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价格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县生猪屠宰企业的情况
我县2007年引进了生猪屠宰外资企业——XXXX肉品公司,是一家完全私营企业,也是我县生猪定点屠宰场。该企业前期投资500万元,后增加到2000万元,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占约6000平方米左右(其中屠宰房厂房面积619平方米),设施完善。2014年4月前,生猪屠宰企业以整条猪批发为主,因反映较大,后根据定府办字[2014]34号文件精神,从2014年4月25日起实施“代宰与批宰并行”管理模式后,代宰费152元(不包括检疫费6元),同时增加了投资,加强了生猪屠宰管理执法大队。生猪屠宰市场的价格与管理关系到消费者的生活、屠夫及屠宰企业的切身利益。
二、周边县生猪屠宰企业的情况
2015年5月,我局部分人员组成生猪屠宰市场调查组到周边的XX、XX、XX、XX、XX等县的屠宰场实地考察,主要调研了它们的屠宰企业情况,管理模式、代宰费、日平均屠宰量及市场上的私屠滥宰现象、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等,并对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对比,情况如下:
XX县:益民食品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占51%的股份),投资260多万元,占地面积10亩,日平均屠宰量为70头左右,代宰费64元(不包括检疫费4元),有执法队,乡镇有私人屠宰场,执法力度好。
XX县:商业定点屠宰场,国有私人承包经营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左右,占地面积4亩,日平均屠宰量为80头左右,代费为40元(不包括地税5元,食品检疫费5元,检疫费4元),执法力度不高,无人监管,存在私屠滥宰现象。
XX县:XX城区定点屠宰场,国有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亩,日平均屠宰量为180头,代宰费为39元(不包括消毒费2元,检疫费4元,个人所得税5元),由于代宰费低,执法力度好,私屠滥宰现象少。
XX县:利民生猪定点屠宰场,国有私人承包企业,投资200万元左右,占地面积3亩,日平均屠宰量为100头,代宰费为48元(不包括检疫费7元),管理较好,私宰现像少,周边乡镇的生猪也到本屠宰场代宰。
XX县:XX食品公司,国有私人承包企业,投资200多万元,日平均屠宰量约80头,管理模式以整条猪批发、生猪代宰相结合。代宰费按1斤猪肉收取0.638元固定定额费用,不随市场猪肉批发价格变化而变化。按一条猪200斤估算,代宰费约为127.6元。有执法队,但仍存在私宰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县生猪代宰企业和外县企业性质不同。
经过调研、对比可以看出,周边县的生猪屠宰企业多为国企,或国有私人承包企业,企业的用地大都由国家投资,以国家经营或私人租用经营为主,企业管理模式都是代宰。而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是完全私人投资企业,企业投资大、规模大。
2、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投资大,负担经费高。
外县的代宰企业投资都在200-300万元左右,前期均由财政投资,企业的承担经费主要是承包管理费、管理人员和工人工资、办公经费、水、电及机器设施损耗等,这种由财政投资经营或由财政投资私人租用经营的方式,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因此生猪的代宰费用也较低,得到群众支持和认可。这些企业的日均屠宰量较高,收益明显。而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投资2000万元,完全私人投资,投资经费和支出也大大高于周边其他县。除了日常的基本开支和经费,该企业尚需负担执法人员的执法经费,执法人员经费为平均每月19900元,去年以前缴纳给商务局的管理费平均每月为6866.6元,还有需缴纳的商务环保费(按1元/头计算约1655元/月)。这些需缴纳经费合计为均28421.6元/月。这些费用分摊在生猪代宰费上约19元/头。
3、我县生猪代宰费高,执法不严,私宰现象时有发生。
外县的生猪代宰费基本在每头猪50—70元之间,由于代宰费低,执法队执法情况良好,私宰现象相对较少。而我县的生猪代宰费为152元/头,代宰费比外县高出好几倍。而且,执法队执法力度不到位,对市场上出现的私宰现象处罚不够严厉,导致私屠滥宰人员时常抱有侥幸心理。我县的私宰无固定窝点,人员也不固定,查处难度较大,造成发现难、取证难、处理更难等现象,且私宰的猪大多为病猪死猪,严重影响我县的肉品安全。
投资和支出经费高、屠宰数量上不去、收益少是目前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企业生猪日平均屠宰量少,造成企业生产资源浪费严重。企业的这些经费负担和压力致使生猪代宰费高出周边县几倍,进而导致在猪肉价格上平均比周边县每斤高0.8-1元,群众意见较大。
四、生猪屠宰的价格与管理工作建议及对策
1、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一是向群众、社会屠工印发了相关材料,广泛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二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工具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的影响,尤其要加大定点屠宰的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生猪定点屠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强代宰企业的管理,减免企业相关费用,下调生猪代宰费。
经调研,县屠宰场——XX肉品公司的每月平均全部支出大概13多万元,其中缴纳给商务局的管理费、环保费和执法人员经费约为3万元/月。现在屠宰费是152元/头,每天平均屠宰量大约50—55头,计算免除以上费用即可每头下调生猪代宰费用19元左右。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做好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5]2号)文件精神,要把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因此建议政府把生猪屠宰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减免企业部分管理经费和执法经费,同时根据屠宰场的盈利和经费支出,督促XX代宰企业尽量节约成本,缩小资金,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促使企业成本下降,以此下调代宰费用。
2006年3月,消费调研中心ZDC继续对中国手机市场进行价格监测。本次调查共涉及手机厂商36家,市售机型761款。调查结果显示,本月有18家厂商对旗下累计131款产品进行价格调整,且均表现为降价行为。众多产品的价格下滑,导致整体市场价格指数出现近3.3个百分点的降幅,这是继2月份以来手机市场再度出现的一次大幅度降价行为。
一、整体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006年3月,虽然手机市场处于传统销售淡季,但新品上市导致厂商加大产品价格调整力度。在ZDC调查中显示,本月整体市场上降价机型占据产品总量的17.2%,这一比例高出上月近5个百分点。
1、整体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以2006年3月第1周产品均价为基数可见,整体市场价格指数呈直线下滑的势头,截止本月第4周,整体下滑近4个百分点。以下是本月四周价格指数走势状况。
(图)2006年3月整体手机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由图可见,整体手机市场价格指数呈直线下跌的势头,其中在第2周至第3周这一时间段中表现最为明显,下跌1.4个百分点。随后一周,价格指数在下跌0.8个百分点后降至本月最低点。
调查显示,本次降价行为主要集中于摩托罗拉、诺基亚与三星这三家厂商。其中,摩托罗拉以29款的数量雄踞榜首;诺基亚随后,旗下有24款产品出现价格下滑行为,并涵盖诺基亚主流6系列产品11款、7系列机型6款、3系列以及其他系列产品累计7款。其中,受到较高关注的倾慕系列产品7370与7380、以及8800这3款机型也出现不同幅度的降价行为。三星与诺基亚降价产品数量仅相差1款,其有23款机型降价。在其他价格调整厂商中,降价产品数量超过10款的仅有联想与LG这两家,二者降价产品数量均为11款。余下13家厂商降价产品数量均在5款及以下。
从降价产品在价位区间的分布状况来看,本次降价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与2001-3000元这两大价位区间中。其中,2001-3000元这一价位区间表现最为突出,降价产品数量达到42款,占据降价产品总量的32%以上。1000-2000元之间降价产品随后,为40款。1000元以下的产品有23款出现降价,还有15款降价产品集中于3001-4000元这一价位区间,余下11款降价产品则分布于4000元以上这一价位区间中。由此可见,中端手机作为市场主流,其同时承担着市场降价的主力。而利润空间较大的高端手机在市场上价格较为稳定,仅出现象征性的价格下滑行为。
2、主流像素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图)2006年3月主流像素可拍照手机价格指数走势
在ZDC调查中显示,本月30万像素手机有53款出现下滑,占降价产品总量的40%以上。相比之下,百万像素手机更胜一筹,降价产品累计达到55款,高出30万像素机型2款。其中,降幅最高的为摩托罗拉MPx220,其在本月出现400元以上的降价行为,市场报价滑至2000元以下。
从价格指数走势来看,在本月前三周中,百万像素手机降幅均高于30万像素机型,但在第4周,百万像素手机降幅放缓使其被30万像素机型反超。,但二者整体降幅仍较为接近,累计均在3.3个百分点左右。
二、均价走势对比分析
1、主流像素产品均价走势对比
(1)30万像素
(图)2006年3月30万像素可拍照
手机均价走势
由30万像素可拍照手机均价走势可见,其市场均价由第1周的1778元降至第4周的1717元,整体下滑61元。其中,在第2周至第3周与最后一周降幅较大,均超过了20元。
(2)百万像素
(图)2006年3月百万像素可拍照手机均价走势
调查结果显示,36元的降幅使得百万像素手机市场均价由第1周的2979元降至第2周的2943元。在随后一周时间中,百万像素手机出现42元的降幅,成为整体市场上降幅最高的一周。在最后一周中,其市场均价降幅放缓,仅下跌21元,市场均价随之降至2880元。至此,2006年3月份百万像素手机累计下跌99元。
2、六大厂商产品均价走势对比
(1)30万像素
(图)2006年3月六大手机厂商30万像素产品均价走势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在这六大厂商中,三星成为30万像素产品均价最高的厂商,而国产厂商联想均价最低,与三星均价悬殊在1000元左右。本月,三星与联想在本月依次出现57元与46元的降幅。
摩托罗拉市场均价在1900元左右波动,其在本月出现77元的降幅。索爱30万像素手机没有出现降价行为,其市场均价停留在1709元。
诺基亚是这六大厂商中均价下滑幅度最高的厂商,其市场均价由第1周的1683元跌至第4周的1586元,整体下滑97元。
与索爱一样,飞利浦30万像素手机在本月也未出现降价行为,其市场均价保持在1406元。
(2)百万像素
(图)2006年3月六大手机厂商百万像素产品均价走势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在这六大厂商中,三星市场均价最高,在4054与4116之间波动。其他五大厂商产品均价与三星悬殊较大,均在3100元以下。其中,摩托罗拉、诺基亚与索爱这三家厂商产品均价较为接近,在2870元到3080元之间徘徊。
飞利浦百万像素手机均价走势较为平稳,其在本月仅出现13元的波动幅度。紧随其后的是联想,其是这六大厂商中产品均价最低的厂商。从均价走势来看,其市场均价由第1周的2076元降至月底的2007元,整体下滑69元。
三、六大厂商产品均价对比分析
1、30万像素
(图)2006年3月六大厂商30万像素手机均价对比
对比整体市场可见,在这六大厂商中,30万像素产品均价超过2000元以上的仅有三星一家,为2097元。摩托罗拉随后,市场均价为1889元,其与三星同为均价高于整体市场的厂商。
相比之下,索爱、诺基亚、飞利浦与联想是这四大厂商产品均价低于整体市场,其中,索爱与诺基亚接近,二者市场均价分别为1709元与1639元。飞利浦以1406元的均价随后,联想是这六大厂商中均价最低的厂商,产品均价为1106元。
以下是六大厂商30万像素手机月终降幅对比分析。
(图)2006年3月六大手机厂商30万像素手机月终价格调整对比
据ZDC调查统计显示,这六大厂商中索爱与飞利浦30万像素手机在本月未发生变动,二者均价较为稳定。
诺基亚降幅最高,接近100元。摩托罗拉随后,其30万像素机型降价产品达到16款之多,月终价格下滑77元。三星与联想这两大厂商月终降幅接近,均在60元以下。
2、百万像素
(图)2006年3月六大厂商百万像素手机均价对比
调查显示,三星百万像素产品均价最高,超过4000元达到4083元,成为这六大厂商中均价最高的厂商。均价超过整体市场的还有摩托罗拉与诺基亚,这两家厂商产品均价接近,分别为2971元与2946元。索爱百万像素手机仅有W系列3款、K系列2款,目前这5款产品的市场均价为2835元。飞利浦与联想这两大厂商产品均价接近,分别为2164元与2029元。
以下是六大厂商百万像素手机月终降幅对比分析。
(图)2006年3月六大手机厂商百万像素手机月终价格调整对比
由图可见,摩托罗拉百万像素手机在本月出现185元的降幅,成为月终价格调整幅度最大的厂商。降幅超过100元的还有诺基亚,其降幅为153元。
一、20*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我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紧紧围绕“优化工作思路,创新监管机制,努力开创物价工作新局面”这一主题,以“稳物价、保民生、创环境、强服务”为重点,以“七查七进”“四解决四建立”为载体,通过全面系统学习、广泛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检查、开展“五查五看”和“双诺整推”等一系列活动,干部群众反映的四方面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群众测评满意度达100%,并调研提出了《××县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县物业收费管理办法》(讨论稿),制定了《××县物价工作科学发展规划》,建立了物价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系统进行了总结,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二)强化措施综合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我局把民生价格问题做为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综合措施,全力稳定市场价格秩序。一是制定了《全县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县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二是加强市场的监测巡查。抽调人员组成市场巡查监测小组,对粮油、肉食、蔬菜、煤炭、石油、液化气及防震救灾物资、灾后重建物资价格实行日报告制度,在政府网站公布价格监测数据,分析预测价格走势,按时上报价格监测报表70份,印发价格监测信息36期。及时处理价格矛盾纠纷,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预警预报,形成了物价形势成因分析建议对策报告7篇,提出调控建议,防止价格异常波动。三是实行调价备案和提价申报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价格过快上涨。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我们对万家和超市、新世纪超市等6户企业经营的面粉、大肉、牛羊肉、食用植物油、鸡蛋等119个品种,实行了调价备案临时价格干预措施;6月份又对9家水泥、砖瓦、砂石、建材等灾后重建物资经营企业实行调价申报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每天逐企业巡查,严格监管价格涨幅。四是加强价格收费监管。严格审核收费项目,取消公安系统信息技术查询费等不合理收费3项,控制出台新调价项目,对上报的城镇自来水价格,人饮工程供水等5项调价项目,广泛调研,暂稳原价。五是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联合工商、商务、粮食、质检、药监、农牧等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市场食品价格大检查15次、抗震救灾物资大检查13次,集中整治市场价格,规范明码标价及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依法坚决查处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6起。对蔬菜市场欺行霸市问题,联合工商、公用事业局、公安局了《关于加强农贸市场监管的公告》,进行了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市场欺行霸市违法行为,联合运管部门集中整治了出租车乱收费行为,取得了较好效果。六是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各种收费减免优惠政策,对鲜活农产品运输、销售、摊位等各环节,该减免的收费一律减免,落实鲜活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规定,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提高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确保市场有效供应。同时加强了医疗、物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价费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县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降,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三)加强收费和政府定价管理,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对全县189个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和52个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进行了年审,及时变更收费标准18项,取消了个体工商管理费、农贸市场管理费、公安信息技术查询费等收费5项,实行价格收费公示制,提高价格收费透明度。按照“适度、稳妥、择重、衔接”的原则,对春播玉米、胡麻种子,华汭物业服务收费、民用爆破器材经营价格、职教中心学生公寓住宿收费等价格,在认真进行成本监审认证,广泛征求意见和调查了解周边市、县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按程序和权限审批的调价制度,在把握好调价时机和幅度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平稳的进行了调批价工作。实行进企业收费两证一书一票一卡制度,对水利、环保、消防、土管、建设等7个涉企部门的收费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努力为企业减负增效,营造良好价格投资环境。
(四)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全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我们把民生价格收费问题作为全年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从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物业收费和供热价格等群众关注的价格收费热点问题入手,全力维护群众利益。一是开展了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经对全县32个化肥经销点,43个农药、农膜经销点的农资,12个农村人饮工程供水价格,10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13个农村合作医疗点的收费情况的检查,落实了化肥价格干预措施,打击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价格欺诈行为,规范了各部门的涉农收费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了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对全县176所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进行了检查,通过看收费票据,抽查询问学生,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执行良好,学校也都能按要求进行公示。三是开展了医疗服务专项检查。共检查医院4所,主要针对医院挂号费、b超、彩超、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费、ct、心电图等6项收费进行了重点检查,对重复收取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责令清退立即纠正。四是对群众关心的城市供水、供热、供电、物业管理价格收费进行了监督检查,规范价格服务行为,化解了价格矛盾纠纷,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五是开展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物资和奶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维护了非常时期重点物品市场价格秩序。六是加大价格举报案件查处力度。对群众的价格举报,我们都做到了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而且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受理的客运票价、电费、垃圾费、出租车价格等16起价格举报案件进行了监督检查,纠正了违规行为,及时反馈举报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五)增强价格服务新本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我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要求,努力增强价格服务新本领。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开发、项目建设、节能减排等中心工作开展价格服务。一是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以价格服务“进企业、进商场、进社区、进农户、进医院、进学校、进景区”为重点,巩固现有成果,查找存在问题,学习先进经验,以价格收费公示和价格监督网络为载体,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延伸到各个层面,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价格认证服务。积极开展涉案物品价格认证和调价前成本审核认证,为司法工作和企业价格制定提供服务。至目前共受理委托认证案件15起,认证财物132件。对城市自来水价格、惠民苑小区住房价格成本进行了调定价前成本监审认证,为企业合理定价提供依据。三是开展了涉农价格监督检查、煤炭市场价格上涨情况、环境保护价格收费专题调研,撰写有价值、有见解调研报告3份,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加强价格政策信息服务。今年我局印发物价信息简报25期,开通了××县价格信息网站,畅通了价格信息渠道,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数据表37份。做到了价格政策法规、物价工作动态、价格监测信息公布及时,全方位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六)狠抓招商项目建设,努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做贡献。我局积极开展新一轮“千名干部访客商”活动,广泛联系,多方洽谈,引资4000万元的华兴运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超额完成了22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达标项目,已将文件资料上报省市等待检查验收。同时,在县污水处理厂项目申报中,我局积极配合提供文件资料,全力为全县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按照工作分工,将全局工作人员分成四组,形成统分结合,责任明确的工作落实机制,制定目标任务,划分责任界限,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全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攻坚。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为统揽,竭尽全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集中精力狠抓强化监管保民生,优化环境抓招商,增强本领搞服务三项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水平的提升。
3、建强班子队伍,创建五型机关。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素质修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公正执法的价格工作队伍,全面提高价格工作水平。
4、强化机关效能,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征求意见,积极落实整改,提高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价格服务承诺制,强化机关效能,增强责任意识,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人员相对紧缺;
二是物价局历年欠帐较大,办公设备落后,检查专用车辆报废期已过,不能满足市场调控的需要。
四、2009年工作打算
2009年我县物价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揽,以争创科学发展观示范单位为切入点,按照“主攻大项目,全力保民生,增强新本领”的总体要求,以争创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和全省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为目标,“科学监管稳物价,增强服务保民生”,强化措施,加强监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价格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工作思路是:全力实施“114”工作计划。即坚持一个统揽(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为统揽);围绕一个主题(全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强化监管保民生,优化环境抓招商,监督检查维秩序,增强本领搞服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规范管理水平。以争创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和全省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为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物价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在全局上下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
二是加强涉农价格监管,促进农村稳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产品价格政策,加强农资价格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不断强化涉农价格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推进农村稳定发展。
三是强化市场综合调控,确保价格基本稳定。按照“政府协调、各方联动、突出重点、综合调控”的方针,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控制调价项目,开征价格调节基金,狠抓明码标价,实行价格信用等级晋级制,充公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教育收费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规范高中教育收费,取消不合理服务性收费及代收费,落实择校生“三限”政策。强化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管理。完成乡级医疗收费改革,严格控制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加强房地产价格监管,严格审核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妥善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价格问题。
2016产品调研报告怎么写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研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研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研的地区、调研的项目和市场调研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研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研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研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研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研方法、方式。
3。主体。市场调研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研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1商品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
2商品市场供给调研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3商品销售渠道调研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4商品价格调研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
5市场竞争情况调研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2016产品调研报告范文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在开展一个商业项目之前都应该做好调研报告,能够让自己避免工作中的失误规避经济损失,全文如下
产品交易市场作为产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产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产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产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湖南省产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产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12年,全省产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产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产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96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3%,实现成交额2465.71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1.4%。其中,5-10亿元产品交易市场有46家;10-100亿元的产品交易市场有44家;100亿元以上的产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产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产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产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产品市场体系。全省2597个产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产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产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产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 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产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产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产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12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09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09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 %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09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12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产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二、我省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产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产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产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产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产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产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产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12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产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产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产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产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产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 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产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 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 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 经营环境差, 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扰乱了市场秩序, 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产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 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交易市场的信心, 影响了产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四)产品市场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我省产品市场大多建于80-90年代,基本属于第一、二代产品市场,规划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有的甚至是利用街道或其它空地搭起简易货棚建起来的,水、电、通风及排水设施都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专业规划,大部分产品市场没有配套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交通。大部分专业市场缺乏专业物流、仓储、配送体系这个魂,有的虽在周边自发形成了仓储和物流区,但大多是极其低端的临时建筑,缺乏规划,管理粗放,安全隐患大,给市场监管带来很大的难题。如长沙高桥大市场等产品市场的仓储都集中在黎托和东山这两个街道,因为两个街道均为武广开发片区,仓储基本上都是临时建筑,仓储交通出入、货物存储安全、信息化管理、交易方式转变等与市场需求不配套,满足不了部分消费要求
(五)新型业态对产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产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产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大流通意识。流通活,百业兴。产品交易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广大企业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引导群众消费、促进产品生产、活跃商贸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素质性、结构性因素影响,我省产品交易市场面临规划引导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提升缓慢等问题,又受到连锁卖场、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和省外部分新型交易市场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省产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发展蓝图。好的规划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法定性、稳定性,使空间与产业得以有效拓展和发展。我省要改变产品市场散、小、品质不高的格局,必须要强化规划意识。三是强化开拓意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湖北、浙江等地产品市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解解放,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利、放权、给政策,既要大胆又要大度。
(二)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规划引导。要放眼长远,着眼全省、全国,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总体目标,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时要依托现有主题市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市场布局和调整带动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考虑产品市场集群化,形成大市场、大商圈的格局。二是抓战略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的建设培育,把重点市场建成上规模、高品位、配套全、设施优,集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三是抓提质改造。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支持现在有条件的产品市场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提高完善市场配套设施,提升市场档次;支持将现有分散的小规模同类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向市场集群化发展,增强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提高市场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市场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仓储式平价批发、、经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建立信息咨询、共同、展销展示、配送服务等现代市场功能,把重点骨干市场培育成产品集散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产业引导中心。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集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流行趋势于一体的市场服务综合体。强化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功能,依托市场产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探索市场与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产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产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的应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认证、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鼓励主动对接网上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网商,使产品交易市场成为网商采购平台和实物体验平台。鼓励加快建立支付、信用查询、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软实力。
三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的制定、宣传与实施力度。启动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修编程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市场产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对市场上市食品、农产品、重要产品的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制定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服务标准,鼓励市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建立有资质、有品牌的市场管理公司,打造专业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对市场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鼓励专业的市场管理公司做大做强,通过输出专业管理、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产品交易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市场创品牌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加强市场品牌注册、经营、管理与宣传,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导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尽快注册服务商标、防御商标等;鼓励市场注册集体商标等,并授权经营户使用;积极支持市场争创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企业在市场设立总经销、总、特约经销等,提高市场上市产品品牌率。
五是提高市场主体综合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举办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市场改造提升、对外拓展、兼并收购的能力;鼓励现有品牌市场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兼并、整合现在各类市场资源,培养组建市场集团公司,采取连锁化、超市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有关部门组织,定期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流通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明确、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措施、优惠政策、解决建设难题。
二是要素保障。建设大型市场集群,最大的要素瓶颈就是土地供应问题。要借鉴武汉汉口北商贸枢纽区的做法,以园区的方式、价格为大型产品市场集群项目供用地。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人才培训等措施,为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
一、“用工荒”和“求职难”的成因
(一)理论分析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通过工资的调整可以实现市场平衡,不可能出现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象。这种基于供求总量的分析忽视了供求结构,“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情况在现实生活时常发生。试图加大政府干预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来弥补劳动力市场价格调整机制的刺激方案效果甚微。事实上,凯恩斯通过揭示价格刚性的特征,已经指出摩擦性失业是市场失败的具体表现,而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则进一步揭示了失业率和增长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等人的研究发现,求职者和雇佣者的彼此寻找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就构成了搜寻成本,从而影响工作和工人的匹配时间,形成摩擦性的临时失业。其主要观点是: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没有摩擦的市场,雇主和择业者相互寻找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有时指搜寻活动所需要的开销,有时也指等待下一次机会所付出的代价。
搜寻成本的存在主要因为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搜寻活动中,求职者根据掌握的信息,预期边际收益渐近于边际成本时,才会停止搜寻回到工作岗位。这一理论较好解释了失业的“两面性”特征,其现实意义在于政府可通过提供有效的信息披露等公共服务,降低搜寻成本,缩短搜寻时间,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不过,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的失业问题,摩擦因素固然存在,我国现存失业主要是长期性结构性的。如城乡和区域分割、地区竞争和不平衡环境下劳动力流动不畅所形成的失业,缺乏特定的训练和技术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而被解雇等失业都是结构性的,可概括为能力与岗位不匹配、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不适应两种情况,即我国的结构性失业。
(二)结构性因素
分配结构:工资增长长期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趋势,在城市务工的劳动报酬相对下降,是"用工荒"的直接原因。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自2003年开始低于50%到2007仅为39.74%,而同期美国、英国、加拿大分别为56.90%、54.53%和51.34%,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1978年~2005年间我国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劳动者收入下降使得最终需求不断萎缩,导致经济危机。同时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化,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资本主义要灭亡。然而资本主义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原因就在于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并注重提高劳动者福利[1]。因此,较少出现因劳动报酬低而大批的“自愿失业”。
产业结构:据统计,中国每年GDP增长数据中70%来自以私人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每年到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90%在中小企业,每年600万大学生也有70%在中小企业。可见,只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由31.4%升至34.1%(见图3),而美国、英国、日本在2007年分别达到77.96%、76.37%和67.89%。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中小企业很多是民营,继续推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是必要的,也是长期发展目标。
人力资源结构: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并不短缺,劳动力需求也仍然存在,稀缺的、需要的是有特定技能的工人。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培训不能适应产业需求,因此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以及实践技能培养的欠缺,造成大学生求职难。职业教育不足,导致大学生多,而专业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2]。
(三)制度性因素
户籍和土地制度,行业垄断及区域分割,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中不具备谈判优势,工资上升较慢[3]。2010年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已占整个GDP的89.4%,但城市化率只有47.5%。这样的水平就开始闹“民工荒”,全世界都不曾有过。当前的求职大军特别是农民工已不同于他们父辈,是拥有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者,尽管投身城市,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并未随之改变,仍然是农村户口,在城市难以立足。廉价、好管理的特性使其在经济危机或企业困难面前解雇成本低,最先受到冲击。保障水平低下,缺乏技能培训,也是进城务工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二、税收政策与结构性因素分析
(一)分配结构方面
个人所得税是实施再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收入调节的功能。数据显示,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到2010年末,全国GDP增长了8.25倍,税收收入了增长15.09倍,而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了66.54倍。税基与税收收入的发展趋势形成强烈的反差,暴露了现行税制的缺陷,有碍劳动报酬的提高,制约了劳动力的供给。现行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工资征收,而劳动工资是中低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反,高收入群体收入构成比较复杂,但目前税务部门往往只能监控到工资薪金所得个税代扣代缴部分,大量与资本所得相关的收入却监管不到位,造成诸如租房收入、中小型企业的资本所得以及个体经营者收入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有名无实(见表1)。
社保缴费是对劳动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收,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法定缴费率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这一比例已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测算的实际承受税率,我国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缴费比例数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保缴费费率过高加重了参保企业和职工的负担,不利于扩大就业[4]。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贫富收入差别达到将近1∶13,与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相比,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夕的1928年和2007年,美国最富裕的1%人手中的财富都达到顶峰,超过国民总收入的23%。财富在富裕阶层大量积累,使得其他人的购买力下降,这种不断扩大的不公平是大萧条的罪魁祸首,改变收入结构是“再平衡”的实质[5]。在这样的背景下,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内需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关键和现实需要。
(二)产业结构方面
财政政策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税收也具调节作用。税收对劳动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税收调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特别是有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会增加用工需求。从我国实际看,宏观税负过高,影响了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降低了企业用工需求。税收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长速度(见图4),据税务总局的数据,2008年~2010年间全国税收收入分别为54,219.62亿元、63,104亿元、77,390亿元,同比增长18.84%、16.38%、22.64%,同期GDP增速分别为18.15%、8.43%、16.88%。与此同时,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仍然困扰着中小企业发展,且亏损严重。全国工商联《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效益状况比较》报告显示,央企税负相比民企税负不到3倍,加上政府补贴、平价贷款等,民企的总体费用不在央企之下,但成本费用利润率民企已经超过央企。在这种环境下,结构性减税和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负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外,以分税制为基础的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及税务部门基本没有税收调控权限,不能因地制宜采取差别税率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使服务业税负过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货物和劳务的界限也趋于模糊,货物销售和劳务提供实际上存在重复征税,挤压了生产型服务业的生存发展空间,阻碍了现代物流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增值税只对工业部门征收,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由于工业增值税具有不同环节抵扣的机制,而营业税不存在抵扣,分工越细,税负就越重,以及出口环节上无法按照增值税实现退税等因素,使得服务业承担的税负比工业要高,不利于促进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同时,增值税在间接费用,如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以及广告宣传费用等方面没有相应扣除优惠,有碍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和服务业是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主要增长点,而且我国人口庞大,国进民退有碍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因为国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主要依靠民营经济,税收作为政治现象在政策上可倾向就业,给予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大的优惠,以发展带动企业用工需求。
(三)人力资源结构方面
舒尔茨认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不是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包括对儿童及成人的教育、改善营养健康等。当前的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就是因为劳动者技能欠缺,特别是新技术人才的稀缺。税收是我国财政的最主要来源,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0%左右,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迄今尚未实现,时间已推至2012年,而事实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4.1%。同时,自主创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狭窄和缺乏,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发挥其自身优势。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差异也严重制约其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个人所得缺乏税收优惠,不利于调动起积极性。在征收方面,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税收优惠也有待完善。
三、解决结构性失业的税收对策
(一)改善分配结构的税收对策
结构性减税,“化税为薪”,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分配结构、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出路。在企业税负方面可通过增值税扩围改革减少增值税、营业税并存对于市场要素流动的阻滞,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税收环境[6]。通过税率设计,降低间接税比重、强化和优化直接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并具备了一定可能性,如此可消减政府生产税收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减少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针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垄断行业利润过高、职工工资大幅上涨的现象,可以考虑征收暴利税,使一部分超额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用于提高经常性转移,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应树立保护低收入阶层,鼓励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扩张,加大对高收入阶层调节和监管的理念,简化税制,降低边际税率,减少累进档次,上调免征额,从收入流量、收入存量和消费支出各方面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总体负担能力,增强个人所得的收入调控功能。将属于投资性和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实行分类所得税按比例税率分项征收;属于劳动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等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率综合征收。对高收入者在消费税方面要突破只向货物征税、不对服务和行为征税的格局,同时推出遗产和赠与税。
(二)协调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应相适应[7]。推动沿海产业转移和中西部产业承接,发挥区域优势,在税收扶持政策上,淡化区域优惠,突出产业优惠,使区域税收优惠与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协调。对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产业和企业可给予投资抵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提高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进一步放宽税前列支费用标准,对不违反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都应准予,拓宽融资管道,扩大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经营发生困难的纳税单位酌情减免,延长再就业优惠期限,进一步降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同时营业税和增值税合并对减轻其负担是有效且适宜的。
调节产业结构,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社区服务业等实施减免所得税、降低营业税税率等优惠政策,境外投资以及劳务输出所得提供税收优惠和减免。对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行业,实行定期免征所得税的特别优惠措施,加快自主创新,减免科技研发税收以及扣除广告宣传费用,吸引劳动力转移。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增值税免征范围从销售自产农产品扩大到深加工农产品等。鼓励农村剩余劳力向种植业以外的大农业方向发展,挖掘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如城市家政服务业可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以休闲、观光、度假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也可增加就业。改变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减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消费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兼容,同时出口转型也可弱化对国外市场的依赖,避免国内劳动力市场遭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
扩大创业优惠政策范围和力度,在创业初期给予一定期限免税扶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拓展就业空间。有特别技术优势的鼓励自主创业,缺乏特定技能的加强职业培训,从两方面解决人力资源结构不匹配。打破城乡分割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公平和竞争,推动中小企业和城市化发展,以及全国统一的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