范的力度,如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与会计主体监管过程相结合,金融行业准则体现金融(实施)与会计的结合;为了增强不同行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保持金融会计准则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使不同金融机构销售的相同或者类似金融产品采用同样的确认计量标准;正确理解公允价值的市场性以及把公允价值计量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使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确认计量的口径一致;加大准则修订力度,尽量降低会计准则的选择性和压缩职业判断空间,将有利于金融机构在实务操作中执行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星野一郎:会计规制与金融规制在规范金融机构上的交错,《国际会计研究学会年报》2009年度。

金融危机的实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完善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应用现状

公允价值也被称为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即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公允价值的时态观是动态的,能使企业会计报表信息更加相关、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的决策,这就是其优点所在。公允价值的引入能够及时揭示企业由于市场风险变化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向投资者提供不偏不倚、透明化的会计信息。这种属性备受FASB和IASB的推崇,也是很多国家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但是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公允价值的运用受到了质疑。2007年4月美国开始发生次贷危机,至2008年9月下旬危机开始蔓延,随着一些国际化的投资银行相继倒闭,此次金融危机已经开始转化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灾难。灾难中,美国经济首当其冲,遭遇到巨大的打击:美国财政部托管“两房”;摩根大通并购贝尔斯登;美国第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融资困境;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有三个已经不复存在,相当多的中小银行开始出现流动性危机,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放款行Indy Mac Bancorp Inc也进入破产程序,被联邦机构接管。随后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相继爆出冰岛国家破产、韩国股市崩盘、花旗拍卖等一系列事件,各国的经济面临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危机呢?除了金融泡沫的破灭外,有众多人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加重了金融风险,他们认为公允价值使经济周期不断放大,从而导致一些金融负债和不容易变现资产的判断出现偏差。有些人认为如果公允价值继续实行,那么金融危机就无法消除。但是会计界的人士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仍然是大势所趋,其理由是公允价值在应用上更能够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公允价值计量具备很多优点。传统意义的成本计量需要等到合约实质性的履行或者取消时,才能够一次性地计算出来,企业在金融衍生工具上面的损益,实质上只是揭发了一个累积的数字而已,而公允价值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下,衍生工具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而是取决于交易双方是否能够协商一致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的判断。所以说,公允价值能够计量、反映出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对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够把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合约的各个存续期间内,符合稳健性原则。更重要的是公允价值能够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会计收益。会计收益主要来自于交易期间内已经实现的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在经济学定义中,收益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会计收益,还包括非交易以及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现所形成的利益或者损失,比会计收益在内容上的表达更加全面。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要求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单纯会计收益计算的不足,向经济收益的方向看齐,能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真实的现金流量,更能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所应承担的财务风险,还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收益状况,全面的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与非货币性资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目标更加侧重于计算企业本期的收益状况。如今企业计算收益的时侯,收入是按照现行的市价计量,但是成本、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收益主要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以及由于经济因素产生的价格正差额。而现在使用的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于是就出现了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这种矛盾就可得到很好地解决,因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相配比的结果,这样更能体现出会计制度中的配比原则。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状态下,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公允价值,在这种状态下,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使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在金融危机状态下,许多金融工具失去了活跃的市场,例如,石油由150多美元一桶降至不到30美元一桶,花旗银行的股价跌至不到1美元。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其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在目前金融危机状态下,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一些重要的数据较难获得。我国会计准则在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的计量,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如何审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未做比较详细的解释说明,容易让会计人员在具体会计操作时不好准确把握。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有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但是市场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估计市场同等商品的交易价格,有的则由于存在商业秘密或信息阻断等因素而无法估计。由于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价值的判断难度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也导致其可靠性大大降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估价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并且没有严格区分不同公允价值的公允性等级。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保证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得到并且能够可靠的计量,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怎样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做出详细的表述。

再次,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并不是完全的准确,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如果较低就会导致公允价值的计量出现偏差。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在经济利益的的巨大诱惑面前,有些会计人员可能会丧失道德水准和职业良知,对资产进行虚假的评估,出现低估损失高估收益等现象,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出现偏差,无法确切的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原貌。所以说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从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来看,部分准则中存在着一些高难度的要求,比如购买法、计税基础、资产重组等,除了计税基础外,大部分都是与公允价值相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就是估计产品的价值,会计人员不仅仅是报表的编制者,在新会计准则下还应是资产估价人员,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这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数量并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了公允价值的合理运用出现瓶颈。

三、如何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公允价值的计量

每次金融危机过后,都会出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防范或避免因市场波动对会计计量的干扰和影响,公允地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和企业的经营能力,是摆在会计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活跃的市场机制

建立活跃的市场机制,首先需要有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使每日的市场交易价格公开。要建立全国联网的价格查询平台,能够很容易的查询到各种商品的价格。要优化市场资产的估价系统,使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真实的商品价值。与此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资产评估、物价评估等中介机构应有的监管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制约和平衡机制,从而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造假的现象。在健全的的市场机制下,各项交易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价才能很好地反映出资产真实的价值,这种反映出的真实的价值才能完全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由于市场经济在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活跃市场经济,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允价值计量全面推广的良好环境。

2.加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审计力度

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应尽早建立和完善公允价值审计制度,从而更好的监督企业做好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工作,加大对资产评估机构和企业的监督力度。审计该事项的人员应当熟悉公允价值审计的相关知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专家的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的一部分,但是审计人员应当对专家的专业水准做出客观的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有进行公允价值估价工作的能力,并且还应该对其估价的结果进行恰当的实质性测试。

3.建立建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法律规范

建立建全公允价值计量的法律法规要从制度和程序上入手,防止人为的利用公允价值操作利润等舞弊行为的发生。新会计准则的不断规范和完善使得没有客观依据的商品信息无法进入到会计信息系统,降低了舞弊事件的可能性。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由于公允价值在理论上代表着会计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应当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我国的适用程度。但是公允价值也是存在着缺点,所以必须参考国际先进的会计理念,及时解决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4.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增加公允价值的操作性需要加强国内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判断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从而为公允价值的全面运用提供保障。应推广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从而有利于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推广。我国除了应加强会计计量外部环境外,还应当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上及有关法律法规上给予明确的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比如应制定出关于如何采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在操作指南中应尽可能详尽地规定出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等问题,促使会计人员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四、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发展方向

在上世纪末期,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界争议不断的话题。当存在着同类商品或类似商品活跃市场的时候,商品的成本、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可以作为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不会很大。但是对于所有资产或负债的活跃的市场并不可能处处存在,此时的公允价值计量必须要采用现值技术。由于特定的个体对于与特定的资产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风险的估计和折现率的选择一般来说是不一致的,从而导致现值技术运用的主观判断因素比较大,但是验证性却相对较低,从而使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运用倍受挫折。

虽然公允价值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而且还有不少经济学家对公允价值计量仍存在着种种疑虑,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内外经过十多年的运用,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从简单的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趋势。会计的发展必须要针对现实的环境作出变革,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还需要适宜的市场环境。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市场化程度和监管水平不高,公允价值计量所依存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善,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不仅需要吸收现行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理念,还要解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建立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结合的会计计量模式。本世纪初,由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允价值有了越来越容易取得的趋势,财政部提出了要在更多的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深入地贯彻在2006年初的新会计准则当中,于是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推广。

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看,公允价值计量结合历史成本法的新型会计计量模式将会得到很好的运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是大势所趋。处理好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使用,能够为推动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方法和保障,也能够使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础设施的作用。所以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诸多相关因素,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Z].经济科学出版社,1-6

[2]刘浩,孙铮.公允价值的实证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研究机遇[J].财经研究,2008(1)

金融危机的实质范文第3篇

一、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挑战

国内外会计舞弊案件的层出不穷及其危害之大,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危害之深远,会计监管不力难逃其咎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监管的思考。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界一方面忙着寻找罪魁祸首;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人们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进而牵扯到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原凶之一,会计准则也成了金融危机的救“市”主。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进而政府如何规范会计信息、是否修订会计准则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到底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甚至与全球经济危机有何关系成为我们不得不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时至今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政府规范会计信息规则的必要性普遍赞同,特别是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日益漫延的现实情况下,对会计准则的质疑和加强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特别是企业风险信息的披露的呼声日渐增强。但是对于如何规范以及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强度则众说纷纭,仍无定论。特别是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执行三年的实践,是否如各界所望规范了会计信息、进而避免了或减少了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财务舞弊或盈余管理行为就成为一个现实研究课题。同时,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刚刚实行一年多,即遭遇一次全球性的金融以至经济危机,危机对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准则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无论从理论研究出发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新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会计监管模式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探讨,而且迫切性日渐增强。因而,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学分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性质的规范经济学分析

有关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本文认为有关准则性质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技术规范观

该观点流行于会计准则产生之初,认为会计准则就是一种客观标准。持“技术观”的学者认为,会计准则是纯粹的技术性规范手段,是客观的约束机制。如杨纪婉(1992)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要求。葛家澍(1996)也指出:我们已经明确,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从这种观点的出发,会计准则制定者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一致的会计原则,并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他们相信,只要借助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有效的制定程序,会计准则就应该或能够达到完善,并发挥理想的规范作用。

(二)政治程序结果观或分配标准观

“经济后果”作为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该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安排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按照曾任美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成员的泽夫(Zeff,1978)教授的理解,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他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经济后果”。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

(三)产权安排观

该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它是产权制度的一种或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会计准则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规范,其基本结构是产权经济模式的自然反映,产权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而出现了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维护其特有的企业产权关系。“显然,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度,它是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并且,其运行是否有效、作用发挥是否正常,也有赖于其产权界定恰当与否。”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对某些特定主体产权(财产权利或经济利益)的保护。

(四)公共合约观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该观点是把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是调节社会利益集团经济关系的会计行为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于其公共物品性,政府在其制定与执行过程中要考虑各个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最终成为多方博弈均衡的产物,在性质上也就表现为企业利益关系人共同“签署”的合约的一部分,是一份关于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它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缺陷,对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以一种公共的合约安排来替代原先的单个企业的私人合约安排以节省社会交易成本。

上述四种观点各有所长,都有可取之处。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是将会计准则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只是看到了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技术规范这一外在形式,而没有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及实施后果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它是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性质。该观点由于其目标的单一性和明确性,更易用于指导准则制定并能突出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独立作用,但由于其忽视了准则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和政治程序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过分夸大准则的作用而影响对准则功能的客观评价。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该观点比较客观地揭示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是一个政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对某些特定利益主体的保护,但该观点更多地是对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关注,而非准则的实质反映。第三种产权安排观主要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背后的产权诉求,强调了会计准则对产权主体的保护,实则是准则功能的体现;而第四种公共合约观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它所依赖的核心概念是“交易费用”及“公共物品”等,即会计准则是一项节省交易成本的制度创新的结果。会计准则这一公共合约是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而进行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创新的结果,是对准则性质的较为宽泛的认识。

本文认为,对会计准则性质的理解应建立在上述四种观点的融合之上:正由于技术规范观强调准则应该客观有序,因此我国新会计准则应从技术规范的角度考虑构建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概念框架指导下的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而经济后果观的直接推论就是准则制定程序的政治性,该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另一方面又要看清各方背后隐藏的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角逐的本质,尽可能维护多数主体的利益。从产权安排观出发,可以使我们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时充分考虑社会产权制度的稳定和对产权的保护。从公共合约观出发,我们知道政府拥有一般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这种准则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公共合约之所以得以达成是由于政府强制力的作用和其能节约交易费用,但如果出现政府“创租”或“寻租”,或者由于公共合约的强制性执行而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超出了交易费用的节约,那么就将是对市场的扭曲而得不偿失。

三、结束语:新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

本文认为,在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时,应该遵循一个由核心向逐步拓展的思路:

首先,新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现实会计实务并指导会计实务的行为规范。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种规章制度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交错的规范体系。不同市场主体通过财务报告对外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而是各行其是,则信息使用者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表达将会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有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来指导和约束市场不同主体的信息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会计准则首先应当是一个纯客观、技术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指导和检验实务的标准,这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职能体现,是它的核心特征。正是基于此,当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当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之时,种种新的经济业务要求有新的会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指导,我国财政部适时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对企业会计实务的指导和行为规范。

其次,新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规范,具有权威性。会计准则要能普遍被接受和认可,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的支持。所谓权威性支持,即国家政府强制力的介入。因为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使得信息的提供者必然有所保留,从而影响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使得流传于市场上的财务信息容易失真。然而,公共物品的利益属于社会大众,不当的公共物品将有损于公众的利益。因此,为了避免因会计信息的误导而发生大的市场波动,推动社会经济秩序正常有序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手段,促使企业提供“公允恰当”的公共物品,以维护财务信息的质量,确保公众整体的利益。可见,会计准则应当是规范各利益方行为的公共规范,应具有强制性。新会计准则正是我国政府基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立场而主导制定的,要求市场经济体系利益各方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威慑力。

金融危机的实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在金融产品计价中暴露出的问题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应的是历史成本会计准则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则强调,资产和负债应当以当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金额进行计量。

例如:2007年3月,某公司用暂时闲置的资金以30元/股的价格,购入保利地产100万股股票,若不考虑相关费用,该公司共计支付3000万元。假定 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该公司仍然持有这些100万股股票,而在 2007年末,保利地产的市价已经升值为64.82元/股。那么该公司应当怎样在会计报表上对报表使用者报送公司拥有的该项股票资产?两种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在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的列示则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所列示的金额仍为当初购买时的3000万元;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假定该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公司则应以2007年保利地产年末收盘价作为依据,对外报送该项股票的价值。2007年12月28日,保利地产的年末收盘价位为64.82元。因此,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投资所列示的金额应为6482万元。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该公司的该项资产价值增加了3482万元。同样,该公司的利润表可因计量模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利润,即公允价值模式比历史成本计量多出3482万元的利润。

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原则对该项股票以 3000万元的价值报送,已完全不能反映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其滞后性显而易见;而公允价值计量则体现了甲公司持有该股票当时的市价,符合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相关资产信息的需求,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多出来的 5927 万元的会计利润是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反映吗?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高走的股价是否在投机炒作,非理性投资的因素?对股票市场效率的信任和以期权为核心的金融工具及衍生品的青睐有加,导致传统会计彻底摒弃历史成本会计开始向公允价值会计体系转型。历史成本转向公允价值,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对公司收益与风险的放大效应。当市场处于牛市的状态下,企业所有的金融品投资收益都成倍增长,从而促进牛市更牛,但当市场处于熊市状态时,企业所有金融品投资损失成倍暴露,显著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导致熊市更熊,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无法避免。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谨慎使用

中国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后,财政部会计司通过各种方式强调和提示企业,应当慎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570家上市公司中630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其中只有18家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17个具体准则中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尽管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但这种运用是有条件的、谨慎的。

基本准则第九章第四十二条中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说明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存的计量格局中,历史成本仍处在主导地位,是在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才引入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中都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的运用要符合一些限制性条件。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是设定了一些限制条件的,如《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可以运用公允价值的非货币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不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运用公允价值,若不能满足公允价值适用条件,是不能运用的。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在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以及法律、文化等会计环境,因此没有必要修订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而且,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仍处于总体健康状态,没有必要启动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机制。

三、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使用的启示

会计只是一个价值计量的工具,由于价值随交易的发生而波动,因此,无论是历史成本会计还是公允价值会计,都没有办法让会计计量与市场价格波动保持完全一致。而且在当今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中,也不再强调经审计的公司财务报表是真实可靠的,而代之以是否公允地表达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计计量的结果是否公允,并不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技术和道德是否公允,它还取决于交易价格本身的决定基础是否公允。所以,公允价值会计在国际上的使用都有它严格的前提限定,即该项交易所形成的价格是否有同类市场的足够交易量作为支撑,交易的完成是否是在公平交易的框架下进行。如果背离了这些前提,那么,公允价值会计就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收益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徐蕴颉: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3期

[2]俄召娣: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359期

[3]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财经论丛, 2005,(05)

[4]李洁:解析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J].会计之友(上), 2006,(08)

金融危机的实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 后金融危机时期 顺周期效应

一、金融危机引发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虽然目前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颓势已经渐渐好转,但因金融危机引发公允价值会计研究的热度未减。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很多规定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而非历史成本计量。当前国内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很多,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方面的研究。

(二)对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存在争论。

(三)金融稳定与公允价值会计方面的研究。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机遇与未来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优劣比较不管公允价值会计是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公允价值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相对于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使企业绩效更具波动性,风险性也会增大。目前一些学者把会计的计量转向了历史成本。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处于缓慢爬升阶段,假如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账面价值反映的是历史成本,则会掩盖当前市场变化信息,特别是市场回升信息,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投资者获得的信息相对于经理人更少,这无疑会加剧投资者对市场的不了解,相应会选择更为保守的做法,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回暖。相反,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获得的信息相对充分地反映了市场状况,因而可以较为清楚地把握市场回升程度,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

基于顺周期效应的公允价值会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作用顺周期效应和反周期效应一般用于描述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的相互关系,如果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保持正相关关系,则说明存在顺周期效应,反之则存在反周期效应。具体到公允价值会计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在经济萧条时朝,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将迫使金融机构确认大量的投资损失和贷款减值损失,从而降低其资本充足率、信贷和投资能力,使本已恶化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是经济繁荣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将导致金融机构确认更多的投资收益和计提较少的贷款减值损失,从而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信贷和投资能力,使本已过热的经济环境火上浇油。

当前,美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欧盟、英国和日本经济也显现出了企稳回升的迹象,世界经济已经度过了最恐慌的阶段。人们在对金融产品恐惧的同时,又开始了试探性的尝试,虽然金融产品在特定情况下重分类的标准已作修改,但正是公允价值会计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一些开始走热的金融产品将会促使金融业确认更多的投资收益和计提较少的贷款减值损失,这种趋势是不能阻挡的。也就是说,在经济走向繁荣的过程中,虽然公允价值会计的资本监管机制、风险传导机制会更为严格,但是采用公允价值的同时也反映了市场状况的出发点,人们的心理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盼望经济回暖,并不断做着试探性的尝试,会逐渐再次形成“羊群效应”,资本监管和风险传导机制也会自然地反映出人们的这种心理。更为确切的说,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但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不会完全消除,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发展的趋势,其瑕疵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

虽然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国际会计准则迫于压力也进行了修改,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在会计准则中切入未来、凸显当前的功能却没有改变。。从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正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而且越来越与经济的运行相符合。也就是说,公允价值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如经济的增长需要进行宏观调控,但又不能完全干预。

三、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与发展

2006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容易被某些公司所利用。目前我国虽然经济形势趋好,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发达的交易市场,市场经济仍然不完善,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然是难以取得的,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对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并引导其合理发展。公允价值会计的确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公允价值会计在有效市场下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